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流程 (1)

一、辩论赛程序(由主席执行)

1、 辩论赛开始

2、 宣布辩题

3、 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4、 介绍参赛队员

5、 介绍规则评委及点评嘉宾

6、 辩论比赛

7、 规则评委及点评嘉宾退席评议

8、 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9、 规则评委入席,点评嘉宾评析发言

10、 宣布比赛结果,辩论赛结束

二、辩论赛细则

1、时间提示

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攻辩小结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1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其它阶段,每方队员在用时尚剩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终止钟声响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陈词

提倡即兴陈词,引经据典恰当。

3、开篇立论

由于本次比赛辩题大都富于生活化色彩,所以开篇立论无须在理论的层面上过多纠缠。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4、攻辩

(1) 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 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 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4) 正反方选手战立完成第一轮攻辩阶段,攻辩双方任意一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对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陈词或继续发问)。

(5) 每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作扣分处理。

(6) 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限时1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5、自由辩论

这一阶段,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6、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阶段正反方的表现算入比赛成绩。观众提出的问题先经2位以上规则评委判定有效后,被提问方才能回答。正反方各回答两个观众提出的问题,双方除四辩外任意辩手作答。一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为1分钟,如一位辩手的回答用时未满,其他辩手可以补充。

7、结辩

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专才

2002年全国大专辩论赛预选赛第4场

正方:中国人民大学 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

反方:北京外国语大学 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

一辩立论阶段

正一:大家好!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还是专才呢?要看他们谁更能促进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所谓专才是指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而所谓通才是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种技能的人才。简单说来,通才知识综合化,技能多样化,适应变动的能力强。

好的!谈现代社会,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首要要求。高度分工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高度整合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首要的突现的要求。社会分工造成了细化,可是如果细化产生的碎片没有能够得到整合,我们去哪里寻找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呢?社会分工每走一步,带来对整合的要求就更高。这个时候不同分工之间是不是需要有沟通?不同学科之间是不是需要有融合呢?那么具有广阔知识平台、丰富知识储备的通才和只具有单项技能、单项知识的专才相比,谁更能在不同分工之间实现沟通?谁更能在不同学科之间完全融合?是通才!因此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更需要通才!

第二、让我们来看看现代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从古代科学的综合,到近现代科学的分化,再到当今科学新一次的综合。各个学科森严壁垒、各自为政的状况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看到各个学科相互沟通、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当今创新的点正是出现在不同思想,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相互交叉、沟通、融合、综合的地方。那么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们是不是要比那些窄口径的专才们更具有实现创新的能力呢?所以现代社会的突破和进取更需要通才。

再次、让我们来看看现代社会一个现实的问题——人才流动频繁。美国人一生之中要变换工作7到8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职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我们发现跨行业、跨领域的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这个时候,多种技能的通才是不是要比那些只具有一项技能的专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动呢?综上我们发现,不管是从宏观的社会角度,还是从微观的个人角度,都能证明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通才!

最后我有两点需要指出:

第一、我们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专门的岗位,所以我们不能认为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做了一样工作,他就是专才,否则世界上没有通才了,对不对?

第二、我们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主导的专业,所以我们不能说有了一个主导的专业,这个人就是一个专才,否则这个世界上又没有通才了。

此二点容易混淆,敬请对方辩友注意。谢谢!

反一: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首先非常感谢对方辩友为通才和专才下了一个很不错的定义。只不过我们的专才被对方辩友看得很扁,我们的专才只是小小的一个专业领域的才,而不知道其他方面的东西,是一个窄口径的才,而不是一个宽基础的才。这样的才不叫专才,专才是建立在广博基础之上在某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只有这样的才,才叫才!不然的话,恐怕连“才”都称不上。那么今天既然比较专才和通才,我们就必然要知道,专才和通才之间有相对的优势。专才是指某个领域的专门高精尖人才,而通才是指多个领域之间的通用人才。两者有相对优势,专才相对于通才的优势在

于他的知识更加精深,专才比之于通才,他的劣势在于他的知识不如通才广博。只有在这样有长有短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讨论现代社会更需要什么样的才。那么现代社会更需要什么样的才呢?我们看看什么是现代社会的特性。对方辩友说得很好,现代社会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系统,现代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巨系统。

首先、分工的细化,体现了更精细地呈现世界的真实,现代社会表现出的是多样性、复杂性、意志性和不可预测性。分工需要专才,社会发展简史告诉我们,社会发展是呈螺旋状上升,而社会分工是呈树冠状发展,因此社会发展需要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需要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直接要求的就是专才,这一点对方辩友也看到了。

那么我说第二点、现代社会要求分工,当然也要求整合。难道专才就做不到整合吗?我们说分工不等于分裂。分工要求的是更加有效的合作,大家想到整合,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合作,而合作谁更有效率?当然是专才了,现代社会当然更需要专才了。

第三点、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有什么特征?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和深化,这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投入的能力和精力有着更加高的要求,我不能穷尽一生来同几个领域,那就穷尽一生,来精通一个领域,专才成为需要也成为了必然。对方辩友的论证其实恰恰说明了专才的重要性。我方认为,现代社会对专才有着史无前例的渴望,因为只有专才,才能适应这样的社会需求;因为只有专才,才能够推动这个社会不断向前,因此我方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谢谢!

攻辩阶段

(一)

正二:第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现在高中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进行了大综合小综合? 反二:我觉得综合并不是一个通才的趋势,我倒是看到了贵校有这么多大学本科的专业,我还看到了您的硕士也分工越来越细,您的博士呢?细上加细!所以我方认为现代社会的教育的趋势不是向通,而是向专,是一专多能的专。

正二:对方辩友认为综合不是通才,好!喜欢谈大学教育,我们就谈大学,为什么现在的高校当中,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流行辅修制、双学位?

反二:辅修制在贵校如何开展,我不是很清楚。我可以介绍一下北外的情况。北外开了比如说:人体美学、音乐欣赏、西方美术鉴赏这样的辅修课。我学了西方美学和人体美学,并不是说要用来培养我的英语水平,而是说培养我的兴趣,开阔我的视野,提高我的欣赏品位,让我在以后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有一个很高雅,很不错的艺术欣赏的休息。

正二:对方辩友的知识真是够丰富了,那么第三个问题,请问对方辩友,通才教育的模式,是不是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

反二:其实很抱歉,通才教育是一个错误的翻译,英语的原文是General knowledge 而是一个通识教育,对方辩友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正二:对方辩友说大家都翻译错了,那通识教育是不是要培养通才?

反二:通识教育是建立一个在有许多知识面的基础上,专一门的专才,他是一个高要求的专才,我们现代社会就是需要这样的专才。

正二:通识教育是为了培养专才,为什么不叫专识教育?

(二)

反二:请问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应该努力培养社会更需要的人才?是或者不是!

正二:当然是。

反二:我知道您是学法律的,那我想请问《中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对大学教育的目的做了什么样的规定呢?

正二:我记得***在“七. 一”讲话时说: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反二:《中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大学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性实践性的高级专门人才。请问对方辩友这句话作何解释呢?

正二:请问对方辩友专门人才等于专才吗?虽然专才比通才在专业上有更多的知识,跟更高的技能,但是要把专门的工作做好,在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沟通协调,更需要的是整合创新,更需要的是整体性思维,宏观性把握,而这通才能做得更好。

反二:请问对方辩友,对知识的精深掌握是不是在这里进行突破和创新的必要条件? 正二:是,怎么样才能够突破跟提升呢?就是要借鉴和吸纳别的学科的东西,就需要站在人类的整体跟宏观的思维把握才能够突破呀!对方辩友理论上的突破跟技术上的创新,现代社会是不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地带?是不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与学科的空白地带呢?这就是通才的创新。

反二:请问对方辩友,我是用心专一地做一个专才更精深呢?还是把我的时间精力铺散开来,做一个通才做得更精深呢?

正二:对方辩友是不是要跟我们谈一个时间跟精力的问题呢?那就搞不懂了……

(三)

正三:第一个问题,日本人忧心忡忡地提出了一个2006年通才危机问题,请问对方辩友对此如何理解?

反三:我也知道日本是全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地区,日本战后重建主要靠的就是职业教育,他们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职业工人呀!

正三:对,有一句话流传得非常广,叫做:综合就是创新,交叉就是创新,渗透就是创新。日本人忧心忡忡的恰恰是自己国民的创新能力。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你认为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何而来的呢?

反三:人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要对本领域有专厚的认识,如果对这个领域不够了解的话,又谈和创新呢?

正三:对方辩友显然回避了我的问题,那么我再来问第三个问题。请问对方辩友加入WTO 以后你认为对我国的人才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反三:幸好人事部副部长告诉过我们: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有两样。第一样是WTO 专业人才,第二样是专业技工。我对此还是比较理解的。

正三:那么最后一个问题,现代社会分工是细化了,但是分工的细化,是不是突出了整合性的要求?这不仅是系统能告诉我们的,也是辩证法告诉我们的,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专才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的?

反三:的确每一次我们说综合就必然会想到合作,而专才不能合作吗?我们想一想一个集体,总是有主管财务的,主管驾驶的,主管公关的这样的人才来构成,才能构成一个公司难道我们需要的都是通才吗?那一个CEO 就够了。

(四)

反三:请问如果你我两个人,一起开一家电脑软件公司,您会倾向于首选雇佣通才呢还是专才呢?

正三:我当然看如果这个人,他的知识综合化,他的技能多样化,他的适应能力又强,我认为这就是我最合适的人选。

反三:好,那就是说我们更需要通才,随着公司的规模发展,我们是需要顺应现代企业的制度,更加雇佣一些专门的人才,还是继续雇佣通才呢?

正三:对方辩友似乎告诉我们说,通才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就不能合作了,那我就不明白了,通才他有更广阔的知识平台。他可以更好地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甚至还可以迈入管理阶层。让我这个大公司变得更好,这不就是通才的定义吗?

反三:一个人是不是应该追求通化?

正三:我认为一个人确实应该追求通化,这恰恰是马克思最终理想告诉我们人应该全面发展。 反三:一个宠物医生,他本来会治疗各种宠物的病,现在是不是要让他也学会给人开刀呢?这样就能更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成为了通才了呀!

正三: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通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呀?今天我没事造一架飞机,明天呢?我又给心脏病人没事换个瓣儿搭个桥之类的,对方辩友对通才理解太过偏激。

攻辩小结阶段

正一:大家好,我想首先有一个概念要明晰,就是细化带来的是什么?简单地应用系统论我们就能知道,细化带来的是对整合更高的要求。(取出一张纸)这是社会某一个具体的领域,像对方辩友所说的,现在它细化了(把纸撕碎)。如果我们社会要求的不是他们作为碎片,各自为政,而是要求他们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那么首先的问题是什么?是如何将他们合起来。现在又细化了(再次撕纸),现在高度细化了(再次撕纸)。我再问一遍,如果这个社会要求的不是每一个碎片各自为政,而是要求他们整合起来,发挥共同的作用,那么首选的问题是什么?是如何将他们合起来。谢谢!

现在我要解析对方辩友说的两个问题:

第一、对方辩友老跟我说“专门专门专门”我就很奇怪了,我今天专门是来辩论的,对方辩友告诉我说:“你专门辩论的专才!”我明天专门回去读书,对方辩友说了:“你专门读书的专才!”我明天专门去吃饭,对方辩友说:“你!专门吃饭的专才!”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我们和在座的各位再讲一个创新的问题。我们说今天社会讲创新那些新到底出现在哪里?是出现在那些跨学科,跨领域的地方,那么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您的专才是怎么个跨法!能不能跨好呢?好了,小结至此,感谢在座各位!谢谢!

反一:谢谢主席,下面由我做攻辩小结。我发现对方的一辩很喜欢撕纸,我可舍不得撕这张纸,当年这张纸是蔡伦一个人做的,今天这张纸要伐木工人,造纸工人各个专才一起合作才能做,对方把细化比喻为裂化,分裂!我们社会的分裂是这样的吗?我们社会整合是专才的合作,这样才有更高的效率呀!对方辩友听到了吗?

然后我来解释我方的问题:

我方刚才从法律层面提出了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按我们书文解释的方法来解释以下高级、专门、人才。高级指高精尖,专门当然是指专业,人才嘛,顾名思义还是人才!那当然是高精尖的专才了,大学培养的不是高精尖的专才,难道还是万金油的通才吗?当然不是,而且我方辩友提出了一个两个人开公司的问题,大家想一想,现实中是不是有这样的例子?当年比尔. 盖茨跟保罗. 爱伦两个人开了电脑公司,这家电脑公司现今拥有当今最好的管理人才,当今最好的软件人才,当今最好的财务人才,他就是首屈一指的微软,这就是专才的作用,这不是通才能够达到的,对方的通才只是一个幻梦,如果我们人类永远在通才的幻梦中徘徊的话社会就永远得不到前进,所以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我们专才!谢谢!

自由辩论:

正:对方辩友一开始就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告诉我专职就等于专才,他们说,伐木工人因为他在伐木,所以他就是一个伐木的专才,那我就不明白了,我们著名的愚公精神的马永顺,十几年前是伐木工人现在又是种树工人。对方辩友可不要告诉我说,十几年前他是伐木专才,

现在他是种树专才。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社会变动性是一个最大的特点。请问对方辩友专才如何适应?

反:这个社会是具有变动性的,我们变动的社会是应该做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变动呢,还是十鸟在林呢?我们知道,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呀!我倒是请问对方辩友,对方一辩说创新是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地方。我就不太清楚了,我的导师他在语法甚至研究一个词都可以研究出来全国震惊的学术效果,他需要跟英语还是跟法语去跨学科呢?

正:所谓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我们多一个选择多一个机会,难道不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吗?

反:机会每个人都遇见,但不能每个人兑现。我倒想起一句话,狭路相逢专者胜;通才尽管笑,可惜笑得早;通才不惭,专才在后;只有真较量,才是真内行。

正:对方辩友一直在跟我说合作,我想给大家指出这样一个问题,合作是不是要制度来维系?而这个合作的制度的维系,是不是要靠通才来指出,靠通才来发展,靠通才来维系呢? 反:对方辩友谈合作,我们就来谈合作。请问在合作之中,到底是专才还是通才哪一个更能避免重复的劳动呢?

正:对方辩友,假如我是通才,我跟你合作,我能够了解你的知识,我能够更理解呢,难道我不能跟你更好地沟通?难道我们不能更好地把工作做好吗?通才具有整体性宏观性思维,才能够合作得更好呀!

反:您懂我了,我当然很开心。但是我更希望您把您自己专业先做好呀!请问对方辩友,今天一直告诉我们,某一个人是通才,他都不需要。我们今天辩题是,社会更需要通才。请问您这个更是如何比较呢?

正:我们已经有无数的学科和无数的专业向我们证明,现在的创新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交叉学科、交叉领域内。请问对方辩友,是不是能和我们一样认为,通才在这些领域里更能够大展身手,自由驰骋呢?

反:再次请问对方辩友,不要回避我方二辩的问题,您怎么来论证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呢?这个更字如何体现?

正:我来告诉在座的各位和对方辩友,现代社会更需要一个人具有整合的能力;现代社会更需要一个人具有创新的能力;现代社会更需要一个人能适应变动。这不就是更吗?我说了好几次了,对方辩友。

反:谢谢对方辩友!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的是,现代社会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上帝它可以一个人整合所有的东西。那么我们要告诉对方辩友,现代社会需要合作。借用网易的一句话:网聚人的力量,这才是我们的力量!

正:对方辩友,我们要的通才,可从来没有说通才是全才、通才是天才、通才是万斤油呀!对方辩友今天总跟我们说,有专业所以他就专才。那我就搞不懂了,反方四位辩手、我方四位辩手、台上的主席、台下的评委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专业。对方辩友偏偏告诉我们,我们大家都是专才呀!看来只有那些小学生中学生还没有专业的叫通才呀!

反:我倒想起龚自珍的一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请问对方辩友,不拘一格怎么解释?如果都是通才的话,三人行三人全师,一个东西大家都明白,天公还有没有一点个性?

正:通才当然是不拘一格,今年北大中文系也开始招收理科生。我想在现代战争中,大口径的炮当然比小口径炮火力更大我今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我多一点知识,他就变得不好了呢? 反:对方辩友把专才脖子上的那根绳子勒得越来越紧,专才都透不过气来了。既然对方辩友回答不了不拘一格,我们就看事实层面。我是武汉人,我知武汉事。武汉今年的人才需求表上,排名第一的是高级技工,人才缺口达到5万人。请问对方辩友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正:我终于明白对方辩友为什么认为通才不需要了,因为他认为,通才根本就实现不了,通

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要把国图所有的书都看完,才叫一个通才。那我们今天的通才教育岂不是最大的悲哀?

反:武汉的人才市场对方辩友拒绝回答。那好,我们来看深圳。深圳某企业出16万,愿意雇佣高级钳工,他不需要掌握英语。这样的一个专业人才,对方辩友又作何解释呢? 正:对方辩友是认为现代社会到处都是更需要高级钳工了吗?你们的逻辑很奇怪呀!对方辩友说通才是幻梦,通才是半瓶醋,这样的话今天的辩题还有什么意义呀?

反:大家知道,价格能够反映供求关系,我是杭州人。杭州机床厂出6000元的天价月薪雇佣一个高级的机控机床工,请问对方辩友这还不叫更需要吗?

正:我再次告诉对方辩友,专业专职不等于专才,对方辩友,我在贵校网站上看到贵校要培养多语种、多层次、多学科的复合型、复语型人才,看来对方辩友,你们贵校也在培养通才呀!

反: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今天我多学几门课,我就是一个通才了,大家知道,埃菲尔铁塔有四个塔基,但是塔尖呢?只有一个呀!

正:对方辩友一直告诉我们说,我这儿需要一个专门人才,我所以要专才;这儿又需要一个专门的工人我又需要专才,我再一次纠正对方辩友一个错误,专门的人才、专门的职业、专门的专业决对不等于专才。

反:我发现对方辩友对我们学校很了解,知道了多语种的人才,但是多语种的人才不是多语种的一个人才呀!我们是英语专业、俄语专业、法语专业、日语专业的人才。我们可没有那么强,刚才我们说了埃菲尔铁塔只有一个尖。对方辩友想要崇拜四个角的话,那索性崇拜桌子去算了。

正:没有广泛的基础,就建不起高楼,即使建起来的高楼也有可能是危楼。对方辩友老说:多学一门东西不叫同通,叫专!那我就搞不懂了,如果说我方一辩喜欢一个女孩子,你说他专。他喜欢两个女孩子,你又说他专,他喜欢100个是不是还是专呢?

反:我可以告诉对方辩友,我跟我们班所有女生关系都不错,可是我只爱我的女朋友,您说我爱得专不专一呢?

正:我们知道复旦大学的办学方针是通才教育,按类教学。如果通才教育培养的是专才,我们干嘛不叫它专才教育呢?

反:为什么专心致志是一个褒义词,三心二意是一个贬义词?

正:奇怪了,通才怎么不能专心致志呢?怎么通才一到这里就变成三心二意了呢?(正方时间到)

反:我父亲是一个通才,他是一个老师会教书,还会给我理发,但是直到大学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理发师,在此之前,我的头发是惨不忍睹呀!

反:要学武功就要学得最好!我们到底是做少林寺,还是做韦小宝?

反: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反方时间到)

总结称词

反四: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好!我首先想起一句话:人生作为一件大事来,事了则去。所以对方辩友一直热心劝我东成西就,我觉得那不是我的成才观,下面我们看一下对方辩友如何打完这局牌。

第一、对方辩友看融合。怎样看待融合,对方辩友讲了两个前提。第一、是因为分工,那么请问分工与合作,孰在先,孰在后?对方辩友一辩拿起这张纸,我把他撕掉了,然后它就是碎片。那么请问是撕在先,还是整合在先呢?谁先谁是主导。我们要注意,专是通的前提。第二、对方辩友谈只有通才合作才更有利,那我们想,专才和通才它相比较究竟哪一个更能避免重复劳动?哪一个更含效率?社会发展简史告诉我们,社会呈螺旋状加速发展,社会分工呈树冠状加速发展,我们要想提高这两个加速度,究竟是专才还是通才能避免这个重复性

劳动在其中的消耗呢?

第二、对方辩友谈创新,说只有跨领域才是创新的体现。但是这是一个必然的判断吗?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当年张大千于20年代的时候到巴黎求学,他找到了毕加索,问:我要到你这儿来学艺术。毕加索说:你来到法国学什么艺术?你应该到中国去学艺术。我觉得必然判断不构成跨领域。

此外还有五点悬疑:

第一、对方辩友谈良性。我们知道良性是一个持续的概念,良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优有良,有中有差。那么在现代社会的优和良,在古代就可能是差。我们现在谈的是现代社会,对方辩友说良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那么专才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

第二、对方辩友谈可持续。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在一个学科的领域内,如果他仅仅是蜻蜓点水,样样松的话。那么这个专业的领导潮流者到底是谁,身份就模糊了。我再请问,领导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基因化学这些所有学科引导潮流者到底是大专才还是大通才?

第三、对方二辩谈到一个细化问题。那么所谓细化,请问:同是粗、专是细,我们单从顾名思义就可以得到。

第四、对方辩友谈专业教育。四辩谈到专业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两个概念。但我注意到他没有继续谈两个概念分别是什么。所以一会儿请对方四辩为我们解释一下专业教育与专才教育到底概念区分在哪里?

第五、对方辩友说宽口进。那么宽口进是不是窄口出?如果说窄口出的话,这是不是论证专?我们到底是论证因还是论证果?

我的话全讲完了,谢谢大家。

正四:谢谢各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对方的逻辑。

今天这个辩题非常有意思。对方说先有分工,后有合作。那么今天我说了:你先发言我后发言,谁重要呢?这个逻辑成立吗?

你又说了张大千是一个专才,可是我们都知道,在四川菜系当中,还有个大千菜系,你说他是一个通才,还是一个专才?

对方谈分工,分工越来越细。自己一边说越来越细,一边又说WTO 这么一个大的东西,是一个专业,他说需要WTO 的专才。你说他这种泛化专业的概念,他到底是不是误解了专业和专门还有专才的概念呢?

第四、他说通才不如专才精深,我就不明白了,通才怎么就等于浅薄呢?我们说站得高、看得远,见的多、识的广,博学才深刻。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对方又说效率论,谈一个公司,谈一个企业。你说一个老板出去谈判,他要带一个司机,带一个秘书,带一个商务代表,带一个财务代表,带一个法律代表,六个人。你说他带一个人好不好?六个人干的活你说它成本低,六个人干的活你说它效率高。我就奇怪了,这怎么就是效率高呢?

对方还谈社会分工,我刚才就讲了,社会分工绝对不是要求只能干这件事的人,而是要求可以干这件事,能干这些事的人。我们说专才是需要,但是通才呢?通才更适于现代社会的创新要求、整合要求和流动要求。

对方谈良性运行,我们说什么是良性运行?良性运行和社会稳定连在一起。我们一再问对方一个问题。你怎么适应社会那种频繁流动的问题,我们试想一下,如果长江水今天在武汉这儿停止不流了,如果下起雨来,再高的堤坝能当得住洪水吗?如果今天社会结构失去了社会流动性,失去了这种职业的选择性,那么我们说这个社会他是一个安全的社会吗?

我们今天谈专才通才,谁更需要。我们就看到底是谁更适应了社会的良性发展,是谁更适应了人全面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国入世之后。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呢?是即懂现在又懂过

去,即懂国内又懂国外的人,这是什么样的人才?是通才。我记得昨天,就是中山大学的一位同学给我讲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他说如果你有一块木版,你可以漂着过河;如果你有十块、百块木版,你可以搭一座桥过河:如果你有千块万块木版,你就可以造一艘船乘风破浪。知识也是这样,学识也是这样的,我建议大家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的通才,做一个乘风破浪的人。破千层浪,上九重霄!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我的结论是: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谢谢各位!

观众提问

观众向反方提问:刚才你们谈到,现在的微软公司有一流的技术人才,一流的财务人才,也有一流的商务人才,那么刚才你们也提到了,在初创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这么多一流的人才,他们有的只是比尔*盖茨和保罗*爱伦,那么请问:在他们初创的过程中,是不是他们两个人即起到了技术人才的作用,又起到了财务人才的作用,又起到了商务人才的作用,甚至还起到了宣传人才的作用?谢谢!

反方:的确,所以我们那个问题设计的时候,是一个公司草创的时候需要通才,每一个人都需要做公司的不同的事情,因为这个公司需要降低成本,这个公司还没有能力来雇佣专才,随着这个公司的发展,它逐渐地壮大。现在的微软公司,盖茨不需要再去做财务工作了。有CEO 、COO 、CKO 、CFO ,这么多O 难道我们需要一个CXO 或者UFO 来管理整个公司吗?所以说现代社会需要专才的分工来达到公司的向前进。谢谢!

观众向正方提问:你们刚才谈到大学教育现在趋势是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但是你们没有进一步说这个趋势是取消专业。那么是不是说我们今天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打好各方面的素质的基础上,让他的专业更精深呢?

正方:首先我告诉这位同学,就是专业教育和专才教育是两个概念。第二呢、我们说通才教育,通才教育培养的是通才,而专才教育培养的是专才。为什么说,你说专业为什么没有被取消,可是我告诉你一个事实,中国大陆的专业从1300多个,变为现在的249个,你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今天我们谈分工的问题,就是说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分工,但是我们这个分工不是由于教育所直接对立的,现代社会的分工可能需要的是能干这个工作的人,而不能只能干这个工作的人,如果只能干这个工作的人,那么社会的选择性也就被取消了,社会也就没有价值了。而且对方辩友恰恰论证了我方观点一种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他才能够在一个专业领域里做得更好,在一个专门的工作岗位上做得更好,我觉得这正是我们今天想告诉对方辩友的。谢谢!

观众向反方提问:几十年前,梁思成先生在北京大学讲了一场关于半面人的演讲,文理分科造成了半面人说半面人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请问你们如何看待?

反方:好,谢谢!刚才这位同学提出半面人的概念,我们想“面”是一个人的知识侧面,那么如果不做半面人,就应该做双面人、多面人,就说明他应该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那么这个知识基础不是作为一个通才的概念,他论证的不是通,而是论证一个才,作为当代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个才的概念的话,他首先应该具备四种基本素质,这个在我方一辩立论也有体现。而且,我们来顾名思义,所谓这个面,要面向何方?他不能八面玲珑,只有面向一面,这就是专的体现。谢谢。

观众向正方提问:我们都知道,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那么你们说我们现代社会更需要的

是通才,那么我们在这样有限的精力之下,我们怎样能够把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能分配得更好?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呢?谢谢!

正方: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问,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一点就是今天的辩题必须肯定通才是能够实现的。其次,每一个人从个人角度可以对自己的前途进行一个判断,对不对?可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社会更需要什么?这个时候社会出现了专才和通才的话,就需要去判断社会的需求,对哪种才更需要,我们今天的论证很简单,就是告诉在座的各位,社会在现代更需要那种整合的人才,更需要那种能够创新的人才更需要那种能够适应变动的人才。而这些东西不是说专才没有,而是说通才更有。这就是我们简单的论证逻辑。事实上在这个逻辑之下,其实有两个前提。第一、每个人的精力水平是一样的。第二、每个人的精力水平是被充分发掘的。大家觉得这两个精力,这两个前提是不是被充分证明了呢?再一个就是说,如果厚基础、宽口径,他是专才的话,那么我们说即使这个宽口径、厚基础他也应该两条腿走路,两条腿走路,两条腿站着,才走得更稳,走得更快。为什么大学四年出来,有人是通才,有人是专才?那就是说他们有没有发挥出他们的潜能。他们有没有更好地利用资源。

嘉宾点评

嘉宾: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正反方辩论的是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困难的论题,说它重要,因为他涉及到个人成才目标的设定,说它重要因为它涉及到社会对整个教育模式的选择与考虑与导向。说它困难,通与专难以区分,互相缠绕,互为基础,互为包容。那么到底通才重要,还是专才重要?尤其对现代社会来说。我们正方的立场非常鲜明,从现代社会对人才,对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多变性、变通性和创新性的角度。从人在学习成长过程当中的知识平台、知识储备,知识技能提出了他们的理论。同时他们界定,为了使辩论有利界定岗位单一不等于专才,主导专一不等于专才,想事先设防。反方的立论针锋相对,他们从社会的特征、人才的整合、知识的爆炸,提出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第一、分工细化。它带来的是多样性、复杂性、一致性和不可预知性。第二、分工不等于分裂。第三、人不是上帝。能力有限。所以我们大多数评委,对他们的立论非常满意,打了一个平分。更精彩的是攻辩小结,正方非常形象化地,通过撕纸片,而提出了自己一个整合重于分裂,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他通过形象化的动作,强化自己的攻击,这对反方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但是没想到反方直接接球,就从纸谈起,从蔡伦造纸,到现在造纸厂分工造纸,细化不等于裂化。进而引出比尔. 盖茨创办微软公司需要的是什么?是专才的整合。攻辩小结打个平手。自由辩,正方略占主动,围绕立论的变动性、社会适应性、创新性、合作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性,连续发动攻击。反方沉着应战,尽管在开始略见被动,但是他们反击有利,不断地把论据从对方拉到己方。反方的陈词别开生面,一改过去念稿、背稿、演讲的那种陈词方式,以最精练的语言,对全场来了一个大整合,以他专业化的水平,进行了一次综合。

一、辩论赛程序(由主席执行)

1、 辩论赛开始

2、 宣布辩题

3、 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4、 介绍参赛队员

5、 介绍规则评委及点评嘉宾

6、 辩论比赛

7、 规则评委及点评嘉宾退席评议

8、 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9、 规则评委入席,点评嘉宾评析发言

10、 宣布比赛结果,辩论赛结束

二、辩论赛细则

1、时间提示

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攻辩小结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1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其它阶段,每方队员在用时尚剩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终止钟声响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陈词

提倡即兴陈词,引经据典恰当。

3、开篇立论

由于本次比赛辩题大都富于生活化色彩,所以开篇立论无须在理论的层面上过多纠缠。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4、攻辩

(1) 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 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 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4) 正反方选手战立完成第一轮攻辩阶段,攻辩双方任意一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对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陈词或继续发问)。

(5) 每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作扣分处理。

(6) 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限时1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5、自由辩论

这一阶段,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6、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阶段正反方的表现算入比赛成绩。观众提出的问题先经2位以上规则评委判定有效后,被提问方才能回答。正反方各回答两个观众提出的问题,双方除四辩外任意辩手作答。一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为1分钟,如一位辩手的回答用时未满,其他辩手可以补充。

7、结辩

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专才

2002年全国大专辩论赛预选赛第4场

正方:中国人民大学 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

反方:北京外国语大学 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

一辩立论阶段

正一:大家好!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还是专才呢?要看他们谁更能促进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所谓专才是指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而所谓通才是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种技能的人才。简单说来,通才知识综合化,技能多样化,适应变动的能力强。

好的!谈现代社会,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首要要求。高度分工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高度整合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首要的突现的要求。社会分工造成了细化,可是如果细化产生的碎片没有能够得到整合,我们去哪里寻找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呢?社会分工每走一步,带来对整合的要求就更高。这个时候不同分工之间是不是需要有沟通?不同学科之间是不是需要有融合呢?那么具有广阔知识平台、丰富知识储备的通才和只具有单项技能、单项知识的专才相比,谁更能在不同分工之间实现沟通?谁更能在不同学科之间完全融合?是通才!因此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更需要通才!

第二、让我们来看看现代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从古代科学的综合,到近现代科学的分化,再到当今科学新一次的综合。各个学科森严壁垒、各自为政的状况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看到各个学科相互沟通、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当今创新的点正是出现在不同思想,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相互交叉、沟通、融合、综合的地方。那么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们是不是要比那些窄口径的专才们更具有实现创新的能力呢?所以现代社会的突破和进取更需要通才。

再次、让我们来看看现代社会一个现实的问题——人才流动频繁。美国人一生之中要变换工作7到8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职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我们发现跨行业、跨领域的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这个时候,多种技能的通才是不是要比那些只具有一项技能的专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动呢?综上我们发现,不管是从宏观的社会角度,还是从微观的个人角度,都能证明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通才!

最后我有两点需要指出:

第一、我们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专门的岗位,所以我们不能认为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做了一样工作,他就是专才,否则世界上没有通才了,对不对?

第二、我们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主导的专业,所以我们不能说有了一个主导的专业,这个人就是一个专才,否则这个世界上又没有通才了。

此二点容易混淆,敬请对方辩友注意。谢谢!

反一: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首先非常感谢对方辩友为通才和专才下了一个很不错的定义。只不过我们的专才被对方辩友看得很扁,我们的专才只是小小的一个专业领域的才,而不知道其他方面的东西,是一个窄口径的才,而不是一个宽基础的才。这样的才不叫专才,专才是建立在广博基础之上在某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只有这样的才,才叫才!不然的话,恐怕连“才”都称不上。那么今天既然比较专才和通才,我们就必然要知道,专才和通才之间有相对的优势。专才是指某个领域的专门高精尖人才,而通才是指多个领域之间的通用人才。两者有相对优势,专才相对于通才的优势在

于他的知识更加精深,专才比之于通才,他的劣势在于他的知识不如通才广博。只有在这样有长有短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讨论现代社会更需要什么样的才。那么现代社会更需要什么样的才呢?我们看看什么是现代社会的特性。对方辩友说得很好,现代社会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系统,现代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巨系统。

首先、分工的细化,体现了更精细地呈现世界的真实,现代社会表现出的是多样性、复杂性、意志性和不可预测性。分工需要专才,社会发展简史告诉我们,社会发展是呈螺旋状上升,而社会分工是呈树冠状发展,因此社会发展需要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需要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直接要求的就是专才,这一点对方辩友也看到了。

那么我说第二点、现代社会要求分工,当然也要求整合。难道专才就做不到整合吗?我们说分工不等于分裂。分工要求的是更加有效的合作,大家想到整合,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合作,而合作谁更有效率?当然是专才了,现代社会当然更需要专才了。

第三点、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有什么特征?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和深化,这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投入的能力和精力有着更加高的要求,我不能穷尽一生来同几个领域,那就穷尽一生,来精通一个领域,专才成为需要也成为了必然。对方辩友的论证其实恰恰说明了专才的重要性。我方认为,现代社会对专才有着史无前例的渴望,因为只有专才,才能适应这样的社会需求;因为只有专才,才能够推动这个社会不断向前,因此我方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谢谢!

攻辩阶段

(一)

正二:第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现在高中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进行了大综合小综合? 反二:我觉得综合并不是一个通才的趋势,我倒是看到了贵校有这么多大学本科的专业,我还看到了您的硕士也分工越来越细,您的博士呢?细上加细!所以我方认为现代社会的教育的趋势不是向通,而是向专,是一专多能的专。

正二:对方辩友认为综合不是通才,好!喜欢谈大学教育,我们就谈大学,为什么现在的高校当中,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流行辅修制、双学位?

反二:辅修制在贵校如何开展,我不是很清楚。我可以介绍一下北外的情况。北外开了比如说:人体美学、音乐欣赏、西方美术鉴赏这样的辅修课。我学了西方美学和人体美学,并不是说要用来培养我的英语水平,而是说培养我的兴趣,开阔我的视野,提高我的欣赏品位,让我在以后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有一个很高雅,很不错的艺术欣赏的休息。

正二:对方辩友的知识真是够丰富了,那么第三个问题,请问对方辩友,通才教育的模式,是不是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

反二:其实很抱歉,通才教育是一个错误的翻译,英语的原文是General knowledge 而是一个通识教育,对方辩友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正二:对方辩友说大家都翻译错了,那通识教育是不是要培养通才?

反二:通识教育是建立一个在有许多知识面的基础上,专一门的专才,他是一个高要求的专才,我们现代社会就是需要这样的专才。

正二:通识教育是为了培养专才,为什么不叫专识教育?

(二)

反二:请问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应该努力培养社会更需要的人才?是或者不是!

正二:当然是。

反二:我知道您是学法律的,那我想请问《中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对大学教育的目的做了什么样的规定呢?

正二:我记得***在“七. 一”讲话时说: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反二:《中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大学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性实践性的高级专门人才。请问对方辩友这句话作何解释呢?

正二:请问对方辩友专门人才等于专才吗?虽然专才比通才在专业上有更多的知识,跟更高的技能,但是要把专门的工作做好,在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沟通协调,更需要的是整合创新,更需要的是整体性思维,宏观性把握,而这通才能做得更好。

反二:请问对方辩友,对知识的精深掌握是不是在这里进行突破和创新的必要条件? 正二:是,怎么样才能够突破跟提升呢?就是要借鉴和吸纳别的学科的东西,就需要站在人类的整体跟宏观的思维把握才能够突破呀!对方辩友理论上的突破跟技术上的创新,现代社会是不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地带?是不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与学科的空白地带呢?这就是通才的创新。

反二:请问对方辩友,我是用心专一地做一个专才更精深呢?还是把我的时间精力铺散开来,做一个通才做得更精深呢?

正二:对方辩友是不是要跟我们谈一个时间跟精力的问题呢?那就搞不懂了……

(三)

正三:第一个问题,日本人忧心忡忡地提出了一个2006年通才危机问题,请问对方辩友对此如何理解?

反三:我也知道日本是全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地区,日本战后重建主要靠的就是职业教育,他们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职业工人呀!

正三:对,有一句话流传得非常广,叫做:综合就是创新,交叉就是创新,渗透就是创新。日本人忧心忡忡的恰恰是自己国民的创新能力。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你认为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何而来的呢?

反三:人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要对本领域有专厚的认识,如果对这个领域不够了解的话,又谈和创新呢?

正三:对方辩友显然回避了我的问题,那么我再来问第三个问题。请问对方辩友加入WTO 以后你认为对我国的人才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反三:幸好人事部副部长告诉过我们: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有两样。第一样是WTO 专业人才,第二样是专业技工。我对此还是比较理解的。

正三:那么最后一个问题,现代社会分工是细化了,但是分工的细化,是不是突出了整合性的要求?这不仅是系统能告诉我们的,也是辩证法告诉我们的,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专才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的?

反三:的确每一次我们说综合就必然会想到合作,而专才不能合作吗?我们想一想一个集体,总是有主管财务的,主管驾驶的,主管公关的这样的人才来构成,才能构成一个公司难道我们需要的都是通才吗?那一个CEO 就够了。

(四)

反三:请问如果你我两个人,一起开一家电脑软件公司,您会倾向于首选雇佣通才呢还是专才呢?

正三:我当然看如果这个人,他的知识综合化,他的技能多样化,他的适应能力又强,我认为这就是我最合适的人选。

反三:好,那就是说我们更需要通才,随着公司的规模发展,我们是需要顺应现代企业的制度,更加雇佣一些专门的人才,还是继续雇佣通才呢?

正三:对方辩友似乎告诉我们说,通才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就不能合作了,那我就不明白了,通才他有更广阔的知识平台。他可以更好地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甚至还可以迈入管理阶层。让我这个大公司变得更好,这不就是通才的定义吗?

反三:一个人是不是应该追求通化?

正三:我认为一个人确实应该追求通化,这恰恰是马克思最终理想告诉我们人应该全面发展。 反三:一个宠物医生,他本来会治疗各种宠物的病,现在是不是要让他也学会给人开刀呢?这样就能更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成为了通才了呀!

正三: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通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呀?今天我没事造一架飞机,明天呢?我又给心脏病人没事换个瓣儿搭个桥之类的,对方辩友对通才理解太过偏激。

攻辩小结阶段

正一:大家好,我想首先有一个概念要明晰,就是细化带来的是什么?简单地应用系统论我们就能知道,细化带来的是对整合更高的要求。(取出一张纸)这是社会某一个具体的领域,像对方辩友所说的,现在它细化了(把纸撕碎)。如果我们社会要求的不是他们作为碎片,各自为政,而是要求他们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那么首先的问题是什么?是如何将他们合起来。现在又细化了(再次撕纸),现在高度细化了(再次撕纸)。我再问一遍,如果这个社会要求的不是每一个碎片各自为政,而是要求他们整合起来,发挥共同的作用,那么首选的问题是什么?是如何将他们合起来。谢谢!

现在我要解析对方辩友说的两个问题:

第一、对方辩友老跟我说“专门专门专门”我就很奇怪了,我今天专门是来辩论的,对方辩友告诉我说:“你专门辩论的专才!”我明天专门回去读书,对方辩友说了:“你专门读书的专才!”我明天专门去吃饭,对方辩友说:“你!专门吃饭的专才!”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我们和在座的各位再讲一个创新的问题。我们说今天社会讲创新那些新到底出现在哪里?是出现在那些跨学科,跨领域的地方,那么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您的专才是怎么个跨法!能不能跨好呢?好了,小结至此,感谢在座各位!谢谢!

反一:谢谢主席,下面由我做攻辩小结。我发现对方的一辩很喜欢撕纸,我可舍不得撕这张纸,当年这张纸是蔡伦一个人做的,今天这张纸要伐木工人,造纸工人各个专才一起合作才能做,对方把细化比喻为裂化,分裂!我们社会的分裂是这样的吗?我们社会整合是专才的合作,这样才有更高的效率呀!对方辩友听到了吗?

然后我来解释我方的问题:

我方刚才从法律层面提出了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按我们书文解释的方法来解释以下高级、专门、人才。高级指高精尖,专门当然是指专业,人才嘛,顾名思义还是人才!那当然是高精尖的专才了,大学培养的不是高精尖的专才,难道还是万金油的通才吗?当然不是,而且我方辩友提出了一个两个人开公司的问题,大家想一想,现实中是不是有这样的例子?当年比尔. 盖茨跟保罗. 爱伦两个人开了电脑公司,这家电脑公司现今拥有当今最好的管理人才,当今最好的软件人才,当今最好的财务人才,他就是首屈一指的微软,这就是专才的作用,这不是通才能够达到的,对方的通才只是一个幻梦,如果我们人类永远在通才的幻梦中徘徊的话社会就永远得不到前进,所以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我们专才!谢谢!

自由辩论:

正:对方辩友一开始就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告诉我专职就等于专才,他们说,伐木工人因为他在伐木,所以他就是一个伐木的专才,那我就不明白了,我们著名的愚公精神的马永顺,十几年前是伐木工人现在又是种树工人。对方辩友可不要告诉我说,十几年前他是伐木专才,

现在他是种树专才。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社会变动性是一个最大的特点。请问对方辩友专才如何适应?

反:这个社会是具有变动性的,我们变动的社会是应该做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变动呢,还是十鸟在林呢?我们知道,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呀!我倒是请问对方辩友,对方一辩说创新是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地方。我就不太清楚了,我的导师他在语法甚至研究一个词都可以研究出来全国震惊的学术效果,他需要跟英语还是跟法语去跨学科呢?

正:所谓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我们多一个选择多一个机会,难道不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吗?

反:机会每个人都遇见,但不能每个人兑现。我倒想起一句话,狭路相逢专者胜;通才尽管笑,可惜笑得早;通才不惭,专才在后;只有真较量,才是真内行。

正:对方辩友一直在跟我说合作,我想给大家指出这样一个问题,合作是不是要制度来维系?而这个合作的制度的维系,是不是要靠通才来指出,靠通才来发展,靠通才来维系呢? 反:对方辩友谈合作,我们就来谈合作。请问在合作之中,到底是专才还是通才哪一个更能避免重复的劳动呢?

正:对方辩友,假如我是通才,我跟你合作,我能够了解你的知识,我能够更理解呢,难道我不能跟你更好地沟通?难道我们不能更好地把工作做好吗?通才具有整体性宏观性思维,才能够合作得更好呀!

反:您懂我了,我当然很开心。但是我更希望您把您自己专业先做好呀!请问对方辩友,今天一直告诉我们,某一个人是通才,他都不需要。我们今天辩题是,社会更需要通才。请问您这个更是如何比较呢?

正:我们已经有无数的学科和无数的专业向我们证明,现在的创新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交叉学科、交叉领域内。请问对方辩友,是不是能和我们一样认为,通才在这些领域里更能够大展身手,自由驰骋呢?

反:再次请问对方辩友,不要回避我方二辩的问题,您怎么来论证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呢?这个更字如何体现?

正:我来告诉在座的各位和对方辩友,现代社会更需要一个人具有整合的能力;现代社会更需要一个人具有创新的能力;现代社会更需要一个人能适应变动。这不就是更吗?我说了好几次了,对方辩友。

反:谢谢对方辩友!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的是,现代社会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上帝它可以一个人整合所有的东西。那么我们要告诉对方辩友,现代社会需要合作。借用网易的一句话:网聚人的力量,这才是我们的力量!

正:对方辩友,我们要的通才,可从来没有说通才是全才、通才是天才、通才是万斤油呀!对方辩友今天总跟我们说,有专业所以他就专才。那我就搞不懂了,反方四位辩手、我方四位辩手、台上的主席、台下的评委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专业。对方辩友偏偏告诉我们,我们大家都是专才呀!看来只有那些小学生中学生还没有专业的叫通才呀!

反:我倒想起龚自珍的一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请问对方辩友,不拘一格怎么解释?如果都是通才的话,三人行三人全师,一个东西大家都明白,天公还有没有一点个性?

正:通才当然是不拘一格,今年北大中文系也开始招收理科生。我想在现代战争中,大口径的炮当然比小口径炮火力更大我今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我多一点知识,他就变得不好了呢? 反:对方辩友把专才脖子上的那根绳子勒得越来越紧,专才都透不过气来了。既然对方辩友回答不了不拘一格,我们就看事实层面。我是武汉人,我知武汉事。武汉今年的人才需求表上,排名第一的是高级技工,人才缺口达到5万人。请问对方辩友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正:我终于明白对方辩友为什么认为通才不需要了,因为他认为,通才根本就实现不了,通

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要把国图所有的书都看完,才叫一个通才。那我们今天的通才教育岂不是最大的悲哀?

反:武汉的人才市场对方辩友拒绝回答。那好,我们来看深圳。深圳某企业出16万,愿意雇佣高级钳工,他不需要掌握英语。这样的一个专业人才,对方辩友又作何解释呢? 正:对方辩友是认为现代社会到处都是更需要高级钳工了吗?你们的逻辑很奇怪呀!对方辩友说通才是幻梦,通才是半瓶醋,这样的话今天的辩题还有什么意义呀?

反:大家知道,价格能够反映供求关系,我是杭州人。杭州机床厂出6000元的天价月薪雇佣一个高级的机控机床工,请问对方辩友这还不叫更需要吗?

正:我再次告诉对方辩友,专业专职不等于专才,对方辩友,我在贵校网站上看到贵校要培养多语种、多层次、多学科的复合型、复语型人才,看来对方辩友,你们贵校也在培养通才呀!

反: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今天我多学几门课,我就是一个通才了,大家知道,埃菲尔铁塔有四个塔基,但是塔尖呢?只有一个呀!

正:对方辩友一直告诉我们说,我这儿需要一个专门人才,我所以要专才;这儿又需要一个专门的工人我又需要专才,我再一次纠正对方辩友一个错误,专门的人才、专门的职业、专门的专业决对不等于专才。

反:我发现对方辩友对我们学校很了解,知道了多语种的人才,但是多语种的人才不是多语种的一个人才呀!我们是英语专业、俄语专业、法语专业、日语专业的人才。我们可没有那么强,刚才我们说了埃菲尔铁塔只有一个尖。对方辩友想要崇拜四个角的话,那索性崇拜桌子去算了。

正:没有广泛的基础,就建不起高楼,即使建起来的高楼也有可能是危楼。对方辩友老说:多学一门东西不叫同通,叫专!那我就搞不懂了,如果说我方一辩喜欢一个女孩子,你说他专。他喜欢两个女孩子,你又说他专,他喜欢100个是不是还是专呢?

反:我可以告诉对方辩友,我跟我们班所有女生关系都不错,可是我只爱我的女朋友,您说我爱得专不专一呢?

正:我们知道复旦大学的办学方针是通才教育,按类教学。如果通才教育培养的是专才,我们干嘛不叫它专才教育呢?

反:为什么专心致志是一个褒义词,三心二意是一个贬义词?

正:奇怪了,通才怎么不能专心致志呢?怎么通才一到这里就变成三心二意了呢?(正方时间到)

反:我父亲是一个通才,他是一个老师会教书,还会给我理发,但是直到大学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理发师,在此之前,我的头发是惨不忍睹呀!

反:要学武功就要学得最好!我们到底是做少林寺,还是做韦小宝?

反: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反方时间到)

总结称词

反四: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好!我首先想起一句话:人生作为一件大事来,事了则去。所以对方辩友一直热心劝我东成西就,我觉得那不是我的成才观,下面我们看一下对方辩友如何打完这局牌。

第一、对方辩友看融合。怎样看待融合,对方辩友讲了两个前提。第一、是因为分工,那么请问分工与合作,孰在先,孰在后?对方辩友一辩拿起这张纸,我把他撕掉了,然后它就是碎片。那么请问是撕在先,还是整合在先呢?谁先谁是主导。我们要注意,专是通的前提。第二、对方辩友谈只有通才合作才更有利,那我们想,专才和通才它相比较究竟哪一个更能避免重复劳动?哪一个更含效率?社会发展简史告诉我们,社会呈螺旋状加速发展,社会分工呈树冠状加速发展,我们要想提高这两个加速度,究竟是专才还是通才能避免这个重复性

劳动在其中的消耗呢?

第二、对方辩友谈创新,说只有跨领域才是创新的体现。但是这是一个必然的判断吗?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当年张大千于20年代的时候到巴黎求学,他找到了毕加索,问:我要到你这儿来学艺术。毕加索说:你来到法国学什么艺术?你应该到中国去学艺术。我觉得必然判断不构成跨领域。

此外还有五点悬疑:

第一、对方辩友谈良性。我们知道良性是一个持续的概念,良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优有良,有中有差。那么在现代社会的优和良,在古代就可能是差。我们现在谈的是现代社会,对方辩友说良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那么专才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

第二、对方辩友谈可持续。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在一个学科的领域内,如果他仅仅是蜻蜓点水,样样松的话。那么这个专业的领导潮流者到底是谁,身份就模糊了。我再请问,领导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基因化学这些所有学科引导潮流者到底是大专才还是大通才?

第三、对方二辩谈到一个细化问题。那么所谓细化,请问:同是粗、专是细,我们单从顾名思义就可以得到。

第四、对方辩友谈专业教育。四辩谈到专业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两个概念。但我注意到他没有继续谈两个概念分别是什么。所以一会儿请对方四辩为我们解释一下专业教育与专才教育到底概念区分在哪里?

第五、对方辩友说宽口进。那么宽口进是不是窄口出?如果说窄口出的话,这是不是论证专?我们到底是论证因还是论证果?

我的话全讲完了,谢谢大家。

正四:谢谢各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对方的逻辑。

今天这个辩题非常有意思。对方说先有分工,后有合作。那么今天我说了:你先发言我后发言,谁重要呢?这个逻辑成立吗?

你又说了张大千是一个专才,可是我们都知道,在四川菜系当中,还有个大千菜系,你说他是一个通才,还是一个专才?

对方谈分工,分工越来越细。自己一边说越来越细,一边又说WTO 这么一个大的东西,是一个专业,他说需要WTO 的专才。你说他这种泛化专业的概念,他到底是不是误解了专业和专门还有专才的概念呢?

第四、他说通才不如专才精深,我就不明白了,通才怎么就等于浅薄呢?我们说站得高、看得远,见的多、识的广,博学才深刻。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对方又说效率论,谈一个公司,谈一个企业。你说一个老板出去谈判,他要带一个司机,带一个秘书,带一个商务代表,带一个财务代表,带一个法律代表,六个人。你说他带一个人好不好?六个人干的活你说它成本低,六个人干的活你说它效率高。我就奇怪了,这怎么就是效率高呢?

对方还谈社会分工,我刚才就讲了,社会分工绝对不是要求只能干这件事的人,而是要求可以干这件事,能干这些事的人。我们说专才是需要,但是通才呢?通才更适于现代社会的创新要求、整合要求和流动要求。

对方谈良性运行,我们说什么是良性运行?良性运行和社会稳定连在一起。我们一再问对方一个问题。你怎么适应社会那种频繁流动的问题,我们试想一下,如果长江水今天在武汉这儿停止不流了,如果下起雨来,再高的堤坝能当得住洪水吗?如果今天社会结构失去了社会流动性,失去了这种职业的选择性,那么我们说这个社会他是一个安全的社会吗?

我们今天谈专才通才,谁更需要。我们就看到底是谁更适应了社会的良性发展,是谁更适应了人全面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国入世之后。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呢?是即懂现在又懂过

去,即懂国内又懂国外的人,这是什么样的人才?是通才。我记得昨天,就是中山大学的一位同学给我讲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他说如果你有一块木版,你可以漂着过河;如果你有十块、百块木版,你可以搭一座桥过河:如果你有千块万块木版,你就可以造一艘船乘风破浪。知识也是这样,学识也是这样的,我建议大家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的通才,做一个乘风破浪的人。破千层浪,上九重霄!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我的结论是: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谢谢各位!

观众提问

观众向反方提问:刚才你们谈到,现在的微软公司有一流的技术人才,一流的财务人才,也有一流的商务人才,那么刚才你们也提到了,在初创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这么多一流的人才,他们有的只是比尔*盖茨和保罗*爱伦,那么请问:在他们初创的过程中,是不是他们两个人即起到了技术人才的作用,又起到了财务人才的作用,又起到了商务人才的作用,甚至还起到了宣传人才的作用?谢谢!

反方:的确,所以我们那个问题设计的时候,是一个公司草创的时候需要通才,每一个人都需要做公司的不同的事情,因为这个公司需要降低成本,这个公司还没有能力来雇佣专才,随着这个公司的发展,它逐渐地壮大。现在的微软公司,盖茨不需要再去做财务工作了。有CEO 、COO 、CKO 、CFO ,这么多O 难道我们需要一个CXO 或者UFO 来管理整个公司吗?所以说现代社会需要专才的分工来达到公司的向前进。谢谢!

观众向正方提问:你们刚才谈到大学教育现在趋势是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但是你们没有进一步说这个趋势是取消专业。那么是不是说我们今天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打好各方面的素质的基础上,让他的专业更精深呢?

正方:首先我告诉这位同学,就是专业教育和专才教育是两个概念。第二呢、我们说通才教育,通才教育培养的是通才,而专才教育培养的是专才。为什么说,你说专业为什么没有被取消,可是我告诉你一个事实,中国大陆的专业从1300多个,变为现在的249个,你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今天我们谈分工的问题,就是说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分工,但是我们这个分工不是由于教育所直接对立的,现代社会的分工可能需要的是能干这个工作的人,而不能只能干这个工作的人,如果只能干这个工作的人,那么社会的选择性也就被取消了,社会也就没有价值了。而且对方辩友恰恰论证了我方观点一种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他才能够在一个专业领域里做得更好,在一个专门的工作岗位上做得更好,我觉得这正是我们今天想告诉对方辩友的。谢谢!

观众向反方提问:几十年前,梁思成先生在北京大学讲了一场关于半面人的演讲,文理分科造成了半面人说半面人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请问你们如何看待?

反方:好,谢谢!刚才这位同学提出半面人的概念,我们想“面”是一个人的知识侧面,那么如果不做半面人,就应该做双面人、多面人,就说明他应该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那么这个知识基础不是作为一个通才的概念,他论证的不是通,而是论证一个才,作为当代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个才的概念的话,他首先应该具备四种基本素质,这个在我方一辩立论也有体现。而且,我们来顾名思义,所谓这个面,要面向何方?他不能八面玲珑,只有面向一面,这就是专的体现。谢谢。

观众向正方提问:我们都知道,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那么你们说我们现代社会更需要的

是通才,那么我们在这样有限的精力之下,我们怎样能够把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能分配得更好?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呢?谢谢!

正方: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问,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一点就是今天的辩题必须肯定通才是能够实现的。其次,每一个人从个人角度可以对自己的前途进行一个判断,对不对?可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社会更需要什么?这个时候社会出现了专才和通才的话,就需要去判断社会的需求,对哪种才更需要,我们今天的论证很简单,就是告诉在座的各位,社会在现代更需要那种整合的人才,更需要那种能够创新的人才更需要那种能够适应变动的人才。而这些东西不是说专才没有,而是说通才更有。这就是我们简单的论证逻辑。事实上在这个逻辑之下,其实有两个前提。第一、每个人的精力水平是一样的。第二、每个人的精力水平是被充分发掘的。大家觉得这两个精力,这两个前提是不是被充分证明了呢?再一个就是说,如果厚基础、宽口径,他是专才的话,那么我们说即使这个宽口径、厚基础他也应该两条腿走路,两条腿走路,两条腿站着,才走得更稳,走得更快。为什么大学四年出来,有人是通才,有人是专才?那就是说他们有没有发挥出他们的潜能。他们有没有更好地利用资源。

嘉宾点评

嘉宾: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正反方辩论的是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困难的论题,说它重要,因为他涉及到个人成才目标的设定,说它重要因为它涉及到社会对整个教育模式的选择与考虑与导向。说它困难,通与专难以区分,互相缠绕,互为基础,互为包容。那么到底通才重要,还是专才重要?尤其对现代社会来说。我们正方的立场非常鲜明,从现代社会对人才,对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多变性、变通性和创新性的角度。从人在学习成长过程当中的知识平台、知识储备,知识技能提出了他们的理论。同时他们界定,为了使辩论有利界定岗位单一不等于专才,主导专一不等于专才,想事先设防。反方的立论针锋相对,他们从社会的特征、人才的整合、知识的爆炸,提出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第一、分工细化。它带来的是多样性、复杂性、一致性和不可预知性。第二、分工不等于分裂。第三、人不是上帝。能力有限。所以我们大多数评委,对他们的立论非常满意,打了一个平分。更精彩的是攻辩小结,正方非常形象化地,通过撕纸片,而提出了自己一个整合重于分裂,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他通过形象化的动作,强化自己的攻击,这对反方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但是没想到反方直接接球,就从纸谈起,从蔡伦造纸,到现在造纸厂分工造纸,细化不等于裂化。进而引出比尔. 盖茨创办微软公司需要的是什么?是专才的整合。攻辩小结打个平手。自由辩,正方略占主动,围绕立论的变动性、社会适应性、创新性、合作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性,连续发动攻击。反方沉着应战,尽管在开始略见被动,但是他们反击有利,不断地把论据从对方拉到己方。反方的陈词别开生面,一改过去念稿、背稿、演讲的那种陈词方式,以最精练的语言,对全场来了一个大整合,以他专业化的水平,进行了一次综合。


相关内容

  • 辩论赛流程
  • 2017年"唇枪舌战" 资环学院良乡辩论赛策 划书 资环学院·学习部 2017.10 一.活动名称: 2017资环新生辩论赛 二.活动目的:锻炼17级的新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 应变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其对辩论的了解.为校本部的辩论赛和地质学会的演讲比赛选拔 ...

  • 辩论赛规则以及流程
  • 辩论赛规则以及流程 一.比赛办法 1.采用题目分组对决方式,即由抽出的题目决定分组进行对决.各队将在比赛前指定时间进行抽签,决定辩题和场次.抽到同一题目的正.反两方参赛单位为一组进行对决. 2.在组合确定之后,辩题同时公布. 3.辩题由主办方拟定,辩题公布后参赛队伍不得随意要求删改. 二.比赛流程 ...

  • 辩论赛流程和规则
  • 辩论赛流程和规则 辩题:学雷锋应不应该,学雷锋好不好. 辩论赛流程: 一.致辞 辩题相关背景资料:选手结合自己的辩题进行自我介绍:简单介绍比赛流程和规则. 二.比赛阶段 正方一辩发言 (立论) (4分) 反方一辩发言 (立论) (4分) (注:每方队员在用时剩余 30 秒时,主席提醒辩手,时间用完时 ...

  • 辩论赛流程及选手名单
  • 辩题: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主持人:张晨欣,韩东东 主席(计时员):关天琪 裁判:老师,关天琪,刘天睿,颜嘉仪,雷登 正方辩手: 张 玲 夏良峰 王梦娇 贾 楠 反方辩手: 刘桐羽 袁琦峰 方秋月 张时全 正方智囊团: 白嘉琪 高淑荃 安春晓 李祥凯 周思妍 胡会会 顾芳华 反方智囊团: ...

  • 大学生辩论赛规则流程
  • 大学生辩论赛规则流程 1.开场白: 2.队员入场 ,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介绍参赛队员,主持人先公布本次辩论会的题目: 3.比赛开始: 4.评判团交评分表后退席评议: 5.评判团入席,点评嘉宾评析赛事: 6.宣布比赛结果(包括最佳辨手) 二.辩论程序 1.陈词阶段 正方一辩发言(三分钟) 反方一 ...

  • 辩论赛的具体流程
  • 禹王中学高二理(2)辩论赛的具体流程 辩论赛流程 1.正方一辩陈述立论 (3分钟) 2.反方一辩陈述立论 (3分钟) 3.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4.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5.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30 秒) ...

  • 2016学院辩论活动策划
  • 2016年学院辩论 策划书 主办:四川音乐学院宣传部 承办:四川音乐学院新都校区校学生会 目录 一.活动概况二.活动筹备三.活动流程四.资金预算 附录一工作人员名单附录二 辩论赛当日流程 策划人:李家正2016年03月15日 活动概况 一.活动背景: 大学是一个展现自我非凡魅力的舞台,是一节通向成功 ...

  • 大学生辩论赛流程
  • 辩论赛流程 1.正方一辩陈述立论(3分钟) 2.反方一辩陈述立论(3分钟) 3.四辩辩驳,由反方四辩先提问(2分钟) 4.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5.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6.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7 ...

  • 辩论流程和规则
  • 辩论流程和规则 辩题: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重要还是 多参加能力实践更重要 辩论赛流程: 一.主席致辞 辩题相关背景资料:选手结合自己的辩题进行自我介绍:简单介绍比赛流程和规则. 二.辩论阶段 正方一辩发言 (立论) (2 分30秒) 反方一辩发言 (立论) (2 分30秒) (注:每方队员在用时剩余 ...

  • 辩论赛开场白及流程
  • 主持稿 第一部分 各位评委,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山东政法学院 辩论赛的比赛现场 第二部分:下面请允许我隆重的介绍今天到场的评委(介绍内容:姓名 职务 职责) 第四部分 下面介绍今天参赛的两支队伍,正方是来自 反方是来自 作自我介绍 第五部分:比赛正式开始 (一)开篇立论 在此环节中,双方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