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经典例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经典例题复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 .民本思想 B .礼治为先

C .礼法并重 D .仁政思想

2、“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这段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对另一学派的批评言论,这两个学派分别是( )

A. 墨家和法家 B.儒家和道家 C.法家和儒家 D.墨家和儒家

3、明清时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 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賜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可能最早渊源于( )

A .道家学说 B .汉代儒学 C .宋明理学 D .佛教思想

4、学者阎步克说:“后世儒家所着力申说的‘义’和‘忠’,就是从‘尊尊’生发出来的;而‘仁’和‘孝’,则是从‘亲亲’生发出来的。”儒家这一思想( )

A. 与宗法观念相通 B. 是外儒内法的直接体现

C. 受佛道思想影响 D. 体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

5、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

A .启发诱导 B .循序渐进 C .因材施教 D .有教无类

6、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8、“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9、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 )

A.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10、“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11、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下列表述符合董仲舒新儒学基本特点的是( )

①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②具有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 ③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 ④继承了荀子的“天人感应”观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13、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 .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

B .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

C .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D .正、清、和分别是墨、道、法的精神内涵

14、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贤者曾留下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要“知行合一”。

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 .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15、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 )

A. 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 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C. 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 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16、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思想易为处于动荡之中的人们所接受,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涣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该思想是:( )

A .心学 B .理学 C .阴阳五行 D .佛教

17、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 .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8、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 .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

C .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D .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

19、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 .无为而治 B.厚古薄今 C.强调制度与秩序 D.兼爱非攻

20、翻开某一时期的报纸,你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的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连火柴都是文明火。话剧是文明戏,京剧则叫旧戏。“某一时期”应是(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新文化运动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

21、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翻译数量占译书总数的22%;到了戊戌变法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的翻译数量占此期总数的61.4%。近代中国翻译内容的变化说明( )

A. 西方民主思想与传统儒学相对立

B. 洋务派只重视西方科学技术

C. 国人已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

D. 当时出现了学术救国的热潮

22、“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23、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

A .学习科学技术 B .仿行西方制度

C .倡导实业救国 D .创办新式教育

24、陈独秀在1921年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值得崇拜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

A .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

C .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25、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八十年间,中国社会相应出现了六种社会思潮,他们依次是地主阶级革新思潮、太平天国革命思潮、洋务思潮、( )、( )、( )三个空依次应该填上

( )

A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潮

B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C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潮

D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思潮

26、当代史学家喻大华认为,“维新变法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前者以繁琐考据的方法把维护封建制度的经学论证为‘伪经’,后者把孔子塑

造成‘托古改制’的形象,以作为维新变法的护符,并把今文经学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结合起来,说明历史的进化。”以下关于康有为变法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形式上是新颖的 B .方法上是激进的

C .学术上是科学的 D .思想上是落后的

27、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把封建礼教斥为“吃人的礼教”的人物是( )

A .鲁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28、下表摘编自1923年《蒋介石日记》

9月22日

10月4日

l0月13日 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 晚,看《共产党宣言》。

10月18日 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

A .怀疑三民主义 B.关注社会主义思潮

C .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寻找国共合作理论

29、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提出的进步思想的实质是( )

A .彻底否定儒学

B .对宋明理学的否定

C .摆脱理学僵化模式的束缚

D .把儒学改造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思想体系

30、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于西方

B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

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 .公元10世纪时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

31、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 .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32、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 ( )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3、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

A .山水画 B .人物画 C .文人画 D .风俗画

34、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启发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葛洪在另一著作中将“火药”列为“仙药”,该著作是( )

A .《武经总要》 B .《神农本草经》C .《抱朴子》D .《梦溪笔谈》

35、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 .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36、中国画又称国画,它特别注重的是( )

A .巧妙构图 B.写意传神 C.龙凤笔法 D.准确造型

37、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38、右图中的“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为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就其书体而言, 这一书体的特征是( )

A. 结构形体严整 B.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C. 注重写意传神 D.兼具审美和实用价值

39、“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A .魔术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40、中国古代为适应市民阶层对文化的心理需求而产生了众多文学形式,其中不包括( )

A. 楚辞 B.宋词 C.话本 D.小说

41、康熙年间,一个地主家庭的四个儿子的择业选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①老大能歌善舞,在北京表演京剧②老二精明能干,在上海从事进出口贸易③老三子承父业,在家乡购田置产,安居乐业④老四去了江西平遥,和朋友合伙兴办票号

A .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42、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

A.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43、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井冈山的斗争》 B. 《论十大关系》 C. 《论持久战》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44、同盟会纲领中,体现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 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4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业化的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主义的罪恶,孙主张节制资本,以防止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鉴于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加而带来持久的土地问题,孙提倡平均地权,从而实现远古时代‘耕者有其田’的乌托邦梦想。”材料表明( )

A 、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实现工业化 B、孙中山主张民生革命

C 、孙中山主张民主革命 D、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46、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A .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 .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平

C .全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 D .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47、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创立民国”

C .“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 .“天下为公”

48、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首先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思想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9、贯穿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线是(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 .加强党风建设,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 D .反对机会主义

50、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

A. 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C. 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 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答案:1-10 DDBAC CBDDD 11-20 ADCCC DBACB

21-30 CCBDC BABCB 31-40 DACCA BADCA

41-50 BDCCB DCABB

高二历史(必修三)经典例题复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 .民本思想 B .礼治为先

C .礼法并重 D .仁政思想

2、“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这段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对另一学派的批评言论,这两个学派分别是( )

A. 墨家和法家 B.儒家和道家 C.法家和儒家 D.墨家和儒家

3、明清时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 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賜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可能最早渊源于( )

A .道家学说 B .汉代儒学 C .宋明理学 D .佛教思想

4、学者阎步克说:“后世儒家所着力申说的‘义’和‘忠’,就是从‘尊尊’生发出来的;而‘仁’和‘孝’,则是从‘亲亲’生发出来的。”儒家这一思想( )

A. 与宗法观念相通 B. 是外儒内法的直接体现

C. 受佛道思想影响 D. 体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

5、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

A .启发诱导 B .循序渐进 C .因材施教 D .有教无类

6、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8、“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9、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 )

A.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10、“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11、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下列表述符合董仲舒新儒学基本特点的是( )

①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②具有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 ③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 ④继承了荀子的“天人感应”观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13、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 .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

B .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

C .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D .正、清、和分别是墨、道、法的精神内涵

14、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贤者曾留下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要“知行合一”。

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 .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15、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 )

A. 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 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C. 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 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16、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思想易为处于动荡之中的人们所接受,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涣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该思想是:( )

A .心学 B .理学 C .阴阳五行 D .佛教

17、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 .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8、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 .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

C .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D .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

19、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 .无为而治 B.厚古薄今 C.强调制度与秩序 D.兼爱非攻

20、翻开某一时期的报纸,你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的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连火柴都是文明火。话剧是文明戏,京剧则叫旧戏。“某一时期”应是(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新文化运动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

21、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翻译数量占译书总数的22%;到了戊戌变法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的翻译数量占此期总数的61.4%。近代中国翻译内容的变化说明( )

A. 西方民主思想与传统儒学相对立

B. 洋务派只重视西方科学技术

C. 国人已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

D. 当时出现了学术救国的热潮

22、“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23、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

A .学习科学技术 B .仿行西方制度

C .倡导实业救国 D .创办新式教育

24、陈独秀在1921年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值得崇拜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

A .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

C .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25、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八十年间,中国社会相应出现了六种社会思潮,他们依次是地主阶级革新思潮、太平天国革命思潮、洋务思潮、( )、( )、( )三个空依次应该填上

( )

A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潮

B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C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潮

D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思潮

26、当代史学家喻大华认为,“维新变法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前者以繁琐考据的方法把维护封建制度的经学论证为‘伪经’,后者把孔子塑

造成‘托古改制’的形象,以作为维新变法的护符,并把今文经学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结合起来,说明历史的进化。”以下关于康有为变法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形式上是新颖的 B .方法上是激进的

C .学术上是科学的 D .思想上是落后的

27、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把封建礼教斥为“吃人的礼教”的人物是( )

A .鲁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28、下表摘编自1923年《蒋介石日记》

9月22日

10月4日

l0月13日 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 晚,看《共产党宣言》。

10月18日 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

A .怀疑三民主义 B.关注社会主义思潮

C .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寻找国共合作理论

29、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提出的进步思想的实质是( )

A .彻底否定儒学

B .对宋明理学的否定

C .摆脱理学僵化模式的束缚

D .把儒学改造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思想体系

30、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于西方

B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

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 .公元10世纪时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

31、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 .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32、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 ( )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3、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

A .山水画 B .人物画 C .文人画 D .风俗画

34、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启发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葛洪在另一著作中将“火药”列为“仙药”,该著作是( )

A .《武经总要》 B .《神农本草经》C .《抱朴子》D .《梦溪笔谈》

35、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 .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36、中国画又称国画,它特别注重的是( )

A .巧妙构图 B.写意传神 C.龙凤笔法 D.准确造型

37、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38、右图中的“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为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就其书体而言, 这一书体的特征是( )

A. 结构形体严整 B.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C. 注重写意传神 D.兼具审美和实用价值

39、“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A .魔术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40、中国古代为适应市民阶层对文化的心理需求而产生了众多文学形式,其中不包括( )

A. 楚辞 B.宋词 C.话本 D.小说

41、康熙年间,一个地主家庭的四个儿子的择业选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①老大能歌善舞,在北京表演京剧②老二精明能干,在上海从事进出口贸易③老三子承父业,在家乡购田置产,安居乐业④老四去了江西平遥,和朋友合伙兴办票号

A .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42、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

A.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43、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写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井冈山的斗争》 B. 《论十大关系》 C. 《论持久战》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44、同盟会纲领中,体现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 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4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业化的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主义的罪恶,孙主张节制资本,以防止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鉴于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加而带来持久的土地问题,孙提倡平均地权,从而实现远古时代‘耕者有其田’的乌托邦梦想。”材料表明( )

A 、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实现工业化 B、孙中山主张民生革命

C 、孙中山主张民主革命 D、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46、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A .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 .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平

C .全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 D .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47、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创立民国”

C .“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 .“天下为公”

48、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首先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思想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9、贯穿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线是(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 .加强党风建设,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 D .反对机会主义

50、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

A. 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C. 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 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答案:1-10 DDBAC CBDDD 11-20 ADCCC DBACB

21-30 CCBDC BABCB 31-40 DACCA BADCA

41-50 BDCCB DCABB


相关内容

  •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试题
  • 高二历史必修三学业水平测试题 姓名: 班级: 考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请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中)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仁" B."义" C."礼" D."信" 2.孔子"有 ...

  • 高中前两年没学好,准高三生要怎么做
  • 高中前两年没学好? 准高三生要怎么做? 很多同学给学习哥留言,高一高二自己由于各种原因没学好或者没好好学,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还来得及吗? 小编的回答是:当然! 只要你用对方法足够努力! 无论你基础如何,完全有可能逆袭一本!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位高三学长逆袭的经验,希望你们看后有所启发,或许明年的这 ...

  • 反思我的三个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的有效性
  • 反思我的三个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的有效性 晓娜老师的教育叙事:反思教学有效性 作者:晓娜 (闻知我的学年论文获得了东莞市二等奖,很是高兴.这里斗胆展示出来,也算是留下一个脚印„„) 内容提要:案例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两大法宝.本文反思了讲述.提问.教学方式采用的三个低效案例,思考实施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 ...

  • 高二必修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 江西省清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qu ...

  • 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习题
  • 河北蒙中高二政治必修 4NO:使用时间:2015 年 5 月日主备人:张玲玲第三框[考查清单]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对应题号考查知识点基础题 1.4 2 3能力题 6 5.9 7.8启发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基础达标1.马克思说:"我们的生产同样是反映我 ...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20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共分两大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第Ⅱ卷为材料解析题共三小题,50分.所有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 ...

  • 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复习学案 编:宋明玉 审:高二历史组 2009-12-28 (表二) 2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4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问题探究( ...

  • 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 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祁阳四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整体把握课程内容,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潜能,提高素质.从语文课程作为基 ...

  • 语文学法指导
  • 语文学法指导 语文是什么? 孔庆东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 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更主要的我们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 你要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学好语文了. 一.立足课堂,严谨治学 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做? 要学会聆听,听老师讲解,听老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