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识鸟音

公冶长识鸟音

从前,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叫公冶长的人。一天,他进山打柴,捉住了一条小蛇,便带回家喂养。并给它取名小青。还亲热地称为青弟。几年光景,这条蛇长成了一条碗口粗,一丈多长的大蛇,它们之间建立了很好的感情。随着小青的增长,食量也越来越大,公冶长喂养不起了,只得忍痛把它放回山中。

小青是条公蛇,回山后又遇到一条母蛇,它们便成了一对。 这一天,公冶长又上山打柴,并想去看看小青,不想小青不在洞中,却见一只癞蛤蟆和一条蛇在洞口交配,公冶长举刀向那只癞蛤蟆砍去,不想癞蛤蟆灵敏得很,猛一躲闪,刀子却落到了母蛇身上,几乎把它砍为两截。

这条母蛇正是小青的伙伴。公冶长刚走,小青就回来了,母蛇便向它诉苦。小青听了,误以为大哥故意伤它的母蛇,决定晚上去找大哥报仇。

公冶长打柴回来,天已黑了。他盛了碗热饭凉着,想进屋歇一会儿再吃。小青来到公冶长家,进到厨房,见灶上放一碗饭,它想,先吃了这碗饭再说,嘴一张,一大碗饭已到了肚里,这才悄悄来到上屋窗下。屋里公冶长正给母亲说他打蛇之事。小青听了,方知大哥平时对它的恩德,便不声不响地走了。刚出大门,猛想起自己把大哥那碗饭偷吃了,大哥肯定吃不饱了,就返回来把饭又吐到了碗里。公冶长吃了小青吐出来的那碗饭,能够听懂各种鸟叫,能识鸟音。鸟一叫唤,他便知道说的啥。

这日,公冶长正在家中闲坐,一只喜鹊落到院里树上“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公冶长听出喜鹊在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死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大喜,忙来到南山,果见一只绵羊死在那里,便把它背回家中,动手剥起来。他刚掏出肠子,一只大狗“呜”的一声撺了上来,噙起肠子就跑。公冶长一时也忘了喜鹊说的“你吃肉,我吃肠”的话,也没去追赶。半月后的一天,那只喜鹊又飞来叫到:“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大灰狼,你吃肉,我喝汤。”公冶长听了,便又提刀来到上次拾绵羊的地方,没有见到狼,却见一人被砍死在那里。

公冶长深知此地不可久留,慌忙往回跑,没跑多远,便被人发现,不由分说,把他送到县衙。

原来,公冶长上次没按喜鹊说的话做,喜鹊对他不满,便趁人在南山持刀杀人时把他诓上来。

县太爷姓胡名判,此人审案,一向不明不白,糊里糊涂,他认为谁有理谁就有理,冤枉人再喊冤枉也枉然,真可算名符其实了!这会儿,他正在老婆面前吹捧自己,衙役来报,抓着了一个叫公冶长的杀人凶手,他便立即升堂。

公冶长被带上堂来,胡判劈头就问:“公冶长,你为何行凶杀人,快如实招来!”公冶长说:“小人未曾杀人。”胡判大怒:“有人亲眼见你提着刀从死人跟前跑过来,你还想抵赖不成?”公冶长说:“小人实在没有杀人。”接着,就把喜鹊唤他之事详细地说了。胡判哪里肯信!“啪”地一拍惊堂木:“大胆刁徒,你竟敢胡乱编造,欺骗老爷,不动大刑,谅你不招!”命衙役对公冶长施加酷刑,公冶长忍受不了,只得违心

招供。胡判让他画了押,随即打入死牢。

胡判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定案,并很快上报朝廷。没多久,上边便下了批条,公冶长行凶杀人,理当偿命,判为死刑,到八月仲秋问斩。

刑期越来越近了。一日,知府周大人奉旨下来复查案件。当审阅到公冶长杀人一案时,认为证据不足,又听胡判说了审案经过,更加怀疑。于是,决心重审此案。

周知府命人将公冶长从死牢里提出来,问公冶长:“公治长,有人告你行凶杀人,你服也不服?”公冶长说:“实在是冤枉小人。”于是,他将能听懂鸟叫,及喜鹊两次叫他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周知府听了,皱了皱眉头,沉思了一会,忽然计上心来,随命将公冶长暂押下去。

县衙的屋檐下有一窝小燕,周知府叫其它人都退下去,独自把窝里几只出壳不久的小燕娃掏出来,然后把它们锁抽屉里。母燕见他拿走了自己的孩子,叫个不停。周知府命人把公冶长带进来,对他说:“公冶长,你说你能听懂鸟音,你听听这只燕子说的是啥话?”公冶长听了一会,说:“老爷,那燕子在说,知府呵,知府呵,我与您无怨无仇,又没惹您生气,您为何把我的孩子锁到抽屉里?”知府一听大喜,当即说:“公冶长着实冤枉,请暂委屈一时,待我上报朝廷,撤销原判,再放你回家。”

几天后,公冶长果然无罪释放了。而那糊涂官胡判,因审案屡出差错,也被革去官职,回家为民。

公冶长识鸟音

从前,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叫公冶长的人。一天,他进山打柴,捉住了一条小蛇,便带回家喂养。并给它取名小青。还亲热地称为青弟。几年光景,这条蛇长成了一条碗口粗,一丈多长的大蛇,它们之间建立了很好的感情。随着小青的增长,食量也越来越大,公冶长喂养不起了,只得忍痛把它放回山中。

小青是条公蛇,回山后又遇到一条母蛇,它们便成了一对。 这一天,公冶长又上山打柴,并想去看看小青,不想小青不在洞中,却见一只癞蛤蟆和一条蛇在洞口交配,公冶长举刀向那只癞蛤蟆砍去,不想癞蛤蟆灵敏得很,猛一躲闪,刀子却落到了母蛇身上,几乎把它砍为两截。

这条母蛇正是小青的伙伴。公冶长刚走,小青就回来了,母蛇便向它诉苦。小青听了,误以为大哥故意伤它的母蛇,决定晚上去找大哥报仇。

公冶长打柴回来,天已黑了。他盛了碗热饭凉着,想进屋歇一会儿再吃。小青来到公冶长家,进到厨房,见灶上放一碗饭,它想,先吃了这碗饭再说,嘴一张,一大碗饭已到了肚里,这才悄悄来到上屋窗下。屋里公冶长正给母亲说他打蛇之事。小青听了,方知大哥平时对它的恩德,便不声不响地走了。刚出大门,猛想起自己把大哥那碗饭偷吃了,大哥肯定吃不饱了,就返回来把饭又吐到了碗里。公冶长吃了小青吐出来的那碗饭,能够听懂各种鸟叫,能识鸟音。鸟一叫唤,他便知道说的啥。

这日,公冶长正在家中闲坐,一只喜鹊落到院里树上“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公冶长听出喜鹊在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死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大喜,忙来到南山,果见一只绵羊死在那里,便把它背回家中,动手剥起来。他刚掏出肠子,一只大狗“呜”的一声撺了上来,噙起肠子就跑。公冶长一时也忘了喜鹊说的“你吃肉,我吃肠”的话,也没去追赶。半月后的一天,那只喜鹊又飞来叫到:“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大灰狼,你吃肉,我喝汤。”公冶长听了,便又提刀来到上次拾绵羊的地方,没有见到狼,却见一人被砍死在那里。

公冶长深知此地不可久留,慌忙往回跑,没跑多远,便被人发现,不由分说,把他送到县衙。

原来,公冶长上次没按喜鹊说的话做,喜鹊对他不满,便趁人在南山持刀杀人时把他诓上来。

县太爷姓胡名判,此人审案,一向不明不白,糊里糊涂,他认为谁有理谁就有理,冤枉人再喊冤枉也枉然,真可算名符其实了!这会儿,他正在老婆面前吹捧自己,衙役来报,抓着了一个叫公冶长的杀人凶手,他便立即升堂。

公冶长被带上堂来,胡判劈头就问:“公冶长,你为何行凶杀人,快如实招来!”公冶长说:“小人未曾杀人。”胡判大怒:“有人亲眼见你提着刀从死人跟前跑过来,你还想抵赖不成?”公冶长说:“小人实在没有杀人。”接着,就把喜鹊唤他之事详细地说了。胡判哪里肯信!“啪”地一拍惊堂木:“大胆刁徒,你竟敢胡乱编造,欺骗老爷,不动大刑,谅你不招!”命衙役对公冶长施加酷刑,公冶长忍受不了,只得违心

招供。胡判让他画了押,随即打入死牢。

胡判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定案,并很快上报朝廷。没多久,上边便下了批条,公冶长行凶杀人,理当偿命,判为死刑,到八月仲秋问斩。

刑期越来越近了。一日,知府周大人奉旨下来复查案件。当审阅到公冶长杀人一案时,认为证据不足,又听胡判说了审案经过,更加怀疑。于是,决心重审此案。

周知府命人将公冶长从死牢里提出来,问公冶长:“公治长,有人告你行凶杀人,你服也不服?”公冶长说:“实在是冤枉小人。”于是,他将能听懂鸟叫,及喜鹊两次叫他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周知府听了,皱了皱眉头,沉思了一会,忽然计上心来,随命将公冶长暂押下去。

县衙的屋檐下有一窝小燕,周知府叫其它人都退下去,独自把窝里几只出壳不久的小燕娃掏出来,然后把它们锁抽屉里。母燕见他拿走了自己的孩子,叫个不停。周知府命人把公冶长带进来,对他说:“公冶长,你说你能听懂鸟音,你听听这只燕子说的是啥话?”公冶长听了一会,说:“老爷,那燕子在说,知府呵,知府呵,我与您无怨无仇,又没惹您生气,您为何把我的孩子锁到抽屉里?”知府一听大喜,当即说:“公冶长着实冤枉,请暂委屈一时,待我上报朝廷,撤销原判,再放你回家。”

几天后,公冶长果然无罪释放了。而那糊涂官胡判,因审案屡出差错,也被革去官职,回家为民。


相关内容

  • [论语]公冶长第五(14)
  • 王文杰 [email protected] 1 [日新]<论语>公冶长第五(14) 经典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大意 子路听说了一个道理,如果还没来得及付诸实践,就唯恐又听到一个道理. 感悟 <公冶长>一章都是对孔门弟子德行的评述,其中也隐含了夫子对后生在为学为仁 ...

  • 公冶长教案
  • 一. 学习目标 1. 理解公治长第五篇的23.24.25.26章的内容. 2. 熟读原文,背诵重要章节. 3. 培养学生宽容.诚信.谦虚谨慎的良好品质. 二. 教学重点: 理解原文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左传故事书> 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指名背诵, ...

  • 读[公冶长第五]之26
  • 读<公冶长第五>之26 农后2 1.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季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 ,无施劳."季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 ...

  • 苏教版四下[鸟语]教学设计
  • 寄情于景 走进自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鸟语>教学设计 如意小学 徐娟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积累本课的生字词,尝试学以致用. 3.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了解到"我"和鸟儿之间深厚的友谊,并树立爱鸟.护鸟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 ...

  • [论语]中的男孩名字大全(出处 寓意)
  •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同时又是中华文化宝典,如果父母给男宝宝起名字可以出自<论语>,那样既有文化又有内涵,成为每个爸爸**的心愿.小编特别整理出出自<论语>的男宝宝名字大全,每个男宝宝名字附带拼音.出处.寓意解释等. 怡如 yí rú 根据您指定的取名分类,从 ...

  • 论孔子的为人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 第33卷第3期2010年06月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Yangtze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01.33No.3 Jun.2010 论孑L子的为人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吴绵绵 (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对于孔子 ...

  • [论语]全文诵读
  • 歌名试听收藏下载 1. 论语1:学而第一 2. 论语2:学而第一 3. 论语3:为政第二 4. 论语4:为政第二 5. 论语5:八佾第三 6. 论语6:八佾第三 7. 论语7:里仁第四 8. 论语8:里仁第四 9. 论语9:公冶长第五 10. 论语10:公冶长第五 11. 论语11:公冶长第五 12 ...

  • 孔子的好学精神
  • 孔子的好学精神 林桂榛 孔子向以博学著称,在当时被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圣人",众弟子更是服膺和崇敬有加:颜回谓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罕>):子贡谓之如日月"无得而逾焉"(<子张>),所谓"夫子之不 ...

  • 关于论语的语录集
  •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论语•学而》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