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放大招,青岛大虾要被消灭了!

现在一些部门的政策、文章读起来真的好高大上,高大上得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动不动这个自由主义理论那个经济学思想,让人感觉是研究天文学里的彗星撞地球,或是银河超级电脑运算多少年才能算出的超级数学难题。内参君有时看到那一堆堆厚厚的的制度汇编,或者顶到天花板的政策文件,吓得真是膝盖都软了。

软是软了,心里还是不解: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没有传真机、没有复印机的年代,国家究竟怎么管理的?那时候不可能有那么多天女散花一样的文件啊,改革就推不动了吗?不对啊,78年的时候,那时没有电脑、网络,更没有苹果手机,改革还不是搞得热火朝天?

有一天内参君忽然恍然大悟,喔,各部门的那些文件,往往用99字的语言垃圾,衬托一个字的干货,有时甚至一点干货没有。现代办公设备,t提供了“ctrl c +ctrl v”的方法,制造文件垃圾更方便了。

真正的改革,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空头大理论。关键是抓住最关键的一点,想出实招,寸劲寸进,一招破冰。

有时,内参君恨不得开一卡车,直接把那些言之无物、套话连篇的文件拉到造纸厂捣成纸浆,省得这些一点用不顶的破玩意,浪费读者的生命!

那么,什么样的实招才顶用?让内参君给大伙儿讲几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汉代推恩令。

话说汉高祖刘邦分封天下,立了许多同姓为王,管理封地。几代人下来,这些侯王势力越来越大,尾大不掉,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文景两帝采取了一些措施消藩,可是,即使流了血,发生了战争,也没搞定。到了汉武帝,他想了一招,实行“推恩令”。汉武帝下令,改变过去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他们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这些王爷乐坏了,纷纷要求把封地分给几个儿子,这样一分二分,每个封国的面积都化整为零,渐渐缩小,再也不足与中央朝廷抗衡。定时炸弹于是拆除。

第二个故事:运送罪犯的付款方式。

英国将澳洲变成殖民地之后,鼓励国民移民到澳洲,可是当时澳洲非常落后,没有人愿意去。英国政府就想出一个办法,把罪犯送到澳洲去。英国政府雇佣私人船只运送犯人,按照装船的人数付费,多运多赚钱。很快政府发现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就是罪犯的死亡率非常之高,平均超过了百分之十,最严重的一艘船死亡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三十七。政府官员绞尽脑汁想降低罪犯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员上船监督,限制装船数量等等,却都实施不下去。

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将付款方式变换了一下:由根据上船的人数付费改为根据下船的人数付费。船东只有将人活着送达澳洲,才能赚到运送费用。

新政策一出炉,罪犯死亡率立竿见影地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后来船东为了提高生存率还在船上配备了医生。

第三个故事:合格率的检查制度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才行。厂家负责人说他们竭尽全力了,9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军方(也有人说是巴顿将军)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什么叫有招?这就是实招。

这几个故事无不说明:改革,最重要的是有招!这种招也许开始看起来并不轰轰烈烈,但是它会自动裂变、渗透,过一段时间回头看,哇,貌不惊人的招数,却管了大用!开始看着不起眼的一个小制度,却让陈年宿疾痊愈,难言之隐了之!

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这种实招!

大招不一定就是实招!四万亿元放水够不够大?够!但它不是我们上面讲的类型,冲击是很大,但不长效。

相反,最近国务院宣布要全面推开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改革,跟四万亿相比,看起来不起眼得第一,却能那种能顾管长远、自动推动既得利益格局调整、纲举目张的大招!

这项改革不起眼吧?可能你都不一定听说,不一定知道啥叫“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吧?可是,它要改变你未来的生活!

先科普一下吧,啥叫“三证合一”?那就是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需要依次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成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身份标识的营业执照,并通过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一照一码”的登记制度。这样就打破了工商、质监和税务部门的办证界限,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一个证照,三个不同的编码变成一个编码,称为“社会信用代码”。也就是说,以后,公民除了有自然人的身份证外,还会有作为纳税人身份的个人税号,每个企业也会拥有一个经济身份证!

从近期的角度看,这个改革的意义不言自明,那就是给创业者办企业更省事了。不用跑几个地方,一个窗口就把三个部门的事给办了,以后每年年审什么的,也不用给这几个部门磕头作揖,创业的成本降低了,经营的成本也会随之下降。这等于又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辆大车上了润滑油。

如果仅仅这点好处,那么,内参君也不必小题大做了。关键是这一招,以后会自动滚雪球,衍生出大量的制度红利。以后还很有做头。比如,三证合一后,实行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各部门就没有那么多理由直接插手企业经营,对企业指手画脚会减少,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比如,“三证合一”后,国家可以对企业实行大数据管理,部门的数据不会被各种理由割裂开来成为孤岛,而是能够共享应用,这样,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就更方便了,充分利用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动企业基础信息和相关信用信息在政府部门间广泛共享和有效应用,不仅少花钱,还能把事前监管,真正转移到事中和事后。这也将倒逼部门提高管理水平。

更长远看,“三证合一”可以推动把我国诚信数据库真正建立起来,让每个企业、每个企业主都有自己信用记录,让信用记录成为每个企业和企业家的另一张脸。西方国家这个信用记录,是伴随终身的,里面对于诚实守信的企业来说,“信用档案”能帮助他们积累信誉财富, 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那些没有诚信的企业和企业主,失信一次,在这张经济身份证里就登记在案,等于在他们脸上刻上一道疤,以后做生意不被信任,寸不难行。

今年国庆期间,发生了青岛大虾事件,这起宰客事件给全国人民心里狠狠添了堵。山东人民本来很仗义,青岛人也不例外,怎么就干起宰客的事了,敢情孙二娘的灵魂附体了?

说来说去,发生了青岛大虾宰客的事儿,根本原因在于,店主觉得国庆期间宰几次客,宰了就宰了,反正以后也留不下任何记录,人不知鬼不觉,有啥了不得?

如果“三证合一”的改革继续延伸,“经济身份证”真正实行,就会给店主上了一个永远拿不掉的紧箍咒:你宰吧,宰一次,以后你脸上就永远刻上了青岛大虾创始人这七个字,走到哪里都做不了生意,看你还敢不敢!这种经济身份证制度的推行,将让店主的诚信守法经营,变成了保护自己利益的一种自发的积分行为,这样,哪怕这个人人品再低劣,他也会象爱护眼珠一样,保护自己经济身份证里的这项诚信记录。否则,哪怕他道德再高尚,一旦财虫上脑,他也会短期经营,恶意操盘。因为38元一只虾,是最符合他在当前制度环境下的最大利益的。只有设计出“经济身份证”这样的制度和技术条件,青岛大虾才能最终绝迹。

再往更远处看,“经济身份证”这种制度,将让这个国度的人,获得经济安全感,终止相互伤害的模式。有恒产者有恒心,有恒心者立恒业,诚信记录将成为伴随企业主终身的一个恒产,久而久之,也许能改变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一种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

内参君不是美分,也不是五毛党,政府做得不够好,应该提意见,政府做好的,也要给予点赞。

这次,内参君由衷要为李克强总理点赞,为税务、工商等部门点赞,你们干了一件好事,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如果每个部门都踏踏实实琢磨一些实招,每年拿出一个像“三证合一”“一照一证”这样的管用的办法,尽可能最新的技术改造流程中的最关键环节,那么一年就拿出一百多招。有这一百多招就够了,岂不闻,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招不在多,管用就行!

中国改革走到今天,的确是需要放下那些无用的空头理论,开动机器想出实招!我们不需要那些华丽丽的扯淡,更不需要言不及义的文山会海、文件旅行,中国需要的,第一是实招,第二是实招,第三,还是实招!

一招鲜,才能吃遍天,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现在一些部门的政策、文章读起来真的好高大上,高大上得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动不动这个自由主义理论那个经济学思想,让人感觉是研究天文学里的彗星撞地球,或是银河超级电脑运算多少年才能算出的超级数学难题。内参君有时看到那一堆堆厚厚的的制度汇编,或者顶到天花板的政策文件,吓得真是膝盖都软了。

软是软了,心里还是不解: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没有传真机、没有复印机的年代,国家究竟怎么管理的?那时候不可能有那么多天女散花一样的文件啊,改革就推不动了吗?不对啊,78年的时候,那时没有电脑、网络,更没有苹果手机,改革还不是搞得热火朝天?

有一天内参君忽然恍然大悟,喔,各部门的那些文件,往往用99字的语言垃圾,衬托一个字的干货,有时甚至一点干货没有。现代办公设备,t提供了“ctrl c +ctrl v”的方法,制造文件垃圾更方便了。

真正的改革,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空头大理论。关键是抓住最关键的一点,想出实招,寸劲寸进,一招破冰。

有时,内参君恨不得开一卡车,直接把那些言之无物、套话连篇的文件拉到造纸厂捣成纸浆,省得这些一点用不顶的破玩意,浪费读者的生命!

那么,什么样的实招才顶用?让内参君给大伙儿讲几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汉代推恩令。

话说汉高祖刘邦分封天下,立了许多同姓为王,管理封地。几代人下来,这些侯王势力越来越大,尾大不掉,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文景两帝采取了一些措施消藩,可是,即使流了血,发生了战争,也没搞定。到了汉武帝,他想了一招,实行“推恩令”。汉武帝下令,改变过去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他们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这些王爷乐坏了,纷纷要求把封地分给几个儿子,这样一分二分,每个封国的面积都化整为零,渐渐缩小,再也不足与中央朝廷抗衡。定时炸弹于是拆除。

第二个故事:运送罪犯的付款方式。

英国将澳洲变成殖民地之后,鼓励国民移民到澳洲,可是当时澳洲非常落后,没有人愿意去。英国政府就想出一个办法,把罪犯送到澳洲去。英国政府雇佣私人船只运送犯人,按照装船的人数付费,多运多赚钱。很快政府发现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就是罪犯的死亡率非常之高,平均超过了百分之十,最严重的一艘船死亡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三十七。政府官员绞尽脑汁想降低罪犯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员上船监督,限制装船数量等等,却都实施不下去。

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将付款方式变换了一下:由根据上船的人数付费改为根据下船的人数付费。船东只有将人活着送达澳洲,才能赚到运送费用。

新政策一出炉,罪犯死亡率立竿见影地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后来船东为了提高生存率还在船上配备了医生。

第三个故事:合格率的检查制度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才行。厂家负责人说他们竭尽全力了,9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军方(也有人说是巴顿将军)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什么叫有招?这就是实招。

这几个故事无不说明:改革,最重要的是有招!这种招也许开始看起来并不轰轰烈烈,但是它会自动裂变、渗透,过一段时间回头看,哇,貌不惊人的招数,却管了大用!开始看着不起眼的一个小制度,却让陈年宿疾痊愈,难言之隐了之!

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这种实招!

大招不一定就是实招!四万亿元放水够不够大?够!但它不是我们上面讲的类型,冲击是很大,但不长效。

相反,最近国务院宣布要全面推开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改革,跟四万亿相比,看起来不起眼得第一,却能那种能顾管长远、自动推动既得利益格局调整、纲举目张的大招!

这项改革不起眼吧?可能你都不一定听说,不一定知道啥叫“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吧?可是,它要改变你未来的生活!

先科普一下吧,啥叫“三证合一”?那就是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需要依次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成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身份标识的营业执照,并通过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一照一码”的登记制度。这样就打破了工商、质监和税务部门的办证界限,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一个证照,三个不同的编码变成一个编码,称为“社会信用代码”。也就是说,以后,公民除了有自然人的身份证外,还会有作为纳税人身份的个人税号,每个企业也会拥有一个经济身份证!

从近期的角度看,这个改革的意义不言自明,那就是给创业者办企业更省事了。不用跑几个地方,一个窗口就把三个部门的事给办了,以后每年年审什么的,也不用给这几个部门磕头作揖,创业的成本降低了,经营的成本也会随之下降。这等于又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辆大车上了润滑油。

如果仅仅这点好处,那么,内参君也不必小题大做了。关键是这一招,以后会自动滚雪球,衍生出大量的制度红利。以后还很有做头。比如,三证合一后,实行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各部门就没有那么多理由直接插手企业经营,对企业指手画脚会减少,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比如,“三证合一”后,国家可以对企业实行大数据管理,部门的数据不会被各种理由割裂开来成为孤岛,而是能够共享应用,这样,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就更方便了,充分利用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动企业基础信息和相关信用信息在政府部门间广泛共享和有效应用,不仅少花钱,还能把事前监管,真正转移到事中和事后。这也将倒逼部门提高管理水平。

更长远看,“三证合一”可以推动把我国诚信数据库真正建立起来,让每个企业、每个企业主都有自己信用记录,让信用记录成为每个企业和企业家的另一张脸。西方国家这个信用记录,是伴随终身的,里面对于诚实守信的企业来说,“信用档案”能帮助他们积累信誉财富, 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那些没有诚信的企业和企业主,失信一次,在这张经济身份证里就登记在案,等于在他们脸上刻上一道疤,以后做生意不被信任,寸不难行。

今年国庆期间,发生了青岛大虾事件,这起宰客事件给全国人民心里狠狠添了堵。山东人民本来很仗义,青岛人也不例外,怎么就干起宰客的事了,敢情孙二娘的灵魂附体了?

说来说去,发生了青岛大虾宰客的事儿,根本原因在于,店主觉得国庆期间宰几次客,宰了就宰了,反正以后也留不下任何记录,人不知鬼不觉,有啥了不得?

如果“三证合一”的改革继续延伸,“经济身份证”真正实行,就会给店主上了一个永远拿不掉的紧箍咒:你宰吧,宰一次,以后你脸上就永远刻上了青岛大虾创始人这七个字,走到哪里都做不了生意,看你还敢不敢!这种经济身份证制度的推行,将让店主的诚信守法经营,变成了保护自己利益的一种自发的积分行为,这样,哪怕这个人人品再低劣,他也会象爱护眼珠一样,保护自己经济身份证里的这项诚信记录。否则,哪怕他道德再高尚,一旦财虫上脑,他也会短期经营,恶意操盘。因为38元一只虾,是最符合他在当前制度环境下的最大利益的。只有设计出“经济身份证”这样的制度和技术条件,青岛大虾才能最终绝迹。

再往更远处看,“经济身份证”这种制度,将让这个国度的人,获得经济安全感,终止相互伤害的模式。有恒产者有恒心,有恒心者立恒业,诚信记录将成为伴随企业主终身的一个恒产,久而久之,也许能改变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一种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

内参君不是美分,也不是五毛党,政府做得不够好,应该提意见,政府做好的,也要给予点赞。

这次,内参君由衷要为李克强总理点赞,为税务、工商等部门点赞,你们干了一件好事,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如果每个部门都踏踏实实琢磨一些实招,每年拿出一个像“三证合一”“一照一证”这样的管用的办法,尽可能最新的技术改造流程中的最关键环节,那么一年就拿出一百多招。有这一百多招就够了,岂不闻,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招不在多,管用就行!

中国改革走到今天,的确是需要放下那些无用的空头理论,开动机器想出实招!我们不需要那些华丽丽的扯淡,更不需要言不及义的文山会海、文件旅行,中国需要的,第一是实招,第二是实招,第三,还是实招!

一招鲜,才能吃遍天,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相关内容

  • 2016时政热点
  • 2016高考语文时事热点素材积累 高考作文素材1: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人 ...

  • 关于青岛大虾的一点反思
  • 关于青岛大虾的一点反思 青岛"38元大虾"事件发生后,涌现出了一系列理性的反思文章.有反思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的职责和办事效率的,有反思政府相关部门危机公关应急能力的,有反思旅游业利益分配框架设计是否合理的. 这些反思,倘若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付诸行动,都将大大有利于合 ...

  • 大虾是如何煮熟的
  • 沈嘉禄主笔爱好美食和收藏Editorial Writer 我们吃过以恶治恶的苦头,今天再也不能重蹈覆辙了. 一只38元的大虾,瞬间击溃了青岛的美好形象.八大关.天主堂.栈桥.水族馆.海滨浴场.啤酒.崂山泉水,还有与德国有关的种种传说--在一只大虾面前如此不堪一击,青岛人民叫冤,我也想不通. 第一次去 ...

  • (26)青岛天价虾事件的背后是公权力傲慢!
  • 青岛天价虾事件告一段落,商家被罚九万了结,意料之中的事.政府官员说的"严打"',果然又是罚款.自行政处罚法实施以来,最常见也最让民众讨厌的执法就是罚款.尤其是此类损害消费者权利的案件,权利被损害的是消费者,行政处罚九万不是赔给消费者,而是进了有关部门腰包.执法部门要么不作为,一作 ...

  • 青岛特色小吃
  • 青岛市入选历届"中华名小吃"名单 (20个,排名不分先后) 企业名称 小吃名称 青岛美达尔食品有限公司 美达尔烤肉串 青岛万和春餐饮有限公司 砂锅排骨米饭 青岛饭店联生猪蹄 青岛饭店如意糕 青岛饭店千层饼 青岛春和楼饭店 三鲜蒸饺 青岛春和楼饭店 香酥鸡 青岛谷香村饭店 谷香村排 ...

  • 虾的21种做法
  • 虾的21种做法 一:香辣虾 材 料 :海白虾若干,背脊开边. 干辣椒,花椒若干姜.蒜切片,葱切丝 泡辣椒几个,泡姜一块也切片. 做 法 : 1.锅内倒入油,记得要多一些,比平曰炒同样份量的荤菜油多一倍吧 大火烧油至辣,倒入虾. 2.炒一会,放入干辣椒和花椒,翻炒,让热油把辣味和麻味都"压榨 ...

  • 2015年国庆节趣闻
  • 2015年国庆节趣闻 1.国庆期间,外地的王先生赶到青岛想去吃38元一只的海捕大虾,因饭店爆满,王先生就点了盘8元瓜子边嗑边等.谁知轮到王先生就餐时,店员却要他先交6万,原来该店的瓜子不是8元一盘,而是8元一个!曾夺过全国嗑瓜子速度冠军的王先生非常后悔.后面排队买单的李先生当场休克,手里紧紧握着小票 ...

  • 油焖大虾的做法
  • 油焖大虾的做法 油焖大虾的做法 将虾冲洗一下,减掉虾须 用牙签从虾的倒数第二节将虾线挑出 葱姜蒜切末 锅中烧热油,放入葱姜蒜爆香 放入虾翻炒几下 放入料酒1汤匙,白糖1汤匙,醋一汤匙,生抽2汤匙.也可以将所有的调料事先调好,一齐倒入.锅盖盖用中火焖至虾变成红色 打开锅盖,翻炒半分钟左右即可 1.在处 ...

  • 2015年十大危机公关经典案例回顾
  • 2015年十大危机公关经典案例回顾(一) 核心提示: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危机公关,笔者将拿出2015年最有代表性的10个危机案例,与大家深入分析危机发生的内在逻辑以及应对的策略与方法.案例来自于各行各业,有企业的,有名人的.也有政府的.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大家能够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以及在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