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客观.科学地报导铝摄入的风险评估结果

陈君石

9月27日,在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讨会上,我在我国风险评估工作进展报告中介绍了我国居民铝摄入量评估的结果,不料引起了个别媒体的误读,并得到相当范围的转载,引起了完全不必要的“铝恐慌”。

在报告中,我提到从最近涉及铝摄入量的风险评估结果来看,被监测的人群中估计有32.5%的个体膳食铝摄入量超过推荐健康指导值,即每人每周安全摄入量(PTWI),其中以4岁~6岁年龄组的超过的比例较高。

但9月27日,中广网以一个很不准确,但很吸引眼球的标题《我国四成儿童铝摄入量超标 膨化食品是主要来源》进行报道。之后羊城晚报、国际际广播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新华网、京华网、财经网、网易、搜狐网、新浪网、食品伙伴网等媒体以《膨化食品导致四成儿童铝超标》为标题,进行大量转载。

链接:http://china.cnr.cn/xwwgf/201209/t20120927_511014828.shtml

最不可思议的是,《三湘都市报》没有采访过我,竟然于11月4日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中国四成孩子铝超标,但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并将《您家孩子铝超标了吗?湖南多家医院尚未列入检测项目尽量少吃膨化、油炸食品,少用铝制用具》作为标题进行广泛传播。此文通篇都是猜测、夸大、不实之词,应当成为媒体报道典型的反面例子。

链接:http://www.chinasq.com/site/files/hb/2012/11/5/185678.html

虽然,该报导由于严重失事而当天从网上撤稿,但已引起了广大家长的忧虑。毕竟中国那么多儿童,如果真像报导所述“四成儿童铝超标,家长还不知道、医院也不检测,而铝能引起儿童发育迟缓等问题”。当然应该恐慌!真是“以讹传讹”,越演越烈。

前不久,《北京科技报》记者洪广玉采访了我,并发表了文章。这是一篇较为客观的报导。为了尽快将正确信息传播给广大网友,我将此文附在下面,以正视听。

原址:http://www.bkweek.com/3.1/1211/06/25518.html

《现代人陷入“铝的包围圈 ”---“罪魁祸首”不止膨化食品》

《北京科技报》(11月6日)

文 洪广玉

在我们的生活中,面粉、油条、馒头等各种食品都可能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

“铝超标”最近又成为了热门词汇,而它中枪的原因在于在9月底的一次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讨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研究员称,最新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被监测人群中有32.5%的个体膳食铝摄入量超过每人每周安全摄入量(PTWI),其中以4岁~6岁年龄组的超值比例最高,而膨化食品被指是导致超值的“罪魁祸首”。

铝摄入超值的危害需具体分析

研讨会上,陈君石介绍说,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面粉对全人群膳食铝摄入的“贡献率”最高,由于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别,使得北方全人群膳食铝平均摄入量为南方的4.6倍,其中4岁~6岁年龄组最高,达到5.1毫克/公斤体重。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铝的PTWI为2毫克/公斤体重。

会后,有不少媒体以“膨化食品导致四成儿童铝超标”为标题进行了报道,对此,陈君石表示,这一提法并不准确,“每周每公斤体重2毫克的最高安全摄入量,是这个值,称为健康指导值,而不是标准,标准是法定的值,健康指导值是指要保护你的健康,最好不要超过这个值,如果不够这个值,说明风险低,超过这个值,就要引起重视。儿童由于体重比较轻,所以这个值就更高了,不仅是铝,其他化学的东西也是这样,所以对儿童要特别关注。”

对于铝摄入超值的危害,有研究表明,它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损害人体中枢神经,出现记忆衰退现象。不过,陈君石也指出,不是说铝摄入超值了就会发生中毒,而是发生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增加了,所以一般不建议超过,真正的危害,要看超过多少,超过多长时间。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对这一风险作出评估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膨化食品应严控摄入量

食物中铝的来源主要有含铝食品添加剂,以及来自水、食品原料、包装材料中铝的转移,根据风险评估资料,其中含铝食品添加剂对居民铝摄入的贡献在75%-80%,在我们的生活中,面粉、油条、馒头等各种食品都可能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

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允许使用的含铝食品添加剂共有13种,其中9种是作为脂溶性食用色素的铝色淀,另4种为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硅铝酸钠、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其中硫酸铝钾、硫酸铝铵即俗称的明矾,复合型膨松剂“泡打粉”的主要成分即是这两种物质,明矾和泡打粉在馒头、油条及各种膨化食品中应用广泛,起着快速发泡和起酥的作用。

风险估计中提到,7岁~14岁儿童膳食铝摄入的主要来源为膨化食品,这点尤其引人关注。记者联系了膨化食品行业国内某龙头企业,该企业品控部方经理告诉记者,2005年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曾报道过“真优味”等品牌的膨化食品中检出铝残留量严重超标,在消费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也给行业造成很大压力,从那以后,大企业都不再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含铝食品添加剂,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是作为膨松剂使用的,而现在都是无铝膨松剂。膨化食品的工艺包括油炸、非油炸和挤压三种方式,油炸和挤压都可以达到膨松的效果,并不需要再用膨松剂,从我们的产品来看,也只有很少的几种会用到膨松剂。”方经理称。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区欧尚、家乐福商场及一些小超市,观察了十余个品牌的主要膨化食品,配料表中确实没有发现含铝食品添加剂(配料表中一般标注有碳酸氢钠,即“小苏打”)。对此,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食品龙头企业一般都会采取无铝膨松剂,但因为成本原因,可能有些厂家还在使用明矾或泡打粉。由于明矾是允许使用的复合食品添加剂,在添加剂国标中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很难说会不会超量使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部分大企业的情况并不能让我们放松警惕,“可能大品牌确实不用含铝食品添加剂了,但郊区、广大农村地区的膨化食品呢,他们吃的也许是一些根本都没听过牌子的膨化食品,超标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是极有可能的。”

“膨化食品本来就不是他们所必需的,营养价值不高,为了吸引孩子,只能在口味上下工夫,一般就是多油多盐,甚至使用香精,所有这些都不会对孩子有好处,家长不应该纵容孩子吃这些东西。”范志红建议说,无论膨化食品是否使用了含铝食品添加剂,都应该严格控制摄入。

如何突破“铝的包围”?

关于含铝食品添加剂,陈君石认为,目前标准自身的问题以及超标使用都会对居民摄入值产生“贡献”。因此,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其中一项建议即是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它包括哪些添加剂可以不用了,而有些是否可以调整使用范围,减少允许使用的食品种类,调整最大使用量,目前正在对此征求行业意见;另外一项措施是要提醒质监、工商等监管部门,对市场上相关产品加强监管,杜绝超范围超量使用。

记者了解到,卫生部办公室曾以内部公告形式,发布了关于征求调整硫酸铝钾等1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意见函。农业部办公厅在回复意见函中指出,考虑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小麦制品主食,如油条、馒头等均未制定明矾等添加剂的限量标准,建议对小麦粉及其制品中的限量值进行细化。如果这一建议能够实行,则可能对我们日常食用的包子、馒头等早点制作产生一定影响。

当然,除了面食制品,日常中可能涉及含铝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还有不少,范志红认为,现代人很容易就陷入“铝的包围”中,而要突破包围,首先要关注自身的营养与健康,“不用考虑其他,事实上贡献大量铝的食品,其营养价值都是不高的,比如粉条、粉丝、凉粉等,除了淀粉,维生素、矿物质几乎都没有,你何必吃那么多呢,远离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大家必须引起重视。”■

陈君石

9月27日,在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讨会上,我在我国风险评估工作进展报告中介绍了我国居民铝摄入量评估的结果,不料引起了个别媒体的误读,并得到相当范围的转载,引起了完全不必要的“铝恐慌”。

在报告中,我提到从最近涉及铝摄入量的风险评估结果来看,被监测的人群中估计有32.5%的个体膳食铝摄入量超过推荐健康指导值,即每人每周安全摄入量(PTWI),其中以4岁~6岁年龄组的超过的比例较高。

但9月27日,中广网以一个很不准确,但很吸引眼球的标题《我国四成儿童铝摄入量超标 膨化食品是主要来源》进行报道。之后羊城晚报、国际际广播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新华网、京华网、财经网、网易、搜狐网、新浪网、食品伙伴网等媒体以《膨化食品导致四成儿童铝超标》为标题,进行大量转载。

链接:http://china.cnr.cn/xwwgf/201209/t20120927_511014828.shtml

最不可思议的是,《三湘都市报》没有采访过我,竟然于11月4日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中国四成孩子铝超标,但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并将《您家孩子铝超标了吗?湖南多家医院尚未列入检测项目尽量少吃膨化、油炸食品,少用铝制用具》作为标题进行广泛传播。此文通篇都是猜测、夸大、不实之词,应当成为媒体报道典型的反面例子。

链接:http://www.chinasq.com/site/files/hb/2012/11/5/185678.html

虽然,该报导由于严重失事而当天从网上撤稿,但已引起了广大家长的忧虑。毕竟中国那么多儿童,如果真像报导所述“四成儿童铝超标,家长还不知道、医院也不检测,而铝能引起儿童发育迟缓等问题”。当然应该恐慌!真是“以讹传讹”,越演越烈。

前不久,《北京科技报》记者洪广玉采访了我,并发表了文章。这是一篇较为客观的报导。为了尽快将正确信息传播给广大网友,我将此文附在下面,以正视听。

原址:http://www.bkweek.com/3.1/1211/06/25518.html

《现代人陷入“铝的包围圈 ”---“罪魁祸首”不止膨化食品》

《北京科技报》(11月6日)

文 洪广玉

在我们的生活中,面粉、油条、馒头等各种食品都可能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

“铝超标”最近又成为了热门词汇,而它中枪的原因在于在9月底的一次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讨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研究员称,最新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被监测人群中有32.5%的个体膳食铝摄入量超过每人每周安全摄入量(PTWI),其中以4岁~6岁年龄组的超值比例最高,而膨化食品被指是导致超值的“罪魁祸首”。

铝摄入超值的危害需具体分析

研讨会上,陈君石介绍说,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面粉对全人群膳食铝摄入的“贡献率”最高,由于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别,使得北方全人群膳食铝平均摄入量为南方的4.6倍,其中4岁~6岁年龄组最高,达到5.1毫克/公斤体重。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铝的PTWI为2毫克/公斤体重。

会后,有不少媒体以“膨化食品导致四成儿童铝超标”为标题进行了报道,对此,陈君石表示,这一提法并不准确,“每周每公斤体重2毫克的最高安全摄入量,是这个值,称为健康指导值,而不是标准,标准是法定的值,健康指导值是指要保护你的健康,最好不要超过这个值,如果不够这个值,说明风险低,超过这个值,就要引起重视。儿童由于体重比较轻,所以这个值就更高了,不仅是铝,其他化学的东西也是这样,所以对儿童要特别关注。”

对于铝摄入超值的危害,有研究表明,它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损害人体中枢神经,出现记忆衰退现象。不过,陈君石也指出,不是说铝摄入超值了就会发生中毒,而是发生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增加了,所以一般不建议超过,真正的危害,要看超过多少,超过多长时间。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对这一风险作出评估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膨化食品应严控摄入量

食物中铝的来源主要有含铝食品添加剂,以及来自水、食品原料、包装材料中铝的转移,根据风险评估资料,其中含铝食品添加剂对居民铝摄入的贡献在75%-80%,在我们的生活中,面粉、油条、馒头等各种食品都可能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

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允许使用的含铝食品添加剂共有13种,其中9种是作为脂溶性食用色素的铝色淀,另4种为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硅铝酸钠、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其中硫酸铝钾、硫酸铝铵即俗称的明矾,复合型膨松剂“泡打粉”的主要成分即是这两种物质,明矾和泡打粉在馒头、油条及各种膨化食品中应用广泛,起着快速发泡和起酥的作用。

风险估计中提到,7岁~14岁儿童膳食铝摄入的主要来源为膨化食品,这点尤其引人关注。记者联系了膨化食品行业国内某龙头企业,该企业品控部方经理告诉记者,2005年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曾报道过“真优味”等品牌的膨化食品中检出铝残留量严重超标,在消费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也给行业造成很大压力,从那以后,大企业都不再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含铝食品添加剂,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是作为膨松剂使用的,而现在都是无铝膨松剂。膨化食品的工艺包括油炸、非油炸和挤压三种方式,油炸和挤压都可以达到膨松的效果,并不需要再用膨松剂,从我们的产品来看,也只有很少的几种会用到膨松剂。”方经理称。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区欧尚、家乐福商场及一些小超市,观察了十余个品牌的主要膨化食品,配料表中确实没有发现含铝食品添加剂(配料表中一般标注有碳酸氢钠,即“小苏打”)。对此,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食品龙头企业一般都会采取无铝膨松剂,但因为成本原因,可能有些厂家还在使用明矾或泡打粉。由于明矾是允许使用的复合食品添加剂,在添加剂国标中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很难说会不会超量使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部分大企业的情况并不能让我们放松警惕,“可能大品牌确实不用含铝食品添加剂了,但郊区、广大农村地区的膨化食品呢,他们吃的也许是一些根本都没听过牌子的膨化食品,超标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是极有可能的。”

“膨化食品本来就不是他们所必需的,营养价值不高,为了吸引孩子,只能在口味上下工夫,一般就是多油多盐,甚至使用香精,所有这些都不会对孩子有好处,家长不应该纵容孩子吃这些东西。”范志红建议说,无论膨化食品是否使用了含铝食品添加剂,都应该严格控制摄入。

如何突破“铝的包围”?

关于含铝食品添加剂,陈君石认为,目前标准自身的问题以及超标使用都会对居民摄入值产生“贡献”。因此,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其中一项建议即是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它包括哪些添加剂可以不用了,而有些是否可以调整使用范围,减少允许使用的食品种类,调整最大使用量,目前正在对此征求行业意见;另外一项措施是要提醒质监、工商等监管部门,对市场上相关产品加强监管,杜绝超范围超量使用。

记者了解到,卫生部办公室曾以内部公告形式,发布了关于征求调整硫酸铝钾等1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意见函。农业部办公厅在回复意见函中指出,考虑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小麦制品主食,如油条、馒头等均未制定明矾等添加剂的限量标准,建议对小麦粉及其制品中的限量值进行细化。如果这一建议能够实行,则可能对我们日常食用的包子、馒头等早点制作产生一定影响。

当然,除了面食制品,日常中可能涉及含铝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还有不少,范志红认为,现代人很容易就陷入“铝的包围”中,而要突破包围,首先要关注自身的营养与健康,“不用考虑其他,事实上贡献大量铝的食品,其营养价值都是不高的,比如粉条、粉丝、凉粉等,除了淀粉,维生素、矿物质几乎都没有,你何必吃那么多呢,远离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大家必须引起重视。”■


相关内容

  • 什么是碘缺乏病?
  • 什么是碘缺乏病? 机体因缺碘而导致的一系列危害或障碍统称为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简称IDD),这些危害或障碍可以表现为临床.亚临床或隐匿性损伤.碘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因此,碘缺乏病的本质是一种营养素缺乏症.人体碘摄入的主要来源为食物 ...

  • 运用COSO建立内部控制三道防线
  • 环球运用COSO建立内部控制三道防线 ◆ 王怡心 内部控制三道防线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促使组织达成目标,应善用三道防线,做好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降低风险到组织可接受的水平.风险和控制二者不同,有些风险可以被接受,有些风险则要完全或部分降低到一定水平.本文分为三个部分:(1)建立内部控制三道防 位,应该 ...

  • 食品安全评估
  • 食品安全问题的定量评估 摘要 本题是一个食品安全定量评估的问题.我们小组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先选 出几个比较突出的化学污染物(如镉.汞.砷.有机氯.农药DDT ),找出中国人均食物日摄入量及种类,之后选取深圳的网上公布的数据分析研究深圳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小组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污染物各自之间 ...

  • 面制食品中铝含量及人群暴露量
  • 面制食品中铝含量及人群暴露量 [摘要] 目的 了解成都市居民面制食品中铝的污染状况,并评估居民的铝暴露情况,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1年从成都市19个食品污染物监测点的超市.集贸市场及食品摊点等采集市售馒头.油炸面制食品.膨化食品等5类食品共556件,按照国家标准GB/T5 ...

  • 牛奶不要喝了
  • 科學家終於找到牛奶致癌及致糖尿病的確實證據~ 千万不要把牛奶.酸奶当好东西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并不新鲜的新闻: 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的确实证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素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 加拿大的肿瘤专家建议:除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 ...

  • 食品安全与健康论文
  • 食品安全与健康论文 学院:化材学院 姓名:邓念 学号:[1**********]1 大学生饮食问题及应对分析 摘要:人类在生长.经济在腾飞.社会在进步.这都时刻离不开食品,离不开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生活不受约束,饮食随意,易导致膳食结构不合理而降低营养水平使学生营养 ...

  • 健康管理师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一.单选题:以下每道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C.疾病.体力活动.精神压力 D.社会适应能力 最佳答案. 1.引起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 A.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 B.动物性食物 C.有毒食物 P339 D.植物性食物 E.腐败变质的食物 2.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人们 ...

  • 天然水.纯净水和矿物质水的区别
  • 天然水.纯净水和矿物质水的区别 一. 在一次关于饮用水的问卷调查中,当受访者被问及是否知道天然饮用水.纯净水和矿物质水之间的区别是时,8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 当问及是否听说过饮用水的健康标准,比如酸碱度,硬度,小分子团,矿物质含量,82.5%的选择了"从来没有听说 ...

  • 盐摄入量的测量方法应用与评价
  • DOI:10.16439/j.cnki.1673-7245.2014.09.012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年9月第22卷第9期 ChinJHertensSetember2014,Vol.22No.9 ypp·827· ·指南与实践· 盐摄入量的测量方法.应用与评价 侯萌,牟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