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庸]的作者

试论《中庸》的作者

摘 要:《中庸》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将其从中抽出独立成篇,与《大学》、《论语》、《孟子》一同列为“四书”,并花了毕生的精力作了《四书章句集注》,使“四书”得以和“五经”同列,《中庸》也由此成为儒家重要之经典。但关于《中庸》的作者是否是子思?其内容是否经后人修改或增益等?历来存在众多争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的研究和观点进行一个罗列和分析对比,得出对这些问题一般的看法;并提出一些自己细读《中庸》后的看法,以期让自己对《中庸》这一经典有一个较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中庸 子思 作者

初读《中庸》,便觉得其语言深奥,内容庞杂且多谈“性”、“命”、“诚”等形而上的思想,与《论语》、《孟子》等注重人伦和政治、语言深入浅出的儒家经典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作为一篇文章,《中庸》也不似《大学》主题明确,层次清晰,一气呵成。所以一开始我便对《中庸》的作者、文章内容的构成及顺序产生了疑问。带着疑问,查找和翻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关于《中庸》的作者、成书年代、文章构成历来众说纷纭。

关于《中庸》的作者是谁,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即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庸的作者为子思。子思,即孔子之孙,姓孔,名伋,字子思,是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据记载孟子曾求学于其门人。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有司马迁、《孔丛子》1作者、郑玄、孔颖达、陆德明、李翱、二程和朱熹等。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尝困於宋。子思作《中庸》。”[1]这是目前已知关于《中庸》作者的最早记录。

《孔丛子•居卫》中载:“子思既免,曰:‘文王困於羑里作《周易》,祖君屈於陈蔡作《春秋》,吾困於宋可无作乎?’於是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 [2]

东汉经学大家郑玄遍注“三礼”,在《中庸》篇目录中说:“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 [3]唐孔颖达为《礼记》作疏时沿用其观点。

唐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中曰:“《礼记》者,本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后人通儒各有损益,故《中庸》是子思伋所作。” [4]

唐李翱在《复性书》中也指出:“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传于孟轲。” [5]

北宋程颐、程颢则认为:“《中庸》之书,是孔门传授心法,成于子思。” [6]又说:“《中庸》之书,决是传圣人之学不杂,子思恐传授渐失,故著此一书。” [7]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其《中庸章句》序中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8]又说“子思惧其愈久而愈失其貌,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 [9]

可见,自司马迁记载“子思作《中庸》”后,这一观点便被沿用下来。但通过对以上各家论述的分析,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司马迁所说的《中庸》是否就是现行《礼记》中的《中庸》。现行《礼记》即戴圣所选编的《小戴礼记》,戴圣生卒年不详,曾在汉宣帝时被立为博士,并参与石渠阁会议。他选辑了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而成《礼记》四十九篇。这一选辑的过程,戴圣很有可能对前人的文章有所加工,比如将内容相关的数篇合为一篇,或者加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而司马迁卒于汉武帝末年,稍早于戴圣,所以司马迁写《史记》可1 孔丛子:该书共三卷,二十一篇,旧题孔鲋撰。内容主要记叙孔子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即孔鲋)等人的言行,其文字基本上属于采辑旧材料或据旧材料加工而成。其成书时间及其作者问题,一直是学界的一大疑案。

能早于戴圣编《礼记》,那么《礼记》中的就有可能是经戴圣改编了的《中庸》,而非司马迁所见的版本。

二是,从唐朝李翱的叙述中,我们便可见“道统论”的端倪,二程进一步发挥之,到了朱熹,则说得更加“绘声绘色”,认为子思是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中庸》。因为当时儒家有排佛的理论需要,所以自韩愈起,一个儒家的道统论就越来越受重视,也越来越清晰完整,到朱熹时形成了一个“尧、舜、禹、汤传之文武、周公,再传之孔子,孔子传于曾子,曾子传于子思,子思传于孟子”的“道”的传承统续,那么这样就自然要求《大学》为曾子作(也存疑),《中庸》为子思作。所以理学家为了道统论的完整性而肯定子思作《中庸》,并发挥出一些前人所没有的理由,是值得考虑的。

第二种观点,对传统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而为后人所伪造。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北宋欧阳修,在他的《问进士策三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问:礼乐之书散亡,而杂出于诸儒之说,独中庸出于子思。子思,圣人之后也。其所传宜得其真,而其说有异乎圣人者,何也?《论语》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之圣,必学而后至,久而后成。而《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自诚明,生而知之也;自明诚,学而知之也。„„孔子必须学,则《中庸》所谓自诚而明、不学而知之者,谁可以当之欤?尧用四凶,其初非不思也,盖思之不能无失耳,故曰‘惟帝其难之’。舜之于事,必问于人而择焉,故曰‘舜好问’。禹之于事,己所不决,人有告之言,则拜而从之,故曰‘禹拜昌言’。汤之有过,后知而必改,故曰‘改过不吝’。孔子亦尝有过,故曰:‘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而《中庸》曰:‘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夫尧之思虑常有失,舜、禹常待人之助,汤与孔子常有过。此五君子者,皆上古圣人之明者,其勉而思之犹有不及,则《中庸》之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者,谁可以当之欤?此五君子者不足当之,则自有天地已来,无其人矣,岂所谓虚言高论而无益者欤?„„若《中庸》之诚明不可及,则怠人而中止,无用之空言也。故予疑其传之谬也,吾子以为如何?” [10]

可见,欧阳修认为,“自诚明”、“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等语“异乎圣人”,因而怀疑“其传之谬也”,不是子思所作。他对传统观点的挑战,也揭开了《中庸》作者问题争论的序幕。

欧阳修之后,南宋事功派的代表人物叶适对二程、朱熹的说法也提出了质疑:

孔子尝言:“中庸之德民鲜能”,而子思作《中庸》;若以《中庸》为孔子遗言,是颜(回)、闵(子骞)犹无是告,而独閟其家,非是;若子思所自作,则高者极高,深者极深,宜非上世所传也。然则言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必有谬误。” [11]叶适从《论语》考之,“中庸”并不占重要地位,只一处讲到;如果《中庸》是孔子的遗言,为什么不对颜回、闵子骞这些主要弟子讲,而“独閟其家”,这是不能成立的;如果说是子思自作,那就不是“上世所传”。叶适认为:“汉人虽称《中庸》子思所著,今以其书考之,疑不专出于子思也。” [12]

清人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的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崔述,在其《洙泗考信录》卷三中提出了三条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孔子、孟子之言皆平实切于日用,无高深广远之言。《中庸》独探赜索隐,欲极微妙之致,与孔、孟之言皆不类。其可疑一也。《论语》之文简而明,《孟子》之文曲而尽。《论语》者,有子、曾子门人所记,正与子思同时,何以《中庸》之文独繁而晦,上去《论语》绝迹,下犹不逮孟子?其可疑二也。‘在下位’以下十六句见于孟子,其文小异,说者谓子思传之孟子者,然孔子、子思之言多矣,孟子何以独述此语?孟子述孔子之言皆称‘孔子曰’,又不当掠之为己语也。其可疑三也。由是观之,《中庸》必非子思所作。”崔述还解释了世人之所以以为《中庸》是子思的作品的原因,他认为是由于“子思以后,宗子思者之所为书,

故托之于子思;或传之久而误以为子思也。”

而今人冯友兰先生、钱穆先生、劳思光等亦从文献、思想等方面论证《中庸》非子思所作。

冯友兰先生晚年认为:“《中庸》所反映的社会情况,有些明显地是秦统一以后的景象。《中庸》所论命、性、诚、明诸点,也都比孟轲所讲的更为详细,似乎是孟轲思想的发挥。”

[13]可见,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庸》成书在孟子之后,甚至可能在秦汉之际。

钱穆先生认为,《中庸》为晚出之书,他说:“就鄙意,《中庸》与《易传》,同为晚出书,两书作者乃染有道家思想之影响,而求汇通儒道以别开一新境。”在钱穆先生看来,《中庸》之宇宙论,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在宇宙论方面有创辟,能静观,富于艺术精神。《易》、《庸》在此两方面绾合在先,宋代理学家继起在后,皆求于儒家人生论上安装一宇宙论,而亦都兼采了道家长处。” [14]

劳思光则认为:“《中庸》作为《礼记》之一篇,其时代及作者亦均不可确定,但非子思所作,则可断言„„就文体、用语、思想三方面观之,《中庸》之内容虽颇杂乱,其大致成书时代,必由秦至汉一段时期,其中曾或记先秦传说之记述,皆不足以论证其早出。„„朱订第二十八章:‘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此乃反‘复古’之言,

孔子及其门人,包括后代之孟子在内,皆喜言尊古,与此段主张相反”此己足见此文是后出。”

[15]

对以上所列古今学者的观点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他们否定《中庸》为子思所作的论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庸》思想与孔子思想有异。

二是《中庸》之书语言繁琐晦涩,不似孔孟之言。

以上两点基本是大家的共同论据。

三是《中庸》所描述之景象非子思之时所能见。如“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语。

四是《中庸》存在引用《孟子》原文之处,且对《孟子》中的思想有进一步发挥,所以《中庸》成书当在《孟子》之后。见崔述所疑之三及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可见,否定《中庸》不是子思所作的学者也并未找到铁证,而只是从思想内容、语言风格上提出的带推测性的判断。并未给《中庸》的作者问题给出肯定的答案。

第三种观点,并不否定子思曾作《中庸》,但认为现行的《中庸》之内容有可能部分不是子思所作,且它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包括了两个或更多的部分。

宋代的王柏是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他认为《中庸》一文“其文时有断续,语脉时有交互”,并提出今本《中庸》实际上就是《汉书.艺文志》中的《中庸说》两篇。并以朱熹《中庸章句》第二十一章为界,把《中庸》分为“中庸”和“诚明”两个部分,同时论述了其分章理由:

第一,从思想内容上来看,王柏认为:虽各题一个“性”字,其义不同。一原其性之所自来,一原其性之所实有。虽各题一个“教”字,而其旨亦异,一以行为主,故曰“修道”;一以知为主,故曰“明诚”。始于天者终归于天,始于诚者终于诚,分限严而不杂涂,辙一而不差。[16]

第二,哀公问政一章是交构最深之处。其中“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这十四字出现过两次。第一处,郑玄注《中庸》时提到过,这里是“误重在此。”王柏以此为据,认为这是“前人论旧章之痕迹„„其往参之位尚未掩也。”

虽然认为《中庸》本来应该是相互关联的两篇,但对于其作者,王柏仍认为是子思: 《中庸》者,子思子所著之书,所以开大原,立大本而乘圣绪也。[17]

王柏之后,亦有不少人对今本《中庸》的结构完整性提出怀疑。如今人冯友兰先生、徐复观先生,日本学者武内义雄,还有当代学者郭沂、梁涛等。他们不但依据其各自不同的理由,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并且对今本《中庸》的作者问题,也有不同的见解。

冯友兰先生早年认为《中庸》部分出于子思,部分出于后人。他将《中庸》按内容为前、中、后三段:“《中庸》所说义理,首段自‘天命之谓性’至‘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末段自‘在下位不获乎上’至‘无声无臭至矣’,多言人与宇宙之关系,似就孟子哲学中之神秘主义倾向加以发挥,其文体大概为论著体。中段自‘仲尼曰君子中庸’至‘道前定则不穷’,多言人事,似就孔子之说加以发挥,其文体大概为记言体裁。由此一点推测,则此中段似为子思原来所作之《中庸》,即《汉书•艺文志》儒家中之《子思》二十三篇之类,首末二段,乃后来儒者所加。” [18]

徐复观先生亦以朱熹《中庸章句》三十三章为基准,重新对《中庸》作了划分。他认为,十七、十八、十九及二十八章为汉儒或礼家所杂入,是与《中庸》本文无关的部分,但其依然是孔门的遗简,除此之外的部分才是《中庸》本文之内容,并将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出于子思,其中或杂有其门人的话,是自今本《中庸》首章起至二十章前半段“道前定则不穷”止。下篇是自二十章后半段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起,一直到三十三章止,下篇是对上篇思想的发展,出自子思门人,也就是将《中庸》编订成书之人,并花了很大功夫来论证,此人必定早于孟子。

日本学者武内义雄认为《中庸》前后在思想内容和文体上都有差别,因此认为《中庸》:“必非一时一人所作,迨后由子思后学所编纂。想其中之原始部分只为《中庸》之前半(朱子章句自第二章至第十九章),而《中庸》之后半(第二十章以下)乃后人从《中庸》之前半传演之者。” [19]另外,武内义雄把朱熹本之首章和十六章也归入后半部分。因为他认为首章与下半部分所论内容有很深的关系,所以当在下半部分。至于第十六章,武内义雄认为此章是错简,当在第二十四章之下,所以也是属于下半部分。

社科院郭沂先生认为全书含有两个部分,以孔子语单独成章的是第一部分,即今本《中庸》的第二至十三章、十六章大部分,十七、十八、十九章,二十章的两段大致为《记》或者说是原始《论语》的佚文;其余是第二部分,基本上为一部独立的著作。第十六章的“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拚如此夫”应当归为第二部分。在二十六章“故至诚无息”至“无为而成”,一段之后,是对这一段的总结。他之所以如此分章,其理由如下:“首先,这两部分的文体不同,一为记言体,一为议论体,且第二部分的各章的语言风格、思想特点上基本一致,显然出于一人手笔,为私人著作;其次,在私人著作中,绝无大量以孔子语单独成章的现象,因而第一部分绝非该书原有;此外,从内容上看,这两部分是有联系的:第二部分欲极中庸之妙,第一部分的原始《论语》佚文亦多为孔子有关中庸的言论。” [20]因此,郭沂认为,今本《中庸》是戴氏按照内容来整理文献时,将内容有关的合并在了一起。

而关于本作品的作者,郭沂认为,第一部分,为原始《论语》的一篇佚文,是孔子弟子记孔子之言,具体为孔门的那一派所记,这个问题己经很难确考,但从多言“中庸”的情况看,不排除子思所记的可能性。第二部分,郭沂认为它就是子思所作的《中庸》,并从语言文字、思想等多个方面论证了《中庸》第二部分早于《孟子》。

人大学者梁涛则认为:“今本《中庸》上下两部分在思想上存在差异,甚至对立,把它们放在一起是不合适的,这是我们怀疑《中庸》原是两个部分最主要的原因。” [21]因此他认为,今本《中庸》实包括两篇,其中第二章至第二十章“子曰”的部分即是原始的《中庸》,

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以下议论体的部分应为子思的另一篇著作《诚明》,两篇分别是子思早期和晚期的作品上半部分主要讨论“中庸”,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论,属于记言体。下半部分包括第一章及二十章“凡事预则立”以下部分,是一篇观点明确,逻辑严谨的议论文,主要谈“诚明”。

纵观以上三种观点,我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观点,但又有所不同。即《中庸》绝大部分内容为子思所作,但一开始是分为两篇以上的,《中庸》只是其中一篇,后来经过子思后学的少量增益及戴圣的编辑才有了现行《中庸》的面貌。

其实,《中庸》是否为子思所作并没有那么重要。即使《中庸》不是或部分不是子思的作品。那我们也无法否认以下三点:一是,子思与《中庸》存在着密切联系;二是,两千年来,特别是《中庸》被列为“四书”之一后,它在儒家典籍中的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中庸》对我们中国人性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重要的是,《中庸》参与中华民族的思想史的构建,进入了每个人的历史,而且影响重大;重要的是《中庸》是儒家思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66页。

[2]《孔丛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2页。

[3]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2页。

[4]李翔·《复性书》,《李文公集》(卷二),四库全书本。

[5]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17页。

[6]程颐,程颢·《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0页。

[7]程颐,程颢·《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3页。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湖南: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23页。

[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湖南: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24页。

[10]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四十八),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675—676页。

[1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九·文鉴三,四库全书本。

[1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八·礼记·中庸,四库全书本。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4页.

[1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308页。

[15]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8页。

[16] [17]王柏·《奢斋集》·卷十三·古中庸跋,四库全书本。

[1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

[19]武内义雄·《子思子考》,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中册》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第113页。

[20]郭沂·《成书辫正》,《孔子研究》,1995,(4):54。

[21]梁涛·《郭店楚简与公案》,庞朴编《郭店简与早期儒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96页。

试论《中庸》的作者

摘 要:《中庸》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将其从中抽出独立成篇,与《大学》、《论语》、《孟子》一同列为“四书”,并花了毕生的精力作了《四书章句集注》,使“四书”得以和“五经”同列,《中庸》也由此成为儒家重要之经典。但关于《中庸》的作者是否是子思?其内容是否经后人修改或增益等?历来存在众多争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的研究和观点进行一个罗列和分析对比,得出对这些问题一般的看法;并提出一些自己细读《中庸》后的看法,以期让自己对《中庸》这一经典有一个较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中庸 子思 作者

初读《中庸》,便觉得其语言深奥,内容庞杂且多谈“性”、“命”、“诚”等形而上的思想,与《论语》、《孟子》等注重人伦和政治、语言深入浅出的儒家经典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作为一篇文章,《中庸》也不似《大学》主题明确,层次清晰,一气呵成。所以一开始我便对《中庸》的作者、文章内容的构成及顺序产生了疑问。带着疑问,查找和翻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关于《中庸》的作者、成书年代、文章构成历来众说纷纭。

关于《中庸》的作者是谁,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即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庸的作者为子思。子思,即孔子之孙,姓孔,名伋,字子思,是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据记载孟子曾求学于其门人。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有司马迁、《孔丛子》1作者、郑玄、孔颖达、陆德明、李翱、二程和朱熹等。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尝困於宋。子思作《中庸》。”[1]这是目前已知关于《中庸》作者的最早记录。

《孔丛子•居卫》中载:“子思既免,曰:‘文王困於羑里作《周易》,祖君屈於陈蔡作《春秋》,吾困於宋可无作乎?’於是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 [2]

东汉经学大家郑玄遍注“三礼”,在《中庸》篇目录中说:“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 [3]唐孔颖达为《礼记》作疏时沿用其观点。

唐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中曰:“《礼记》者,本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后人通儒各有损益,故《中庸》是子思伋所作。” [4]

唐李翱在《复性书》中也指出:“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传于孟轲。” [5]

北宋程颐、程颢则认为:“《中庸》之书,是孔门传授心法,成于子思。” [6]又说:“《中庸》之书,决是传圣人之学不杂,子思恐传授渐失,故著此一书。” [7]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其《中庸章句》序中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8]又说“子思惧其愈久而愈失其貌,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 [9]

可见,自司马迁记载“子思作《中庸》”后,这一观点便被沿用下来。但通过对以上各家论述的分析,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司马迁所说的《中庸》是否就是现行《礼记》中的《中庸》。现行《礼记》即戴圣所选编的《小戴礼记》,戴圣生卒年不详,曾在汉宣帝时被立为博士,并参与石渠阁会议。他选辑了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而成《礼记》四十九篇。这一选辑的过程,戴圣很有可能对前人的文章有所加工,比如将内容相关的数篇合为一篇,或者加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而司马迁卒于汉武帝末年,稍早于戴圣,所以司马迁写《史记》可1 孔丛子:该书共三卷,二十一篇,旧题孔鲋撰。内容主要记叙孔子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即孔鲋)等人的言行,其文字基本上属于采辑旧材料或据旧材料加工而成。其成书时间及其作者问题,一直是学界的一大疑案。

能早于戴圣编《礼记》,那么《礼记》中的就有可能是经戴圣改编了的《中庸》,而非司马迁所见的版本。

二是,从唐朝李翱的叙述中,我们便可见“道统论”的端倪,二程进一步发挥之,到了朱熹,则说得更加“绘声绘色”,认为子思是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中庸》。因为当时儒家有排佛的理论需要,所以自韩愈起,一个儒家的道统论就越来越受重视,也越来越清晰完整,到朱熹时形成了一个“尧、舜、禹、汤传之文武、周公,再传之孔子,孔子传于曾子,曾子传于子思,子思传于孟子”的“道”的传承统续,那么这样就自然要求《大学》为曾子作(也存疑),《中庸》为子思作。所以理学家为了道统论的完整性而肯定子思作《中庸》,并发挥出一些前人所没有的理由,是值得考虑的。

第二种观点,对传统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而为后人所伪造。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北宋欧阳修,在他的《问进士策三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问:礼乐之书散亡,而杂出于诸儒之说,独中庸出于子思。子思,圣人之后也。其所传宜得其真,而其说有异乎圣人者,何也?《论语》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之圣,必学而后至,久而后成。而《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自诚明,生而知之也;自明诚,学而知之也。„„孔子必须学,则《中庸》所谓自诚而明、不学而知之者,谁可以当之欤?尧用四凶,其初非不思也,盖思之不能无失耳,故曰‘惟帝其难之’。舜之于事,必问于人而择焉,故曰‘舜好问’。禹之于事,己所不决,人有告之言,则拜而从之,故曰‘禹拜昌言’。汤之有过,后知而必改,故曰‘改过不吝’。孔子亦尝有过,故曰:‘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而《中庸》曰:‘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夫尧之思虑常有失,舜、禹常待人之助,汤与孔子常有过。此五君子者,皆上古圣人之明者,其勉而思之犹有不及,则《中庸》之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者,谁可以当之欤?此五君子者不足当之,则自有天地已来,无其人矣,岂所谓虚言高论而无益者欤?„„若《中庸》之诚明不可及,则怠人而中止,无用之空言也。故予疑其传之谬也,吾子以为如何?” [10]

可见,欧阳修认为,“自诚明”、“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等语“异乎圣人”,因而怀疑“其传之谬也”,不是子思所作。他对传统观点的挑战,也揭开了《中庸》作者问题争论的序幕。

欧阳修之后,南宋事功派的代表人物叶适对二程、朱熹的说法也提出了质疑:

孔子尝言:“中庸之德民鲜能”,而子思作《中庸》;若以《中庸》为孔子遗言,是颜(回)、闵(子骞)犹无是告,而独閟其家,非是;若子思所自作,则高者极高,深者极深,宜非上世所传也。然则言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必有谬误。” [11]叶适从《论语》考之,“中庸”并不占重要地位,只一处讲到;如果《中庸》是孔子的遗言,为什么不对颜回、闵子骞这些主要弟子讲,而“独閟其家”,这是不能成立的;如果说是子思自作,那就不是“上世所传”。叶适认为:“汉人虽称《中庸》子思所著,今以其书考之,疑不专出于子思也。” [12]

清人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的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崔述,在其《洙泗考信录》卷三中提出了三条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孔子、孟子之言皆平实切于日用,无高深广远之言。《中庸》独探赜索隐,欲极微妙之致,与孔、孟之言皆不类。其可疑一也。《论语》之文简而明,《孟子》之文曲而尽。《论语》者,有子、曾子门人所记,正与子思同时,何以《中庸》之文独繁而晦,上去《论语》绝迹,下犹不逮孟子?其可疑二也。‘在下位’以下十六句见于孟子,其文小异,说者谓子思传之孟子者,然孔子、子思之言多矣,孟子何以独述此语?孟子述孔子之言皆称‘孔子曰’,又不当掠之为己语也。其可疑三也。由是观之,《中庸》必非子思所作。”崔述还解释了世人之所以以为《中庸》是子思的作品的原因,他认为是由于“子思以后,宗子思者之所为书,

故托之于子思;或传之久而误以为子思也。”

而今人冯友兰先生、钱穆先生、劳思光等亦从文献、思想等方面论证《中庸》非子思所作。

冯友兰先生晚年认为:“《中庸》所反映的社会情况,有些明显地是秦统一以后的景象。《中庸》所论命、性、诚、明诸点,也都比孟轲所讲的更为详细,似乎是孟轲思想的发挥。”

[13]可见,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庸》成书在孟子之后,甚至可能在秦汉之际。

钱穆先生认为,《中庸》为晚出之书,他说:“就鄙意,《中庸》与《易传》,同为晚出书,两书作者乃染有道家思想之影响,而求汇通儒道以别开一新境。”在钱穆先生看来,《中庸》之宇宙论,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在宇宙论方面有创辟,能静观,富于艺术精神。《易》、《庸》在此两方面绾合在先,宋代理学家继起在后,皆求于儒家人生论上安装一宇宙论,而亦都兼采了道家长处。” [14]

劳思光则认为:“《中庸》作为《礼记》之一篇,其时代及作者亦均不可确定,但非子思所作,则可断言„„就文体、用语、思想三方面观之,《中庸》之内容虽颇杂乱,其大致成书时代,必由秦至汉一段时期,其中曾或记先秦传说之记述,皆不足以论证其早出。„„朱订第二十八章:‘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此乃反‘复古’之言,

孔子及其门人,包括后代之孟子在内,皆喜言尊古,与此段主张相反”此己足见此文是后出。”

[15]

对以上所列古今学者的观点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他们否定《中庸》为子思所作的论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庸》思想与孔子思想有异。

二是《中庸》之书语言繁琐晦涩,不似孔孟之言。

以上两点基本是大家的共同论据。

三是《中庸》所描述之景象非子思之时所能见。如“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语。

四是《中庸》存在引用《孟子》原文之处,且对《孟子》中的思想有进一步发挥,所以《中庸》成书当在《孟子》之后。见崔述所疑之三及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可见,否定《中庸》不是子思所作的学者也并未找到铁证,而只是从思想内容、语言风格上提出的带推测性的判断。并未给《中庸》的作者问题给出肯定的答案。

第三种观点,并不否定子思曾作《中庸》,但认为现行的《中庸》之内容有可能部分不是子思所作,且它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包括了两个或更多的部分。

宋代的王柏是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他认为《中庸》一文“其文时有断续,语脉时有交互”,并提出今本《中庸》实际上就是《汉书.艺文志》中的《中庸说》两篇。并以朱熹《中庸章句》第二十一章为界,把《中庸》分为“中庸”和“诚明”两个部分,同时论述了其分章理由:

第一,从思想内容上来看,王柏认为:虽各题一个“性”字,其义不同。一原其性之所自来,一原其性之所实有。虽各题一个“教”字,而其旨亦异,一以行为主,故曰“修道”;一以知为主,故曰“明诚”。始于天者终归于天,始于诚者终于诚,分限严而不杂涂,辙一而不差。[16]

第二,哀公问政一章是交构最深之处。其中“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这十四字出现过两次。第一处,郑玄注《中庸》时提到过,这里是“误重在此。”王柏以此为据,认为这是“前人论旧章之痕迹„„其往参之位尚未掩也。”

虽然认为《中庸》本来应该是相互关联的两篇,但对于其作者,王柏仍认为是子思: 《中庸》者,子思子所著之书,所以开大原,立大本而乘圣绪也。[17]

王柏之后,亦有不少人对今本《中庸》的结构完整性提出怀疑。如今人冯友兰先生、徐复观先生,日本学者武内义雄,还有当代学者郭沂、梁涛等。他们不但依据其各自不同的理由,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并且对今本《中庸》的作者问题,也有不同的见解。

冯友兰先生早年认为《中庸》部分出于子思,部分出于后人。他将《中庸》按内容为前、中、后三段:“《中庸》所说义理,首段自‘天命之谓性’至‘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末段自‘在下位不获乎上’至‘无声无臭至矣’,多言人与宇宙之关系,似就孟子哲学中之神秘主义倾向加以发挥,其文体大概为论著体。中段自‘仲尼曰君子中庸’至‘道前定则不穷’,多言人事,似就孔子之说加以发挥,其文体大概为记言体裁。由此一点推测,则此中段似为子思原来所作之《中庸》,即《汉书•艺文志》儒家中之《子思》二十三篇之类,首末二段,乃后来儒者所加。” [18]

徐复观先生亦以朱熹《中庸章句》三十三章为基准,重新对《中庸》作了划分。他认为,十七、十八、十九及二十八章为汉儒或礼家所杂入,是与《中庸》本文无关的部分,但其依然是孔门的遗简,除此之外的部分才是《中庸》本文之内容,并将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出于子思,其中或杂有其门人的话,是自今本《中庸》首章起至二十章前半段“道前定则不穷”止。下篇是自二十章后半段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起,一直到三十三章止,下篇是对上篇思想的发展,出自子思门人,也就是将《中庸》编订成书之人,并花了很大功夫来论证,此人必定早于孟子。

日本学者武内义雄认为《中庸》前后在思想内容和文体上都有差别,因此认为《中庸》:“必非一时一人所作,迨后由子思后学所编纂。想其中之原始部分只为《中庸》之前半(朱子章句自第二章至第十九章),而《中庸》之后半(第二十章以下)乃后人从《中庸》之前半传演之者。” [19]另外,武内义雄把朱熹本之首章和十六章也归入后半部分。因为他认为首章与下半部分所论内容有很深的关系,所以当在下半部分。至于第十六章,武内义雄认为此章是错简,当在第二十四章之下,所以也是属于下半部分。

社科院郭沂先生认为全书含有两个部分,以孔子语单独成章的是第一部分,即今本《中庸》的第二至十三章、十六章大部分,十七、十八、十九章,二十章的两段大致为《记》或者说是原始《论语》的佚文;其余是第二部分,基本上为一部独立的著作。第十六章的“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拚如此夫”应当归为第二部分。在二十六章“故至诚无息”至“无为而成”,一段之后,是对这一段的总结。他之所以如此分章,其理由如下:“首先,这两部分的文体不同,一为记言体,一为议论体,且第二部分的各章的语言风格、思想特点上基本一致,显然出于一人手笔,为私人著作;其次,在私人著作中,绝无大量以孔子语单独成章的现象,因而第一部分绝非该书原有;此外,从内容上看,这两部分是有联系的:第二部分欲极中庸之妙,第一部分的原始《论语》佚文亦多为孔子有关中庸的言论。” [20]因此,郭沂认为,今本《中庸》是戴氏按照内容来整理文献时,将内容有关的合并在了一起。

而关于本作品的作者,郭沂认为,第一部分,为原始《论语》的一篇佚文,是孔子弟子记孔子之言,具体为孔门的那一派所记,这个问题己经很难确考,但从多言“中庸”的情况看,不排除子思所记的可能性。第二部分,郭沂认为它就是子思所作的《中庸》,并从语言文字、思想等多个方面论证了《中庸》第二部分早于《孟子》。

人大学者梁涛则认为:“今本《中庸》上下两部分在思想上存在差异,甚至对立,把它们放在一起是不合适的,这是我们怀疑《中庸》原是两个部分最主要的原因。” [21]因此他认为,今本《中庸》实包括两篇,其中第二章至第二十章“子曰”的部分即是原始的《中庸》,

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以下议论体的部分应为子思的另一篇著作《诚明》,两篇分别是子思早期和晚期的作品上半部分主要讨论“中庸”,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论,属于记言体。下半部分包括第一章及二十章“凡事预则立”以下部分,是一篇观点明确,逻辑严谨的议论文,主要谈“诚明”。

纵观以上三种观点,我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观点,但又有所不同。即《中庸》绝大部分内容为子思所作,但一开始是分为两篇以上的,《中庸》只是其中一篇,后来经过子思后学的少量增益及戴圣的编辑才有了现行《中庸》的面貌。

其实,《中庸》是否为子思所作并没有那么重要。即使《中庸》不是或部分不是子思的作品。那我们也无法否认以下三点:一是,子思与《中庸》存在着密切联系;二是,两千年来,特别是《中庸》被列为“四书”之一后,它在儒家典籍中的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中庸》对我们中国人性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重要的是,《中庸》参与中华民族的思想史的构建,进入了每个人的历史,而且影响重大;重要的是《中庸》是儒家思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66页。

[2]《孔丛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2页。

[3]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2页。

[4]李翔·《复性书》,《李文公集》(卷二),四库全书本。

[5]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17页。

[6]程颐,程颢·《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0页。

[7]程颐,程颢·《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3页。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湖南: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23页。

[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湖南: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24页。

[10]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四十八),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675—676页。

[1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九·文鉴三,四库全书本。

[1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八·礼记·中庸,四库全书本。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4页.

[1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308页。

[15]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8页。

[16] [17]王柏·《奢斋集》·卷十三·古中庸跋,四库全书本。

[1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

[19]武内义雄·《子思子考》,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中册》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第113页。

[20]郭沂·《成书辫正》,《孔子研究》,1995,(4):54。

[21]梁涛·《郭店楚简与公案》,庞朴编《郭店简与早期儒学》,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96页。


相关内容

  • [诗文原创]国学经典讲解擂台赛--[中庸]
  • 作者:liunewstar  回复日期:2010-8-30 8:29:00 中庸之道 诸位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叫中国吗?通常的说法是:古人认为我们国家处在世界的中央,故名中国.这也未免太小看我们古人的智慧了.真实的原因是:我们国家是奉行中庸之道的,所以叫中国.自从孔夫子着重强调"中庸&quo ...

  • 文言译读52同学一首别子固
  • 同学一首别子固 [北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年住在半山(今南京紫金山附近),故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对他所推行的一系列 ...

  • [江上别柳中庸 李端]阅读附答案
  • 江上别柳中庸①李端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注释: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1)"握手便沾衣"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2)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

  • [先秦诸子选读]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 <先秦诸子选读>模拟测试题 一.社科文阅读(共9分) "中庸"辨析 张岱年 ①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 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作辨析. ②"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 ...

  • 中庸读后感800字
  • 中庸读后感(一)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 ...

  • [中庸]"蒲卢"的三种解释
  • 国学漫谈 <中庸>"蒲卢"的三种解释 作者:杨少涵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30日 16版) 在<中庸>第二十章,孔子曾以"蒲卢"比喻为政:"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 ...

  • 恰到好处阅读答案
  • 善于描写一个人的美,莫如宋玉,他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是这样描写"东家之子"的美:"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处",稍为多一点,或稍为少一点,就不美, 俺们不管做 ...

  • 看中国为官之道
  • 看中国为官之道 [ 标签:中国 ] 在乎-わ 2009-06-30 17:36 满意答案 好评率:50% 中国的官大体可分为分四种,确切的说是有四种境界,分别为上.中上.中下和下四个等级. 第一种当属上层境界,这样的官员既能讨得上面的喜欢,又能处理好下面的群众关系.这样的官是少有官场精英,注定是历史 ...

  • 中庸思想的当代价值
  • [摘 要]中庸思想产生于战乱频发的春秋战国时期对于缓解当时的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历经了两千年时代变迁后,中庸思想被部分人所质疑否定,认为其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大于其积极因素.文章则是站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中庸思想进行客观公正地分析,对中庸思想的主要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