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于永正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

听于永正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

10月15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作课于太原,亲自执教四年级的作文训练课《学习写人物对话》,还作了一场题为《强化目标意识,过关意识,扎实抓好语文》的习作讲座,受益不少。

于老师在进行讲座前,提到了两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一是班级要有良好的学习纪律,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知识点,一定要落实。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好的组织者,课堂要管,但不能管死,要活泼,但要有度。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纪律很少放在教学中进行探讨,进行反思。对于特级教师于老师,当面对执教班级个别学生不听话,爱说话的现象时,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在课堂上马上严厉地纠正,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要学会思考,而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于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对于老师的讲座进行整理,让自己在往后的习作教学中进行吸收,消化。

一、什么是目标意识?

什么是目标意识:从教师这个角度上说,就是要明确语文教什么;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就是知道语文学什么。

二、语文教学目标

1.大目标:识、写、读、背、说、作、习。(即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习作、习惯。)

简而言之: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要而言之:听读和说写。

2.小目标:即每篇课文后面的学习要求。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有越位,有不到位。

三、过关意识(落实意识)

过关即是落实,不满足于“讲过了”、“练过了”,要看学生是否学会了,掌握了。过关,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对下任年级的老师负责,对家长负责。阅读要过“五关”。

1.过字、词关

(1)认会3500个字,会写2500个字,这是基础的基础。这一关不过,势必影响今后的读和写,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2)每课过关、每单元过关、每册过关,在运用中巩固。

(3)过写规范字关:描、仿、临,持之以恒。(4)汉字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是智慧的文字。

2.朗读过关

(1)意义: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各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b.朗读是内化语言的桥梁;c. 朗读是理解的需要; d.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

(2)朗读要过正确关、流利关、停顿关、语气自然关、初步读出感情关。

(3)策略:a. 摒弃繁琐的分析,以读代讲,以讲助读,课文不读熟不开讲。

b. “跟我读” c.把朗读纳入考试。

3.过背诵关 严格要求,严格把关, 检查背诵。

4.过课外阅读关 80首古诗,150万字课外阅读量要过关。

策略:a. 师生共读 b.举办读书会 c.“强迫”加引导

d. 抱着学习写作文的目的读课外书——要意文兼得。

5.过阅读方法关

(1)读书做记号、加批注 (2)边读边想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作文教学要过“四关”

1.一、二年级过写话关

策略:读写结合、听写结合、天天练习。(如每日一句。)

2.三、四年级过“部件”关a. 六个部件:动物、植物、人物外貌、人物对话、景物、小事。 b.过基本格式关c. 初步读懂一些基本段式和修辞方法

3.五、六年级过篇章关 如:文章的结构,段与段间的过渡,开头结尾的方法,上下文的照应,如何围绕中心写文章,必要的修辞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字数关,具体关,通顺关。

4.过修改关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的方法:再念,再念,再念。——叶圣陶 明确目标,落实目标,为学生负责!教学要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

听于永正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

10月15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作课于太原,亲自执教四年级的作文训练课《学习写人物对话》,还作了一场题为《强化目标意识,过关意识,扎实抓好语文》的习作讲座,受益不少。

于老师在进行讲座前,提到了两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一是班级要有良好的学习纪律,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知识点,一定要落实。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好的组织者,课堂要管,但不能管死,要活泼,但要有度。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纪律很少放在教学中进行探讨,进行反思。对于特级教师于老师,当面对执教班级个别学生不听话,爱说话的现象时,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在课堂上马上严厉地纠正,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要学会思考,而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于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对于老师的讲座进行整理,让自己在往后的习作教学中进行吸收,消化。

一、什么是目标意识?

什么是目标意识:从教师这个角度上说,就是要明确语文教什么;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就是知道语文学什么。

二、语文教学目标

1.大目标:识、写、读、背、说、作、习。(即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习作、习惯。)

简而言之: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要而言之:听读和说写。

2.小目标:即每篇课文后面的学习要求。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有越位,有不到位。

三、过关意识(落实意识)

过关即是落实,不满足于“讲过了”、“练过了”,要看学生是否学会了,掌握了。过关,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对下任年级的老师负责,对家长负责。阅读要过“五关”。

1.过字、词关

(1)认会3500个字,会写2500个字,这是基础的基础。这一关不过,势必影响今后的读和写,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2)每课过关、每单元过关、每册过关,在运用中巩固。

(3)过写规范字关:描、仿、临,持之以恒。(4)汉字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是智慧的文字。

2.朗读过关

(1)意义: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各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b.朗读是内化语言的桥梁;c. 朗读是理解的需要; d.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

(2)朗读要过正确关、流利关、停顿关、语气自然关、初步读出感情关。

(3)策略:a. 摒弃繁琐的分析,以读代讲,以讲助读,课文不读熟不开讲。

b. “跟我读” c.把朗读纳入考试。

3.过背诵关 严格要求,严格把关, 检查背诵。

4.过课外阅读关 80首古诗,150万字课外阅读量要过关。

策略:a. 师生共读 b.举办读书会 c.“强迫”加引导

d. 抱着学习写作文的目的读课外书——要意文兼得。

5.过阅读方法关

(1)读书做记号、加批注 (2)边读边想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作文教学要过“四关”

1.一、二年级过写话关

策略:读写结合、听写结合、天天练习。(如每日一句。)

2.三、四年级过“部件”关a. 六个部件:动物、植物、人物外貌、人物对话、景物、小事。 b.过基本格式关c. 初步读懂一些基本段式和修辞方法

3.五、六年级过篇章关 如:文章的结构,段与段间的过渡,开头结尾的方法,上下文的照应,如何围绕中心写文章,必要的修辞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字数关,具体关,通顺关。

4.过修改关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的方法:再念,再念,再念。——叶圣陶 明确目标,落实目标,为学生负责!教学要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


相关内容

  • 于永正谈语文
  • 于永正谈语文 2011-08-23 年长且富学识之人,阅历与学养混合在一起,犹如积年的普洱,又似百年的檀木,散发出厚朴浓郁的生命气息,寻常的言行中,便能熏人情感,动人灵魄.上午在杭州郊区的富阳,富春江边,听于老师讲座,就有这种感觉.于老师讲得并不生动,简短,简单,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高深的道理,但字 ...

  • 于永正教育思想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 于永正教育思想高级研修班学习所得 这次我们到河南学习了四天半,通过短短的四天学习,感受颇深.现将学习心得简单说说. 一.学习日程安排 这四天的学习内容分别是:7月17日上午,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家于永正主讲的<我的为师之道>,下午是<快乐的成长历程>主讲是著名特级特级教师赵志袢: ...

  • 教师考核细则
  • 永正初中教师考核细则 为推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正宁县关于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为绩效工资发放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考核原则:坚持民主.公正.客 ...

  • 小学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
  •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 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题记 这个暑期的14.15号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对待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非常珍惜,感到受益匪浅.面对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 ...

  • 语文教改心得体会
  • 十年课改花千树 春风拂面馨香来 -- "小学语文十年课改会议"感受 3月28日--29日,"潍坊市小学语文10年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议"在富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潍坊市教科院主办,坊子区教育局.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联合承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 ...

  •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 xx年12月3日----12月17日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师范大学,参加了国家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第三期培训班的培训,15天来的学习,也是我有生以来参加培训学习体验到的时间最紧张.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独特.专家最众多.收获最丰厚的一次培训,我觉得此次培训可谓是不虚此行,终生难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名家荟萃, ...

  • 观看于永正老师公开课听课记录
  • 观看于永正老师的公开课听课记录 公开课上,与老师面对的是与自己不熟悉的低年级学生,为了使学生消除陌生感,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于老师用自己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感染了学生. 随后,深处右手和老师一块写课题--一株紫丁香.随后,反复领读,读出情感和诗意.这是教学过程第一模块.第二模块,识生字.对于" ...

  • 于永正教学设计
  • <杨氏之子>实录及解读(于永正) 执教/于永正 评析/李兴举 [文本呈现]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教学实录] 一. ...

  • 新经典学习心得doc
  • "新经典"诵读教学 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学 习 心 得 金碧小学:姜远学 2009年4月23日 "新经典"诵读教学学习心得 金碧小学 姜远学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全国"新经典"诵读实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