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秦策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①、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②,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③,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①三川:韩地,以其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而得名。②西海:指蜀国。③九鼎:九个青铜大鼎,相传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与虚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①臣请谒其故/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①而天下不以为暴/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①以因于齐、赵/②我欲因之梦吴越

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说明司马错伐蜀而不伐韩、周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②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    ③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④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⑤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    ⑥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下列有关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秦国的攻伐对象应该是蜀还是韩、周的问题上,张仪与司马错的意见针锋相对,张仪的观点没有被秦惠王采纳,主要是他对张仪“争名”“争利”的狭隘观点表示反对。

B.司马错赞同张仪的有关蜀地位置、地位等的论述,但他比张仪分析得更加透彻,更能看到统一该地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扩地富民,还在于获得舆论支持。

C.司马错认为不能先攻打韩、周,一是因为攻打他们会引起诸侯的反对,使自己陷于矛盾之中,二是考虑到秦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等的不利因素。

D.战国时代的谋臣大都能言善辩,本文中司马错的语言体现出其朴实无华、见解精辟的特点,透过这些言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沉着冷静、深谋远虑的谋臣形象。

阅读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

【小题1】D(A“弊兵”是动宾关系,“弊”用作动词,使动用法;“疲弊”是同义复合词,“弊”即是“疲”,形容词。B“谒”,陈述; “环谒于邑人”的“渴"是“拜见”。C“以”,介词,“以为暴”是“以(之)为暴”的省略式;“不以己悲”的“以”是连词,因为。D两个“因”都是“凭借艄依靠"的意思)

【小题2】C(①②是张仪陈述舍蜀伐韩、周的。⑥是交代伐蜀胜利盾,蜀地政权的变化)

【小题3】A(“对张仪‘争名¨争利,的狭隘观点表示反对"错。原文的“争名”“争利”是张仪的比喻,希望说服秦惠王)

参考译文:

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而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让我听听你的意见吧。”

张仪回答说:“……蜀国,只是个偏僻的西方小国,是那里一些戎狄部族的首领。我们(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业。我听说,‘要争名就要在朝廷里争,要争利就要在市场上争。’而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啊,而大王却不去争夺它们.反而去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过,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开拓疆土;要想兵力强盛,就必须让人民富足;要想称帝称王,就要广施恩德。有了这三方面的条件,帝王之业也就随之而来了。现在大王的地盘小,百姓穷,所以我希望能从较容易的事情做起。那蜀国,确实是个西方的偏僻小国,是戎狄部族的首领,而且他们内部还有像夏桀和商纣统治时发生的那种祸乱。如果让秦国去攻打它,那就好比让豺狼去追赶羊群一样容易。泰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就能扩

大领土;得到蜀国的财富足以使我们的百姓富裕;这一仗不需要死伤很多人,却能很快使蜀国顺服。这样我们攻克了一个国家,而天下人却不认为我们残暴;我们得到了蜀国的全部财富,诸侯们却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攻打韩国,威逼天子,这种事名声很坏,而且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攻伐无罪的韩国)还会落个不义的坏名声,去攻打天下人都不赞成攻打的国家,是很危险

的!请让我说明危险的原因吧:周王室是天下各国共同尊崇的王室,齐国是同韩国、周王室结盟的国家。周王室知道自己将要失掉九鼎,韩国知道自己将丢失三川,它们两国一定会齐心合力,去借助齐国和赵国的力量,并向楚国和魏国请求救兵。如果是周王室把鼎送给楚国,韩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没法阻拦的。所以我说伐韩攻周是有风险的,不如攻打蜀国稳妥。”秦惠王说:“说得对!我听你的。”

于是,泰国就起兵攻打蜀国,经过10个月的征讨,终于占领了蜀地。蜀国国君改称蜀侯,奏国又派陈庄去作蜀侯的国相。蜀国既已隶属于秦国,秦国便更加富强起来,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①、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②,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③,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①三川:韩地,以其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而得名。②西海:指蜀国。③九鼎:九个青铜大鼎,相传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与虚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①臣请谒其故/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①而天下不以为暴/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①以因于齐、赵/②我欲因之梦吴越

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说明司马错伐蜀而不伐韩、周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②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    ③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④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⑤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    ⑥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下列有关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秦国的攻伐对象应该是蜀还是韩、周的问题上,张仪与司马错的意见针锋相对,张仪的观点没有被秦惠王采纳,主要是他对张仪“争名”“争利”的狭隘观点表示反对。

B.司马错赞同张仪的有关蜀地位置、地位等的论述,但他比张仪分析得更加透彻,更能看到统一该地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扩地富民,还在于获得舆论支持。

C.司马错认为不能先攻打韩、周,一是因为攻打他们会引起诸侯的反对,使自己陷于矛盾之中,二是考虑到秦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等的不利因素。

D.战国时代的谋臣大都能言善辩,本文中司马错的语言体现出其朴实无华、见解精辟的特点,透过这些言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沉着冷静、深谋远虑的谋臣形象。

阅读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

【小题1】D(A“弊兵”是动宾关系,“弊”用作动词,使动用法;“疲弊”是同义复合词,“弊”即是“疲”,形容词。B“谒”,陈述; “环谒于邑人”的“渴"是“拜见”。C“以”,介词,“以为暴”是“以(之)为暴”的省略式;“不以己悲”的“以”是连词,因为。D两个“因”都是“凭借艄依靠"的意思)

【小题2】C(①②是张仪陈述舍蜀伐韩、周的。⑥是交代伐蜀胜利盾,蜀地政权的变化)

【小题3】A(“对张仪‘争名¨争利,的狭隘观点表示反对"错。原文的“争名”“争利”是张仪的比喻,希望说服秦惠王)

参考译文:

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而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让我听听你的意见吧。”

张仪回答说:“……蜀国,只是个偏僻的西方小国,是那里一些戎狄部族的首领。我们(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业。我听说,‘要争名就要在朝廷里争,要争利就要在市场上争。’而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啊,而大王却不去争夺它们.反而去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过,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开拓疆土;要想兵力强盛,就必须让人民富足;要想称帝称王,就要广施恩德。有了这三方面的条件,帝王之业也就随之而来了。现在大王的地盘小,百姓穷,所以我希望能从较容易的事情做起。那蜀国,确实是个西方的偏僻小国,是戎狄部族的首领,而且他们内部还有像夏桀和商纣统治时发生的那种祸乱。如果让秦国去攻打它,那就好比让豺狼去追赶羊群一样容易。泰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就能扩

大领土;得到蜀国的财富足以使我们的百姓富裕;这一仗不需要死伤很多人,却能很快使蜀国顺服。这样我们攻克了一个国家,而天下人却不认为我们残暴;我们得到了蜀国的全部财富,诸侯们却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攻打韩国,威逼天子,这种事名声很坏,而且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攻伐无罪的韩国)还会落个不义的坏名声,去攻打天下人都不赞成攻打的国家,是很危险

的!请让我说明危险的原因吧:周王室是天下各国共同尊崇的王室,齐国是同韩国、周王室结盟的国家。周王室知道自己将要失掉九鼎,韩国知道自己将丢失三川,它们两国一定会齐心合力,去借助齐国和赵国的力量,并向楚国和魏国请求救兵。如果是周王室把鼎送给楚国,韩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没法阻拦的。所以我说伐韩攻周是有风险的,不如攻打蜀国稳妥。”秦惠王说:“说得对!我听你的。”

于是,泰国就起兵攻打蜀国,经过10个月的征讨,终于占领了蜀地。蜀国国君改称蜀侯,奏国又派陈庄去作蜀侯的国相。蜀国既已隶属于秦国,秦国便更加富强起来,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


相关内容

  • 战国策目录序阅读答案
  •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商鞅.吴起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节选自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

  •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

  •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
  • ㈡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10分)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

  •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阅读附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诗歌,完成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 ...

  • 战国策·燕策一阅读答案
  •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 ...

  • 战国策·楚策四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庄辛进谏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袄祥①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袄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 ...

  •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 ...

  • "庄子与屈原"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外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中国的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庄子是一位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他的人本体论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 ...

  • 孔孟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