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到幼儿园工作已快半年了,不管是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还是与几位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的交流中,我发现我园的美术活动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单一性:

首先,从制订的教学计划上看,大多数美术活动都是出自同一本教本,而且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虽然跟着每个主题走,但是,每次的美术活动都如出一辙,没有什么新异,比较老套,与现在的“课程改革”有较大的差距!其次,从幼儿的操作材料上来说,我们的孩子拥有的仅是最最简单的,最最基本的白纸、勾线笔和油画棒。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当然不会有什么创新的东西,只可能用唯一的一种形式——绘画。虽说孩子喜欢画画 ,但是他们更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也喜欢去发现,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但是这需要“条件”!再次,从形式上来说,幼儿所用的形式也仅仅是单纯的绘画(这与前面所提到材料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而幼儿的绘画形式也只会勾轮廓平涂上颜色。有的幼儿更是用一种颜色涂完了整张画,用我们专业的术语来说“那与黑白稿没什么两样”!但是孩子不懂,觉得有了颜色就是画画了。其实,就算用最简单的黑白两色,也能绘出不一样美丽的画面——这才是美术!只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也会变的丰富多彩!

二、局限性:

1、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教学计划大多是在开学出急急的制定出来的,并没有深思熟虑,也参考仅有的基本教本,然后挑一些适合每周主题的教学活动,以此类推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都显得很“死”!教学内容上都是炒冷饭,有的都是用了好几年的老教本,虽然对孩子来说,每堂课的内容是新的,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在网上,我看过很多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教案和幼儿作品,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活力和张力,是否我们也可以这样试一试?

2、幼儿思维的局限性:在美术活动前,有些幼儿都会问我:“老师,今天我们画什么?”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幼儿把美术等同于画画,而且在他们的印象中只是单纯的用勾线笔与油画棒来画。这让我觉得难过!一方面,是我们做老师的失职,给他们在无形中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到学具的限制才会导致他们那么想。还有,他们现在大多都是模仿老师的范画来画自己的画,在画的时候把原本自己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抛弃了,所以我经常考虑到底要不要示范,矛盾!

虽然我们也在美术活动中插入制作的成分,但是我们把美术和制作区分的很清楚,细化固然很好,但在孩子看来制作就是制作,美术就是画画,模糊了美术的概念。现代的美术中是这样来解释美术的定义的,初步我们把它分为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普通的来说则是素描、色彩、雕塑、设计这四大类。而涉及到幼儿的美术则是微乎其微,其实,我个人认为幼儿的接受能力很强,吸收能力比成人还要快、强。因此,为了让幼儿能够在美术领域中有更好的发展,我决定把自己的专业适当的运用到幼儿美术活动中去,为此,我提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形式要多样化:

从培养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角度上来说,现在我园的幼儿美术活动仅有一种单一的蜡笔绘画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增加一些形式,诸如:国画,民间工艺中的剪纸、刻纸,设计等等。也许这些听起来让幼儿来完成似乎很难,但是我们至少应该让他们去接触和了解,何况幼儿时期的接受能力比任何时期都强,只是他们缺乏一种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但是只要我们加以有效的引导我想他们应该会很棒!在这里,我认为不光是从美术活动课程上展开多样化,因为幼儿在园的时间大多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学习,所以在我们平常的区域游戏活动中,也要把以往单一的绘画形式进行

丰富;把传统的“美术角”改为“艺术设计室”更为恰当。幼儿在该活动区中,可以接触到新的各类形式,比如:口吹画、用牙刷做喷绘、用颜料彩绘等等,这样一来,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也不会产生“长此以往”的厌倦感,对幼儿在艺术领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2、 活动要灵活化:

现在的教学,不管是哪一科,都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一个计划的制订,势必是为了更好的实行,但是有时候却恰恰相反,因为有计划,所以我们少了更多思考,一味的依照计划行使,我个人认为这对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的目标和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孩子”,那么我们就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爱好来灵动的制定一些新的活动内容。当然我要指出的仍是在坚持计划的情况下作出适当的调整。比如某次活动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下次活动作个延伸;另外,我们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他们是否对某一中美术形式特别感兴趣,如果有,我们就可以把它带入教学活动。这种游戏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应该更能得到幼儿的响应!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本着自己的专业对幼儿美术的一点思索,我对幼儿美术初步提出了上述看法和建议,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园的幼儿美术活动会成熟起来,逐步成为有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活动的多姿多彩,成为一个特色!

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到幼儿园工作已快半年了,不管是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还是与几位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的交流中,我发现我园的美术活动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单一性:

首先,从制订的教学计划上看,大多数美术活动都是出自同一本教本,而且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虽然跟着每个主题走,但是,每次的美术活动都如出一辙,没有什么新异,比较老套,与现在的“课程改革”有较大的差距!其次,从幼儿的操作材料上来说,我们的孩子拥有的仅是最最简单的,最最基本的白纸、勾线笔和油画棒。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当然不会有什么创新的东西,只可能用唯一的一种形式——绘画。虽说孩子喜欢画画 ,但是他们更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也喜欢去发现,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但是这需要“条件”!再次,从形式上来说,幼儿所用的形式也仅仅是单纯的绘画(这与前面所提到材料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而幼儿的绘画形式也只会勾轮廓平涂上颜色。有的幼儿更是用一种颜色涂完了整张画,用我们专业的术语来说“那与黑白稿没什么两样”!但是孩子不懂,觉得有了颜色就是画画了。其实,就算用最简单的黑白两色,也能绘出不一样美丽的画面——这才是美术!只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也会变的丰富多彩!

二、局限性:

1、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教学计划大多是在开学出急急的制定出来的,并没有深思熟虑,也参考仅有的基本教本,然后挑一些适合每周主题的教学活动,以此类推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都显得很“死”!教学内容上都是炒冷饭,有的都是用了好几年的老教本,虽然对孩子来说,每堂课的内容是新的,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在网上,我看过很多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教案和幼儿作品,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活力和张力,是否我们也可以这样试一试?

2、幼儿思维的局限性:在美术活动前,有些幼儿都会问我:“老师,今天我们画什么?”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幼儿把美术等同于画画,而且在他们的印象中只是单纯的用勾线笔与油画棒来画。这让我觉得难过!一方面,是我们做老师的失职,给他们在无形中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到学具的限制才会导致他们那么想。还有,他们现在大多都是模仿老师的范画来画自己的画,在画的时候把原本自己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抛弃了,所以我经常考虑到底要不要示范,矛盾!

虽然我们也在美术活动中插入制作的成分,但是我们把美术和制作区分的很清楚,细化固然很好,但在孩子看来制作就是制作,美术就是画画,模糊了美术的概念。现代的美术中是这样来解释美术的定义的,初步我们把它分为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普通的来说则是素描、色彩、雕塑、设计这四大类。而涉及到幼儿的美术则是微乎其微,其实,我个人认为幼儿的接受能力很强,吸收能力比成人还要快、强。因此,为了让幼儿能够在美术领域中有更好的发展,我决定把自己的专业适当的运用到幼儿美术活动中去,为此,我提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形式要多样化:

从培养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角度上来说,现在我园的幼儿美术活动仅有一种单一的蜡笔绘画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增加一些形式,诸如:国画,民间工艺中的剪纸、刻纸,设计等等。也许这些听起来让幼儿来完成似乎很难,但是我们至少应该让他们去接触和了解,何况幼儿时期的接受能力比任何时期都强,只是他们缺乏一种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但是只要我们加以有效的引导我想他们应该会很棒!在这里,我认为不光是从美术活动课程上展开多样化,因为幼儿在园的时间大多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学习,所以在我们平常的区域游戏活动中,也要把以往单一的绘画形式进行

丰富;把传统的“美术角”改为“艺术设计室”更为恰当。幼儿在该活动区中,可以接触到新的各类形式,比如:口吹画、用牙刷做喷绘、用颜料彩绘等等,这样一来,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也不会产生“长此以往”的厌倦感,对幼儿在艺术领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2、 活动要灵活化:

现在的教学,不管是哪一科,都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一个计划的制订,势必是为了更好的实行,但是有时候却恰恰相反,因为有计划,所以我们少了更多思考,一味的依照计划行使,我个人认为这对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的目标和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孩子”,那么我们就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爱好来灵动的制定一些新的活动内容。当然我要指出的仍是在坚持计划的情况下作出适当的调整。比如某次活动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下次活动作个延伸;另外,我们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他们是否对某一中美术形式特别感兴趣,如果有,我们就可以把它带入教学活动。这种游戏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应该更能得到幼儿的响应!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本着自己的专业对幼儿美术的一点思索,我对幼儿美术初步提出了上述看法和建议,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园的幼儿美术活动会成熟起来,逐步成为有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活动的多姿多彩,成为一个特色!


相关内容

  •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功能及其实现
  • 作者:刘霞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4年08期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是学前教育由理论到实践.从观念到行为转化的一座桥梁,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学前教育价值观的理论倾向和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平,而且对学前教育的实践工作与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是促使幼儿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我 ...

  • 初稿[论家园共育]
  • 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 论家园共育 作 者 刘 莉 市级电大 绵阳广播电视大学 专 业 学前教育 年 级 2014年春季 学 号 [1**********]66 指导教师 杨 强 目 录 摘 要„„„„„„„„„„„„„„„„„„„„„„„„„„„„„„„„(1) 关键词„„„„„„„„„„„„„ ...

  • 如何进行科学活动的教学反思
  • 如何进行科学活动的教学反思 作者: 刘琳林 内容摘要: 科学活动反思,首先作为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其次要学会科学地纪录,三是学会比较反思,四是反思的重点在"思"上,另外还要注意活动反思的撰写形式:1.点缀式的(抓住重点写,并把它提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 2.总分式的(一分为 ...

  • 关于转发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和浙江省义...
  • 关于转发<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和<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的通知 各幼儿园.小学.初中及中心学校: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我们将<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和<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下称& ...

  • 教学反思论文-幼儿园教师"自我反思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 在反思中感悟,在评价中提高 --幼儿园教师"自我反思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论文摘要:本研究尝试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为基本理念,建构"幼儿园教师反思性评价"策略,从教师自我反思性评价和同伴诊疗性评价两方面着手,探索形成一套能真正有效推动教师实践 ...

  •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田莉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06期 [摘 要] 观察记录法是获取幼儿各项发展情况指标的主要方法,幼儿教师作为与幼儿的直接接触者,应熟练掌握并合理应用该方法.通过观察并记录下幼儿的各项情况,教师可以对幼儿的特点进 ...

  • 洪江市幼儿园管理改进方案
  • 洪江市幼儿园管理改进方案 一.现状分析: 洪江市市幼儿园创办于1958年,原名黔阳县机关第一幼儿园,园址位于安江镇建国路40号.在职教师19人,退休教师26人.本科学历 人,专科学历 人,小高 人.现开设6个班级,幼儿200多人.教学楼多为80年代建筑,内部设施陈旧. 二.改进依据: 我国教育部.教 ...

  • 机关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 建德市机关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教人201124号<建德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我园的师德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队伍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特制定我校 ...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远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赵亚红 [摘要]:教学反思是幼儿教师有效提升教育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目前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存在教学反思意识差,反思公式化:反思零散而不系统,缺乏针对性:反思重教学活动效果,轻活动过程等问题.明确反思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