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图形说课稿

认识图形说课稿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二、说学情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班学生大多是五六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非常弱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五、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一、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二、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

三、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堆图形,我先出示漂亮的图形,然后说: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上数学课,咱们每一桌的桌上都有一个袋子,这是老师给大家的礼物,看一看是些什么?老师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

(二)、新课教学,激发兴趣

(三)、巩固提高,总结重点

(四)、小结作业,复习知识

七、板书

八、作业布置

认识图形说课稿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二、说学情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班学生大多是五六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非常弱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五、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一、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二、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

三、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堆图形,我先出示漂亮的图形,然后说: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上数学课,咱们每一桌的桌上都有一个袋子,这是老师给大家的礼物,看一看是些什么?老师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

(二)、新课教学,激发兴趣

(三)、巩固提高,总结重点

(四)、小结作业,复习知识

七、板书

八、作业布置


相关内容

  •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问题] 关于"认识图形",传统的教科书是这样安排的,先认识平面图形,再认识立体图形.考虑到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先接触的是立体图形,比如,孩子们玩的积木中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平时用的日用品都是立体图形. ...

  • 小学数学全册知识梳理
  •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四大板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下面我将其分类梳理.先说数与代数.数与代数分为5个板块: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是与方程,探索规律 "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贯穿小学阶段的每个年级,主要涉及到自然数 ...

  • (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对比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1-10的认识 2. 比较:等于.大于.小于符号,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轻重 3. 加减法(一):加减号.1-10的加减 整理与复习(一):1-10任意数加法表 大家来锻炼:练习 4. 分类:整理房间.会飞的动物.水果.文具.玩具 ...

  •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内容结构的对比分析
  • 1 机会比较少,缺乏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是他们认识较大数时往往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而增加"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认数循环.这样安排虽延长了认数教学的时间,但"缩小认数范围扩展的跨度"和"降低教学的难度".这是他们"仔细研究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__详细版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生活中的数 可爱的校园 快乐的家园 玩具 小猫钓鱼 文具 二.比较 动物乐园 高矮 较重 三.加减法(一) 有几枝铅笔 有几辆车 摘果子 小猫吃鱼 猜数游戏 跳绳 可爱的企鹅 分苹果 操场上 乘车 整理与复习(一) 大家来锻炼 迎新年 四.分类 整理房间 整理书包 ...

  •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案
  • <轴对称再认识(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1-22页,轴对称再认识(一).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人们装饰.布置生活环境时也经常利用这些图形.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水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

  •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认识钟表
  • 二年级数学上册对称教案来源:奥数网 2010-06-18 11:29:59 单元教学内容:分类(P38―――P41) 单元教材分析:分类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 ...

  • 新北师大一年级下公开课[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 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

  •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