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药理方向毕业论文(模板)

毕 业 设 计(论文)

论文题目: 酒精对小鼠CPP 效应的影响 学生姓名: XXXX 学 号: XXXXXXXXX 专 业: 药 学 方 向: XXXXX 指导教师: XXXX

2012年 04 月 08 日

湖北科技学院学位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设计(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设计(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设计(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设计(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设计(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设计(论文)。 本学位设计(论文)属于

1、保密 □,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论文正文·····················································································································1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1 前言··························································································································2 材料与方法·······················································································································2 结果························································································································································3 讨论···························································································································7 参考文献·····································································································7 致谢·······················································································································································9 课题任务书···············································································································10 外文翻译····························································································································13 文献综述···························································································································20 开题报告····························································································································26

酒精对小鼠 CPP效应的影响

学 生: 王池梅 指导老师: 蔡 飞

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 湖北 咸宁 437100

摘 要

目的 探讨酒精对小鼠条件位置偏爱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对20只6周龄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即酒精组和对照组,酒精组按2g/kg的剂量腹腔注射酒精并放入白箱训练,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放入黑箱训练; 连续5日后观察小鼠在条件位置偏爱箱中1200s 的活动情况,用鼠博士行为学分析系统对酒精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进行行为学分析。结果:酒精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在伴药箱侧的停留时间分别为(526.789±259)s 和(570.04±193.3)s ,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 >0.05)。结论:2g/kg的剂量对小鼠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酒精 小鼠 条件位置偏爱(CPP )

Influence of alcohol on the conditional place preference of

mice

Student :Wang Chimei Instructor :Cai Fei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bei Xiannning 437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on the conditional place preference of mice. METHODS 20 Kunming mal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lcoh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of them 10.The alcohol group was got 2g/kg via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in abdomen in every day .In addtion to that ,the control group was got NS .Consecutive 5 days, we use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box observed mice activities of 1200s ,We analyzed behavior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morphine group with mice behavior analysis system. RESULTS Alcohol in mice and control mice with medicine chest side

of the residence time was (526.789±259)s and (570.04±193.3)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2g/kg alcohol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of

mice.

KEYWORD S Alcohol Mice Conditional Place Preference (CPP )

前 言

条件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是实验室药物精神依赖性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模型。就给药方案而言,在以前的研究资料中,恒定给药剂量和每日递增给药剂量两种方式曾被普遍应用。设计方案不同影响了同类实验的一致性比较和交流,同时科学实验的操作标准程度也不高。相比较而言,恒定剂量的给药方法简便易行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本课题采用恒定剂量的给药方法设计了一种给药方案,来探讨酒精所致小鼠条件位置偏爱的形成及表达。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

生理盐水、20%酒精溶液

1.2 实验动物

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20只,质量30~45g,由咸宁学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购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

1.3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的是上海移数科技有限公司制备的条件位置偏爱箱和鼠博士小鼠行为学分析系统。条件位置偏爱箱的规格为60cm×30cm×30cm(长×宽×高) ,包括四壁和底面,中间以30cm×30cm 的有机玻璃作挡板隔开分为均等的两个半箱和一个5cm 宽的中箱,挡板可以提起,使两边相通,此时实验小鼠可在两半箱中自由来回活动;其中一侧箱体为白色四壁底面为圆孔型光滑底面,另一侧箱体为黑色四壁底面为条纹型粗糙底面,底面可以抽出与放进便于清洗,地面下方放置一黑色橡胶板用于承接小鼠在实验过程中的粪便。箱体上方安装有照明装置和视频设备连接电脑中的小鼠行为学分析系统。

1.4 实验方法

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分为3个阶段:预测试阶段(3d )、训练阶段(5d)和测试阶段(2d)。

1.4.1 预测试阶段

把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并编号,将条件性位置偏爱箱中间的隔板打开,把小鼠按编号顺序逐只放于箱体中间箱,让小鼠自由活动20min 。连续四天,每天在相同时间进行实验。第一天为适应阶段不需要记录小鼠活动视频。第二天至第四天记录下小鼠在20min 分钟的活动视频,进行行为学分析。

1.4.2 训练阶段

将已编号的的小鼠分为酒精组和对照组两组,2、4、6、8、10、12、14、16、18、20为酒精组,1、3、5、7、9、11、13、15、17、19为对照组。用隔板封闭条件性位置偏爱箱,实验小鼠每天在相同时间训练一次,按2g/kg的剂量,每天对酒精组小鼠腹腔注射酒精后放于白箱,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放于黑箱;每次训练时间为20min ,共训练5天。

1.4.3 测试阶段

训练结束后的第二天、第三天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的检测(最后一次给药后24h 、48h ). 测试时将隔板打开,使小鼠可以自由穿梭于黑白两箱中,用视频设备观察并记录小鼠在20分钟内的活动情况,录像完毕后用行为学分析系统进行分析。

1.5 实验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P

2. 结 果

2.1. 实验结果记录

酒精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穿梭次数,白箱停留时间,黑箱停留时间,中间箱停留时间的比较(观察时间1200s) 。

2.1.1预测试阶段

表1 对照组小鼠

日 期 3月14日

动物编号

3 5 7 11 13 15 17 19

日 期 3月15日

动物编号

3 5 7 11 13 15 17 19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29 17 35 55 28 14 28 21

259.56 633.2 393.72 351.56 438.52 64.6 379.16 418.16

723.72 412.56 611.72 497.24 545.08 1093.64 677.64 618.32

216.72 155.24 195.56 351.2 217.4 41.76 144.2 163.52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25 82 9 59 37 20 44 25

326.16 325.64 283.68 473.36 583.88 684.04 574.76 423.48

607.76 641.64 715.24 397.88 498.16 480.6 438.64 523.88

267.08 232.72 201.08 330.76 117.96 36.36 188.6 253.64

日 期 3月16日

动物编号

3 5 7 11 13 15 17 19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53 17 23 24 21 26 17 27

719.12 543.48 318.6 134.64 438.32 929.8 310.72 373.04 表2 酒精组小鼠

日 期 3月14日

动物编号

2 4 6 9 16 18 20

日 期 3月15日

动物编号

2 4 6 9 16 18 20

日 期 3月16日

动物编号

2 4 6 9 16 18 20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24 39 17 16 19 18 26

387.04 256.32 538.76 711.04 399.32 191.04 377.32

570.92 706.92 504.44 364.4 646.52 803.48 626.72

243.04 238.76 157.8 124.56 154.16 206.48 196.96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38 29 11 19 19 17 31

462.08 419.32 178.16 526.88 238 180.56 325.52

469.6 266.68 872.72 497.4 852.56 834.48 651.72

268.32 515 149.12 175.72 109.44 184.96 222.76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34 27 13 12 29 26 35

576.44 302.76 359.96 457.04 315.88 288.68 414.72

440.6 410.64 721.32 651.4 662.48 660.96 599.88

183.96 487.6 118.72 91.56 221.64 250.36 185.4

301.6 453.64 669.16 933.28 644.72 231.88 777.64 661.04

180.28 203.88 212.24 132.08 117.96 38.32 112.64 166.92

2.1.2 测试阶段

表1 对照组小鼠

日 期 3月22日

动物编号

3 5 7 11 13 15 17 19

日 期 3月23日

动物编号

3 5 7 11 13 15 17 19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19 23 19 57 34 99 50 17

227.24 633 387.16 352.12 566.36 309.12 627.84 251.84 表2 酒精组小鼠

日 期 3月22日

动物编号

2 4 6 9 16 18 20

日 期 3月23日

动物编号

2 4 6 9 16 18 20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42 36 23 13 34 20 35

383.16 846.68 399.08 435.96 309.56 951.6 361.48

499.56 242.24 623.88 612.16 700.2 132.2 660.68

319.28 111.08 177.04 151.88 191.24 116.2 177.84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34 35 23 11 28 21 24

717.96 479.72 440.32 610.72 263.36 668.16 500

268.6 602.84 530.12 502.84 771.2 389.84 598.08

213.44 118.44 230.56 86.44 166.44 142 101.92

802.6 317.64 612.72 542.96 420.36 715.68 353.4 794.96

170.16 249.36 200.12 304.92 213.28 175.2 218.76 153.2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56 27 21 62 44 25 31 31

802.76 777.08 498.48 451.28 631.2 139.84 571.08 538.48

223.92 199.88 456.36 539.32 384.88 1006.44 406.56 446

173.32 223.04 245.16 211.4 183.92 53.72 222.36 215.52

2.2. 酒精组和对照组的比较

2.2.1 预测试阶段

第一天

组别 酒精组 对照组 第二天

组别 酒精组 对照组 第三天

组别 酒精组 对照组

穿梭次数 22.8±7.22 24.89±11.29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370.264±121.16 497.64±250.3

660.028±127.62 559.707±234.5

中箱活动时间(s) 170.508±52.535 143.209±54.1

穿梭次数 26±8.1 30±14.38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332.9±121.89 399.4±157.76

620.572±218.03 612.716±196

中箱活动时间(s) 246.828±121.188 188.44±78

穿梭次数 25.5±8.22 37.3±23.73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370.156±91.161 465.26±129.39

588.252±134.06 543.964±103.81

中箱活动时间(s) 241.992±161.67 191.476±88.34

2.2.2 测试阶段

第一天

组别 酒精组 对照组 第二天

组别 酒精组 对照组

穿梭次数 29±10.4 39.75±28.3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526.789±259 419.335±166

495.85±221.9 570.04±193.3

中箱活动时间(s) 177.79±69.66 210.625±48.9

穿梭次数 25.14±8.23 36.44±14.3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525.757±154.58 571.627±204

523.36±161.51 439.516±240.1

中箱活动时间(s) 151.32±55.052 189.08±56.4

2.3检验结果

组别

酒精组预测试/对照组预测试

酒精组测试/预测试 对照组测试/预测试

左箱 0.31 0.11 0.54

右箱 0.93 0.27 0.45

中间箱 0.22 0.36 0.49

以上数据表明,p>0.05,无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作为一种非操作性行为学药理实验建立于1979年。行为学模型的性质决定了如果不能周密地控制各种因素,将消弱实验的信度与效度,随着该模型的应用,研究者也已开始探讨模型存在的问题。国内外许多应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实验报告的结果往往与既往相似实验的结论有一定的差异,各实验结果可比性欠佳,缺乏标准。给药途径、给药方案、给药剂量、环境因素、实验设计、药物影响以及实验动物自身等都会影响到实验的最终结论。本研究直接选择恒定剂量的给药方法,探讨了酒精是否会对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的建立及表达产生影响。在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本身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已经有作者就给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以及给药动物品系等因素对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

本实验在酒精的剂量选择上参考了以往的研究数据,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剂量过大或者过小对条件位置的偏爱存在影响,如果剂量过大,则不同的剂量的给药方案对条件位置的偏爱形成及表达的影响势必将被药物的巨大奖赏效应所掩盖,所以实验设计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剂量来进行试验操作。本实验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样本数量太少,未经过筛选;2. 动物种属此类效应不明显;3. 小鼠对外部的声音及光照比较敏感,本实验中未能较好的控制这一因素。此外对本实验结影响的实验因素还包括小鼠的健康状态,个体差异等因素,在本实验中健康状态差的小鼠在接受注射酒精后会有体重下降,发生醉酒症状甚至死亡。当然实验操作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是不可以忽略的,实验者操作的严谨性,腹腔注射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注射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因影响到小鼠的获得药量,如果注射失败将直接影响到小鼠的酒精吸收量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Gauvin DV,HoIloway FA.Historic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OH-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J].Alcohol,1992,9(1):1-7.

[2].Sazdanovic M. Neurons of human nucleus accumbens. Vojnosanit Pregl.2011 Aug;68(8):655-660.

[3].Park WK,Bari AA,Jey AR,et a1.Cocaine administered into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reinstates

cocaine-seeking behavior by increasing AMPA receptor-mediated glutamate transmission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J Neumsci,2002,22:2916-2925.

[4].Sutton MA,Schmidt EF,Choi KH,et a1.Extinction-induced upregulation in AMPA receptors reduces

cocaine-seeking behaviour.Nature,2003.421:70-75.

[5].Malvaez M: CBP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regulates cocaine-induced histone acetylation and is critical

for cocaine-associated behaviors. J Neurosci. 2011 Nov 23;31(47):16941-16948.

[6].Lee HK,Takamiya K,Han JS,et a1.Phosphorylation of the AMPA receptor GluRl subunit is required for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retention of spatial memory.Cell,2003,112:63l-643.

[7].Undess MA,Whistler JL,Malenka Rc,et a1. A single cocaine exposure in vivo induces 1ong-term

potentiation in dopamine neurons.Nature.2001.4l1:583-587.

[8].Vekovischeva 0Y,Zamanillo D,Echenko 0,et a1.Morphine-induced dependence and sensitization are

altered in mice deficient in AMPA-type glutamte receptor-a subunits. J Neurosci,200l,21:445l-4459.

[9].邓慧琼, 周旭辉, 张登科, 等. 条件性位置实验方法及非倾向性实验设计在药物依赖研究的应用[J].中

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15:8-11.

[10].常崇旺等:术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长期疗效[J].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02月20日第16卷第2

期.345-347.

[11].秦广彪, 马羽, 张伟:物成瘾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2月第15卷第

12 期 1144-1146.

[12].刘杰, 肖琳, 李勇辉, 等. 影响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各种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药物杂

志,2005,14:85-88.

[13].宋美, 翟海峰, 王学义, 陆林. 酒精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hina Drug Depend)2007,16(5):321-325.

[14].Ciccocioppo R,Panocka I,Froldi B,et a1.Ethanol induces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genetically

selected alcohol-preferring rats[J].Paychopharmacology (Berl),1999,141(3):235-24l.

[15].Dickinson SD.Cunningham CL. Altered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ethanol-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mice [J].Alcohol,1998,16(1):13-18.

[16].Gauvin DV,HoIloway FA.Historic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OH-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J].Alcohol,1992,9(1):1-7.

致 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蔡飞教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方案设计、关键问题的分析到论文总结等各个阶段都凝聚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其间,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学术思想、渊博的业务知识和对学科前沿的准确把握将永远是我学习的楷模。三个月来导师还在生活上给予我大量的关心和帮助。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尊敬的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此外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了牢固的药学专业知识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论文才会顺利完成。

最后感谢药学院和我的母校——湖北科技学院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

外 文 文 献 翻 译

译文题目:比哌立登(一种M1受体拮抗剂)降低可卡因条件位

置偏爱试验中记忆的巩固

学生姓名: 王池梅

专 业: 药 学

指导教师: 蔡 飞

2012年 04 月 08 日

比哌立登(一种M1受体拮抗剂)降低可卡因条件位置偏

爱试验中记忆的巩固

关键词: 乙酰胆碱 比哌立登 可卡因 记忆的巩固 条件性位置偏爱

摘 要:

众所周知, 可卡因依赖是一种公共健康问题, 多项研究压力需要寻找新的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脑边缘多巴胺(DA)系统由腹侧被盖区(VTA)和几个前脑底部结构组成, 该系统参与了神经生物学的可卡因依赖。已有研究表明乙酰胆碱(ACh)在可卡因依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乙酰胆碱对形成关于欲望行为的海马记忆同样重要。因此,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比哌立登对乙酰胆碱M1受体具有高亲和力的Ach 拮抗剂比哌立登对小鼠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 )的影响。可卡因和比哌立登溶于生理盐水,每天腹腔给药(10 mg/kg),共8天。而且每一次给药后立即给予胆碱拮抗剂。最后一次实验24小时后做CPP 测试。结果表明, 比哌立登处理的动物比生理盐水处理的动物在cocaine-paired compartment花费明显短的时间。本研究表明可卡因诱导的CPP 巩固减少。一种假设可以解释这个结果集中于胆碱拮抗剂的作用在语境的记忆巩固。M1拮抗剂的偏恶和吗啡的偏爱所引起的记忆缺失效应在训练前就已经被证实。本研究强调了在欲望行为的获得中损伤的可能性,即在试验后给予胆碱类药物。本研究排除了行为干扰的可能性, 并提出一个治疗可卡因依赖药理工具。

1. 引言

根据2010年公布的来自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UNODC) 的数据, 全世界大约有1900万人,占世界人口的0.3-0.4%,年龄在15 ~ 64岁之间,使用可卡因。有几项研究报告指出, 可卡因依赖是一种公共健康问题并强调寻找新的和更有效的疗法的需要。可卡因依赖被认为是多巴胺反应系统的主要疾病[9]。胆碱能系统参与反应过程和可卡因依赖性的获得。乙酰胆碱在多巴胺在中脑边缘系统的变化和在海马记忆—就是众所周知的语境记忆,形成的过程中是重要的。在有依赖性的情况下,语境的记忆与药物在哪里获得或发生作用是相关的。除了作为一个通过反应系统的刺激强化操作,调节的过程在可卡因依赖和复发中起着核心作用。这个过程发生在这样一个中立的刺激和激励相关性能得到增强, 即使在没有那些药物的情况下。因此, 在治疗可卡因依赖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高复发率。制约刺激大大增加这种速度, 因为它们可能引起对药物难以控制的渴望, 导致患者在戒断过程中复发 。这一原理的基础是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 该模型已经被广泛用于关于药物依赖性新的药理治疗的研究。本研究评价Biperiden —对M1型受体具有高亲和力的乙酰胆碱受体, 对可卡因诱导的CPP 的获得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动物和药物

受试者为31只成年雄性小鼠C57BL / 6 J小鼠(n= 7-8 /组) 在三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实验。这些老鼠每

10只一个笼子放置,控制温度(22±1 C)和湿度(40 - 60%)。光/暗循环的12:12h(灯照7 h)。在实验过程中食物和水合理使用。所有的程序被道德委员会批准(协议1090/10)。盐酸可卡因(Sigma, St. Louis, MO, USA) 和胆碱拮抗剂Biperiden (Abbott Laboratórios do Brasil Ltda, Brazil)溶解于无菌生理盐水中(9毫克/毫升) ,经腹腔注射(10毫克/公斤即体积的1毫升/公斤)。对照组注射同样的盐水。可卡因和Biperiden 的选择取决于之前的准备工作,均有相同的血统和装置。

2.2 条件性位置偏爱

评估CPP 的装置是由丙烯酸材料制成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墙上的网格组成,一部分是由地板上的网格组成,它们由一个中立的隔间连接。实验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适应、训练和测试。在适应阶段, 动物给予生理盐水注射, 每天一次, 为了加强这种作用需要连续三天注射。此训练过程应无偏爱。在以前的测试, 我们的实验室发现, 动物没有显示出对CPP 装置中任何一侧有强烈的偏爱。该阶段做8次,每次在CPP 装置的任何一侧都需要训练15分钟(adapted from Brabant et al., 2005)。为了防止每个动物受到可卡因配对而引起的作用,训练过程需要随机。注射了可卡因的动物分两组,分别在CPP 装置的两侧训练。每次训练结束后最多5分钟给予Biperiden 注射液。在最后一次训练的24小时之后以一种无毒的状态进行偏爱实验。测试时,把动物放在装置的中间,与两边隔间相通,持续15分钟。录下这期间动物的行为,所利用的软件为X-Plo-Rat-2005 (version 901.1.0)分析。

2.3 数据分析

在测试阶段,根据他们在配对隔间所花费的时间分析来比较四组实验动物(可卡因-盐水组,可卡因-Biperiden 组,盐水-盐水组,盐水-Biperiden 组)。在不配对隔间所花费的时间分析来比较四组实验动物。后面的Newman –Keuls post hoc 97 test确定稳定的显著结果。显著性水平为0.05。

3. 结果

第一个方差分析(在配对隔间所花费的时间)显示了各组的稳定的显著差异

() 。通过特定的测试后,所有可卡因配对组与盐水-盐水组和盐水-Biperiden 组有统计的不同(p 0.05) 。第二个方差分析(在不配对隔间所花费的时间) 也显示显著地影响(F3,27 = 18.308; p 0.05), 但这些组比盐水配对组在这个隔间花的时间明显少(p

4. 讨论

我们的结果表明, Biperiden降低了可卡因诱导的条件位置偏爱的巩固。这个结果主要的解释是与已知的选择性胆碱M1受体拮抗作用对记忆巩固相关。Biperiden 在阻止记忆采集过程中的作用可能包含经典条件的神经机制, 作为M1受体拮抗剂已经与降低采集和记忆语境任务联系在一起, 如被动回避测试。M1受体在CPP 实验中的抑制作用已经被证实了。在训练前后给予胆碱拮抗剂影响吗啡的CPP 效应。用于本实验的协议的优势是它降低了训练阶段角色行为障碍的可能性。因此, 目前的研究强调在欲望记忆的获得中损伤的可能性, 因为它是被观察到的令人厌恶的记忆, 即使在测试阶段过后给予类胆碱药物。对我们的主要发现的另一种解释可能在于胆碱能调节超过多巴胺系统在有效训练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众所周知,这种训练的类型, 无论是通过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强化, 也参与了药物依赖性的开发和维护。证明在条件刺激暴露后马上有一种胆碱能输入。在这项研究中, 与药物配对的隔间是条件刺激。空间记忆会被该输入激活, 唤起药物的情绪记忆。结果, 胆碱拮抗剂的治疗能够在乙酰胆碱和多巴胺在中脑边缘系统的平衡起作用。因此, 我们的结果表明,Biperiden 和其它的胆碱拮抗剂也许是重要的对预防可卡因依赖的发生甚至可以治疗药物依赖性病人的药理学工具。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到Biperiden 本身, 尽管一些案例报导人类滥用, 似乎并没有导致动物的CPP 效应。虽然目前还不是很精确的知道M1受体拮抗剂是如何损伤可卡因的CPP 效应的发展, 这些结果的临床应用在依赖性发作的预防方面有特殊的意义。

财务支持

这项研究是由Associac¸ ão Fundo de Incentivo à Pesquisa (AFIP), Coordenac¸ ão de Aperfeic¸oamento Pessoal de Nível Superior (CAPES) and Conselho Nacional de Desenvolvimento Científico e Tecnológico (CNPq)资助。

作者的贡献

ACR 和JCFG 负责研究概念和实验设计。MSZ DRA 获得动物数据。MSZ 撰写手稿。JCFG 和ACR 负责数据分析和手稿的修订。所有的作者通过最终的手稿版本用于出版。

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

学生姓名: 王池梅

专 业: 药 学

指导教师: 蔡 飞

2012 年 04 月 08 日

AMPA 与药物成瘾

摘 要:

大脑中神经元突触间的信号传递是由许多神经递质受体介导的,其中一种最主要的兴奋性受体就是谷氨酸受体。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数量超过脑内神经元总数的一半,是构成中枢神经网络的主神经元,多为投射神经元,分布于各脑区,不形成特殊核团。谷氨酸受体主要分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是谷氨酸门控的阳离子通道,根据选择性激动剂,分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和a-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及红藻氨酸(KA)受体, 通常AMPA 受体和KA 受体合称为非NMDA 受体。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iGluRs ,开放与其偶联的阳离子通道,使神经元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达到阈值时发放动作电位。NMDA 和AMPA 共存于中枢兴奋性突触,NMDA 介导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 )的慢成分,AMPA 介导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 )的快成分,在中枢神经元之间传递―点对点‖的快速兴奋性信号。NMDA 还与神经元可塑性有密切关系。KA 受体则分布于各类神经元的突触前末梢、突触后膜及突触外区域,主要功能是抑制神经递质释放。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 ropicL-glumate,mGluRs) 是与G 蛋白偶联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 主要分布于突触前末梢和突触周围,在大多数脑区,mGluRs 不参与EPSC 的产生,而是通过胞内信号转导途径(G 蛋白—胞内第二信使—蛋白磷酸化),抑制突触前递质的释放和突出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调节兴奋性突触传递及神经元可塑性。

关键词:AMPA 药物成瘾

1. 药物成瘾

1.1药物成瘾

药物成瘾是指强迫性、失去控制的用药行为,是药物的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共同造成的结果。能成瘾的药物具有引起精神愉悦或缓解烦恼的作用,这是触发条件。一般成瘾规律是先产生精神依赖性,后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依赖性。成瘾者既有主动追求药物精神效应,又有被动避免痛苦的动机。

1.2药物成瘾的机制

能成瘾的药物的药理作用各不相同,因此,成瘾机制也就复杂多样。多年来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许多假说,但揭示普遍公认的机制还有待于努力。目前较认可的机制是奖赏机制。功能图像显示动物和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成瘾药物的首要靶点,脑内几个主要多巴胺通路之一的中脑边缘通路最主要的投射区域是中脑边缘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和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NAC)。中脑腹侧被盖区是大脑多巴胺神经元最集中的地方。VTA 的DA 神经元末梢投射到伏隔核、杏仁核、海马及额前叶皮质,多数投射的神经为多巴胺能神经,这构成了基本的奖赏通路。正常情况下,由中脑腹侧被盖区到伏隔核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投射和多巴胺的释放是低水平的,它是维持正常人的情绪状态和生理反应所必需的,在受到自然奖赏刺激,如进食、饮水、性行为和母性行为时,该通路被激活,机体同时也出现愉快舒适的感受,一旦点燃后大量的多巴胺

在伏隔核及额前叶皮质释放,使用成瘾药物时能显著提高这两个区域的多巴胺水平,使药物产生强化和欣快作用,中脑腹侧被盖区到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元信息传递和多巴胺释放呈现成千上万倍增加。此外,吗啡等药物刺激蓝斑核(locus coeruleus, LC)去甲肾上腺素(NE )系统,抑制NE 神经元放电,停药后NE 神经元放电增加,引起戒断综合征,可迫使人或动物为了减轻症状而再次觅药。除了上述DA 和NE 系统外,杏仁对情感刺激物有定向和记忆作用。NAc 和杏仁之间的投射对连接刺激-奖赏起重要作用。损伤动物的杏仁核虽然能识别奖赏相关的刺激,但不能记忆与奖赏的联系;也不能形成动物对与天然奖赏相关的条件性强化作用。杏仁中央核与成瘾药物戒断时的厌恶反应有关。杏仁核等脑区的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TP )也与毒品成瘾有关。随着近年来对脑内谷氨酸递质系统的了解, 发现谷氨酸系统也在成瘾中起重要作用。起源于海马、杏仁核和大脑皮质的谷氨酸传出神经通过释放谷氨酸来调节腹侧被盖区VTA —伏隔核NAc 奖赏通路。

2. a-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 )受体

2.1 AMPA受体的结构

AMPA 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一种重要的谷氨酸受体,其介导的突触电流是兴奋性突触传递中快速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AMPA 受体是由GluR1-4(GluRA-D )四个不同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其形成起始于粗面内质网各个亚基的合成。海马神经元中大量内化的AMPA 受体含有GluR1亚基,成年海马AMPA 受体主要由GluR1和GluR2或GluR2和GluR3所组成的异聚体构成, 而GluR2和GluR4组成的受体只存在于幼年海马和其他成熟脑区。每个亚基都有1个大的N 端、3个跨膜区域、1个形成孔的发夹结构和1个位于胞质侧的C 端,亚基中的C 基末端对AMPA 受体功能的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2.2AMPA 受体的磷酸化作用

蛋白质磷酸化在神经元的功能调节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AMPA 受体的磷酸化的主要蛋白激酶有PKA 、PKC 、CaMKII ,这些蛋白激酶通过与AMPA 受体亚基上的的位点结合进而产生磷酸化的作用。AMPA 受体各亚基最主要的磷酸化位点分别是:GluR1C 末端的Ser-831和Ser-845位点;GluR2C 末端的Ser-863和Ser-880位点;GluR4C 末端的Ser-830和Ser-842位点。[8]这些位点都在各亚基的C 基末端,由此可见,亚基C 基末端结构域在AMPA 受体磷酸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MPA 受体功能磷酸化依赖性的改变在突触可塑性活性依赖性形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突触的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

2.3 AMPA受体的生理功能

2.3.1 兴奋性突触传递

突触释放的谷氨酸与该细胞或相邻细胞神经末梢上的突触后受体相互作用,通过突触后神经元iGluRs 介导快速兴奋性传递。在多数中枢突触,谷氨酸与AMPA 和NMDA 受体结合开放与其偶联的阳离子通道,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 ),使神经元去极化,后者达到一定阈值时发放动作电位,整个过程仅持续数十毫秒。在各类中枢神经元记录到的EPSC 都包含两种成分:快速的AMPA 成分和缓慢的NMDA 成分。

2.3.2离子通道作用

通过AMPA 受体传送的电流主要由细胞外钠离子进入细胞内产生。

2.3.3在神经元可塑性中的作用

AMPA 受体在突触后膜的动态表达与长时程增强、长时程抑制的诱发和维持有关,参与调节学习记忆活动。

2.3.4在神经元毒性中的作用

3.AMPA 受体在药物成瘾过程中的作用

3.1 药物成瘾过程中AMPA 受体的改变

现阶段人们从许多方面用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了药物依赖过程中AMPA 受体的变化。据报道显示,在离体试验中,安非他明、可卡因均可激活中脑VTA 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激活后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表现为AMPA 受体介导的EPSC 与NMDA 受体介导的EPSC 比值增加,用电生理方法确定此比值增加并非NMDA 受体功能下降,而是由于AMPA 受体功能增强的结果,多次给药后则表现为AMPA 受体增加。经研究发现,将AMPA 受体拮抗剂DNQX 微量注射到NAC 可阻止可卡因复发的所有症状,而注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氟非那嗪只有在NAC 内注射多巴胺时才有效。有人使用GluRl 基因敲除和突变的小鼠研究表明,小鼠对吗啡的耐受减弱且纳络酮激发的戒断症状减轻。将可卡因微量注射至额叶皮质中部或NAC ,发现其可恢复可卡因觅药行为,NAC 内注射CNQX 则可以阻断觅药行为的产生,推测可卡因通过调节AMPA 受体增加导致复发。最近的研究报道,消除训练可诱导NAC 壳部神经元上AMPA 受体的G1uRl 和GluR2/3亚基表达增加,增加的GluRl 亚基和训练期间消除的可卡因觅药行为的水平相一致,这些事实提示我们在NAC 壳部GluRl 可能促进可卡因的觅药行为的消除。通过在体微透析的方法研究了安非他明对VTA 区和NAC 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复给药可导致VTA 区AMPA 受体的可塑性改变,同时提示安非他明可导致谷氨酸和多巴胺系统的相互作用。这些实验结果都提示,在药物成瘾期间,AMPA 受体的功能或(和) 数目发生变化,且与中脑边缘多巴胺神经元密切相关。

3.2 药物成瘾过程中AMPA 受体功能变化的可能机制

我们有理由认为,成瘾性药物所致的AMPA 受体介导的突触可塑性改变可能是引起药物成瘾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成瘾性药物是如何调节AMPA 受体而引起突触的可塑性改变。目前的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将现有的资料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3.2.1 药物成瘾过程中多巴胺受体对AMPA 受体的调节作用

有许多实验证据表明,VTA 区AMPA 受体亚单位GluRl 的表达增加可能是引起药物成瘾中的敏感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导致敏感化的―前馈‖假说。多种成瘾性药物均可导致VTA 区细胞外的DA 浓度增加,DA 通过作用于从皮层或中脑其他结构传人的谷氨酸能神经未梢上D1受体引起谷氨酸释放增加,增加的谷氨酸继而作用于VTA 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上谷氨酸能受体(AMPA和NMDA 受体) ,使钙离子内流增加并通过一些细胞内机制引起类LTP 的神经元的适应性改变。持续的VTA 区的谷氨酸激活可使―静寂‖的AMPA 受体从细胞内募集到突触后膜上,从而使多巴胺能神经元对谷氨酸特别敏感同时也导致轴突未梢DA 释放的进一步增加,形成前馈机制。VTA 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上GluRl 表达增加使AMPA 受体对钙离子通透性增加,过度增加的细胞内钙离子引起广泛的病理生理改变。持续的药物滥用使GluRl 表达增加最终导致VTA 区DA 能神经元发生形态学改变并引起酪氨酸羟化酶变化及NAc 的继发性改变,从而形成药物成瘾。

3.2.2 药物依成瘾过程中胞内信号转导系统对AMPA 受体的调节作用

许多年前人们就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可以通过激活胞内的PKA ,在脑内的许多区域如兰斑(Lc)、VTA 、NAC 、杏仁核、脊髓背角等许多部位均能观察到cAMP 通路的上调,PKA 抑制剂可有效地阻断阿片依赖的形成及戒断反应。AMPA 受体的GluRl 上S845可被PKA 磷酸化而调节受体功能,推测阿片类药物可能通过调节AMPA 受体进而引起突触的可塑性改变。PKC 可以磷酸化GluRl 上的S83l 和GluR2上的S863和S880,进而调节AMPA 受体功能。Narita 等报道,脑室内注射PKC 抑制剂cHE 或Ro 一32一0432能剂量依赖性地减轻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或吗啡引起的活动增加。美国哈佛医学院Yukhananov 等研究发现,PKC 基因敲除小鼠植入吗啡丸剂后,其耐受性与原型小鼠相似,但缺乏纳络酮诱发的戒断症状。这些实验结果提示,成瘾性药物可能通过引起PKC 磷酸化进而调节AMPA 受体功能,进而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可塑性改变。近年来CaMK Ⅱ在药物依赖中的作用也引起人们的重视。有研究发现,在大鼠急性或慢性吗啡处理后,其海马CaMKII 表达明显增加,而给予纳酪酮后表达则明显减少。同时,有研究认为,谷氨酸释放增加所导致的CaMKII 激活是导致神经元敏感化必不可少的机制之一。综合以上资料表明,胞内的PKA 、PKc 和CaMKII 可通过调节AMPA 受体的功能介导药物成瘾的可塑性改变。

3.2.3 药物成瘾过程中核内转录因子对AMPA 受体的调节作用

许多成瘾性药物可诱导△FosB ,其激活的mR - NA 并不稳定,但是△FosB 蛋白一旦形成,其在脑内会保持相对较长的时间,△FosB 表达增加可使可卡因和吗啡的运动反应和奖赏效应增强,推断△FosB 对长时间戒断后复吸能起持久的分子开关作用。研究表明,△FosB 发挥效应是通过作用于AMPA 谷氨酸受体亚单位G1uR2,其可诱导NAC 上GluR2增加,导致AMPA 受体介导的电流的钙内流减小,这可能使神经元对药物的急性抑制效应更敏感而导致药物的强迫效应。这些事实都表明,△FosB 可以通过调节AMPA 受体介导突触可塑性改变进而参与药物成瘾的形成和维持。前述NARP 表达后可通过结合AMPA 受体的NTD 结构域引起AMPA 受体的从集,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是NPl 相作用后所引起的效应。美国芝加哥医学院wolf 等研究发现,大鼠额叶皮质NARP 水平与大鼠对新颖环境的运动作用密切相关,揭示其可能涉及药物滥用的个体易感性旧。Reti 等报道,阿片戒断后杏仁核NARP 表达增加,预先给予可乐定阻止阿片戒断则抑制NARP 的表达,推测NARP 可能与阿片戒断后的长时期的厌恶效应有关。这些实验结果提示,NARP 可能通过调节AMPA 受体参与药物成瘾进程。

综合以上事实,推测成瘾性药物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AMPA 受体,进而引起突触的可塑性变化。一方面,成瘾性药物可能直接作用于AMPA 受体,导致突触后膜去极化,进而激活NMDA 受体,引起钙离子大量内流,导致细胞内一系列激酶系统激活;另一方面,成瘾性药物作用于突触上的阿片受体、多巴胺转运体、NMDA 受体等,通过激动受体下游的蛋白激酶如PKA 、PKc 、caMK Ⅱ等,进而磷酸化AMPA 受体,改变AMPA 受体的功能;同时,胞浆内的蛋白激酶调节核内的靶基因如Narp 、△fosB 等通过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蛋白进而调节AMPA 受体的表达或作用于AMPA 受体相关蛋白,调节AMPA 受体的导引、插入等。上述机制导致的AMPA 受体功能和数目的变化引起相关脑区神经元LTP 及LTD 的改变,介导突触可塑性的发展和维持。AMPA 受体还可通过激活胞内的MPAK 信号通路及参与激活核内的cREB 导致神经元的可塑性改变参与药物成瘾的形成和发展。另外,多巴胺通过前馈机制使AMPA 受体表达增加以及静止突触的激活也参与了突触可塑性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Song I,Huganir RL Regulation of AMPA receptors during synaptic plasticity.Trends Neurosci,2002,

25:578—588.

[2].Lee HK,Takamiya K,Han JS,et a1.Phosphorylation of the AMPA receptor GluRl subunit is required for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retention of spatial memory.Cell,2003,112:63l-643.

[3].Undess MA,Whistler JL,Malenka Rc,et a1. A single cocaine exposure in vivo induces 1ong-term

potentiation in dopamine neurons.Nature.2001.4l1:583-587.

[4].Comish JL Kalivas PW.Glutamate transmission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mediates relapse in cocaine

addiction.J Neurosci,2000,20:80-89.

[5].Vekovischeva 0Y,Zamanillo D,Echenko 0,et a1.Morphine-induced dependence and sensitization are

altered in mice deficient in AMPA-type glutamte receptor-a subunits. J Neurosci,200l,21:445l-4459.

[6].Park WK,Bari AA,Jey AR,et a1.Cocaine administered into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reinstates

cocaine-seeking behavior by increasing AMPA receptor-mediated glutamate transmission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J Neumsci,2002,22:2916-2925.

[7].Sutton MA,Schmidt EF,Choi KH,et a1.Extinction-induced upregulation in AMPA receptors reduces

cocaine-seeking behaviour.Nature,2003.421:70-75.

[8].Giorgetti M,Hotsenpiller G,Ward P,et a1.Amphetamine-induced plasticity of AMPA receptors in the

ventral tegmental area:effcts on extracellular levels of dopamine and glutamate in freely moving rats. J Neurosci,2001,21:6362-6369.

[9].Sazdanovic M. Neurons of human nucleus accumbens. Vojnosanit Pregl.2011 Aug;68(8):655-660.

[10].Gauvin DV,HoIloway FA.Historic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OH-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J].Alcohol,1992,9(1):1-7.

[11].Malvaez M. CBP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regulates cocaine-induced histone acetylation and is

critical for cocaine-associated behaviors. J Neurosci. 2011 Nov 23;31(47):16941-16948.

[12].Dickinson SD.Cunningham CL. Altered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ethanol-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mice [J].Alcohol,1998,16(1):13-18.

[13].Lalumiere RT . Neural circuit competition in cocaine-seeking: roles of the infralimbic cortex and

nucleus accumbens shell. ur J Neurosci. 2012 Feb,35(3-4):614-622.

[14].Ciccocioppo R,Panocka I,Froldi B,et a1.Ethanol induces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genetically

selected alcohol-preferring rats[J].Paychopharmacology (Berl),1999,141(3):235-24l.

[15].邓慧琼, 周旭辉, 张登科, 等. 条件性位置实验方法及非倾向性实验设计在药物依赖研究的应用[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15:8-11.

[16].常崇旺等:术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长期疗效[J].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02月20日第16卷第2

期.345-347.

[17].秦广彪, 马羽, 张伟:物成瘾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2月第15卷第

12 期 1144-1146.

[18].刘杰, 肖琳, 李勇辉, 等. 影响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各种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药物杂

志,2005,14:85-88.

[19].宋美, 翟海峰, 王学义, 陆林. 酒精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hina Drug Depend)2007,16(5):321-325.

[20].隋南, 陈晶. 药物成瘾行为的脑机制及其研究进展[J].心理学报.2000,32:235-240.

[21].邵福源, 王宁卉. 分子神经药理学. 第2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22].库宝善. 神经精神药理学. 第3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8.

[23].朱依谆, 殷明. 药理学. 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酒精对小鼠的CPP 效应的影响

学生姓名: 王池梅 学 号: 080721036

专 业: 药 学 方 向: 药理学

指导教师: 蔡 飞

2012年 04 月 08 日

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

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

教师签署意见及系部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

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

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6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12

月16日”或“2004-12-16”。

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湖北科技学院

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表

学生姓名: 王池梅 学生学号: 080721036

题 目: 酒精对小鼠的C P P 效应的影响

指导教师姓名: 蔡飞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湖北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登记表

学生姓名: 王池梅 学号: 080721036

题 目:酒精对小鼠的CPP 效应的影响

综合等级: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共 第34页 共计34页

毕 业 设 计(论文)

论文题目: 酒精对小鼠CPP 效应的影响 学生姓名: XXXX 学 号: XXXXXXXXX 专 业: 药 学 方 向: XXXXX 指导教师: XXXX

2012年 04 月 08 日

湖北科技学院学位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设计(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设计(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设计(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设计(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设计(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设计(论文)。 本学位设计(论文)属于

1、保密 □,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论文正文·····················································································································1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1 前言··························································································································2 材料与方法·······················································································································2 结果························································································································································3 讨论···························································································································7 参考文献·····································································································7 致谢·······················································································································································9 课题任务书···············································································································10 外文翻译····························································································································13 文献综述···························································································································20 开题报告····························································································································26

酒精对小鼠 CPP效应的影响

学 生: 王池梅 指导老师: 蔡 飞

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 湖北 咸宁 437100

摘 要

目的 探讨酒精对小鼠条件位置偏爱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对20只6周龄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即酒精组和对照组,酒精组按2g/kg的剂量腹腔注射酒精并放入白箱训练,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放入黑箱训练; 连续5日后观察小鼠在条件位置偏爱箱中1200s 的活动情况,用鼠博士行为学分析系统对酒精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进行行为学分析。结果:酒精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在伴药箱侧的停留时间分别为(526.789±259)s 和(570.04±193.3)s ,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 >0.05)。结论:2g/kg的剂量对小鼠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酒精 小鼠 条件位置偏爱(CPP )

Influence of alcohol on the conditional place preference of

mice

Student :Wang Chimei Instructor :Cai Fei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bei Xiannning 437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on the conditional place preference of mice. METHODS 20 Kunming mal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lcoh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of them 10.The alcohol group was got 2g/kg via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in abdomen in every day .In addtion to that ,the control group was got NS .Consecutive 5 days, we use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box observed mice activities of 1200s ,We analyzed behavior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morphine group with mice behavior analysis system. RESULTS Alcohol in mice and control mice with medicine chest side

of the residence time was (526.789±259)s and (570.04±193.3)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2g/kg alcohol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of

mice.

KEYWORD S Alcohol Mice Conditional Place Preference (CPP )

前 言

条件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是实验室药物精神依赖性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模型。就给药方案而言,在以前的研究资料中,恒定给药剂量和每日递增给药剂量两种方式曾被普遍应用。设计方案不同影响了同类实验的一致性比较和交流,同时科学实验的操作标准程度也不高。相比较而言,恒定剂量的给药方法简便易行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本课题采用恒定剂量的给药方法设计了一种给药方案,来探讨酒精所致小鼠条件位置偏爱的形成及表达。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

生理盐水、20%酒精溶液

1.2 实验动物

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20只,质量30~45g,由咸宁学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购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

1.3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的是上海移数科技有限公司制备的条件位置偏爱箱和鼠博士小鼠行为学分析系统。条件位置偏爱箱的规格为60cm×30cm×30cm(长×宽×高) ,包括四壁和底面,中间以30cm×30cm 的有机玻璃作挡板隔开分为均等的两个半箱和一个5cm 宽的中箱,挡板可以提起,使两边相通,此时实验小鼠可在两半箱中自由来回活动;其中一侧箱体为白色四壁底面为圆孔型光滑底面,另一侧箱体为黑色四壁底面为条纹型粗糙底面,底面可以抽出与放进便于清洗,地面下方放置一黑色橡胶板用于承接小鼠在实验过程中的粪便。箱体上方安装有照明装置和视频设备连接电脑中的小鼠行为学分析系统。

1.4 实验方法

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分为3个阶段:预测试阶段(3d )、训练阶段(5d)和测试阶段(2d)。

1.4.1 预测试阶段

把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并编号,将条件性位置偏爱箱中间的隔板打开,把小鼠按编号顺序逐只放于箱体中间箱,让小鼠自由活动20min 。连续四天,每天在相同时间进行实验。第一天为适应阶段不需要记录小鼠活动视频。第二天至第四天记录下小鼠在20min 分钟的活动视频,进行行为学分析。

1.4.2 训练阶段

将已编号的的小鼠分为酒精组和对照组两组,2、4、6、8、10、12、14、16、18、20为酒精组,1、3、5、7、9、11、13、15、17、19为对照组。用隔板封闭条件性位置偏爱箱,实验小鼠每天在相同时间训练一次,按2g/kg的剂量,每天对酒精组小鼠腹腔注射酒精后放于白箱,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放于黑箱;每次训练时间为20min ,共训练5天。

1.4.3 测试阶段

训练结束后的第二天、第三天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的检测(最后一次给药后24h 、48h ). 测试时将隔板打开,使小鼠可以自由穿梭于黑白两箱中,用视频设备观察并记录小鼠在20分钟内的活动情况,录像完毕后用行为学分析系统进行分析。

1.5 实验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P

2. 结 果

2.1. 实验结果记录

酒精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穿梭次数,白箱停留时间,黑箱停留时间,中间箱停留时间的比较(观察时间1200s) 。

2.1.1预测试阶段

表1 对照组小鼠

日 期 3月14日

动物编号

3 5 7 11 13 15 17 19

日 期 3月15日

动物编号

3 5 7 11 13 15 17 19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29 17 35 55 28 14 28 21

259.56 633.2 393.72 351.56 438.52 64.6 379.16 418.16

723.72 412.56 611.72 497.24 545.08 1093.64 677.64 618.32

216.72 155.24 195.56 351.2 217.4 41.76 144.2 163.52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25 82 9 59 37 20 44 25

326.16 325.64 283.68 473.36 583.88 684.04 574.76 423.48

607.76 641.64 715.24 397.88 498.16 480.6 438.64 523.88

267.08 232.72 201.08 330.76 117.96 36.36 188.6 253.64

日 期 3月16日

动物编号

3 5 7 11 13 15 17 19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53 17 23 24 21 26 17 27

719.12 543.48 318.6 134.64 438.32 929.8 310.72 373.04 表2 酒精组小鼠

日 期 3月14日

动物编号

2 4 6 9 16 18 20

日 期 3月15日

动物编号

2 4 6 9 16 18 20

日 期 3月16日

动物编号

2 4 6 9 16 18 20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24 39 17 16 19 18 26

387.04 256.32 538.76 711.04 399.32 191.04 377.32

570.92 706.92 504.44 364.4 646.52 803.48 626.72

243.04 238.76 157.8 124.56 154.16 206.48 196.96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38 29 11 19 19 17 31

462.08 419.32 178.16 526.88 238 180.56 325.52

469.6 266.68 872.72 497.4 852.56 834.48 651.72

268.32 515 149.12 175.72 109.44 184.96 222.76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34 27 13 12 29 26 35

576.44 302.76 359.96 457.04 315.88 288.68 414.72

440.6 410.64 721.32 651.4 662.48 660.96 599.88

183.96 487.6 118.72 91.56 221.64 250.36 185.4

301.6 453.64 669.16 933.28 644.72 231.88 777.64 661.04

180.28 203.88 212.24 132.08 117.96 38.32 112.64 166.92

2.1.2 测试阶段

表1 对照组小鼠

日 期 3月22日

动物编号

3 5 7 11 13 15 17 19

日 期 3月23日

动物编号

3 5 7 11 13 15 17 19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19 23 19 57 34 99 50 17

227.24 633 387.16 352.12 566.36 309.12 627.84 251.84 表2 酒精组小鼠

日 期 3月22日

动物编号

2 4 6 9 16 18 20

日 期 3月23日

动物编号

2 4 6 9 16 18 20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42 36 23 13 34 20 35

383.16 846.68 399.08 435.96 309.56 951.6 361.48

499.56 242.24 623.88 612.16 700.2 132.2 660.68

319.28 111.08 177.04 151.88 191.24 116.2 177.84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34 35 23 11 28 21 24

717.96 479.72 440.32 610.72 263.36 668.16 500

268.6 602.84 530.12 502.84 771.2 389.84 598.08

213.44 118.44 230.56 86.44 166.44 142 101.92

802.6 317.64 612.72 542.96 420.36 715.68 353.4 794.96

170.16 249.36 200.12 304.92 213.28 175.2 218.76 153.2

穿梭次数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 中箱活动时间(s ) 56 27 21 62 44 25 31 31

802.76 777.08 498.48 451.28 631.2 139.84 571.08 538.48

223.92 199.88 456.36 539.32 384.88 1006.44 406.56 446

173.32 223.04 245.16 211.4 183.92 53.72 222.36 215.52

2.2. 酒精组和对照组的比较

2.2.1 预测试阶段

第一天

组别 酒精组 对照组 第二天

组别 酒精组 对照组 第三天

组别 酒精组 对照组

穿梭次数 22.8±7.22 24.89±11.29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370.264±121.16 497.64±250.3

660.028±127.62 559.707±234.5

中箱活动时间(s) 170.508±52.535 143.209±54.1

穿梭次数 26±8.1 30±14.38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332.9±121.89 399.4±157.76

620.572±218.03 612.716±196

中箱活动时间(s) 246.828±121.188 188.44±78

穿梭次数 25.5±8.22 37.3±23.73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370.156±91.161 465.26±129.39

588.252±134.06 543.964±103.81

中箱活动时间(s) 241.992±161.67 191.476±88.34

2.2.2 测试阶段

第一天

组别 酒精组 对照组 第二天

组别 酒精组 对照组

穿梭次数 29±10.4 39.75±28.3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526.789±259 419.335±166

495.85±221.9 570.04±193.3

中箱活动时间(s) 177.79±69.66 210.625±48.9

穿梭次数 25.14±8.23 36.44±14.3

左箱活动时间(s ) 右箱活动时间(s) 525.757±154.58 571.627±204

523.36±161.51 439.516±240.1

中箱活动时间(s) 151.32±55.052 189.08±56.4

2.3检验结果

组别

酒精组预测试/对照组预测试

酒精组测试/预测试 对照组测试/预测试

左箱 0.31 0.11 0.54

右箱 0.93 0.27 0.45

中间箱 0.22 0.36 0.49

以上数据表明,p>0.05,无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作为一种非操作性行为学药理实验建立于1979年。行为学模型的性质决定了如果不能周密地控制各种因素,将消弱实验的信度与效度,随着该模型的应用,研究者也已开始探讨模型存在的问题。国内外许多应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实验报告的结果往往与既往相似实验的结论有一定的差异,各实验结果可比性欠佳,缺乏标准。给药途径、给药方案、给药剂量、环境因素、实验设计、药物影响以及实验动物自身等都会影响到实验的最终结论。本研究直接选择恒定剂量的给药方法,探讨了酒精是否会对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的建立及表达产生影响。在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本身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已经有作者就给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以及给药动物品系等因素对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

本实验在酒精的剂量选择上参考了以往的研究数据,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剂量过大或者过小对条件位置的偏爱存在影响,如果剂量过大,则不同的剂量的给药方案对条件位置的偏爱形成及表达的影响势必将被药物的巨大奖赏效应所掩盖,所以实验设计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剂量来进行试验操作。本实验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样本数量太少,未经过筛选;2. 动物种属此类效应不明显;3. 小鼠对外部的声音及光照比较敏感,本实验中未能较好的控制这一因素。此外对本实验结影响的实验因素还包括小鼠的健康状态,个体差异等因素,在本实验中健康状态差的小鼠在接受注射酒精后会有体重下降,发生醉酒症状甚至死亡。当然实验操作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是不可以忽略的,实验者操作的严谨性,腹腔注射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注射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因影响到小鼠的获得药量,如果注射失败将直接影响到小鼠的酒精吸收量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Gauvin DV,HoIloway FA.Historic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OH-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J].Alcohol,1992,9(1):1-7.

[2].Sazdanovic M. Neurons of human nucleus accumbens. Vojnosanit Pregl.2011 Aug;68(8):655-660.

[3].Park WK,Bari AA,Jey AR,et a1.Cocaine administered into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reinstates

cocaine-seeking behavior by increasing AMPA receptor-mediated glutamate transmission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J Neumsci,2002,22:2916-2925.

[4].Sutton MA,Schmidt EF,Choi KH,et a1.Extinction-induced upregulation in AMPA receptors reduces

cocaine-seeking behaviour.Nature,2003.421:70-75.

[5].Malvaez M: CBP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regulates cocaine-induced histone acetylation and is critical

for cocaine-associated behaviors. J Neurosci. 2011 Nov 23;31(47):16941-16948.

[6].Lee HK,Takamiya K,Han JS,et a1.Phosphorylation of the AMPA receptor GluRl subunit is required for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retention of spatial memory.Cell,2003,112:63l-643.

[7].Undess MA,Whistler JL,Malenka Rc,et a1. A single cocaine exposure in vivo induces 1ong-term

potentiation in dopamine neurons.Nature.2001.4l1:583-587.

[8].Vekovischeva 0Y,Zamanillo D,Echenko 0,et a1.Morphine-induced dependence and sensitization are

altered in mice deficient in AMPA-type glutamte receptor-a subunits. J Neurosci,200l,21:445l-4459.

[9].邓慧琼, 周旭辉, 张登科, 等. 条件性位置实验方法及非倾向性实验设计在药物依赖研究的应用[J].中

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15:8-11.

[10].常崇旺等:术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长期疗效[J].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02月20日第16卷第2

期.345-347.

[11].秦广彪, 马羽, 张伟:物成瘾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2月第15卷第

12 期 1144-1146.

[12].刘杰, 肖琳, 李勇辉, 等. 影响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各种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药物杂

志,2005,14:85-88.

[13].宋美, 翟海峰, 王学义, 陆林. 酒精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hina Drug Depend)2007,16(5):321-325.

[14].Ciccocioppo R,Panocka I,Froldi B,et a1.Ethanol induces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genetically

selected alcohol-preferring rats[J].Paychopharmacology (Berl),1999,141(3):235-24l.

[15].Dickinson SD.Cunningham CL. Altered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ethanol-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mice [J].Alcohol,1998,16(1):13-18.

[16].Gauvin DV,HoIloway FA.Historic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OH-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J].Alcohol,1992,9(1):1-7.

致 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蔡飞教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方案设计、关键问题的分析到论文总结等各个阶段都凝聚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其间,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学术思想、渊博的业务知识和对学科前沿的准确把握将永远是我学习的楷模。三个月来导师还在生活上给予我大量的关心和帮助。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尊敬的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此外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了牢固的药学专业知识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论文才会顺利完成。

最后感谢药学院和我的母校——湖北科技学院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

外 文 文 献 翻 译

译文题目:比哌立登(一种M1受体拮抗剂)降低可卡因条件位

置偏爱试验中记忆的巩固

学生姓名: 王池梅

专 业: 药 学

指导教师: 蔡 飞

2012年 04 月 08 日

比哌立登(一种M1受体拮抗剂)降低可卡因条件位置偏

爱试验中记忆的巩固

关键词: 乙酰胆碱 比哌立登 可卡因 记忆的巩固 条件性位置偏爱

摘 要:

众所周知, 可卡因依赖是一种公共健康问题, 多项研究压力需要寻找新的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脑边缘多巴胺(DA)系统由腹侧被盖区(VTA)和几个前脑底部结构组成, 该系统参与了神经生物学的可卡因依赖。已有研究表明乙酰胆碱(ACh)在可卡因依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乙酰胆碱对形成关于欲望行为的海马记忆同样重要。因此,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比哌立登对乙酰胆碱M1受体具有高亲和力的Ach 拮抗剂比哌立登对小鼠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 )的影响。可卡因和比哌立登溶于生理盐水,每天腹腔给药(10 mg/kg),共8天。而且每一次给药后立即给予胆碱拮抗剂。最后一次实验24小时后做CPP 测试。结果表明, 比哌立登处理的动物比生理盐水处理的动物在cocaine-paired compartment花费明显短的时间。本研究表明可卡因诱导的CPP 巩固减少。一种假设可以解释这个结果集中于胆碱拮抗剂的作用在语境的记忆巩固。M1拮抗剂的偏恶和吗啡的偏爱所引起的记忆缺失效应在训练前就已经被证实。本研究强调了在欲望行为的获得中损伤的可能性,即在试验后给予胆碱类药物。本研究排除了行为干扰的可能性, 并提出一个治疗可卡因依赖药理工具。

1. 引言

根据2010年公布的来自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UNODC) 的数据, 全世界大约有1900万人,占世界人口的0.3-0.4%,年龄在15 ~ 64岁之间,使用可卡因。有几项研究报告指出, 可卡因依赖是一种公共健康问题并强调寻找新的和更有效的疗法的需要。可卡因依赖被认为是多巴胺反应系统的主要疾病[9]。胆碱能系统参与反应过程和可卡因依赖性的获得。乙酰胆碱在多巴胺在中脑边缘系统的变化和在海马记忆—就是众所周知的语境记忆,形成的过程中是重要的。在有依赖性的情况下,语境的记忆与药物在哪里获得或发生作用是相关的。除了作为一个通过反应系统的刺激强化操作,调节的过程在可卡因依赖和复发中起着核心作用。这个过程发生在这样一个中立的刺激和激励相关性能得到增强, 即使在没有那些药物的情况下。因此, 在治疗可卡因依赖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高复发率。制约刺激大大增加这种速度, 因为它们可能引起对药物难以控制的渴望, 导致患者在戒断过程中复发 。这一原理的基础是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 该模型已经被广泛用于关于药物依赖性新的药理治疗的研究。本研究评价Biperiden —对M1型受体具有高亲和力的乙酰胆碱受体, 对可卡因诱导的CPP 的获得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动物和药物

受试者为31只成年雄性小鼠C57BL / 6 J小鼠(n= 7-8 /组) 在三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实验。这些老鼠每

10只一个笼子放置,控制温度(22±1 C)和湿度(40 - 60%)。光/暗循环的12:12h(灯照7 h)。在实验过程中食物和水合理使用。所有的程序被道德委员会批准(协议1090/10)。盐酸可卡因(Sigma, St. Louis, MO, USA) 和胆碱拮抗剂Biperiden (Abbott Laboratórios do Brasil Ltda, Brazil)溶解于无菌生理盐水中(9毫克/毫升) ,经腹腔注射(10毫克/公斤即体积的1毫升/公斤)。对照组注射同样的盐水。可卡因和Biperiden 的选择取决于之前的准备工作,均有相同的血统和装置。

2.2 条件性位置偏爱

评估CPP 的装置是由丙烯酸材料制成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墙上的网格组成,一部分是由地板上的网格组成,它们由一个中立的隔间连接。实验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适应、训练和测试。在适应阶段, 动物给予生理盐水注射, 每天一次, 为了加强这种作用需要连续三天注射。此训练过程应无偏爱。在以前的测试, 我们的实验室发现, 动物没有显示出对CPP 装置中任何一侧有强烈的偏爱。该阶段做8次,每次在CPP 装置的任何一侧都需要训练15分钟(adapted from Brabant et al., 2005)。为了防止每个动物受到可卡因配对而引起的作用,训练过程需要随机。注射了可卡因的动物分两组,分别在CPP 装置的两侧训练。每次训练结束后最多5分钟给予Biperiden 注射液。在最后一次训练的24小时之后以一种无毒的状态进行偏爱实验。测试时,把动物放在装置的中间,与两边隔间相通,持续15分钟。录下这期间动物的行为,所利用的软件为X-Plo-Rat-2005 (version 901.1.0)分析。

2.3 数据分析

在测试阶段,根据他们在配对隔间所花费的时间分析来比较四组实验动物(可卡因-盐水组,可卡因-Biperiden 组,盐水-盐水组,盐水-Biperiden 组)。在不配对隔间所花费的时间分析来比较四组实验动物。后面的Newman –Keuls post hoc 97 test确定稳定的显著结果。显著性水平为0.05。

3. 结果

第一个方差分析(在配对隔间所花费的时间)显示了各组的稳定的显著差异

() 。通过特定的测试后,所有可卡因配对组与盐水-盐水组和盐水-Biperiden 组有统计的不同(p 0.05) 。第二个方差分析(在不配对隔间所花费的时间) 也显示显著地影响(F3,27 = 18.308; p 0.05), 但这些组比盐水配对组在这个隔间花的时间明显少(p

4. 讨论

我们的结果表明, Biperiden降低了可卡因诱导的条件位置偏爱的巩固。这个结果主要的解释是与已知的选择性胆碱M1受体拮抗作用对记忆巩固相关。Biperiden 在阻止记忆采集过程中的作用可能包含经典条件的神经机制, 作为M1受体拮抗剂已经与降低采集和记忆语境任务联系在一起, 如被动回避测试。M1受体在CPP 实验中的抑制作用已经被证实了。在训练前后给予胆碱拮抗剂影响吗啡的CPP 效应。用于本实验的协议的优势是它降低了训练阶段角色行为障碍的可能性。因此, 目前的研究强调在欲望记忆的获得中损伤的可能性, 因为它是被观察到的令人厌恶的记忆, 即使在测试阶段过后给予类胆碱药物。对我们的主要发现的另一种解释可能在于胆碱能调节超过多巴胺系统在有效训练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众所周知,这种训练的类型, 无论是通过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强化, 也参与了药物依赖性的开发和维护。证明在条件刺激暴露后马上有一种胆碱能输入。在这项研究中, 与药物配对的隔间是条件刺激。空间记忆会被该输入激活, 唤起药物的情绪记忆。结果, 胆碱拮抗剂的治疗能够在乙酰胆碱和多巴胺在中脑边缘系统的平衡起作用。因此, 我们的结果表明,Biperiden 和其它的胆碱拮抗剂也许是重要的对预防可卡因依赖的发生甚至可以治疗药物依赖性病人的药理学工具。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到Biperiden 本身, 尽管一些案例报导人类滥用, 似乎并没有导致动物的CPP 效应。虽然目前还不是很精确的知道M1受体拮抗剂是如何损伤可卡因的CPP 效应的发展, 这些结果的临床应用在依赖性发作的预防方面有特殊的意义。

财务支持

这项研究是由Associac¸ ão Fundo de Incentivo à Pesquisa (AFIP), Coordenac¸ ão de Aperfeic¸oamento Pessoal de Nível Superior (CAPES) and Conselho Nacional de Desenvolvimento Científico e Tecnológico (CNPq)资助。

作者的贡献

ACR 和JCFG 负责研究概念和实验设计。MSZ DRA 获得动物数据。MSZ 撰写手稿。JCFG 和ACR 负责数据分析和手稿的修订。所有的作者通过最终的手稿版本用于出版。

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

学生姓名: 王池梅

专 业: 药 学

指导教师: 蔡 飞

2012 年 04 月 08 日

AMPA 与药物成瘾

摘 要:

大脑中神经元突触间的信号传递是由许多神经递质受体介导的,其中一种最主要的兴奋性受体就是谷氨酸受体。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数量超过脑内神经元总数的一半,是构成中枢神经网络的主神经元,多为投射神经元,分布于各脑区,不形成特殊核团。谷氨酸受体主要分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是谷氨酸门控的阳离子通道,根据选择性激动剂,分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和a-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及红藻氨酸(KA)受体, 通常AMPA 受体和KA 受体合称为非NMDA 受体。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iGluRs ,开放与其偶联的阳离子通道,使神经元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达到阈值时发放动作电位。NMDA 和AMPA 共存于中枢兴奋性突触,NMDA 介导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 )的慢成分,AMPA 介导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 )的快成分,在中枢神经元之间传递―点对点‖的快速兴奋性信号。NMDA 还与神经元可塑性有密切关系。KA 受体则分布于各类神经元的突触前末梢、突触后膜及突触外区域,主要功能是抑制神经递质释放。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 ropicL-glumate,mGluRs) 是与G 蛋白偶联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 主要分布于突触前末梢和突触周围,在大多数脑区,mGluRs 不参与EPSC 的产生,而是通过胞内信号转导途径(G 蛋白—胞内第二信使—蛋白磷酸化),抑制突触前递质的释放和突出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调节兴奋性突触传递及神经元可塑性。

关键词:AMPA 药物成瘾

1. 药物成瘾

1.1药物成瘾

药物成瘾是指强迫性、失去控制的用药行为,是药物的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共同造成的结果。能成瘾的药物具有引起精神愉悦或缓解烦恼的作用,这是触发条件。一般成瘾规律是先产生精神依赖性,后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依赖性。成瘾者既有主动追求药物精神效应,又有被动避免痛苦的动机。

1.2药物成瘾的机制

能成瘾的药物的药理作用各不相同,因此,成瘾机制也就复杂多样。多年来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许多假说,但揭示普遍公认的机制还有待于努力。目前较认可的机制是奖赏机制。功能图像显示动物和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成瘾药物的首要靶点,脑内几个主要多巴胺通路之一的中脑边缘通路最主要的投射区域是中脑边缘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和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NAC)。中脑腹侧被盖区是大脑多巴胺神经元最集中的地方。VTA 的DA 神经元末梢投射到伏隔核、杏仁核、海马及额前叶皮质,多数投射的神经为多巴胺能神经,这构成了基本的奖赏通路。正常情况下,由中脑腹侧被盖区到伏隔核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投射和多巴胺的释放是低水平的,它是维持正常人的情绪状态和生理反应所必需的,在受到自然奖赏刺激,如进食、饮水、性行为和母性行为时,该通路被激活,机体同时也出现愉快舒适的感受,一旦点燃后大量的多巴胺

在伏隔核及额前叶皮质释放,使用成瘾药物时能显著提高这两个区域的多巴胺水平,使药物产生强化和欣快作用,中脑腹侧被盖区到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元信息传递和多巴胺释放呈现成千上万倍增加。此外,吗啡等药物刺激蓝斑核(locus coeruleus, LC)去甲肾上腺素(NE )系统,抑制NE 神经元放电,停药后NE 神经元放电增加,引起戒断综合征,可迫使人或动物为了减轻症状而再次觅药。除了上述DA 和NE 系统外,杏仁对情感刺激物有定向和记忆作用。NAc 和杏仁之间的投射对连接刺激-奖赏起重要作用。损伤动物的杏仁核虽然能识别奖赏相关的刺激,但不能记忆与奖赏的联系;也不能形成动物对与天然奖赏相关的条件性强化作用。杏仁中央核与成瘾药物戒断时的厌恶反应有关。杏仁核等脑区的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TP )也与毒品成瘾有关。随着近年来对脑内谷氨酸递质系统的了解, 发现谷氨酸系统也在成瘾中起重要作用。起源于海马、杏仁核和大脑皮质的谷氨酸传出神经通过释放谷氨酸来调节腹侧被盖区VTA —伏隔核NAc 奖赏通路。

2. a-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 )受体

2.1 AMPA受体的结构

AMPA 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一种重要的谷氨酸受体,其介导的突触电流是兴奋性突触传递中快速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AMPA 受体是由GluR1-4(GluRA-D )四个不同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其形成起始于粗面内质网各个亚基的合成。海马神经元中大量内化的AMPA 受体含有GluR1亚基,成年海马AMPA 受体主要由GluR1和GluR2或GluR2和GluR3所组成的异聚体构成, 而GluR2和GluR4组成的受体只存在于幼年海马和其他成熟脑区。每个亚基都有1个大的N 端、3个跨膜区域、1个形成孔的发夹结构和1个位于胞质侧的C 端,亚基中的C 基末端对AMPA 受体功能的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2.2AMPA 受体的磷酸化作用

蛋白质磷酸化在神经元的功能调节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AMPA 受体的磷酸化的主要蛋白激酶有PKA 、PKC 、CaMKII ,这些蛋白激酶通过与AMPA 受体亚基上的的位点结合进而产生磷酸化的作用。AMPA 受体各亚基最主要的磷酸化位点分别是:GluR1C 末端的Ser-831和Ser-845位点;GluR2C 末端的Ser-863和Ser-880位点;GluR4C 末端的Ser-830和Ser-842位点。[8]这些位点都在各亚基的C 基末端,由此可见,亚基C 基末端结构域在AMPA 受体磷酸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MPA 受体功能磷酸化依赖性的改变在突触可塑性活性依赖性形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突触的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

2.3 AMPA受体的生理功能

2.3.1 兴奋性突触传递

突触释放的谷氨酸与该细胞或相邻细胞神经末梢上的突触后受体相互作用,通过突触后神经元iGluRs 介导快速兴奋性传递。在多数中枢突触,谷氨酸与AMPA 和NMDA 受体结合开放与其偶联的阳离子通道,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 ),使神经元去极化,后者达到一定阈值时发放动作电位,整个过程仅持续数十毫秒。在各类中枢神经元记录到的EPSC 都包含两种成分:快速的AMPA 成分和缓慢的NMDA 成分。

2.3.2离子通道作用

通过AMPA 受体传送的电流主要由细胞外钠离子进入细胞内产生。

2.3.3在神经元可塑性中的作用

AMPA 受体在突触后膜的动态表达与长时程增强、长时程抑制的诱发和维持有关,参与调节学习记忆活动。

2.3.4在神经元毒性中的作用

3.AMPA 受体在药物成瘾过程中的作用

3.1 药物成瘾过程中AMPA 受体的改变

现阶段人们从许多方面用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了药物依赖过程中AMPA 受体的变化。据报道显示,在离体试验中,安非他明、可卡因均可激活中脑VTA 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激活后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表现为AMPA 受体介导的EPSC 与NMDA 受体介导的EPSC 比值增加,用电生理方法确定此比值增加并非NMDA 受体功能下降,而是由于AMPA 受体功能增强的结果,多次给药后则表现为AMPA 受体增加。经研究发现,将AMPA 受体拮抗剂DNQX 微量注射到NAC 可阻止可卡因复发的所有症状,而注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氟非那嗪只有在NAC 内注射多巴胺时才有效。有人使用GluRl 基因敲除和突变的小鼠研究表明,小鼠对吗啡的耐受减弱且纳络酮激发的戒断症状减轻。将可卡因微量注射至额叶皮质中部或NAC ,发现其可恢复可卡因觅药行为,NAC 内注射CNQX 则可以阻断觅药行为的产生,推测可卡因通过调节AMPA 受体增加导致复发。最近的研究报道,消除训练可诱导NAC 壳部神经元上AMPA 受体的G1uRl 和GluR2/3亚基表达增加,增加的GluRl 亚基和训练期间消除的可卡因觅药行为的水平相一致,这些事实提示我们在NAC 壳部GluRl 可能促进可卡因的觅药行为的消除。通过在体微透析的方法研究了安非他明对VTA 区和NAC 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复给药可导致VTA 区AMPA 受体的可塑性改变,同时提示安非他明可导致谷氨酸和多巴胺系统的相互作用。这些实验结果都提示,在药物成瘾期间,AMPA 受体的功能或(和) 数目发生变化,且与中脑边缘多巴胺神经元密切相关。

3.2 药物成瘾过程中AMPA 受体功能变化的可能机制

我们有理由认为,成瘾性药物所致的AMPA 受体介导的突触可塑性改变可能是引起药物成瘾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成瘾性药物是如何调节AMPA 受体而引起突触的可塑性改变。目前的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将现有的资料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3.2.1 药物成瘾过程中多巴胺受体对AMPA 受体的调节作用

有许多实验证据表明,VTA 区AMPA 受体亚单位GluRl 的表达增加可能是引起药物成瘾中的敏感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导致敏感化的―前馈‖假说。多种成瘾性药物均可导致VTA 区细胞外的DA 浓度增加,DA 通过作用于从皮层或中脑其他结构传人的谷氨酸能神经未梢上D1受体引起谷氨酸释放增加,增加的谷氨酸继而作用于VTA 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上谷氨酸能受体(AMPA和NMDA 受体) ,使钙离子内流增加并通过一些细胞内机制引起类LTP 的神经元的适应性改变。持续的VTA 区的谷氨酸激活可使―静寂‖的AMPA 受体从细胞内募集到突触后膜上,从而使多巴胺能神经元对谷氨酸特别敏感同时也导致轴突未梢DA 释放的进一步增加,形成前馈机制。VTA 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上GluRl 表达增加使AMPA 受体对钙离子通透性增加,过度增加的细胞内钙离子引起广泛的病理生理改变。持续的药物滥用使GluRl 表达增加最终导致VTA 区DA 能神经元发生形态学改变并引起酪氨酸羟化酶变化及NAc 的继发性改变,从而形成药物成瘾。

3.2.2 药物依成瘾过程中胞内信号转导系统对AMPA 受体的调节作用

许多年前人们就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可以通过激活胞内的PKA ,在脑内的许多区域如兰斑(Lc)、VTA 、NAC 、杏仁核、脊髓背角等许多部位均能观察到cAMP 通路的上调,PKA 抑制剂可有效地阻断阿片依赖的形成及戒断反应。AMPA 受体的GluRl 上S845可被PKA 磷酸化而调节受体功能,推测阿片类药物可能通过调节AMPA 受体进而引起突触的可塑性改变。PKC 可以磷酸化GluRl 上的S83l 和GluR2上的S863和S880,进而调节AMPA 受体功能。Narita 等报道,脑室内注射PKC 抑制剂cHE 或Ro 一32一0432能剂量依赖性地减轻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或吗啡引起的活动增加。美国哈佛医学院Yukhananov 等研究发现,PKC 基因敲除小鼠植入吗啡丸剂后,其耐受性与原型小鼠相似,但缺乏纳络酮诱发的戒断症状。这些实验结果提示,成瘾性药物可能通过引起PKC 磷酸化进而调节AMPA 受体功能,进而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可塑性改变。近年来CaMK Ⅱ在药物依赖中的作用也引起人们的重视。有研究发现,在大鼠急性或慢性吗啡处理后,其海马CaMKII 表达明显增加,而给予纳酪酮后表达则明显减少。同时,有研究认为,谷氨酸释放增加所导致的CaMKII 激活是导致神经元敏感化必不可少的机制之一。综合以上资料表明,胞内的PKA 、PKc 和CaMKII 可通过调节AMPA 受体的功能介导药物成瘾的可塑性改变。

3.2.3 药物成瘾过程中核内转录因子对AMPA 受体的调节作用

许多成瘾性药物可诱导△FosB ,其激活的mR - NA 并不稳定,但是△FosB 蛋白一旦形成,其在脑内会保持相对较长的时间,△FosB 表达增加可使可卡因和吗啡的运动反应和奖赏效应增强,推断△FosB 对长时间戒断后复吸能起持久的分子开关作用。研究表明,△FosB 发挥效应是通过作用于AMPA 谷氨酸受体亚单位G1uR2,其可诱导NAC 上GluR2增加,导致AMPA 受体介导的电流的钙内流减小,这可能使神经元对药物的急性抑制效应更敏感而导致药物的强迫效应。这些事实都表明,△FosB 可以通过调节AMPA 受体介导突触可塑性改变进而参与药物成瘾的形成和维持。前述NARP 表达后可通过结合AMPA 受体的NTD 结构域引起AMPA 受体的从集,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是NPl 相作用后所引起的效应。美国芝加哥医学院wolf 等研究发现,大鼠额叶皮质NARP 水平与大鼠对新颖环境的运动作用密切相关,揭示其可能涉及药物滥用的个体易感性旧。Reti 等报道,阿片戒断后杏仁核NARP 表达增加,预先给予可乐定阻止阿片戒断则抑制NARP 的表达,推测NARP 可能与阿片戒断后的长时期的厌恶效应有关。这些实验结果提示,NARP 可能通过调节AMPA 受体参与药物成瘾进程。

综合以上事实,推测成瘾性药物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AMPA 受体,进而引起突触的可塑性变化。一方面,成瘾性药物可能直接作用于AMPA 受体,导致突触后膜去极化,进而激活NMDA 受体,引起钙离子大量内流,导致细胞内一系列激酶系统激活;另一方面,成瘾性药物作用于突触上的阿片受体、多巴胺转运体、NMDA 受体等,通过激动受体下游的蛋白激酶如PKA 、PKc 、caMK Ⅱ等,进而磷酸化AMPA 受体,改变AMPA 受体的功能;同时,胞浆内的蛋白激酶调节核内的靶基因如Narp 、△fosB 等通过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蛋白进而调节AMPA 受体的表达或作用于AMPA 受体相关蛋白,调节AMPA 受体的导引、插入等。上述机制导致的AMPA 受体功能和数目的变化引起相关脑区神经元LTP 及LTD 的改变,介导突触可塑性的发展和维持。AMPA 受体还可通过激活胞内的MPAK 信号通路及参与激活核内的cREB 导致神经元的可塑性改变参与药物成瘾的形成和发展。另外,多巴胺通过前馈机制使AMPA 受体表达增加以及静止突触的激活也参与了突触可塑性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Song I,Huganir RL Regulation of AMPA receptors during synaptic plasticity.Trends Neurosci,2002,

25:578—588.

[2].Lee HK,Takamiya K,Han JS,et a1.Phosphorylation of the AMPA receptor GluRl subunit is required for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retention of spatial memory.Cell,2003,112:63l-643.

[3].Undess MA,Whistler JL,Malenka Rc,et a1. A single cocaine exposure in vivo induces 1ong-term

potentiation in dopamine neurons.Nature.2001.4l1:583-587.

[4].Comish JL Kalivas PW.Glutamate transmission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mediates relapse in cocaine

addiction.J Neurosci,2000,20:80-89.

[5].Vekovischeva 0Y,Zamanillo D,Echenko 0,et a1.Morphine-induced dependence and sensitization are

altered in mice deficient in AMPA-type glutamte receptor-a subunits. J Neurosci,200l,21:445l-4459.

[6].Park WK,Bari AA,Jey AR,et a1.Cocaine administered into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reinstates

cocaine-seeking behavior by increasing AMPA receptor-mediated glutamate transmission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J Neumsci,2002,22:2916-2925.

[7].Sutton MA,Schmidt EF,Choi KH,et a1.Extinction-induced upregulation in AMPA receptors reduces

cocaine-seeking behaviour.Nature,2003.421:70-75.

[8].Giorgetti M,Hotsenpiller G,Ward P,et a1.Amphetamine-induced plasticity of AMPA receptors in the

ventral tegmental area:effcts on extracellular levels of dopamine and glutamate in freely moving rats. J Neurosci,2001,21:6362-6369.

[9].Sazdanovic M. Neurons of human nucleus accumbens. Vojnosanit Pregl.2011 Aug;68(8):655-660.

[10].Gauvin DV,HoIloway FA.Historic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OH-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J].Alcohol,1992,9(1):1-7.

[11].Malvaez M. CBP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regulates cocaine-induced histone acetylation and is

critical for cocaine-associated behaviors. J Neurosci. 2011 Nov 23;31(47):16941-16948.

[12].Dickinson SD.Cunningham CL. Altered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ethanol-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mice [J].Alcohol,1998,16(1):13-18.

[13].Lalumiere RT . Neural circuit competition in cocaine-seeking: roles of the infralimbic cortex and

nucleus accumbens shell. ur J Neurosci. 2012 Feb,35(3-4):614-622.

[14].Ciccocioppo R,Panocka I,Froldi B,et a1.Ethanol induces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genetically

selected alcohol-preferring rats[J].Paychopharmacology (Berl),1999,141(3):235-24l.

[15].邓慧琼, 周旭辉, 张登科, 等. 条件性位置实验方法及非倾向性实验设计在药物依赖研究的应用[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15:8-11.

[16].常崇旺等:术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长期疗效[J].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02月20日第16卷第2

期.345-347.

[17].秦广彪, 马羽, 张伟:物成瘾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2月第15卷第

12 期 1144-1146.

[18].刘杰, 肖琳, 李勇辉, 等. 影响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各种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药物杂

志,2005,14:85-88.

[19].宋美, 翟海峰, 王学义, 陆林. 酒精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hina Drug Depend)2007,16(5):321-325.

[20].隋南, 陈晶. 药物成瘾行为的脑机制及其研究进展[J].心理学报.2000,32:235-240.

[21].邵福源, 王宁卉. 分子神经药理学. 第2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22].库宝善. 神经精神药理学. 第3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8.

[23].朱依谆, 殷明. 药理学. 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酒精对小鼠的CPP 效应的影响

学生姓名: 王池梅 学 号: 080721036

专 业: 药 学 方 向: 药理学

指导教师: 蔡 飞

2012年 04 月 08 日

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

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

教师签署意见及系部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

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

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6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12

月16日”或“2004-12-16”。

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毕 业 设 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湖北科技学院

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表

学生姓名: 王池梅 学生学号: 080721036

题 目: 酒精对小鼠的C P P 效应的影响

指导教师姓名: 蔡飞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湖北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登记表

学生姓名: 王池梅 学号: 080721036

题 目:酒精对小鼠的CPP 效应的影响

综合等级: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共 第34页 共计34页


相关内容

  • 自荐书个人简历模板
  •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好! 我是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普专药学08级2班的一名应届毕业生.通过对贵公司的一些初步了解,本人有意加盟贵公司,为贵公司尽一份力.为便于公司对我的了解,现自我简介如下: 大学期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 ...

  • 2014年主管药师年度工作总结模板
  • xx年主管药师年度工作总结模板 本人自xx年3月被聘任为主管药师以来,紧紧围绕为病人为中心的工作重点,认真学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医药法规,不断加强自身医德修养,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宗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责 ...

  • 中国药科大学2014年本专科专业介绍
  • 中国药科大学2014年本专科专业介绍 ∙ ∙ ∙ ∙ ∙ 作者:招生办 来源:招办发布 阅读:6912 时间:2014/6/8 15:52:42 栏目:专业介绍 2014年本专科专业介绍 药 学 院 药学(基础药学理科基地)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业务培养要求和目标: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药 ...

  • 药理学优秀教学团队申报表
  •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优秀教学团队申报表 团队名称:团队带头人: 所在教研室:推荐部门:药理学赵晋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制 填表说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 ...

  • 成都中医药大学招生
  •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4年招生简章 四川省招生代码304512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在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原四川省卫生管理 ...

  •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 项目名称: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 jx06-y-40 项目负责人:李建恒 教授 所在单位:河北大学药学院 本课题组自2009年起,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在药学教育中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问题,完成了预期计划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 (一 ...

  • 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 安徽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现占地总面积1171亩,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学校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全国较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81年首批获硕士学位授权,1999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8年获得开展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2013年被教育 ...

  • 医院药学-中国药科大学期刊编辑部
  • (45.61%).胃肠系统损害29例(25.44%),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1例(9.65%).结论:应加强对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测.生产厂家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的不艮反应及时更新,以促进药品的合理应用.[中国药应过于简单, 2009,6(10):606-609]物警戒, 301例清开灵注射液 ...

  • 药学保研个人陈述
  • 很荣幸能有这次机会进行个人陈述.我是**大学09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2009年入校至今,我在充实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愉快地度过了大学四年的生活. 在本科阶段,我们由浅到深系统地学习了药学专业相关课程,逐渐从药学基础过渡到了药物治疗学,从理论环节进入到了实践环节.通过<医学生物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