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4年)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4年)

【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颁布日期】2004.11.01

【时效性】有效

【实施日期】2004.12.01

【正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部长 孙文盛

二○○四年十一月一日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2001年6月28日国土资源部第5次部务会议通过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作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第三条 预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三)合理和集约利用土地;

(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第四条 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第五条 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在申请核准、备案前,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第六条 依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应当由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但建设项目占用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的,委托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受理后,提出初审意见,转报国土资源部。 涉密军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单位可

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应当由国土资源部负责预审的输电线塔基、钻探井位、通讯基站等小面积零星分散建设项目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七条 建设用地单位申请预审,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

(二)预审的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拟选址情况、拟用地总规模和拟用地类型、补充耕地初步方案;

(三)需审批的建设项目还应提供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批复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一的,只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预审申请表,由国土资源部统一规定。

第八条 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转报用地预审申请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初审意见,内容包括拟建设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用地标准和总规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等;

(二)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及相关图件;

(三)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出具经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的规划修改方案、建设项目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和修改规划听证会纪要。

第九条 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预审申请和第八条规定的初审转报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和接收。不符合的,应当场或在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和转报人,逾期不通知的,视为受理和接收。 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并转报国土资源部。

第十条 预审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用地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二)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三)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和总规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四)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资金是否有保障;

(五)属《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的修改方案、建设项目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预审申请或者收到转报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出具预审意见。二十日内不能出具预审意见的,经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第十二条 预审意见应当包括对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内容的结论性意见和对建设用地单位的具体要求。

第十三条 预审意见是建设项目批准、核准的必备文件,预审意见提出的用地标准和总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应当

充分考虑。

建设用地单位应当认真落实预审意见,并在依法申请使用土地时出具落实预审意见的书面材料。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两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已经预审的项目,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第十五条 核准或者批准建设项目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完成预审,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4年)

【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颁布日期】2004.11.01

【时效性】有效

【实施日期】2004.12.01

【正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部长 孙文盛

二○○四年十一月一日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2001年6月28日国土资源部第5次部务会议通过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作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第三条 预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三)合理和集约利用土地;

(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第四条 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第五条 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在申请核准、备案前,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第六条 依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应当由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但建设项目占用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的,委托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受理后,提出初审意见,转报国土资源部。 涉密军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单位可

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应当由国土资源部负责预审的输电线塔基、钻探井位、通讯基站等小面积零星分散建设项目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七条 建设用地单位申请预审,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

(二)预审的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拟选址情况、拟用地总规模和拟用地类型、补充耕地初步方案;

(三)需审批的建设项目还应提供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批复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一的,只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预审申请表,由国土资源部统一规定。

第八条 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转报用地预审申请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初审意见,内容包括拟建设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用地标准和总规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等;

(二)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及相关图件;

(三)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出具经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的规划修改方案、建设项目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和修改规划听证会纪要。

第九条 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预审申请和第八条规定的初审转报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和接收。不符合的,应当场或在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和转报人,逾期不通知的,视为受理和接收。 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并转报国土资源部。

第十条 预审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用地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二)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三)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和总规模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四)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资金是否有保障;

(五)属《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的修改方案、建设项目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预审申请或者收到转报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出具预审意见。二十日内不能出具预审意见的,经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第十二条 预审意见应当包括对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内容的结论性意见和对建设用地单位的具体要求。

第十三条 预审意见是建设项目批准、核准的必备文件,预审意见提出的用地标准和总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应当

充分考虑。

建设用地单位应当认真落实预审意见,并在依法申请使用土地时出具落实预审意见的书面材料。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两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已经预审的项目,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第十五条 核准或者批准建设项目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完成预审,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关内容

  •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 (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部长 孙文盛 二○○四年十一月一日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土地利 ...

  • 发改委立项相关文件的前后关系
  • 1.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实行投资决策放权,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具体为: 彻底改革现行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 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均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 ...

  • [案例分析]农村土地征用补偿程序
  • 农村土地征用补偿程序 推荐征地补偿律师:郭王飞律师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目前我国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程序简单扼要地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因此,用地单位在初步选定某农用地为建设用地后,应首先向国土资源局.建设部门.规划 ...

  • 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程序
  • 遇到房地产法相关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点击>>http://s.yingle.com 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程序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精神,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建设用地审批工作效率,依据<>和<山东省实施办法 ...

  • 浅析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备案.核准
  • 浅析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备案.核准 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新右旗发展和改革局 金秋艳 斯日古 楞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利用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拨款,地方财政.企业自筹资金,国内外基本建设贷款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进行的,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增加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改建.更新改造工程及有关工作,是拉动 ...

  • 安徽省土地报批程序(2012年2月15日)
  • 林地报批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运输木材应当持有起运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木材运输证.木材运输证按下列规定办理:(一)经营.销售木材的,凭林木采伐许可证办理:(二)再次运输的,凭原木材运输证或者木材交易合法证明等办理:(三)农村居民销售其在自留地和房前屋后 ...

  • 项目审批程序及规范(市发改委)[1]
  • 项目审批依据 1.<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国务院令第346号)第十二条: 2.<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二(二).(三): 3.<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附件): &l ...

  • 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报批管理暂行办法
  • 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报批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报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鄂土资发[2006]25号 各市.州.县.神农架林区国土资源局,沙洋监狱农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 为了依法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

  • 行政审批事项实施程序
  • 山阳县发展改革局 行政审批事项实施程序 项目名称:政府投资项目 一.设定依据 (一)<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 [2004]20号 (二)<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4]50号 二.审批条件: (一)符合国家和地方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