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之[中国小说欣赏]同步练习第2课李逵负荆]

第2课

一、课内双基

1.选出下列注音正确的一组( )

A.绾(wǎn)头发 丫髻(huán)

跷蹊(qī) 听禀(bǐng)

B.姓朴(piáo) 朴(pò)树

朴(pō)刀 朴(pǔ)素

C.定眼瞅(qiū) 绰(chāo)起

绰绰(chuò)有余 箭疮(chuāng)

D.搅(jué)得睡不好 强弩(nǔ)

蹙(cù)眉 捉鳖(biě)

【答案】 B(A髻:jì,C瞅:chǒu,D搅:jiǎo,鳖biē)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功而返 烦恼 草枯地阔 造次

B.屁滚尿流 消耗 翻来覆去 径奔

C.口是心非 攧翻 依草附木 惶恐

D.瓮中捉鳖 房檐 红日衔山 筵宴

【答案】 B(覆一复)

3.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组( )

A.这厮又来作怪 男性仆人 .

B.暗地教人出来接纳 ..接待

C.走了一两日,绝不见些消耗 音信 ..

D.小人只是这里剪径 拦路抢劫 ..

【答案】 A(厮:对人轻慢的称呼)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风阵阵,菊香遍野,阳澄湖的螃蟹个儿大,又重,只只都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

好极了。

B.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

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C.北京2009年将投资13亿元购置910辆新能源公交车,到2009年底将有千辆新能源公交车招摇过市。 ....

D.这家中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液在医院使用的过程中出了大问题,12月20日,该事件被媒体曝光后,药业公司有关领导不是积极应对,而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

【答案】 D(“讳莫如深”是紧紧隐瞒的意思。A“脑满肠肥”是贬义词,用于人。B“邯郸学步”是贬义词,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C “招摇过市”指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

5.下面对李逵性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逵性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粗鲁。他和燕青来刘太公庄上借宿,一听说宋江抢了刘太公的女儿,不问青红皂白,马上就认定宋江“口是心非,不是好人”,足见其粗鲁。

B.李逵一回到梁山,不去质问宋江,便先砍倒杏黄旗,又要砍宋江,粗鲁至极。

C.不分析宋江是否有可能抢刘太公的女儿,就盲目和宋江赌头,更见其粗鲁。

D.燕青是个心细的人,在文中是作为陪衬出现的,作者处处写他的细心,正是从正面衬托李逵的粗鲁。

【答案】 D(反衬)

6.下列关于《水浒传》及其作者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集中而全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主要内容是描写北宋时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过程。

B.梁山起义的故事从南宋起就在民间流传,宋末之初龚开作的《宋江三十六人赞》记载着起义首领的姓名和绰号,元代《大宋宣和遗事》一书中已有“劫取生辰纲”“杨志卖刀”“刘唐下书”等情节,元杂剧中又存在许多水浒的故事戏,这些都是《水浒传》的成书基础。

C.《水浒传》一书成于元末明初,原书已散失,明中叶以后流传各种版本,常见是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

D.《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和他的老师罗贯中,清代金圣叹续写了后五十回。

【答案】 D(《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罗贯中是他的学生;清代金圣叹作了评点,并删去繁本70回以后的部分,文字也有所改造)

7.下面对选文情节和通过情节所表现出来的李逵的性格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宿太公府→打抱不平

B.大闹忠义堂→轻信鲁莽

C.对质明真相→嫉恶如仇

D.负荆愿受罚→愚昧无知

E.戴罪救民女→勇猛果敢

【答案】 D(应为“勇于认错”)

8.下面对选文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刻画人物时,都是把李逵等人物放在错综复杂的事件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结论,而这些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用李逵大闹忠义堂,来表现李逵轻信、鲁莽、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B.用对比、反衬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如文中的李逵和燕青,时时构成对比,用燕青的沉着冷静反衬李逵的暴躁,用燕青的机智、精细、儒雅反衬李逵的粗鲁、爽直。

C.本文写景不多,但作者善于在百忙的叙事中,腾挪出笔墨来描写景物,以衬托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如“是夜,月色朦胧„„”。

D.语言方面,采用当时民间的口头语,使读者如闻其声,由于语言通俗晓畅,被历代各阶层人士喜闻乐见。在语言浅显的基础上,使口语化与性格化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因而使整个作品显示了生动形象、绮丽华美的语言风格。如李逵的“哥哥,你说甚么鸟闲话„„”;“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这些口语表现了李逵的粗鲁、爽直。

【答案】 D(“绮丽华美”不对)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9~11题。

李逵、燕青径望梁山泊来,路上无话。直到忠义堂上,宋江见了李逵、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当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将,慌忙拦住,夺了大斧,揪下堂来。宋江大怒,喝道:“这厮又来作怪!你且说我的过失!”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得出。有诗为证:

依草凶徒假姓名,花颜闺女强抬行。

李逵不细穷来历,浪说公明有此情。

9.给上段文字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闹忠义堂

10.找出文段中写李逵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对刻画李逵性格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睁圆、拔出、砍倒、扯做、拿、抢、奔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李逵的暴躁、鲁莽、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11.上文中的诗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对上二段文字内容的总结,增强文章的艺术特色。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见。”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什么?”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提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女使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师兄。”智深道:“洒家初到这里,正没相识。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如今又得教头不弃,结为弟兄,十分好了。”便叫道人再添酒来相待。

恰才饮得三杯,只见使女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杆边;胡梯上一个年小的后生,独自背立看,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冲赶到眼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本高衙内不晓得她是林冲的娘子;若还认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遣:“教头休怪,衙内不认的,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先衙内,不认得荆妇,一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林冲见智深醉了,便道:“师兄说得是。林冲一时被众人劝了。权且饶他。”智深道:“但有事时,便来唤洒家,与你去。”众泼皮见智深醉了,扶着道:“师父,俺们且去,明日再得相会。”智深提着禅杖道:“阿嫂休怪!莫要笑话!阿哥,明日再得相会。”智深相别,自和泼皮去了。林冲领了娘子并锦儿,取路回家。心中只是郁郁不乐。

(节选自《水浒传》)

1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中具有哪两个相互矛盾对立的方面?请分别从该文段中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维护正义,有反抗性,当听说有人光天化日之下调戏他妻子时,马上赶去,大声斥责,举拳便想打。②委曲求全,安于现状,当发现那好色之徒是高衙内时,就手软了,对鲁智深说,不怕官,只怕管,权且让他这一次。

1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鲁智深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扶正压邪的豪侠气概,有义无反顾的反抗精神。

14.“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写得非常精彩,刻画了林冲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五个字深刻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林冲的内心世界: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

敢打,只能忍下这口气。

15.从这段文字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来看,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映了官僚恶霸的胡作非为,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必然激化阶级矛盾,逼迫人民走向反抗斗争的道路。

四、高考热点

16.依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则招领启事,要求符合文体,表述简明,措辞得当。 2009年1月1日,李明回家途中不慎将蓝色书包丢失。内有人民币300元,昆明至南宁的火车票一张,大学英语教材5本,MP3一个。李明的书包当日被人拾到交到了火车站派出所,派出所电话5166378。

招领启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车站派出所

2009年1月1日

【答案】 今拾到书包一个,内有火车票、书籍等物,人民币若干,请失主速到火车站派出所值班室认领。联系电话5166378。

17.请仿照下面例子中对字词的“拆析”方法,在备选词语里任选两个词语加以“拆析”,写两句有意味的话。

[例1]和谐:“和”的右边是“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字,左边是“言”,即人人都可以说话。解决温饱,有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才是和谐的。

[例2]重庆:“重”,就是要有“千里”的眼光,“庆”,就是要有“广大”的胸怀。只有这样,重庆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备选词:研究 创新 网络 经济 明星 政治 荣耻 教养

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研究:“研”,就是剖开石头的坚韧,“究”,就是奔赴“九泉”探“穴”的深度,有了恒心,研究才有深度。(2)政治:“政”的左边是“正”,右边是“攵”,就是要讲正气,要讲文化。“治”的左边是“水”,右边是“台”,就是管理水平要上台阶。政治就是要讲正气讲文化,要让国家的管理水平上台阶。

18.仿照下面的句子格式,写两句话。

鸟的一声啁啾,是一篇《关雎》阅读后,跳出的缠绵蜜语——这便是爱情。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花的几缕余香,是一纸《醉花阴》展开后,飘落的哀婉眼眸——这便是离愁。

(2)风中阵阵林啸,是一曲《听松》演奏时,漾出的民族浩气——这便是英雄。(须列一篇作品名、表述出作品的一个物象、归纳出作品的主题,缺一个则该句话在格式上得0分)

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饭菜香,酸甜苦辣咸,每一种滋味都让人回味无穷。人生百味,喜怒哀乐,每一种情感都令人难以忘怀。面对高山流水、大漠孤烟、异域风情、春去秋来、花开花谢、别离新知、转折之处、书籍满架„„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值得我们咀嚼回想。

读完材料后,你又会有何感触呢?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的含意,自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感情真挚,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向】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之前,应对题目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首先要对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有一个准确的归纳。材料先说饭菜的味道无穷,再谈人生百味,最后谈面对现实的感受,由此不难发现,材料是在告诉读者每个人面对现实

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材料后面的“读完材料后,你又会有何感触呢?”实际上是提示考生作文的写作内容——写出自己面对某一现实情况时的真实感受,可写具体的滋味,如甜与苦、酸与辣等;也可写“人生滋味”,如离别的滋味、孤独的滋味、害怕的滋味、感恩的滋味、读书的滋味、读人的滋味等;“味”也可用作动词,如品味历史、回味难忘时刻等。到此可以看出,本题就是要求考生从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搜索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的经历、感受并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文章最好要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和生活细节的展现,因为题目中有“感情真挚”这一明确要求。也可以写自己所见所闻的百态人生中的“味”——即由他人的人生历程所感之“味”。

【佳作赏读】

人生的滋味

先人告诉我们:人生百味,四个字即可高度概括:喜、怒、哀、思。就好比道教的归属囊括论:万物归八卦,八卦归四象,四象归两仪,两仪归太极。再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事物,也逃脱不了太极阴阳黑白的掌控。扪心思索,人生之滋之味,也是异曲同工。

古人云:“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代表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喜,是所有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生活理念。金童玉女永结连理被称为喜事,象征婚后如胶似漆的糖称为喜糖,婚礼上最醇美的佳酿被称为喜酒。在中国的文字里,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往往与“喜”沾亲带故。喜,渗透在古老的中华魂中,载着信念与希望,带领中华民族向前飞跃。

古有蔺相如怒发冲冠完璧归赵,李自成冲冠一怒灭大明。可见,怒是英雄人物大放异彩的特有气质。正是这无数绝处逢生的怒气,造就了我华夏文明的光辉灿烂,推动了历史车轮在时间大道上轧下赫然醒目的印迹。另一方面,怒绝不是不经理性思考的冲动。脱离理智的冲动是疯狂的魔鬼,它会吞噬毁灭人类美丽的生活。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哀,贯穿了人的一生。怀才不遇、仕途不顺、挚友远去、客居他乡、生离死别,没有其他的字词能够比“哀”更能概括这类人的窘境了。被哀愁牵绊,虽然它是人生路不得不经历的风景,但人一定要从这破败的残垣中解脱出来,方可策划自我蓝图,实现自我价值。

一个人的世界必将毁灭,多个人的世界才会永存。因为与人之间有了相思,有了牵挂。思是一种美丽的情感,她严格区分了人性与兽性。思的存在,使得一个人体会到在乎与被在乎、需要与被需要的感觉,这是一种更高的生活层次,更优雅诗意的生活方式。

喜、怒、哀、思,勾勒出我们绚丽的人生。行走于人生路上,感受体味着原汁原味的人生。

【名师点评】

文章严格按照材料的主旨来构思写作,紧紧地抓住了“人生的滋味”这一主旨来表达。结构清晰,语句连贯得体,小标题凸显文章脉络,在内容上能够从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中找出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些都是本文较为突出的方面,综合来看文章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第2课

一、课内双基

1.选出下列注音正确的一组( )

A.绾(wǎn)头发 丫髻(huán)

跷蹊(qī) 听禀(bǐng)

B.姓朴(piáo) 朴(pò)树

朴(pō)刀 朴(pǔ)素

C.定眼瞅(qiū) 绰(chāo)起

绰绰(chuò)有余 箭疮(chuāng)

D.搅(jué)得睡不好 强弩(nǔ)

蹙(cù)眉 捉鳖(biě)

【答案】 B(A髻:jì,C瞅:chǒu,D搅:jiǎo,鳖biē)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功而返 烦恼 草枯地阔 造次

B.屁滚尿流 消耗 翻来覆去 径奔

C.口是心非 攧翻 依草附木 惶恐

D.瓮中捉鳖 房檐 红日衔山 筵宴

【答案】 B(覆一复)

3.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组( )

A.这厮又来作怪 男性仆人 .

B.暗地教人出来接纳 ..接待

C.走了一两日,绝不见些消耗 音信 ..

D.小人只是这里剪径 拦路抢劫 ..

【答案】 A(厮:对人轻慢的称呼)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风阵阵,菊香遍野,阳澄湖的螃蟹个儿大,又重,只只都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

好极了。

B.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

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C.北京2009年将投资13亿元购置910辆新能源公交车,到2009年底将有千辆新能源公交车招摇过市。 ....

D.这家中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液在医院使用的过程中出了大问题,12月20日,该事件被媒体曝光后,药业公司有关领导不是积极应对,而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

【答案】 D(“讳莫如深”是紧紧隐瞒的意思。A“脑满肠肥”是贬义词,用于人。B“邯郸学步”是贬义词,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C “招摇过市”指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

5.下面对李逵性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逵性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粗鲁。他和燕青来刘太公庄上借宿,一听说宋江抢了刘太公的女儿,不问青红皂白,马上就认定宋江“口是心非,不是好人”,足见其粗鲁。

B.李逵一回到梁山,不去质问宋江,便先砍倒杏黄旗,又要砍宋江,粗鲁至极。

C.不分析宋江是否有可能抢刘太公的女儿,就盲目和宋江赌头,更见其粗鲁。

D.燕青是个心细的人,在文中是作为陪衬出现的,作者处处写他的细心,正是从正面衬托李逵的粗鲁。

【答案】 D(反衬)

6.下列关于《水浒传》及其作者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集中而全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主要内容是描写北宋时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过程。

B.梁山起义的故事从南宋起就在民间流传,宋末之初龚开作的《宋江三十六人赞》记载着起义首领的姓名和绰号,元代《大宋宣和遗事》一书中已有“劫取生辰纲”“杨志卖刀”“刘唐下书”等情节,元杂剧中又存在许多水浒的故事戏,这些都是《水浒传》的成书基础。

C.《水浒传》一书成于元末明初,原书已散失,明中叶以后流传各种版本,常见是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

D.《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和他的老师罗贯中,清代金圣叹续写了后五十回。

【答案】 D(《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罗贯中是他的学生;清代金圣叹作了评点,并删去繁本70回以后的部分,文字也有所改造)

7.下面对选文情节和通过情节所表现出来的李逵的性格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宿太公府→打抱不平

B.大闹忠义堂→轻信鲁莽

C.对质明真相→嫉恶如仇

D.负荆愿受罚→愚昧无知

E.戴罪救民女→勇猛果敢

【答案】 D(应为“勇于认错”)

8.下面对选文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刻画人物时,都是把李逵等人物放在错综复杂的事件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结论,而这些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用李逵大闹忠义堂,来表现李逵轻信、鲁莽、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B.用对比、反衬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如文中的李逵和燕青,时时构成对比,用燕青的沉着冷静反衬李逵的暴躁,用燕青的机智、精细、儒雅反衬李逵的粗鲁、爽直。

C.本文写景不多,但作者善于在百忙的叙事中,腾挪出笔墨来描写景物,以衬托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如“是夜,月色朦胧„„”。

D.语言方面,采用当时民间的口头语,使读者如闻其声,由于语言通俗晓畅,被历代各阶层人士喜闻乐见。在语言浅显的基础上,使口语化与性格化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因而使整个作品显示了生动形象、绮丽华美的语言风格。如李逵的“哥哥,你说甚么鸟闲话„„”;“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这些口语表现了李逵的粗鲁、爽直。

【答案】 D(“绮丽华美”不对)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9~11题。

李逵、燕青径望梁山泊来,路上无话。直到忠义堂上,宋江见了李逵、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当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将,慌忙拦住,夺了大斧,揪下堂来。宋江大怒,喝道:“这厮又来作怪!你且说我的过失!”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得出。有诗为证:

依草凶徒假姓名,花颜闺女强抬行。

李逵不细穷来历,浪说公明有此情。

9.给上段文字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闹忠义堂

10.找出文段中写李逵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对刻画李逵性格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睁圆、拔出、砍倒、扯做、拿、抢、奔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李逵的暴躁、鲁莽、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11.上文中的诗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对上二段文字内容的总结,增强文章的艺术特色。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见。”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什么?”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提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女使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师兄。”智深道:“洒家初到这里,正没相识。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如今又得教头不弃,结为弟兄,十分好了。”便叫道人再添酒来相待。

恰才饮得三杯,只见使女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杆边;胡梯上一个年小的后生,独自背立看,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冲赶到眼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本高衙内不晓得她是林冲的娘子;若还认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遣:“教头休怪,衙内不认的,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先衙内,不认得荆妇,一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林冲见智深醉了,便道:“师兄说得是。林冲一时被众人劝了。权且饶他。”智深道:“但有事时,便来唤洒家,与你去。”众泼皮见智深醉了,扶着道:“师父,俺们且去,明日再得相会。”智深提着禅杖道:“阿嫂休怪!莫要笑话!阿哥,明日再得相会。”智深相别,自和泼皮去了。林冲领了娘子并锦儿,取路回家。心中只是郁郁不乐。

(节选自《水浒传》)

1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中具有哪两个相互矛盾对立的方面?请分别从该文段中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维护正义,有反抗性,当听说有人光天化日之下调戏他妻子时,马上赶去,大声斥责,举拳便想打。②委曲求全,安于现状,当发现那好色之徒是高衙内时,就手软了,对鲁智深说,不怕官,只怕管,权且让他这一次。

1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鲁智深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扶正压邪的豪侠气概,有义无反顾的反抗精神。

14.“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写得非常精彩,刻画了林冲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五个字深刻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林冲的内心世界: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

敢打,只能忍下这口气。

15.从这段文字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来看,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映了官僚恶霸的胡作非为,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必然激化阶级矛盾,逼迫人民走向反抗斗争的道路。

四、高考热点

16.依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则招领启事,要求符合文体,表述简明,措辞得当。 2009年1月1日,李明回家途中不慎将蓝色书包丢失。内有人民币300元,昆明至南宁的火车票一张,大学英语教材5本,MP3一个。李明的书包当日被人拾到交到了火车站派出所,派出所电话5166378。

招领启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车站派出所

2009年1月1日

【答案】 今拾到书包一个,内有火车票、书籍等物,人民币若干,请失主速到火车站派出所值班室认领。联系电话5166378。

17.请仿照下面例子中对字词的“拆析”方法,在备选词语里任选两个词语加以“拆析”,写两句有意味的话。

[例1]和谐:“和”的右边是“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字,左边是“言”,即人人都可以说话。解决温饱,有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才是和谐的。

[例2]重庆:“重”,就是要有“千里”的眼光,“庆”,就是要有“广大”的胸怀。只有这样,重庆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备选词:研究 创新 网络 经济 明星 政治 荣耻 教养

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研究:“研”,就是剖开石头的坚韧,“究”,就是奔赴“九泉”探“穴”的深度,有了恒心,研究才有深度。(2)政治:“政”的左边是“正”,右边是“攵”,就是要讲正气,要讲文化。“治”的左边是“水”,右边是“台”,就是管理水平要上台阶。政治就是要讲正气讲文化,要让国家的管理水平上台阶。

18.仿照下面的句子格式,写两句话。

鸟的一声啁啾,是一篇《关雎》阅读后,跳出的缠绵蜜语——这便是爱情。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花的几缕余香,是一纸《醉花阴》展开后,飘落的哀婉眼眸——这便是离愁。

(2)风中阵阵林啸,是一曲《听松》演奏时,漾出的民族浩气——这便是英雄。(须列一篇作品名、表述出作品的一个物象、归纳出作品的主题,缺一个则该句话在格式上得0分)

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饭菜香,酸甜苦辣咸,每一种滋味都让人回味无穷。人生百味,喜怒哀乐,每一种情感都令人难以忘怀。面对高山流水、大漠孤烟、异域风情、春去秋来、花开花谢、别离新知、转折之处、书籍满架„„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值得我们咀嚼回想。

读完材料后,你又会有何感触呢?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的含意,自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感情真挚,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向】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之前,应对题目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首先要对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有一个准确的归纳。材料先说饭菜的味道无穷,再谈人生百味,最后谈面对现实的感受,由此不难发现,材料是在告诉读者每个人面对现实

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材料后面的“读完材料后,你又会有何感触呢?”实际上是提示考生作文的写作内容——写出自己面对某一现实情况时的真实感受,可写具体的滋味,如甜与苦、酸与辣等;也可写“人生滋味”,如离别的滋味、孤独的滋味、害怕的滋味、感恩的滋味、读书的滋味、读人的滋味等;“味”也可用作动词,如品味历史、回味难忘时刻等。到此可以看出,本题就是要求考生从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搜索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的经历、感受并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文章最好要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和生活细节的展现,因为题目中有“感情真挚”这一明确要求。也可以写自己所见所闻的百态人生中的“味”——即由他人的人生历程所感之“味”。

【佳作赏读】

人生的滋味

先人告诉我们:人生百味,四个字即可高度概括:喜、怒、哀、思。就好比道教的归属囊括论:万物归八卦,八卦归四象,四象归两仪,两仪归太极。再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事物,也逃脱不了太极阴阳黑白的掌控。扪心思索,人生之滋之味,也是异曲同工。

古人云:“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代表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喜,是所有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生活理念。金童玉女永结连理被称为喜事,象征婚后如胶似漆的糖称为喜糖,婚礼上最醇美的佳酿被称为喜酒。在中国的文字里,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往往与“喜”沾亲带故。喜,渗透在古老的中华魂中,载着信念与希望,带领中华民族向前飞跃。

古有蔺相如怒发冲冠完璧归赵,李自成冲冠一怒灭大明。可见,怒是英雄人物大放异彩的特有气质。正是这无数绝处逢生的怒气,造就了我华夏文明的光辉灿烂,推动了历史车轮在时间大道上轧下赫然醒目的印迹。另一方面,怒绝不是不经理性思考的冲动。脱离理智的冲动是疯狂的魔鬼,它会吞噬毁灭人类美丽的生活。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哀,贯穿了人的一生。怀才不遇、仕途不顺、挚友远去、客居他乡、生离死别,没有其他的字词能够比“哀”更能概括这类人的窘境了。被哀愁牵绊,虽然它是人生路不得不经历的风景,但人一定要从这破败的残垣中解脱出来,方可策划自我蓝图,实现自我价值。

一个人的世界必将毁灭,多个人的世界才会永存。因为与人之间有了相思,有了牵挂。思是一种美丽的情感,她严格区分了人性与兽性。思的存在,使得一个人体会到在乎与被在乎、需要与被需要的感觉,这是一种更高的生活层次,更优雅诗意的生活方式。

喜、怒、哀、思,勾勒出我们绚丽的人生。行走于人生路上,感受体味着原汁原味的人生。

【名师点评】

文章严格按照材料的主旨来构思写作,紧紧地抓住了“人生的滋味”这一主旨来表达。结构清晰,语句连贯得体,小标题凸显文章脉络,在内容上能够从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中找出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些都是本文较为突出的方面,综合来看文章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相关内容

  • 李逵负荆资料
  • 李逵负荆(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 3.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4.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 ...

  • 高二上学期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进度
  • 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语文组:李春霞 2013年8月25日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教学时要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 ...

  • 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 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祁阳四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整体把握课程内容,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潜能,提高素质.从语文课程作为基 ...

  • 高一语文2012学年第二学期备课组活动记录
  • 高一语文2012学年第二学期备课组活动记录 3月18日 关于选修课程如何承前启后的发言(供讨论)朱 威 一.概况: 1.选修课程<微型小说趣味性读写> 2.课程负责人:郑艳丽 3.实施时间:2012年9月--2013年7月 4.适用年级:高一.高二 二.课程开发和实施情况 1.课程设计 ...

  • 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 2014 -2015 年度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高中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中新课程实施为中心,转化教学理念,苦练教学内功,优化教学手段,探索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宗旨,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教 ...

  • 高中课本目录
  • 高中课本目录 科目 书 名 适用年级 版本 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 高二(文科)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3 ...

  • 高二下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 高二语文下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 宋正美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导,以学校工作计划为参考,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 教学内容:上半学期讲授<唐宋散文选读>和<唐诗宋词元散曲>的基本阅读课文:下半学期以练习为主,加强作文训练,精讲<短 ...

  • 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下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宋聚妮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导,以学校工作计划为参考,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 教学内容:上半学期讲授<唐宋散文选读>和<唐诗宋词元散曲>的基本阅读课文:下半学期以练习为主 ...

  •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知与理解
  •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知与理解 永宁中学高一语文 杨巧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成了最流行的名词,每个人都挂在嘴上,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为了赶时髦?还有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是什么?这些疑问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从四年前就开始对新课程改革尝试,现就这四年的感悟,浅谈如下.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