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获鲁迅文学奖:句句走心 打动评委

获奖作文全文

(李冰雪)“亲爱的妈妈,您好!记得在我五岁的时候,您与爸爸离婚了,我从此成为了一个单亲孩子,您知道吗?我是多么想念您。”

12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小江宁分校的六年级学生、11岁的李缘泽凭借这篇现场作文《说给妈妈听的故事》,从全球华人中小学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第六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大奖。

大赛举办方表示,这篇800余字的作文用质朴语言,生动描述了儿时因想试试剪刀的威力剪坏妈妈毛衣的往事,“朴实无华却句句走心,把一名孩子对母亲长久的思念在笔尖喷涌而出”,深深打动各位评委。

爱看名著从不看作文选

14日获奖后,李缘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没想到会获得大奖,只是把心中最想说的表达出来。”

李缘泽五岁时父母离异,妈妈去了贵阳,他由爷爷奶奶带大。兴许因为奶奶侯龙英曾是小学语文教师,李缘泽酷爱阅读,小学二年级时就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外国名著也看了很多部。

小学三年级时,他的写作才能开始展现,参加一些省市级的作文比赛都能有所斩获。当大多同龄孩子还在为怎么凑出三百字的作文而伤脑筋时,他写千字文也不在话下。语文老师评价李缘泽作文“不落窠臼,行文简洁,但蕴含深意”。

每天做完作业,李缘泽最大的乐趣就是睡前能够看自己爱看的书,他现在爱看曹文轩的作品,也爱读鲁迅作品,所以才参与了第六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的比赛。

每个周末,上完各类辅导班的李缘泽都会泡在书店里,那是他最放松最快乐的时光,奶奶侯龙英说:“他从不看作文选这类的书,最爱看的还是原著作品,作文选会把人的思维禁锢住,只有广泛而大量地阅读,才能写出好作文。”

“现在的孩子缺乏诗情”

今年让 “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组委会感到遗憾的是:虽然每年都会收到来自全球华人学子的众多优秀作品,但历届大赛评委及专家却发现,在多达百万数量的优秀作品中,难觅一首好诗歌。青少年似乎更热衷于创作抒情散文及叙事作文,却很少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对此,不少评委认为,这与国内语文教育缺乏优秀诗歌、学生阅读积淀少、引导学生阅读方式不科学有关。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曾经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哪个16岁的少年不写诗?可见当年诗歌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程度。”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多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总评委叶辛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懵懂的情愫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淡化了,现在的孩子变得没有了“诗情”。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也有同感。作为本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初中组的总评委,她发现入围初中组决赛的作品中竟没有一篇诗歌。她坦言,从文体的选择上,的确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散文、小说等常用文体的青睐。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文青标志”——诗歌,缘何就成了今天的“不常用文体”?在叶辛看来,无论是教育界还是文化界,不仅在意识上不够重视传统文化,传播的力度也非常不够。青少年阅读手机、互联网上新文化的机会更多,接受起来也更容易,尤其是国外的舶来品,现在的学生几乎信手拈来。而对于古诗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如今的青少年却知之甚少,“接触少,自然就很难模仿和创新,更不要说自主创作了。”

除了不够重视传统文化,目前功利、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诗歌苗子”。秦文君表示,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浪漫的一种,讲究的是文字中蕴含的一股“诗情”,需要静下心来慢慢鉴赏、品味。

然而,秦文君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任何事都讲求立竿见影,这与诗歌创作、欣赏的环境显然相悖。“所以现在的‘文学热’热的都是通俗易懂的小说、散文,它们对创作者的门槛要求低,对于读者来说,在零散时间读上两个小故事,也是一种消遣的方式。”

“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由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倡议发起。上海晋元高级中学的周怡霖获高中组特等奖,上海向明初级中学的廖小乔获初中组特等奖,杭州学军小学许舒华获小学组特等奖。

大奖作品《说给妈妈听的故事》节选

记得那时我4岁,您还没有离开我,那一次,我独自在家里玩,您出门买菜去了,我看见桌上有一个如鸟嘴的东西,并不知道它是剪刀,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那“鸟嘴”的威力,我见您的毛衣正好在一旁的沙发上,便用剪刀口对准毛衣袖子剪了一刀,没想到毛衣袖子竟裂成两半,我大惊失语,害怕您回来教训我,如一只小老鼠似的溜进了厕所里,没想到厕所的扳手是那么不堪一击,竟然断了,我被困在了里面,门怎么也打不开,吓得哇哇大哭。您回来后,不见我踪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卧室、院子、厨房里反复寻找,最终在客厅里听到我的哭声,赶到了厕所门前。您从口袋里掏出了钥匙,可却未能打开门。听着我沙哑的哭声,您急了,可却又镇静下来。您跑到了房后的那一片草地,翻过了山头尖利的假山,从厕所窗子上爬进来,救我出去。我见到您,自然欣喜,可我却又看到您腿上那一条长长的伤痕,妈妈,您知道吗,那一刻,已经永远印在了我心中。

   本文来源:光明网

获奖作文全文

(李冰雪)“亲爱的妈妈,您好!记得在我五岁的时候,您与爸爸离婚了,我从此成为了一个单亲孩子,您知道吗?我是多么想念您。”

12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小江宁分校的六年级学生、11岁的李缘泽凭借这篇现场作文《说给妈妈听的故事》,从全球华人中小学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第六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大奖。

大赛举办方表示,这篇800余字的作文用质朴语言,生动描述了儿时因想试试剪刀的威力剪坏妈妈毛衣的往事,“朴实无华却句句走心,把一名孩子对母亲长久的思念在笔尖喷涌而出”,深深打动各位评委。

爱看名著从不看作文选

14日获奖后,李缘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没想到会获得大奖,只是把心中最想说的表达出来。”

李缘泽五岁时父母离异,妈妈去了贵阳,他由爷爷奶奶带大。兴许因为奶奶侯龙英曾是小学语文教师,李缘泽酷爱阅读,小学二年级时就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外国名著也看了很多部。

小学三年级时,他的写作才能开始展现,参加一些省市级的作文比赛都能有所斩获。当大多同龄孩子还在为怎么凑出三百字的作文而伤脑筋时,他写千字文也不在话下。语文老师评价李缘泽作文“不落窠臼,行文简洁,但蕴含深意”。

每天做完作业,李缘泽最大的乐趣就是睡前能够看自己爱看的书,他现在爱看曹文轩的作品,也爱读鲁迅作品,所以才参与了第六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的比赛。

每个周末,上完各类辅导班的李缘泽都会泡在书店里,那是他最放松最快乐的时光,奶奶侯龙英说:“他从不看作文选这类的书,最爱看的还是原著作品,作文选会把人的思维禁锢住,只有广泛而大量地阅读,才能写出好作文。”

“现在的孩子缺乏诗情”

今年让 “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组委会感到遗憾的是:虽然每年都会收到来自全球华人学子的众多优秀作品,但历届大赛评委及专家却发现,在多达百万数量的优秀作品中,难觅一首好诗歌。青少年似乎更热衷于创作抒情散文及叙事作文,却很少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对此,不少评委认为,这与国内语文教育缺乏优秀诗歌、学生阅读积淀少、引导学生阅读方式不科学有关。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曾经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哪个16岁的少年不写诗?可见当年诗歌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程度。”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多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总评委叶辛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懵懂的情愫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淡化了,现在的孩子变得没有了“诗情”。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也有同感。作为本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初中组的总评委,她发现入围初中组决赛的作品中竟没有一篇诗歌。她坦言,从文体的选择上,的确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散文、小说等常用文体的青睐。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文青标志”——诗歌,缘何就成了今天的“不常用文体”?在叶辛看来,无论是教育界还是文化界,不仅在意识上不够重视传统文化,传播的力度也非常不够。青少年阅读手机、互联网上新文化的机会更多,接受起来也更容易,尤其是国外的舶来品,现在的学生几乎信手拈来。而对于古诗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如今的青少年却知之甚少,“接触少,自然就很难模仿和创新,更不要说自主创作了。”

除了不够重视传统文化,目前功利、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诗歌苗子”。秦文君表示,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浪漫的一种,讲究的是文字中蕴含的一股“诗情”,需要静下心来慢慢鉴赏、品味。

然而,秦文君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任何事都讲求立竿见影,这与诗歌创作、欣赏的环境显然相悖。“所以现在的‘文学热’热的都是通俗易懂的小说、散文,它们对创作者的门槛要求低,对于读者来说,在零散时间读上两个小故事,也是一种消遣的方式。”

“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由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倡议发起。上海晋元高级中学的周怡霖获高中组特等奖,上海向明初级中学的廖小乔获初中组特等奖,杭州学军小学许舒华获小学组特等奖。

大奖作品《说给妈妈听的故事》节选

记得那时我4岁,您还没有离开我,那一次,我独自在家里玩,您出门买菜去了,我看见桌上有一个如鸟嘴的东西,并不知道它是剪刀,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那“鸟嘴”的威力,我见您的毛衣正好在一旁的沙发上,便用剪刀口对准毛衣袖子剪了一刀,没想到毛衣袖子竟裂成两半,我大惊失语,害怕您回来教训我,如一只小老鼠似的溜进了厕所里,没想到厕所的扳手是那么不堪一击,竟然断了,我被困在了里面,门怎么也打不开,吓得哇哇大哭。您回来后,不见我踪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卧室、院子、厨房里反复寻找,最终在客厅里听到我的哭声,赶到了厕所门前。您从口袋里掏出了钥匙,可却未能打开门。听着我沙哑的哭声,您急了,可却又镇静下来。您跑到了房后的那一片草地,翻过了山头尖利的假山,从厕所窗子上爬进来,救我出去。我见到您,自然欣喜,可我却又看到您腿上那一条长长的伤痕,妈妈,您知道吗,那一刻,已经永远印在了我心中。

   本文来源:光明网


相关内容

  • 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三
  • 口语交际 习作三 设计者:徐俊华 学习目标 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 2.通过辩论,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3.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教学准备:1.搜看辩论赛录像 ...

  • 读书作文600字
  • 读书作文600字 读书作文600字(一) 书像一把朴素的折扇,打开它,我能回味千古的诗韵. 书像一柄锋利的宝剑,带上它,我能驰骋辽阔的沙场. 书像一幅溢香的画卷,看着它,我能领略历史的辉煌. 我最早的读物是一本本精彩的漫画书:<司马光砸缸>教会了我如何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救人于危难:< ...

  • 这个老师的课前5分钟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累"二字,"一蹴而就"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特级教师陈忠梁先生用了一个别具风格的比喻来形容语文学习,他说:语文就像"威士忌",是在酒桶里慢慢酿成 ...

  • 语文教师的语言
  • 花落有声水流无痕 ---------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 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灵魂,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言表 达更是教学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艺术的使用语言是语文教师所必 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语文教师是语言的传播者和培训者,就 更应该讲究语言艺术.作为一名语文 ...

  • 作文:我眼中的鲁迅
  • 我眼中的鲁迅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 崇拜的人.我也不例外,我崇拜的人是鲁迅. 在我的眼中,鲁迅是顽强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傲骨.他虽然身处的并不是战场,而是殖民半殖民地,但是他一心想着自己的祖国.以文章作为他的战场,以笔作为他的武器,顽强地奋斗着,丝毫不会因为国家被人洗劫了.侵略了而露出奴颜与媚骨.在文 ...

  • 评奖的偶然性
  • 作者:吴秉杰 <钟山> 2001年04期 想说一下评奖的偶然性.不过,这个话题也要从它的另一面,即文学评奖活动的规律性.权威性及评奖程序的公正性方面来理解.否则,"偶然性"云云便是毫无意义的了. 话从我最早参加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的工作说起.那是我刚到作协不久的85年 ...

  • 推荐的两篇文章
  • 让研读成为大学生活的精彩一章 "悦读"是1310班2014年的一大主题.我给大家推荐著名教授回忆"心中的老师"和大学学习方法的两篇文章.请每位同学静下来心来多读几篇. 大学与中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大学是探究学术的场所.我希望有一批同学像这两篇文章中的作者那样,综 ...

  • (读后感)谈名师--[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 谈名师--<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刚拿到这套书,三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很厚实的感觉,粗粗浏览之后,发现里面的文章编排颇具匠心.如此多佳作,让人不禁想马上就能够一口气读完.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我才看了上下两册,不过我一定会读完这套书的. 在读上册第四单元"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写法指导
  •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简介及写法指导 山东省金乡一中 程相崧 一.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简介: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语言文学系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得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985.211高校的支持,全国总决赛高中组二等奖以上的选手,享有大赛夏季高校自主选拔测试推荐资格. 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