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设计理念:

弹性教案是对教案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弹性预设,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安排都弹性化设计,体现弹性预设的教案可称之为“弹性教案”,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立足于“人”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但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又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在课前要进行弹性预设,为课堂生成留足空白。所谓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弹性预设指明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显示高度的灵活性。预设教学目标,但只是基本的目标,预设目标可以在教学中修正;预设教学重点,但只是基本重点,预设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预设教学流程,但也只是基本的流程,预设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是弹性的预设,只有这种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课堂上的动态生成。[①]弹性预设的操作定义应该是精心而不精细,预设更应预计。前者即课前教师要进行精心安排,对教学行为要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但不可精细,不能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丝丝入扣,让生成无立锥之地。后者指我们在生成面前不适完全消极被动,应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甚至错误等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充分预计好这些生长点出现时的应对措施,会创造更多的精彩生成。[②]从这个意义上说,“弹性教案”也可称为“生成性教案”。

弹性教案在备课时实际上比单一的预设性教案更为复杂,准备越充分,占有的材料越多,弹性的空间也就越大。弹性教案更多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和生成性,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只有具备一定课堂智慧的教师才能自余洒脱的实现教案的弹性化展开。

教案设计:

《鸟啼》弹性教案的生长过程

《鸟啼》预设教案[③]

江苏常州市北郊中学 唐香萍

教学目标:

通过鸟啼现象,探讨“生”和“死”的问题,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

教学方法:

通过品味语言、补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例子、投影《泰坦尼克号》视频片断体会“向死而生”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 熟悉“鸟啼”现象

在学生不预习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快速解决文章1-5节的内容,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 在熟悉1-5节内容的基础上,引出“生”与“死”。

总结:作者通过描写具体的鸟啼现象,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想要和我们一起来探讨“生”和“死”的问题。

二、 对“生死”的哲学思考

仔细阅读剩下的段落。

请学生画出读了感到热血沸腾的语句。

请学生起来朗读并分析自己所画的语句。

(如果学生说不出,老师可以示范。)

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劳伦斯的观点,其实已经浓缩为四个字——向死而生。这四个字也是这篇散文的文眼。

问:向死而生如何理解?(关注页下注释)

总结对生与死的理解:

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

死去的就让它死去 死亡不能阻挠到来生命的冲动

三、 举一反三

刚才听了鸟啼,还基本弄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这是多么伟大而深刻的哲学问题呀。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思考却没能想明白。

举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例子。

四、 情景再现

老师举例子,学生找一找能证明文中的哪些语句。

五、 总结

生命为什么如此可贵?因为“向死而生”

所以要:好好活着,活出精彩!(与在座的所有师生共勉)

(如果时间有多,中间可以插入《泰坦尼克号》的相关镜头。)

这是前不久“四方杯”语文教师大赛参赛老师常州市北郊中学唐香萍老师课前发给听课老师的教学简案,教案《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鸟啼》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一篇哲理散文,入选苏教版必修二第一板块,板块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唐老师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都有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这里主要从“弹性”设计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弹性教学目标的确立。唐老师教案(以下简称唐案)确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鸟啼现象,探讨“生”和“死”的问题,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将探讨“生”和“死”的问题做为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了专题的“主题”,符合编辑的意图,因此目标基本是对头的。但唐案目标的落脚点主要在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具体课堂上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深刻的哲学观点。实际上“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内涵艰深,没有一定哲学根基的人是难以理解的,更不用说高一学生了。因此让学生达到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是不合实际也是不可能的。据此可以将教学目标调整为探讨“生”和“死”的问题,以此作为教学的方向,至于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具体的课堂情境而定。

二、弹性教学内容的确定。弹性教学目标主要指明教学的方向,而弹性教学内容则要具体的确定,只是在上课时根据即时的情境动态的调整(取舍)。实际上唐老师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时间有多,中间可以插入《泰坦尼克号》的相关镜头”,这是从时间的角度弹性处理教学内容。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唐老师并没有举史铁生《我与地坛》的例子,而是花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放了《泰坦尼克号》视频,不知唐老师是基于何种考虑:时间多还是其他需要?其实应该考虑的是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哪种内容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体悟等。这两点教学内容都属于课堂拓展,在学生对文本尚未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是不适宜的。因此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充分一些,这样才为课堂上弹性取舍教学

内容提供了可能,从这个角度说,弹性教案的备课量远远大于一般预设性教案。

三、弹性教学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如背景和作者介绍适合教师讲解,而语言则需要学生品读,方法是服务于内容的,因此,弹性化处理教学内容自然需要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

四、弹性教学流程的安排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弹性化处理,使得教学过程一定也是弹性的,因为教学目标达到何种程度以及选择哪些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实际上课堂本身就是动态的,一成不变的演教案剧早就被人诟病,应根据即时的课堂情境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进程,这就不仅仅是弹性教案的要求了。在具体的教案编写过程中,只能大致确定课堂的流程,或者预想好几种推进方案,而更主要的是靠教师在课堂上智慧的处理。

从根本上讲,“弹性教案”体现的是一种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一成不变的执行静态教案是违反教学规律的;但教案(编写好的)本身又是固定的呈现,有些方面是无法体现其“弹性”特点的,如弹性的教学流程就很难体现,需要教师结合即时的课堂样态调整教学行为。下面结合上面的阐述,对《鸟啼》教案进行改写,力求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其“弹性”的特色。 《鸟啼》弹性教案

弹性教学目标:通过品味语言,体悟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对“生”和“死”的思考,能达到的程度根据学生基础和课堂情境动态调整,力求生成自己的感悟。

弹性教学内容:预设下列教学内容,①劳伦斯其人及其作品风格简介。②课文的结构梳理。③品味隽永深刻清新的语言,发现其蕴含的深意。④文章使用的象征、比喻等表现手法。⑤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比如喜欢用“银色”等。⑥海德格尔关于“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⑦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关于“生”和“死”的思考。⑧电影《泰坦尼克号》视频片断。其中教学内容③是基本内容,其他内容根据课堂情境动态调整。

弹性教学方法:内容决定方法,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配套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①⑥教师介绍,②④师生共同探究,③⑤学生品读体悟,⑦⑧多媒体投影拓展。

弹性教学流程:

由于目标、内容和方法都是不确定的,教学流程更难以确定,只能预计一个大致的思路,并在一些重要节点上进行多向度的预计。

一、 请学生谈初读感受。

二、引导学生往主题方面谈感受。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结合学生的体悟弹性安排下面的教学内容:

方向一,学生谈到作者——介绍作者风格——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

方向二,学生谈到内容——梳理作品结构——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

方向三,学生谈到语言——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

—介绍作者语言风格——进一步体会语言特色。

方向四,学生谈到文章手法——探究文章使用的手法——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

具体按哪一个方向推进教学根据学生感受最深的内容确定,教师动态调整。

三、在语言品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掘教学的深度,对“生”和“死”在一定程度上生成自己的理解。这又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弹性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的依据是学生对文本和主题理解的程度。

方向一,学生基础差,预习不充分,那还是回到文本,反复品读语言,并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简单谈谈对“生”和“死”的认识。

方向二,学生已较好消化文本,对“生”和“死”有了自己的看法,那就通过拓展加深其理解,可以拓展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对“生”和“死”的理解,时间充足也可以播放《泰坦尼克号》视频。

方向三,学生很好的把握了文本,对“生”和“死”有了较深刻的看法,进一步通过拓展加深其理解,可以介绍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大师对于“生”和“死”的看法,也可初步接触“向死而生”的观点,适度触摸,不要贴标签。

四、收束课堂,发出对生命的热情召唤,用积极的心态拥抱生活。

[①] 徐忠明:《用弹性预设促进教学生成》,《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9期。

[②] 陈杰:《建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新型关系》,《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9期。

[③] 注:这是2009四方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现场发给听课教师的教案。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月刊》

[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设计理念:

弹性教案是对教案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弹性预设,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安排都弹性化设计,体现弹性预设的教案可称之为“弹性教案”,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立足于“人”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但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又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在课前要进行弹性预设,为课堂生成留足空白。所谓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弹性预设指明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显示高度的灵活性。预设教学目标,但只是基本的目标,预设目标可以在教学中修正;预设教学重点,但只是基本重点,预设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预设教学流程,但也只是基本的流程,预设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是弹性的预设,只有这种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课堂上的动态生成。[①]弹性预设的操作定义应该是精心而不精细,预设更应预计。前者即课前教师要进行精心安排,对教学行为要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但不可精细,不能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丝丝入扣,让生成无立锥之地。后者指我们在生成面前不适完全消极被动,应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甚至错误等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充分预计好这些生长点出现时的应对措施,会创造更多的精彩生成。[②]从这个意义上说,“弹性教案”也可称为“生成性教案”。

弹性教案在备课时实际上比单一的预设性教案更为复杂,准备越充分,占有的材料越多,弹性的空间也就越大。弹性教案更多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和生成性,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只有具备一定课堂智慧的教师才能自余洒脱的实现教案的弹性化展开。

教案设计:

《鸟啼》弹性教案的生长过程

《鸟啼》预设教案[③]

江苏常州市北郊中学 唐香萍

教学目标:

通过鸟啼现象,探讨“生”和“死”的问题,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

教学方法:

通过品味语言、补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例子、投影《泰坦尼克号》视频片断体会“向死而生”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 熟悉“鸟啼”现象

在学生不预习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快速解决文章1-5节的内容,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 在熟悉1-5节内容的基础上,引出“生”与“死”。

总结:作者通过描写具体的鸟啼现象,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想要和我们一起来探讨“生”和“死”的问题。

二、 对“生死”的哲学思考

仔细阅读剩下的段落。

请学生画出读了感到热血沸腾的语句。

请学生起来朗读并分析自己所画的语句。

(如果学生说不出,老师可以示范。)

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劳伦斯的观点,其实已经浓缩为四个字——向死而生。这四个字也是这篇散文的文眼。

问:向死而生如何理解?(关注页下注释)

总结对生与死的理解:

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

死去的就让它死去 死亡不能阻挠到来生命的冲动

三、 举一反三

刚才听了鸟啼,还基本弄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这是多么伟大而深刻的哲学问题呀。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思考却没能想明白。

举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例子。

四、 情景再现

老师举例子,学生找一找能证明文中的哪些语句。

五、 总结

生命为什么如此可贵?因为“向死而生”

所以要:好好活着,活出精彩!(与在座的所有师生共勉)

(如果时间有多,中间可以插入《泰坦尼克号》的相关镜头。)

这是前不久“四方杯”语文教师大赛参赛老师常州市北郊中学唐香萍老师课前发给听课老师的教学简案,教案《弹性教案:理念与设计》。

《鸟啼》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一篇哲理散文,入选苏教版必修二第一板块,板块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唐老师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都有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这里主要从“弹性”设计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弹性教学目标的确立。唐老师教案(以下简称唐案)确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鸟啼现象,探讨“生”和“死”的问题,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将探讨“生”和“死”的问题做为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了专题的“主题”,符合编辑的意图,因此目标基本是对头的。但唐案目标的落脚点主要在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具体课堂上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深刻的哲学观点。实际上“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内涵艰深,没有一定哲学根基的人是难以理解的,更不用说高一学生了。因此让学生达到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是不合实际也是不可能的。据此可以将教学目标调整为探讨“生”和“死”的问题,以此作为教学的方向,至于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具体的课堂情境而定。

二、弹性教学内容的确定。弹性教学目标主要指明教学的方向,而弹性教学内容则要具体的确定,只是在上课时根据即时的情境动态的调整(取舍)。实际上唐老师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时间有多,中间可以插入《泰坦尼克号》的相关镜头”,这是从时间的角度弹性处理教学内容。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唐老师并没有举史铁生《我与地坛》的例子,而是花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放了《泰坦尼克号》视频,不知唐老师是基于何种考虑:时间多还是其他需要?其实应该考虑的是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哪种内容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体悟等。这两点教学内容都属于课堂拓展,在学生对文本尚未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是不适宜的。因此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充分一些,这样才为课堂上弹性取舍教学

内容提供了可能,从这个角度说,弹性教案的备课量远远大于一般预设性教案。

三、弹性教学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如背景和作者介绍适合教师讲解,而语言则需要学生品读,方法是服务于内容的,因此,弹性化处理教学内容自然需要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

四、弹性教学流程的安排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弹性化处理,使得教学过程一定也是弹性的,因为教学目标达到何种程度以及选择哪些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实际上课堂本身就是动态的,一成不变的演教案剧早就被人诟病,应根据即时的课堂情境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进程,这就不仅仅是弹性教案的要求了。在具体的教案编写过程中,只能大致确定课堂的流程,或者预想好几种推进方案,而更主要的是靠教师在课堂上智慧的处理。

从根本上讲,“弹性教案”体现的是一种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一成不变的执行静态教案是违反教学规律的;但教案(编写好的)本身又是固定的呈现,有些方面是无法体现其“弹性”特点的,如弹性的教学流程就很难体现,需要教师结合即时的课堂样态调整教学行为。下面结合上面的阐述,对《鸟啼》教案进行改写,力求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其“弹性”的特色。 《鸟啼》弹性教案

弹性教学目标:通过品味语言,体悟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对“生”和“死”的思考,能达到的程度根据学生基础和课堂情境动态调整,力求生成自己的感悟。

弹性教学内容:预设下列教学内容,①劳伦斯其人及其作品风格简介。②课文的结构梳理。③品味隽永深刻清新的语言,发现其蕴含的深意。④文章使用的象征、比喻等表现手法。⑤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比如喜欢用“银色”等。⑥海德格尔关于“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⑦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关于“生”和“死”的思考。⑧电影《泰坦尼克号》视频片断。其中教学内容③是基本内容,其他内容根据课堂情境动态调整。

弹性教学方法:内容决定方法,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配套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①⑥教师介绍,②④师生共同探究,③⑤学生品读体悟,⑦⑧多媒体投影拓展。

弹性教学流程:

由于目标、内容和方法都是不确定的,教学流程更难以确定,只能预计一个大致的思路,并在一些重要节点上进行多向度的预计。

一、 请学生谈初读感受。

二、引导学生往主题方面谈感受。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结合学生的体悟弹性安排下面的教学内容:

方向一,学生谈到作者——介绍作者风格——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

方向二,学生谈到内容——梳理作品结构——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

方向三,学生谈到语言——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

—介绍作者语言风格——进一步体会语言特色。

方向四,学生谈到文章手法——探究文章使用的手法——品读作品语言——体悟语言背后关于“生”和“死”的内涵。

具体按哪一个方向推进教学根据学生感受最深的内容确定,教师动态调整。

三、在语言品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掘教学的深度,对“生”和“死”在一定程度上生成自己的理解。这又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弹性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的依据是学生对文本和主题理解的程度。

方向一,学生基础差,预习不充分,那还是回到文本,反复品读语言,并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简单谈谈对“生”和“死”的认识。

方向二,学生已较好消化文本,对“生”和“死”有了自己的看法,那就通过拓展加深其理解,可以拓展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对“生”和“死”的理解,时间充足也可以播放《泰坦尼克号》视频。

方向三,学生很好的把握了文本,对“生”和“死”有了较深刻的看法,进一步通过拓展加深其理解,可以介绍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大师对于“生”和“死”的看法,也可初步接触“向死而生”的观点,适度触摸,不要贴标签。

四、收束课堂,发出对生命的热情召唤,用积极的心态拥抱生活。

[①] 徐忠明:《用弹性预设促进教学生成》,《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9期。

[②] 陈杰:《建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新型关系》,《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9期。

[③] 注:这是2009四方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现场发给听课教师的教案。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月刊》


相关内容

  • 教师心得演讲稿--简单会更美
  • 前段时间,<中国教育报>上曾登载着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 ...

  • 其他教案-物体形状改变以后
  •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理念: 力求让教学贴近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材料为学习的切入点,用学生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突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 ...

  • 体育教师怎样编写体育课教案
  • 体育教师怎样编写体育课教案 转自令狐昌琴白雪 体育课教案有两种,一种是理论课教案,另一种是实践课教案.虽然它们的格式不同,但基本方法.步骤.要求都是一致的.体育教师在编写体育教案前要充分理解教学目标.动作要领.重点.难点.诱导练习.辅助练习.教学组织.教法步骤和教学要求等. 教学目标是一节体育课所能 ...

  • 机械能守恒教学设计(教案形式)
  • "机械能守恒"教学设计 大面中学物理组 李阳军 [教材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的内容与本章的各节内容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是全章知识链中重要的一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又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教材通过"做一做&qu ...

  • 我的牙刷的教案
  • <我的牙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牙刷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牙刷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牙刷各部分的 ...

  • 幼儿园日计划制定及其管理&amp;nbsp;
  •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在活动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日计划就是教师为组织一日活动或半日活动而准备的书面计划.制定日计划既可以减少教师组织活动时的不确定性,找到一种方向感,又可以使课程方案的理念,借助于对日计划的构思和运作,更好地落实在每日的活动之中.因此,长期以来,不 ...

  • [音乐小屋]教案
  • <音乐小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生能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音乐小屋>,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表达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能力目标:通过趣味性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并拓展学生的思维. 3.认知目标:学生能准确地拍节奏,并能在教师的引 ...

  •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很好地帮助我们一步一步地走进新课程,理解新教 ...

  • [教师的教学技能]教案
  • <教师的教学技能>讲义 培训教师: 2014年7月16日上午8:00-12:00 1-4课时 导论 教学技能的习得 一.教学技能的含义 1.对于教学技能历来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教学技能观: (1)活动方式说.(2)行为方式说.(3)结构说.(4)知识说 以上几种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