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上颌骨囊肿临床路径

上颌骨囊肿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上颌骨囊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颌骨囊肿包括上颌骨囊肿(包括含牙囊肿、角化囊肿、根端囊肿、正中囊肿) (ICD10:S02.402)

行上颌骨囊肿刮治术(ICD-9-CM-3:76.7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临床检查存在上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 2. 影像学检查可见明确的上颌骨囊肿影像。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02.402上颌骨囊肿疾病编码。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 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 (3)血生化;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曲面断层及CT 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诊断有疑问时可行活检术;

(2)必要时行囊肿累及牙齿的根管治疗。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选择上颌骨囊肿刮治术,其适应证为: 1. 上颌骨囊肿诊断明确;

2. 全身情况可耐受麻醉和手术,危及生命的全身合并损伤已经得到有效处置,生命体征稳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2. 选用非限制级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0.5-1小时。上颌骨囊肿继发感染者按照治疗性用药原则使用。

(八)手术日。 为入院第3天。

1. 麻醉方式:局麻或全麻。 2. 术前用药:非限制级抗菌药物 (九)术后恢复。 住院2-4天。

1.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细胞分析和影像学检查。 2.术后选用非限制级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不超过48小时。

(十)出院标准。 1. 生命体征平稳。

2. 手术切口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无新鲜渗血。 3. 无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发生。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有影响手术的全身疾病或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 上颌骨囊肿行开窗引流术治疗不纳入路径。

二、上颌骨囊肿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颌骨囊肿(ICD-10:S02.402)

行上颌骨囊肿刮治术(ICD-9-CM-3:76.76)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上颌骨囊肿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上颌骨囊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颌骨囊肿包括上颌骨囊肿(包括含牙囊肿、角化囊肿、根端囊肿、正中囊肿) (ICD10:S02.402)

行上颌骨囊肿刮治术(ICD-9-CM-3:76.7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临床检查存在上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 2. 影像学检查可见明确的上颌骨囊肿影像。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02.402上颌骨囊肿疾病编码。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 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 (3)血生化;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曲面断层及CT 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诊断有疑问时可行活检术;

(2)必要时行囊肿累及牙齿的根管治疗。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选择上颌骨囊肿刮治术,其适应证为: 1. 上颌骨囊肿诊断明确;

2. 全身情况可耐受麻醉和手术,危及生命的全身合并损伤已经得到有效处置,生命体征稳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2. 选用非限制级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0.5-1小时。上颌骨囊肿继发感染者按照治疗性用药原则使用。

(八)手术日。 为入院第3天。

1. 麻醉方式:局麻或全麻。 2. 术前用药:非限制级抗菌药物 (九)术后恢复。 住院2-4天。

1.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细胞分析和影像学检查。 2.术后选用非限制级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不超过48小时。

(十)出院标准。 1. 生命体征平稳。

2. 手术切口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无新鲜渗血。 3. 无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发生。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有影响手术的全身疾病或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 上颌骨囊肿行开窗引流术治疗不纳入路径。

二、上颌骨囊肿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颌骨囊肿(ICD-10:S02.402)

行上颌骨囊肿刮治术(ICD-9-CM-3:76.76)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相关内容

  • 口腔一科临床诊疗指南
  • 牙源性颌骨囊肿 [概述] 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临床上分为根端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和角化囊肿. [临床表现] 颌骨内的囊性肿物,一般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逐渐增大可使颌骨膨隆造成面部畸形,同时骨质受压变薄,触诊时可有乒乓球样感. 根端囊肿系因龋坏致根尖肉牙肿演变而形成,囊肿部有失活牙齿(牙已拔 ...

  • 口腔科临床诊疗指南
  • xxxx人民医院 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科 下颌骨骨折 [概述] 下颌骨骨折按部位可分为颏部.体部.角部.支部及髁突部骨折:好发颏正中联合.颏孔区级髁突颈等部位:可单发.双发或粉碎:可分为闭合或开放性骨折. [临床表现] 1. 2. 3. 4. 伤处局部肿胀.压痛.并可发生皮下淤血. 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 ...

  •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正畸治疗的研究进展
  •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在正畸临床中很常见,是造成错畸形的常见原因.它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了错畸形的发展,常常导致牙列不齐.牙齿严重拥挤.咬合关系紊乱等,对口腔的功能和健康造成影响.田玉楼对1颗尖牙埋伏及2颗尖牙埋伏阻生患者各30例进行头颅定位侧位片的定点.测量.分析,得出2颗尖牙埋伏对矢状骨面型影响更大,Ⅲ ...

  • 口腔影像学
  • 2 早在1895年伦琴 宣布发现X线. 3 根尖片由美国人C.E.Kells 1896年4月或5月 拍摄了美国第一张根尖片. 4 体层摄影技术由意大利Vellebonna于1930年发明体层摄影机. 5 口腔介入放射学是研究在X线,灰阶超声或CT扫描等导向下进行穿刺活检或进行治疗的学科,是20世纪7 ...

  • 口腔科学知识要点
  • 牙体解剖&口腔生理 掌握 1.牙体结构:外形①牙冠:位于牙龈上可见的牙体部分 ②牙颈:牙冠与牙根的联合处 ③牙根:位于牙龈下在牙槽骨内的牙体部分. 牙面:唇面(颊面).舌面(腭面) .近中面.远中面.咬合面 (切嵴) 2.牙体组织:①牙釉质:位于牙冠最外层坚硬.有光泽的白色部分 ②牙本质:位 ...

  • 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 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供七.五年制学生用)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 课程号: 50300540(7年制) 50301140(5年制)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64 学分:4 二 .教学目的及要求 ...

  • 口腔医学历年考研真题
  • 口腔医学历年考研真题 标签: 口腔医学 考研 2009-06-27 13:34 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 一.名词解释 1.棘层松解 2.carcinoma in situ 3.缩余釉上皮 4.牙本质桥 5.牙本质发育不全症 6.联合突 7.透明牙本质 二.试述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 ...

  • 口腔选择题[1]
  • 1多形性腺为( b ). A .良性肿瘤,生长较快 B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C .恶性肿瘤,易复发 D .恶性肿瘤,生长较快 E .良性肿瘤,不复发 2( c )形成牙周膜. A .成釉器 B .牙蕾 C .牙囊 D .牙板剩余 E .牙乳头 3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称为( d ) ...

  • 口腔颌面部肿瘤
  • 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良性.恶性肿瘤和瘤样病变,良恶性肿瘤发生率之比约为2:1.其中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7%-20.5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5%-73.65%. 男女性发病率之比为2:1.40-60 岁为发病高峰,发生于,60 岁以前者占73.65%.肉瘤发生于40 岁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