信息安全网络教学案例(一中郭丽娟)

《信息安全》网络教学设计

公主岭一中 郭丽娟

一、本课的地位、作用

《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二节中的第五个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成为威胁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本节课,主要是利用“百度”搜索引擎,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到网上搜索,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知识。

二、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掌握了基本的上网搜索技巧,体会到了计算机网络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还不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上网搜索,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2)通过搜索和展示大量的计算机病毒发作案例,学会判断计算机是否中毒; (3)从网上搜索到具体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上搜索和交流展示,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辨证地看待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正确地使用网络技术,自觉遵守计算机 道德规范。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防治方法。 2、难点:判断计算机是否中毒。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把“自主学习——动手尝试”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交流、直观演示、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自己动手到网上搜索相关知识,并通过小组交流,观看示范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情感得到提高和升华。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2、资源:多媒体课件、相关网络资源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旨

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入手,调查学生上网搜索的水平;接着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就在我们享受着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与快乐时,一个“幽灵杀手”也随之出现了——它就是计算机病毒,引出本节课的主旨。

让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找到《超级强悍的电脑病毒》视频,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之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1

(二)步步引导,探究合作

第一步:在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之后,引起学生质疑,什么才是真正的计算机病毒呢?人们为什么要编制它呢?

第二步:让学生利用“百度”搜索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并对搜索结果进行甄别和分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引导不断活跃起来,一步一步地加深了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老师进行课堂调查:同学们在平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计算机病毒啊?

通过调查讨论,并通过学生自己讲述亲身经历,让更多的同学唤起对本课内容的重视。

第四步:由于学生用语言描述的计算机病毒发作并不直观,很多同学无法直接想象出来,急于一看究竟。这时,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问大家想不想亲眼看一下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真实情景?同学欢呼雀跃,急于一睹为快。

(1) 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病毒的名称,让学生利用“百度”搜索找到相关视频。 (2) 老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址,让学生到网站上去观看病毒的视频及图片介绍。 通过这些操作,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体验更加深刻。

第五步:让学生到网上搜索更多的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表现,并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愉快的讨论中,轻松地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判断方法。

第六步:在学生学会了判断电脑是否中毒,对计算机病毒感到恐惧和无助的时机下,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出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部分,并让学生自己到手到网上搜索计算相关的防治知识。

2

第七步:学生通过自己在网上的搜索,掌握了许多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这时要告诉学生:计算机病毒和反病毒之间的较量还在继续,要想远离病毒,最根本的是要让遵守计算机道德规范。

让学生通过“百度”搜索《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通过师生共同观看动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得到触动和启发。

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以及学生自己在网上的搜索、探究和交流合作,课堂教学连贯而清晰,学生在各种情景、各种事例和作品中,思维得到了启发、认识得到了提高,感受也更加真实深刻,学习兴趣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 (三)巩固练习,体验成功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节约课堂时间,老师用幻灯片精心设计了三道选择题,内容涉及到了计算机病毒的实质、知识产权的保护、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方面。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幻灯片上就会用红色醒目地显示出答案,并伴以热烈的掌声。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记忆会更深刻。 (四)任务驱动,拓展提高

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到网上搜索有关计算机病毒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并做出一份电子板报或宣传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课堂

3

八、总结与反思

由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了“百度”搜索引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了大量的网上搜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了教学情境,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学习效果非常好。

4

《信息安全》网络教学设计

公主岭一中 郭丽娟

一、本课的地位、作用

《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二节中的第五个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成为威胁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本节课,主要是利用“百度”搜索引擎,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到网上搜索,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知识。

二、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掌握了基本的上网搜索技巧,体会到了计算机网络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还不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上网搜索,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2)通过搜索和展示大量的计算机病毒发作案例,学会判断计算机是否中毒; (3)从网上搜索到具体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上搜索和交流展示,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辨证地看待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正确地使用网络技术,自觉遵守计算机 道德规范。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防治方法。 2、难点:判断计算机是否中毒。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把“自主学习——动手尝试”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交流、直观演示、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自己动手到网上搜索相关知识,并通过小组交流,观看示范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情感得到提高和升华。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2、资源:多媒体课件、相关网络资源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旨

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入手,调查学生上网搜索的水平;接着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就在我们享受着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与快乐时,一个“幽灵杀手”也随之出现了——它就是计算机病毒,引出本节课的主旨。

让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找到《超级强悍的电脑病毒》视频,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之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1

(二)步步引导,探究合作

第一步:在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之后,引起学生质疑,什么才是真正的计算机病毒呢?人们为什么要编制它呢?

第二步:让学生利用“百度”搜索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并对搜索结果进行甄别和分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引导不断活跃起来,一步一步地加深了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老师进行课堂调查:同学们在平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计算机病毒啊?

通过调查讨论,并通过学生自己讲述亲身经历,让更多的同学唤起对本课内容的重视。

第四步:由于学生用语言描述的计算机病毒发作并不直观,很多同学无法直接想象出来,急于一看究竟。这时,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问大家想不想亲眼看一下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真实情景?同学欢呼雀跃,急于一睹为快。

(1) 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病毒的名称,让学生利用“百度”搜索找到相关视频。 (2) 老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址,让学生到网站上去观看病毒的视频及图片介绍。 通过这些操作,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体验更加深刻。

第五步:让学生到网上搜索更多的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表现,并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愉快的讨论中,轻松地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判断方法。

第六步:在学生学会了判断电脑是否中毒,对计算机病毒感到恐惧和无助的时机下,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出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部分,并让学生自己到手到网上搜索计算相关的防治知识。

2

第七步:学生通过自己在网上的搜索,掌握了许多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这时要告诉学生:计算机病毒和反病毒之间的较量还在继续,要想远离病毒,最根本的是要让遵守计算机道德规范。

让学生通过“百度”搜索《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通过师生共同观看动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得到触动和启发。

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以及学生自己在网上的搜索、探究和交流合作,课堂教学连贯而清晰,学生在各种情景、各种事例和作品中,思维得到了启发、认识得到了提高,感受也更加真实深刻,学习兴趣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 (三)巩固练习,体验成功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节约课堂时间,老师用幻灯片精心设计了三道选择题,内容涉及到了计算机病毒的实质、知识产权的保护、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方面。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幻灯片上就会用红色醒目地显示出答案,并伴以热烈的掌声。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记忆会更深刻。 (四)任务驱动,拓展提高

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到网上搜索有关计算机病毒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并做出一份电子板报或宣传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课堂

3

八、总结与反思

由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了“百度”搜索引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了大量的网上搜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了教学情境,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学习效果非常好。

4


相关内容

  • 怀仁十一中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方案
  • 怀仁十一中管理水平提升行动 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实施好<教育部关于印发通知>.和<山西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8年)>,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怀仁 ...

  • 学校专题片解说词大全
  • 第一篇: 这里是希望的田野 这里是创造奇迹的地方 申办辽宁省模范校解说词 2003年7月10日 前言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是一所充 满活力的学校,是一所迅速崛起的学校,是一所大有希望的学校.它坐落在北方明珠-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背依郁郁葱葱的巍巍大黑山,面 ...

  • 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工作职责
  • 自贡一中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工作职责 一.在校长和分管校长领导下,主持学校信息中心日常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技术装备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对完成信息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负责. 二.负责制订学校信息中心各电教功能室的岗位职责.学期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协助主管领导搞好学校信息技术装备事业中.远期规划:及时 ...

  • 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 永春一中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我校认真学习十六大文件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以科研树名校、创新促发展、改革增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战略;确定管理规范化、质量上水平、硬件上档次、办学有特色的办学目标;以培养高素 ...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 即将过去的2011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正好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的一年,年初我们战胜了南方特大暴风雪,5-12汶川大地震,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时代精神。在这一年里,当涂一中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学校由稳定走 ...

  • 2013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 2013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我校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领会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科研兴校,创新办学,全面推进和深化教育内部管理,各方面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根据市事考 ...

  • 中学教育责任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 一.五项活动 (一).师德主题教育 1.宣传发动阶段 ①.召开动员会,中心学校督导组李军民老师参加:制定具体可行符合学校实际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马xx校长为组长的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伍建泽校长任办公室主任.成立综合.宣传.督导三个职能小组. ②.校园有横幅.黑板.电子显示屏宣传 ...

  • 高中2016年工作计划
  • 一中2016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 一中发展规划(2015-2018)>和< 一中2016年工作计划>.加强队伍建设,创新载体,提升团队专业化水平, 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体现一中精神的共同价值追求.加强制度建设,严字当头,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提高落实力.执行力和 ...

  • 临澧一中"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自查报告
  • 临澧一中“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自查报告 临澧一中是湖南省首批挂牌的省属重点中学,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强师为根本,以教育现代化为突破口,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思想,瞄准建设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一流实验学校的目标,一步一步,不间断地进行教育技术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