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巩固训练

赣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巩固训练试卷(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漫溯(s ù) 落蕊(ru ǐ) 忖(c ǔn )度 擢(zhu ó)发难数 ....

B. 寥廓(ku ò) 相勖(x ù) 畏葸(x ǐ) 叨(d āo )陪鲤对 ....

C. 赍(j ī)钱 蕴藉(ji è) 睇(t ì)眄 桀(ji é)骜不驯 ....

D. 坍(t ān )缩 岑(c én )寂 倥偬(z ǒng ) 言简意骇 (gāi) ....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陌生人恐惧”当前被无限夸大,重庆市某中学新制定的“学生安全须知”第五条竟规定:“不要和陌生人搭话,以防受骗。”

B. 我家乡腊月二十七拜小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这些都是装大盘子的。

C. 日前,英国政府允许石油公司在马岛海域(英称福克兰群岛)勘探和开采石油,引起阿根廷强烈抗议,导致两国关系骤然紧张。

D. 清代书法家鄙弃尊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帖学”,而以摹写古碑为风尚:“碑”与“帖”形成了对立的美学流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车走到南门外我们才 地告诉老人赵卫东的事情,但还是不敢挑明,怕老人一时接受不了。

(2)他表示,这部戏并非“恶搞”,而是根据剧情需要进行的一些喜剧处理方式,可能观众们 了这部剧要展现的真正主题。

(3)没有掌声和鲜花的岁月自然是孤寂和痛苦的,但又 不是对浮躁和稚嫩的一种打磨。

A .隐晦 曲解 何曾 B.隐晦 误解 何尝

C .隐讳 曲解 何尝 D.隐讳 误解 何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实施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主要目的是规范高校办学行为,遏制招生中介伪造学历证书的欺诈行为而

采取的一种管理措施。

B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

衰退,贫困人口数量不断上升。

C .记者在这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

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D .布匹面料制造商利用化学工程的研究成果,把大量蓝色、红色的轻薄梭织棉布投放市场,供那些生产预

防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产品的厂家选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日光能暴露一切事物的真面目,这是它的伟大,也是它的缺陷。

①它把颜色借给云雾,成了晚霞和虹彩,它把温暖借给空气,成了最迷人的薰风

②所以它只能独自存在,不能做人家的陪衬

③它强烈深入,把所有的斑点疤痕都显了出来,往往很美丽的东西在日光下显得平淡无奇

④这并不是说日光吝啬褊狭,它不停地把自己蕴藏着的美丽借给别的东西

⑤因为日光本身太富有了,它包含一切的光彩颜色,生命热力

A .③④①⑤② B .④①③⑤② C.③⑤②④① D.④①②⑤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了犬儒精神而显得俗不可耐。在今天的中国倡导庄子精神实在不是时候。

《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像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犬儒主义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鸵鸟智慧和乌龟哲学。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

大胆想像,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像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怪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即使在心里也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不抱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犬儒主义的核心是怀疑一切,不但怀疑现实,而且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犬儒主义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现为装疯卖傻、装神弄鬼。犬儒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绝望感弥漫的历史时期。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像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庄子的确算得上是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它应和了当今中国的普遍的社会冷漠,试图通过内心的所谓‚宁静‛来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所导致的只能是全社会的犬儒主义,它或许能够培育出一批不问世事的逍遥派,却永远不可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这难道是我们需要的吗?

6、下列关于“犬儒主义”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对现实不满,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是“犬儒主义”的一贯态度。

B. “犬儒主义”对待现实世界的立场是矛盾的,既强烈不满,又积极认同。

C. “犬儒主义”怀疑一切,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

D. “犬儒主义”有可能使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或者装疯卖傻、装神弄鬼。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庄子在中国沉寂了很长时间,《百家讲坛》使他的人生哲学得以流行。

B. 《庄子》中有许多体现鸵鸟智慧、乌龟哲学的言论,在今天的中国不合时宜。

C. 精神世界的玄空和实际行为的认同,共同构成了庄子对待现实的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D. 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使得庄子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

8、根据文意推断,下列现实行为不属于“犬儒主义”行为的一项是( ) ...

A. 遇到困难时,别人热情帮忙,却怀疑其有不良动机,而断然拒绝。

B. 公共环境需要人人维护,但是很多人对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却袖手旁观。

C .别人遭遇不幸,非但不予同情,反而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D .当强权在欺侮弱小时,却说:“都不是好东西,我谁也不帮。”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乐毅报燕王书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

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

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

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

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选

自《战国策》,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且谢之曰 谢:道歉 ..

B .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 弃:死别 ..

C .遂捐燕而归赵 捐:抛弃 ..

D .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 白:告诉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以与寡人有隙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B .今王使使者数之罪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C .数奉教于君子矣 而耻学于师 ..

D .燕王乃使人让乐毅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乐毅“捐燕而归赵”原因的一组是( )

①用齐人反间,疑乐毅 ②燕王乃使人让乐毅

③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 ④恐抵斧质之罪

⑤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 ⑥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乐毅替燕昭王联合五国的军队,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还有三座城邑未攻下时,燕昭王就去世

了。继位的燕惠王,中了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而派骑劫代替他。

B.大臣们蒙骗了燕惠王,他很后悔,却又找借口说派骑劫代替乐毅,只是因为乐毅长久在野外作战,

所以调他回国休养,共商国事。

C.乐毅内心很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有愧于先王的恩遇,另一方面惧怕燕惠王轻信左右的谗言,因

此回信加以说明。

D .乐毅表明,燕惠王如果不再轻信大臣的谗言,并能体谅被疏远的人的所做所为,就会考虑返回燕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3分)

(2)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3分)

(3)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牛山:在今山东临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

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1)“江涵秋影雁初飞”一句中“涵”字意蕴丰富,试作分析。(3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冰泉冷涩弦凝绝, 。(白居易《琵琶行》)

(2)淇水汤汤, ! (《诗经·氓》)

(3)屈心而抑志兮, 。 (屈原《离骚》)

(4)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5)嗟乎!一人之心, 。(杜牧《阿房宫赋》)

(6)暧暧远人村, 。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神圣的沉静

刘心武

还记得童年在重庆的一些事。我家住在南岸狮子山,从那里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游览。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那天玩得很开心。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甚至以颠连步跃进。7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那样做,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那悬崖下面的谷地,荒草里凸现着一块怪石,那石头自然生成盘蛇的状态,当中的一块耸起活像蛇颈和蛇头。传说结了婚的男女,从悬崖上往下掷石头,如果掷中了那条石蛇的身子,就能生个儿子。混混沌沌的我,自以为也懂得成年人的事情,听大人们有那样的议论,想起自己也同邻居女孩子玩过扮新郎新娘的游戏,竟然也拾起石块朝悬崖下奋力掷去,把握不好投掷的重心,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

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怄她,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事后,特别是长大成人后,回想起母亲在那段时刻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那段险路终于走完,转过一道弯,路两边都是长满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

我写第一个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伏桌在稿纸上书写,母亲就在我背后,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我有时会转过身兴奋地告诉她,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而且,有时她还会把手头所读的一篇作品的某些内容讲一下,那作品是一位同行写的,我没时间读,也并不以为对我有什么参考价值,不怎么耐烦听母亲介绍,母亲自然是觉得写得挺好,但她也并不加些褒扬的话语,她就是沉静地给我客观讲述,毫不啰嗦,具有点穴的效应。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但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

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卢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众多的观赏者中,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那时母亲已仙去多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

16、联系全文,如何理解最后一段文字中“神圣的沉静”的含义?(4分)

17、从童年到成年,作者记述了哪些事来表现母亲的“沉静” ?(6分)

18、文章最后写到作者第三次去巴黎又去观赏《蒙娜丽莎》,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5分)

19、“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其中的“昭示”,意在强调由母亲传

承而来“神圣的沉静”这一精神财富的可贵。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身边的老师或家长曾经给过自己的昭示。(6分)

六、(19分)

20、下面各项中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A 、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得胜

之兵,往西追袭,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名“八阵图”),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领,才从生门而出,得以逃脱。(《三国演义》)

B 、 巴黎的乞丐王国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中有法

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爱斯梅拉达就住在这个区域。(《巴黎圣母院》)

C 、到了这时,瑞钰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了。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声哭起来。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钰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民态度坚决,主张反抗。(《家》)

D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这是黛玉初见宝玉的心理活动。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以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红楼梦》)

E 、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 (《堂吉诃德》)

21.综合语言表达(15分)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都在游览中叙事写景,并抒写了自

己触发的哲思,获得了非凡的艺术魅力。请借用这种写作方式,简要记述一次你的游览经历,用一两句话表达由此产生的感悟。(不少于200字)(15分)

七、(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有统计表明,青少年的自杀率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这是一种极端的现象,但也反映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正日益突出。我们的心灵正被浓重的阴霾所裹挟而逐渐迷失了自我。突出心灵的重围既可以提升生命的质量,也是一种人生智慧。著名作家林清玄就主张从人生最底层出发,立足于我们的苦难,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还有很大的空间,并不是那么脆弱以致绝望。

面对诸多的心灵困境,你有自己怎样的人生智慧奉献给你的同学呢?据此,请你在班上做一个演讲,以“突出心灵的重围”为题撰写一篇演讲辞。

要求:(1)切合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2)不少于700字;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赣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

语文巩固训练试卷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A(B叨(t āo ) C睇(d ì) D言简意赅)

2、D(A项“学生安全须知”应用书名号,B 项冒号改为破折号,C 项括号注释应在“马岛”

后)

3.B (隐晦:形容词,意为(意思)模糊、不明显。隐讳:动词,指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误解:不正确的理解。曲解:多指故意地错误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意思。何曾: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多用在肯定形式前。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多用在否定形式前。)

4、B(A项句式杂糅。“主要目的是„„”与“是„„一种管理措施”两种句式套用。C 项成分残缺。介词结构淹没主语,去掉“由于”或后面的“使”字。D 项不合逻辑。应删去“预防”“免受”两词中的一个)

5、C

二、(9分,每小题3分)

6、B(“犬儒主义”积极认同的是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

7、D(“庄子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绝对化)

8、C(不符合“犬儒主义”最明显的特征: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参与的态度)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白:明白)

10、A(以致/因为 B项都代“我”,C 项表示“向”,D 项都表“于是”)

11、B

12、D(文中乐毅并未表示出考虑返回燕国。)

四、(24分)

13、(10分)

(1)(我)承担了不贤德的罪名,因此也不敢做出辩白。(“负”译为“承担、承受”,1分;“为辞说”译为“作出辩白”,1分;句意1分)

(2)(承蒙)先王对臣过于看重,把我从宾客中选拔出来,安置我在群臣之上。(“过举”译为“过于看重、过于抬举”,1分;“擢”译为“选拔”,1分;句意1分)

(3)臣听说,古代的君子,和朋友断绝交往,也决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含冤)离开本国,也不(特意)使自己的名声纯洁。(“恶声”译为“坏话”,1分;“去”译为“离开”,1分;“洁”译为“使纯洁”,1分;句意1分)

14、(8 分)

(1)“涵”是“沉浸”的意思,引申为“纳入怀抱”。(1分)诗人用“涵”来形容大江有着宽广的胸怀,像人一样张开双臂,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一个“涵”字把江水写活了。(2分)

(2)同意。(1分)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4分)

不同意。(1分)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4分)

15、(6分)(1)凝绝不通声暂歇 (2)渐车帷裳 (3)忍尤而攘诟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千万人之心也 (6)依依墟里烟

五、(21分) 16.一个人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悲喜忧惧,都应该能沉静而从容地去看待。

17.①童年时,我在悬崖边嬉闹投掷,母亲十分担心却没有喝止,表现出“沉静”。②我写《钟鼓楼》时,面对我的“得意”,

母亲既不评论也不鼓励。③《钟鼓楼》获奖后,母亲没有祝贺的话,只是嘱咐我容易忽略的几件家务事。

18.自然转入针对母亲思想与性格中“神圣的沉静”所作的深入理解和评价,从而使怀念与赞美的感情抒发更加自然流畅。

19.略。(联系经历恰当,概括合理,2分;分析阐述有层次,2分;语言简洁连贯,2分)

六、(19分)

20、(4分)C D(C项,瑞钰感到无限悲伤,但并没有“拒绝到城外分娩”;“态度坚决,主张反抗”的是觉慧,而不是觉民。D 项,应是贾母让黛玉到荣国府的) 21、(15分)

答题要求:(1)内容上必须是记述游览经历,并有叙事写景和感悟。(5分) (2)表达上须先叙事写景,再抒写感悟;叙事写景应简洁而有文采。(5分)(3)行文无错别字,语句流畅、优美;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结构完整。(5分)

七、(50分)

演讲辞的特点:内容和受众的针对性、论述的条理性、鼓动性和艺术手法的多样性。这正是写作时在内容和形式须注意的方面。

【参考译文】 昌国君乐毅,替燕昭王联合五国的军队,攻入齐国,连下七十多座城池,都划归燕国。还有三座城邑未攻下,燕昭王就去世了。燕惠王继位,中了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派骑劫代替他。乐毅逃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齐国大将田单用计骗了骑劫,打败燕军,收复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的领土。

燕王后悔了,又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燕国战败之机来攻燕,便派人去责备乐毅,又向乐毅表歉意,说:“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将军,将军为燕攻破了齐国,为先王报了仇,天下人莫不震动。寡人怎敢一刻忘记将军的功勋啊!不幸先王抛弃群臣而去,寡人刚刚继位,左右蒙骗了寡人。不过,寡人派骑劫代替将军,只是因为将军长久在野外作战,所以调将军回国,休养休养,共商国事。将军却误信流言,和寡人有了隔阂,抛弃燕国而投奔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固然可以,但是又怎样报答先王对将军的恩情呢?”

望诸君乐毅便派人进献书信,回答惠王说:

“臣不才,不能奉承先王的遗命,顺从大王左右的心意,恐怕回来受到刀斧之刑,以致损害先王知人之明,又使您亏于君臣之义,只得投奔赵国,承担了不贤的罪名,也不愿表白。现在大王派人来数说臣的罪过,恐怕大王左右不能体会先王重用臣的理由,也不明白臣所以事奉先王的心意,才敢写信答复大王。

“臣听说,贤圣的君主,不把爵禄私赏给自己的亲人,只有立功多的才授予;不把官职随便授予自己宠幸的人,只有才能相当的才任命。所以,考察才能而授官,是成就功业的君主;根据德行而结交,是树立名声的贤士。臣以所学的知识来观察,觉得先王处理国事,高于世俗的理想,因此借用魏王的使节,得以到燕国亲身考察。先王对臣过看重,从宾客中选拔出来,安置在群臣之上,不与王室的长辈商量,便任命臣为亚卿。臣自以为能够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也就毫不辞让,接受了任命。

“臣听说,古代的君子,和朋友断绝交往,也决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含冤离开本国,也不为自己表白。臣虽然不才,也曾多次受过君子的教诲,只是恐怕大王轻信左右的谗言,而不体谅被疏远的人的所做所为。因此冒昧回信说明,希望您多加考虑。”

赣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巩固训练试卷(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漫溯(s ù) 落蕊(ru ǐ) 忖(c ǔn )度 擢(zhu ó)发难数 ....

B. 寥廓(ku ò) 相勖(x ù) 畏葸(x ǐ) 叨(d āo )陪鲤对 ....

C. 赍(j ī)钱 蕴藉(ji è) 睇(t ì)眄 桀(ji é)骜不驯 ....

D. 坍(t ān )缩 岑(c én )寂 倥偬(z ǒng ) 言简意骇 (gāi) ....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陌生人恐惧”当前被无限夸大,重庆市某中学新制定的“学生安全须知”第五条竟规定:“不要和陌生人搭话,以防受骗。”

B. 我家乡腊月二十七拜小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这些都是装大盘子的。

C. 日前,英国政府允许石油公司在马岛海域(英称福克兰群岛)勘探和开采石油,引起阿根廷强烈抗议,导致两国关系骤然紧张。

D. 清代书法家鄙弃尊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帖学”,而以摹写古碑为风尚:“碑”与“帖”形成了对立的美学流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车走到南门外我们才 地告诉老人赵卫东的事情,但还是不敢挑明,怕老人一时接受不了。

(2)他表示,这部戏并非“恶搞”,而是根据剧情需要进行的一些喜剧处理方式,可能观众们 了这部剧要展现的真正主题。

(3)没有掌声和鲜花的岁月自然是孤寂和痛苦的,但又 不是对浮躁和稚嫩的一种打磨。

A .隐晦 曲解 何曾 B.隐晦 误解 何尝

C .隐讳 曲解 何尝 D.隐讳 误解 何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实施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主要目的是规范高校办学行为,遏制招生中介伪造学历证书的欺诈行为而

采取的一种管理措施。

B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

衰退,贫困人口数量不断上升。

C .记者在这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

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D .布匹面料制造商利用化学工程的研究成果,把大量蓝色、红色的轻薄梭织棉布投放市场,供那些生产预

防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产品的厂家选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日光能暴露一切事物的真面目,这是它的伟大,也是它的缺陷。

①它把颜色借给云雾,成了晚霞和虹彩,它把温暖借给空气,成了最迷人的薰风

②所以它只能独自存在,不能做人家的陪衬

③它强烈深入,把所有的斑点疤痕都显了出来,往往很美丽的东西在日光下显得平淡无奇

④这并不是说日光吝啬褊狭,它不停地把自己蕴藏着的美丽借给别的东西

⑤因为日光本身太富有了,它包含一切的光彩颜色,生命热力

A .③④①⑤② B .④①③⑤② C.③⑤②④① D.④①②⑤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了犬儒精神而显得俗不可耐。在今天的中国倡导庄子精神实在不是时候。

《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像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犬儒主义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鸵鸟智慧和乌龟哲学。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

大胆想像,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像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怪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即使在心里也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不抱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犬儒主义的核心是怀疑一切,不但怀疑现实,而且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犬儒主义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现为装疯卖傻、装神弄鬼。犬儒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绝望感弥漫的历史时期。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像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庄子的确算得上是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它应和了当今中国的普遍的社会冷漠,试图通过内心的所谓‚宁静‛来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所导致的只能是全社会的犬儒主义,它或许能够培育出一批不问世事的逍遥派,却永远不可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这难道是我们需要的吗?

6、下列关于“犬儒主义”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对现实不满,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是“犬儒主义”的一贯态度。

B. “犬儒主义”对待现实世界的立场是矛盾的,既强烈不满,又积极认同。

C. “犬儒主义”怀疑一切,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

D. “犬儒主义”有可能使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或者装疯卖傻、装神弄鬼。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庄子在中国沉寂了很长时间,《百家讲坛》使他的人生哲学得以流行。

B. 《庄子》中有许多体现鸵鸟智慧、乌龟哲学的言论,在今天的中国不合时宜。

C. 精神世界的玄空和实际行为的认同,共同构成了庄子对待现实的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D. 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使得庄子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

8、根据文意推断,下列现实行为不属于“犬儒主义”行为的一项是( ) ...

A. 遇到困难时,别人热情帮忙,却怀疑其有不良动机,而断然拒绝。

B. 公共环境需要人人维护,但是很多人对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却袖手旁观。

C .别人遭遇不幸,非但不予同情,反而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D .当强权在欺侮弱小时,却说:“都不是好东西,我谁也不帮。”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乐毅报燕王书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

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

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

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

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选

自《战国策》,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且谢之曰 谢:道歉 ..

B .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 弃:死别 ..

C .遂捐燕而归赵 捐:抛弃 ..

D .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 白:告诉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以与寡人有隙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B .今王使使者数之罪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C .数奉教于君子矣 而耻学于师 ..

D .燕王乃使人让乐毅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乐毅“捐燕而归赵”原因的一组是( )

①用齐人反间,疑乐毅 ②燕王乃使人让乐毅

③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 ④恐抵斧质之罪

⑤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 ⑥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乐毅替燕昭王联合五国的军队,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还有三座城邑未攻下时,燕昭王就去世

了。继位的燕惠王,中了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而派骑劫代替他。

B.大臣们蒙骗了燕惠王,他很后悔,却又找借口说派骑劫代替乐毅,只是因为乐毅长久在野外作战,

所以调他回国休养,共商国事。

C.乐毅内心很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有愧于先王的恩遇,另一方面惧怕燕惠王轻信左右的谗言,因

此回信加以说明。

D .乐毅表明,燕惠王如果不再轻信大臣的谗言,并能体谅被疏远的人的所做所为,就会考虑返回燕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3分)

(2)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3分)

(3)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牛山:在今山东临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

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1)“江涵秋影雁初飞”一句中“涵”字意蕴丰富,试作分析。(3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冰泉冷涩弦凝绝, 。(白居易《琵琶行》)

(2)淇水汤汤, ! (《诗经·氓》)

(3)屈心而抑志兮, 。 (屈原《离骚》)

(4)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5)嗟乎!一人之心, 。(杜牧《阿房宫赋》)

(6)暧暧远人村, 。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神圣的沉静

刘心武

还记得童年在重庆的一些事。我家住在南岸狮子山,从那里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游览。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那天玩得很开心。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甚至以颠连步跃进。7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那样做,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那悬崖下面的谷地,荒草里凸现着一块怪石,那石头自然生成盘蛇的状态,当中的一块耸起活像蛇颈和蛇头。传说结了婚的男女,从悬崖上往下掷石头,如果掷中了那条石蛇的身子,就能生个儿子。混混沌沌的我,自以为也懂得成年人的事情,听大人们有那样的议论,想起自己也同邻居女孩子玩过扮新郎新娘的游戏,竟然也拾起石块朝悬崖下奋力掷去,把握不好投掷的重心,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

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怄她,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事后,特别是长大成人后,回想起母亲在那段时刻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那段险路终于走完,转过一道弯,路两边都是长满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

我写第一个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伏桌在稿纸上书写,母亲就在我背后,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我有时会转过身兴奋地告诉她,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而且,有时她还会把手头所读的一篇作品的某些内容讲一下,那作品是一位同行写的,我没时间读,也并不以为对我有什么参考价值,不怎么耐烦听母亲介绍,母亲自然是觉得写得挺好,但她也并不加些褒扬的话语,她就是沉静地给我客观讲述,毫不啰嗦,具有点穴的效应。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但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

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卢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众多的观赏者中,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那时母亲已仙去多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

16、联系全文,如何理解最后一段文字中“神圣的沉静”的含义?(4分)

17、从童年到成年,作者记述了哪些事来表现母亲的“沉静” ?(6分)

18、文章最后写到作者第三次去巴黎又去观赏《蒙娜丽莎》,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5分)

19、“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其中的“昭示”,意在强调由母亲传

承而来“神圣的沉静”这一精神财富的可贵。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身边的老师或家长曾经给过自己的昭示。(6分)

六、(19分)

20、下面各项中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A 、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得胜

之兵,往西追袭,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名“八阵图”),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领,才从生门而出,得以逃脱。(《三国演义》)

B 、 巴黎的乞丐王国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中有法

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爱斯梅拉达就住在这个区域。(《巴黎圣母院》)

C 、到了这时,瑞钰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了。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声哭起来。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钰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民态度坚决,主张反抗。(《家》)

D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这是黛玉初见宝玉的心理活动。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以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红楼梦》)

E 、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 (《堂吉诃德》)

21.综合语言表达(15分)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都在游览中叙事写景,并抒写了自

己触发的哲思,获得了非凡的艺术魅力。请借用这种写作方式,简要记述一次你的游览经历,用一两句话表达由此产生的感悟。(不少于200字)(15分)

七、(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有统计表明,青少年的自杀率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这是一种极端的现象,但也反映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正日益突出。我们的心灵正被浓重的阴霾所裹挟而逐渐迷失了自我。突出心灵的重围既可以提升生命的质量,也是一种人生智慧。著名作家林清玄就主张从人生最底层出发,立足于我们的苦难,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还有很大的空间,并不是那么脆弱以致绝望。

面对诸多的心灵困境,你有自己怎样的人生智慧奉献给你的同学呢?据此,请你在班上做一个演讲,以“突出心灵的重围”为题撰写一篇演讲辞。

要求:(1)切合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2)不少于700字;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赣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

语文巩固训练试卷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A(B叨(t āo ) C睇(d ì) D言简意赅)

2、D(A项“学生安全须知”应用书名号,B 项冒号改为破折号,C 项括号注释应在“马岛”

后)

3.B (隐晦:形容词,意为(意思)模糊、不明显。隐讳:动词,指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误解:不正确的理解。曲解:多指故意地错误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意思。何曾: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多用在肯定形式前。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多用在否定形式前。)

4、B(A项句式杂糅。“主要目的是„„”与“是„„一种管理措施”两种句式套用。C 项成分残缺。介词结构淹没主语,去掉“由于”或后面的“使”字。D 项不合逻辑。应删去“预防”“免受”两词中的一个)

5、C

二、(9分,每小题3分)

6、B(“犬儒主义”积极认同的是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

7、D(“庄子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绝对化)

8、C(不符合“犬儒主义”最明显的特征: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参与的态度)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白:明白)

10、A(以致/因为 B项都代“我”,C 项表示“向”,D 项都表“于是”)

11、B

12、D(文中乐毅并未表示出考虑返回燕国。)

四、(24分)

13、(10分)

(1)(我)承担了不贤德的罪名,因此也不敢做出辩白。(“负”译为“承担、承受”,1分;“为辞说”译为“作出辩白”,1分;句意1分)

(2)(承蒙)先王对臣过于看重,把我从宾客中选拔出来,安置我在群臣之上。(“过举”译为“过于看重、过于抬举”,1分;“擢”译为“选拔”,1分;句意1分)

(3)臣听说,古代的君子,和朋友断绝交往,也决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含冤)离开本国,也不(特意)使自己的名声纯洁。(“恶声”译为“坏话”,1分;“去”译为“离开”,1分;“洁”译为“使纯洁”,1分;句意1分)

14、(8 分)

(1)“涵”是“沉浸”的意思,引申为“纳入怀抱”。(1分)诗人用“涵”来形容大江有着宽广的胸怀,像人一样张开双臂,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一个“涵”字把江水写活了。(2分)

(2)同意。(1分)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4分)

不同意。(1分)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4分)

15、(6分)(1)凝绝不通声暂歇 (2)渐车帷裳 (3)忍尤而攘诟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千万人之心也 (6)依依墟里烟

五、(21分) 16.一个人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悲喜忧惧,都应该能沉静而从容地去看待。

17.①童年时,我在悬崖边嬉闹投掷,母亲十分担心却没有喝止,表现出“沉静”。②我写《钟鼓楼》时,面对我的“得意”,

母亲既不评论也不鼓励。③《钟鼓楼》获奖后,母亲没有祝贺的话,只是嘱咐我容易忽略的几件家务事。

18.自然转入针对母亲思想与性格中“神圣的沉静”所作的深入理解和评价,从而使怀念与赞美的感情抒发更加自然流畅。

19.略。(联系经历恰当,概括合理,2分;分析阐述有层次,2分;语言简洁连贯,2分)

六、(19分)

20、(4分)C D(C项,瑞钰感到无限悲伤,但并没有“拒绝到城外分娩”;“态度坚决,主张反抗”的是觉慧,而不是觉民。D 项,应是贾母让黛玉到荣国府的) 21、(15分)

答题要求:(1)内容上必须是记述游览经历,并有叙事写景和感悟。(5分) (2)表达上须先叙事写景,再抒写感悟;叙事写景应简洁而有文采。(5分)(3)行文无错别字,语句流畅、优美;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结构完整。(5分)

七、(50分)

演讲辞的特点:内容和受众的针对性、论述的条理性、鼓动性和艺术手法的多样性。这正是写作时在内容和形式须注意的方面。

【参考译文】 昌国君乐毅,替燕昭王联合五国的军队,攻入齐国,连下七十多座城池,都划归燕国。还有三座城邑未攻下,燕昭王就去世了。燕惠王继位,中了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派骑劫代替他。乐毅逃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齐国大将田单用计骗了骑劫,打败燕军,收复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的领土。

燕王后悔了,又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燕国战败之机来攻燕,便派人去责备乐毅,又向乐毅表歉意,说:“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将军,将军为燕攻破了齐国,为先王报了仇,天下人莫不震动。寡人怎敢一刻忘记将军的功勋啊!不幸先王抛弃群臣而去,寡人刚刚继位,左右蒙骗了寡人。不过,寡人派骑劫代替将军,只是因为将军长久在野外作战,所以调将军回国,休养休养,共商国事。将军却误信流言,和寡人有了隔阂,抛弃燕国而投奔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固然可以,但是又怎样报答先王对将军的恩情呢?”

望诸君乐毅便派人进献书信,回答惠王说:

“臣不才,不能奉承先王的遗命,顺从大王左右的心意,恐怕回来受到刀斧之刑,以致损害先王知人之明,又使您亏于君臣之义,只得投奔赵国,承担了不贤的罪名,也不愿表白。现在大王派人来数说臣的罪过,恐怕大王左右不能体会先王重用臣的理由,也不明白臣所以事奉先王的心意,才敢写信答复大王。

“臣听说,贤圣的君主,不把爵禄私赏给自己的亲人,只有立功多的才授予;不把官职随便授予自己宠幸的人,只有才能相当的才任命。所以,考察才能而授官,是成就功业的君主;根据德行而结交,是树立名声的贤士。臣以所学的知识来观察,觉得先王处理国事,高于世俗的理想,因此借用魏王的使节,得以到燕国亲身考察。先王对臣过看重,从宾客中选拔出来,安置在群臣之上,不与王室的长辈商量,便任命臣为亚卿。臣自以为能够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也就毫不辞让,接受了任命。

“臣听说,古代的君子,和朋友断绝交往,也决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含冤离开本国,也不为自己表白。臣虽然不才,也曾多次受过君子的教诲,只是恐怕大王轻信左右的谗言,而不体谅被疏远的人的所做所为。因此冒昧回信说明,希望您多加考虑。”


相关内容

  • 县教育局教研室第一学期工作要点
  •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xxxx"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xx<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年工作思路,围绕&quo ...

  •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三语文组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计划
  •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三语文组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计划 这学期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的第二学期,在终结上学期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整体思路: 1、认真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讨,整体把握教学要求。 2、认真参加新教材的培训,领会课改的精神,落实教学内容,探索课堂教学 ...

  • 武进区礼嘉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 武进区礼嘉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实施《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增强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快和加大课程改革的步伐;必须严格实施市、区教研室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加强中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拓展语文 ...

  • 语文学科指导意见
  • 郑州市2005-2006学年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中学语文科 七年级 一.教学指导思想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理念做出了 全新的阐述,教师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转变语文教育观念. 2.针对现在的七年级新生在小学时还是使 ...

  • 高三上总结
  • 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 呼兰六中 2010年1月21日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把这一学期的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一. 集体智慧,共同提高. 1. 资源共享.不管是课件.篇子还是素材.习作等所有资料,全组所有成员资源共享,统一放在文件夹-- ...

  •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对高三学生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高效高质的方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高高三教学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本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优化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 ...

  • 初中语文备课组小结2篇
  •   不经意间,一学期的时光匆匆过去。回首一学期来的备课组活动,感慨良多,现扼要总结如下:   一、团队精神的大发扬是本备课组的最大亮点,是取得各项良好成绩的根本保证。   高三语文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在高三这一年中,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立足教材,立足高考实际,密切关注相关信息,使高 ...

  • 各教研组组长总结范文
  •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求实,教书育人,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勤学——新课程标准为指针  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 ...

  • 中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 ·如何写述职报告 ·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新员工述职报告 ·教务主任述职报告 ·评职称述职报告 ·新教师述职报告范文 ·村干部述职报告 ·销售述职报告 ·财务述职报告 ·教育局长述职报告 ·班主任述职报告 ·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一.基本情况 ***,女,1967年7月出生,1992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