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科尔文

专业:13级经济学类 学号:2013406222 姓名:刘亚楠

一只眼睛下的战场

一颗仁者的心,带着一支公正的笔,不断的刻画着战争的痕迹。在这条用生命铺成的路上,她,追着战争跑,而子弹,似乎也在追着她跑,也许在她站在起跑线上的那一刻,命运就已注定风雨飘摇的一生,纵使她走得磕磕绊绊,却也坚定从容,虽然她只有一只眼睛。 玛丽 科尔文,这位前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资深战地女记者已经离开我们两年多了,但她那只有一只眼睛而另一只眼睛戴着黑色海盗式眼罩的经典形象永远会留在历史的相册中,而那一篇篇战地新闻更会成为历史的足迹。曾经耶鲁大学的高材生,因大四的一次关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情况的报告会而立志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就像那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她随着战争走,虽不为军人但她却把生命交给了战场。“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句战地记者永远的宣言在她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她自己也说:“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战争的证人。”

她穿梭在炮火中,用眼睛注视着,用心灵记录着,用笔锋描绘着,用生命鉴证着,目不转睛的做着她的证人!在从业的三十年里她报道了无数次战争,车臣战争、科索沃战争、阿拉伯地区动乱等等。“在1986年突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之后,科尔文成为第一个专访前利比亚最高领导卡扎菲的西方记者。2011年年初,利比亚政变,科尔温故地重游时卡扎菲

①在一家海滨餐馆里再次接受了她的采。至今她采访卡扎菲的次数甚至比全英国记者都多。”

在她的采访中我们再一次认识了那个自认为“全利比亚每个人都爱我,都在忠心耿耿的追随我”的被一些人称为是“中东疯狗”、“非洲雄狮”的卡扎菲,而他又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活在自己王国里的人,很缺乏安全感”。她用记者的方式让我们了解战乱中的高层人物,而那些人物的是非忠奸自有世人去评论。

在2010年11月科尔文曾在伦敦发表演讲以纪念战争中殉职的记者,她说:“报道战争意味着前往一个混乱、破环和死亡的地方,试着承受压力目击事实,意味着在军队、部落或恐怖分子的冲突时,在宣传的风暴中寻找真相,意味着危险不仅仅是自身的危险还有那些和你一起工作的人”正如她所说的,这位战争的记录者也未逃脱战争的厄运,在2001年她前往斯里兰卡报道战事,她溜进反政府泰米尔猛虎组织所控区域,并成功采访多位高层人士,就在她采访顺利完成返回政府军控制地时,由于她被反政府军护送被政府军发现,双方个发① 摘自《南方都市报》2012年2月25日 版次:AA19 版名:国际

生交火,连累她遭到政府军的攻击,自动弹打进她的胸部、肩膀和眼睛,并成为了俘虏。从此,她失去了左眼,也戴起了她那典型的黑色海盗式眼罩。而8年后不幸又一次来临她因潜入叙利亚访问被炸身亡。这位勇敢而坚毅的记者多少年来在战争中奔走,直至在战火中生命凋谢,但也许这是她向往的归宿,也许是早已注定。她用生命说出了战争的真相。英雄早已逝去,但在那经历过战争洗涤的断臂残骸中,点燃一支香烟,你是否会想起科尔文也曾惆怅而忧伤……

战地中的花朵注定与香水无缘,而与香烟为伴。烽火连天,流民遍野,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人们还在为生存担忧,为生命叹息。“生不逢时”对我们来说似乎是笑话,但对于那些处于世界的某个角落遭受暴力冲突的人们来说是莫大的忧愁,而对于用文字来记录这一场景的科尔文更是一种无法言表的痛。她像男人一样抽烟,也许只有那徐徐的在空中凌乱的烟可以承载她的内心世界。她不坐防弹专访车二乘出租车,她认为这样更“接地气”;她不穿防弹衣护送难民,因为这样生命才更平等,她像战争中的人们一样在谋求生存而那安逸平静的生活是那样遥远,也许这些经历也注定她无法平静。从战场上归来的她似乎无法适应和平年代的生活,因为平静使她发慌,她曾说她感到自己身背负罪感,自己像个伪君子,她自己衣食无忧、富足幸福而那些战争中的人们正在为生存发慌,流离失所。她不敢再保留那份安逸,也许战场才是她真正的归宿。她说:“在经历了战争、炮火和逃亡之后,我真的很难再和别人谈论什么住房抵押或内衣流行款式。”她的经历决定了她的个性,她向战士一样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科尔文结过三次婚,最后一任丈夫也早已自杀身亡,她也没有孩子。她生活的简单,简单的连爱情也那么曲折。但她把那血腥的战争告诉了远离它们的人们,让世人知道那冷酷的后面人性的渴望与生命的温暖。一根香烟,点燃另一种生活,燃烧别样的人生,也许没有香水的诱人清幽,却也真实唯美。

战场是人类永远的伤痕与痛苦,科尔文等战地记者展示着它,“新闻工作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人,记录员和促进者”②,但他们从事的也是高危险的工作,是用生命来见证战争,用新闻来唤醒人们的良知。今天也许还在奋笔疾书,跻身于战争的第一线,明天也许就会远离世俗尘埃,用鲜血染红一片土地,用生命留下一片报道。纷飞的炮火中有他们英勇的剪影,他们是连接战争的桥梁,没有他们真实的战场永远也无法展示在世界的面前,他们是在用眼睛看,却也在用心体会。

曾经的追梦少年,而今已成过眼云烟,昨日的枪林弹雨,他那坚毅的身影依稀在人眼前,如今的发黄的报道,是她对战争的永恒控诉! ② 摘自贾树枚主编《上海优秀记者获奖作品选》 第1页

专业:13级经济学类 学号:2013406222 姓名:刘亚楠

一只眼睛下的战场

一颗仁者的心,带着一支公正的笔,不断的刻画着战争的痕迹。在这条用生命铺成的路上,她,追着战争跑,而子弹,似乎也在追着她跑,也许在她站在起跑线上的那一刻,命运就已注定风雨飘摇的一生,纵使她走得磕磕绊绊,却也坚定从容,虽然她只有一只眼睛。 玛丽 科尔文,这位前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资深战地女记者已经离开我们两年多了,但她那只有一只眼睛而另一只眼睛戴着黑色海盗式眼罩的经典形象永远会留在历史的相册中,而那一篇篇战地新闻更会成为历史的足迹。曾经耶鲁大学的高材生,因大四的一次关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情况的报告会而立志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就像那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她随着战争走,虽不为军人但她却把生命交给了战场。“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句战地记者永远的宣言在她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她自己也说:“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战争的证人。”

她穿梭在炮火中,用眼睛注视着,用心灵记录着,用笔锋描绘着,用生命鉴证着,目不转睛的做着她的证人!在从业的三十年里她报道了无数次战争,车臣战争、科索沃战争、阿拉伯地区动乱等等。“在1986年突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之后,科尔文成为第一个专访前利比亚最高领导卡扎菲的西方记者。2011年年初,利比亚政变,科尔温故地重游时卡扎菲

①在一家海滨餐馆里再次接受了她的采。至今她采访卡扎菲的次数甚至比全英国记者都多。”

在她的采访中我们再一次认识了那个自认为“全利比亚每个人都爱我,都在忠心耿耿的追随我”的被一些人称为是“中东疯狗”、“非洲雄狮”的卡扎菲,而他又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活在自己王国里的人,很缺乏安全感”。她用记者的方式让我们了解战乱中的高层人物,而那些人物的是非忠奸自有世人去评论。

在2010年11月科尔文曾在伦敦发表演讲以纪念战争中殉职的记者,她说:“报道战争意味着前往一个混乱、破环和死亡的地方,试着承受压力目击事实,意味着在军队、部落或恐怖分子的冲突时,在宣传的风暴中寻找真相,意味着危险不仅仅是自身的危险还有那些和你一起工作的人”正如她所说的,这位战争的记录者也未逃脱战争的厄运,在2001年她前往斯里兰卡报道战事,她溜进反政府泰米尔猛虎组织所控区域,并成功采访多位高层人士,就在她采访顺利完成返回政府军控制地时,由于她被反政府军护送被政府军发现,双方个发① 摘自《南方都市报》2012年2月25日 版次:AA19 版名:国际

生交火,连累她遭到政府军的攻击,自动弹打进她的胸部、肩膀和眼睛,并成为了俘虏。从此,她失去了左眼,也戴起了她那典型的黑色海盗式眼罩。而8年后不幸又一次来临她因潜入叙利亚访问被炸身亡。这位勇敢而坚毅的记者多少年来在战争中奔走,直至在战火中生命凋谢,但也许这是她向往的归宿,也许是早已注定。她用生命说出了战争的真相。英雄早已逝去,但在那经历过战争洗涤的断臂残骸中,点燃一支香烟,你是否会想起科尔文也曾惆怅而忧伤……

战地中的花朵注定与香水无缘,而与香烟为伴。烽火连天,流民遍野,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人们还在为生存担忧,为生命叹息。“生不逢时”对我们来说似乎是笑话,但对于那些处于世界的某个角落遭受暴力冲突的人们来说是莫大的忧愁,而对于用文字来记录这一场景的科尔文更是一种无法言表的痛。她像男人一样抽烟,也许只有那徐徐的在空中凌乱的烟可以承载她的内心世界。她不坐防弹专访车二乘出租车,她认为这样更“接地气”;她不穿防弹衣护送难民,因为这样生命才更平等,她像战争中的人们一样在谋求生存而那安逸平静的生活是那样遥远,也许这些经历也注定她无法平静。从战场上归来的她似乎无法适应和平年代的生活,因为平静使她发慌,她曾说她感到自己身背负罪感,自己像个伪君子,她自己衣食无忧、富足幸福而那些战争中的人们正在为生存发慌,流离失所。她不敢再保留那份安逸,也许战场才是她真正的归宿。她说:“在经历了战争、炮火和逃亡之后,我真的很难再和别人谈论什么住房抵押或内衣流行款式。”她的经历决定了她的个性,她向战士一样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科尔文结过三次婚,最后一任丈夫也早已自杀身亡,她也没有孩子。她生活的简单,简单的连爱情也那么曲折。但她把那血腥的战争告诉了远离它们的人们,让世人知道那冷酷的后面人性的渴望与生命的温暖。一根香烟,点燃另一种生活,燃烧别样的人生,也许没有香水的诱人清幽,却也真实唯美。

战场是人类永远的伤痕与痛苦,科尔文等战地记者展示着它,“新闻工作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人,记录员和促进者”②,但他们从事的也是高危险的工作,是用生命来见证战争,用新闻来唤醒人们的良知。今天也许还在奋笔疾书,跻身于战争的第一线,明天也许就会远离世俗尘埃,用鲜血染红一片土地,用生命留下一片报道。纷飞的炮火中有他们英勇的剪影,他们是连接战争的桥梁,没有他们真实的战场永远也无法展示在世界的面前,他们是在用眼睛看,却也在用心体会。

曾经的追梦少年,而今已成过眼云烟,昨日的枪林弹雨,他那坚毅的身影依稀在人眼前,如今的发黄的报道,是她对战争的永恒控诉! ② 摘自贾树枚主编《上海优秀记者获奖作品选》 第1页


相关内容

  • [图文](英国)石头史书:威斯敏斯特教堂
  • 行走英伦--- 英国的石头史书: 威斯敏斯特教堂 2009-05-20 20:01 伦敦可以提供给人们人们多姿多彩的视觉,听觉感受.伦敦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建筑,名胜古迹众多,有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有闻名于世的古老教堂.有古老的大学和世界上最繁华的购物大街及豪华酒店,也有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美丽的 ...

  • [秘密花园]读后感
  • <秘密花园>读后感 <秘密花园>是上个世纪最著名的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的代表作,这本书曾经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卡通片.话剧和舞台剧,轰动了整个20世纪.在英语的儿童文学作品里,本书被公认为无年龄界限,作为严肃的文学作品被收入牛津<世界经典丛书>,并影响了 ...

  • 40个荡气回肠令人铭心刻骨的爱情故事
  • 40个荡气回肠令人铭心刻骨的爱情故事 段 新(网名:duanxinxyz)编辑 摘要:爱情是个永恒的主题.真正高尚纯洁的爱情是人生和家庭幸福的源泉,是事业成功的加速器.本文讲述了中外70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关键词:爱情,故事,70个 目 录 [1]为你一生不嫁/3 [2]郝建秀的外号--&quo ...

  • 一个七美元的梦阅读答案
  • 一个七美元的梦1.求购:小提琴,无力出高价.有意出售者请打电话给2.为什么我偏偏注意到这则广告呢?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平时很少看这类广告的.3.我把报纸摊在膝上,闭上双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全家人备尝艰辛,靠种地勉强度日.我也曾想要一把小提琴,可家里买不起4.我的两个孪生姐姐爱上了音乐.哈 ...

  • 1965-2015,科学五十年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五十年前,谁曾想我们有朝一日能在火星上找到水?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4:35 Time 来自战略前沿技术 在月球上兜风:在1964/65纽约世界博览会上,通用汽车向人们展示了在月球上建立定居点的前景,前宇航员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曾 ...

  • 处决苏格兰女王玛丽
  • (1587年2月8日) 玛丽(1542-1587):苏格兰女王(1542-1567).苏格兰王詹姆士五世之女,出生数日后父死即位.1558年与法王子结婚.1560年其夫死,1561年返苏格兰亲政.因信仰旧教,深为苏格兰贵族和加尔文宗教徒所不满.1567年被废,次年逃入英格兰.后来西班牙勾结英格兰天主 ...

  • 英国文学(诗人及其代表作)
  • 英国文学 一. 古英语时期的英国文学(499-1066) 1. 贝奥武夫 2. 阿尔弗雷德大帝:英国散文之父 二. 中古英语时期的英国文学 1. allegory体非常盛行['æləɡɔri] 寓言 2. Romance开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3.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 4. Willian Langl ...

  • 奉献的快乐--居里夫人传(天使在人间)
  • 奉献的快乐--居里夫人传 作者:艾芙·居里 居里夫人(marie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 ...

  • 2017美国本科音乐专业TOEFL总分列表
  • 2017美国本科音乐专业TOEFL 总分列表 学校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学校名称 哈佛大学 三一学院 史密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