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明经典释文探微

陆德明《经典释文》探微

陈龙国

(潍坊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 寿光 262700)

摘 要:《经典释文》是陆德明给《周易》等十四种经典所作的音义,对《释文》的作者、编纂旨意、内容、体例、成书年代、影响、版本作了简要的介绍,旨在使人们对《释文》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陆德明;《经典释文》

中图分类号:H131.6

一、《经典释文》的作者及编撰旨意 (一)作者

陆德明(约550~630),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生于梁简帝初年,历仕陈、隋、唐三朝。是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生平具新、旧《唐书·儒学传》。

案两《唐书》传,德明初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陈太建(569~582)中,太子(李煜)征四方名儒入讲承光殿。德明始冠,亦侧于席,屡夺国子祭酒徐孝克之说经义,举坐咨赏。迁国子助教。陈亡,归乡里。隋大业间(605~617),炀帝擢国子助教。越王侗署为司业,入殿中授经。隋末,王世充子玄恕即庐就学。德明耻之,自服巴豆,遂移病成皋。唐兴,秦王(李世民)辟为文学馆学士,以经书保傅中山王,补太学博士。高祖释奠,召博士徐文远、浮屠慧乘、道士刘进喜各讲经,德明随方立义,遍析其要。帝谓三家之辩,为德明一举辄蔽。迁国子博士,封吴县男。卒。

陆氏论撰甚多,著有《周易注》、《周易兼义》、《易释文》等。《经典释文》约于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开始编纂,大约完稿于隋末唐初。

(二)编撰旨意

《经典释文》总汇了汉魏六朝以来学者对《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等十四种典籍所作的音切及训诂,体大思精,内容繁博,可谓萃陆德明平生之力。其编撰旨意,可具见于陆氏“癸卯之岁”所作序中。序云:

“夫书音之作,作者多矣。前儒撰著,光乎篇籍,其来既久,诚无闲然。但降圣已还,不免偏尚;质文详略,互有不同。汉魏迄今,遗文可见,或专出己意,或祖述旧音,各师成心,制作如面。加以楚夏声异,南北语殊,是非信其所闻,轻重因其所

文献标识码:A 习。后学钻仰,罕逢指要。夫筌蹄所寄,唯在文言,差若毫厘,谬便千里。夫子有言:必也正名乎?名不正,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余少爱坟典,留意艺文。虽志怀物外,而情存著述。粤以癸卯之岁,承乏上庠,循省旧音,苦其太简。况微言久绝,大义愈乖,攻乎异端,竞生穿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职司其忧,宁可视成而已。遂因暇景,救其不逮,研精六籍,采摭九流,搜访异同,校之《苍》、《雅》。辄撰集五典、《孝经》、《论语》及《老》、《庄》、《尔雅》音合为三袟三十卷,号曰《经典释文》。古今并录,括其枢要,经注毕详,训义兼辩,质而不野,烦而非芜,示传一家之学,用贻后嗣,令奉以周旋,不敢坠失。与我同志,亦无隐焉。”

由汉魏经师所传授下来的先秦经典,至陆德明时期,就已经有了许多注音释义的著作。这些著作为经典所作的音义,互有不同,陆氏在序中指出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一是“降圣已还,不免偏尚;质文详略,互有不同”,即不同历史时期学术风尚的不同;二是“或专出己意,或祖述旧音”、“轻重因其所习”,即师法和传授的不同;三是“各师成心,制作如面”,即撰述体例的不同;四是“楚夏声异,南北语殊”,即学者音读有方音的不同;五是“是非信其所闻”,还有学者各自器识和学术水平的不同。后学在根据这些著作来学习经典的时候,对于字音往往无所适从,所谓“罕逢指要”。而这也必然导致积非成是,“攻乎异端,竞生穿凿”。陆氏既“少爱坟典,留意艺文。虽志怀物外,而情存著述”,又有在国子监遍览群书,检摭众言的条件,当然不可“视成而已”,当为群经之字音“正名”,用贻后学以为归准。此书今传首尾并具,陆氏述旨意颇明,后代学者并无异议。

二、《经典释文》的内容及音注体例 (一)《经典释文》的内容

《经典释文》凡三十卷,分别对《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十四种典籍的经文和注文加以音读与注释。其中第一卷为《叙录》,总领全编,包括“序”、“条理”、“次第”、“注解传述人”四部分,依次说明编纂《释文》的目的,体例,取材等。其余二十九卷分别为:

1.《周易音义》一卷 2.《古文尚书音义》二卷 3.《毛诗音义》三卷 4.《周礼音义》二卷

5.《仪礼音义》一卷 6.《礼记音义》四卷

7.《春秋左氏音义》六卷 8.《春秋公羊音义》一卷

9.《春秋谷梁音义》一卷 10.《孝经音义》一卷

11.《论语音义》一卷 12.《老子音义》一卷

13.《庄子音义》三卷 14.《尔雅音义》一卷

陆氏对于诸经,除了《孝经》和《老子》特抄全句以外,其它都是采摘单字来注音。全书搜采汉魏六朝音切达二百三十余家,保存了唐以前诸经典中文字的音读,为我们今天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

(二)《经典释文》的写作体例 陆德明《释文》序云:

“先儒旧音,多不音注。然注既释经,经由注显,若读注不晓,则精义难明。混而音之,寻讨未易。今以墨书经本,朱字辩注,用相分别,使较然可求。旧音皆录经文全句,徒烦翰墨,今则各标篇章于上,摘字为音,虑有相乱,方复具录;唯《孝经》童蒙始学,《老子》众本多乖,是以二书特纪全句。”

陆氏对于所收诸书,多是采摘单字来注音,只有《孝经》、《老子》二书因“童蒙始学”、“众本多乖”是以摘抄全句。陆氏在注音时,广泛收集了汉魏六朝诸家的音切。对于这些音切,他是如何审定的?又是以何种体例方式著述出来的?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条例》中作了这样的说明:

“前儒作音,多不依注。注音自读,亦未兼通。今之所撰,微加斟酌:会理合时,便即遵承,标之于首;其音堪互用,义可并行,或字存多音,众家别读,苟有所取,靡不毕书,各题姓氏,以相甄识。义乖于经,亦不悉记。其或音、一音者,盖出于浅近,示传闻见,览者察其衷焉。”

根据陆氏所述,我们可以把《经典释文》中的注音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首音

即那些“标之于首”的音,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陆氏的标准音。

《经典释文》在一个字下面,经常收几个读法,或云“又”,或注出某人音某。在其所收的几个读法中,以第一个音为主,这些都是陆氏经过“斟酌”之后所采用的规范读音,符合“典籍常用,会理合时”的原则。所谓“典籍常用”,就是长期流行、流传广泛的典籍惯常读音,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学语言标准音”。这种“典籍常用”的音读,是由南北朝以来承用的读书音系统,它有典范性,也有权威性,所以陆氏用它“标之于首”。所谓“会理合时”,是说这种音读,不是某一个人的私家传授或自我之义,而是得到当时社会上的学者所共同赞成和采用的,反映的是当时的实际读音。例如:

侄:待结反,字林丈一反。

鳟:才损反。说文云赤目鱼。一音仕转反,或直转反。

蚹:音附。一音扶卜反。 “待结反”、“才损反”、“音附”均属标准音。

2、又音

所谓又音就是在标准音之后用“又某某反”或“又音某”的形式标注的音。这类音的审定原则是:“音堪互用,义可并行”。即这些音虽与标准音不同,但仍可并行互用。“又音”或保存古音,或取自方言。当时的通语或方言中实有此读音。例如:

否:方有反,又备鄙反。 穜:直龙反,又音童。 “备鄙反”、“又音童”均属又音。

3、汉魏六朝音

汉魏六朝音是指甄有汉魏六朝注音人姓氏的音切,《经典释文》一书所采汉魏六朝音切,达二百三十余家,在这些音注中,一字多音,“众家别读”,而又义有可取,陆氏也一并录上,并“各题姓氏”,以相区别。例如:

窒:珍栗反,徐得悉反。 长:王丁丈反。 其中“徐”“王”分别指东晋人徐邈、三国人王肃。

4、或音、一音

即那些用“一音××反”或“或××反”等形式标注的音切。陆氏认为这些音是“出于浅近”的

异读,录用的目的,只是为了“示传闻见”而已。例如:

桡:女教反,一音女卯反。 挺:勑顶反,或徒令反。 三、《经典释文》的成书年代

《经典释文》的成书年代,曾经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但比较公认的有两种:一种认为完成于陈代,一种认为完成于唐初,时间相差约六十年。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陆氏在《经典释文序》有“予少爱坟典,留意艺文。„„粤以癸卯之岁,承乏上庠。„„遂因暇景„„研精六籍,采摭九流,搜访异同,校之《苍》、《雅》,辄撰集五典,《孝经》、《论语》及《老》、《庄》、《尔雅》音合为三秩三十卷,号曰《经典释文》”一段话。其中“癸卯之岁”,按历表推算,一为陈后主至德元年(583),一为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而陆德明本人曾经经历梁、陈、隋、唐四个朝代,两者均可套上,所以称为争论的焦点。

赞同《经典释文》成于唐初者,如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三十三:“唐元朗撰”。还略作辩证:“此书前有《自序》云:‘癸卯之岁,承乏上庠。’因‘撰集五典,《孝经》、《论语》、及《老》、《庄》、《尔雅》等音,古今并录,经注毕详,训义兼辩,示传一家之学’。考癸卯为陈后主至德元年,岂德明年甫弱冠,即能如是淹博也。”《总目》也深知道陆氏死于贞观年间,而“癸卯”则是贞观十七年(643), 该书绝不可能草创于此。但又抓住《旧唐书·儒学传》所载陈太建(569~582)中“德明年始弱冠”一句,认定陈后主即位后,陆氏年幼,知识不会如此渊博,不能成此巨著,故仍肯定成于唐初。或许该着“积久成书”,陈代“癸卯”则是“草创”的开始,陆德明在写《序》时略予提及而已。

认为《经典释文》成于陈代者,有清人钱大昕、臧镛堂以及近代人余嘉锡、吴承仕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中说:“陆德明《经典释文·自序》‘粤以癸卯之岁,承乏上庠’。或谓癸卯为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今考《唐书》本传但云:‘高祖释奠,赐帛五十匹,迁国子博士,封吴县男,卒。’又云:‘后太宗阅其书,嘉德明博辩,以布帛二百段赐其家。’是元朗卒高祖朝,不及事太宗也。元朗尝从学于周弘正,弘正卒于陈高宗太建六年甲午(574),至后主至德元年癸卯(583),相距十载,元朗年当三十左右,若贞观癸卯(643)尚存,则老耄耋颓龄,恐不能著书矣„„可证元朗着此书在陈,而不在隋、唐也。”钱氏于《跋经典释文》一文(收入《潜研堂文集》)中再次强调:陈后主“至德癸卯,元朗年已非少。本传但云‘解褐始兴王左常侍’,不言为博士,

恐是史家脱漏。细检此书,所述近代儒家,惟梁、陈而止,若周、隋撰音绝不一及。又可证其撰述必在陈时也。”钱氏紧紧扣住两点:一是陆德明在陈时年已三十左右,有能力从事著述;二是陆德明进至唐代年已耄耋九十,不可能成此大著。

清人卢文弨《释文考证》曾引臧镛堂云:“案《唐书》本传:‘陈太建中,后主为太子,集名儒入讲,德明始冠,与下座。’自太建至至德癸卯,约计十年,陆氏盖已三十矣。”亦谓至德癸卯,元朗年已三十。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二驳《四库提要》曰:“提要乃谓‘年甫弱冠’,不思本传明言太建中德明始冠,岂有相距十年,仍然弱冠之理乎?”

吴承仕著《经典释文序录疏证》,考订纂详,用力亦勤,可以说对《经典释文》的贡献巨大!在疏证陆氏《序》时,曾广泛引证:“李焘以癸卯为贞观十七年(643)。钱大昕、丁杰等则以为至德元年(583)。桂馥据《隋书·许善心传》云:‘大业元年奏荐包恺、陆德明、褚徽、鲁世达之辈,并加品秩,授为学官。’考大业元年为乙丑(605),去至德癸卯,已二十三年。《新唐书》本传云:‘陈太建中,解褐始兴王左常侍。大业间,迁国子助教。’据此,则陈后主时仅为常侍,不得云上庠也。检《旧唐书》云‘贞观初,拜国子博士’,知《序》所称 ,实贞观之癸卯也。德明已为唐臣,不应于陈、隋往代而曰‘承乏’、曰‘上庠’,其称本朝事无疑。按钱、丁说是,桂说非也。”看来宋人李焘、清人桂馥赞同《经典释文》成于唐初,钱大昕、丁杰则赞同成于陈代,吴承仕同意钱、丁之说。

黄焯先生《经典释文汇校》于陆序下也认为:“癸卯为陈后主至德元年,李焘、桂馥以为唐太宗贞观十七年,误甚。按《册府元龟》帝王部九十七:‘贞观十六年四月甲辰,太宗阅德明《经典音义》,美其弘益学者,叹曰:得明虽亡,此书足可传习。因赐其家布帛百匹。’按十六年为壬寅,明贞观癸卯德明已前卒。书成于陈,无容致疑。卢文弨《考证》引臧镛堂说,谓德明卒当高祖之初。考《旧唐书·陆德明传》有‘贞观初拜国子博士’语,是臧说亦失检。卢又引丁氏杰说,以癸卯为陈后主至德元年,又谓即隋文帝之开皇三年(583),按开皇三年为辛亥,去至德元年癸卯八年,非为同岁也。”黄焯先生以上考证与钱大昕、余嘉锡、吴承仕等人所见略同,对臧镛堂、丁杰考证“失检”之处也做了纠正。

方孝岳先生的《关于敦煌残卷〈尚书释文〉若干问题之探讨》中提到:“《经典释文》为六朝重要‘书音’之总汇,对于研究古汉语文字音读之历史

发展有重要作用”。也认为《经典释文》成书于六朝而非唐代。

王力先生在《〈经典释文〉反切考》一文中说:“《经典释文》为陆德明所作。陆德明约生于公元五五二年,殁于六六二年。《经典释文》作于癸卯年,即公元五八三年,陈后主至德元年,隋文帝开皇三年,比陆法言《切韵》的成书还早了十八年(《切韵》写成于公元六○一年)。”可见,王力先生也是认为《经典释文》是成书于陈。

笔者认为,《经典释文》实在是一部划时代的重要著作。它既总结了汉魏以来经学演变的历史情况,并且旁及《老》、《庄》;既归纳了不少学者对群经所作的音义,还有所取舍。时值战乱动荡不定之秋,又逢搜集南北经著困难之际,若非天资纵放,艰苦卓绝者,实难肩此重任。陆德明在陈后主至德癸卯期间,年届三十,春秋鼎盛,可以着手编写这部著作。其后不久,陈为隋并,陆德明也与时换主,但其著作仍在增补修改中。隋亡,入仕唐朝,《经典释文》始获脱稿杀青。所以说《释文》始作于陈代而完成于唐初,这种说法也在情理之中。至于《释文》不引或少引周、隋之间的音义,主要是指不引刘焯、刘炫等人的著述,这可能有如下原因:一是陆氏与二刘同时,著作传抄得来不易,加上毁誉未定,舍近求远,比较稳妥。二是当时对二刘评价并不太高,尤其对刘炫指责颇多,如说“性躁竞,颇俳谐,多自矜伐,好轻侮当世”。加上刘炫还爱编撰伪书等等。而陆德明自期甚高,治学严谨,有意弃二刘而不用,似非《释文》之失。

四、《经典释文》在学术上的影响

《经典释文》是一部因音辨义的著作,其所收音切对于文字音训“古今并录”,而“训义兼辨”。《释文》的音切资料对于汉语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释文》注音是即义定音、音随义转的,主观上没有设定一个整齐的音读系统。但是,这本书客观上集汉魏六朝以至隋代音注之大成,但凡文字音训中的“今古不同”、“众家别读”、“方言差别”,只要是“苟有所取”,就“靡不毕书”;加之陆德明“少爱坟典,留意艺文。虽志怀物外,而情存著述”,又“研精六籍,采摭九流,搜访异同”,在“示传闻见”、“示博异闻”的同时,对所录的音切“微加斟酌”、“定纰缪”进而“皆辨析之”,“括起枢要”使之“质而不野,繁而非芜”,从而达到“传一家之学”的目的,并根据“典籍常用,会理合时”的原则,选取一读“标之于首”,实际上是根据文意的需要对这些音切作了一定的整理、比较和选择工作。至于其《释文》中的又读音等,陆氏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可

以说,《释文》所录存的巨量的音切在汉语音韵学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多重价值,对于我们阅读古代的经典和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是大有裨益的。

《释文》根据经注的顺序摘字为音,用注音的方法来阐释意义,以便于人们借助音切来读懂经注文意,由于是“本示童蒙”、“务从易识”,因而陆氏“研精六籍,采摭九流”,“括其枢要”而“经注毕详”,在指导读经方面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参考书。正如林涛在《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所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把这部书看成是按经注原文顺序安排的古代读经字典。”

《释文》是传统传注的发展,用音注来与传注相配合而音义互相补充。在编排体例上,音注与传注是同序同步的,这有易于经书、音注、释文互相参照,以利于读者能够较快地读懂文句,所以历代《释文》音注多散附于经传注疏之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它与经注的密切关系。古人作传注多不注音,而《释文》为难僻字遍注音读,极大地方便了读经者。《释文》与传注配合,省了许多笔墨,读传注可以参考《释文》的音注,读《释文》可以借助于“出注、依注”参考传注的义训,对照传注的义训可以知道音注的由来和作用,对照《释文》的音注则能够更好地理解传注义训的深层含义。如此种种,足以说明《释文》在读经通注上的重要价值。

由于《释文》是一部极其精审的著作,所以在陆氏成书以后,从唐代到现在,对学术界影响很大。单是和《释文》有关的学术著作,就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专门研究、整理《释文》全书的。如像卢文弨的《经典释文考证》,阮元的《经典释文校勘记》,周春的《十三经音略》,法伟堂的《经典释文校语录》,吴承仕的《经籍旧音辩证》,惠栋、段玉裁、顾广圻等十四家的《经典释文》校本,即是。

第二种类型是研究整理《释文》一部分的。如像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写《尚书释文》残卷”,虽残存的只有《书经》的《尧典》、《舜典》两篇,自《涵芬楼丛书》印出问世后,吴絅齐、吴检齐、龚向农都给它做了“考证”,使《释文》这两篇大体上恢复了原有面貌。应当特别指出的,还是吴承仕的《经典释文叙录疏证》。吴氏这本著作的内容是相当丰富和完备的,对于我们研究《释文》首卷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种类型是在《释文》里找出资料,再把这

些资料分门别类的排列而成书。宋代贾昌朝所着的《群经音辩》,就是取用《释文》的音读而编纂的。贾昌朝在叙中说:“尝患近世字书摩灭,唯陆德明《经典释文》备载诸家音训。每讲一经,随而录之。编成七卷,凡五门,号曰《群经音辨》:一曰辨字同音异,二曰辨字音清浊,三曰辨彼此异音,四曰辨字音疑混,五曰辨字训得失。凡字有出诸经笺传中者,先儒之说,沿经着义;既《释文》具在,今悉取焉。”

第四种类型是一种著作中的某项问题,拿《释文》来作标准。如像唐代张参所着的《五经文字》,对于“五经”的文字和音义,就是用《释文》来做重要参考书。他在叙例里提到经典中“音字多有假借”这个问题时说:“陆氏《释文》自南徂北,遍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特为详举,固当以此证之。”又提到经书中文字字形这个问题时说:“石经湮没,所存者寡,通以经典及《释文》相承隶省,引而伸之,不敢专也。”可见张参这一部书,对于文字字形、字音和通假关系等,是依照《释文》来做标准的。

第五种类型是在某种专门著述中,顺带校勘、解释《释文》。如像《说文》十卷下心部:“慎,谨也,从心,真声。昚,古文慎。”段玉裁注:“《释文叙录》称‘愼徽五典’,是陆氏所据《尧典》作‘愼’。自卫包改作‘慎’,开宝中乃于《尚书音义》中删之。”段氏在《尚书撰异》卷一里,也有同样精当的校释;今证以敦煌的唐写《尚书释文》残卷,正有“愼,古慎字”,今本《释文》夺去,可见段氏之确。

第六种类型是收辑佚书的,靠《释文》所引用的典籍来完成他的工作。历代亡佚的典籍,为陆氏所引用的实在不少。现在只举他引用文字音韵方面的书为例。比如《易·履卦》引《仓颉篇》,《诗·七月》引《三仓》,《尔雅·释兽》引蔡邕《劝学篇》,《诗·行苇》引服虔《通俗文》,《易·豫卦》引张揖《埤苍》,《书·泰誓》引张揖《古今字诂》,《尔雅·释诂》引张揖《杂字》,《易·丰卦》引李登《声类》,《庄子·马蹄》引韦昭《辨释名》,《礼记·杂记》引吕静《韵集》,《诗·伐木》引葛洪《字苑》,《尔雅·释木》引李彤《字指》,《尔雅·释亲》引何承天《纂文》,《尔雅·释兽》引阮孝绪《文字集略》,等等。这些资料,为任大椿的《小学钩沉》所采用。

第七种类型是某种专门著述中,引用《释文》来解决他书中的问题。这一种类型的典籍,可以说不胜枚举。例如:

《广韵》上平声六脂:“耆,《礼记音义》云:至也,言至老境也。”

《广韵》上声三十小:“麃,本作皫,《经典释文》云:徐房表切,刘普保切。”

《广韵》入声十三昩:“昩,星也。《易》曰:日中见昩。案《音义》云:《字林》作昧,斗杓后星;王肃音妹。”

《广韵》引用《释文》这三条,第一条引来说明“耆”的字义,第二条引来说明“麃”的字音,第三条引来说明“昧”字的形体又有作“昧”的。

《经典释文》是一部体系严密的关于诸经音义的著作,它“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之训诂,证各本之异同。”揭示了汉魏六朝声音的变迁情况,对唐代以后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库全书总目》说它:“后来得以考见古义者,注疏以外,惟赖此书之存真,所谓残膏剩馥,沾溉无穷者也。„„研经之士终以是为考证之根柢焉。”黄焯在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经典释文》的前言中说:《释文》“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文字音韵及词义的变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于我们阅读古代文献很有帮助。”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实为后世训诂考据家之宝库。

上述七种类型的学术著作,后四种需要《释文》来丰富它;至于前三种类型的著作,没有《释文》是不可能产生的。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释文》对唐代以后学术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五、《经典释文》的版本

《经典释文》的版本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都源出宋本。

明末钱谦益的绛云楼藏有《释文》宋本,叶林宗尝据之影钞。绛云楼受火后,清儒所见唯叶钞本。徐干学之通志堂经解本,卢文弨之抱经堂本,都出于叶钞。卢本后附考证三十卷,从书集成初编收入;徐本四部丛刊收入。然据清儒如惠栋、段玉裁、顾广圻以叶钞校徐本,勘出误字极多。卢本略晚,黄耀先先生《汇校》云:“卢本虽极力修订,但其失与徐略等。”黄先生以徐本流传最广,且清儒校语多随徐本,故采为底本。1983年中华书局影印通志堂本配以黄先生《汇校》出版,本文即据此为底本。

《释文》现犹存另一种宋本,为《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所载四函二十四册者。此本北京图书馆藏有清内府本,后沈阳博物馆及周叔弢先生各又收得一部。此本虽名为宋刻,然多元刻补叶,又有钞补着若干叶。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之影印。此本流传不及徐本之广,而且清儒皆未见过。尚未有学者对之进行通勘,其研究价值尚不能确定。

北京图书馆又藏有顾之逵手校释文一部,为傅增湘先生所赠。笔者未见过此本,未知其确,据师兄张建军硕士论文《经典释文与广韵反切比较研究》

些资料分门别类的排列而成书。宋代贾昌朝所着的《群经音辩》,就是取用《释文》的音读而编纂的。贾昌朝在叙中说:“尝患近世字书摩灭,唯陆德明《经典释文》备载诸家音训。每讲一经,随而录之。编成七卷,凡五门,号曰《群经音辨》:一曰辨字同音异,二曰辨字音清浊,三曰辨彼此异音,四曰辨字音疑混,五曰辨字训得失。凡字有出诸经笺传中者,先儒之说,沿经着义;既《释文》具在,今悉取焉。”

第四种类型是一种著作中的某项问题,拿《释文》来作标准。如像唐代张参所着的《五经文字》,对于“五经”的文字和音义,就是用《释文》来做重要参考书。他在叙例里提到经典中“音字多有假借”这个问题时说:“陆氏《释文》自南徂北,遍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特为详举,固当以此证之。”又提到经书中文字字形这个问题时说:“石经湮没,所存者寡,通以经典及《释文》相承隶省,引而伸之,不敢专也。”可见张参这一部书,对于文字字形、字音和通假关系等,是依照《释文》来做标准的。

第五种类型是在某种专门著述中,顺带校勘、解释《释文》。如像《说文》十卷下心部:“慎,谨也,从心,真声。昚,古文慎。”段玉裁注:“《释文叙录》称‘愼徽五典’,是陆氏所据《尧典》作‘愼’。自卫包改作‘慎’,开宝中乃于《尚书音义》中删之。”段氏在《尚书撰异》卷一里,也有同样精当的校释;今证以敦煌的唐写《尚书释文》残卷,正有“愼,古慎字”,今本《释文》夺去,可见段氏之确。

第六种类型是收辑佚书的,靠《释文》所引用的典籍来完成他的工作。历代亡佚的典籍,为陆氏所引用的实在不少。现在只举他引用文字音韵方面的书为例。比如《易·履卦》引《仓颉篇》,《诗·七月》引《三仓》,《尔雅·释兽》引蔡邕《劝学篇》,《诗·行苇》引服虔《通俗文》,《易·豫卦》引张揖《埤苍》,《书·泰誓》引张揖《古今字诂》,《尔雅·释诂》引张揖《杂字》,《易·丰卦》引李登《声类》,《庄子·马蹄》引韦昭《辨释名》,《礼记·杂记》引吕静《韵集》,《诗·伐木》引葛洪《字苑》,《尔雅·释木》引李彤《字指》,《尔雅·释亲》引何承天《纂文》,《尔雅·释兽》引阮孝绪《文字集略》,等等。这些资料,为任大椿的《小学钩沉》所采用。

第七种类型是某种专门著述中,引用《释文》来解决他书中的问题。这一种类型的典籍,可以说不胜枚举。例如:

《广韵》上平声六脂:“耆,《礼记音义》云:至也,言至老境也。”

《广韵》上声三十小:“麃,本作皫,《经典释文》云:徐房表切,刘普保切。”

《广韵》入声十三昩:“昩,星也。《易》曰:日中见昩。案《音义》云:《字林》作昧,斗杓后星;王肃音妹。”

《广韵》引用《释文》这三条,第一条引来说明“耆”的字义,第二条引来说明“麃”的字音,第三条引来说明“昧”字的形体又有作“昧”的。

《经典释文》是一部体系严密的关于诸经音义的著作,它“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之训诂,证各本之异同。”揭示了汉魏六朝声音的变迁情况,对唐代以后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库全书总目》说它:“后来得以考见古义者,注疏以外,惟赖此书之存真,所谓残膏剩馥,沾溉无穷者也。„„研经之士终以是为考证之根柢焉。”黄焯在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经典释文》的前言中说:《释文》“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文字音韵及词义的变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于我们阅读古代文献很有帮助。”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实为后世训诂考据家之宝库。

上述七种类型的学术著作,后四种需要《释文》来丰富它;至于前三种类型的著作,没有《释文》是不可能产生的。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释文》对唐代以后学术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五、《经典释文》的版本

《经典释文》的版本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都源出宋本。

明末钱谦益的绛云楼藏有《释文》宋本,叶林宗尝据之影钞。绛云楼受火后,清儒所见唯叶钞本。徐干学之通志堂经解本,卢文弨之抱经堂本,都出于叶钞。卢本后附考证三十卷,从书集成初编收入;徐本四部丛刊收入。然据清儒如惠栋、段玉裁、顾广圻以叶钞校徐本,勘出误字极多。卢本略晚,黄耀先先生《汇校》云:“卢本虽极力修订,但其失与徐略等。”黄先生以徐本流传最广,且清儒校语多随徐本,故采为底本。1983年中华书局影印通志堂本配以黄先生《汇校》出版,本文即据此为底本。

《释文》现犹存另一种宋本,为《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所载四函二十四册者。此本北京图书馆藏有清内府本,后沈阳博物馆及周叔弢先生各又收得一部。此本虽名为宋刻,然多元刻补叶,又有钞补着若干叶。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之影印。此本流传不及徐本之广,而且清儒皆未见过。尚未有学者对之进行通勘,其研究价值尚不能确定。

北京图书馆又藏有顾之逵手校释文一部,为傅增湘先生所赠。笔者未见过此本,未知其确,据师兄张建军硕士论文《经典释文与广韵反切比较研究》

称:“以《四部丛刊》影印通志堂本后附《经典释文校勘记》三卷,今以顾本校此校勘记,可知其漏洞百出,而且排印误字很多,实无可取之处。”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三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3]王力.汉语音韵学[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4]王力.〈经典释文>反切考[M].音韵学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5]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王力文集第十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6]王力.汉语语音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王力.汉语音韵[M]. 北京:中华书局,1998

[8]王力.王力语言学论文集[M]. 商务印书馆,2000

[9]王力.汉语语音的系统性及其发展的规律性[J].社会科学战线, 1980,(1)

[10]林涛.林涛语言学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 [11]林涛.陆德明的[M].2001 [12]林涛.中国语文.三月[M].1962

[13]黄焯.经典释文汇校[M].中华书局,1980

[14]黄焯.〈经典释文汇校〉引文[J].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1979

[15]周祖谟.汉语音韵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57

[16]周祖谟.宋梁陈隋时期诗文韵部研究[J].语言研究,1982,(1)

[17]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8]周祖谟.四声别义释例[M].问学集上册.中华书局,1966 [19]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20]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1]唐作藩.汉语史学习与研究[M].商务印书社,2001 [22]万献初.〈经典释文〉“某某之某”研究[J].语言研究,2002,(2)

[23万献初.〈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的基本结论[J].语言研究,2003,(3)

[24]万献初.〈经典释文〉研究总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1)

收稿日期:2006.10.13

作者简介:陈龙国(1966--),男,山东滨州人,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25]杨荫楼.陆德明的南学风韵及其对经学的贡献[J].孔子

研究,1999,(3)

[26]丁忱.论黄焯先生〈经典释文〉的研究及其成就[J],古汉语研究,1996,(3)

[27]多洛肯.〈经典释文〉成书时间考[J].枣庄师专学报,2000,17,(3)

[28]蒋希文.〈经典释文〉音切的性质[J].中国语文,1989,(3)

[29]张文轩.试析陆德明的“叶韵”[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30]张文轩.颜师古的“合韵”和他的古音学[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1]方孝岳.〈经典释文〉的音切和版本[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79,(3)

[32]方孝岳.1964《关于敦煌残卷〈尚书释文〉若干问题之讨论》[M].(上)《语言文字研究专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3]绍荣芬.汉语语音史讲话[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34]绍荣芬.略说〈经典释文〉音切中的标准音[M]. 1982 [35]绍荣芬.〈经典释文〉的重音音切[J].《中国语文》,1989,(6)

[36]绍荣芬.切韵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7]李荣.切韵音系[M].科学出版社,1956 [38]李荣.音韵存稿[M].商务印书馆,1982

[39]黄坤尧.〈经典释文〉动词异读新探[M].台湾学生书局,1992

[40]黄坤尧.音义综论[M].载音义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1]杨伯峻.破音略考[C].杨伯峻学术论文集.岳麓书社,1984

[42]赵元任.语言问题[M].商务印书馆,1980

[43]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中华书局,1981 [44]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M].中华书局,1962

[45]罗常培.〈通志七音略〉研究[C].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63

[46]罗常培.〈经典释文〉和原本〈玉篇〉反切中匣于两纽[J].史语所集刊8本第一分,1939

[47]罗常培.〈经典释文〉中徐邈音辨[C].罗常培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

A Study of Variant Pronunciations On Jingdian Shiwen

CHEN Long-guo

(Wei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Shouguang 262700, Shandong Province)

Abstract: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Jing Dian Shi Wen), written by Lu Deming, is the annotation of the fourteen Chinese Classics including The Book of Changes.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ts author, intention, contents, style, time completed, influence, edition, aiming at making people have a general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it.

Keywords: Lu Deming;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Jing Dian Shi Wen)

陆德明《经典释文》探微

陈龙国

(潍坊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 寿光 262700)

摘 要:《经典释文》是陆德明给《周易》等十四种经典所作的音义,对《释文》的作者、编纂旨意、内容、体例、成书年代、影响、版本作了简要的介绍,旨在使人们对《释文》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陆德明;《经典释文》

中图分类号:H131.6

一、《经典释文》的作者及编撰旨意 (一)作者

陆德明(约550~630),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生于梁简帝初年,历仕陈、隋、唐三朝。是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生平具新、旧《唐书·儒学传》。

案两《唐书》传,德明初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陈太建(569~582)中,太子(李煜)征四方名儒入讲承光殿。德明始冠,亦侧于席,屡夺国子祭酒徐孝克之说经义,举坐咨赏。迁国子助教。陈亡,归乡里。隋大业间(605~617),炀帝擢国子助教。越王侗署为司业,入殿中授经。隋末,王世充子玄恕即庐就学。德明耻之,自服巴豆,遂移病成皋。唐兴,秦王(李世民)辟为文学馆学士,以经书保傅中山王,补太学博士。高祖释奠,召博士徐文远、浮屠慧乘、道士刘进喜各讲经,德明随方立义,遍析其要。帝谓三家之辩,为德明一举辄蔽。迁国子博士,封吴县男。卒。

陆氏论撰甚多,著有《周易注》、《周易兼义》、《易释文》等。《经典释文》约于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开始编纂,大约完稿于隋末唐初。

(二)编撰旨意

《经典释文》总汇了汉魏六朝以来学者对《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等十四种典籍所作的音切及训诂,体大思精,内容繁博,可谓萃陆德明平生之力。其编撰旨意,可具见于陆氏“癸卯之岁”所作序中。序云:

“夫书音之作,作者多矣。前儒撰著,光乎篇籍,其来既久,诚无闲然。但降圣已还,不免偏尚;质文详略,互有不同。汉魏迄今,遗文可见,或专出己意,或祖述旧音,各师成心,制作如面。加以楚夏声异,南北语殊,是非信其所闻,轻重因其所

文献标识码:A 习。后学钻仰,罕逢指要。夫筌蹄所寄,唯在文言,差若毫厘,谬便千里。夫子有言:必也正名乎?名不正,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余少爱坟典,留意艺文。虽志怀物外,而情存著述。粤以癸卯之岁,承乏上庠,循省旧音,苦其太简。况微言久绝,大义愈乖,攻乎异端,竞生穿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职司其忧,宁可视成而已。遂因暇景,救其不逮,研精六籍,采摭九流,搜访异同,校之《苍》、《雅》。辄撰集五典、《孝经》、《论语》及《老》、《庄》、《尔雅》音合为三袟三十卷,号曰《经典释文》。古今并录,括其枢要,经注毕详,训义兼辩,质而不野,烦而非芜,示传一家之学,用贻后嗣,令奉以周旋,不敢坠失。与我同志,亦无隐焉。”

由汉魏经师所传授下来的先秦经典,至陆德明时期,就已经有了许多注音释义的著作。这些著作为经典所作的音义,互有不同,陆氏在序中指出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一是“降圣已还,不免偏尚;质文详略,互有不同”,即不同历史时期学术风尚的不同;二是“或专出己意,或祖述旧音”、“轻重因其所习”,即师法和传授的不同;三是“各师成心,制作如面”,即撰述体例的不同;四是“楚夏声异,南北语殊”,即学者音读有方音的不同;五是“是非信其所闻”,还有学者各自器识和学术水平的不同。后学在根据这些著作来学习经典的时候,对于字音往往无所适从,所谓“罕逢指要”。而这也必然导致积非成是,“攻乎异端,竞生穿凿”。陆氏既“少爱坟典,留意艺文。虽志怀物外,而情存著述”,又有在国子监遍览群书,检摭众言的条件,当然不可“视成而已”,当为群经之字音“正名”,用贻后学以为归准。此书今传首尾并具,陆氏述旨意颇明,后代学者并无异议。

二、《经典释文》的内容及音注体例 (一)《经典释文》的内容

《经典释文》凡三十卷,分别对《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十四种典籍的经文和注文加以音读与注释。其中第一卷为《叙录》,总领全编,包括“序”、“条理”、“次第”、“注解传述人”四部分,依次说明编纂《释文》的目的,体例,取材等。其余二十九卷分别为:

1.《周易音义》一卷 2.《古文尚书音义》二卷 3.《毛诗音义》三卷 4.《周礼音义》二卷

5.《仪礼音义》一卷 6.《礼记音义》四卷

7.《春秋左氏音义》六卷 8.《春秋公羊音义》一卷

9.《春秋谷梁音义》一卷 10.《孝经音义》一卷

11.《论语音义》一卷 12.《老子音义》一卷

13.《庄子音义》三卷 14.《尔雅音义》一卷

陆氏对于诸经,除了《孝经》和《老子》特抄全句以外,其它都是采摘单字来注音。全书搜采汉魏六朝音切达二百三十余家,保存了唐以前诸经典中文字的音读,为我们今天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

(二)《经典释文》的写作体例 陆德明《释文》序云:

“先儒旧音,多不音注。然注既释经,经由注显,若读注不晓,则精义难明。混而音之,寻讨未易。今以墨书经本,朱字辩注,用相分别,使较然可求。旧音皆录经文全句,徒烦翰墨,今则各标篇章于上,摘字为音,虑有相乱,方复具录;唯《孝经》童蒙始学,《老子》众本多乖,是以二书特纪全句。”

陆氏对于所收诸书,多是采摘单字来注音,只有《孝经》、《老子》二书因“童蒙始学”、“众本多乖”是以摘抄全句。陆氏在注音时,广泛收集了汉魏六朝诸家的音切。对于这些音切,他是如何审定的?又是以何种体例方式著述出来的?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条例》中作了这样的说明:

“前儒作音,多不依注。注音自读,亦未兼通。今之所撰,微加斟酌:会理合时,便即遵承,标之于首;其音堪互用,义可并行,或字存多音,众家别读,苟有所取,靡不毕书,各题姓氏,以相甄识。义乖于经,亦不悉记。其或音、一音者,盖出于浅近,示传闻见,览者察其衷焉。”

根据陆氏所述,我们可以把《经典释文》中的注音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首音

即那些“标之于首”的音,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陆氏的标准音。

《经典释文》在一个字下面,经常收几个读法,或云“又”,或注出某人音某。在其所收的几个读法中,以第一个音为主,这些都是陆氏经过“斟酌”之后所采用的规范读音,符合“典籍常用,会理合时”的原则。所谓“典籍常用”,就是长期流行、流传广泛的典籍惯常读音,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学语言标准音”。这种“典籍常用”的音读,是由南北朝以来承用的读书音系统,它有典范性,也有权威性,所以陆氏用它“标之于首”。所谓“会理合时”,是说这种音读,不是某一个人的私家传授或自我之义,而是得到当时社会上的学者所共同赞成和采用的,反映的是当时的实际读音。例如:

侄:待结反,字林丈一反。

鳟:才损反。说文云赤目鱼。一音仕转反,或直转反。

蚹:音附。一音扶卜反。 “待结反”、“才损反”、“音附”均属标准音。

2、又音

所谓又音就是在标准音之后用“又某某反”或“又音某”的形式标注的音。这类音的审定原则是:“音堪互用,义可并行”。即这些音虽与标准音不同,但仍可并行互用。“又音”或保存古音,或取自方言。当时的通语或方言中实有此读音。例如:

否:方有反,又备鄙反。 穜:直龙反,又音童。 “备鄙反”、“又音童”均属又音。

3、汉魏六朝音

汉魏六朝音是指甄有汉魏六朝注音人姓氏的音切,《经典释文》一书所采汉魏六朝音切,达二百三十余家,在这些音注中,一字多音,“众家别读”,而又义有可取,陆氏也一并录上,并“各题姓氏”,以相区别。例如:

窒:珍栗反,徐得悉反。 长:王丁丈反。 其中“徐”“王”分别指东晋人徐邈、三国人王肃。

4、或音、一音

即那些用“一音××反”或“或××反”等形式标注的音切。陆氏认为这些音是“出于浅近”的

异读,录用的目的,只是为了“示传闻见”而已。例如:

桡:女教反,一音女卯反。 挺:勑顶反,或徒令反。 三、《经典释文》的成书年代

《经典释文》的成书年代,曾经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但比较公认的有两种:一种认为完成于陈代,一种认为完成于唐初,时间相差约六十年。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陆氏在《经典释文序》有“予少爱坟典,留意艺文。„„粤以癸卯之岁,承乏上庠。„„遂因暇景„„研精六籍,采摭九流,搜访异同,校之《苍》、《雅》,辄撰集五典,《孝经》、《论语》及《老》、《庄》、《尔雅》音合为三秩三十卷,号曰《经典释文》”一段话。其中“癸卯之岁”,按历表推算,一为陈后主至德元年(583),一为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而陆德明本人曾经经历梁、陈、隋、唐四个朝代,两者均可套上,所以称为争论的焦点。

赞同《经典释文》成于唐初者,如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三十三:“唐元朗撰”。还略作辩证:“此书前有《自序》云:‘癸卯之岁,承乏上庠。’因‘撰集五典,《孝经》、《论语》、及《老》、《庄》、《尔雅》等音,古今并录,经注毕详,训义兼辩,示传一家之学’。考癸卯为陈后主至德元年,岂德明年甫弱冠,即能如是淹博也。”《总目》也深知道陆氏死于贞观年间,而“癸卯”则是贞观十七年(643), 该书绝不可能草创于此。但又抓住《旧唐书·儒学传》所载陈太建(569~582)中“德明年始弱冠”一句,认定陈后主即位后,陆氏年幼,知识不会如此渊博,不能成此巨著,故仍肯定成于唐初。或许该着“积久成书”,陈代“癸卯”则是“草创”的开始,陆德明在写《序》时略予提及而已。

认为《经典释文》成于陈代者,有清人钱大昕、臧镛堂以及近代人余嘉锡、吴承仕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中说:“陆德明《经典释文·自序》‘粤以癸卯之岁,承乏上庠’。或谓癸卯为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今考《唐书》本传但云:‘高祖释奠,赐帛五十匹,迁国子博士,封吴县男,卒。’又云:‘后太宗阅其书,嘉德明博辩,以布帛二百段赐其家。’是元朗卒高祖朝,不及事太宗也。元朗尝从学于周弘正,弘正卒于陈高宗太建六年甲午(574),至后主至德元年癸卯(583),相距十载,元朗年当三十左右,若贞观癸卯(643)尚存,则老耄耋颓龄,恐不能著书矣„„可证元朗着此书在陈,而不在隋、唐也。”钱氏于《跋经典释文》一文(收入《潜研堂文集》)中再次强调:陈后主“至德癸卯,元朗年已非少。本传但云‘解褐始兴王左常侍’,不言为博士,

恐是史家脱漏。细检此书,所述近代儒家,惟梁、陈而止,若周、隋撰音绝不一及。又可证其撰述必在陈时也。”钱氏紧紧扣住两点:一是陆德明在陈时年已三十左右,有能力从事著述;二是陆德明进至唐代年已耄耋九十,不可能成此大著。

清人卢文弨《释文考证》曾引臧镛堂云:“案《唐书》本传:‘陈太建中,后主为太子,集名儒入讲,德明始冠,与下座。’自太建至至德癸卯,约计十年,陆氏盖已三十矣。”亦谓至德癸卯,元朗年已三十。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二驳《四库提要》曰:“提要乃谓‘年甫弱冠’,不思本传明言太建中德明始冠,岂有相距十年,仍然弱冠之理乎?”

吴承仕著《经典释文序录疏证》,考订纂详,用力亦勤,可以说对《经典释文》的贡献巨大!在疏证陆氏《序》时,曾广泛引证:“李焘以癸卯为贞观十七年(643)。钱大昕、丁杰等则以为至德元年(583)。桂馥据《隋书·许善心传》云:‘大业元年奏荐包恺、陆德明、褚徽、鲁世达之辈,并加品秩,授为学官。’考大业元年为乙丑(605),去至德癸卯,已二十三年。《新唐书》本传云:‘陈太建中,解褐始兴王左常侍。大业间,迁国子助教。’据此,则陈后主时仅为常侍,不得云上庠也。检《旧唐书》云‘贞观初,拜国子博士’,知《序》所称 ,实贞观之癸卯也。德明已为唐臣,不应于陈、隋往代而曰‘承乏’、曰‘上庠’,其称本朝事无疑。按钱、丁说是,桂说非也。”看来宋人李焘、清人桂馥赞同《经典释文》成于唐初,钱大昕、丁杰则赞同成于陈代,吴承仕同意钱、丁之说。

黄焯先生《经典释文汇校》于陆序下也认为:“癸卯为陈后主至德元年,李焘、桂馥以为唐太宗贞观十七年,误甚。按《册府元龟》帝王部九十七:‘贞观十六年四月甲辰,太宗阅德明《经典音义》,美其弘益学者,叹曰:得明虽亡,此书足可传习。因赐其家布帛百匹。’按十六年为壬寅,明贞观癸卯德明已前卒。书成于陈,无容致疑。卢文弨《考证》引臧镛堂说,谓德明卒当高祖之初。考《旧唐书·陆德明传》有‘贞观初拜国子博士’语,是臧说亦失检。卢又引丁氏杰说,以癸卯为陈后主至德元年,又谓即隋文帝之开皇三年(583),按开皇三年为辛亥,去至德元年癸卯八年,非为同岁也。”黄焯先生以上考证与钱大昕、余嘉锡、吴承仕等人所见略同,对臧镛堂、丁杰考证“失检”之处也做了纠正。

方孝岳先生的《关于敦煌残卷〈尚书释文〉若干问题之探讨》中提到:“《经典释文》为六朝重要‘书音’之总汇,对于研究古汉语文字音读之历史

发展有重要作用”。也认为《经典释文》成书于六朝而非唐代。

王力先生在《〈经典释文〉反切考》一文中说:“《经典释文》为陆德明所作。陆德明约生于公元五五二年,殁于六六二年。《经典释文》作于癸卯年,即公元五八三年,陈后主至德元年,隋文帝开皇三年,比陆法言《切韵》的成书还早了十八年(《切韵》写成于公元六○一年)。”可见,王力先生也是认为《经典释文》是成书于陈。

笔者认为,《经典释文》实在是一部划时代的重要著作。它既总结了汉魏以来经学演变的历史情况,并且旁及《老》、《庄》;既归纳了不少学者对群经所作的音义,还有所取舍。时值战乱动荡不定之秋,又逢搜集南北经著困难之际,若非天资纵放,艰苦卓绝者,实难肩此重任。陆德明在陈后主至德癸卯期间,年届三十,春秋鼎盛,可以着手编写这部著作。其后不久,陈为隋并,陆德明也与时换主,但其著作仍在增补修改中。隋亡,入仕唐朝,《经典释文》始获脱稿杀青。所以说《释文》始作于陈代而完成于唐初,这种说法也在情理之中。至于《释文》不引或少引周、隋之间的音义,主要是指不引刘焯、刘炫等人的著述,这可能有如下原因:一是陆氏与二刘同时,著作传抄得来不易,加上毁誉未定,舍近求远,比较稳妥。二是当时对二刘评价并不太高,尤其对刘炫指责颇多,如说“性躁竞,颇俳谐,多自矜伐,好轻侮当世”。加上刘炫还爱编撰伪书等等。而陆德明自期甚高,治学严谨,有意弃二刘而不用,似非《释文》之失。

四、《经典释文》在学术上的影响

《经典释文》是一部因音辨义的著作,其所收音切对于文字音训“古今并录”,而“训义兼辨”。《释文》的音切资料对于汉语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释文》注音是即义定音、音随义转的,主观上没有设定一个整齐的音读系统。但是,这本书客观上集汉魏六朝以至隋代音注之大成,但凡文字音训中的“今古不同”、“众家别读”、“方言差别”,只要是“苟有所取”,就“靡不毕书”;加之陆德明“少爱坟典,留意艺文。虽志怀物外,而情存著述”,又“研精六籍,采摭九流,搜访异同”,在“示传闻见”、“示博异闻”的同时,对所录的音切“微加斟酌”、“定纰缪”进而“皆辨析之”,“括起枢要”使之“质而不野,繁而非芜”,从而达到“传一家之学”的目的,并根据“典籍常用,会理合时”的原则,选取一读“标之于首”,实际上是根据文意的需要对这些音切作了一定的整理、比较和选择工作。至于其《释文》中的又读音等,陆氏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可

以说,《释文》所录存的巨量的音切在汉语音韵学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多重价值,对于我们阅读古代的经典和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是大有裨益的。

《释文》根据经注的顺序摘字为音,用注音的方法来阐释意义,以便于人们借助音切来读懂经注文意,由于是“本示童蒙”、“务从易识”,因而陆氏“研精六籍,采摭九流”,“括其枢要”而“经注毕详”,在指导读经方面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参考书。正如林涛在《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所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把这部书看成是按经注原文顺序安排的古代读经字典。”

《释文》是传统传注的发展,用音注来与传注相配合而音义互相补充。在编排体例上,音注与传注是同序同步的,这有易于经书、音注、释文互相参照,以利于读者能够较快地读懂文句,所以历代《释文》音注多散附于经传注疏之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它与经注的密切关系。古人作传注多不注音,而《释文》为难僻字遍注音读,极大地方便了读经者。《释文》与传注配合,省了许多笔墨,读传注可以参考《释文》的音注,读《释文》可以借助于“出注、依注”参考传注的义训,对照传注的义训可以知道音注的由来和作用,对照《释文》的音注则能够更好地理解传注义训的深层含义。如此种种,足以说明《释文》在读经通注上的重要价值。

由于《释文》是一部极其精审的著作,所以在陆氏成书以后,从唐代到现在,对学术界影响很大。单是和《释文》有关的学术著作,就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专门研究、整理《释文》全书的。如像卢文弨的《经典释文考证》,阮元的《经典释文校勘记》,周春的《十三经音略》,法伟堂的《经典释文校语录》,吴承仕的《经籍旧音辩证》,惠栋、段玉裁、顾广圻等十四家的《经典释文》校本,即是。

第二种类型是研究整理《释文》一部分的。如像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写《尚书释文》残卷”,虽残存的只有《书经》的《尧典》、《舜典》两篇,自《涵芬楼丛书》印出问世后,吴絅齐、吴检齐、龚向农都给它做了“考证”,使《释文》这两篇大体上恢复了原有面貌。应当特别指出的,还是吴承仕的《经典释文叙录疏证》。吴氏这本著作的内容是相当丰富和完备的,对于我们研究《释文》首卷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种类型是在《释文》里找出资料,再把这

些资料分门别类的排列而成书。宋代贾昌朝所着的《群经音辩》,就是取用《释文》的音读而编纂的。贾昌朝在叙中说:“尝患近世字书摩灭,唯陆德明《经典释文》备载诸家音训。每讲一经,随而录之。编成七卷,凡五门,号曰《群经音辨》:一曰辨字同音异,二曰辨字音清浊,三曰辨彼此异音,四曰辨字音疑混,五曰辨字训得失。凡字有出诸经笺传中者,先儒之说,沿经着义;既《释文》具在,今悉取焉。”

第四种类型是一种著作中的某项问题,拿《释文》来作标准。如像唐代张参所着的《五经文字》,对于“五经”的文字和音义,就是用《释文》来做重要参考书。他在叙例里提到经典中“音字多有假借”这个问题时说:“陆氏《释文》自南徂北,遍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特为详举,固当以此证之。”又提到经书中文字字形这个问题时说:“石经湮没,所存者寡,通以经典及《释文》相承隶省,引而伸之,不敢专也。”可见张参这一部书,对于文字字形、字音和通假关系等,是依照《释文》来做标准的。

第五种类型是在某种专门著述中,顺带校勘、解释《释文》。如像《说文》十卷下心部:“慎,谨也,从心,真声。昚,古文慎。”段玉裁注:“《释文叙录》称‘愼徽五典’,是陆氏所据《尧典》作‘愼’。自卫包改作‘慎’,开宝中乃于《尚书音义》中删之。”段氏在《尚书撰异》卷一里,也有同样精当的校释;今证以敦煌的唐写《尚书释文》残卷,正有“愼,古慎字”,今本《释文》夺去,可见段氏之确。

第六种类型是收辑佚书的,靠《释文》所引用的典籍来完成他的工作。历代亡佚的典籍,为陆氏所引用的实在不少。现在只举他引用文字音韵方面的书为例。比如《易·履卦》引《仓颉篇》,《诗·七月》引《三仓》,《尔雅·释兽》引蔡邕《劝学篇》,《诗·行苇》引服虔《通俗文》,《易·豫卦》引张揖《埤苍》,《书·泰誓》引张揖《古今字诂》,《尔雅·释诂》引张揖《杂字》,《易·丰卦》引李登《声类》,《庄子·马蹄》引韦昭《辨释名》,《礼记·杂记》引吕静《韵集》,《诗·伐木》引葛洪《字苑》,《尔雅·释木》引李彤《字指》,《尔雅·释亲》引何承天《纂文》,《尔雅·释兽》引阮孝绪《文字集略》,等等。这些资料,为任大椿的《小学钩沉》所采用。

第七种类型是某种专门著述中,引用《释文》来解决他书中的问题。这一种类型的典籍,可以说不胜枚举。例如:

《广韵》上平声六脂:“耆,《礼记音义》云:至也,言至老境也。”

《广韵》上声三十小:“麃,本作皫,《经典释文》云:徐房表切,刘普保切。”

《广韵》入声十三昩:“昩,星也。《易》曰:日中见昩。案《音义》云:《字林》作昧,斗杓后星;王肃音妹。”

《广韵》引用《释文》这三条,第一条引来说明“耆”的字义,第二条引来说明“麃”的字音,第三条引来说明“昧”字的形体又有作“昧”的。

《经典释文》是一部体系严密的关于诸经音义的著作,它“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之训诂,证各本之异同。”揭示了汉魏六朝声音的变迁情况,对唐代以后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库全书总目》说它:“后来得以考见古义者,注疏以外,惟赖此书之存真,所谓残膏剩馥,沾溉无穷者也。„„研经之士终以是为考证之根柢焉。”黄焯在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经典释文》的前言中说:《释文》“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文字音韵及词义的变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于我们阅读古代文献很有帮助。”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实为后世训诂考据家之宝库。

上述七种类型的学术著作,后四种需要《释文》来丰富它;至于前三种类型的著作,没有《释文》是不可能产生的。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释文》对唐代以后学术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五、《经典释文》的版本

《经典释文》的版本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都源出宋本。

明末钱谦益的绛云楼藏有《释文》宋本,叶林宗尝据之影钞。绛云楼受火后,清儒所见唯叶钞本。徐干学之通志堂经解本,卢文弨之抱经堂本,都出于叶钞。卢本后附考证三十卷,从书集成初编收入;徐本四部丛刊收入。然据清儒如惠栋、段玉裁、顾广圻以叶钞校徐本,勘出误字极多。卢本略晚,黄耀先先生《汇校》云:“卢本虽极力修订,但其失与徐略等。”黄先生以徐本流传最广,且清儒校语多随徐本,故采为底本。1983年中华书局影印通志堂本配以黄先生《汇校》出版,本文即据此为底本。

《释文》现犹存另一种宋本,为《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所载四函二十四册者。此本北京图书馆藏有清内府本,后沈阳博物馆及周叔弢先生各又收得一部。此本虽名为宋刻,然多元刻补叶,又有钞补着若干叶。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之影印。此本流传不及徐本之广,而且清儒皆未见过。尚未有学者对之进行通勘,其研究价值尚不能确定。

北京图书馆又藏有顾之逵手校释文一部,为傅增湘先生所赠。笔者未见过此本,未知其确,据师兄张建军硕士论文《经典释文与广韵反切比较研究》

些资料分门别类的排列而成书。宋代贾昌朝所着的《群经音辩》,就是取用《释文》的音读而编纂的。贾昌朝在叙中说:“尝患近世字书摩灭,唯陆德明《经典释文》备载诸家音训。每讲一经,随而录之。编成七卷,凡五门,号曰《群经音辨》:一曰辨字同音异,二曰辨字音清浊,三曰辨彼此异音,四曰辨字音疑混,五曰辨字训得失。凡字有出诸经笺传中者,先儒之说,沿经着义;既《释文》具在,今悉取焉。”

第四种类型是一种著作中的某项问题,拿《释文》来作标准。如像唐代张参所着的《五经文字》,对于“五经”的文字和音义,就是用《释文》来做重要参考书。他在叙例里提到经典中“音字多有假借”这个问题时说:“陆氏《释文》自南徂北,遍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特为详举,固当以此证之。”又提到经书中文字字形这个问题时说:“石经湮没,所存者寡,通以经典及《释文》相承隶省,引而伸之,不敢专也。”可见张参这一部书,对于文字字形、字音和通假关系等,是依照《释文》来做标准的。

第五种类型是在某种专门著述中,顺带校勘、解释《释文》。如像《说文》十卷下心部:“慎,谨也,从心,真声。昚,古文慎。”段玉裁注:“《释文叙录》称‘愼徽五典’,是陆氏所据《尧典》作‘愼’。自卫包改作‘慎’,开宝中乃于《尚书音义》中删之。”段氏在《尚书撰异》卷一里,也有同样精当的校释;今证以敦煌的唐写《尚书释文》残卷,正有“愼,古慎字”,今本《释文》夺去,可见段氏之确。

第六种类型是收辑佚书的,靠《释文》所引用的典籍来完成他的工作。历代亡佚的典籍,为陆氏所引用的实在不少。现在只举他引用文字音韵方面的书为例。比如《易·履卦》引《仓颉篇》,《诗·七月》引《三仓》,《尔雅·释兽》引蔡邕《劝学篇》,《诗·行苇》引服虔《通俗文》,《易·豫卦》引张揖《埤苍》,《书·泰誓》引张揖《古今字诂》,《尔雅·释诂》引张揖《杂字》,《易·丰卦》引李登《声类》,《庄子·马蹄》引韦昭《辨释名》,《礼记·杂记》引吕静《韵集》,《诗·伐木》引葛洪《字苑》,《尔雅·释木》引李彤《字指》,《尔雅·释亲》引何承天《纂文》,《尔雅·释兽》引阮孝绪《文字集略》,等等。这些资料,为任大椿的《小学钩沉》所采用。

第七种类型是某种专门著述中,引用《释文》来解决他书中的问题。这一种类型的典籍,可以说不胜枚举。例如:

《广韵》上平声六脂:“耆,《礼记音义》云:至也,言至老境也。”

《广韵》上声三十小:“麃,本作皫,《经典释文》云:徐房表切,刘普保切。”

《广韵》入声十三昩:“昩,星也。《易》曰:日中见昩。案《音义》云:《字林》作昧,斗杓后星;王肃音妹。”

《广韵》引用《释文》这三条,第一条引来说明“耆”的字义,第二条引来说明“麃”的字音,第三条引来说明“昧”字的形体又有作“昧”的。

《经典释文》是一部体系严密的关于诸经音义的著作,它“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之训诂,证各本之异同。”揭示了汉魏六朝声音的变迁情况,对唐代以后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库全书总目》说它:“后来得以考见古义者,注疏以外,惟赖此书之存真,所谓残膏剩馥,沾溉无穷者也。„„研经之士终以是为考证之根柢焉。”黄焯在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经典释文》的前言中说:《释文》“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文字音韵及词义的变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于我们阅读古代文献很有帮助。”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实为后世训诂考据家之宝库。

上述七种类型的学术著作,后四种需要《释文》来丰富它;至于前三种类型的著作,没有《释文》是不可能产生的。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释文》对唐代以后学术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五、《经典释文》的版本

《经典释文》的版本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都源出宋本。

明末钱谦益的绛云楼藏有《释文》宋本,叶林宗尝据之影钞。绛云楼受火后,清儒所见唯叶钞本。徐干学之通志堂经解本,卢文弨之抱经堂本,都出于叶钞。卢本后附考证三十卷,从书集成初编收入;徐本四部丛刊收入。然据清儒如惠栋、段玉裁、顾广圻以叶钞校徐本,勘出误字极多。卢本略晚,黄耀先先生《汇校》云:“卢本虽极力修订,但其失与徐略等。”黄先生以徐本流传最广,且清儒校语多随徐本,故采为底本。1983年中华书局影印通志堂本配以黄先生《汇校》出版,本文即据此为底本。

《释文》现犹存另一种宋本,为《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所载四函二十四册者。此本北京图书馆藏有清内府本,后沈阳博物馆及周叔弢先生各又收得一部。此本虽名为宋刻,然多元刻补叶,又有钞补着若干叶。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之影印。此本流传不及徐本之广,而且清儒皆未见过。尚未有学者对之进行通勘,其研究价值尚不能确定。

北京图书馆又藏有顾之逵手校释文一部,为傅增湘先生所赠。笔者未见过此本,未知其确,据师兄张建军硕士论文《经典释文与广韵反切比较研究》

称:“以《四部丛刊》影印通志堂本后附《经典释文校勘记》三卷,今以顾本校此校勘记,可知其漏洞百出,而且排印误字很多,实无可取之处。”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三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3]王力.汉语音韵学[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4]王力.〈经典释文>反切考[M].音韵学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5]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王力文集第十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6]王力.汉语语音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王力.汉语音韵[M]. 北京:中华书局,1998

[8]王力.王力语言学论文集[M]. 商务印书馆,2000

[9]王力.汉语语音的系统性及其发展的规律性[J].社会科学战线, 1980,(1)

[10]林涛.林涛语言学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 [11]林涛.陆德明的[M].2001 [12]林涛.中国语文.三月[M].1962

[13]黄焯.经典释文汇校[M].中华书局,1980

[14]黄焯.〈经典释文汇校〉引文[J].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1979

[15]周祖谟.汉语音韵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57

[16]周祖谟.宋梁陈隋时期诗文韵部研究[J].语言研究,1982,(1)

[17]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8]周祖谟.四声别义释例[M].问学集上册.中华书局,1966 [19]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20]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1]唐作藩.汉语史学习与研究[M].商务印书社,2001 [22]万献初.〈经典释文〉“某某之某”研究[J].语言研究,2002,(2)

[23万献初.〈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的基本结论[J].语言研究,2003,(3)

[24]万献初.〈经典释文〉研究总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1)

收稿日期:2006.10.13

作者简介:陈龙国(1966--),男,山东滨州人,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25]杨荫楼.陆德明的南学风韵及其对经学的贡献[J].孔子

研究,1999,(3)

[26]丁忱.论黄焯先生〈经典释文〉的研究及其成就[J],古汉语研究,1996,(3)

[27]多洛肯.〈经典释文〉成书时间考[J].枣庄师专学报,2000,17,(3)

[28]蒋希文.〈经典释文〉音切的性质[J].中国语文,1989,(3)

[29]张文轩.试析陆德明的“叶韵”[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30]张文轩.颜师古的“合韵”和他的古音学[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1]方孝岳.〈经典释文〉的音切和版本[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79,(3)

[32]方孝岳.1964《关于敦煌残卷〈尚书释文〉若干问题之讨论》[M].(上)《语言文字研究专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3]绍荣芬.汉语语音史讲话[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34]绍荣芬.略说〈经典释文〉音切中的标准音[M]. 1982 [35]绍荣芬.〈经典释文〉的重音音切[J].《中国语文》,1989,(6)

[36]绍荣芬.切韵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7]李荣.切韵音系[M].科学出版社,1956 [38]李荣.音韵存稿[M].商务印书馆,1982

[39]黄坤尧.〈经典释文〉动词异读新探[M].台湾学生书局,1992

[40]黄坤尧.音义综论[M].载音义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1]杨伯峻.破音略考[C].杨伯峻学术论文集.岳麓书社,1984

[42]赵元任.语言问题[M].商务印书馆,1980

[43]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中华书局,1981 [44]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M].中华书局,1962

[45]罗常培.〈通志七音略〉研究[C].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63

[46]罗常培.〈经典释文〉和原本〈玉篇〉反切中匣于两纽[J].史语所集刊8本第一分,1939

[47]罗常培.〈经典释文〉中徐邈音辨[C].罗常培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

A Study of Variant Pronunciations On Jingdian Shiwen

CHEN Long-guo

(Wei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Shouguang 262700, Shandong Province)

Abstract: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Jing Dian Shi Wen), written by Lu Deming, is the annotation of the fourteen Chinese Classics including The Book of Changes.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ts author, intention, contents, style, time completed, influence, edition, aiming at making people have a general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it.

Keywords: Lu Deming;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Jing Dian Shi Wen)


相关内容

  • 我们要怎样读古诗文?
  • 孟蓬生 远上寒山石径斜,(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勅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野)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衰)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看) 一骑红尘妃子笑,(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乐) 新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已面向社会广泛 ...

  • 论宋代的[古文孝经]学
  • 作者:舒大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年03期 [中图分类号]K877.4: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4)03-0098-07 宋代是<古文孝经>之学盛极的时代,历考<孝经>学史,无论从研究<古文孝经>的人数上看, ...

  • [诗经·生民]中"
  • <诗经·生民>中"?y"的音辨 摘 要:<诗? 大雅? 生民>六章"诞降嘉?N ,维? 维?y ,维?`维芑,恒之??y ,是? 是亩:恒之麇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这里的"?y"应读何音?<经典释文? 毛诗 ...

  • 古书的注释
  • 古书的注释 二.训诂的概念 训.诂二字,在汉初是分用的,<尔雅>卽有"释诂"."释训"的区别.释诂,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 训诂: <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段玉裁注:"说教者, ...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电脑藏书)
  • 陆玑所著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对<诗经>所记载的动植物研究最有成就和影响.这是一部专门针对<诗经>中提到的动植物进行注解的著作,因此有人称它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动植物的专著".全书共记载草本植物80种,木本植物34种.鸟类23种.兽类9种.鱼 ...

  • 试论[中庸]的作者
  • 试论<中庸>的作者 摘 要:<中庸>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将其从中抽出独立成篇,与<大学>.<论语>.<孟子>一同列为"四书",并花了毕生的精力作了<四书章句集注>,使"四书&q ...

  • 训诂学集锦
  • <训诂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 "当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qu ...

  • 毛诗笔记 诗经名词解释:召南
  • 苏辙<周南>.<召南>考 李冬梅 在<诗经>三百篇中,<周南>.<召南>列居十五<国风>之首.关于这种编排体例以及二者的命名及区别,历来颇有争议,且其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南"的理解各有不同,使之成为<诗 ...

  • 睽而知其类,异而知其通
  • 作者:李尚信 周易研究 2012年07期 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82(2012)01-0037-06 在注解<周易>古经睽卦卦爻辞之前,需对睽卦卦爻辞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故有必要先列出其卦爻辞全文: 睽,小事吉.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