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

第二章环境调查分析

2.1埃塞俄比亚基本情况调查

2.1.1地理环境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东北部内陆国。位于非洲之角的中心,东与吉布提和索马里相邻,南与肯尼亚接界,西与苏丹和南苏丹接壤,北与厄立特里亚交界。国土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地处非洲高原,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最高处462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25米。东非大裂谷将埃塞俄比亚高地分成南北两部分。 埃塞俄比亚属于东3时区,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不实行夏时制。采用儒略历,每年13个月,前12个月每月为30天,余下5天或6天(闰年)为第13个月。

埃塞俄比亚全国分为包括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和商业城市迪雷达瓦在内的2个自治行政区,9个民族州。9个州分别为:奥罗米亚州、阿姆哈拉州、阿法尔州、本尚古勒——古木兹州、甘贝拉州、哈勒尔州、索马里州、南方民族州和提格雷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特别行政市和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国土中心,面积54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450米,最高点海拔高度3000米,终年气候凉爽,平均气温16。C,人口约400万。亚的斯亚贝巴是埃塞第一大城市,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 UNECA)和非洲联盟(非统AU)总部的所在地,有“非洲政治首都”之称。其他主要城市有阿瓦萨、迪雷达瓦、纳兹雷特(或称阿达玛)、贡德尔、德谢、季马、哈拉尔、巴赫达尔、默克莱、德卜勒马科斯和内格默特等。

埃塞俄比亚资源较丰富,但勘探开发滞后。全国有12%以上可耕地面积和广阔的宜牧土地,森林覆盖率约为9%。水资源丰富,清洁水源覆盖率超过60%,素有“东非水塔”的美誉。江河湖泊众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但水资源利用率仅为5%,渔业资源迄今未得到有效商业开发。矿产资源有黄金、铁、煤、纯碱、钾盐、钽、大理石、石油.天然气等,具体品种、储量、分布等有待进一步探明,矿业开发尚待起步,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进行油气勘探开发。全国境内古迹众多,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基础设施不发达。

埃塞俄比亚俄比亚位于北纬15。,受高海拔的影响,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为1 6。C。全年大致分为旱季和雨季,2-3月和6-9月为小雨季和大雨季,其他月份为旱季。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2013年,埃塞俄比亚人口为9663万,人口增长率为2.8g%。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为人口最密集城市。目前埃塞约有2万名华人,主要是工程承包项目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在当地开展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家和工人。华人主要集中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奥罗莫州及全国大城市。在埃塞普遍受到尊重。

2.1.2政治环境

政治制度,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简称埃革阵)执政以来,创建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础的联邦政体,以发展经济为重点,注重协调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三者间关系。2001年埃革阵“四大”通过新党章、党纲,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革命民主”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发展方向。2005年5月,埃塞举行第三次议会选举。埃革阵虽继续赢得政府组阁权,但议会席位流失近1/3。反对党以大选存在舞弊为由拒不承认选举结果,在首都等主要城市煽动暴力活动,被政府平息。此后埃革阵努力推动政治与社会和谐,促进内部稳定,积极同反对党开展对话,大赦反对党领导人,巩固和加强农村地区的群众基础,基本实现政党和解;深化各项改革,加强能力和良治建设,并实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执政地位得到巩固。2008年4月,埃塞俄比亚举行联邦议会、地方各州议会及行政机关的补选和选举,埃革阵赢得绝大多数席位。201 0年5月,埃塞举行第四次多党议会选举,埃革阵获胜。目前,埃塞俄比亚政局总体稳定。1994年12月8日,埃塞俄比亚制宪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一《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1995年8月22日生效,新宪法共1 1章106条,规定埃塞俄比亚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和议会制,政教分离。总统为国家元首,任期6年。总理和内阁拥有最高执行权,南多数党或政治联盟联合组阁,集体向人民代表院负责。埃塞俄比亚各民族平等自治,享有民族白决和分离权,任何一个民族的立法机构以2/3多数通过分离要求后,联邦政府应在3年内组织该族进行公决,多数赞成即可脱离联邦。各州可以本族语言为州工作语言。保障私有财产,但国家有权进行有偿征用。城乡土地和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不得买卖或转让。组建多民族的国家军队和警察部队,军队不得干政。保障公民的民主白南和基本权利。联邦议会南人民代表院和联邦院组成,系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人民代表院系联邦立法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宪法和联邦法律的制定与修订,由全国普选产生,每5年改选一次。现有547个议席,其中少数民族至少占20席。现任议长阿卜杜拉-格梅达,2010年10月就职。联邦院拥有宪法解释权,有权决定民族自决与分离,解决民族之间纠纷。有117名议员,任期5年,南各州议会推选或人民直选产生,每个民族至少可有1名代表,每百万人口可增选一名代表。本届联邦院有1 1 7名议员,现任议长卡萨-将克勒伯尔汉,2010年10月就职,

联邦最高法院为联邦最高司法机构,院长特格纳-格塔内,下辖联邦高级法院和初审法院。总检察长由司法部长伯尔汉-海卢兼任。本届政府于2010年10月组成,2012年11月进行小幅改组除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外,还有20名内阁成员,主要有:副总理兼教育部部长德梅克·梅孔嫩、副总理级协调人兼公职部部长穆克塔尔-凯迪尔、副总理级协调人兼通讯和信息技术部部长德布雷齐翁-加布雷米卡埃尔、外交部部长特沃德罗斯-阿达诺姆、财政和经济发展部部长苏菲安-艾哈迈德等。2001年1 0月埃塞俄比亚人民代表院通过的“总统法案”规定:总统由无党派人士担任,不得有任何政治组织背景,卸任后亦不得参与政党活动;总统凶死亡或疾病不能履行职责时,由议会任命代总统。2013年10月7日,穆拉图-特肖梅当选为埃塞俄比亚新总统。武装力量南国防军、安全部队和民兵组成。联邦政府总理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统帅全国武装力量。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下辖空军司令部和陆军司令部,国防军参谋长萨莫拉-叶努斯上将为最高军事指挥官。国防军总兵力约18万人,其中正规军约15万人,安全部队和民兵预备役约3万人。空军约8000人,有作战飞机120架。安全防暴部队负责重点警务、维持社会秩序秩席。民兵组织属地方武装组成部分,配合正规部队防卫作战、维持治安。军队装备以苏制武器为主。埃塞俄比亚现有75个注册政党,其中全国性政党1 8个,其他均为地方性政党。主要有:埃革阵,执政党。对内积极推行多党议会制民主和市场经济政策,尊重各民族自决权;对外主张在平等、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推行地区大国战略。在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多党选举中均获胜。在本届人民院占499席。现任主席海尔马里亚姆。主要反对党。由原反对党联盟团结民主联盟的4个成员党于2005年9月合并而成,在本届人民院占1席。反对现行联邦制度,主张土地私有化,反对政府在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边界问题上的立场。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团结论坛最初于2009年2月F6个反对党联合组建,后扩大至8党联盟,2009年1 2月获正式承认。路线比较激进,反对埃革阵各项政策纲领,在2010年大选中获得1个席位,拒绝承认大选结果,要求重新选举。

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墓础上与各国发展关系,强调外交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于1961年建交(1954年建立领事级关系),埃革阵执政后,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2005年3月,肯尼亚总统齐贝吉访埃塞俄比亚。双方同意在投资、贸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和平等领域进行合作,并签署两国军事领域合作协议。2007年1月,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对肯尼亚进行工作访问。2012年3月2日,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肯尼亚总统齐贝吉和南苏丹总统基尔在肯尼亚拉穆港共同出席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交通走廊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包括港口、道路、铁路和输油管道建设,旨在为东部和中部非洲地区的内陆国家提供贸易通道和出

海港口。201 2年1 1月,海尔马里亚姆对肯尼亚进行了两天的国事访问,就电力、基础设施等合作进行了探讨。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于1956年建交。20世纪80年代,埃苏因相互支持对方反政府武装交恶。埃革阵执政后,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发展较快。开通了公路和微波通讯,埃塞俄比亚开始从苏丹大量进口石油,并使用苏丹港。埃塞俄比亚支持苏丹政府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立场,认为达尔富尔问题属苏丹内政。反对国际刑事法院起诉苏总统巴希尔。2008年4月,埃塞饿比亚参与联合国/非盟苏丹达尔富尔混合行动的首批警察共15人启程赴苏,目前已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了1600名步兵和后勤运输及情报信息机构。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不断。201 0年4月,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致电苏丹总统巴希尔,祝贺巴连任。201 1年7月,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埃塞俄比亚向阿布耶伊地区部署联合国临时安全部队( UNISFA)。南苏丹,并与南苏丹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互访频繁,双方成立了部长级联合委员会,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交通、运输、贸易、通讯、教育、能力建设、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埃塞俄比亚在处理南北苏丹问题上持较为客观、中立的态度,并利用其政治大国的地位,积极调停和斡旋两苏争端。201 3年,埃塞俄比亚积极调解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军争端,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两国在尼罗河水资源使用问题上素有分歧。埃革阵执政后,双边关系逐步改善。两国与苏丹在尼罗河水资源使用问题上保持沟通,成立“东尼罗河流域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和“三方论坛”,协调合理开发和利用尼罗河水资源问题。2007年1月,埃塞俄比亚外长塞尤姆访问埃及,2009年6月,两国签署《关于共同开发利用尼罗河的谅解备忘录》2010年5月,以埃塞俄比亚为首的尼罗河上游7国单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要求尼罗河流域各国享有公平、合理利用尼罗河水资源的权利,埃及对此予以反对。2013年6月,埃及外长访问埃塞俄比亚,双方发表联合公报,表示将通过对话解决有关问题。

2.1.3社会文化环境

埃塞俄比亚约有80多个民族,其中奥罗莫族人占总人口的40%,阿姆哈拉族占30%,提格雷族占8%。其他民族为阿法尔族、索马里族、古拉格族、锡达莫族和沃莱塔族等。当地居民中少有华裔。在埃塞俄比亚华人主要是工程承包项目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在当地开展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家和工人。华人在埃塞俄比亚普遍受到尊重。埃塞俄比亚有83种语言和200多种方言。主要民族语言为阿姆哈拉语、奥罗莫语及提格雷语。阿姆哈拉语为联邦政府的官方工作语言。常用的外国语有英语、意大利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在政治和经济活动中通用英语。埃塞俄比亚居民中45%信奉埃塞俄比亚正教(即东正教),40-45%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埃塞俄比亚属多民族国家,人民十分友善,习惯用靠肩及贴脸方式互致敬意,逢年过节习惯跳民族舞蹈。大多数人

信仰宗教,喜欢披白纱布,每逢周日和宗教节日到教堂做礼拜。用手抓方式进食,喜食牛羊肉,不吃野生动物和猪肉,主食为英吉拉(INJERA),爱好喝咖啡。埃革阵执政后,将发展教育、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和培养技术人才作为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全国实行1 0年义务教育制,包括小学8年初中2年。综合性大学数量已从2所增至21所。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是埃塞俄比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 1年埃塞俄比亚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4.1%,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43美元。2006-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1人、护理和助产人员3人、药师1人;2006-2012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63张。埃塞俄比亚医疗卫生状况较差,主要疾病包括与出生和生产相关的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疟疾、营养不良、痢疾和艾滋病。全国现有约100多所医院,2万名医务人员,但当地药品缺乏,价格昂贵。中国卫生部委托河南省卫生厅派„了17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疔队,科别包括危重监护内科、呼吸内科、脑外、骨外、放射科、针灸、口腔内科和麻醉、小儿、病理、妇产科等。2013年5月,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1 7批医疗队的15名队员抵达埃塞俄比亚,进驻中国援建的提露内丝--北京综合医院内开展合作。埃塞俄比亚劳工法规定,工人和雇主均有权建立工会或雇主协会并参加其活动。拥有20名以上工人的企业可建立工会,数个工会可组成联合会,数个联合会可建立联盟,并可加入对口的国际组织。工会有权与雇主或雇主协会就签订集体协议讨价还价。埃塞俄比亚工会势力比较强大,组织工人罢工、与雇主谈判要求提高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的事件经常发生。 埃塞俄比亚现有4719个宗教、发展、专业和公民组织,广泛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各方面活动。埃塞俄比亚电视台为该国目前唯一的电视台,1 965年开播,全国覆盖率47%,现有180名记者。每天用阿姆哈拉、奥罗莫和英语播放6小时。 “埃塞俄比亚之声”系国家广播电台,对内用阿姆哈拉、提格雷和奥罗莫语,对外用英、法和索马里语广播。埃塞俄比亚广播电台现有近百名记者,对内用阿姆哈拉等8种民族语言,对外用英、法和阿拉伯语广播。为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埃塞政府于2002年1月通过广播法,并在新闻部下成立了广播局( EBA)。全国现有121家报刊杂志。官方有阿姆哈拉语日报《亚的斯泽门》(Addis Zemen,发行量2万份)和季刊《泽门》(Zemen,发行量5000份),奥罗莫语周报《贝瑞萨》(Beresa,发行量5000份),阿姆哈拉语和英文季刊《今日埃塞俄比亚》(E工hiopia 工oday,发行量7000份),英文日报《埃塞俄比亚先驱报》(工he E工hiopian Herald,发行量9000份),阿拉伯文周报《世界》(Alem,发行量2000份)。官方埃塞俄比亚通讯社( E工hiopian News Agency)成立于1 942年,有490名记者,是非洲大陆历史最悠久的通讯社,也是埃塞俄比亚最早的新闻机构。在国内设有38家分支机构。另右私营的瓦尔塔信息中心( Wal工a Informa工ion Cen工er),1 993年成立,主要报道国内政治、

经济和社会要闻,向国内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主要报刊供稿。埃塞俄比亚广播电台现有近百名记者,对内用阿姆哈拉等8种民族语言,对外用英、法和阿拉伯语广播。埃塞俄比亚电视台为国内唯一的电视台,1965年开播,目前播放阿姆哈拉、奥罗莫、提格雷语和英语节目。为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埃塞俄比亚政府于2002年1月通过广播法,并在新闻部辖下成立了广播电视局( ER工A)。新华通讯社及中央电视台在埃塞俄比亚设有记者站。埃塞俄比亚总体治安状况较好,无针对中国人的典型犯罪案件,但也存有难民、盲流等不安全因素。 近年来一般刑事案件有所增加。外出应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入出贫民区和偏僻的街道、场所,应避免携带免贵重物品和大量现金。另外,埃塞俄比亚东部索马里州欧加登地区民族分裂势力活跃,中国公民尽量避免前往该地区。埃塞俄比亚法律允许居民合法持有枪支。埃塞俄比亚现行每年公共节假日包括:1月7日,埃塞俄比亚圣诞节;1月1 9日,主户节;2月15日,穆哈默德生日;3月2日,阿杜瓦战役肚利纪念日;4月22日,耶稣受难日;4月24日,埃塞俄比亚复活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5日,爱国者胜利纪念日;5月28日,推翻门格斯图政权纪念日;8月21日,穆斯林开斋节;9月1 1日,埃塞俄比亚历新年;9月27日,真十字架发现日;11月16日,伊斯兰宰牲节;12月28日,圣加百利节。

2.2埃塞俄比亚投资环境分析

2.2.1经济环境

一,投资吸引力

埃塞俄比亚作为东非地区大国,在投资环境方面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其地处东非高原,水利资源丰富,被誉为“东非水塔”;境内海拔从-148米到4620米,拥有18个生态区,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最;作为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等地由于海拔原因,常年平均气温为16。C,气候宜人。 此外,埃塞俄比亚还是东南非共同市场、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等区域组织成员,作为最不发达国家,还享受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和欧盟“武器除外的全面优惠安排”等关于非洲产品免关税、免配额的政策,对周边及美欧国家„口具有一定的便利。埃塞俄比亚现政府白1 991年执掌政权以来,政局较为稳定。埃塞俄比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推行经济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4次修改投资法律法规,通过增加投资优惠政策、降低投资门槛、扩大投资领域、实行减免税优惠等措施和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保护和服务等,鼓励外商投资。201 2年6月,非盟宣布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洲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富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亚的斯亚贝巴市为吸引外资制定了特别优惠政策和战略规划的世界经济论坛《2013-2014年全球竞筝力报告》显示,埃塞

俄比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27位。

二,宏观经济

据埃塞俄比亚政府统计,其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幅,远高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埃塞俄比亚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吸引投资,促进„口,努力克服外汇短缺等经济发展瓶颈问题,坚决推行税制改革,打击偷税漏税,总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通货膨胀问题有所缓解。2012年,埃塞俄比亚国内生产总值( GDP)为405亿美元,增长率为8.5%。2013年,埃塞俄比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7%、10.8%和42.2%。埃塞俄比亚议会向政府预算委员会提交了2013/2014财年度预算,总额为1549亿比尔(约合82.87亿美元)。与上一年度相比,预算增加了12.3%。埃塞俄比亚2013/2014年预算的基础是本国收入(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和外国贷款及援助,预计本年度本国收入和外国收入分别为1059亿比尔(约合56.66亿美元)和228亿比尔(约合12.13亿美元)。本年度预计支ffI超过预期收入160乙比尔(约合8.56亿美元),这部分资金需要国内贷款弥补。

三,重点特色产业

2008年以来,政府开源节流,压缩外汇需求、促进出口增长。截至2013年12月31日,埃塞俄比亚外汇和黄金储备为33.82亿美元。2012/13财年,埃塞俄比亚公共债务水平约为GDP的44.4%。截至2013年12月31日,埃塞俄比亚外债余额约为119.9亿美元。埃塞俄比亚中央统计局表示,自2013年3月埃通胀率首次降到个位数以来,在政府对经济的有利调控下,通胀率至今继缤维持在个位数,2014年5月为8.7%。特色产业埃塞俄比亚地理具多样性,因而发展多样化农业的潜力巨大。农业系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约占GDP的47%。农牧民占总人口85%以上,主要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另有少量渔业和林业。全国农用耕地面积16.5万平方公里。以小农耕作为主,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低,灌溉等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因政府取消农产品销售垄断、放松价格控制、鼓励农业小型贷款、加强农技推广和化肥使用,粮食产量有所上升。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鲜花、油料等。农产品出口占„口总额的90%左右,咖啡、油料等为主要出口产品。其中咖啡产量居非洲前列,年均产量33万吨左右,占世界产量的1 5%,出口创汇占埃塞俄比亚出口创汇的60%。

四,发展规划

埃塞俄比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埃塞俄比亚政府注重经济建设,不断地加大对各个领域的投入力度。201 0年9月,埃塞俄比亚政府制定并通过了《埃塞俄比亚增长与转型计划2010/11-2014/15》主要目标是将埃塞俄比亚建设成为“一个民主、良政和社会公平、人民白愿参与的国家;成为一个脱离贫困的,一个中等收入的国家,在经济领域“建设一个现代高效的工业和

工业起主导作用的经济;保持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公正;提高人均收入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 埃塞俄比亚政府将继续以农业发展为经济的主要来源,同时实施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鼓励发展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工业,推动农业和工业的垂直链接。政府将加强小型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发展大型企业。在计划期间,政府将继续加大在道路、电力、铁路、公路、能源、电信及住房等方面的投资。

2.2.2市场环境

埃塞俄比亚销售总额包括政府消费以及私人消费。目前,埃塞俄比亚销售总额约为6648亿比尔(约合369亿美元)。生活支出,目前,埃塞俄比亚储蓄率约为GDP的8.8%;城乡10岁以上人口的年均消费(衣、食、住等)支--约1290比尔,其中饮食占57.85%,住房占16.34%,餐饮、旅游、交通等占8.86%,教育、医疗等占16.95%。物价水平,当前,埃塞俄比亚城市居民户均支出约1.05万比尔。2014年3月,当地CPI指数为18.2%,其中食品类为19.7%,非食品类为16.7%。部分商品价格,如牛肉(剔骨)80比尔,公斤,鸡蛋2.6比尔,个,牛奶(常规包装)17比尔/升,大米(进口)36比尔/公斤,西红柿14比尔忪斤。

2.2.3基础设施状况

一,公路

公路运输是埃塞俄比亚最主要的陆路运输方式,占全国总运量的90%以上。经过16年在公路领域的持续建设,埃塞俄比亚政府已成功将全国公路覆盖率提升至70%,公路建设领域总投入超过1420亿比尔(约合73.96亿美元),其中77%的资金由埃塞俄比亚政府提供。截至2013年底,埃塞俄比亚全国公路总长约8.6万公里,其中约40%为柏油路,其余为沙砾路。目前,埃塞俄比亚利用中国融资的第一条收费高速公路建设接近尾声,此外还计划建设其他高速公路和收费公路,另外多条跨境公路(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一南苏丹等)已有规划。

二,铁路

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已报废,无法使用。根据埃塞俄比亚铁路规划,计划以首都亚的斯亚贝岜为中心,在201 5年前建设约2000公里铁路,分别连接吉布提、肯尼亚等国。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项目是埃塞俄比亚乃至东非地区第一条城市轻轨,也是中国公司在非洲承建的首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201 4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陪同下考察了该项目。一些欧洲国家银行将为埃塞俄比亚铁路项目提供融资支

持。瑞士信贷银行于201 4年6月20日与埃塞俄比亚财经发展部签署Woldia至Awash铁路的融资协议,提供该段400公里长铁路总投资1 7亿美元的85%,其余部分资金将南埃塞俄比亚筹措。土耳其进„口银行业有兴趣进行类似融资。马克雷至吉布提铁路共分为3段。马克雷至Woldia段由中交公司承建,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了1 5亿美元的融资。第二段为Woldia至Awash铁路。目前,第三段Awash至工ajura段的铁路尚未获得融资。

三,空运

埃塞俄比亚的航空业发展迅速,全国共有40多个机场,其中亚的斯亚贝巴、迪雷达瓦和巴赫达尔为国际机场。亚的斯亚贝巴巴宝利国际机场是东部非洲酌空运中心,多年被评为“非洲最佳机场”,向15家航空公司提供地勤服务。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有60余架飞机,国际航线70多条,国内航线30多条,安全系数、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均佳。 中国至埃塞俄比亚的航线主要由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和阿联酋航空公司运营,其中,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运营北京--亚的斯亚贝巴、广州--亚的斯亚贝巴、杭州--亚的斯亚贝巴和香港--亚的斯亚贝巴航线;阿联酋航空运营北京--亚的斯亚贝巴、上海--亚的斯亚贝巴和香港--亚的斯亚贝巴航线。 四,水运

埃塞俄比亚所有海运业务均由国有的埃塞俄比亚船运物流公司垄断经营,该公司现有10艘船,总吨位8.19万吨,已向中国新订购2艘油轮和7艘货轮,总吨位27.9万吨。埃塞俄比亚曾以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马萨瓦港为主要港口。埃厄发生边界冲突后,进出海运货物全部通过吉布提港,使用该港90%的吞吐能力。

五,通信

埃塞俄比亚电讯公司制订了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计划投资35亿比尔为全国50个城市提供电讯服务。预计到2015年,覆盖率将达到1 00%。由中资公司承建的埃塞俄比亚全国电讯网项目已完成三期。2012年,全国有手机用户达1 700万和互联网用户250万个。埃塞俄比亚电信服务水平落后于其他非洲国家,电话普及率仅为0.37%,且分布极不平衡,90%集中在城市,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地电话装机数量就占全国的60%;埃塞俄比亚国有邮政局和部分私营捷运快递公司提供国内、国际邮政服务。

六,电力

随着经济连续几年高速增长,埃塞俄比亚电力需求大幅增加,近两年发现电力紧张情况。但作为“东非水塔”,埃塞俄比亚具有4.5万兆瓦发电潜能,未来计划大力开发水电,将电力销售给吉布提、苏丹和肯尼亚等国。埃塞俄比亚目前发电量约为2000兆瓦,正积极建设装机600万千瓦的复兴大坝水电项目。据埃塞俄比亚Moni工or报道,埃塞俄比亚政府和世界银行已签署一份2.03亿美

元的贷款协议,用于地热发电开发,其中1.78亿美元为贷款,0.25亿美元为援助,该地热发电项目将分两期实施。据了解,埃塞俄比亚每年电力需求以25%的速度不断增长,此举可进一步增加埃塞俄比亚的电力供应,以尽快帮助埃塞俄比亚建成区域电力中心。

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埃塞俄比亚平均每年投入1 3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 0%, 其投入额目前在非洲居首位。能源和交通部门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是埃塞俄比亚增长与转型计划( G工P)的重点,埃塞俄比亚政府将在G工P计划期间修建全国铁路网和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总长超过2000公里。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政府未来计划分两期共修建5000公里铁路。埃塞俄比亚正加强与肯尼亚、吉布提在电力供应方面的联系,并修建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以深化与北南苏丹的关系。

2.2.4对外经济贸易

一,贸易关系

贸易规模,据埃塞俄比亚贸易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14财年,埃塞俄比出口总额达32.14亿美元,进口总额约106.8亿美元,逆差近74.66亿美元。贸易伙伴,主要贸易伙伴有:欧盟的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海湾国家的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以及非洲的吉布提、肯尼亚、埃及等国家。主要„口目的地为中国、德国、索马里、沙特、荷兰、瑞士、美国、吉布提和意大利。主要进口来源地依次为中国、沙特、印度、美国、阿联酋、意大利、日本、土耳其、马来西亚和德国。中国已成为埃塞俄比亚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商品结构,2012/13财年,埃塞俄比亚出口商品构成为:农产品85.5%,燃料和矿产品0.5%、制成品g%。进口商品构成为:农产品13.g%、燃料和矿产品12.8%、制成品73.2%。

二,辐射市场

埃塞俄比亚是“东南非共同市场”( COMESA)和“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组织”(ACP)的成员国,享受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AGOA)和欧盟“武器除外的全面优惠安排( Every工hing bu工 Arms)”关于非洲产品免关税、免配额的政策。埃塞俄比亚moni工or报报道,埃塞俄比亚已经许诺今年1 2月加入东南非共同市场自贸区( COMESA F工A),有关方面认为此举能有效增加该区域的贸易量,和埃塞俄比亚一样,乌干达也计划计加入该自贸区。东南非共同市场有关负责人称,这两个国家计人自贸区计划将有助于区域内贸易发展和出口。作为COMESA成员国,埃塞俄比亚商品出口周边国家如苏丹、肯尼亚、吉布提和索马里等具备很多优势条件;其主要出口产品咖啡在欧美已形成稳定的市场,同时

其他产品出口欧美也可享受AGOA和欧盟“武器除外的全面优惠安排”等优惠贸易协定免关税待遇;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关系,该国商品出口中东地区也具有很多便利条件。 埃塞俄比亚还是欧盟提供关税优惠的受惠国,根据2012年11月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新的普惠制( GSP)方案,将埃塞俄比亚列为普惠制第一类国家。自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埃塞俄比亚等49个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实行免关税政策。目前,影响埃塞俄比亚市场辐射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该国工业制造业水平落后,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低,尚不具备生产和出口制成品的能力。另外,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落后、运力低下、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等也影响埃塞俄比亚商品的出口。几乎所有出口均需通过吉布提港中转,而该港吞吐能力低下也成为制约埃塞俄比亚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吸收外资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湿示,埃塞俄比亚农业、纺织、皮革等行业利用外资能力较强。根据埃塞俄比亚投资署公布的数据,1 992年至20 1 3年底,该局共颁发投资项目许可5万余项,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000余家,占投资项目总数的15.71%,协议投资金额约500亿美元。中国、印度、苏丹、德国、意大利、沙特、也门、土耳其、英国、以色列、加拿大、美国等是埃塞俄比亚外资的主要来源国。近年来,埃塞俄比亚政府逐步改善投资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具备吸引外资的良好条件,赴埃塞俄比亚投资的外国企业日渐增乡,吸引外资前景广阔。埃塞俄比亚投资署宣布,根据埃塞俄比亚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 G工P),投资将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并涵盖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3年,埃塞俄比亚吸收外资流量为9.5亿美元;截至2013年底,埃塞俄比亚吸收外资存量为60亿美元。 四,中埃经贸

经贸关系,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埃塞俄比亚就开始有经贸往来,但贸易金额很小。1 970年1 1月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政府于1 971年签订了《贸易协定》,此后,双边经贸关系逐步发展。1991年以来,双边贸易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1 996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政府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1998年签署《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相互促进与保护投资协定》;2006年至201 1年,双方签署了多个《经济技术合作协定》。2012年1月,双方义新签2个《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双边贸易,中、埃双边贸易白1996年以来快速发展,2002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2008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 0亿美元大关。中国已成为为其最大的合作伙伴。

2.2.5金融环境

一,当地货币

埃塞俄比亚货币是比尔,比尔与美元可以直接兑换,与其他硬通货之间也可以根据与美元的汇率折算实现间接兑换。

二,外汇管理

埃塞俄比亚属外汇管制国家,外资企业(或项目组)可在当地银行开立外币账户,汇入自由但不能提现(银行折付当地币),作为资本投入的外汇汇入可到国国家银行备案,企业利润及分成可在履行相应报批审查宽外汇管制。1 998年7月起实行“外汇批发拍卖制度”,一次性申购外汇金额高于50万美元者,需要通过参加拍卖获得;低于50万美元者,则无须参加外汇拍卖,可直接到各有关商业银行自己申购;凡因--国求学、旅游、治病等需要用汇者,可直接在银行自由兑换。目前实行浮动汇率制。外国投资者可按当日银行汇价将利润和红利、偿付外部贷款的本金与利息、与技术转让协议有关的付款、外国投资者将企业出售、清盘或向当地投资者转让股份或所有权所得进项等兑成外汇自由、免税汇--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对携带外汇现金入境没有数量限制,但须在入境时填写外汇申报表进行申报,申报表3个月有效。外汇兑换比尔必须在授权的银行和酒店进行。出境旅客可于离境前在机将将所剩比尔兑换成相应外汇携带出境,但必须在出境时向海关出示入境外汇申报表和相关的外汇交易记录凭证。

三,银行机构

埃塞俄比亚国家银行是国家中央银行,负责埃塞俄比亚外汇管理。埃塞俄比亚共有15家银行(不包括埃塞俄比亚央行),其中3家为国有银行,分别是埃塞俄比亚商业银行、埃塞俄比亚开发银行、建设和商业银行,其余12家为私人银行机构。此外,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口银行、中非发展基金等也可提供金融支持。

四,融资环境

埃塞俄比亚目前仅在少数涉外酒店、机场和商场等提供Mas工er和VISA信用卡服务。201 1年9月,埃塞俄比亚Dashen Bank与中国银联签署协议,银联卡持卡人可以在埃塞俄比亚酒店、超市、加油站等使用银联卡支付。这也是银联卡首次在非洲东北部国家实现受理业务。

2.2.6商业成本环境

一,水、电、气价格

电价,埃塞俄比亚电力公司( E工hiopian Elec工ric Power Corpora工ion)为全国唯一的电力供应和销售企业,电费价格按照用户不同采取不同的资费标准:目前,家用电价从0.2730比尔(约合0.014美元)/度至0.6943比尔(约合0.036美元),度;普通种类包括办公室等,电价为0.6088比尔(约合0.032美元),度至0.6943比尔(约合0.036美元)/度;工业用电价按照工厂的种类来划分,电

价从0.3664比尔(约合0.019美元)/度至0.7426比尔(约合0.039美元)/度。水价,在埃塞俄比亚,凡在提供集中供水的城市,用水按使用量计费。在农村和其他没有自来水供应的地区,用户需要自己打井供水,免缴用水费,目前埃塞俄比亚专业打井公司打一口井的价格在2万美元--3万美元之间。

二,劳动力供求及工薪

埃塞俄比亚人口众多,有充足的劳动力,失业率高达40%,因此,潜在劳动力资源丰富,薪资水平较低。普通劳动者月工资700-1500比尔(约合36.5-78.1美元),熟练技术人员月工资1500-2000比尔(约合78.1-104.2美元),高级管理人员月工资2000-8000比尔(约合104.2-416.7美元)。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人员月平均工资2000比尔(约合104.2美元)。

三,外籍劳务需求

埃塞俄比亚需要的外籍劳务主要是各类专业和高级技术人员。近年来,埃塞俄比亚为保护本国劳动力市场,政府鼓励企业雇用本国劳工。此外,埃塞俄比亚政府加强了对外来劳务人员的管理,要求外资企业原则上不聘用一般非技术性劳工。技术性外籍劳工必须具相关的学历证明和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并办理相关认证。

四,土地及房屋价格

埃塞俄比亚现行法律规定,土地属公有财产,任何个人、公司及其他机构只拥有使用权。但投资者可根据投资项目类型,通过租用、租赁或免费取得城市和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城市土地租用期限根据项目性质和城市开发程度的不同从50年至99年不等,农村土地的租金价格和租期南各地方政府白行确定。中国在埃塞俄比亚投资企业集中的亚的斯亚贝巴市和奥罗莫州土地租赁价格相对较高。亚的斯亚贝巴市工业用地目前已相当紧张且租金较贵。中国企业一般租用房屋作为办公和住宅,目前亚的斯亚贝巴独立别墅租赁价格在1000-5000美元/年。 五,建筑成本

埃塞俄比亚工业基础材料产业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总体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大量依赖进口,特别是水泥、钢材等重要基础材料。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影响较大。目前,埃塞俄比亚市场水泥价格约在每吨2000比尔(约合104.2美元)左右,钢材价格约为600-800美元一吨。

第二章环境调查分析

2.1埃塞俄比亚基本情况调查

2.1.1地理环境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东北部内陆国。位于非洲之角的中心,东与吉布提和索马里相邻,南与肯尼亚接界,西与苏丹和南苏丹接壤,北与厄立特里亚交界。国土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地处非洲高原,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最高处462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25米。东非大裂谷将埃塞俄比亚高地分成南北两部分。 埃塞俄比亚属于东3时区,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不实行夏时制。采用儒略历,每年13个月,前12个月每月为30天,余下5天或6天(闰年)为第13个月。

埃塞俄比亚全国分为包括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和商业城市迪雷达瓦在内的2个自治行政区,9个民族州。9个州分别为:奥罗米亚州、阿姆哈拉州、阿法尔州、本尚古勒——古木兹州、甘贝拉州、哈勒尔州、索马里州、南方民族州和提格雷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特别行政市和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国土中心,面积54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450米,最高点海拔高度3000米,终年气候凉爽,平均气温16。C,人口约400万。亚的斯亚贝巴是埃塞第一大城市,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 UNECA)和非洲联盟(非统AU)总部的所在地,有“非洲政治首都”之称。其他主要城市有阿瓦萨、迪雷达瓦、纳兹雷特(或称阿达玛)、贡德尔、德谢、季马、哈拉尔、巴赫达尔、默克莱、德卜勒马科斯和内格默特等。

埃塞俄比亚资源较丰富,但勘探开发滞后。全国有12%以上可耕地面积和广阔的宜牧土地,森林覆盖率约为9%。水资源丰富,清洁水源覆盖率超过60%,素有“东非水塔”的美誉。江河湖泊众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但水资源利用率仅为5%,渔业资源迄今未得到有效商业开发。矿产资源有黄金、铁、煤、纯碱、钾盐、钽、大理石、石油.天然气等,具体品种、储量、分布等有待进一步探明,矿业开发尚待起步,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进行油气勘探开发。全国境内古迹众多,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基础设施不发达。

埃塞俄比亚俄比亚位于北纬15。,受高海拔的影响,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为1 6。C。全年大致分为旱季和雨季,2-3月和6-9月为小雨季和大雨季,其他月份为旱季。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2013年,埃塞俄比亚人口为9663万,人口增长率为2.8g%。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为人口最密集城市。目前埃塞约有2万名华人,主要是工程承包项目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在当地开展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家和工人。华人主要集中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奥罗莫州及全国大城市。在埃塞普遍受到尊重。

2.1.2政治环境

政治制度,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简称埃革阵)执政以来,创建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础的联邦政体,以发展经济为重点,注重协调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三者间关系。2001年埃革阵“四大”通过新党章、党纲,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革命民主”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发展方向。2005年5月,埃塞举行第三次议会选举。埃革阵虽继续赢得政府组阁权,但议会席位流失近1/3。反对党以大选存在舞弊为由拒不承认选举结果,在首都等主要城市煽动暴力活动,被政府平息。此后埃革阵努力推动政治与社会和谐,促进内部稳定,积极同反对党开展对话,大赦反对党领导人,巩固和加强农村地区的群众基础,基本实现政党和解;深化各项改革,加强能力和良治建设,并实施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执政地位得到巩固。2008年4月,埃塞俄比亚举行联邦议会、地方各州议会及行政机关的补选和选举,埃革阵赢得绝大多数席位。201 0年5月,埃塞举行第四次多党议会选举,埃革阵获胜。目前,埃塞俄比亚政局总体稳定。1994年12月8日,埃塞俄比亚制宪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一《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1995年8月22日生效,新宪法共1 1章106条,规定埃塞俄比亚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和议会制,政教分离。总统为国家元首,任期6年。总理和内阁拥有最高执行权,南多数党或政治联盟联合组阁,集体向人民代表院负责。埃塞俄比亚各民族平等自治,享有民族白决和分离权,任何一个民族的立法机构以2/3多数通过分离要求后,联邦政府应在3年内组织该族进行公决,多数赞成即可脱离联邦。各州可以本族语言为州工作语言。保障私有财产,但国家有权进行有偿征用。城乡土地和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不得买卖或转让。组建多民族的国家军队和警察部队,军队不得干政。保障公民的民主白南和基本权利。联邦议会南人民代表院和联邦院组成,系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人民代表院系联邦立法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宪法和联邦法律的制定与修订,由全国普选产生,每5年改选一次。现有547个议席,其中少数民族至少占20席。现任议长阿卜杜拉-格梅达,2010年10月就职。联邦院拥有宪法解释权,有权决定民族自决与分离,解决民族之间纠纷。有117名议员,任期5年,南各州议会推选或人民直选产生,每个民族至少可有1名代表,每百万人口可增选一名代表。本届联邦院有1 1 7名议员,现任议长卡萨-将克勒伯尔汉,2010年10月就职,

联邦最高法院为联邦最高司法机构,院长特格纳-格塔内,下辖联邦高级法院和初审法院。总检察长由司法部长伯尔汉-海卢兼任。本届政府于2010年10月组成,2012年11月进行小幅改组除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外,还有20名内阁成员,主要有:副总理兼教育部部长德梅克·梅孔嫩、副总理级协调人兼公职部部长穆克塔尔-凯迪尔、副总理级协调人兼通讯和信息技术部部长德布雷齐翁-加布雷米卡埃尔、外交部部长特沃德罗斯-阿达诺姆、财政和经济发展部部长苏菲安-艾哈迈德等。2001年1 0月埃塞俄比亚人民代表院通过的“总统法案”规定:总统由无党派人士担任,不得有任何政治组织背景,卸任后亦不得参与政党活动;总统凶死亡或疾病不能履行职责时,由议会任命代总统。2013年10月7日,穆拉图-特肖梅当选为埃塞俄比亚新总统。武装力量南国防军、安全部队和民兵组成。联邦政府总理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统帅全国武装力量。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下辖空军司令部和陆军司令部,国防军参谋长萨莫拉-叶努斯上将为最高军事指挥官。国防军总兵力约18万人,其中正规军约15万人,安全部队和民兵预备役约3万人。空军约8000人,有作战飞机120架。安全防暴部队负责重点警务、维持社会秩序秩席。民兵组织属地方武装组成部分,配合正规部队防卫作战、维持治安。军队装备以苏制武器为主。埃塞俄比亚现有75个注册政党,其中全国性政党1 8个,其他均为地方性政党。主要有:埃革阵,执政党。对内积极推行多党议会制民主和市场经济政策,尊重各民族自决权;对外主张在平等、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推行地区大国战略。在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多党选举中均获胜。在本届人民院占499席。现任主席海尔马里亚姆。主要反对党。由原反对党联盟团结民主联盟的4个成员党于2005年9月合并而成,在本届人民院占1席。反对现行联邦制度,主张土地私有化,反对政府在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边界问题上的立场。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团结论坛最初于2009年2月F6个反对党联合组建,后扩大至8党联盟,2009年1 2月获正式承认。路线比较激进,反对埃革阵各项政策纲领,在2010年大选中获得1个席位,拒绝承认大选结果,要求重新选举。

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墓础上与各国发展关系,强调外交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于1961年建交(1954年建立领事级关系),埃革阵执政后,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2005年3月,肯尼亚总统齐贝吉访埃塞俄比亚。双方同意在投资、贸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和平等领域进行合作,并签署两国军事领域合作协议。2007年1月,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对肯尼亚进行工作访问。2012年3月2日,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肯尼亚总统齐贝吉和南苏丹总统基尔在肯尼亚拉穆港共同出席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交通走廊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包括港口、道路、铁路和输油管道建设,旨在为东部和中部非洲地区的内陆国家提供贸易通道和出

海港口。201 2年1 1月,海尔马里亚姆对肯尼亚进行了两天的国事访问,就电力、基础设施等合作进行了探讨。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于1956年建交。20世纪80年代,埃苏因相互支持对方反政府武装交恶。埃革阵执政后,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发展较快。开通了公路和微波通讯,埃塞俄比亚开始从苏丹大量进口石油,并使用苏丹港。埃塞俄比亚支持苏丹政府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立场,认为达尔富尔问题属苏丹内政。反对国际刑事法院起诉苏总统巴希尔。2008年4月,埃塞饿比亚参与联合国/非盟苏丹达尔富尔混合行动的首批警察共15人启程赴苏,目前已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了1600名步兵和后勤运输及情报信息机构。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不断。201 0年4月,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致电苏丹总统巴希尔,祝贺巴连任。201 1年7月,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埃塞俄比亚向阿布耶伊地区部署联合国临时安全部队( UNISFA)。南苏丹,并与南苏丹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互访频繁,双方成立了部长级联合委员会,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交通、运输、贸易、通讯、教育、能力建设、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埃塞俄比亚在处理南北苏丹问题上持较为客观、中立的态度,并利用其政治大国的地位,积极调停和斡旋两苏争端。201 3年,埃塞俄比亚积极调解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军争端,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两国在尼罗河水资源使用问题上素有分歧。埃革阵执政后,双边关系逐步改善。两国与苏丹在尼罗河水资源使用问题上保持沟通,成立“东尼罗河流域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和“三方论坛”,协调合理开发和利用尼罗河水资源问题。2007年1月,埃塞俄比亚外长塞尤姆访问埃及,2009年6月,两国签署《关于共同开发利用尼罗河的谅解备忘录》2010年5月,以埃塞俄比亚为首的尼罗河上游7国单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要求尼罗河流域各国享有公平、合理利用尼罗河水资源的权利,埃及对此予以反对。2013年6月,埃及外长访问埃塞俄比亚,双方发表联合公报,表示将通过对话解决有关问题。

2.1.3社会文化环境

埃塞俄比亚约有80多个民族,其中奥罗莫族人占总人口的40%,阿姆哈拉族占30%,提格雷族占8%。其他民族为阿法尔族、索马里族、古拉格族、锡达莫族和沃莱塔族等。当地居民中少有华裔。在埃塞俄比亚华人主要是工程承包项目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在当地开展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家和工人。华人在埃塞俄比亚普遍受到尊重。埃塞俄比亚有83种语言和200多种方言。主要民族语言为阿姆哈拉语、奥罗莫语及提格雷语。阿姆哈拉语为联邦政府的官方工作语言。常用的外国语有英语、意大利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在政治和经济活动中通用英语。埃塞俄比亚居民中45%信奉埃塞俄比亚正教(即东正教),40-45%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埃塞俄比亚属多民族国家,人民十分友善,习惯用靠肩及贴脸方式互致敬意,逢年过节习惯跳民族舞蹈。大多数人

信仰宗教,喜欢披白纱布,每逢周日和宗教节日到教堂做礼拜。用手抓方式进食,喜食牛羊肉,不吃野生动物和猪肉,主食为英吉拉(INJERA),爱好喝咖啡。埃革阵执政后,将发展教育、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和培养技术人才作为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全国实行1 0年义务教育制,包括小学8年初中2年。综合性大学数量已从2所增至21所。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是埃塞俄比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 1年埃塞俄比亚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4.1%,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43美元。2006-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1人、护理和助产人员3人、药师1人;2006-2012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63张。埃塞俄比亚医疗卫生状况较差,主要疾病包括与出生和生产相关的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疟疾、营养不良、痢疾和艾滋病。全国现有约100多所医院,2万名医务人员,但当地药品缺乏,价格昂贵。中国卫生部委托河南省卫生厅派„了17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疔队,科别包括危重监护内科、呼吸内科、脑外、骨外、放射科、针灸、口腔内科和麻醉、小儿、病理、妇产科等。2013年5月,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1 7批医疗队的15名队员抵达埃塞俄比亚,进驻中国援建的提露内丝--北京综合医院内开展合作。埃塞俄比亚劳工法规定,工人和雇主均有权建立工会或雇主协会并参加其活动。拥有20名以上工人的企业可建立工会,数个工会可组成联合会,数个联合会可建立联盟,并可加入对口的国际组织。工会有权与雇主或雇主协会就签订集体协议讨价还价。埃塞俄比亚工会势力比较强大,组织工人罢工、与雇主谈判要求提高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的事件经常发生。 埃塞俄比亚现有4719个宗教、发展、专业和公民组织,广泛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各方面活动。埃塞俄比亚电视台为该国目前唯一的电视台,1 965年开播,全国覆盖率47%,现有180名记者。每天用阿姆哈拉、奥罗莫和英语播放6小时。 “埃塞俄比亚之声”系国家广播电台,对内用阿姆哈拉、提格雷和奥罗莫语,对外用英、法和索马里语广播。埃塞俄比亚广播电台现有近百名记者,对内用阿姆哈拉等8种民族语言,对外用英、法和阿拉伯语广播。为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埃塞政府于2002年1月通过广播法,并在新闻部下成立了广播局( EBA)。全国现有121家报刊杂志。官方有阿姆哈拉语日报《亚的斯泽门》(Addis Zemen,发行量2万份)和季刊《泽门》(Zemen,发行量5000份),奥罗莫语周报《贝瑞萨》(Beresa,发行量5000份),阿姆哈拉语和英文季刊《今日埃塞俄比亚》(E工hiopia 工oday,发行量7000份),英文日报《埃塞俄比亚先驱报》(工he E工hiopian Herald,发行量9000份),阿拉伯文周报《世界》(Alem,发行量2000份)。官方埃塞俄比亚通讯社( E工hiopian News Agency)成立于1 942年,有490名记者,是非洲大陆历史最悠久的通讯社,也是埃塞俄比亚最早的新闻机构。在国内设有38家分支机构。另右私营的瓦尔塔信息中心( Wal工a Informa工ion Cen工er),1 993年成立,主要报道国内政治、

经济和社会要闻,向国内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主要报刊供稿。埃塞俄比亚广播电台现有近百名记者,对内用阿姆哈拉等8种民族语言,对外用英、法和阿拉伯语广播。埃塞俄比亚电视台为国内唯一的电视台,1965年开播,目前播放阿姆哈拉、奥罗莫、提格雷语和英语节目。为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埃塞俄比亚政府于2002年1月通过广播法,并在新闻部辖下成立了广播电视局( ER工A)。新华通讯社及中央电视台在埃塞俄比亚设有记者站。埃塞俄比亚总体治安状况较好,无针对中国人的典型犯罪案件,但也存有难民、盲流等不安全因素。 近年来一般刑事案件有所增加。外出应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入出贫民区和偏僻的街道、场所,应避免携带免贵重物品和大量现金。另外,埃塞俄比亚东部索马里州欧加登地区民族分裂势力活跃,中国公民尽量避免前往该地区。埃塞俄比亚法律允许居民合法持有枪支。埃塞俄比亚现行每年公共节假日包括:1月7日,埃塞俄比亚圣诞节;1月1 9日,主户节;2月15日,穆哈默德生日;3月2日,阿杜瓦战役肚利纪念日;4月22日,耶稣受难日;4月24日,埃塞俄比亚复活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5日,爱国者胜利纪念日;5月28日,推翻门格斯图政权纪念日;8月21日,穆斯林开斋节;9月1 1日,埃塞俄比亚历新年;9月27日,真十字架发现日;11月16日,伊斯兰宰牲节;12月28日,圣加百利节。

2.2埃塞俄比亚投资环境分析

2.2.1经济环境

一,投资吸引力

埃塞俄比亚作为东非地区大国,在投资环境方面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其地处东非高原,水利资源丰富,被誉为“东非水塔”;境内海拔从-148米到4620米,拥有18个生态区,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最;作为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等地由于海拔原因,常年平均气温为16。C,气候宜人。 此外,埃塞俄比亚还是东南非共同市场、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等区域组织成员,作为最不发达国家,还享受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和欧盟“武器除外的全面优惠安排”等关于非洲产品免关税、免配额的政策,对周边及美欧国家„口具有一定的便利。埃塞俄比亚现政府白1 991年执掌政权以来,政局较为稳定。埃塞俄比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推行经济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4次修改投资法律法规,通过增加投资优惠政策、降低投资门槛、扩大投资领域、实行减免税优惠等措施和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保护和服务等,鼓励外商投资。201 2年6月,非盟宣布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洲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富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亚的斯亚贝巴市为吸引外资制定了特别优惠政策和战略规划的世界经济论坛《2013-2014年全球竞筝力报告》显示,埃塞

俄比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27位。

二,宏观经济

据埃塞俄比亚政府统计,其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幅,远高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埃塞俄比亚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吸引投资,促进„口,努力克服外汇短缺等经济发展瓶颈问题,坚决推行税制改革,打击偷税漏税,总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通货膨胀问题有所缓解。2012年,埃塞俄比亚国内生产总值( GDP)为405亿美元,增长率为8.5%。2013年,埃塞俄比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7%、10.8%和42.2%。埃塞俄比亚议会向政府预算委员会提交了2013/2014财年度预算,总额为1549亿比尔(约合82.87亿美元)。与上一年度相比,预算增加了12.3%。埃塞俄比亚2013/2014年预算的基础是本国收入(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和外国贷款及援助,预计本年度本国收入和外国收入分别为1059亿比尔(约合56.66亿美元)和228亿比尔(约合12.13亿美元)。本年度预计支ffI超过预期收入160乙比尔(约合8.56亿美元),这部分资金需要国内贷款弥补。

三,重点特色产业

2008年以来,政府开源节流,压缩外汇需求、促进出口增长。截至2013年12月31日,埃塞俄比亚外汇和黄金储备为33.82亿美元。2012/13财年,埃塞俄比亚公共债务水平约为GDP的44.4%。截至2013年12月31日,埃塞俄比亚外债余额约为119.9亿美元。埃塞俄比亚中央统计局表示,自2013年3月埃通胀率首次降到个位数以来,在政府对经济的有利调控下,通胀率至今继缤维持在个位数,2014年5月为8.7%。特色产业埃塞俄比亚地理具多样性,因而发展多样化农业的潜力巨大。农业系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约占GDP的47%。农牧民占总人口85%以上,主要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另有少量渔业和林业。全国农用耕地面积16.5万平方公里。以小农耕作为主,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低,灌溉等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因政府取消农产品销售垄断、放松价格控制、鼓励农业小型贷款、加强农技推广和化肥使用,粮食产量有所上升。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鲜花、油料等。农产品出口占„口总额的90%左右,咖啡、油料等为主要出口产品。其中咖啡产量居非洲前列,年均产量33万吨左右,占世界产量的1 5%,出口创汇占埃塞俄比亚出口创汇的60%。

四,发展规划

埃塞俄比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埃塞俄比亚政府注重经济建设,不断地加大对各个领域的投入力度。201 0年9月,埃塞俄比亚政府制定并通过了《埃塞俄比亚增长与转型计划2010/11-2014/15》主要目标是将埃塞俄比亚建设成为“一个民主、良政和社会公平、人民白愿参与的国家;成为一个脱离贫困的,一个中等收入的国家,在经济领域“建设一个现代高效的工业和

工业起主导作用的经济;保持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公正;提高人均收入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 埃塞俄比亚政府将继续以农业发展为经济的主要来源,同时实施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鼓励发展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工业,推动农业和工业的垂直链接。政府将加强小型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发展大型企业。在计划期间,政府将继续加大在道路、电力、铁路、公路、能源、电信及住房等方面的投资。

2.2.2市场环境

埃塞俄比亚销售总额包括政府消费以及私人消费。目前,埃塞俄比亚销售总额约为6648亿比尔(约合369亿美元)。生活支出,目前,埃塞俄比亚储蓄率约为GDP的8.8%;城乡10岁以上人口的年均消费(衣、食、住等)支--约1290比尔,其中饮食占57.85%,住房占16.34%,餐饮、旅游、交通等占8.86%,教育、医疗等占16.95%。物价水平,当前,埃塞俄比亚城市居民户均支出约1.05万比尔。2014年3月,当地CPI指数为18.2%,其中食品类为19.7%,非食品类为16.7%。部分商品价格,如牛肉(剔骨)80比尔,公斤,鸡蛋2.6比尔,个,牛奶(常规包装)17比尔/升,大米(进口)36比尔/公斤,西红柿14比尔忪斤。

2.2.3基础设施状况

一,公路

公路运输是埃塞俄比亚最主要的陆路运输方式,占全国总运量的90%以上。经过16年在公路领域的持续建设,埃塞俄比亚政府已成功将全国公路覆盖率提升至70%,公路建设领域总投入超过1420亿比尔(约合73.96亿美元),其中77%的资金由埃塞俄比亚政府提供。截至2013年底,埃塞俄比亚全国公路总长约8.6万公里,其中约40%为柏油路,其余为沙砾路。目前,埃塞俄比亚利用中国融资的第一条收费高速公路建设接近尾声,此外还计划建设其他高速公路和收费公路,另外多条跨境公路(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一南苏丹等)已有规划。

二,铁路

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已报废,无法使用。根据埃塞俄比亚铁路规划,计划以首都亚的斯亚贝岜为中心,在201 5年前建设约2000公里铁路,分别连接吉布提、肯尼亚等国。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项目是埃塞俄比亚乃至东非地区第一条城市轻轨,也是中国公司在非洲承建的首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201 4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陪同下考察了该项目。一些欧洲国家银行将为埃塞俄比亚铁路项目提供融资支

持。瑞士信贷银行于201 4年6月20日与埃塞俄比亚财经发展部签署Woldia至Awash铁路的融资协议,提供该段400公里长铁路总投资1 7亿美元的85%,其余部分资金将南埃塞俄比亚筹措。土耳其进„口银行业有兴趣进行类似融资。马克雷至吉布提铁路共分为3段。马克雷至Woldia段由中交公司承建,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了1 5亿美元的融资。第二段为Woldia至Awash铁路。目前,第三段Awash至工ajura段的铁路尚未获得融资。

三,空运

埃塞俄比亚的航空业发展迅速,全国共有40多个机场,其中亚的斯亚贝巴、迪雷达瓦和巴赫达尔为国际机场。亚的斯亚贝巴巴宝利国际机场是东部非洲酌空运中心,多年被评为“非洲最佳机场”,向15家航空公司提供地勤服务。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有60余架飞机,国际航线70多条,国内航线30多条,安全系数、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均佳。 中国至埃塞俄比亚的航线主要由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和阿联酋航空公司运营,其中,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运营北京--亚的斯亚贝巴、广州--亚的斯亚贝巴、杭州--亚的斯亚贝巴和香港--亚的斯亚贝巴航线;阿联酋航空运营北京--亚的斯亚贝巴、上海--亚的斯亚贝巴和香港--亚的斯亚贝巴航线。 四,水运

埃塞俄比亚所有海运业务均由国有的埃塞俄比亚船运物流公司垄断经营,该公司现有10艘船,总吨位8.19万吨,已向中国新订购2艘油轮和7艘货轮,总吨位27.9万吨。埃塞俄比亚曾以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马萨瓦港为主要港口。埃厄发生边界冲突后,进出海运货物全部通过吉布提港,使用该港90%的吞吐能力。

五,通信

埃塞俄比亚电讯公司制订了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计划投资35亿比尔为全国50个城市提供电讯服务。预计到2015年,覆盖率将达到1 00%。由中资公司承建的埃塞俄比亚全国电讯网项目已完成三期。2012年,全国有手机用户达1 700万和互联网用户250万个。埃塞俄比亚电信服务水平落后于其他非洲国家,电话普及率仅为0.37%,且分布极不平衡,90%集中在城市,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地电话装机数量就占全国的60%;埃塞俄比亚国有邮政局和部分私营捷运快递公司提供国内、国际邮政服务。

六,电力

随着经济连续几年高速增长,埃塞俄比亚电力需求大幅增加,近两年发现电力紧张情况。但作为“东非水塔”,埃塞俄比亚具有4.5万兆瓦发电潜能,未来计划大力开发水电,将电力销售给吉布提、苏丹和肯尼亚等国。埃塞俄比亚目前发电量约为2000兆瓦,正积极建设装机600万千瓦的复兴大坝水电项目。据埃塞俄比亚Moni工or报道,埃塞俄比亚政府和世界银行已签署一份2.03亿美

元的贷款协议,用于地热发电开发,其中1.78亿美元为贷款,0.25亿美元为援助,该地热发电项目将分两期实施。据了解,埃塞俄比亚每年电力需求以25%的速度不断增长,此举可进一步增加埃塞俄比亚的电力供应,以尽快帮助埃塞俄比亚建成区域电力中心。

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埃塞俄比亚平均每年投入1 3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 0%, 其投入额目前在非洲居首位。能源和交通部门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是埃塞俄比亚增长与转型计划( G工P)的重点,埃塞俄比亚政府将在G工P计划期间修建全国铁路网和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总长超过2000公里。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政府未来计划分两期共修建5000公里铁路。埃塞俄比亚正加强与肯尼亚、吉布提在电力供应方面的联系,并修建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以深化与北南苏丹的关系。

2.2.4对外经济贸易

一,贸易关系

贸易规模,据埃塞俄比亚贸易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14财年,埃塞俄比出口总额达32.14亿美元,进口总额约106.8亿美元,逆差近74.66亿美元。贸易伙伴,主要贸易伙伴有:欧盟的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海湾国家的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以及非洲的吉布提、肯尼亚、埃及等国家。主要„口目的地为中国、德国、索马里、沙特、荷兰、瑞士、美国、吉布提和意大利。主要进口来源地依次为中国、沙特、印度、美国、阿联酋、意大利、日本、土耳其、马来西亚和德国。中国已成为埃塞俄比亚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商品结构,2012/13财年,埃塞俄比亚出口商品构成为:农产品85.5%,燃料和矿产品0.5%、制成品g%。进口商品构成为:农产品13.g%、燃料和矿产品12.8%、制成品73.2%。

二,辐射市场

埃塞俄比亚是“东南非共同市场”( COMESA)和“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组织”(ACP)的成员国,享受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AGOA)和欧盟“武器除外的全面优惠安排( Every工hing bu工 Arms)”关于非洲产品免关税、免配额的政策。埃塞俄比亚moni工or报报道,埃塞俄比亚已经许诺今年1 2月加入东南非共同市场自贸区( COMESA F工A),有关方面认为此举能有效增加该区域的贸易量,和埃塞俄比亚一样,乌干达也计划计加入该自贸区。东南非共同市场有关负责人称,这两个国家计人自贸区计划将有助于区域内贸易发展和出口。作为COMESA成员国,埃塞俄比亚商品出口周边国家如苏丹、肯尼亚、吉布提和索马里等具备很多优势条件;其主要出口产品咖啡在欧美已形成稳定的市场,同时

其他产品出口欧美也可享受AGOA和欧盟“武器除外的全面优惠安排”等优惠贸易协定免关税待遇;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关系,该国商品出口中东地区也具有很多便利条件。 埃塞俄比亚还是欧盟提供关税优惠的受惠国,根据2012年11月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新的普惠制( GSP)方案,将埃塞俄比亚列为普惠制第一类国家。自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埃塞俄比亚等49个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实行免关税政策。目前,影响埃塞俄比亚市场辐射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该国工业制造业水平落后,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低,尚不具备生产和出口制成品的能力。另外,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落后、运力低下、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等也影响埃塞俄比亚商品的出口。几乎所有出口均需通过吉布提港中转,而该港吞吐能力低下也成为制约埃塞俄比亚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吸收外资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湿示,埃塞俄比亚农业、纺织、皮革等行业利用外资能力较强。根据埃塞俄比亚投资署公布的数据,1 992年至20 1 3年底,该局共颁发投资项目许可5万余项,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000余家,占投资项目总数的15.71%,协议投资金额约500亿美元。中国、印度、苏丹、德国、意大利、沙特、也门、土耳其、英国、以色列、加拿大、美国等是埃塞俄比亚外资的主要来源国。近年来,埃塞俄比亚政府逐步改善投资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具备吸引外资的良好条件,赴埃塞俄比亚投资的外国企业日渐增乡,吸引外资前景广阔。埃塞俄比亚投资署宣布,根据埃塞俄比亚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 G工P),投资将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并涵盖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3年,埃塞俄比亚吸收外资流量为9.5亿美元;截至2013年底,埃塞俄比亚吸收外资存量为60亿美元。 四,中埃经贸

经贸关系,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埃塞俄比亚就开始有经贸往来,但贸易金额很小。1 970年1 1月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政府于1 971年签订了《贸易协定》,此后,双边经贸关系逐步发展。1991年以来,双边贸易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1 996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政府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1998年签署《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相互促进与保护投资协定》;2006年至201 1年,双方签署了多个《经济技术合作协定》。2012年1月,双方义新签2个《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双边贸易,中、埃双边贸易白1996年以来快速发展,2002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2008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 0亿美元大关。中国已成为为其最大的合作伙伴。

2.2.5金融环境

一,当地货币

埃塞俄比亚货币是比尔,比尔与美元可以直接兑换,与其他硬通货之间也可以根据与美元的汇率折算实现间接兑换。

二,外汇管理

埃塞俄比亚属外汇管制国家,外资企业(或项目组)可在当地银行开立外币账户,汇入自由但不能提现(银行折付当地币),作为资本投入的外汇汇入可到国国家银行备案,企业利润及分成可在履行相应报批审查宽外汇管制。1 998年7月起实行“外汇批发拍卖制度”,一次性申购外汇金额高于50万美元者,需要通过参加拍卖获得;低于50万美元者,则无须参加外汇拍卖,可直接到各有关商业银行自己申购;凡因--国求学、旅游、治病等需要用汇者,可直接在银行自由兑换。目前实行浮动汇率制。外国投资者可按当日银行汇价将利润和红利、偿付外部贷款的本金与利息、与技术转让协议有关的付款、外国投资者将企业出售、清盘或向当地投资者转让股份或所有权所得进项等兑成外汇自由、免税汇--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对携带外汇现金入境没有数量限制,但须在入境时填写外汇申报表进行申报,申报表3个月有效。外汇兑换比尔必须在授权的银行和酒店进行。出境旅客可于离境前在机将将所剩比尔兑换成相应外汇携带出境,但必须在出境时向海关出示入境外汇申报表和相关的外汇交易记录凭证。

三,银行机构

埃塞俄比亚国家银行是国家中央银行,负责埃塞俄比亚外汇管理。埃塞俄比亚共有15家银行(不包括埃塞俄比亚央行),其中3家为国有银行,分别是埃塞俄比亚商业银行、埃塞俄比亚开发银行、建设和商业银行,其余12家为私人银行机构。此外,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口银行、中非发展基金等也可提供金融支持。

四,融资环境

埃塞俄比亚目前仅在少数涉外酒店、机场和商场等提供Mas工er和VISA信用卡服务。201 1年9月,埃塞俄比亚Dashen Bank与中国银联签署协议,银联卡持卡人可以在埃塞俄比亚酒店、超市、加油站等使用银联卡支付。这也是银联卡首次在非洲东北部国家实现受理业务。

2.2.6商业成本环境

一,水、电、气价格

电价,埃塞俄比亚电力公司( E工hiopian Elec工ric Power Corpora工ion)为全国唯一的电力供应和销售企业,电费价格按照用户不同采取不同的资费标准:目前,家用电价从0.2730比尔(约合0.014美元)/度至0.6943比尔(约合0.036美元),度;普通种类包括办公室等,电价为0.6088比尔(约合0.032美元),度至0.6943比尔(约合0.036美元)/度;工业用电价按照工厂的种类来划分,电

价从0.3664比尔(约合0.019美元)/度至0.7426比尔(约合0.039美元)/度。水价,在埃塞俄比亚,凡在提供集中供水的城市,用水按使用量计费。在农村和其他没有自来水供应的地区,用户需要自己打井供水,免缴用水费,目前埃塞俄比亚专业打井公司打一口井的价格在2万美元--3万美元之间。

二,劳动力供求及工薪

埃塞俄比亚人口众多,有充足的劳动力,失业率高达40%,因此,潜在劳动力资源丰富,薪资水平较低。普通劳动者月工资700-1500比尔(约合36.5-78.1美元),熟练技术人员月工资1500-2000比尔(约合78.1-104.2美元),高级管理人员月工资2000-8000比尔(约合104.2-416.7美元)。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人员月平均工资2000比尔(约合104.2美元)。

三,外籍劳务需求

埃塞俄比亚需要的外籍劳务主要是各类专业和高级技术人员。近年来,埃塞俄比亚为保护本国劳动力市场,政府鼓励企业雇用本国劳工。此外,埃塞俄比亚政府加强了对外来劳务人员的管理,要求外资企业原则上不聘用一般非技术性劳工。技术性外籍劳工必须具相关的学历证明和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并办理相关认证。

四,土地及房屋价格

埃塞俄比亚现行法律规定,土地属公有财产,任何个人、公司及其他机构只拥有使用权。但投资者可根据投资项目类型,通过租用、租赁或免费取得城市和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城市土地租用期限根据项目性质和城市开发程度的不同从50年至99年不等,农村土地的租金价格和租期南各地方政府白行确定。中国在埃塞俄比亚投资企业集中的亚的斯亚贝巴市和奥罗莫州土地租赁价格相对较高。亚的斯亚贝巴市工业用地目前已相当紧张且租金较贵。中国企业一般租用房屋作为办公和住宅,目前亚的斯亚贝巴独立别墅租赁价格在1000-5000美元/年。 五,建筑成本

埃塞俄比亚工业基础材料产业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总体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大量依赖进口,特别是水泥、钢材等重要基础材料。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影响较大。目前,埃塞俄比亚市场水泥价格约在每吨2000比尔(约合104.2美元)左右,钢材价格约为600-800美元一吨。


相关内容

  • 泥土最珍贵阅读答案泥土指什么
  • 篇一:泥土最珍贵阅读答案泥土指什么 泥土最珍贵阅读答案欧洲人的意图是什么?皇帝为什么会对欧洲人的意图思考了很久? 语文攻°岑o1懱2014-11-05 1.欧洲人的意图是想拥有这片土地.2.(欧洲人到了河边,正要上船时,送行的埃塞俄比亚人要他们停下来,脱下鞋子.欧洲人脱了鞋子,送行的主人就仔细抖他们 ...

  • 独一二的埃塞俄比亚
  • 埃塞俄比亚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在非洲仅次于埃及的文明大国,是咖啡的原产国.作为世界第二古老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国家,它拥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是非洲唯一没有被殖民化的国家.这里有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奇特有趣的风俗习惯,首都是没有门牌的鲜花之都.在这里喝着香醇美味的咖啡,享受着13个月的阳光,独一无 ...

  • 莎士比亚人生名言
  • 要是你做了狮子,狐狸会来欺骗你: 要是你做了羔羊,狐狸会来吃了你; 要是你做了狐狸,万一骗子向你告发,狮子会对你起疑心; 要是你做了骗子,你的愚蠢将使你受苦,而且你也不免做豺狼的一顿早餐…… 无瑕的名誉是世间最纯粹的珍宝。失去了名誉,人类不过是一些镀金的粪土,染色的泥块。 ------莎士比亚 虚名 ...

  • 莎士比亚与中国
  • 莎士比亚与中国 t曹晓青 * 摘 要:自从莎士比亚走进中国到现在,已引起了中国戏剧界.翻译界.出版界.评论界等诸多领域对他长达百年的关注.中国也开始了对莎士比亚从文本.文化到历史.宗教等多视角研究的百年曲折历程.经历了/起步与发展0./初步繁荣0./复兴与爆发0和/深入拓展0四个发展阶段.不同的时期 ...

  • 亚吉铁路:全链条中国标准在非洲延伸
  • 10月,正是东非高原最美的季节.阳光明媚,气候宜人. 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居民注意到,在市中心十字广场,林立的广告牌中多了一块巨幅中文广告牌,一列中国hxd1c列车正奔驰在非洲现代化的铁路线上,似乎要从画中呼啸而出,广告画上"新铁路,新生活"六个中文字格外醒目. 5日,全长751.7 ...

  • 利比亚战争的相关影响及启示
  • 利比亚战争的相关影响及启示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所非洲研究室主任 贺文萍 [内容提要] 持续 6 个多月的利比亚战争是冷战后西方干预非洲内部事务的最新案例,其产生的影响和相关启示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 1. 利比亚战争反映出西方干预弱小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新模式,是当前全球力量由西向东转移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

  • 比亚迪财务战略的选择与优化
  • 看比亚迪走出困境之后的发展 -----比亚迪财务战略的选择与优化 梅寒 邓华 郭琼玲 摘要: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加强企业竞争优势,运用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确认企业的竞争地位,对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实施与控制.计量与评价等活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过程.本文通过对比亚 ...

  • 比亚迪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比亚迪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学 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市场营销 学 号:[1**********]8 学 生 姓 名:张莹莹 指 导 教 师: 2014年4月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题目:比亚迪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定 市场营销 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第 答辩委员会于 ...

  • 舌友经典语录网
  • 1.莎士比亚 说:爱,可以创造奇迹.乔迈被摧毁的爱,一旦重新修建好, 就比原来更宏伟, 更美,更顽强. 2.莎士比亚 说:爱情是生命的火花, 友谊的升华, 心灵的吻合. 如果说人类的感情能区分等级, 那么爱情该是属于最高的一级. 3.莎士比亚 说:爱的力量是和平,从不顾理性、成规和荣辱,它能使一切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