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试题

2017年上海杨思医院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三基考试

(针灸科)

姓名: 职称: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最早的针具是( )

A 金针 B银针 C铁针 D砭石 2、标志针灸理论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A 《伤寒论》 B《素向》 C《甲乙经》 D《灵枢》 3、首先提出八会穴的著作是( )

A 《内经》 B《难经》 C《甲乙经》 D《针灸逢源》 4、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

A 《内经》 B《素向》 C《灵枢》 D《甲乙经》 5、我国最早设立针师的时代是( )

A 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6、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

A 督脉 B任脉 C带脉 D冲脉 7、“以痛为输”的“输”指的是( )

A 经穴 B奇穴 C合穴 D阿是穴 8、胃为何之海( )

A 髓之海 B水谷之海 C气海 D血海 9、针灸传到日本的年代是( )

A 公元562年 B公元650年 C公元560元 D公元565年 10、胸剑联合至脐中的骨度是( )

A 7寸 B 6寸 C 8寸 D 10寸 11、两乳头之间的骨度是( )

A 8寸 B 7寸 C 6寸 D 5寸 12、腘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是( )

A 13寸 B 14寸 C 16寸 D 15寸 13、口角旁开0.4寸,向上直对瞳孔的腧穴是( )

A 颊车 B颧髎 C地仓 D承泣 14、前正中线、脐上4寸的腧穴是( )

A 梁门 B中脘 C上脘 D膻中 15、脐中旁开2寸的腧穴是( )

A 天枢 B大横 C中脘 D梁门 16、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的腧穴是( )

A 太溪 B昆仑 C三阴交 D阴陵泉 17、脐中旁开4寸的腧穴是( )

A 中脘 B天枢 C大横 D水道 18、臂内收,腑后纹头上1寸的腧穴是( )

A 肩贞 B肩髎 C肩髃 D肩井

19、前正中线脐下4寸的腧穴是( )

A 关元 B中极 C归来 D水道 20、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的腧穴是( )

A 、肩外俞 B肩中俞 C肩井 D肩贞 21、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的腧穴( )

A 大肠俞 B肾俞 C膀胱俞 D脾俞 22、刺法古称( )

A 砭刺 B艾灸 C针灸 D针砭 23、捻针法的角度一般应掌握在( )

A 90º左右 B 270º左右 C 180º左右 D 36024、皮肤针的用力部位是( )

A 肩部 B肘部 C腕部 D25、八会穴中脏会的腧穴是( )

A 章门 B中脘 C中极 D26、治疗风热头痛的配穴是( )

A 列缺、风湿 B曲池、大椎 C百会、太阳27、寒湿腰痛配穴是( )

A 阴陵泉 B腰阳关 C肾俞 D28、行痹配穴是( )

A 合谷、太冲 B风门、列缺 C膈俞、血海29、肝火扰心不寐的配穴是( )

A 太冲、侠溪 B行间、侠溪 C合谷、太冲30、治疗肝气犯胃之胃痛者配穴是( )

A 合谷 B太冲 C三阴交 D31、治疗风寒证面瘫的配穴是( )

A 风池 B曲池 C风门 D32、治疗风湿头痛的配穴是( )

A 三阴交 B阴陵泉 C中极 D33、治疗风寒头痛的配穴是( )

A 风池 B风门 C外关 D34、治疗风寒证面痛的配穴是( )

A 风池 B风门 C列缺 D35、治疗落枕背痛者的配穴是( )

A 肩外俞 B肩中俞 C天宗 D36、治疗漏肩风手太阳经证者配用( )

A 后溪 B养老 C合谷 D37、治疗体虚感冒者配用( )

A 神阙 B关元 C足三里 D38、治疗风寒咳嗽的配穴是( )

A 风池 B列缺 C外关 D39、治疗气滞血瘀胃痛的配穴是( )

A 合谷 B三阴交 C膈俞 D40、治疗食滞泄泻的穴是( )

º左右 指力 中府 风门、肺俞 大肠俞 肾俞、三阴交神门、三阴交行间 外关 太阳 列缺 合谷 天柱 外关 肾俞 风门 委中 D D D

A 建里 B四缝 C中脘 D足三里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腧穴的主治特点有( )

A 近治 B远治 C特殊 D特异治疗 E双向治疗 2、针刺深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

A 年龄 B体质 C病情 D部位 E季节 3、行针基本手法有( )

A 提插法 B弹法 C捻转法 D刮法 E摇法 4、灸法的作用有( )

A 温经散寒 B扶阳固脱 C消瘀散法 D防病保健 E解毒杀虫 5、施灸的禁忌有( )

A 病情禁止 B部位禁止 C穴位禁止 D睛明 E承泣 6、皮肤针叩刺部位有( )

A 循经叩刺 B穴位叩刺 C局部叩刺 D络穴叩刺 E原穴叩刺 7、头针的操作要求是( )

A 进针快 B捻针快 C出针快 D针刺快 E摇针快 8、耳针的选穴原则是( )

A 按相应部位选穴 B接脏腑辨证选穴 C按经络辨证选穴 D 接西医理论经选穴 E接临床经验选穴 9、三因制宜指的是( )

A 因时 B因地 C因人 D因穴 E因病情 10、针刺外感头痛的主穴是( )

A 列缺 B百会 C太阳 D风池 E合谷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腧穴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针灸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刺灸法的选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5、针灸治疗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 五、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一源三歧: 2、腧穴: 3、得气: 4、热则疾之: 5、刺手: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晕针如何处理和预防?

2、简述腧穴交替使用的优点?

答案一、单选题1D 2D 3B 4D 5C 6B 7D 8B 9A 10C 11 A

15A 16C 17C 18A 19 B

ABCD

30 B31 A32 B

20B 21B 22A 33 B 3AC 4ABCD

23C 24 C

37 C 7ABC 8

34C 35C 36 A 5ABC 6ABC

12 C 38 D ABCDE

9

13 C 39C 40C ABC 10

14B

25A 26 B

27A 28C 29B

二、多选题1 ABC 2ABCDE

四、填空题(1)足臂十一脉灸经(2)阴阳十一脉灸经(3)经穴(4)奇穴(5)阿是穴(6)直刺(7)斜刺(8)平刺(9)疗法选择(10)操作方法选择(11)治疗时机选择(12补虚泻实(13)清热温寒(14)治病求本(15)三因制宜

五名词解释1.冲、任、督脉均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任脉行于人体前中线,冲脉与肾经伴行,三条经脉均达头面。 2.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3.针刺入腧穴后产生的针刺感应,又称针感。 4.热性病采取浅刺疾出、多针少灸、或放血的方法。 5.持针的手。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处理:(1)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2)患者头低脚高位(3)饮服温开水(4)针刺人中、内

关、足三里、百会(5)必要时中西医抢救。

预防:(1)做好解释工作(2)尽量采取卧位(3)选穴不宜过多、手法不宜过重、(4)密切观测患

者表情变化。

2.(1)降低腧穴的疲劳性(2)提高疗效。

2017年上海杨思医院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三基考试

(针灸科)

姓名: 职称: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最早的针具是( )

A 金针 B银针 C铁针 D砭石 2、标志针灸理论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A 《伤寒论》 B《素向》 C《甲乙经》 D《灵枢》 3、首先提出八会穴的著作是( )

A 《内经》 B《难经》 C《甲乙经》 D《针灸逢源》 4、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

A 《内经》 B《素向》 C《灵枢》 D《甲乙经》 5、我国最早设立针师的时代是( )

A 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6、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

A 督脉 B任脉 C带脉 D冲脉 7、“以痛为输”的“输”指的是( )

A 经穴 B奇穴 C合穴 D阿是穴 8、胃为何之海( )

A 髓之海 B水谷之海 C气海 D血海 9、针灸传到日本的年代是( )

A 公元562年 B公元650年 C公元560元 D公元565年 10、胸剑联合至脐中的骨度是( )

A 7寸 B 6寸 C 8寸 D 10寸 11、两乳头之间的骨度是( )

A 8寸 B 7寸 C 6寸 D 5寸 12、腘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是( )

A 13寸 B 14寸 C 16寸 D 15寸 13、口角旁开0.4寸,向上直对瞳孔的腧穴是( )

A 颊车 B颧髎 C地仓 D承泣 14、前正中线、脐上4寸的腧穴是( )

A 梁门 B中脘 C上脘 D膻中 15、脐中旁开2寸的腧穴是( )

A 天枢 B大横 C中脘 D梁门 16、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的腧穴是( )

A 太溪 B昆仑 C三阴交 D阴陵泉 17、脐中旁开4寸的腧穴是( )

A 中脘 B天枢 C大横 D水道 18、臂内收,腑后纹头上1寸的腧穴是( )

A 肩贞 B肩髎 C肩髃 D肩井

19、前正中线脐下4寸的腧穴是( )

A 关元 B中极 C归来 D水道 20、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的腧穴是( )

A 、肩外俞 B肩中俞 C肩井 D肩贞 21、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的腧穴( )

A 大肠俞 B肾俞 C膀胱俞 D脾俞 22、刺法古称( )

A 砭刺 B艾灸 C针灸 D针砭 23、捻针法的角度一般应掌握在( )

A 90º左右 B 270º左右 C 180º左右 D 36024、皮肤针的用力部位是( )

A 肩部 B肘部 C腕部 D25、八会穴中脏会的腧穴是( )

A 章门 B中脘 C中极 D26、治疗风热头痛的配穴是( )

A 列缺、风湿 B曲池、大椎 C百会、太阳27、寒湿腰痛配穴是( )

A 阴陵泉 B腰阳关 C肾俞 D28、行痹配穴是( )

A 合谷、太冲 B风门、列缺 C膈俞、血海29、肝火扰心不寐的配穴是( )

A 太冲、侠溪 B行间、侠溪 C合谷、太冲30、治疗肝气犯胃之胃痛者配穴是( )

A 合谷 B太冲 C三阴交 D31、治疗风寒证面瘫的配穴是( )

A 风池 B曲池 C风门 D32、治疗风湿头痛的配穴是( )

A 三阴交 B阴陵泉 C中极 D33、治疗风寒头痛的配穴是( )

A 风池 B风门 C外关 D34、治疗风寒证面痛的配穴是( )

A 风池 B风门 C列缺 D35、治疗落枕背痛者的配穴是( )

A 肩外俞 B肩中俞 C天宗 D36、治疗漏肩风手太阳经证者配用( )

A 后溪 B养老 C合谷 D37、治疗体虚感冒者配用( )

A 神阙 B关元 C足三里 D38、治疗风寒咳嗽的配穴是( )

A 风池 B列缺 C外关 D39、治疗气滞血瘀胃痛的配穴是( )

A 合谷 B三阴交 C膈俞 D40、治疗食滞泄泻的穴是( )

º左右 指力 中府 风门、肺俞 大肠俞 肾俞、三阴交神门、三阴交行间 外关 太阳 列缺 合谷 天柱 外关 肾俞 风门 委中 D D D

A 建里 B四缝 C中脘 D足三里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腧穴的主治特点有( )

A 近治 B远治 C特殊 D特异治疗 E双向治疗 2、针刺深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

A 年龄 B体质 C病情 D部位 E季节 3、行针基本手法有( )

A 提插法 B弹法 C捻转法 D刮法 E摇法 4、灸法的作用有( )

A 温经散寒 B扶阳固脱 C消瘀散法 D防病保健 E解毒杀虫 5、施灸的禁忌有( )

A 病情禁止 B部位禁止 C穴位禁止 D睛明 E承泣 6、皮肤针叩刺部位有( )

A 循经叩刺 B穴位叩刺 C局部叩刺 D络穴叩刺 E原穴叩刺 7、头针的操作要求是( )

A 进针快 B捻针快 C出针快 D针刺快 E摇针快 8、耳针的选穴原则是( )

A 按相应部位选穴 B接脏腑辨证选穴 C按经络辨证选穴 D 接西医理论经选穴 E接临床经验选穴 9、三因制宜指的是( )

A 因时 B因地 C因人 D因穴 E因病情 10、针刺外感头痛的主穴是( )

A 列缺 B百会 C太阳 D风池 E合谷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腧穴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针灸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刺灸法的选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5、针灸治疗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 五、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一源三歧: 2、腧穴: 3、得气: 4、热则疾之: 5、刺手: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晕针如何处理和预防?

2、简述腧穴交替使用的优点?

答案一、单选题1D 2D 3B 4D 5C 6B 7D 8B 9A 10C 11 A

15A 16C 17C 18A 19 B

ABCD

30 B31 A32 B

20B 21B 22A 33 B 3AC 4ABCD

23C 24 C

37 C 7ABC 8

34C 35C 36 A 5ABC 6ABC

12 C 38 D ABCDE

9

13 C 39C 40C ABC 10

14B

25A 26 B

27A 28C 29B

二、多选题1 ABC 2ABCDE

四、填空题(1)足臂十一脉灸经(2)阴阳十一脉灸经(3)经穴(4)奇穴(5)阿是穴(6)直刺(7)斜刺(8)平刺(9)疗法选择(10)操作方法选择(11)治疗时机选择(12补虚泻实(13)清热温寒(14)治病求本(15)三因制宜

五名词解释1.冲、任、督脉均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任脉行于人体前中线,冲脉与肾经伴行,三条经脉均达头面。 2.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3.针刺入腧穴后产生的针刺感应,又称针感。 4.热性病采取浅刺疾出、多针少灸、或放血的方法。 5.持针的手。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处理:(1)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2)患者头低脚高位(3)饮服温开水(4)针刺人中、内

关、足三里、百会(5)必要时中西医抢救。

预防:(1)做好解释工作(2)尽量采取卧位(3)选穴不宜过多、手法不宜过重、(4)密切观测患

者表情变化。

2.(1)降低腧穴的疲劳性(2)提高疗效。


相关内容

  • 湖北中医学院针灸学考试试题
  • 湖北中医学院针灸学考试试题 A. 徐凤 B.何若愚 C.窦默 D.李梃 E.高武 3.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4.确定了349个腧穴的著作是( ) A. <针灸逢源> B.<针灸问对> C.<针灸甲乙经 ...

  • 针灸科考试题及答案(2)
  • 针灸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现存最早.较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______ A. <黄帝内经> B.<阴阳十一脉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 <针灸资生经> 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2. <甲乙经& ...

  • 2017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科目及题型介绍
  • 学霸啦消息: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报名时间为即日起至2月22日24时截止,考试时间为10月14日.15日,本文就考试科目及题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新相关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霸啦(xuebala)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 ...

  • 一个民间中医老人的呼吁
  • 当我看到了2009年5月7日新华网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惊叹频临危绝的我国人民在几千年与疾病斗争中形成并发展的中华医学瑰宝(民族医学)竟受到国务院的重视,并且提出了革新意见:统一认识,促进中医学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十条落实,既要开展普及,又要逐步提高 ...

  • 中医适宜技术试题
  • 姓名 单位 :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用题干(1-3) 某患者身热恶风,汗出不畅,咳嗽,咯吐黄痰,咽喉肿痛,口渴,舌苔微黄,脉浮数 1此诊断为感冒之( ) A暑湿证B风寒证C风热证D气虚感冒E阴虚感冒 2治疗法( ) A辛凉解表B辛温解表C祛暑解表D滋阴解表E益气解表 3方宜选用( ) ...

  • 2015年辽宁省针灸推拿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1.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2.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 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 3.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 4.直接入耳中的经脉 ...

  • 针灸推拿试题及答案
  • 2013年招聘试题(针灸推拿) 姓名 得分 A型题 1.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3.髓海位于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 ...

  • 温州医学院文献检索试题(1)
  • <文献检索>试卷 文献检索> -------------------------------------装------------------订---------------------线------------------------------------------- 填空题 ...

  • 湖南公务员考试2017年体能测评
  • 专家解析最新湖南公务员行测试题 湖南公务员考试2017年体能测评 还有疑问?点击这里>>>一对一在线咨询. 2017年湖南公务员考试公告将会于2017年3月上旬发布,报名时间:3月下旬开通报名入口,笔试时间:4月下旬,大家可以参考2016湖南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来规划自己的报考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