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游公诗词解析3[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少游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桃源,传有秦人居住。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望断:望尽天涯。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孤馆:一个人独住旅馆,孤独寂寞。

闭:闭塞、(被)关闭。

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地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斜阳暮: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                    所有,聊寄一枝春。”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驿:本意驿站,这里指送信的使者。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一层一层地积累。

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一名郴水,郴州市区的母亲河。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多借指今湖南地区,即所谓“潇湘大地”。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

译文:

雾霭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亲朋好友寄来书信,也带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数不尽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创作背景:

此词应作于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的途中,于郴州旅店所写。当时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为处州茶盐酒税官。接着,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第二年,朝廷的诏书又到了,命令秦观编管横州。

在郴州,秦观百无聊赖,没了官俸生活更加困苦;从京官到罪人,仿佛被推进无底深渊,呼告无门,人生再没了希望。正是在这飘零潦倒之时,作者愤而作了这篇长短句,词虽不长,但言简意赅,寄慨身世,凄婉动人。

评析:

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于是放纵的目光开始内收,逗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桃源无觅,又谪居远离家乡的郴州这个湘南小城的客舍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更何况不是宦游他乡,而是天涯沦落啊。这两句正是意在渲染这个贬所的凄清冷寞。一个“闭”字,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欲求拓展的心灵。更有杜鹃声声,催人“不如归去”,勾起旅人愁思;斜阳沉沉,正坠西土,怎能不触动一腔身世凄凉之感。王静安先生吟诵至此,不禁挥笔题曰:“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人间词话》)前人多病其“斜阳”后再着一“暮”字,以为重累。其实不然,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为“望断”作注。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这是处境顺利、生活充实的人所未曾体验到的愁人心绪。因此,“斜阳暮”三字,正大大加重了感情色彩。

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故于第三句急转,“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切安慰均无济于事。离恨犹如“恨”墙高砌,使人不胜负担。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作者正是以这堵心中的“恨”墙表明他对现实的抗争。他何尝不欲将心中的悲愤一吐为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关于这两句的蕴意,或以为:“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或以为词人“反躬自问”,慨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场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见仁见智。词人在幻想、希望与失望、展望的感情挣扎中,面对眼前无言而各得其所的山水,也许他悄然地获得了一种人生感悟:生活本身充满了各种解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生活并不是从一开始便固定了的故事,就像这绕着郴山的郴江,它自己也是不由自己地向北奔流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依着惯性,滚滚向前,它总是把人带到深不可测的远方,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远方啊!正如叶嘉莹先生评此词说:“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唐宋词十七讲》)与秦观悲剧性一生“同升而并黜”的苏轼,同病相怜更具一份知己的灵感犀心,亦绝爱其尾两句,及闻其死,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自书于扇面以志不忘。是以王士祯云:“高山流水之悲,千古而下,令人腹痛!”(《花草蒙拾》)

综上所述,这首词最佳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以上下两结饮誉词坛。

集评:

1、 王国维《人间词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2、王士祯《花草蒙拾》:“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千古绝唱。秦殁后坡公常书此于扇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高山流水之悲,千载而下,令人腹痛。

3、 黄苏《蓼园词选》:少游坐党籍,安置郴州。首一阙是写在郴,望想玉堂天上,如桃源不可寻,而自己意绪无聊也。次阕言书难达意,自己同郴水之自绕郴山,不能下潇湘以向北流也。语意凄切,亦自蕴藉,玩味不尽。“雾失”、“月迷”,总是被谗写照。

4、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羁旅,哀怨欲绝。起写旅途景色,已有归路茫茫之感。末引“郴江”、“郴山”,以喻人之分别,无理已极,沉痛已极,宜东坡爱之不忍释也。

5、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层次极为分明。开头两句都以对句起,都是平叙;中间第三句一顿;末两句是中心所在。虽是小词,用的是慢词作法。

6、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

附:郴州“三绝碑”的故事

“三绝碑”所谓“三绝”指的是秦词、苏跋、米书,即秦少游作词、苏东坡写跋、米芾书法。

三绝碑位于郴州苏仙岭白鹿洞东北40米天然石壁上,为北宋著名词人秦观流放郴州期间所作的《踏莎行》词摩刻,高52厘米,宽46厘米,共十一行,八十一字,行书。北宋词人秦观被贬谪郴州时,作了《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词,苏轼写了跋,著名的书法家米芾把词和跋写下来,世称“三绝”,其艺术价值很高,还嵌有陶铸同志题词。

1960年3月,毛泽东主席到南方视察,接见了当时的郴州地委书记陈洪新,会谈中,毛主席两次问到三绝碑的保护情况,并侃侃而谈,介绍讲解了秦观作词的历史背景和该词的艺术价值。主席还琅琅有韵地背诵了《踏莎行·郴州旅舍》,毛主席说:这首词在文学艺术上是很有价值的,苏东坡很喜欢,特别喜欢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把它写在扇子上,天天看它读它。秦少游死后,苏东坡非常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苏轼的好友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词、苏跋书写了下来。南宋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有个叫邹恭的来郴州当知军,把原碑拓上,转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的大石壁上,这就是今人所看到的“三绝碑”。最后,主席嘱咐到:这块碑是很有价值的,是我们国家在文学艺术上的瑰宝,要很好地加以保护。

其后,陈洪新书记专程到郴州师专请教古汉语教授单泽周先生。会谈后,大家才知道三绝碑就在苏仙岭白鹿洞上面。随后,单泽周先生与地委领导一同前往苏仙岭。在丛丛荆棘中,人们发现了三绝碑。所幸三绝碑尚存完好。接下来,地委亲自抓三绝碑的清理和护碑亭的建设工作。由陈洪新同志牵头,成立了“郴州地区文物保管委员会”。不久,省里作了批示,并拨款2万元修公路一条,建护碑亭一座,树碑一块,重拓了原迹。很快,三绝碑恢复了往日的丰采。

1963年3月,时任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来郴州视察,登苏仙岭三绝碑处览“秦词”后,“感其遭遇之不幸,因益知生于社会主义时之有幸,乃反其意而作一阕,以资读词者作今昔之对比,而更努力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押秦词原韵填词《踏莎行》:

“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今在寻常处,英雄便是活神仙,高歌唱出花千树。桥跃飞虹, 渠飘束素,山川新意无重数。郴江北向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

陶铸同志的词讴歌了英雄的人民和伟大的时代,一洗秦(少游)词幽怨哀愁之情,高扬了人民当家作主、创造业绩的时代旋律。

文化大革命中陶铸受到了江青、陈伯达等人的陷害和打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大冤案。1969年11月30日,陶铸同志在合肥含冤病逝。他的词现在也被刻在石上,置于三绝碑护碑亭内。和三绝碑一道,成为苏仙岭一处美丽灿烂的风景。

秦元尧2017年10月11日搜集整理

秦少游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桃源,传有秦人居住。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望断:望尽天涯。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孤馆:一个人独住旅馆,孤独寂寞。

闭:闭塞、(被)关闭。

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地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斜阳暮: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                    所有,聊寄一枝春。”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驿:本意驿站,这里指送信的使者。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一层一层地积累。

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一名郴水,郴州市区的母亲河。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多借指今湖南地区,即所谓“潇湘大地”。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

译文:

雾霭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亲朋好友寄来书信,也带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数不尽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创作背景:

此词应作于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的途中,于郴州旅店所写。当时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为处州茶盐酒税官。接着,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第二年,朝廷的诏书又到了,命令秦观编管横州。

在郴州,秦观百无聊赖,没了官俸生活更加困苦;从京官到罪人,仿佛被推进无底深渊,呼告无门,人生再没了希望。正是在这飘零潦倒之时,作者愤而作了这篇长短句,词虽不长,但言简意赅,寄慨身世,凄婉动人。

评析:

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于是放纵的目光开始内收,逗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桃源无觅,又谪居远离家乡的郴州这个湘南小城的客舍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更何况不是宦游他乡,而是天涯沦落啊。这两句正是意在渲染这个贬所的凄清冷寞。一个“闭”字,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欲求拓展的心灵。更有杜鹃声声,催人“不如归去”,勾起旅人愁思;斜阳沉沉,正坠西土,怎能不触动一腔身世凄凉之感。王静安先生吟诵至此,不禁挥笔题曰:“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人间词话》)前人多病其“斜阳”后再着一“暮”字,以为重累。其实不然,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为“望断”作注。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这是处境顺利、生活充实的人所未曾体验到的愁人心绪。因此,“斜阳暮”三字,正大大加重了感情色彩。

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故于第三句急转,“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切安慰均无济于事。离恨犹如“恨”墙高砌,使人不胜负担。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作者正是以这堵心中的“恨”墙表明他对现实的抗争。他何尝不欲将心中的悲愤一吐为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关于这两句的蕴意,或以为:“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或以为词人“反躬自问”,慨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场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见仁见智。词人在幻想、希望与失望、展望的感情挣扎中,面对眼前无言而各得其所的山水,也许他悄然地获得了一种人生感悟:生活本身充满了各种解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生活并不是从一开始便固定了的故事,就像这绕着郴山的郴江,它自己也是不由自己地向北奔流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依着惯性,滚滚向前,它总是把人带到深不可测的远方,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远方啊!正如叶嘉莹先生评此词说:“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唐宋词十七讲》)与秦观悲剧性一生“同升而并黜”的苏轼,同病相怜更具一份知己的灵感犀心,亦绝爱其尾两句,及闻其死,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自书于扇面以志不忘。是以王士祯云:“高山流水之悲,千古而下,令人腹痛!”(《花草蒙拾》)

综上所述,这首词最佳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以上下两结饮誉词坛。

集评:

1、 王国维《人间词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2、王士祯《花草蒙拾》:“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千古绝唱。秦殁后坡公常书此于扇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高山流水之悲,千载而下,令人腹痛。

3、 黄苏《蓼园词选》:少游坐党籍,安置郴州。首一阙是写在郴,望想玉堂天上,如桃源不可寻,而自己意绪无聊也。次阕言书难达意,自己同郴水之自绕郴山,不能下潇湘以向北流也。语意凄切,亦自蕴藉,玩味不尽。“雾失”、“月迷”,总是被谗写照。

4、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羁旅,哀怨欲绝。起写旅途景色,已有归路茫茫之感。末引“郴江”、“郴山”,以喻人之分别,无理已极,沉痛已极,宜东坡爱之不忍释也。

5、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层次极为分明。开头两句都以对句起,都是平叙;中间第三句一顿;末两句是中心所在。虽是小词,用的是慢词作法。

6、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

附:郴州“三绝碑”的故事

“三绝碑”所谓“三绝”指的是秦词、苏跋、米书,即秦少游作词、苏东坡写跋、米芾书法。

三绝碑位于郴州苏仙岭白鹿洞东北40米天然石壁上,为北宋著名词人秦观流放郴州期间所作的《踏莎行》词摩刻,高52厘米,宽46厘米,共十一行,八十一字,行书。北宋词人秦观被贬谪郴州时,作了《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词,苏轼写了跋,著名的书法家米芾把词和跋写下来,世称“三绝”,其艺术价值很高,还嵌有陶铸同志题词。

1960年3月,毛泽东主席到南方视察,接见了当时的郴州地委书记陈洪新,会谈中,毛主席两次问到三绝碑的保护情况,并侃侃而谈,介绍讲解了秦观作词的历史背景和该词的艺术价值。主席还琅琅有韵地背诵了《踏莎行·郴州旅舍》,毛主席说:这首词在文学艺术上是很有价值的,苏东坡很喜欢,特别喜欢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把它写在扇子上,天天看它读它。秦少游死后,苏东坡非常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苏轼的好友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词、苏跋书写了下来。南宋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有个叫邹恭的来郴州当知军,把原碑拓上,转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的大石壁上,这就是今人所看到的“三绝碑”。最后,主席嘱咐到:这块碑是很有价值的,是我们国家在文学艺术上的瑰宝,要很好地加以保护。

其后,陈洪新书记专程到郴州师专请教古汉语教授单泽周先生。会谈后,大家才知道三绝碑就在苏仙岭白鹿洞上面。随后,单泽周先生与地委领导一同前往苏仙岭。在丛丛荆棘中,人们发现了三绝碑。所幸三绝碑尚存完好。接下来,地委亲自抓三绝碑的清理和护碑亭的建设工作。由陈洪新同志牵头,成立了“郴州地区文物保管委员会”。不久,省里作了批示,并拨款2万元修公路一条,建护碑亭一座,树碑一块,重拓了原迹。很快,三绝碑恢复了往日的丰采。

1963年3月,时任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来郴州视察,登苏仙岭三绝碑处览“秦词”后,“感其遭遇之不幸,因益知生于社会主义时之有幸,乃反其意而作一阕,以资读词者作今昔之对比,而更努力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押秦词原韵填词《踏莎行》:

“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今在寻常处,英雄便是活神仙,高歌唱出花千树。桥跃飞虹, 渠飘束素,山川新意无重数。郴江北向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

陶铸同志的词讴歌了英雄的人民和伟大的时代,一洗秦(少游)词幽怨哀愁之情,高扬了人民当家作主、创造业绩的时代旋律。

文化大革命中陶铸受到了江青、陈伯达等人的陷害和打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大冤案。1969年11月30日,陶铸同志在合肥含冤病逝。他的词现在也被刻在石上,置于三绝碑护碑亭内。和三绝碑一道,成为苏仙岭一处美丽灿烂的风景。

秦元尧2017年10月11日搜集整理


相关内容

  • 每日诗词 | 秦观: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 ⑴踏莎行:词牌名.<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 ...

  • 踏莎行 郴州旅舍 教案
  • 踏莎行 郴州旅舍 秦观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这首词的大意,品味语言: 2.探讨词中象征性景物的内涵: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探讨象征性景物的内涵: 四.教学用时: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 湖南的郴州有一座三绝碑,所谓"三绝&quo ...

  • 尔雅通识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2015(下)
  •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一)已完成 1 以下()不属于清华大学四大导师. ∙ ∙ ∙ ∙ A.梁启超 B.赵元任 C.陈寅恪 D.陈独秀 我的答案:D 2 知识分子自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下()不具备这一文化意义. ∙ ∙ ∙ ∙ A.王国维 B.傅雷 C.老舍 D.梁漱溟 我的答案:D 3 ...

  • 湖南苏仙岭导游词
  •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南著名风景名胜区--郴州苏仙岭旅游观光. 郴州号称"湘南门户",是湖南省14个市州中最靠南的一个地级市.郴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自西汉设置桂阳郡起便是湘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占.椰州在中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汉时便有了苏仙的神话故事流传于世, ...

  • 苏仙岭风景区导游词
  •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南著名风景名胜区——郴州苏仙岭旅游观光。 郴州号称“湘南门户”,是湖南省14个市州中最靠南的一个地级市。郴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自西汉设置桂阳郡起便是湘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占。椰州在中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汉时便有了苏仙的神话故事流传于世,后来《苏耽歌》被收人 ...

  • 贬谪诗词.诗人讲义(苏轼.辛弃疾.秦观)
  • 一.贬谪文学 大学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士大夫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走入仕途.投身宦海成为其规范的自我角色认同,但宦海有不测风云,贬官士人代不乏人,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文化群体.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因此他们的心态更为复杂, ...

  • 十二大经典诗词及词牌背后的故事
  • 十二大经典诗词及词牌背后的故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 ...

  • 初中必背古诗词
  •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张九龄<望月怀远>赏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

  •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13个景点导游词
  • 湖南导游证考试 毛泽东故居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毛泽东故居参观. 13篇导游词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栋古朴的农舍叫"上屋场".1893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故居,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它面临绿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