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第一届1977~1981年

《东方》 魏巍

《李自成》 姚雪垠

《将军吟》 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芙蓉镇》 古华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第二届1982~1984年

《黄河东流去》 李準

《沉重的翅膀》 张洁

《钟鼓楼》 刘心武

第三届1985~1988年

《少年天子》 凌力

《平凡的世界》 路遥

《都市风流》 孙力 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浴血罗霄》 萧克

《金瓯缺》 徐兴业

第四届1989~1994年

《白鹿原》 陈忠实

《战争和人》 王火

《白门柳》 刘斯奋

《骚动之秋》 刘玉民

第五届1995~1998年

《抉择》 张平

《尘埃落定》 阿来

《长恨歌》 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

第六届1999~2002年

《张居正》 熊召政

《无字》 张洁

《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

《英雄时代》 柳建伟

《东藏记》 宗璞

第七届2003~2006

《秦腔》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暗算》麦家

《湖光山色》周大新

第八届2007~2010年

《你在高原》张 炜

《天行者》刘醒龙

《蛙》莫 言

《推拿》毕飞宇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上周末公布,结果波澜不惊,影响却争议纷纭。印象中,似乎从来没有一届茅盾文学奖像刚刚公布的这届这么有话题性和公众性。回想30年前,根据茅盾生前遗愿该奖项正式设立,旨在奖励国内长篇小说创作,四年一届的颁奖在可能公众并不那么关注、主流文坛却颇为重视的环境里悄悄生长。而三十年来几十部获奖小说,有一些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与茅奖保持一点距离

一周前在上海书展的展场外,毕飞宇抽着烟和两个记者闲聊着,一个记者问他,茅奖公布的时候他要是获奖了但是又找不到他怎么办,他回答:“那会儿我正在去爱丁堡的飞机上,谁也找不到我,挺好的。”结果他果然获奖了,谁也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他,这个至今不用手机的作家。

《推拿》获奖似乎和往届茅奖的宏大叙事风格略有不一致,不过也不一定。比如这本书的责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赵萍就觉得茅奖关注更多的其实是现实主义题材,从这个角度上,《推拿》当然也是符合的。茅奖30年历史中,人文社获奖的作品占了近一半,赵萍认为这和社里的出版理念与茅奖比较一致有关系。

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韩敬群更愿意把宏大叙事换一种说法,“作为一个代表国家最高标准的文学奖,一定会强调作品的力度、厚度与深度。也许有人就用宏大叙事这样的说法,但有时候:„宏大叙事‟容易被听成贬义,容易有机械化的理解。”韩敬群提到的这种获奖作品的多元化,阿来也有相同体会。“这是中国的官方奖,不可能没有主旋律的作品,后来的变化比较好,从《白鹿原》、《尘埃落定》开始,就比较关注一些有艺术性的作品。”

作为第五届茅奖得主,阿来算是个过来人了。2001年的时候他在南京出差,很多记者打电话过来要采访,他就知道了得奖的事。《尘埃落定》是他进入文坛的第一本书,那会儿

他不认识圈子里的什么人,只知道把小说写好,得奖不得奖都是听天由命。“我觉得为了区区这么一个文学的附带的东西,为了得奖给这个打电话发短信。这些事我觉得我干不来。 今年在初评名单上也有本阿来的书,是《空山》。10年后的再次入围却也并非他的本意,“茅奖现在很复杂,比如我的作品,又包含了四川这样的行政区划,又有一个官方的机构,相关单位也希望至少代表地区进行阶段的创作,好像是一种展示。出版商也希望报上去。”几方一动员,阿来跟出版社说,愿意报就出版方去报,自己是不管这些事的。后来他也就刻意不再关注这些事,评奖如火如荼的时候,他人在金沙江最上面,上不了网,得到的零星消息全部来自记者打来的电话。“地偏心自远,我在那么遥远的地方,算一下北京也太远了,突然觉得特别不想管,空间感会造成那种感觉。”

茅奖结果一出来,韩敬群就把手机关了半天,和毕飞宇、阿来一样,在某个时间段与茅奖保持了某种距离。但是毕竟十月文艺出版社在历史上也是得茅奖的大社,和人文社、作家社一起排在前三。本届参评的170多部作品里,他们占了9部。

韩敬群把时光稍稍拉远,他认为茅奖里的确有些作品有着强劲的生命力。比如2007年推出的《穆斯林的葬礼》新版,不到4年印了26次,印量达48万。再比如《平凡的世界》新版不到3年,印量到了30多万。“今天看来路遥的写作方式是很传统甚至是比较笨拙的,题材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点都不时尚,比起今天的很多作品,很老气很过时了,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受到读者欢迎?我想这与它的主题有关,关于人在底层、在逆境中的挣扎与奋斗,这样的主题是永恒的。”

赵萍也给出了一些数据,说明了茅奖作品还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比如《推拿》没获奖前卖了4万册,对纯文学作品来说算是畅销。而像人文社推出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从2005年新版本至今,里面的许多书销量突破20万,《尘埃落定》达到了95万,《白鹿原》有60多万,《芙蓉镇》64万多,《穆斯林的葬礼》也近13万。当然她也提到,全集系列因为是各个图书馆的馆配,所以量走得很大。

【茅奖之最】

●茅奖最喜欢的题材

农村题材获奖作品八部,分别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骚动之秋》、《秦腔》、《湖光山色》、《天行者》,另外《蛙》、《你在高原》和《一句顶一万句》也带有强烈的农村色彩;革命军事题材同样有八部作品获奖,包括《东方》、《冬天里的春天》、《黄河东流去》、《第二个太阳》、《浴血罗霄》、《战争和人》、《历史的天空》、《暗算》;历史题材则有《李自成》、《少年天子》、《金瓯缺》、《白门柳》、《张居正》五部获奖作品;接下来是城市题材四部获奖作品,《钟鼓楼》、《都市风流》、《长恨歌》、《推拿》;少数民族题材三部作品《穆斯林的葬礼》、《尘埃落定》和《额尔古纳河右岸》。

●夫妻组合获奖最醒目

茅奖一共出现8位女作家的身影,她们是王安忆、迟子建、张洁、王旭烽、霍达、凌力、宗璞和余小惠。其中余小惠和孙力是唯一都得过茅奖的夫妻组合。在8位女作家中,

其中四位为现任主席/副主席:王安忆(上海作协主席)、迟子建(黑龙江作协主席)、王旭烽(浙江作协副主席)、凌力(北京作协副主席)。

●奖金攀升最高点

1981年,茅盾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奖,奖金最初是1000元(第一届)。到了2005年的第六届茅奖,奖金变成1万元。而第七届提升至5万元。本届茅盾文学奖奖金一下子提高10倍成为50万元。

【茅奖书单】

30年,八届茅奖,一共选出获奖作品38部,另有荣誉奖两部。38本书,有的已经成为当代经典,被广为传诵,有一些,则已经淡出大众视野,仅仅被专业的评论家提及。在30年之际重新审视茅奖书单,读者或许能拾起很多久违的记忆。

第一届(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魏巍《东方》 莫应丰《将军吟》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古华《芙蓉镇》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第二届(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刘心武《钟鼓楼》

第三届(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 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 刘玉民《骚动之秋》

第五届(1995-1998)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 张洁《无字》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柳建伟《英雄时代》 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2003-2006) 贾平凹《秦腔》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周大新《湖光山色》 麦家《暗算》

第八届(2007-2010) 张炜《你在高原》 刘醒龙《天行者》 莫言《蛙》 毕飞宇《推拿》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第一届1977~1981年

《东方》 魏巍

《李自成》 姚雪垠

《将军吟》 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芙蓉镇》 古华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第二届1982~1984年

《黄河东流去》 李準

《沉重的翅膀》 张洁

《钟鼓楼》 刘心武

第三届1985~1988年

《少年天子》 凌力

《平凡的世界》 路遥

《都市风流》 孙力 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浴血罗霄》 萧克

《金瓯缺》 徐兴业

第四届1989~1994年

《白鹿原》 陈忠实

《战争和人》 王火

《白门柳》 刘斯奋

《骚动之秋》 刘玉民

第五届1995~1998年

《抉择》 张平

《尘埃落定》 阿来

《长恨歌》 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

第六届1999~2002年

《张居正》 熊召政

《无字》 张洁

《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

《英雄时代》 柳建伟

《东藏记》 宗璞

第七届2003~2006

《秦腔》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暗算》麦家

《湖光山色》周大新

第八届2007~2010年

《你在高原》张 炜

《天行者》刘醒龙

《蛙》莫 言

《推拿》毕飞宇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上周末公布,结果波澜不惊,影响却争议纷纭。印象中,似乎从来没有一届茅盾文学奖像刚刚公布的这届这么有话题性和公众性。回想30年前,根据茅盾生前遗愿该奖项正式设立,旨在奖励国内长篇小说创作,四年一届的颁奖在可能公众并不那么关注、主流文坛却颇为重视的环境里悄悄生长。而三十年来几十部获奖小说,有一些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与茅奖保持一点距离

一周前在上海书展的展场外,毕飞宇抽着烟和两个记者闲聊着,一个记者问他,茅奖公布的时候他要是获奖了但是又找不到他怎么办,他回答:“那会儿我正在去爱丁堡的飞机上,谁也找不到我,挺好的。”结果他果然获奖了,谁也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他,这个至今不用手机的作家。

《推拿》获奖似乎和往届茅奖的宏大叙事风格略有不一致,不过也不一定。比如这本书的责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赵萍就觉得茅奖关注更多的其实是现实主义题材,从这个角度上,《推拿》当然也是符合的。茅奖30年历史中,人文社获奖的作品占了近一半,赵萍认为这和社里的出版理念与茅奖比较一致有关系。

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韩敬群更愿意把宏大叙事换一种说法,“作为一个代表国家最高标准的文学奖,一定会强调作品的力度、厚度与深度。也许有人就用宏大叙事这样的说法,但有时候:„宏大叙事‟容易被听成贬义,容易有机械化的理解。”韩敬群提到的这种获奖作品的多元化,阿来也有相同体会。“这是中国的官方奖,不可能没有主旋律的作品,后来的变化比较好,从《白鹿原》、《尘埃落定》开始,就比较关注一些有艺术性的作品。”

作为第五届茅奖得主,阿来算是个过来人了。2001年的时候他在南京出差,很多记者打电话过来要采访,他就知道了得奖的事。《尘埃落定》是他进入文坛的第一本书,那会儿

他不认识圈子里的什么人,只知道把小说写好,得奖不得奖都是听天由命。“我觉得为了区区这么一个文学的附带的东西,为了得奖给这个打电话发短信。这些事我觉得我干不来。 今年在初评名单上也有本阿来的书,是《空山》。10年后的再次入围却也并非他的本意,“茅奖现在很复杂,比如我的作品,又包含了四川这样的行政区划,又有一个官方的机构,相关单位也希望至少代表地区进行阶段的创作,好像是一种展示。出版商也希望报上去。”几方一动员,阿来跟出版社说,愿意报就出版方去报,自己是不管这些事的。后来他也就刻意不再关注这些事,评奖如火如荼的时候,他人在金沙江最上面,上不了网,得到的零星消息全部来自记者打来的电话。“地偏心自远,我在那么遥远的地方,算一下北京也太远了,突然觉得特别不想管,空间感会造成那种感觉。”

茅奖结果一出来,韩敬群就把手机关了半天,和毕飞宇、阿来一样,在某个时间段与茅奖保持了某种距离。但是毕竟十月文艺出版社在历史上也是得茅奖的大社,和人文社、作家社一起排在前三。本届参评的170多部作品里,他们占了9部。

韩敬群把时光稍稍拉远,他认为茅奖里的确有些作品有着强劲的生命力。比如2007年推出的《穆斯林的葬礼》新版,不到4年印了26次,印量达48万。再比如《平凡的世界》新版不到3年,印量到了30多万。“今天看来路遥的写作方式是很传统甚至是比较笨拙的,题材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点都不时尚,比起今天的很多作品,很老气很过时了,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受到读者欢迎?我想这与它的主题有关,关于人在底层、在逆境中的挣扎与奋斗,这样的主题是永恒的。”

赵萍也给出了一些数据,说明了茅奖作品还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比如《推拿》没获奖前卖了4万册,对纯文学作品来说算是畅销。而像人文社推出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从2005年新版本至今,里面的许多书销量突破20万,《尘埃落定》达到了95万,《白鹿原》有60多万,《芙蓉镇》64万多,《穆斯林的葬礼》也近13万。当然她也提到,全集系列因为是各个图书馆的馆配,所以量走得很大。

【茅奖之最】

●茅奖最喜欢的题材

农村题材获奖作品八部,分别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骚动之秋》、《秦腔》、《湖光山色》、《天行者》,另外《蛙》、《你在高原》和《一句顶一万句》也带有强烈的农村色彩;革命军事题材同样有八部作品获奖,包括《东方》、《冬天里的春天》、《黄河东流去》、《第二个太阳》、《浴血罗霄》、《战争和人》、《历史的天空》、《暗算》;历史题材则有《李自成》、《少年天子》、《金瓯缺》、《白门柳》、《张居正》五部获奖作品;接下来是城市题材四部获奖作品,《钟鼓楼》、《都市风流》、《长恨歌》、《推拿》;少数民族题材三部作品《穆斯林的葬礼》、《尘埃落定》和《额尔古纳河右岸》。

●夫妻组合获奖最醒目

茅奖一共出现8位女作家的身影,她们是王安忆、迟子建、张洁、王旭烽、霍达、凌力、宗璞和余小惠。其中余小惠和孙力是唯一都得过茅奖的夫妻组合。在8位女作家中,

其中四位为现任主席/副主席:王安忆(上海作协主席)、迟子建(黑龙江作协主席)、王旭烽(浙江作协副主席)、凌力(北京作协副主席)。

●奖金攀升最高点

1981年,茅盾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奖,奖金最初是1000元(第一届)。到了2005年的第六届茅奖,奖金变成1万元。而第七届提升至5万元。本届茅盾文学奖奖金一下子提高10倍成为50万元。

【茅奖书单】

30年,八届茅奖,一共选出获奖作品38部,另有荣誉奖两部。38本书,有的已经成为当代经典,被广为传诵,有一些,则已经淡出大众视野,仅仅被专业的评论家提及。在30年之际重新审视茅奖书单,读者或许能拾起很多久违的记忆。

第一届(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魏巍《东方》 莫应丰《将军吟》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古华《芙蓉镇》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第二届(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刘心武《钟鼓楼》

第三届(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 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 刘玉民《骚动之秋》

第五届(1995-1998)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 张洁《无字》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柳建伟《英雄时代》 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2003-2006) 贾平凹《秦腔》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周大新《湖光山色》 麦家《暗算》

第八届(2007-2010) 张炜《你在高原》 刘醒龙《天行者》 莫言《蛙》 毕飞宇《推拿》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相关内容

  • 历届文学奖获奖作品 (1)
  • 为了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我系在12月中旬列出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优秀文学作品推荐学生在寒假阅读,要求学生在开学后交读书心得体会并交流学习.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1982年)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魏 巍:<东方>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莫 ...

  • 中国文学奖
  • 中国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颁发到第五届. 附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71-1981) <许 ...

  •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六)]1974年文学奖得主
  • 文学奖 瑞典作家约翰松因小说<克里隆三部曲>.瑞典作家马丁松因"其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了整个世界"而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埃温特·约翰逊(1900-1976)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乌洛夫的故事>等.1974年作品<乌洛夫的故事>获诺贝尔文 ...

  • 全国各类文艺奖项简介
  • 全国各类文艺奖项简介 五个一工程 创办于 1992年 ,主办单位是中共中央宣传部 .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自1992年起每年进行一次,评选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组织生产.推荐申报的精神产品中五个方 ...

  • 评奖的偶然性
  • 作者:吴秉杰 <钟山> 2001年04期 想说一下评奖的偶然性.不过,这个话题也要从它的另一面,即文学评奖活动的规律性.权威性及评奖程序的公正性方面来理解.否则,"偶然性"云云便是毫无意义的了. 话从我最早参加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的工作说起.那是我刚到作协不久的85年 ...

  • 莫言:一直被争议,一直做自己
  • 莫言 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 ...

  • 小学生作文获鲁迅文学奖:句句走心 打动评委
  • 获奖作文全文 (李冰雪)"亲爱的妈妈,您好!记得在我五岁的时候,您与爸爸离婚了,我从此成为了一个单亲孩子,您知道吗?我是多么想念您." 12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小江宁分校的六年级学生.11岁的李缘泽凭借这篇现场作文<说给妈妈听的故事>,从全球华人中小学参赛者中脱颖 ...

  • [历届辽宁文学奖获奖作品]短篇小说.西伯利亚寒流(作者:李厘)
  • [历届辽宁文学奖获奖作品]短篇小说. 西伯利亚寒流 (作者:李厘) 1 第一次见到蒙古大叔,陶乐乐正在放寒假.这是陶乐乐平生第二个寒假.那天,她正待在家里翻画报,先是听见楼里一阵乱轰轰的脚步声和嚷嚷声,好像上来一队人马.二楼东.南.北方向各有一个门,陶乐乐住在东门.她熟悉住在楼里每个人的脚步声和说话 ...

  • 华文文学的"三个世界"·余光中
  • 中国网 | 时间: 2002-09-05  | 文章来源: 文汇报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至今已是第五届了.在本届研讨会主办者之一.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董事长林忠民先生盛情相邀之下,台湾中山大学外文所教授.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欣然前来厦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