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重心性质定理

三角形重心性质定理

1.三角形重心性质定理

课本原题(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习题19.2第16题)

在△ABC中,BD、CE是边AC、AB上的中线,BD与CE相交于O。BO与OD的长度有什么关系?BC边上的中线是否一定过点O?为什么?

(提示:作BO中点M,CO的中点N。连接ED、EM、MN、ND)

分析: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重心(第十九章课题学习《重心》)。这道习题要证明的结论是三角形重心的一个重要数学性质:三角形的重心将三角形的每条中线都分成1∶2两部分,其中重心到三角形某一顶点的距离是到该顶点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证法1:(根据课本上的提示证明)

取GA、GB中点M、N,连接MN、ND、DE、EM。(如图1)

∵MN是△GAB的中位线,∴MN∥AB,MN=AB

又ED是△ACB的中位线,∴DE∥AB,DE=AB

∴DE∥MN,DE=MN,四边形MNDE是平行四边形

∴GM=GD,又AM=MG,则AG=2GD

同理可证:CG=2GF,BG=2GE

点评:证法1是利用中点构造三角形中位线,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得到中线上三个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

证法2:延长BE至F,使GF=GB,连接FC。

∵G是BF的中点,D是BC的中点

∴GD是△BFC的中位线,GD∥FC,GD=

由GD∥FC,AE=CE,易证△AEG≌△CEF FC

∴AG=FC,即GD=AG

点评:利用线段中点,还可以将与线段中点有关的线段倍长,构造全等,从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证明结论。

证法3:取EC中点M,连DM,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E是AC中点可证得相同的结论。(证明过程略)

2.三角形重心性质定理的应用

⑴求线段长

例1 如图3所示,在Rt△ABC中,∠A=30°,点D是斜边AB的中点,当G是Rt△ABC的重心,GE⊥AC于点E,若BC=6cm,则GE= cm。

解:Rt△ABC中,∠A=30°,BC=6 ∴AB=BC=12,

D是斜边AB的中点,∴CD=AB=6

G是Rt△ABC的重心,∴CG=CD=4

由CD=AD,∠A=30°,∠GCE=30°

Rt△GCE中,∠GCE=30°,CG=4,∴GE=CG=2(cm)

⑵求面积

例2 在△ABC中,中线AD、BE相交于点O,若△BOD的面积等于5,求△ABC的面积。

解:∵O是△ABC的重心,

∴AO∶OD=2∶1

∴S△AOB∶S△BOD=2∶1 即S△AOB=2 S△BOD=10

∴S△ABD= S△AOB+ S△BOD=10+5=15

又AD是△ABC的中线

S△ABC=2 S△ABD=30。

练习:1.如图5,△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G是重心,如果AG=6,那么线段DG= 。

2.如图6,在△ABC中,G是重心,点D是BC的中点,若△ABC的面积为6cm2,则△CGD的面积为 。

三角形重心性质定理

1.三角形重心性质定理

课本原题(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习题19.2第16题)

在△ABC中,BD、CE是边AC、AB上的中线,BD与CE相交于O。BO与OD的长度有什么关系?BC边上的中线是否一定过点O?为什么?

(提示:作BO中点M,CO的中点N。连接ED、EM、MN、ND)

分析: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重心(第十九章课题学习《重心》)。这道习题要证明的结论是三角形重心的一个重要数学性质:三角形的重心将三角形的每条中线都分成1∶2两部分,其中重心到三角形某一顶点的距离是到该顶点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证法1:(根据课本上的提示证明)

取GA、GB中点M、N,连接MN、ND、DE、EM。(如图1)

∵MN是△GAB的中位线,∴MN∥AB,MN=AB

又ED是△ACB的中位线,∴DE∥AB,DE=AB

∴DE∥MN,DE=MN,四边形MNDE是平行四边形

∴GM=GD,又AM=MG,则AG=2GD

同理可证:CG=2GF,BG=2GE

点评:证法1是利用中点构造三角形中位线,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得到中线上三个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

证法2:延长BE至F,使GF=GB,连接FC。

∵G是BF的中点,D是BC的中点

∴GD是△BFC的中位线,GD∥FC,GD=

由GD∥FC,AE=CE,易证△AEG≌△CEF FC

∴AG=FC,即GD=AG

点评:利用线段中点,还可以将与线段中点有关的线段倍长,构造全等,从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证明结论。

证法3:取EC中点M,连DM,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E是AC中点可证得相同的结论。(证明过程略)

2.三角形重心性质定理的应用

⑴求线段长

例1 如图3所示,在Rt△ABC中,∠A=30°,点D是斜边AB的中点,当G是Rt△ABC的重心,GE⊥AC于点E,若BC=6cm,则GE= cm。

解:Rt△ABC中,∠A=30°,BC=6 ∴AB=BC=12,

D是斜边AB的中点,∴CD=AB=6

G是Rt△ABC的重心,∴CG=CD=4

由CD=AD,∠A=30°,∠GCE=30°

Rt△GCE中,∠GCE=30°,CG=4,∴GE=CG=2(cm)

⑵求面积

例2 在△ABC中,中线AD、BE相交于点O,若△BOD的面积等于5,求△ABC的面积。

解:∵O是△ABC的重心,

∴AO∶OD=2∶1

∴S△AOB∶S△BOD=2∶1 即S△AOB=2 S△BOD=10

∴S△ABD= S△AOB+ S△BOD=10+5=15

又AD是△ABC的中线

S△ABC=2 S△ABD=30。

练习:1.如图5,△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G是重心,如果AG=6,那么线段DG= 。

2.如图6,在△ABC中,G是重心,点D是BC的中点,若△ABC的面积为6cm2,则△CGD的面积为 。


相关内容

  • 三角形性质
  • 三角形性质 1.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2.外心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设三角形ABC的外心为O,垂心为H,从O向BC边引垂线,设垂足为L,则AH=2OL. 3.垂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 ...

  • 三角形五心定理
  • 初二数学(全等,五心定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 ...

  • 三角形三心
  • 三角形的重心 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三线交一点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 三角形重心 已知:△ABC中,D为BC中点,E为AC中点,AD与BE交于O,CO延长线交AB于F.求证:F为AB中点. 证明:根据燕尾定理,S△AOB=S△AOC,又S△AOB=S△BOC, ∴S△AOC=S△BOC, ...

  • 数学奥赛-2(西姆松定理-欧拉线-九点圆)
  • 西姆松(Simson)定理 西姆松定理说明 过三角形外接圆上异于三角形顶点的任意一点作三边的垂线,则三垂足共线.(此线常称为西姆松线) 西姆松定理的逆定理 若一点在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上的射影共线,则该点在此三角形的外接圆上. 相关的结果有: (1)称三角形的垂心为H.西姆松线和PH的交点为线段PH的 ...

  • 数学公式定义大全
  • 定义的统一:在一个平面内, 有一条直线和一个非此直线上的定点. 到此定点的距离和定直线距离之比为一个定值e 的点的集合为圆锥曲线. 再次, 当e=0时, 所求轨迹为圆, 焦点是圆心. 当01时, 所求轨迹为双曲线 第二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e(e>0) 的 ...

  • 三角形外心
  • 三角形外心,内心,重心的含义及应用 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作三角形的重心 重心的性质: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即重心到三条边的距离与三条边的长成反比.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 ...

  • 初中数学圆与三角形
  • 下面这些文字来源于我在初三数学竞赛课的一份讲义.这节课的主题本是四点共圆,但由此引出了三角形中很多漂亮的性质,让人深感数学之美.在此整理出来,献给所有还在中学读书的读者,以及早已远离中学数学的 80 后.不管大家是否喜爱数学,想必都会被这些奇妙的结论所震撼. 三角形的奇迹首先表现在各个"心 ...

  • 三角形四心与向量
  • 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应用 1.O是ABC的重心 OAOBOC0; SBOCSAOCSAOB 1 SABC3故 若O是ABC的重心,则 PG(PAPBPC) 2.O是ABC的垂心 OAOBOC0; ...

  • 2010年福建省厦门一中中美班招生数学试卷
  • 2010年福建省厦门一中中美班招生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7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3分)(2011•阿荣旗校级模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2a =3a B .a •a =a C .a ÷a =a(a ≠0) D .(a )•a=a 2.(3分)(2010•思明区校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