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休闲旅游特征.现状与发展趋势(1)

学号

密级________________

兰州职业学校毕业论文

兰州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研究

学 院 名 称: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

专 业 名 称: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学 生 姓 名:刘艾

指 导 教 师:薛实

二○一三年五月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LANZHOU UNIVERSITY

Study on The Urban Residents ' Leisure

Tourism of Lanzhou City

College:School of Urban Economy and Tourist Culture

Subject:Educa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Name:Liuai

Directed by:Xueshi

May 2013

郑 重 声 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收人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因此,关注和研究城镇居民的休闲旅游行为,构成了一个在理论、实践与政策等层面上都必需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时,对休闲旅游行为的研究也是认知我国城市居民休闲生活发展程度的基本切入点。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居民休闲旅游现状和特征的研究,为发展兰州市休闲旅游业提供市场依据,同时也希望能对国内同类型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休闲旅游;城市居民;兰州市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increasing of income,addition of free time and changing of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recreational tourism has already become as a new kind of hot spots. Therefore, research and pay attention on leisure tourism behavior of urban residents, constitutes a problem which in theory, practice and policy need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f leisure tourism behavior is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for knowing the cognitiv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 residents' leisure life .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zhou city residents leisure tourism research, provides the market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nzhou city leisure tourism, at the same time I also hope it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same type of domestic cities.

Key words: leisure tourism; city residents;lanzhou

目 录

第1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意义 ........................................................................................................... 1

1.3 研究现状 ........................................................................................................... 2

1.4 研究方法 ........................................................................................................... 2

第2章 休闲旅游的相关概念 ................................................................................ 3

2.1 休闲旅游 ........................................................................................................... 3

2.1.1休闲旅游的概念 ....................................................................................... 3

2.1.2休闲与旅游的辨析 ................................................................................... 4

2.1.3 休闲旅游的特征 ...................................................................................... 4

2.2 休闲旅游产品 ................................................................................................... 5

2.2.1休闲旅游产品概念 ................................................................................... 5

2.2.2休闲旅游产品类型 ................................................................................... 6

第3章 兰州市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特征与现状 ............................................ 7

3.1 兰州城市概况 ................................................................................................... 7

3.2兰州市休闲旅游资源特征 ................................................................................ 7

3.3兰州市居民休闲旅游现状 ................................................................................ 9

3.4存在的问题 ...................................................................................................... 10

3.4.1休闲时间相对集中 ................................................................................. 10

3.4.2生态休闲旅游资源比较短缺 ................................................................. 10

3.4.3城市居民休闲质量不高 .......................................................................... 11

第4章 发展兰州市休闲旅游的对策 ................................................................ 12

4.1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增强城市居民健康休闲意识 ..................................... 12

4.2 立足地理区位优势,打造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圈 ................................. 12

4.3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适销对路的休闲旅游产品 ................................. 13

4.4加强行业管理力度,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 .............................................. 13

4.5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 13

第5章 结 论 .......................................................................................................... 15 参考文献 ..................................................................................................................... 16 致 谢 ........................................................................................................................... 17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休闲,是与全面小康密切相关的新兴生活方式;旅游,是休闲产业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旅游尤其是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将大幅增长,一个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时代正在来临。在国外,休闲旅游已成为时尚。在欧洲和北美,旅游活动是重休闲轻游览,人们出门旅游不重视看景而重视度假休闲,旅游目的是使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居民出游已不满足于在各个旅游点之间长途跋涉,疲于奔命,赶鸭子似得旅游方式。旅游目的也从传统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变为旅游者通过自己喜爱的相对自由的方式旅游,放松自我、充实精神,充分享受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融合带来的思想纯净、内心愉悦的幸福体验。而当前休闲旅游的发展正迎合了人们对生态休闲城市向往的需求,因此,休闲旅游的发展不仅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于生态休闲城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2 研究意义

据统计,在世界旅游市场构成中,休闲旅游占62%的份额①。中国旅游业在经历了20多年以观光为目的的初级发展阶段后,休闲式旅游正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和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国内休闲旅游方面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由于休闲旅游不仅具有客观的经济效应,而且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心灵的永恒性”密切相关。休闲旅游的理论研究,无疑对我国旅游业、休闲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休闲旅游理论的深入研究必将推动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人类科学发展理论的完善。

现阶段对休闲旅游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益,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降低贫富梯度,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等。还有助于推进国民休闲教育,发展健康休闲,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大众生活质量。而且休闲旅游研究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通过对一个地区居民休闲旅游状况的实① 屠高平. 郑州市居民休闲旅游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7.

地调查,对整合该区域旅游资源和优化旅游产品市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兰州作为西北全镇,甘肃省会,借助国内外相关理论对兰州休闲旅游的深度研究有利于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通过发展休闲旅游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1.3 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休闲时代,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并成为休闲产业的一部分,所以休闲旅游与旅游区别不大。而我国的旅游业与休闲业都刚刚起步,目前的旅游业与休闲经济存在着很多矛盾。本论文中提到的休闲旅游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名词,是我国传统的旅游业更好的适应休闲经济并促进休闲经济的过渡。尽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休闲和休闲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到目前为止,休闲旅游及其产品的概念尚未统一,休闲旅游资源和产品研究较为散乱,对休闲旅游市场营销也缺乏专业研究。总的来说,目前对休闲旅游的研究内容还比较粗浅,对于经济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统计学、市场学等应用学科的介入不够。从而使研究成果理论多于数据、概念多于操作,既不能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也不能对企业经营和消费者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刘群红在2000 年发表文章认为:旅游目的正在从传统的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向通过旅游使身心得到休息、放松、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和支柱,休闲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认为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呈现出大众化和多元化的趋向②。因此,面对大众市场不断高涨的休闲旅游需求,应该对休闲旅游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广泛收集资料,运用现代技术,采取多种方法,深入开展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所获得资料均来自期刊报纸、网络检索和在社会、企业的调研。

② 刘群红.发展我国休闲旅游产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求实,2000,(8):41.

第2章 休闲旅游的相关概念

2.1 休闲旅游

2.1.1休闲旅游的概念

休闲旅游概念的合理阐释,有助于优化配置休闲旅游资源,促进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可以使休闲旅游产品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达到旅游资源在不同时期,不同需求影响下的合理配置。目前,休闲旅游的概念并无统一标准,不同学者对休闲旅游具有不同的见解。

我国著名休闲理论研究专家马惠娣(2003)提出: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某一个时段内而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它通过人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而完整地发展,它为激励人在当代生活中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③。此概念从旅游目的来定义休闲旅游,强调了休闲、注重文化体验是休闲旅游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个定义被国内学术界认为是休闲旅游的标准定义。而蒋素梅这样定义:休闲旅游与观光旅游的区别在于其具有明显的休闲特征,休闲是从外界环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方式,去休息、消遣和培养与谋生无关的只能等活动的总称④。

本文认为,休闲旅游是一种以“旅游”为形式媒介,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终极目的,通过参与到对旅游文化的创造、欣赏、感受及传递中来从而达到的一种身体及心理上的解脱、愉悦及发展,并且确定与所说的“观光游”等其他旅游形式大不相同的旅游形式的集合。休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之处在于,休闲旅游形式以“静”为主,时间以“长”为主,过程以“闲”为主,旅游产品以“精”为主。现今的旅游者有较多的闲暇时间,拥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旅游地的服务设施条件日趋丰富和完善,参与休闲旅游成为必然。 ③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体闲旅游业发展前景嘹望Ⅱ.齐鲁学刊.2002(2).

蒋紊梅.休闲旅游的特征及女性体闲旅游吸引策略研究Ⅱ.昆明大学学报,2006(2).

2.1.2休闲与旅游的辨析

“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于光远,1985)⑤。与旅游最大的不同是,休闲不一定伴随空间的移动。而且,休闲较多地强调了时间的内涵,而旅游更注重活动性。旅游是休闲的重要方式,但并不完全包含在休闲之内。在这一点上,图2-1—维恩图也可以得出相似结论。

休闲

商务旅游休 闲娱乐专业性

旅行旅 游 闲

图2-1 休闲、娱乐与旅游之间的关系

2.1.3 休闲旅游的特征

(一)休闲性

休闲旅游的最大主题体现在它的休闲性。休闲旅游是对当前生活环境的一种超越,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旅游者不仅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活动、艺术欣赏、好奇心等多种方式接触大自然,而且在休闲旅游中旅游者还通过自身生命活动,享受了自身、自然和外界自然的活动以及这种享受的内心愉悦和幸福体验,使自己的意志、直觉等得到充分展露和表达。可以说休闲旅游完成了人的精神和道德境界的提升,是人性系统的自我实现和充分展开。

(二)和谐性

⑤马惠娣,张景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与传统旅游相比,休闲旅游更多的是强调个体与群体间的文化互动过程和人

与自然在相互磨合中的和谐性。休闲旅游是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是人生品位的高度升华。所以,休闲旅游是一个高级别高质量的旅游,是一种积极参与、主动休息的行为,属于高层次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需求与环境密切相关。

(三)多发性

休闲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显著区别是,休闲旅游是周而复始的,像名胜古

迹等很多旅游大多是一次性的。休闲旅游对游客具有持续的吸引力,能够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延长逗留时间,这是积极、主动休闲的表现,属于高层次的休闲活动。

(四)多层次性

休闲旅游活动主要是一种经济行为,收入水平的差异使休闲旅游消费呈现出

多层次性。根据人们的收入水平,休闲旅游的消费群体可以细分为高、中、低收收入人群,不同的群体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和消费呈现出高、中、低等不同档次另外不同旅游者具有不同的休闲旅游需求,例如内地游客偏好滨海休闲旅游,平原游客偏好山地休闲旅游,所以休闲旅游者体验需求上也具有多层性。

(五)体验性

休闲旅游是在强调游客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强化个体生命对旅游产品的独特

体验性,从而体会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所以休闲旅游更加注重游客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在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上应该充分考虑旅游者的体验性。

2.2 休闲旅游产品

2.2.1休闲旅游产品概念

文中认为休闲旅游产品应该是:为旅游者提供的不同于日常工作生活情境的

体验产品,并且旅游者在此旅游体验中达到休闲目的。休闲旅游产品的构成包括:休闲主题、休闲场景、休闲项目、休闲服务、休闲体验等。该定义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清楚地描述了旅游者的需求,对于休闲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方面具有很好

的启示。

2.2.2休闲旅游产品类型

对于休闲旅游产品类型,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观点。雷明德、雷慕梅(1997)

归纳了三种休闲旅游方式,充分利用大自然开展返璞归真的休闲旅游(近郊森林旅游、水色旅游、山地旅游、野营旅游);为提高文化素养的休闲旅游(参观名胜古迹、景区景点、公园与近远郊旅游;参观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园、水族馆、著名院校及科研所;音乐、戏曲、魔术、曲艺、赛马、体育欣赏;参观著名工程、特色厂矿、建筑物、设施、社区、开发区;逛街;现代娱乐文化活动等);足不出屋的卧游(阅读游记、图片;阅读自己的曰记、回忆录或者来往书信;观赏影片、录像)。雷明德对休闲旅游的归纳,可以视为休闲与旅游的综合,没有突出体闲旅游的特性。刘丽丽,李宏(2004)认为休闲旅游主要有:回归自然(山野风光、森林游憩、乡村风光);休养(温泉浴、日光浴、沙浴、泥浴、森林浴);娱乐(划船、滑沙、骑马);求知求新(产业旅游、生态旅游);健身(登山、游泳);购物(绿色、名、特、优、新农、副产品)等⑥。

⑥刘丽丽,李宏.北京郊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版)2004(02):75.

第3章 兰州市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特征与现状

3.1 兰州城市概况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中心,是古“丝绸

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商埠重镇,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繁荣兴旺的商贸城,欣欣向荣的科技城,饮誉全国的瓜果城。市辖皋兰、榆中、永登三县和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多万人,其中,少数民族55个,近16万人。

兰州市位于黄河上游,是中国陆域的几何中心,处于大西北“座中四联”的

位置,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旅客集散地。陇海、兰新、包兰、兰青4 条铁路及正在开发中的兰渝铁路和西兰、兰郎、甘新、甘川等8 条公路干线,将兰州与西安、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成都等周边省会城市和莫高窟、九寨沟、沙湖、青海湖、麦积山等著名景区紧紧相连,遍布5 区3 县,但又相对集中于市区的旅游资源,为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兰州市城区及周边市州城区居民为主的环城休闲旅游的逐渐兴起,也为兰州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甘肃统计年鉴2010》:在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兰州市的非农业人口为158.38 万,占总人口比重54%,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5.27%。2008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41.5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35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93%;入境旅游人数6.5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2%。实现旅游总收入26.7 亿元,比上年增长22.2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5 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创汇2224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3%)因此以兰州为中心,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手中,发展以家庭为主的分散式或组织集中式的一日、两日环城休闲旅游,既符合现代城市居民节假日、双休日休闲旅游的需要,也符合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3.2兰州市休闲旅游资源特征

兰州市历史悠久,历来享有“山水名城,黄河之都”的美誉,自然资源丰富

多样,人文资源绚丽多姿。自然资源方面: 兰州市现有3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

省级森林公园和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这在全国省会城市并不多见,各级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兰州市还是黄河惟一穿城而过的城市,“两山夹一水”带状空间格局的山水城市风韵十分独特。人文资源方面: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大量的城堡遗址、墓葬遗址记录了古人类的文明;白塔寺、崇庆寺、千佛寺、白衣寺、金天观、城隍庙、鲁土司衙门等历史文化景观享富盛名;各具特色的公园、度假村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兰州市的民俗、民风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西北特色。兰州市主要的休闲旅游资源分布见下表3-1:

表3-1 兰州市主要休闲旅游资源

3.3兰州市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现状

(一)目前休闲旅游市场构成主要是以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工薪阶层和城市

居民为主,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工商业、卫生、交通、政府部门等系统的在职人员,在校大、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以及城市普通市民,市场覆盖面广、开发潜力大。但是上述人员对休闲旅游的认识存在偏颇,有待于相关部门给予适当的宣传与影响。

(二)休闲旅游时间目前主要以双休日为主,在旅游地逗留的时间普遍较短。休闲旅游地点多选在兰州市区及周边郊区,客源市场吸引半径一般为50-100 公里。

(三)休闲旅游一般选择自组织、自费形式,消费多以游、购、娱、吃和行

等基本消费为主,附加旅游消费较少。

(四)兰州市休闲旅游产品的供给比较单一,随着旅游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居

民旅游需求的不断转变,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升级,但是兰州市当前休闲旅游市场的开拓并没有新的改变,这也是当前休闲旅游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

(五)人们对休闲旅游认识不到位,定位不合理,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不足。总体来看,兰州市休闲旅游在兰州市经济格局中功能定位不明确。在甘肃省十四个地市州中,兰州是唯一没有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的城市。休闲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不配套,旅游资源开发和营销投入不足,制约了休闲旅游的发展。与全国和周边城市相比,兰州市旅游业发展严重滞后,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不仅不能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宣传资金相比,甚至与西部省会城市相比,也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六)交通和旅游服务等设施滞后。由于兰州市位于内陆腹地,远离沿海发

达地区中心客源市场,线长点散,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交通成本高,游客到本地旅游需要克服空间距离的成本高。景点分散,景区间距离远,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对外联系和对外开放受到影响。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发展不相适应,公路主干线和国道与多条景区道路没有连接,导致景点无法形成组合优势,难以满足休闲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

(七)城乡经济差距扩大,区内市场乏力,消费水平低。近年来兰州市经济

发展势头很不错,经济实力比以前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兰州市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内市场乏力,消费水平比较低,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

表3-2 兰州市2000—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表。 单位:元 年

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 5850 6324 6554 7094 7683 8529 9418 10340 11374 12511

农民纯收入 5851 2134 2268 2398 2550 2713 2898 3071 3348 3683

当年差值 3845 4190 4286 4696 5133 5816 6520 7269 8026 3.4存在的问题

3.4.1休闲时间相对集中

兰州市城市居民的出行时间基本上选择在双休日或五一、十一等假期,由此

会对相关旅游景区的接待造成一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兰州市有限的休闲旅游资源很难满足市民的休闲旅游需求,因此休闲旅游的开发就显得迫不及待。

3.4.2生态休闲旅游资源比较短缺

兰州市虽然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

和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随之改变。城市居民偏好于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而兰州现有的旅游产品很难满足市民的旅游需求。休闲旅游更加注重旅游的文化内涵。而兰州市文化类休闲旅游产品相对稀缺,这样很容易导致兰州市休闲旅游的供需矛盾激烈化。

3.4.3城市居民休闲质量不高

兰州市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休闲旅游动机,但是兰州市城市居民对休闲旅游的认识却不高,就更谈不上居民的休闲意识与休闲质量等问题。由于消费水平与休闲理念的限制,许多消费者只愿意购买门票,至于以昂贵的代价参与高档娱乐活动、享受优美环境和服务还缺乏支付意愿与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身心的休养问题,伴随而来的就是休闲旅游的参与与提高。由于休闲旅游能满足居民身心发展的要求,所以让休闲旅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4章 发展兰州市休闲旅游的对策

4.1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增强城市居民健康休闲意识

休闲旅游是一种健康的休闲方式,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益于一个人在社会中所产生的价值的大小,有益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有益于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近几年来兰州市休闲度假旅游比例有所提高,但大部分城市居民对休闲旅游认识不清晰,休闲旅游需求模糊。一些消费者误以为只要外出旅游就是休闲旅游,习惯于“到此一游”和出游过程中的劳累与紧张,注重景点数量而忽视自身感受。所以加强对兰州市居民休闲教育,引导其健康休闲具有现实意义。政府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大众休闲教育,旅游景区和旅行社也应积极参与对公众的休闲教育,可以通过印制相关休闲旅游理念的宣传手册,借此机会不仅提升了人们对休闲旅游的认识,也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进一步促进了休闲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4.2立足地理区位优势,打造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圈

由于兰州市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重点把握绿色生态理念。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把握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的原则,而不应哪里需要在哪里开发,完全忽视其周边环境和当地居民的感受。虽然兰州市当前已有的休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但为了避免由于出行时间的集中性而造成的旅游景区堆积现象,所以可以采用在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例如什川梨园、石佛沟等旅游景区。什川与青城古镇是兰州黄河风情线的延伸地带,什川素有“世外梨园”、“瓜果之乡”之美誉,应围绕大绿色和大水面做文章,以“万亩梨园”、黄河大水面为载体,以梨园美景观赏、库区风光游览、什川特色餐饮等为主体,开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观赏性项目与参与性项目融为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区;石佛沟与兴隆山处于S101沿线,石佛沟是离市区最近的一处森林公园,它位于兰州市区东南方向16公里处,兴隆山距兰州约40公里,是一座天然公园,历史上就曾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甘肃省之名山”,自然风景十分优美,植被良好,动植物种类繁多。应充分利用其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森林度假等旅游活动。

4.3加大产品创新度,开发适销对路的休闲旅游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居民旅游消费观念和品位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休闲旅游市场的开发也要根据居民需求的变化,针对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策略,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休闲旅游产品。通过上述调查显示,兰州市城市居偏好于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同时也应引领居民转变消费理念,把人们的消费观逐渐转向高端消费,而在旅游产品的内容方面也应创新,使之形式多样。比如突出休闲旅游的文化性,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在旅游产品中要注重文化品位的塑造,特色文化氛围的培育,使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高尚有益的休闲消费,而且可以获得高雅的特种艺术享受、文化熏陶。再创造相关文化休闲旅游产品时应注重把黄河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的内涵突出出来。

4.4加强行业管理力度,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 旅游管理部门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的旅游法规、规章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加强行业管理;综合运用国家标准和旅游行业标准,加大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基础业务工作,使行业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建立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加大政府对旅游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加强旅游、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和行业的合作,充分发挥省内外高等院校以及旅游培训基地的作用,实施旅游人才培训工程,扩大旅游业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种人才队伍,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各类适用人才。

4.5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管理体制不顺,休闲旅游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休闲旅游度假区在选址上一般要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建设娱乐设施和配套设施,营造度假环境。当前,到少污染或没有污染的景区去感受自然,健康养生已成为休闲旅游的主基调,自然环境是度假旅游者选择休闲度假目的地考虑的首要要素。休闲度假旅游者主要以放松身心为主,倾向于远离喧嚣和拥挤的人群。当今很多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开发,都去抢占景区的核心区,破坏旅游度假区所依托的环境,造成很多的失败案例。在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更应该从旅游度假区切入,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以打造高质量的景观环境为目的,再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水乳交融的休闲度假境界。

因此度假区必须彻底调查休闲旅游度假市场的需求,再按照居民需求调整景点和度假设施开发的规模,主要旅游景区和主管部门建立每日信息公报制度,告知游客景点的容量,防止出访人口增多,景点的旅游者大增,使景点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度假旅游者满意度和愉悦度下降。

在实际的休闲度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目的地如湖滨、海滨和温泉等水体类旅游资源。水是人类生命中的重要组成,人天生具有亲水性,水也是旅游景区重要的生态环境要素之一。因此旅游景区应抓住现代人追求优质空气,强身健体的迫切需求,在保护其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崇氧吧项目、负离子概念项目等项目。针对偏好休闲度假的城市居民可在产品中融入民俗文化活动或表演,突出绿色自然与民俗风情,营造出远离城市喧嚣、舒适、轻松、惬意的氛围。以水为主体资源的景区可以加大宣传力度,以亲水性与参与性为切入点,拉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

第5章 结 论

2004 年,冉斌对我国休闲旅游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旅游产业结构函待调整,中国的休闲旅游产品和旅游装备生产体系函待加强。通过发展休闲产业可以缓解旅游产品在市场上所表现出来的供不应求现象,在客观上也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扩大了经营范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满足了人的多方面消遣享乐的需要。而目前对休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休闲旅游度假行为特征、休闲旅游产品、休闲旅游市场特征等方面。本文通过对城市休闲旅游现状与特征的分析发现,兰州市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旅游活动的休闲旅游动机很高,休闲度假旅游有待进一步发展。

兰州作为省会城市本身具有丰富的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历来仅仅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而作为重要客源地的研究却被忽视了。研究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特征与现状,不仅对于旅游目的地政府和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有针对性地实施营销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旅游地规划开发、旅游产品更新改造、旅游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对于兰州来说,研究其居民出游特征,也是了解自身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状况与需求,以及相关消费模式的重要依据。只要从居民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才能更深层次的明白居民想要什么样的产品,从此才能对症下药的创造出新奇的休闲旅游产品。因此,我们要扩大宣传,增强人们的健康休闲意识并加大产品创新度,开发适销对路的休闲旅游产品,这将对兰州市休闲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秋实.南京城市居民休闲度假行为特征分析及其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 赵振斌.双休日休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人文地理,1999,14(4):46-49.

[3] 刘群红.发展我国休闲旅游产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求实,2000,(8):41.

[4] 王洁平.对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的思考[J].旅游研究,1996,69(5):33.

[5]刘德谦.不要混淆了“休闲”与“旅游”[J],旅游学刊;2006(9) [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74,273,277-284.

[7] 兰州市旅游局.游在兰州[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

[8] 石惠春,刘春莲. 兰州市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1):47-51.

[9]冉斌.我国休闲旅游发展趋势及制度创新思考[J].经济纵横,2004,(2):25.

致 谢

回首几年的学习生活,虽然付出的不少,但收获也颇多,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论文终于完成了,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众人的帮助与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薛武老师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薛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薛老师严谨和务实、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让我获益菲浅,并且将终生受用无穷。希望借此机会向薛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学友杨丽君、董孚婷、王蕊、王文华等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我愿借此机会向为我提供过热情帮助和真诚关怀的学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113班

刘艾

2013-5

学号

密级________________

兰州职业学校毕业论文

兰州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研究

学 院 名 称: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

专 业 名 称: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学 生 姓 名:刘艾

指 导 教 师:薛实

二○一三年五月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LANZHOU UNIVERSITY

Study on The Urban Residents ' Leisure

Tourism of Lanzhou City

College:School of Urban Economy and Tourist Culture

Subject:Educa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Name:Liuai

Directed by:Xueshi

May 2013

郑 重 声 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收人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因此,关注和研究城镇居民的休闲旅游行为,构成了一个在理论、实践与政策等层面上都必需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时,对休闲旅游行为的研究也是认知我国城市居民休闲生活发展程度的基本切入点。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居民休闲旅游现状和特征的研究,为发展兰州市休闲旅游业提供市场依据,同时也希望能对国内同类型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休闲旅游;城市居民;兰州市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increasing of income,addition of free time and changing of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recreational tourism has already become as a new kind of hot spots. Therefore, research and pay attention on leisure tourism behavior of urban residents, constitutes a problem which in theory, practice and policy need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f leisure tourism behavior is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for knowing the cognitiv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 residents' leisure life .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zhou city residents leisure tourism research, provides the market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nzhou city leisure tourism, at the same time I also hope it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same type of domestic cities.

Key words: leisure tourism; city residents;lanzhou

目 录

第1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意义 ........................................................................................................... 1

1.3 研究现状 ........................................................................................................... 2

1.4 研究方法 ........................................................................................................... 2

第2章 休闲旅游的相关概念 ................................................................................ 3

2.1 休闲旅游 ........................................................................................................... 3

2.1.1休闲旅游的概念 ....................................................................................... 3

2.1.2休闲与旅游的辨析 ................................................................................... 4

2.1.3 休闲旅游的特征 ...................................................................................... 4

2.2 休闲旅游产品 ................................................................................................... 5

2.2.1休闲旅游产品概念 ................................................................................... 5

2.2.2休闲旅游产品类型 ................................................................................... 6

第3章 兰州市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特征与现状 ............................................ 7

3.1 兰州城市概况 ................................................................................................... 7

3.2兰州市休闲旅游资源特征 ................................................................................ 7

3.3兰州市居民休闲旅游现状 ................................................................................ 9

3.4存在的问题 ...................................................................................................... 10

3.4.1休闲时间相对集中 ................................................................................. 10

3.4.2生态休闲旅游资源比较短缺 ................................................................. 10

3.4.3城市居民休闲质量不高 .......................................................................... 11

第4章 发展兰州市休闲旅游的对策 ................................................................ 12

4.1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增强城市居民健康休闲意识 ..................................... 12

4.2 立足地理区位优势,打造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圈 ................................. 12

4.3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适销对路的休闲旅游产品 ................................. 13

4.4加强行业管理力度,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 .............................................. 13

4.5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 13

第5章 结 论 .......................................................................................................... 15 参考文献 ..................................................................................................................... 16 致 谢 ........................................................................................................................... 17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休闲,是与全面小康密切相关的新兴生活方式;旅游,是休闲产业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旅游尤其是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将大幅增长,一个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时代正在来临。在国外,休闲旅游已成为时尚。在欧洲和北美,旅游活动是重休闲轻游览,人们出门旅游不重视看景而重视度假休闲,旅游目的是使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居民出游已不满足于在各个旅游点之间长途跋涉,疲于奔命,赶鸭子似得旅游方式。旅游目的也从传统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变为旅游者通过自己喜爱的相对自由的方式旅游,放松自我、充实精神,充分享受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融合带来的思想纯净、内心愉悦的幸福体验。而当前休闲旅游的发展正迎合了人们对生态休闲城市向往的需求,因此,休闲旅游的发展不仅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于生态休闲城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2 研究意义

据统计,在世界旅游市场构成中,休闲旅游占62%的份额①。中国旅游业在经历了20多年以观光为目的的初级发展阶段后,休闲式旅游正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和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国内休闲旅游方面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由于休闲旅游不仅具有客观的经济效应,而且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心灵的永恒性”密切相关。休闲旅游的理论研究,无疑对我国旅游业、休闲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休闲旅游理论的深入研究必将推动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人类科学发展理论的完善。

现阶段对休闲旅游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益,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降低贫富梯度,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等。还有助于推进国民休闲教育,发展健康休闲,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大众生活质量。而且休闲旅游研究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通过对一个地区居民休闲旅游状况的实① 屠高平. 郑州市居民休闲旅游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7.

地调查,对整合该区域旅游资源和优化旅游产品市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兰州作为西北全镇,甘肃省会,借助国内外相关理论对兰州休闲旅游的深度研究有利于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通过发展休闲旅游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1.3 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休闲时代,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并成为休闲产业的一部分,所以休闲旅游与旅游区别不大。而我国的旅游业与休闲业都刚刚起步,目前的旅游业与休闲经济存在着很多矛盾。本论文中提到的休闲旅游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名词,是我国传统的旅游业更好的适应休闲经济并促进休闲经济的过渡。尽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休闲和休闲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到目前为止,休闲旅游及其产品的概念尚未统一,休闲旅游资源和产品研究较为散乱,对休闲旅游市场营销也缺乏专业研究。总的来说,目前对休闲旅游的研究内容还比较粗浅,对于经济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统计学、市场学等应用学科的介入不够。从而使研究成果理论多于数据、概念多于操作,既不能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也不能对企业经营和消费者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刘群红在2000 年发表文章认为:旅游目的正在从传统的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向通过旅游使身心得到休息、放松、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和支柱,休闲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认为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呈现出大众化和多元化的趋向②。因此,面对大众市场不断高涨的休闲旅游需求,应该对休闲旅游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广泛收集资料,运用现代技术,采取多种方法,深入开展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所获得资料均来自期刊报纸、网络检索和在社会、企业的调研。

② 刘群红.发展我国休闲旅游产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求实,2000,(8):41.

第2章 休闲旅游的相关概念

2.1 休闲旅游

2.1.1休闲旅游的概念

休闲旅游概念的合理阐释,有助于优化配置休闲旅游资源,促进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可以使休闲旅游产品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达到旅游资源在不同时期,不同需求影响下的合理配置。目前,休闲旅游的概念并无统一标准,不同学者对休闲旅游具有不同的见解。

我国著名休闲理论研究专家马惠娣(2003)提出: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某一个时段内而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它通过人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而完整地发展,它为激励人在当代生活中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③。此概念从旅游目的来定义休闲旅游,强调了休闲、注重文化体验是休闲旅游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个定义被国内学术界认为是休闲旅游的标准定义。而蒋素梅这样定义:休闲旅游与观光旅游的区别在于其具有明显的休闲特征,休闲是从外界环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方式,去休息、消遣和培养与谋生无关的只能等活动的总称④。

本文认为,休闲旅游是一种以“旅游”为形式媒介,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终极目的,通过参与到对旅游文化的创造、欣赏、感受及传递中来从而达到的一种身体及心理上的解脱、愉悦及发展,并且确定与所说的“观光游”等其他旅游形式大不相同的旅游形式的集合。休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之处在于,休闲旅游形式以“静”为主,时间以“长”为主,过程以“闲”为主,旅游产品以“精”为主。现今的旅游者有较多的闲暇时间,拥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旅游地的服务设施条件日趋丰富和完善,参与休闲旅游成为必然。 ③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体闲旅游业发展前景嘹望Ⅱ.齐鲁学刊.2002(2).

蒋紊梅.休闲旅游的特征及女性体闲旅游吸引策略研究Ⅱ.昆明大学学报,2006(2).

2.1.2休闲与旅游的辨析

“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于光远,1985)⑤。与旅游最大的不同是,休闲不一定伴随空间的移动。而且,休闲较多地强调了时间的内涵,而旅游更注重活动性。旅游是休闲的重要方式,但并不完全包含在休闲之内。在这一点上,图2-1—维恩图也可以得出相似结论。

休闲

商务旅游休 闲娱乐专业性

旅行旅 游 闲

图2-1 休闲、娱乐与旅游之间的关系

2.1.3 休闲旅游的特征

(一)休闲性

休闲旅游的最大主题体现在它的休闲性。休闲旅游是对当前生活环境的一种超越,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旅游者不仅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活动、艺术欣赏、好奇心等多种方式接触大自然,而且在休闲旅游中旅游者还通过自身生命活动,享受了自身、自然和外界自然的活动以及这种享受的内心愉悦和幸福体验,使自己的意志、直觉等得到充分展露和表达。可以说休闲旅游完成了人的精神和道德境界的提升,是人性系统的自我实现和充分展开。

(二)和谐性

⑤马惠娣,张景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与传统旅游相比,休闲旅游更多的是强调个体与群体间的文化互动过程和人

与自然在相互磨合中的和谐性。休闲旅游是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是人生品位的高度升华。所以,休闲旅游是一个高级别高质量的旅游,是一种积极参与、主动休息的行为,属于高层次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需求与环境密切相关。

(三)多发性

休闲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的显著区别是,休闲旅游是周而复始的,像名胜古

迹等很多旅游大多是一次性的。休闲旅游对游客具有持续的吸引力,能够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延长逗留时间,这是积极、主动休闲的表现,属于高层次的休闲活动。

(四)多层次性

休闲旅游活动主要是一种经济行为,收入水平的差异使休闲旅游消费呈现出

多层次性。根据人们的收入水平,休闲旅游的消费群体可以细分为高、中、低收收入人群,不同的群体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和消费呈现出高、中、低等不同档次另外不同旅游者具有不同的休闲旅游需求,例如内地游客偏好滨海休闲旅游,平原游客偏好山地休闲旅游,所以休闲旅游者体验需求上也具有多层性。

(五)体验性

休闲旅游是在强调游客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强化个体生命对旅游产品的独特

体验性,从而体会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所以休闲旅游更加注重游客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在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上应该充分考虑旅游者的体验性。

2.2 休闲旅游产品

2.2.1休闲旅游产品概念

文中认为休闲旅游产品应该是:为旅游者提供的不同于日常工作生活情境的

体验产品,并且旅游者在此旅游体验中达到休闲目的。休闲旅游产品的构成包括:休闲主题、休闲场景、休闲项目、休闲服务、休闲体验等。该定义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清楚地描述了旅游者的需求,对于休闲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方面具有很好

的启示。

2.2.2休闲旅游产品类型

对于休闲旅游产品类型,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观点。雷明德、雷慕梅(1997)

归纳了三种休闲旅游方式,充分利用大自然开展返璞归真的休闲旅游(近郊森林旅游、水色旅游、山地旅游、野营旅游);为提高文化素养的休闲旅游(参观名胜古迹、景区景点、公园与近远郊旅游;参观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园、水族馆、著名院校及科研所;音乐、戏曲、魔术、曲艺、赛马、体育欣赏;参观著名工程、特色厂矿、建筑物、设施、社区、开发区;逛街;现代娱乐文化活动等);足不出屋的卧游(阅读游记、图片;阅读自己的曰记、回忆录或者来往书信;观赏影片、录像)。雷明德对休闲旅游的归纳,可以视为休闲与旅游的综合,没有突出体闲旅游的特性。刘丽丽,李宏(2004)认为休闲旅游主要有:回归自然(山野风光、森林游憩、乡村风光);休养(温泉浴、日光浴、沙浴、泥浴、森林浴);娱乐(划船、滑沙、骑马);求知求新(产业旅游、生态旅游);健身(登山、游泳);购物(绿色、名、特、优、新农、副产品)等⑥。

⑥刘丽丽,李宏.北京郊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版)2004(02):75.

第3章 兰州市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特征与现状

3.1 兰州城市概况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中心,是古“丝绸

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商埠重镇,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繁荣兴旺的商贸城,欣欣向荣的科技城,饮誉全国的瓜果城。市辖皋兰、榆中、永登三县和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多万人,其中,少数民族55个,近16万人。

兰州市位于黄河上游,是中国陆域的几何中心,处于大西北“座中四联”的

位置,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旅客集散地。陇海、兰新、包兰、兰青4 条铁路及正在开发中的兰渝铁路和西兰、兰郎、甘新、甘川等8 条公路干线,将兰州与西安、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成都等周边省会城市和莫高窟、九寨沟、沙湖、青海湖、麦积山等著名景区紧紧相连,遍布5 区3 县,但又相对集中于市区的旅游资源,为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兰州市城区及周边市州城区居民为主的环城休闲旅游的逐渐兴起,也为兰州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甘肃统计年鉴2010》:在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兰州市的非农业人口为158.38 万,占总人口比重54%,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5.27%。2008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41.5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35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93%;入境旅游人数6.5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2%。实现旅游总收入26.7 亿元,比上年增长22.2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5 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创汇2224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3%)因此以兰州为中心,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手中,发展以家庭为主的分散式或组织集中式的一日、两日环城休闲旅游,既符合现代城市居民节假日、双休日休闲旅游的需要,也符合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3.2兰州市休闲旅游资源特征

兰州市历史悠久,历来享有“山水名城,黄河之都”的美誉,自然资源丰富

多样,人文资源绚丽多姿。自然资源方面: 兰州市现有3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

省级森林公园和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这在全国省会城市并不多见,各级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兰州市还是黄河惟一穿城而过的城市,“两山夹一水”带状空间格局的山水城市风韵十分独特。人文资源方面: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大量的城堡遗址、墓葬遗址记录了古人类的文明;白塔寺、崇庆寺、千佛寺、白衣寺、金天观、城隍庙、鲁土司衙门等历史文化景观享富盛名;各具特色的公园、度假村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兰州市的民俗、民风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西北特色。兰州市主要的休闲旅游资源分布见下表3-1:

表3-1 兰州市主要休闲旅游资源

3.3兰州市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现状

(一)目前休闲旅游市场构成主要是以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工薪阶层和城市

居民为主,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工商业、卫生、交通、政府部门等系统的在职人员,在校大、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以及城市普通市民,市场覆盖面广、开发潜力大。但是上述人员对休闲旅游的认识存在偏颇,有待于相关部门给予适当的宣传与影响。

(二)休闲旅游时间目前主要以双休日为主,在旅游地逗留的时间普遍较短。休闲旅游地点多选在兰州市区及周边郊区,客源市场吸引半径一般为50-100 公里。

(三)休闲旅游一般选择自组织、自费形式,消费多以游、购、娱、吃和行

等基本消费为主,附加旅游消费较少。

(四)兰州市休闲旅游产品的供给比较单一,随着旅游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居

民旅游需求的不断转变,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升级,但是兰州市当前休闲旅游市场的开拓并没有新的改变,这也是当前休闲旅游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

(五)人们对休闲旅游认识不到位,定位不合理,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不足。总体来看,兰州市休闲旅游在兰州市经济格局中功能定位不明确。在甘肃省十四个地市州中,兰州是唯一没有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的城市。休闲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不配套,旅游资源开发和营销投入不足,制约了休闲旅游的发展。与全国和周边城市相比,兰州市旅游业发展严重滞后,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不仅不能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宣传资金相比,甚至与西部省会城市相比,也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六)交通和旅游服务等设施滞后。由于兰州市位于内陆腹地,远离沿海发

达地区中心客源市场,线长点散,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交通成本高,游客到本地旅游需要克服空间距离的成本高。景点分散,景区间距离远,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对外联系和对外开放受到影响。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发展不相适应,公路主干线和国道与多条景区道路没有连接,导致景点无法形成组合优势,难以满足休闲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

(七)城乡经济差距扩大,区内市场乏力,消费水平低。近年来兰州市经济

发展势头很不错,经济实力比以前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兰州市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内市场乏力,消费水平比较低,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

表3-2 兰州市2000—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表。 单位:元 年

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 5850 6324 6554 7094 7683 8529 9418 10340 11374 12511

农民纯收入 5851 2134 2268 2398 2550 2713 2898 3071 3348 3683

当年差值 3845 4190 4286 4696 5133 5816 6520 7269 8026 3.4存在的问题

3.4.1休闲时间相对集中

兰州市城市居民的出行时间基本上选择在双休日或五一、十一等假期,由此

会对相关旅游景区的接待造成一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兰州市有限的休闲旅游资源很难满足市民的休闲旅游需求,因此休闲旅游的开发就显得迫不及待。

3.4.2生态休闲旅游资源比较短缺

兰州市虽然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

和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随之改变。城市居民偏好于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而兰州现有的旅游产品很难满足市民的旅游需求。休闲旅游更加注重旅游的文化内涵。而兰州市文化类休闲旅游产品相对稀缺,这样很容易导致兰州市休闲旅游的供需矛盾激烈化。

3.4.3城市居民休闲质量不高

兰州市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休闲旅游动机,但是兰州市城市居民对休闲旅游的认识却不高,就更谈不上居民的休闲意识与休闲质量等问题。由于消费水平与休闲理念的限制,许多消费者只愿意购买门票,至于以昂贵的代价参与高档娱乐活动、享受优美环境和服务还缺乏支付意愿与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身心的休养问题,伴随而来的就是休闲旅游的参与与提高。由于休闲旅游能满足居民身心发展的要求,所以让休闲旅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4章 发展兰州市休闲旅游的对策

4.1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增强城市居民健康休闲意识

休闲旅游是一种健康的休闲方式,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益于一个人在社会中所产生的价值的大小,有益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有益于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近几年来兰州市休闲度假旅游比例有所提高,但大部分城市居民对休闲旅游认识不清晰,休闲旅游需求模糊。一些消费者误以为只要外出旅游就是休闲旅游,习惯于“到此一游”和出游过程中的劳累与紧张,注重景点数量而忽视自身感受。所以加强对兰州市居民休闲教育,引导其健康休闲具有现实意义。政府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大众休闲教育,旅游景区和旅行社也应积极参与对公众的休闲教育,可以通过印制相关休闲旅游理念的宣传手册,借此机会不仅提升了人们对休闲旅游的认识,也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进一步促进了休闲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4.2立足地理区位优势,打造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圈

由于兰州市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重点把握绿色生态理念。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把握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的原则,而不应哪里需要在哪里开发,完全忽视其周边环境和当地居民的感受。虽然兰州市当前已有的休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但为了避免由于出行时间的集中性而造成的旅游景区堆积现象,所以可以采用在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例如什川梨园、石佛沟等旅游景区。什川与青城古镇是兰州黄河风情线的延伸地带,什川素有“世外梨园”、“瓜果之乡”之美誉,应围绕大绿色和大水面做文章,以“万亩梨园”、黄河大水面为载体,以梨园美景观赏、库区风光游览、什川特色餐饮等为主体,开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观赏性项目与参与性项目融为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区;石佛沟与兴隆山处于S101沿线,石佛沟是离市区最近的一处森林公园,它位于兰州市区东南方向16公里处,兴隆山距兰州约40公里,是一座天然公园,历史上就曾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甘肃省之名山”,自然风景十分优美,植被良好,动植物种类繁多。应充分利用其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森林度假等旅游活动。

4.3加大产品创新度,开发适销对路的休闲旅游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居民旅游消费观念和品位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休闲旅游市场的开发也要根据居民需求的变化,针对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策略,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休闲旅游产品。通过上述调查显示,兰州市城市居偏好于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同时也应引领居民转变消费理念,把人们的消费观逐渐转向高端消费,而在旅游产品的内容方面也应创新,使之形式多样。比如突出休闲旅游的文化性,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在旅游产品中要注重文化品位的塑造,特色文化氛围的培育,使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高尚有益的休闲消费,而且可以获得高雅的特种艺术享受、文化熏陶。再创造相关文化休闲旅游产品时应注重把黄河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的内涵突出出来。

4.4加强行业管理力度,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 旅游管理部门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的旅游法规、规章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加强行业管理;综合运用国家标准和旅游行业标准,加大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基础业务工作,使行业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建立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加大政府对旅游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加强旅游、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和行业的合作,充分发挥省内外高等院校以及旅游培训基地的作用,实施旅游人才培训工程,扩大旅游业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种人才队伍,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各类适用人才。

4.5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管理体制不顺,休闲旅游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休闲旅游度假区在选址上一般要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建设娱乐设施和配套设施,营造度假环境。当前,到少污染或没有污染的景区去感受自然,健康养生已成为休闲旅游的主基调,自然环境是度假旅游者选择休闲度假目的地考虑的首要要素。休闲度假旅游者主要以放松身心为主,倾向于远离喧嚣和拥挤的人群。当今很多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开发,都去抢占景区的核心区,破坏旅游度假区所依托的环境,造成很多的失败案例。在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更应该从旅游度假区切入,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以打造高质量的景观环境为目的,再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水乳交融的休闲度假境界。

因此度假区必须彻底调查休闲旅游度假市场的需求,再按照居民需求调整景点和度假设施开发的规模,主要旅游景区和主管部门建立每日信息公报制度,告知游客景点的容量,防止出访人口增多,景点的旅游者大增,使景点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度假旅游者满意度和愉悦度下降。

在实际的休闲度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目的地如湖滨、海滨和温泉等水体类旅游资源。水是人类生命中的重要组成,人天生具有亲水性,水也是旅游景区重要的生态环境要素之一。因此旅游景区应抓住现代人追求优质空气,强身健体的迫切需求,在保护其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崇氧吧项目、负离子概念项目等项目。针对偏好休闲度假的城市居民可在产品中融入民俗文化活动或表演,突出绿色自然与民俗风情,营造出远离城市喧嚣、舒适、轻松、惬意的氛围。以水为主体资源的景区可以加大宣传力度,以亲水性与参与性为切入点,拉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

第5章 结 论

2004 年,冉斌对我国休闲旅游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旅游产业结构函待调整,中国的休闲旅游产品和旅游装备生产体系函待加强。通过发展休闲产业可以缓解旅游产品在市场上所表现出来的供不应求现象,在客观上也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扩大了经营范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满足了人的多方面消遣享乐的需要。而目前对休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休闲旅游度假行为特征、休闲旅游产品、休闲旅游市场特征等方面。本文通过对城市休闲旅游现状与特征的分析发现,兰州市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旅游活动的休闲旅游动机很高,休闲度假旅游有待进一步发展。

兰州作为省会城市本身具有丰富的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历来仅仅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而作为重要客源地的研究却被忽视了。研究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特征与现状,不仅对于旅游目的地政府和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有针对性地实施营销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旅游地规划开发、旅游产品更新改造、旅游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对于兰州来说,研究其居民出游特征,也是了解自身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状况与需求,以及相关消费模式的重要依据。只要从居民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才能更深层次的明白居民想要什么样的产品,从此才能对症下药的创造出新奇的休闲旅游产品。因此,我们要扩大宣传,增强人们的健康休闲意识并加大产品创新度,开发适销对路的休闲旅游产品,这将对兰州市休闲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秋实.南京城市居民休闲度假行为特征分析及其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 赵振斌.双休日休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人文地理,1999,14(4):46-49.

[3] 刘群红.发展我国休闲旅游产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求实,2000,(8):41.

[4] 王洁平.对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的思考[J].旅游研究,1996,69(5):33.

[5]刘德谦.不要混淆了“休闲”与“旅游”[J],旅游学刊;2006(9) [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74,273,277-284.

[7] 兰州市旅游局.游在兰州[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

[8] 石惠春,刘春莲. 兰州市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1):47-51.

[9]冉斌.我国休闲旅游发展趋势及制度创新思考[J].经济纵横,2004,(2):25.

致 谢

回首几年的学习生活,虽然付出的不少,但收获也颇多,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论文终于完成了,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众人的帮助与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薛武老师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薛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薛老师严谨和务实、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让我获益菲浅,并且将终生受用无穷。希望借此机会向薛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学友杨丽君、董孚婷、王蕊、王文华等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我愿借此机会向为我提供过热情帮助和真诚关怀的学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113班

刘艾

2013-5


相关内容

  • 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我国休闲产业的策略及趋势 [摘要]:休闲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十九世纪中叶初露端倪. 它是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适时而生的. 尽管它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但已经显示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发展空间.休 闲产业不但可有效的带动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助于解 ...

  • 中国吉林省乡村旅游行业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q [ [武夷山香榭丽舍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2011 -2030年] [武夷山·香榭丽舍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 [武夷山香榭丽舍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 录 一. 规划背景 ...................................... ...

  • 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
  • 1 度假旅游发展与度假区建设 1.1 国外度假旅游与旅游度假地的发展 度假旅游始于公元初,开始是作为少数统治者消磨闲暇时间的一种需要.如最早出现的为了满足执政官需要而建立的公共浴室和相应的旅店配套设施.直到 18世纪,休闲度假也只是少数统治阶级和富裕阶层消磨闲暇的一种活动,而并非大众生活中的组成部分 ...

  • 2017年邮轮旅游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目录)
  • 2017-2022年中国邮轮旅游行业研究分析及 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207756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邮轮旅游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邮轮旅游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 ...

  •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 经管学院2007级毕业论文选题集 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各位同学: 以下选题为旅游管理专业2007级毕业论文选题 按照学校毕业论文的工作要求 一人一题 不允许重题(如是一个大题的系列子题目 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请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题 选题的结果请于第二学期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集中报 ...

  • 浅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
  • 试论中国乡村 摘 要:对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1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2006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乡村旅游年&qu ...

  • 市场分析案例
  • 一.<路桥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三章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一)台州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二)路桥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表3-1 路桥区历年旅游接待量及旅游收入统计表 二.旅游客源市场抽样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路桥区旅游业当前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开发适销对路的 ...

  • 2016年餐饮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中国餐饮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 告(2016-2016年) 报告编号:182925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