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地 理 教 学 中 的 美 育 途 径

江宁区横溪中学 池敦云

内 容 摘 要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与其居住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以期建立和谐、协调的人地关系。而和谐、协调这正是美的最高形式。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更需要我们对各种地理事象进行审美教育。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及其艺术品的欣赏、鉴别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的生活志趣,树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胸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发掘地理教材中的美。

二、创设地理教学过程的美。

三、追求地理教学手段的美。

四、锤炼地理教师语言的美。

五、设计地理课外鉴赏美的活动。

关键词:审美教育 和谐 协调 人地关系

地理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江宁区横溪中学 池敦云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与其居住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以期建立和谐、协调的人地关系。而美育是培养年轻一代感受美 、鉴赏美和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的手段。两者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品味,地理学与美育的关系还相当密切。地理学科虽然比一般学科更重于理性,以说理为主,但一味追求理性的东西,往往会把课堂变成死气沉沉 、枯燥乏味的一潭死水,要让地理教学过程变成一弘活水,必须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接受 理性观念的同时,能感受美,获得丰富的美感,使地理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引人入胜的活动。而且和谐、协调这正是美的最高形式。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更需要我们对各种地理事象进行审美教育。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及其艺术品的欣赏、鉴别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的生活志趣,树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胸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努力发掘地理教材中的美

大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到处都孕育着美的因素。在地理教材中,美从其存在的领域看,可分为:

1、自然美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自然美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和教育学生,激发学生振兴祖国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为“雄伟”:即壮美,阳刚之美。如劈地摩天,气冠群仑的东岳泰山;咆哮不息,十里闻声的虎跳峡;奔腾不息,浊浪排空的黄河;“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钱塘怒潮;似万马奔腾,排山倒海的黄果树瀑布等等就是这种雄伟之美。二为“秀丽”:清新、柔和、阴柔之美。如苍秀涵幽的江西庐山; 清雅秀丽的峨眉山;深幽澄明,怀抱雪山的白头山天池;秀美多姿的桂林山水;风光绮丽的杭州西湖;含蓄优美的姑苏园林等等就是这种秀丽之美。三为“奇美”: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的景象,

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令人感到怪异。如山东的“蓬莱仙境”,四川峨嵋的“金顶宝光”,黄山的神奇绝妙等等,不胜枚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掘,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从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

2、人文美

地理教学的人文美不但包括人类社会创造之现实美,而且包括人地关系的和谐美和艺术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劳动创造之现实美。荷兰的拦海造田,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神奇难测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高度智慧的结晶;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大运河„„这些都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②人与环境的协调与和谐。非洲大陆赤热炎炎,紫外线强,居民们皮肤偏黑;欧洲地处中高纬区,斜阳淡光,这里广布着白种人;亚洲,南热、中温、北寒,居民肤色中黄。③生产方式的因地制宜。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水热条件不同,则耕作制度、作物种类、农田类型南北皆不同。各地因地制宜、实现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如珠江三角洲的三基鱼塘,使人感到既丰富有完整,有井然有序。④生活习俗的多样统一。各地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丰富多彩:藏族袖长、腰肥、襟大、无兜,双袖或穿或束,适应了“长冬无夏、春去秋来”的高原气候特征。北方的游牧、渔猎民族多以毛皮为衣料;东部农业区盛产棉、麻、丝等,故织物以此为主……各地自然条件、生产方式不同,必然导致生活习俗的差异。⑤艺术美。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社会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美,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美,又是现实美的升华。各地的民居异彩纷呈,如:草原之蒙古包、江南之竹楼、西北土窑洞、北京四合院……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和谐美,是人类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创造了人地和谐相处的幽美环境。音乐艺术也融渗了与地理环境的协调:青藏高原高大雄伟,曲调高亢、豪放;江南水乡,景色秀美,曲调婉转,感情细腻。

二、努力创设地理教学过程的美

地理教学过程决不应归结为讲、抄、背、考枯燥死板的模式,而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 。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中的

各个环节,让学生感到上地理课,就象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 ,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1、创设友爱、融洽的学习环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要使学生乐学关键在于教师乐教。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感情在于: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所教专业的爱,对学生诚挚的爱。上课时教师首先要进入“角度”。再以这种美的情感来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使学生乐于受教,乐于学习。

2、创设愉快、优美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奇、刺激、疑惑、悬念,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在“大陆的漂移”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录像设疑教学法,先用录像向学生们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特征,及两岸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特征,学生发现它们非常吻合相似之后,感觉非常惊奇、有趣,同时疑问也随之而来:“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它们会不会原来就是同一块大陆?”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播放“大陆的漂移”录像时,学生非常认真投入,认识到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从而获得了强烈的美感。接着我又设计了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如几亿年之后,地球的海陆分布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等等。地理教师应在有疑处解疑,在无疑处设疑,使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知与审美的同步发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要务求教态美、语言美、板书板画美、教具美,以此表达地理学科特有的自然美,和谐统一的韵律美。如在“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的教学中,我采用讲画同步教学的方法。用彩色粉笔,边讲边画中国轮廓图,填绘主要山脉分布。由于现场作图,学生从惊讶、敬佩到愉悦,情趣高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画同步的和谐节奏,使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仅受到美的感染 ,不知不觉地进入画境,愉快度过了45分钟,而且地理空间概念十分清晰,识记效果好。

三、努力追求地理教学手段的美

图片、画片、标本、模型等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艺术性强的教具,使学生愉快地看而不厌。如在“自然带”一节的教学中,我精心挑选了几张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欣赏各个自然带的美丽景色,并比较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学生们兴趣盎然,一面欣赏着茂密的热带雨林,湿季时原野一片葱绿的热带草原,苍劲挺拔的针叶林……一面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幻灯、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地理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它们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和现象,配上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解说,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 ,更增加了真实性、新颖性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环 境和气氛更加生动优美。另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了大量学生无法直接观察的感性材料,它可以将缓慢进行的地理过程在短时间呈现,如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可以将世界各国的旖旎风光呈现在眼前;可以将宏大无比的山川林野缩小到荧屏中。使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愉悦中形成地理科学概念。

四、努力锤炼地理教师语言的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地理这一学科,涉及的门类多,联系的事物广,知识的跨度大,更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地理语言除了要注意科学性、思想性、目的性之外,更要注意语言美。美的语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作为地理教师必须锤炼自己,掌握这门语言艺术。

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靠感官直接认知,虽然可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弥补, 但毕竟不能每节课都能有这样的安排,因此,更多的还要靠教师倾注感情的、充满魅力的语言,在学生面前展现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可结合情景吟诵诗词,渲染意境,使学生

获得美的享受。如讲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可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讲地形时,可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讲“北方的气候”时,可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在讲“桂林山水”时,可引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在讲“黄河”时,引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诗情画意中,学生深受感染,投入到课文中特有的情景中去了。

在介绍一些独特的地理景观时,教师要注意用绘声绘色的描述来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神游一次 。如讲“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时,可这样描述:桂林一带奇峰林立,形态万千,象玉笋、象翠屏、象老人、象 斗鸡,引人入胜。石灰岩溶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十分发育,有的象瓜果、森林,有的象飞禽、走兽,还 有的象瀑布飞流而下,……令人目不暇接!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用生动的比喻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在讲“三峡水流”时说道:“三峡急流汹涌,惊涛拍岸。洪水时期水速可达每秒7米,赶得上汽车的速度呢。”在讲“北方的河流冰期长”时说“每年2月份,松花江的江面上,冰层厚得甚至可以行驶汽车呢。”学生听了,情绪高涨,记忆深刻。

总之,一位地理教师,应该象一位多才多艺的导演兼演员,用生动的语言,出色的表演,把几十名学生的 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随着你听、看、想、做,轻松愉快地度过45分钟。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地理知识, 而且还陶醉于艺术享受中。使他们不愿下课,又盼着上课,这是教师语言美的魅力所在。

五、努力设计地理课外活动的鉴赏美

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活动中,除了要扩大和加深地理学习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这样一些美的活动形式:①组织学生用小型望远镜观测美丽的星星, 皎洁的月亮,让学生在无限的遐想中感受美。②组织观看《飞碟之迷》、《地球奥秘》、《月球探索》等等录像资料,使学生对宇宙的浩渺、宏大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美感。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天文知识,并且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另外,开展气象小组活动、野外考察地形地貌、设立地理橱窗、制作“神州风采”的地理资料卡、组织地 理游艺活动等等,这些多彩、自主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使学生直接、间接地去领略自然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地 理 教 学 中 的 美 育 途 径

江宁区横溪中学 池敦云

内 容 摘 要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与其居住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以期建立和谐、协调的人地关系。而和谐、协调这正是美的最高形式。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更需要我们对各种地理事象进行审美教育。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及其艺术品的欣赏、鉴别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的生活志趣,树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胸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发掘地理教材中的美。

二、创设地理教学过程的美。

三、追求地理教学手段的美。

四、锤炼地理教师语言的美。

五、设计地理课外鉴赏美的活动。

关键词:审美教育 和谐 协调 人地关系

地理教学中的美育途径

江宁区横溪中学 池敦云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与其居住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以期建立和谐、协调的人地关系。而美育是培养年轻一代感受美 、鉴赏美和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的手段。两者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品味,地理学与美育的关系还相当密切。地理学科虽然比一般学科更重于理性,以说理为主,但一味追求理性的东西,往往会把课堂变成死气沉沉 、枯燥乏味的一潭死水,要让地理教学过程变成一弘活水,必须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接受 理性观念的同时,能感受美,获得丰富的美感,使地理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引人入胜的活动。而且和谐、协调这正是美的最高形式。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更需要我们对各种地理事象进行审美教育。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及其艺术品的欣赏、鉴别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的生活志趣,树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胸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努力发掘地理教材中的美

大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到处都孕育着美的因素。在地理教材中,美从其存在的领域看,可分为:

1、自然美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自然美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和教育学生,激发学生振兴祖国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为“雄伟”:即壮美,阳刚之美。如劈地摩天,气冠群仑的东岳泰山;咆哮不息,十里闻声的虎跳峡;奔腾不息,浊浪排空的黄河;“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钱塘怒潮;似万马奔腾,排山倒海的黄果树瀑布等等就是这种雄伟之美。二为“秀丽”:清新、柔和、阴柔之美。如苍秀涵幽的江西庐山; 清雅秀丽的峨眉山;深幽澄明,怀抱雪山的白头山天池;秀美多姿的桂林山水;风光绮丽的杭州西湖;含蓄优美的姑苏园林等等就是这种秀丽之美。三为“奇美”: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的景象,

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令人感到怪异。如山东的“蓬莱仙境”,四川峨嵋的“金顶宝光”,黄山的神奇绝妙等等,不胜枚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掘,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从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

2、人文美

地理教学的人文美不但包括人类社会创造之现实美,而且包括人地关系的和谐美和艺术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劳动创造之现实美。荷兰的拦海造田,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神奇难测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高度智慧的结晶;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大运河„„这些都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②人与环境的协调与和谐。非洲大陆赤热炎炎,紫外线强,居民们皮肤偏黑;欧洲地处中高纬区,斜阳淡光,这里广布着白种人;亚洲,南热、中温、北寒,居民肤色中黄。③生产方式的因地制宜。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水热条件不同,则耕作制度、作物种类、农田类型南北皆不同。各地因地制宜、实现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如珠江三角洲的三基鱼塘,使人感到既丰富有完整,有井然有序。④生活习俗的多样统一。各地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丰富多彩:藏族袖长、腰肥、襟大、无兜,双袖或穿或束,适应了“长冬无夏、春去秋来”的高原气候特征。北方的游牧、渔猎民族多以毛皮为衣料;东部农业区盛产棉、麻、丝等,故织物以此为主……各地自然条件、生产方式不同,必然导致生活习俗的差异。⑤艺术美。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社会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美,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美,又是现实美的升华。各地的民居异彩纷呈,如:草原之蒙古包、江南之竹楼、西北土窑洞、北京四合院……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和谐美,是人类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创造了人地和谐相处的幽美环境。音乐艺术也融渗了与地理环境的协调:青藏高原高大雄伟,曲调高亢、豪放;江南水乡,景色秀美,曲调婉转,感情细腻。

二、努力创设地理教学过程的美

地理教学过程决不应归结为讲、抄、背、考枯燥死板的模式,而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 。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中的

各个环节,让学生感到上地理课,就象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 ,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1、创设友爱、融洽的学习环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要使学生乐学关键在于教师乐教。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感情在于: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所教专业的爱,对学生诚挚的爱。上课时教师首先要进入“角度”。再以这种美的情感来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使学生乐于受教,乐于学习。

2、创设愉快、优美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奇、刺激、疑惑、悬念,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在“大陆的漂移”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录像设疑教学法,先用录像向学生们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特征,及两岸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特征,学生发现它们非常吻合相似之后,感觉非常惊奇、有趣,同时疑问也随之而来:“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它们会不会原来就是同一块大陆?”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播放“大陆的漂移”录像时,学生非常认真投入,认识到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从而获得了强烈的美感。接着我又设计了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如几亿年之后,地球的海陆分布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等等。地理教师应在有疑处解疑,在无疑处设疑,使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知与审美的同步发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要务求教态美、语言美、板书板画美、教具美,以此表达地理学科特有的自然美,和谐统一的韵律美。如在“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的教学中,我采用讲画同步教学的方法。用彩色粉笔,边讲边画中国轮廓图,填绘主要山脉分布。由于现场作图,学生从惊讶、敬佩到愉悦,情趣高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画同步的和谐节奏,使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仅受到美的感染 ,不知不觉地进入画境,愉快度过了45分钟,而且地理空间概念十分清晰,识记效果好。

三、努力追求地理教学手段的美

图片、画片、标本、模型等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艺术性强的教具,使学生愉快地看而不厌。如在“自然带”一节的教学中,我精心挑选了几张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欣赏各个自然带的美丽景色,并比较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学生们兴趣盎然,一面欣赏着茂密的热带雨林,湿季时原野一片葱绿的热带草原,苍劲挺拔的针叶林……一面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幻灯、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地理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它们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物和现象,配上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解说,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 ,更增加了真实性、新颖性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环 境和气氛更加生动优美。另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了大量学生无法直接观察的感性材料,它可以将缓慢进行的地理过程在短时间呈现,如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可以将世界各国的旖旎风光呈现在眼前;可以将宏大无比的山川林野缩小到荧屏中。使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愉悦中形成地理科学概念。

四、努力锤炼地理教师语言的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地理这一学科,涉及的门类多,联系的事物广,知识的跨度大,更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地理语言除了要注意科学性、思想性、目的性之外,更要注意语言美。美的语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作为地理教师必须锤炼自己,掌握这门语言艺术。

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靠感官直接认知,虽然可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弥补, 但毕竟不能每节课都能有这样的安排,因此,更多的还要靠教师倾注感情的、充满魅力的语言,在学生面前展现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可结合情景吟诵诗词,渲染意境,使学生

获得美的享受。如讲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可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讲地形时,可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讲“北方的气候”时,可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在讲“桂林山水”时,可引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在讲“黄河”时,引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诗情画意中,学生深受感染,投入到课文中特有的情景中去了。

在介绍一些独特的地理景观时,教师要注意用绘声绘色的描述来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神游一次 。如讲“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时,可这样描述:桂林一带奇峰林立,形态万千,象玉笋、象翠屏、象老人、象 斗鸡,引人入胜。石灰岩溶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十分发育,有的象瓜果、森林,有的象飞禽、走兽,还 有的象瀑布飞流而下,……令人目不暇接!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用生动的比喻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在讲“三峡水流”时说道:“三峡急流汹涌,惊涛拍岸。洪水时期水速可达每秒7米,赶得上汽车的速度呢。”在讲“北方的河流冰期长”时说“每年2月份,松花江的江面上,冰层厚得甚至可以行驶汽车呢。”学生听了,情绪高涨,记忆深刻。

总之,一位地理教师,应该象一位多才多艺的导演兼演员,用生动的语言,出色的表演,把几十名学生的 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随着你听、看、想、做,轻松愉快地度过45分钟。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地理知识, 而且还陶醉于艺术享受中。使他们不愿下课,又盼着上课,这是教师语言美的魅力所在。

五、努力设计地理课外活动的鉴赏美

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活动中,除了要扩大和加深地理学习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这样一些美的活动形式:①组织学生用小型望远镜观测美丽的星星, 皎洁的月亮,让学生在无限的遐想中感受美。②组织观看《飞碟之迷》、《地球奥秘》、《月球探索》等等录像资料,使学生对宇宙的浩渺、宏大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美感。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天文知识,并且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另外,开展气象小组活动、野外考察地形地貌、设立地理橱窗、制作“神州风采”的地理资料卡、组织地 理游艺活动等等,这些多彩、自主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使学生直接、间接地去领略自然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相关内容

  • 职业院校美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doc
  • 职业院校美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作者:孙荣春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4期 [摘要]美育是以美育人,美化身心的教育.实施美育是当前职业院校育人的迫切需要.文章提出了职业院校美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育实施途径方法 [作者简介]孙荣春(1954- ),男, ...

  • 姚宅小学关于加强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 姚宅小学关于加强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全面发展,陶冶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淄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和< ...

  • 教育部要求改进学校美育工作
  • 教育部要求改进学校美育工作 强化美育薄弱环节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0-10 20:03 来源: 新华社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分享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 胡浩)教育部10日召开座谈 ...

  • 语文课渗透美育的几条途径
  • 语文课渗透美育的几条途径彭建国<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语文课渗透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下面,就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渗透美育浅谈几条途径.一.感知美 ...

  • 在希望的田野上播下『美』的种子
  • 摘要: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农村教学美育素质教育,伴随时代的发展与人类文明提高,农村美育逐渐成为培养与发展人类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没能力,审关情趣,审关自觉性,体会意境,感知形象.它对于人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育应遵循中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挖掘农村中学语文教材内容 ...

  • 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体现论文
  • 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体现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 ,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美育在提高幼儿素质,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寓美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实施美育的 ...

  • 教师在美育中的作用
  • [关键词] 美育:特点:教师: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7―0018―02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和 ...

  • 小学教育论文选题
  •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一.教育学和心理学类1.教育学类(1)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衔接问题研究(2)义务教育·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问题研究(3)教师教育·教师的学历水平 ...

  • 小学艺术教育论文
  •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能培养人的情趣.陶冶情操,培养正确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精神面貌.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科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教学中如果缺少了美育,课堂活动将会变得苦燥乏味,大大打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美育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范围
  •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范围 一.教育学和心理学类 1.教育学类 (1)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2)义务教育 "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 "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