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学堂]三个故事让您理解什么是精益生产

故事一:

一家企业的生产线有很多步骤,A步骤需要5个小时,B需要3个小时,C步骤需要2个小时,如果三个步骤同时开工,毫无疑问会造成大量浪费。这就好比去某地会合,从A单位出发要花5小时,B单位要花3小时,C单位要花2小时,如果这三个单位同时出发,B和C早早到了,就要浪费许多时间等A到来。在这家企业中,A步骤的5小时叫做核心流程,只要抓住这个核心步骤,让A步骤立刻开工,过2个小时B步骤开工,再过1个小时C步骤开工,就能够同时完成。平衡比盲目追求劳动效率更重要!

点评:

在生产中,不太可能每个步骤都是一次性完成,因此不能仅凭开工早晚来实现产线平衡。精益生产通过计算各步骤生产节拍,合理安排各步骤人数来实现生产线平衡。

故事二:

1

1950年,26岁的田口先生是日本一个企业里的小小助理工程师。当时,他父亲开办一个烧砖企业出了问题,泥块用火来烧,由于火力均匀,这边烧好了,那边还生;那边烧熟了,这边就烧焦了。本来要烧1000块砖,只能烧好 300块。他的父亲就请教专家,专家说:你出钱我,我帮你换一个新的砖窑就可以了。田口的父亲没有那么多钱,认为砖块烧的好坏是一个不可控因素。但是田口先生认为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他主张砖块做好后,不必一律晒上10天再摆进砖窑,火比较大的区域晒上5天就可以了,这样一试,结果烧1000块砖,有 800块是好的了!

点评: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调配资源,善于运用手上的力量克服不可控制的环境变化。

故事三:

一个车间是长方形的,饮水机放在南北两侧。对于靠近饮水机的员工来说,当他们需要添加饮水时,就路程来说是方便多了。但是对于处在中间三分之一区域的员工来说,往南或往北,距离都是一样的。员工们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除非饮水机上的绿灯亮了(表示水已经煮开),他们才会去添水,否则就会等待,直到红灯熄灭。对于南北两处的人员,当他们走到饮水机前,发现红灯还亮着的时候,往往就是再走回头。但是对中间区域的员工来说,再走回头路,实在是一段遥远的路程。

有一天,负责中间区域生产线的主管跑来跟生产经理说:“我的组员只要一离开岗位去倒茶水,没有10分钟是回不来的!”“为什么?”生产经理问。“因为他们要嘛在哪里等绿灯亮,要嘛就趁机会上个洗手间,反正水要开没那么快!”

这位组长有几天被这种糟糕的生产效率逼急了,就找生产经理。于是生产经理找来大家讨论这个问题。 “没有办法!”电工先这样说:“一定要走到饮水机前才能知道水到底开了没有。”

“那就在车间中央再装一台饮水机。”那位组长这样提议。

2

“不行!”责安全生产的人首先反对:“那是违反安全规定的。”

“水开没开怎么确认?”生产经理问。

“……”他们瞪大眼睛地看着生产经理,好像对于生产经理这样“幼稚”的话感到丧气。

“看饮水机上的指示灯是亮红灯还是亮绿灯啊……”电工这样说。

“什么时候看哪?”生产经理又问。

“走近饮水机的时候啊!”电工一脸无语的表情。

“一定要走近饮水机才看得到吗?”生产经理又问。

“啊……”他们张大嘴巴,表情很难形容,好像是被生产经理搞得快发神经,好像是有所顿悟的样子。 后来他们把饮水机那个显示红绿灯的线路延长出来,装上一个大红灯泡,挂在饮水机的上头。

从此,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那个红灯泡,只要它还亮着的,那就表示水还没开哪!因此,就有很多人连头也不抬的问他们组长:“水开了没?”然后继续工作。

点评:

这是一个很小很简单的改造,但就是精益管理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片面的理解了精益管理,比如把精益管理局限于搞5S,又把搞5S局限于保持现场干净整洁;还有人认为搞精益管理是个很复杂、很高深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士制定方案,由高层推动。就拿这个小故事来说,员工喝水常常因为水没烧开,而跑来跑去影响正常生产,小组长对此也是一筹莫展。在会议之初,大家也是没有头绪,但在生产经理启迪之下,大家终于抓住了问题关键点:将水烧开的信号更方便的传递给需要喝水的员工。于是解决的办法立刻就出来了。

3

故事一:

一家企业的生产线有很多步骤,A步骤需要5个小时,B需要3个小时,C步骤需要2个小时,如果三个步骤同时开工,毫无疑问会造成大量浪费。这就好比去某地会合,从A单位出发要花5小时,B单位要花3小时,C单位要花2小时,如果这三个单位同时出发,B和C早早到了,就要浪费许多时间等A到来。在这家企业中,A步骤的5小时叫做核心流程,只要抓住这个核心步骤,让A步骤立刻开工,过2个小时B步骤开工,再过1个小时C步骤开工,就能够同时完成。平衡比盲目追求劳动效率更重要!

点评:

在生产中,不太可能每个步骤都是一次性完成,因此不能仅凭开工早晚来实现产线平衡。精益生产通过计算各步骤生产节拍,合理安排各步骤人数来实现生产线平衡。

故事二:

1

1950年,26岁的田口先生是日本一个企业里的小小助理工程师。当时,他父亲开办一个烧砖企业出了问题,泥块用火来烧,由于火力均匀,这边烧好了,那边还生;那边烧熟了,这边就烧焦了。本来要烧1000块砖,只能烧好 300块。他的父亲就请教专家,专家说:你出钱我,我帮你换一个新的砖窑就可以了。田口的父亲没有那么多钱,认为砖块烧的好坏是一个不可控因素。但是田口先生认为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他主张砖块做好后,不必一律晒上10天再摆进砖窑,火比较大的区域晒上5天就可以了,这样一试,结果烧1000块砖,有 800块是好的了!

点评: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调配资源,善于运用手上的力量克服不可控制的环境变化。

故事三:

一个车间是长方形的,饮水机放在南北两侧。对于靠近饮水机的员工来说,当他们需要添加饮水时,就路程来说是方便多了。但是对于处在中间三分之一区域的员工来说,往南或往北,距离都是一样的。员工们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除非饮水机上的绿灯亮了(表示水已经煮开),他们才会去添水,否则就会等待,直到红灯熄灭。对于南北两处的人员,当他们走到饮水机前,发现红灯还亮着的时候,往往就是再走回头。但是对中间区域的员工来说,再走回头路,实在是一段遥远的路程。

有一天,负责中间区域生产线的主管跑来跟生产经理说:“我的组员只要一离开岗位去倒茶水,没有10分钟是回不来的!”“为什么?”生产经理问。“因为他们要嘛在哪里等绿灯亮,要嘛就趁机会上个洗手间,反正水要开没那么快!”

这位组长有几天被这种糟糕的生产效率逼急了,就找生产经理。于是生产经理找来大家讨论这个问题。 “没有办法!”电工先这样说:“一定要走到饮水机前才能知道水到底开了没有。”

“那就在车间中央再装一台饮水机。”那位组长这样提议。

2

“不行!”责安全生产的人首先反对:“那是违反安全规定的。”

“水开没开怎么确认?”生产经理问。

“……”他们瞪大眼睛地看着生产经理,好像对于生产经理这样“幼稚”的话感到丧气。

“看饮水机上的指示灯是亮红灯还是亮绿灯啊……”电工这样说。

“什么时候看哪?”生产经理又问。

“走近饮水机的时候啊!”电工一脸无语的表情。

“一定要走近饮水机才看得到吗?”生产经理又问。

“啊……”他们张大嘴巴,表情很难形容,好像是被生产经理搞得快发神经,好像是有所顿悟的样子。 后来他们把饮水机那个显示红绿灯的线路延长出来,装上一个大红灯泡,挂在饮水机的上头。

从此,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那个红灯泡,只要它还亮着的,那就表示水还没开哪!因此,就有很多人连头也不抬的问他们组长:“水开了没?”然后继续工作。

点评:

这是一个很小很简单的改造,但就是精益管理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片面的理解了精益管理,比如把精益管理局限于搞5S,又把搞5S局限于保持现场干净整洁;还有人认为搞精益管理是个很复杂、很高深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士制定方案,由高层推动。就拿这个小故事来说,员工喝水常常因为水没烧开,而跑来跑去影响正常生产,小组长对此也是一筹莫展。在会议之初,大家也是没有头绪,但在生产经理启迪之下,大家终于抓住了问题关键点:将水烧开的信号更方便的传递给需要喝水的员工。于是解决的办法立刻就出来了。

3


相关内容

  • [精益学堂]七大浪费(四)
  • 精弘益导读: 这期来了解七大浪费中 动作的浪费 和 库存的浪费 6.动作的浪费 额外动作的浪费 -----不必要的动作.无附加价值的动作,及较慢的动作 表现形式: 1.工作时的换手作业 2.未倒角之产品造成不易装配的浪费 3.小零件组合时,握持压住的浪费 4.动作顺序不当造成动作重复的浪费 5.寻找 ...

  • [精益学堂]平准化(三)
  • 精弘益导读: 生产平准化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它的最大优点是减少小批量,增加批次,使企业生产适应市场对不同品种规格的多品种需求,能大幅度减少在制品,并为充分利用流水线的生产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是组织流水生产的一个重大发展:可在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多种产品,实现按订货组织生产,并能使企业在品种.产量 ...

  • [精益学堂]拉动式生产(三)
  • [精益学堂]拉动式生产(三) 2014-7-2 第137期 实践中的问题: 198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了"改变世界的机器"的著名报告,总结了丰田的生产方式,指出它的重大历史意义,并把日本取得成功的生产方式称为精益生产.精益生产的基本目的是,要在一个企业里同时获得极高的生产率 ...

  • [精益学堂]现场改善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 一工艺流程查一查 即向工艺流程要效益.分析现有生产.工作的全过程,哪些工艺流程不合理,哪些地方出现了倒流,哪些地方出现了停放,包括储藏保管.停放状态.保管手段(如储存容器配备.货架配备.设施条件).有无积压状态?哪些工艺路线和环节可以取消.合并.简化?寻找最佳停放条件,确定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 二平 ...

  • 精益生产之人员意识的转变
  • 精益生产之人员意识的转变 俗语说:事在人为.我理解其本意一方面是说任何事都离不开人,另一方面是说只有解决了人的问题,事情才能做得既有效果又有效率.推行精益生产(或精益企业) 这件事亦是如此.那么如何在实施精益过程中培养员工的精益观念,从而解决好人的问题呢?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探索和体会. 我把自己 ...

  • 精益生产 | 3个小故事让我恍然大悟!
  • 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故事一 一个车间是长方形的,饮水机放在南北两侧.对于靠近饮水机的员工来说,当他们需要添加饮水时,就路程来说是方便多了.但是对于处在中间三分之一区域的员工来说,往南或往北,距离都是一样的.员工们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除非饮水机上的绿灯亮了(表示水已经煮开),他们才会 ...

  • 李鸿章的人才观
  • 浅谈李鸿章的人才观 河北省辛集市第二中学 王冀迅 摘要:19世纪后半叶,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作为洋务派旗帜的李鸿章敏锐地感觉到时代呼唤新型人才,于是他力破陈规,大胆创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才观.他主张在育才上,改革科举,创设学堂,派遣留学,鼓励学习西学:在用人上,唯才是举,注重实用,注重西 ...

  • 关于精益文化建设研究
  • 关于精益文化建设研究 企业经营管理精益化改善 经营管理精益化改善是精益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改善,基于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诊断,可有不同的实施重点.所谓精益化,即相关专项工作充分体现精益思想五原则的要求.精益思想五原则指顾客确定价值.识别价值流.价值流动.需求拉动.尽善尽美.精益思想的宗旨是消除浪 ...

  • 大学生网上创业成功案例
  • 想必你一定听过"电子商务"这个词,以往这个词我认为离我们很远.原本我以为的电子商务是像做个淘宝网.当当网.vancl .京东商城等这样的生意,这些生意都是拿到了数以亿计的投资才做到的.普通人真的想都不敢想. 而另一种电子商务模式,便是在淘宝网上开店. 我是从2004年就了解了淘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