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镇孙家村2017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根据自治区、贵港市关于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要求和港北区《关于实施“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意见》,结合张洪镇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主要目标
按照脱贫攻坚目标要求,我村未脱贫21户69人,2017年计划脱贫9户32人,占全村贫困人口69人的30.4%;实现扶贫对象生活稳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镇平均水平,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镇平均水平。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有合作组织、有公共服务场所、有安全饮用水、有新村新貌,真正让贫困户致富有路子、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安居乐业奔小康。
二、贫困户基本情况
2017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户共9户,32人。按致贫原因分类:因房1户、产业8户。按帮扶需求分类:需要扶持生产8户, 需要危房改造1户。
三、工作重点
根据旬邑县提出的“八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指导思想,结合孙家村实际,确定以下工作重点。
1、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以富硒产业为引领,打造特色品牌。大力打造孙家村富硒优质苹果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农民种苹果效益。形成一村一产业“一村一品”,推行“电商+现代农业”的电商扶贫模式,打造农业产业流通品牌。
2、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驻村单位咸阳市科技协会争取,向咸阳市交通局申请,计划对三组4条道路进行硬化,铺设水泥路面0.8公里。
3、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服务贫困户作用
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继续在贫困村深入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力争参保率达100%。推广贫困户人身意外保险,力争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以上。稳妥发展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补助、社会帮扶等形式。
4、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公益事业
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确保贫困人口参合率达100%,提升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资助贫困户购买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
5、大力引导社会帮扶参与
大力倡导企业帮扶。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收就业、捐资助贫,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大力表彰弘扬扶贫先进事迹、先进典范。
四、保障措施
(一) 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镇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一套高效、规范、务实的监督管理机制,形成规划高效实施、资金规范运转、队伍务实干事的管理模式。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明确职责,把规划的实施作为行政效能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专项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有效推动规划落实。坚持对规划实施实行动态监测、预警、分析,把握变化趋势,增强应变能力,确保总体目标实现。
(三) 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
张洪镇孙家村2017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根据自治区、贵港市关于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要求和港北区《关于实施“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意见》,结合张洪镇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主要目标
按照脱贫攻坚目标要求,我村未脱贫21户69人,2017年计划脱贫9户32人,占全村贫困人口69人的30.4%;实现扶贫对象生活稳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镇平均水平,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镇平均水平。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有合作组织、有公共服务场所、有安全饮用水、有新村新貌,真正让贫困户致富有路子、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安居乐业奔小康。
二、贫困户基本情况
2017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户共9户,32人。按致贫原因分类:因房1户、产业8户。按帮扶需求分类:需要扶持生产8户, 需要危房改造1户。
三、工作重点
根据旬邑县提出的“八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指导思想,结合孙家村实际,确定以下工作重点。
1、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以富硒产业为引领,打造特色品牌。大力打造孙家村富硒优质苹果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农民种苹果效益。形成一村一产业“一村一品”,推行“电商+现代农业”的电商扶贫模式,打造农业产业流通品牌。
2、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驻村单位咸阳市科技协会争取,向咸阳市交通局申请,计划对三组4条道路进行硬化,铺设水泥路面0.8公里。
3、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服务贫困户作用
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继续在贫困村深入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力争参保率达100%。推广贫困户人身意外保险,力争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以上。稳妥发展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补助、社会帮扶等形式。
4、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公益事业
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确保贫困人口参合率达100%,提升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资助贫困户购买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
5、大力引导社会帮扶参与
大力倡导企业帮扶。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收就业、捐资助贫,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大力表彰弘扬扶贫先进事迹、先进典范。
四、保障措施
(一) 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镇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一套高效、规范、务实的监督管理机制,形成规划高效实施、资金规范运转、队伍务实干事的管理模式。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明确职责,把规划的实施作为行政效能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专项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有效推动规划落实。坚持对规划实施实行动态监测、预警、分析,把握变化趋势,增强应变能力,确保总体目标实现。
(三) 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