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级[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课程号: 0102011

2008级《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

一、归类题(每空0.5分,共10分)

将下列物质或地质现象对应地归入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和构造变形中。

方解石、玄武岩、剪节理、砾岩、片麻岩、转换断层、矽卡岩、片岩、背斜、砂岩、 地震、辉石、大理岩、闪长岩、泥岩、安山岩、灰岩、高岭石、花岗岩、钾长石

⒈ 矿物:方解石、辉石、高岭石、钾长石。⒉ 岩浆岩: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花岗岩。⒊ 沉积岩:砾岩、砂岩、泥岩、灰岩。⒋ 变质岩:片麻岩、矽卡岩、片岩、大理岩。⒌ 构造变形:剪节理、转换断层、背斜、地震。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⒈根据不同高度上大气的不同特征,大气圈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 对流层 、 平流层 、

中间层 、 暖层 和 散逸层 等5个圈层。

⒉ 宇宙、地球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的分别是 H 、 Fe 、 O 。

⒊ 中心式火山喷发的3种形式是 猛烈式 、 宁静式 、 递变式 。

⒋ 古生代从老到新依次划分为 寒武纪 、 奥陶纪 、 志留纪 、 泥盆纪 、 石炭纪 、

二叠纪 等6个纪。

⒌ 地磁场的3要素包括 磁场强度 、 磁偏角 、 磁倾角 。

⒍ 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可将断层划分为 正断层 、 逆断层 、 走滑断层 、

⒎ 按照化学成分,矿物可分为 自然元素矿物 、 卤化物矿物 、 硫化物矿物 、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 、 含氧酸盐矿物 等5大类。

⒏ 占地壳总质量达85%的矿物种类是 硅酸盐矿物 。

⒐ 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冰斗 、 角峰 、 刃脊 、 冰蚀谷 。

⒑ 全球12大板块中,以大陆为主的板块有 欧亚板块 、 北美板块 、 南美板块 、

非洲板块 、 阿拉伯板块 和 南极洲板块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⒈ 深成侵入作用的侵入深度>3km,因此,在地表见不到深成侵入岩。( X )

⒉ 磁异常是由于太阳将大量的带电粒子抛向地球而引起的局部磁场的变化。( X )

⒊ 差异风化是由不同气候造成的。( X )

⒋ 矿物的物理性质仅由其物质组成所决定。( X )

⒌ 自地表向下,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 )

⒍ 任何沉积物只经过压实作用都可以转变为坚硬的岩石。( X )

⒎ 通常情况下,酸性岩浆的粘度比基性岩浆的粘度大。( √ )

⒏ 地下水的剥蚀作用以化学方式为主。( √ )

⒐ 土壤都是由残积物转变而形成的。( X )

⒑海洋上实测重力值通常大于与其纬度和海拔高度相同的陆地上的实测重力值。( √ )

四、名词解释(任选其中10个名词,每题2.5分,共25分)

⒈ 地层层序律:岩层形成后如未受到强烈的构造运动而颠倒原来的位置,则应该是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一层压一层,保持近水平的状态,延展到远处才逐渐尖灭。

⒉ 矿物:天然产出的单质或化合物。

⒊ 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矿物、岩石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⒋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

⒌ 地温梯度: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 m所升高的温度。

⒍ 波切台:在滨海区,由海蚀作用形成的、平缓的、向海洋方向倾斜的平台。

⒎ 食物链: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形成以食物为纽带的锁链关系。

⒏ 矿产资源:在岩石圈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利用价值的物质。

⒐ 自然环境: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⒑ 河流阶地:在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时期,形成河漫滩。后来下蚀作用加强,原有河漫滩相对升高,不会被一般洪水所淹没。这种由河漫滩转变形成的、分布于谷坡上的、较平坦的台阶状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⒒ 内生成矿作用:在岩石圈内通过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使有用物质聚集的过程。

⒓ 地质灾害:由于岩石圈的变形、变位、岩浆及水的活动、地球磁场和重力场等地质营力的因素,引起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毁或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五、论述题(共35分)

⒈以课间野外实习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为例,论述河流的侵蚀与沉积作用。(20分)

答:河流的下蚀作用是指河水以其自身的动力及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底部进行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过程。河流的侧蚀作用是指河水以其本身的动力和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进行破坏是河谷变宽、弯曲的过程。

河流的下蚀作用对河床的地部进行破坏,使河谷加深;同时通过向源侵蚀作用使河流的源头上移,河谷加长,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是侵蚀基准面,当河谷加深到侵蚀基准面时,河流的下蚀作用消失。

河流的侧蚀作用由横向环流引起,在河道弯曲处的凹岸,由侧蚀作用对河岸进行侵蚀,使河道变得弯曲,河谷变宽;同时在凸岸接受沉积,形成边滩和河漫滩。但地壳抬生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加强,原来的河漫滩被抬到高处,形成阶地。

河流的沉积作用是指当河水的动力不足以搬运碎屑时,河水中的碎屑从水体中分离沉淀,并形成沉积物的过程。要求

描述河流沉积物的主要存在场所、河流沉积物的主要特征(成分变化、分选、磨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等。

答题中野外实习内容占7分。要求能够举出在下苇甸-上苇甸、丁家滩一代所观察到的河流地质作用的相应现象,并分析其成因。

⒉ 论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划分结果。(8分)

答: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及其特征。地震波是由地震激发出来的弹性波,它分为体波和面波。其中,面波是沿地表面传播的,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意义不大。体波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介质的质点振动方向又进一步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过程中,P波较S波快,S波在液体中不能传播。

从地表向下大陆平均约33km处P波从7.00km/s突然增加到8.10km/s,横波也有突然的增加,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波速不连续面,即莫霍面。把莫霍面之上的固体地球部分称为地壳,莫霍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幔。

在大约2890km深处,P波从13.6km/s突然降到7.98km/s,S波向下消失了,这个面称为古登堡面,把古登堡面之上、莫霍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幔,古登堡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核。

根据地震波还可以把地球内部进一步划分为更多的次级圈层,如软流圈等。

⒊ 论述地层接触关系及其构造运动意义。(7分)

答: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它可以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两大类,其中不整合接触可进一步分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地层之间不同的接触关系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运动特点。

⑴ 整合接触是指新老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时代连续的接触关系。它表明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沉积作用是连续进行。

⑵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接触),其特点是新老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平行,但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它反映的是地壳下降接受沉积,接着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然后地壳再下降接受沉积。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

⑶角度不整合是指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以一定角度相交,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其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它反映了地壳下降接受沉积,接着地壳发生水平挤压运动,使岩层产生褶皱、断裂等变形,岩层伴随着水平方向缩短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升,在陆上环境下,变形的地层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然后地壳重新下降,接受沉积。新形成的地层与不整合面大致平行,但与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以一定的角度相交。角度不整合反映显著的水平挤压运动及伴随的升降运动。

课程号: 0102011

2008级《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一、归类题(每空0.5分,共10分)

将下列物质或地质现象对应地归入矿物、岩石、沉积地貌、剥蚀地貌和构造变形中。

方解石、玄武岩、剪节理、蘑菇石、沙漠、转换断层、高岭石、河漫滩、泥岩、U形谷、背斜、溶洞、辉石、 地震、大理岩、海蚀崖、洪积扇、灰岩、三角洲、钾长石

⒈ 矿物:方解石、高岭石、辉石、钾长石。⒉ 岩石:玄武岩、泥岩、大理岩、灰岩。⒊ 沉积地貌:沙漠、河漫滩、洪积扇、三角洲。⒋ 剥蚀地貌:蘑菇石、U形谷、溶洞、海蚀崖。⒌ 构造变形:剪节理、转换断层、背斜、地震。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据SiO2含量,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SiO2含量>65%的为__酸性 _,65~52%为___中性______,52~

45%为___基性_______,<45%为____超基性________。

2.古生代分为6个纪,从早到晚依次为 寒武纪 、 奥陶纪 、 志留纪 、___泥盆纪____、___石炭纪_____和 二叠纪 。

3.地壳中的元素依其丰度大小,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 O 、 Si 、 Al 、 Fe 、 Ca 。

4.干旱地区的湖泊化学沉积作用可划分为__碳酸盐沉积__、_硫酸盐沉积__和_卤化物沉积__三个阶段。

5.机械搬运作用的方式包括 推移 、 跃移 、 悬移 、 载移 。

6.从海岸线向深海方向,大西洋大陆边缘的地貌单元包括 大陆架 、 大陆坡 和 大陆基 。 7.按轴面产状,褶皱可分为四类,即___直立褶皱___、__斜歪褶皱____、__倒转褶皱__和___平卧褶皱_。 8.中心式火山喷发可分为 猛烈式 、 宁静式 和 递变式 等3种类型。

9.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冰蚀谷 、 冰斗 、 角峰 、 刃脊 。

10.在下苇甸——军庄野外地质考察路线中,见到的岩浆岩有 玄武岩 、 花岗岩 等种类;沉积岩有 砂岩 、 泥岩 等种类。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地球内部深度为60~250km范围内,因其物质完全处于熔融状态,故称为软流圈。(X )

2.差异风化是由不同气候造成的。( X )

3.深成侵入作用的侵入深度>3km,因此,在地表见不到深成侵入岩。(X )

4.冰川与一般冰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运动的冰体。( √ )

5.磁偏角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地磁轴之间的夹角。(X )

6.海岸线即陆壳与洋壳的分界线。( X )

7.地球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铁。( √ )

8.土壤都是由残积物转变形成的。( X )

9.在同一纬度和相同高度测得的重力值通常海面的比陆地的大。( √ )

10.承压水是分布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透水层中的地下水。( √ )

四、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0分)

⒈ 地层层序律:岩层形成后如未受到强烈的构造运动而颠倒原来的位置,则应该是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一层压一层,保持近水平的状态,延展到远处才逐渐尖灭。

2.岩溶作用: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并形成各种岩溶地貌的过程称为岩溶作用。

⒊ 变质结晶作用:指在原岩总体化学成分不变的条件下,形成新矿物或新矿物组合的作用。

4.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丰度)。

⒌ 地温梯度: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 m所升高的温度。

⒍ 向斜:通常为向下凹的褶曲,地层作对称重复分布出露,且核部地层新,翼部地层老。

⒎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

⒏ 地质灾害:由于岩石圈的变形、变位、岩浆及水的活动、地球磁场和重力场等地质营力的因素,引起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毁或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⒐ 磨圆度:在搬运过程中,碎屑颗粒的棱角磨损而接近圆弧形的程度。

⒑ 河流阶地:在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时期,形成河漫滩。后来下蚀作用加强,原有河漫滩相对升高,不会被一般洪水所淹没。这种由河漫滩转变形成的、分布于谷坡上的、较平坦的台阶状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⒒ 内生成矿作用:在岩石圈内通过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使有用物质聚集的过程。

⒓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运动的断层。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大气圈对岩石圈的作用。

答:大气圈对岩石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静止的大气对岩石圈表层的风化作用,以及风产生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2分)

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于大气、水、温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岩石或矿物在原地被破坏的过程。风化作用可进一步划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风化作用的产物主要有岩石和矿物碎屑、细小的粘土、土壤和风化壳(4分)。

风蚀作用是指风对地表的破坏作用,并在岩石圈表层形成各种风蚀地形,如风蚀蘑菇石、风蚀谷、风蚀城、风蚀穴、风蚀柱等。风的搬运作用是指风对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进行搬运的过程。随着风力减弱或者由于障碍物的阻挡作用,风所携带的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就会逐渐沉积,即风的沉积作用。风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往往

在原地和异地分别形成岩漠、戈壁和沙漠、黄土等。(4分)

⒉ 论述河流的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

答:河流的下蚀作用是指河水以其自身的动力及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底部进行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过程。河流的侧蚀作用是指河水以其本身的动力和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进行破坏是河谷变宽、弯曲的过程。(2分)

河流的下蚀作用对河床的地部进行破坏,使河谷加深;同时通过向源侵蚀作用使河流的源头上移,河谷加长,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是侵蚀基准面,当河谷加深到侵蚀基准面时,河流的下蚀作用消失。(4分)

河流的侧蚀作用由横向环流引起,在河道弯曲处的凹岸,由侧蚀作用对河岸进行侵蚀,使河道变得弯曲,河谷变宽;同时在凸岸接受沉积,形成边滩和河漫滩。但地壳抬生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加强,原来的河漫滩被抬到高处,形成阶地。(4分)

⒊ 论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类型。

答: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在固体的地球上层,存在比较刚性的岩石圈及其下伏较塑性的软流圈;较刚性的岩石圈可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板块,它们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进行大规模运移;海洋板块不断新生,又不断俯冲、消减到大陆板块之下;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岩石圈表面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6分)

板块边界有3种类型:①离散型边界,其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边界受拉张而分离;②会聚型边界,其两侧板块相向运动,可进一步分为俯冲型和碰撞型;③平错型边界,其两侧板块相互剪切滑动,通常既没有板块的生长,也没有板块的消亡。(4分)

课程号: 0102011

2008级《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

一、归类题(每空0.5分,共10分)

将下列物质或地质现象对应地归入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和构造变形中。

方解石、玄武岩、剪节理、砾岩、片麻岩、转换断层、矽卡岩、片岩、背斜、砂岩、 地震、辉石、大理岩、闪长岩、泥岩、安山岩、灰岩、高岭石、花岗岩、钾长石

⒈ 矿物:方解石、辉石、高岭石、钾长石。⒉ 岩浆岩: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花岗岩。⒊ 沉积岩:砾岩、砂岩、泥岩、灰岩。⒋ 变质岩:片麻岩、矽卡岩、片岩、大理岩。⒌ 构造变形:剪节理、转换断层、背斜、地震。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⒈根据不同高度上大气的不同特征,大气圈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 对流层 、 平流层 、

中间层 、 暖层 和 散逸层 等5个圈层。

⒉ 宇宙、地球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的分别是 H 、 Fe 、 O 。

⒊ 中心式火山喷发的3种形式是 猛烈式 、 宁静式 、 递变式 。

⒋ 古生代从老到新依次划分为 寒武纪 、 奥陶纪 、 志留纪 、 泥盆纪 、 石炭纪 、

二叠纪 等6个纪。

⒌ 地磁场的3要素包括 磁场强度 、 磁偏角 、 磁倾角 。

⒍ 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可将断层划分为 正断层 、 逆断层 、 走滑断层 、

⒎ 按照化学成分,矿物可分为 自然元素矿物 、 卤化物矿物 、 硫化物矿物 、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 、 含氧酸盐矿物 等5大类。

⒏ 占地壳总质量达85%的矿物种类是 硅酸盐矿物 。

⒐ 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冰斗 、 角峰 、 刃脊 、 冰蚀谷 。

⒑ 全球12大板块中,以大陆为主的板块有 欧亚板块 、 北美板块 、 南美板块 、

非洲板块 、 阿拉伯板块 和 南极洲板块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⒈ 深成侵入作用的侵入深度>3km,因此,在地表见不到深成侵入岩。( X )

⒉ 磁异常是由于太阳将大量的带电粒子抛向地球而引起的局部磁场的变化。( X )

⒊ 差异风化是由不同气候造成的。( X )

⒋ 矿物的物理性质仅由其物质组成所决定。( X )

⒌ 自地表向下,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 )

⒍ 任何沉积物只经过压实作用都可以转变为坚硬的岩石。( X )

⒎ 通常情况下,酸性岩浆的粘度比基性岩浆的粘度大。( √ )

⒏ 地下水的剥蚀作用以化学方式为主。( √ )

⒐ 土壤都是由残积物转变而形成的。( X )

⒑海洋上实测重力值通常大于与其纬度和海拔高度相同的陆地上的实测重力值。( √ )

四、名词解释(任选其中10个名词,每题2.5分,共25分)

⒈ 地层层序律:岩层形成后如未受到强烈的构造运动而颠倒原来的位置,则应该是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一层压一层,保持近水平的状态,延展到远处才逐渐尖灭。

⒉ 矿物:天然产出的单质或化合物。

⒊ 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矿物、岩石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⒋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

⒌ 地温梯度: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 m所升高的温度。

⒍ 波切台:在滨海区,由海蚀作用形成的、平缓的、向海洋方向倾斜的平台。

⒎ 食物链: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形成以食物为纽带的锁链关系。

⒏ 矿产资源:在岩石圈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利用价值的物质。

⒐ 自然环境: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⒑ 河流阶地:在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时期,形成河漫滩。后来下蚀作用加强,原有河漫滩相对升高,不会被一般洪水所淹没。这种由河漫滩转变形成的、分布于谷坡上的、较平坦的台阶状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⒒ 内生成矿作用:在岩石圈内通过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使有用物质聚集的过程。

⒓ 地质灾害:由于岩石圈的变形、变位、岩浆及水的活动、地球磁场和重力场等地质营力的因素,引起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毁或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五、论述题(共35分)

⒈以课间野外实习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为例,论述河流的侵蚀与沉积作用。(20分)

答:河流的下蚀作用是指河水以其自身的动力及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底部进行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过程。河流的侧蚀作用是指河水以其本身的动力和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进行破坏是河谷变宽、弯曲的过程。

河流的下蚀作用对河床的地部进行破坏,使河谷加深;同时通过向源侵蚀作用使河流的源头上移,河谷加长,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是侵蚀基准面,当河谷加深到侵蚀基准面时,河流的下蚀作用消失。

河流的侧蚀作用由横向环流引起,在河道弯曲处的凹岸,由侧蚀作用对河岸进行侵蚀,使河道变得弯曲,河谷变宽;同时在凸岸接受沉积,形成边滩和河漫滩。但地壳抬生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加强,原来的河漫滩被抬到高处,形成阶地。

河流的沉积作用是指当河水的动力不足以搬运碎屑时,河水中的碎屑从水体中分离沉淀,并形成沉积物的过程。要求

描述河流沉积物的主要存在场所、河流沉积物的主要特征(成分变化、分选、磨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等。

答题中野外实习内容占7分。要求能够举出在下苇甸-上苇甸、丁家滩一代所观察到的河流地质作用的相应现象,并分析其成因。

⒉ 论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划分结果。(8分)

答: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及其特征。地震波是由地震激发出来的弹性波,它分为体波和面波。其中,面波是沿地表面传播的,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意义不大。体波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介质的质点振动方向又进一步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过程中,P波较S波快,S波在液体中不能传播。

从地表向下大陆平均约33km处P波从7.00km/s突然增加到8.10km/s,横波也有突然的增加,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波速不连续面,即莫霍面。把莫霍面之上的固体地球部分称为地壳,莫霍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幔。

在大约2890km深处,P波从13.6km/s突然降到7.98km/s,S波向下消失了,这个面称为古登堡面,把古登堡面之上、莫霍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幔,古登堡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核。

根据地震波还可以把地球内部进一步划分为更多的次级圈层,如软流圈等。

⒊ 论述地层接触关系及其构造运动意义。(7分)

答: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它可以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两大类,其中不整合接触可进一步分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地层之间不同的接触关系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运动特点。

⑴ 整合接触是指新老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时代连续的接触关系。它表明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沉积作用是连续进行。

⑵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接触),其特点是新老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平行,但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它反映的是地壳下降接受沉积,接着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然后地壳再下降接受沉积。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

⑶角度不整合是指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以一定角度相交,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其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它反映了地壳下降接受沉积,接着地壳发生水平挤压运动,使岩层产生褶皱、断裂等变形,岩层伴随着水平方向缩短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升,在陆上环境下,变形的地层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然后地壳重新下降,接受沉积。新形成的地层与不整合面大致平行,但与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以一定的角度相交。角度不整合反映显著的水平挤压运动及伴随的升降运动。

课程号: 0102011

2008级《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一、归类题(每空0.5分,共10分)

将下列物质或地质现象对应地归入矿物、岩石、沉积地貌、剥蚀地貌和构造变形中。

方解石、玄武岩、剪节理、蘑菇石、沙漠、转换断层、高岭石、河漫滩、泥岩、U形谷、背斜、溶洞、辉石、 地震、大理岩、海蚀崖、洪积扇、灰岩、三角洲、钾长石

⒈ 矿物:方解石、高岭石、辉石、钾长石。⒉ 岩石:玄武岩、泥岩、大理岩、灰岩。⒊ 沉积地貌:沙漠、河漫滩、洪积扇、三角洲。⒋ 剥蚀地貌:蘑菇石、U形谷、溶洞、海蚀崖。⒌ 构造变形:剪节理、转换断层、背斜、地震。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据SiO2含量,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SiO2含量>65%的为__酸性 _,65~52%为___中性______,52~

45%为___基性_______,<45%为____超基性________。

2.古生代分为6个纪,从早到晚依次为 寒武纪 、 奥陶纪 、 志留纪 、___泥盆纪____、___石炭纪_____和 二叠纪 。

3.地壳中的元素依其丰度大小,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 O 、 Si 、 Al 、 Fe 、 Ca 。

4.干旱地区的湖泊化学沉积作用可划分为__碳酸盐沉积__、_硫酸盐沉积__和_卤化物沉积__三个阶段。

5.机械搬运作用的方式包括 推移 、 跃移 、 悬移 、 载移 。

6.从海岸线向深海方向,大西洋大陆边缘的地貌单元包括 大陆架 、 大陆坡 和 大陆基 。 7.按轴面产状,褶皱可分为四类,即___直立褶皱___、__斜歪褶皱____、__倒转褶皱__和___平卧褶皱_。 8.中心式火山喷发可分为 猛烈式 、 宁静式 和 递变式 等3种类型。

9.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冰蚀谷 、 冰斗 、 角峰 、 刃脊 。

10.在下苇甸——军庄野外地质考察路线中,见到的岩浆岩有 玄武岩 、 花岗岩 等种类;沉积岩有 砂岩 、 泥岩 等种类。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地球内部深度为60~250km范围内,因其物质完全处于熔融状态,故称为软流圈。(X )

2.差异风化是由不同气候造成的。( X )

3.深成侵入作用的侵入深度>3km,因此,在地表见不到深成侵入岩。(X )

4.冰川与一般冰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运动的冰体。( √ )

5.磁偏角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地磁轴之间的夹角。(X )

6.海岸线即陆壳与洋壳的分界线。( X )

7.地球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铁。( √ )

8.土壤都是由残积物转变形成的。( X )

9.在同一纬度和相同高度测得的重力值通常海面的比陆地的大。( √ )

10.承压水是分布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透水层中的地下水。( √ )

四、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0分)

⒈ 地层层序律:岩层形成后如未受到强烈的构造运动而颠倒原来的位置,则应该是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一层压一层,保持近水平的状态,延展到远处才逐渐尖灭。

2.岩溶作用: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并形成各种岩溶地貌的过程称为岩溶作用。

⒊ 变质结晶作用:指在原岩总体化学成分不变的条件下,形成新矿物或新矿物组合的作用。

4.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丰度)。

⒌ 地温梯度: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 m所升高的温度。

⒍ 向斜:通常为向下凹的褶曲,地层作对称重复分布出露,且核部地层新,翼部地层老。

⒎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

⒏ 地质灾害:由于岩石圈的变形、变位、岩浆及水的活动、地球磁场和重力场等地质营力的因素,引起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毁或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⒐ 磨圆度:在搬运过程中,碎屑颗粒的棱角磨损而接近圆弧形的程度。

⒑ 河流阶地:在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时期,形成河漫滩。后来下蚀作用加强,原有河漫滩相对升高,不会被一般洪水所淹没。这种由河漫滩转变形成的、分布于谷坡上的、较平坦的台阶状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⒒ 内生成矿作用:在岩石圈内通过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使有用物质聚集的过程。

⒓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运动的断层。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大气圈对岩石圈的作用。

答:大气圈对岩石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静止的大气对岩石圈表层的风化作用,以及风产生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2分)

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于大气、水、温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岩石或矿物在原地被破坏的过程。风化作用可进一步划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风化作用的产物主要有岩石和矿物碎屑、细小的粘土、土壤和风化壳(4分)。

风蚀作用是指风对地表的破坏作用,并在岩石圈表层形成各种风蚀地形,如风蚀蘑菇石、风蚀谷、风蚀城、风蚀穴、风蚀柱等。风的搬运作用是指风对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进行搬运的过程。随着风力减弱或者由于障碍物的阻挡作用,风所携带的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就会逐渐沉积,即风的沉积作用。风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往往

在原地和异地分别形成岩漠、戈壁和沙漠、黄土等。(4分)

⒉ 论述河流的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

答:河流的下蚀作用是指河水以其自身的动力及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底部进行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过程。河流的侧蚀作用是指河水以其本身的动力和所携带的碎屑对河床进行破坏是河谷变宽、弯曲的过程。(2分)

河流的下蚀作用对河床的地部进行破坏,使河谷加深;同时通过向源侵蚀作用使河流的源头上移,河谷加长,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是侵蚀基准面,当河谷加深到侵蚀基准面时,河流的下蚀作用消失。(4分)

河流的侧蚀作用由横向环流引起,在河道弯曲处的凹岸,由侧蚀作用对河岸进行侵蚀,使河道变得弯曲,河谷变宽;同时在凸岸接受沉积,形成边滩和河漫滩。但地壳抬生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加强,原来的河漫滩被抬到高处,形成阶地。(4分)

⒊ 论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类型。

答: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在固体的地球上层,存在比较刚性的岩石圈及其下伏较塑性的软流圈;较刚性的岩石圈可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板块,它们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进行大规模运移;海洋板块不断新生,又不断俯冲、消减到大陆板块之下;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岩石圈表面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6分)

板块边界有3种类型:①离散型边界,其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边界受拉张而分离;②会聚型边界,其两侧板块相向运动,可进一步分为俯冲型和碰撞型;③平错型边界,其两侧板块相互剪切滑动,通常既没有板块的生长,也没有板块的消亡。(4分)


相关内容

  • 2016园林艺术概论(期末考试)
  •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以下属于园林中水系设计要求是(). 1.0 分  A. 主次分明   B. 自成系统   C. 疏水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  D. 以上都是 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关于扬仁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 分  A. ...

  • 毛概模拟题A
  • „„„„„„„„„„„装„„„„„„„订„„„„„„„„线„„„„„„„„„装„„„„„„„„订„„„„„„„„„线„„„„„„„„„„广西财经学院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期末考试模拟题试卷(A)卷 适用班级:08 级本科各 ...

  • 2016尔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20) 姓名: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100.0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下面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依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分 ∙ A. 人的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认识 ∙ B. 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

  •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 ...

  • [电子商务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
  • <电子商务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总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 (每空1分,共15分) 一.填空: 1.互联网最基本的特征是互动.共享与廉价. 2.计算机网络系统由______主计算机系统(Host)____________.终端设备(Terminal)._________ ...

  • 超星[中国哲学概论]超级无敌全期末考试
  • <中国哲学概论>期末考试成绩:99.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单选题开始 1 佛教在()时期传入中国.(1.0分) 1.0 分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明帝 D.汉广帝 我的答案:C 单选题结束单选题开始 2 中国经学在春秋时期发端的明证不包括().(1.0 ...

  • [美术概论]期末考试100分
  •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是().(1.0分) ∙ A . 苏维埃共和国 ∙ ∙ 苏联 B . ∙ ∙ 巴黎公社 C . ∙ ∙ 第一国际 D . ∙ 我的答案:C 2 当代艺术作品<草船借箭>的创作者是以下哪位?()(1.0分) ∙ 方 ...

  • 2017尔雅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墨子·非乐>提出了民之巨患,其中不包括().(1.0 分) 1.0 分  A. 饥者不得食  B. 寒者不得衣  C. 劳者不得息  D. 贪者不得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 ()的出现意味着原始民主的消失 ...

  • 杭电选课推荐
  • ~~~~~~~~~~~~~~~~~~~~~~~~~~~~~~~~~~~~~~~~~~~~~~~~~~~~~~~~~~~~ #代表上课能学习一些东西的 #代表给分不错的 #注意分数的同学需要注意的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