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道德绑架--医生医院外"拒答"合情合理

来源:医联APP(ID:medlinker)

在前两天,北京协和医院某医生在微博上说起一件事,因为微博上拒绝为网友回答母亲疾病的问题,被该网友怨恨,称医生没有医德,并称该医生为庸医。

这则消息真让笔者震惊!医学是研究生命和健康的科学,机体更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疾病在每个人身上都千变万化的,如果仅凭网络上一张图片、一段描述就能诊断明确,那么医学何以称为科学?更何况每个医生都不能确定自己的诊断正确,如果给出错误的诊断,后果不堪设想。

网友多反对这种道德绑架

@ 在鲑鱼树下吃樱花饭:支持医生,没有看诊没有详细的检查,仅凭几句叙述你指望医生给你什么样的论断呢?这样的情况下给出诊断结果的才是不负责任的!这世上不是人人皆你妈,别人不顺着你就是没道德,你以为你是谁?人家有没有医德你一点发言权都没有,你又没有找他看过病,隔着网络聊几个字你就知道人家是个怎样的医生了? @眠妖_淡沫:凭你几句话的描述或者几张照片就能看出是什么病,那还用什么仪器还要什么医院,简直是神仙了。有病还是去医院看,网络解决不了问题。博主脾气还是好,理这种神经病干嘛。 @Ash一天世界晴:单凭文字描述和几张图片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叫《名医也可能犯错》,讲的就是一些牛逼医生做出的貌似合理却并不正确的诊断,有些还导致了致命后果,这些错误大都是在采用严格的检查手段后发生的。我觉得,博主不妄议已是有最大的医德了。 @美国克里夫兰临床医学中心 林汪佳教授:不但微博上,任何非正式医疗环境下,陌生人都不应向医生提出咨询病情的要求。医生也不应该回应这些陌生人的咨询。 @leuby:这种人就是神经病吗,道德绑架,绝对是那种看不好病闹医院的人。 @wzxdeb:基本上我也不赞成免费咨询。政府部门,公益项目除外。专业问题,包括法律咨询,是很严谨,严肃的事情。一句两句很难说清。道德绑架是情商智商的双重缺欠。 @ 文潇雅文:他这病情这么复杂,他自己检查那么多也没个结果,不在医院的医生,不是微博上三句两句就能解决的,如果给了错误的诊断和结果,那这不是害人么?而且医生这次给解决了,每次来的人会更多,如果不一一解答,那这医生不仅医院的班上不好,我想微博上也更难……@北堂霓雅_眼科医森周小雅:最讨厌这样的,微博微信片面描述就要下诊断,就可以把病看好,症状体征都不要了!当医生是神吗!一说农村就是弱势群体,分分钟道德绑架!而且你到正规医院做完万多元钱的检查,能查不出来一丁点问题?这样跟医生互相伤害,害的是医生? 现实中,医生有太多的无奈,患者微博微信咨询病症,医生没回答,就是“没医德”;患者插队看病,医生说要排队、去挂号,就被说“见钱眼开”;患者随意要医生开药治病,医生建议先做检查,就被说“乱收费”……真是一言不合就道德绑架医生。笔者曾看过一篇文章《对不起,我不加号》里就提到“有些人根本就不去尝试自己挂号,直接来找我加。有时用‘病人都来了’、‘我们起大早赶过来的’、‘患者岁数大了’等话绑架我,让我觉得不加对不起他们。”还有就是平时耗费了医生大量的私人时间去免费回答患者的问题,但是一旦把回答问题变成有偿的,哪怕只有30块钱,马上有一半多的问题消失了。原来,医生平时牺牲陪家人的时间、午休时间、饿肚子、不上厕所加的号和付出的劳动,患者不知道,觉得不用医生付出很多的代价,所以会不珍惜。这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符合劳动法。对于医者,人们要求要讲奉献,要不食人间烟火,要不能有一点细微差错,这些都做到了,还要求“服务态度”等精神上更高的要求;现代医疗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十有八九是战战兢兢,唯恐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

医生不是“苦行僧”

在现代社会,医生应当是掌握最尖端技术,拥有最优良资源,提供最好服务,获得最优质报酬的人,而不应当是「饿死自己于途,累死自己在院,坑死全家在屋」的集世间大惨于一身者。那种,不是医生,是苦行僧,还经常得不到作为苦行僧而受到的景仰和敬畏,可笑,可悲,可叹。其实医生都十分清楚患者患病都是痛苦且看病过程有时候是很曲折的,也尤为理解每一个病患和家属的急切、焦虑。但是,还是不得不说,医生有自己的职业规范,更有法律的制约,网络咨询有太多的局限性,也存在巨大法律政策风险,万一患者的病情有变化,会认为是医生的误导,很有可能引起纠纷。细思起来,社会大众对医生的道德要求的确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范围,难道所谓有“医德”就必须做到对患者在微博微信平台有问必答?就必须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全盘接受吗?医院才是医生工作的战场,不要被微博微信的免费咨询所“绑架”,让医生工作的更有尊严。在某些情况下,“拒绝免费咨询”真的可以有。所以说,看病请去医院,切勿道德绑架,随意扣“医德”的大帽子压人。当面对疾病和伤害,医生、患者和家属的目标理应是明确和一致的,然而在挽救健康的战役中,为什么大家会屡屡彼此伤害呢?

来源:医联APP(ID:medlinker)

在前两天,北京协和医院某医生在微博上说起一件事,因为微博上拒绝为网友回答母亲疾病的问题,被该网友怨恨,称医生没有医德,并称该医生为庸医。

这则消息真让笔者震惊!医学是研究生命和健康的科学,机体更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疾病在每个人身上都千变万化的,如果仅凭网络上一张图片、一段描述就能诊断明确,那么医学何以称为科学?更何况每个医生都不能确定自己的诊断正确,如果给出错误的诊断,后果不堪设想。

网友多反对这种道德绑架

@ 在鲑鱼树下吃樱花饭:支持医生,没有看诊没有详细的检查,仅凭几句叙述你指望医生给你什么样的论断呢?这样的情况下给出诊断结果的才是不负责任的!这世上不是人人皆你妈,别人不顺着你就是没道德,你以为你是谁?人家有没有医德你一点发言权都没有,你又没有找他看过病,隔着网络聊几个字你就知道人家是个怎样的医生了? @眠妖_淡沫:凭你几句话的描述或者几张照片就能看出是什么病,那还用什么仪器还要什么医院,简直是神仙了。有病还是去医院看,网络解决不了问题。博主脾气还是好,理这种神经病干嘛。 @Ash一天世界晴:单凭文字描述和几张图片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叫《名医也可能犯错》,讲的就是一些牛逼医生做出的貌似合理却并不正确的诊断,有些还导致了致命后果,这些错误大都是在采用严格的检查手段后发生的。我觉得,博主不妄议已是有最大的医德了。 @美国克里夫兰临床医学中心 林汪佳教授:不但微博上,任何非正式医疗环境下,陌生人都不应向医生提出咨询病情的要求。医生也不应该回应这些陌生人的咨询。 @leuby:这种人就是神经病吗,道德绑架,绝对是那种看不好病闹医院的人。 @wzxdeb:基本上我也不赞成免费咨询。政府部门,公益项目除外。专业问题,包括法律咨询,是很严谨,严肃的事情。一句两句很难说清。道德绑架是情商智商的双重缺欠。 @ 文潇雅文:他这病情这么复杂,他自己检查那么多也没个结果,不在医院的医生,不是微博上三句两句就能解决的,如果给了错误的诊断和结果,那这不是害人么?而且医生这次给解决了,每次来的人会更多,如果不一一解答,那这医生不仅医院的班上不好,我想微博上也更难……@北堂霓雅_眼科医森周小雅:最讨厌这样的,微博微信片面描述就要下诊断,就可以把病看好,症状体征都不要了!当医生是神吗!一说农村就是弱势群体,分分钟道德绑架!而且你到正规医院做完万多元钱的检查,能查不出来一丁点问题?这样跟医生互相伤害,害的是医生? 现实中,医生有太多的无奈,患者微博微信咨询病症,医生没回答,就是“没医德”;患者插队看病,医生说要排队、去挂号,就被说“见钱眼开”;患者随意要医生开药治病,医生建议先做检查,就被说“乱收费”……真是一言不合就道德绑架医生。笔者曾看过一篇文章《对不起,我不加号》里就提到“有些人根本就不去尝试自己挂号,直接来找我加。有时用‘病人都来了’、‘我们起大早赶过来的’、‘患者岁数大了’等话绑架我,让我觉得不加对不起他们。”还有就是平时耗费了医生大量的私人时间去免费回答患者的问题,但是一旦把回答问题变成有偿的,哪怕只有30块钱,马上有一半多的问题消失了。原来,医生平时牺牲陪家人的时间、午休时间、饿肚子、不上厕所加的号和付出的劳动,患者不知道,觉得不用医生付出很多的代价,所以会不珍惜。这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符合劳动法。对于医者,人们要求要讲奉献,要不食人间烟火,要不能有一点细微差错,这些都做到了,还要求“服务态度”等精神上更高的要求;现代医疗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十有八九是战战兢兢,唯恐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

医生不是“苦行僧”

在现代社会,医生应当是掌握最尖端技术,拥有最优良资源,提供最好服务,获得最优质报酬的人,而不应当是「饿死自己于途,累死自己在院,坑死全家在屋」的集世间大惨于一身者。那种,不是医生,是苦行僧,还经常得不到作为苦行僧而受到的景仰和敬畏,可笑,可悲,可叹。其实医生都十分清楚患者患病都是痛苦且看病过程有时候是很曲折的,也尤为理解每一个病患和家属的急切、焦虑。但是,还是不得不说,医生有自己的职业规范,更有法律的制约,网络咨询有太多的局限性,也存在巨大法律政策风险,万一患者的病情有变化,会认为是医生的误导,很有可能引起纠纷。细思起来,社会大众对医生的道德要求的确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范围,难道所谓有“医德”就必须做到对患者在微博微信平台有问必答?就必须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全盘接受吗?医院才是医生工作的战场,不要被微博微信的免费咨询所“绑架”,让医生工作的更有尊严。在某些情况下,“拒绝免费咨询”真的可以有。所以说,看病请去医院,切勿道德绑架,随意扣“医德”的大帽子压人。当面对疾病和伤害,医生、患者和家属的目标理应是明确和一致的,然而在挽救健康的战役中,为什么大家会屡屡彼此伤害呢?


相关内容

  • 儿童安全手册
  • 儿童安全手册 2009-12-28 09:43:04 来源: 南都周刊 跟贴 1179 条 手机看新闻 2009年8月28日,东莞常平公安分局,被解救的被拐儿童冯某搏(2006年4月在常平上坑村被拐走)紧紧地依偎在女民警的怀里哭着不愿放手,死活不愿认亲生母亲. 摄影_方光明 1989年公布的< ...

  • 强心甙中毒等等
  •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1年第2期・总第76期-8- 病人的知情同意与医生的特殊干涉 张 涛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1 [摘 要]就知情同意的具体含义.伦理意义.实施条件和几项临床要素作出阐述; 当然, 知情同意也可能导致病人作出拒绝治疗等不利于自身健康或不利于社会的决定, 这就 ...

  • 公共安全教育教案(初中全一册)
  • 公共安全教育教案(初中全一册) --教学设计:韩信学 第一课 社会生活安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学校.家庭.社会等生活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 2.提高学生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方法,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一些预防和应对 ...

  • 道德两难案例
  • 案例1: 22岁的孕妇L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痰.伴咯血并发热10天,呼吸困难1周,端坐呼吸三天",于11月20日到北京市济润中西医诊所就诊,接诊护士当时发现病人病情很重,立即劝其到大医院就诊.L于11月21日下午2时50分在朝阳医院京西院区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初步诊断为&quo ...

  • 伦理学小论文
  • 当救人和"手术签字"制度发生冲突时 --伦理学角度审视 2007年11月21日,"正义网"报道了北京朝阳医院的一名患者李丽云因其丈夫肖志军拒绝手术签字,致使该院不能手术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事件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有关"一个人的生命是 ...

  • 刑法案例分析课件
  • 刑法案例分析课件(部分) 主讲人付立庆 刑法案例分析(一):故意杀人罪的定罪量刑与中国的死刑废除 一.故意杀人罪的定罪 ()自杀与杀人罪的成立与否 2009年4月19日CCTV-12<法律讲堂>[命案疑凶] (二) 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与罪过 [案例1=北京出租司机案] 被告人程海明于200 ...

  • 2010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医学伦理学题库
  • 更多资料下载请到: 郁金香医学论坛提供 (出自: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题库) A1型题 1.医学伦理学是 C A.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 B.研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 C.研究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活动的科学 D.研究科学道德或科学哲学的学科 E.研究医疗人际关系的学科 2.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 ...

  • 案例1安乐死受诉
  • 案例1:患者李某,由于患者疼痛难忍,多次恳求妻子王某帮他结束生命.夫妇俩平日感情深厚,王某不忍丈夫在生命的晚期再经受这些痛苦,于是王某含泪给丈夫.服了农药,丈夫不久死亡.事后李某的弟弟向法院起诉王某,结果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分析: 1.患者在癌症晚期疼痛难忍的情况下求妻子结束其生命,这确是令妻 ...

  • 五年级安全备课
  • 五年级安全教育备课 王炳刚 2014.9 第一课 有话好好说 活动理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教育学生学习正确对待偶发事件,得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 活动目标: 知道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认识有话好好说,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交往. 活动准备:1.有选择的用多媒体展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