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什么是"法治精神"?(1)

张文显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开栏语》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政法机关,在立法机关、政府部门,在法学界引起热烈反响。这篇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高层次的会议上提出“弘扬法治精神”,也是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后在法治建设上的又一个重要论述。

什么是“法治精神”?

正如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张文显在文中所说的那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是两个内容互相衔接的科学命题。前者之要旨在于强调法治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基本原则,诸如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后者之要旨在于强调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法治的普适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内,“法治精神”是一个融法治的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等为一体的科学命题。

如何“弘扬法治精神”?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陈国庆认为:“弘扬法治精神,就是要把作为普世价值的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既要坚持法治的一般原则和观念,又要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和有效地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论述,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与领会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精神,正确理解与把握“弘扬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面向政法机关,面向立法机关、政府部门,面向法学界开辟《弘扬法治精神三人谈》栏目,定期邀请三位法律专家、学者就“弘扬法治精神”这一论题进行阐述与探讨,为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法治精神”的良好舆论氛围提供理论支持。

最后,我们愿借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云腾的两句话作为本栏目的开栏宣言: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法治建设也是如此。没有精神之法治,犹如没有灵魂之人体。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锻造法治的内在品质,实在比盖大楼、造法条重要得多。

弘扬法治精神

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如此高层次的会议上提出“弘扬法治精神”,也是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后在法治建设上的又一个重要论述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如此高层次的会议上提出“弘扬法治精神”,也是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后在法治建设上的又一个重要论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是两个内容互相衔接的科学命题。前者之要旨在于强调法治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基本原则,诸如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后者之要旨在于强调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法治的普适精神。

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内,“法治精神”是一个融法治的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等为一体的科学命题。

法治精神就是善治精神

善治首先是依法而治。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治理方式,即法治和人治。实行善治就要彻底摒弃人治,实行法治。在当代中国,依法而治要求执政党共产党要依法执政,国家立法机关要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规范体系和法治资源,政府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正确适用法律,广大人民群众要自觉遵守法律,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善治其次是良法之治。法治之“法”应当是“良法”,即准确反映社会、自然以及人的发展规律、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并科学表述的法律,有利于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规范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是善待个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的法律。

法治精神就是民主精神

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世界上没有无民主的法治,也没有无法治的民主。法治的民主精神体现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且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城乡基层自治制度、企业与社团自治制度等;要继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法治精神就是人权精神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的精髓,法治的人权精神植根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用法律语言表述,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法律认真对待人权,另一方面人民认真对待法律。当前,弘扬法治的人权精神要求我们切实关注民生,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民生。

法治精神就是公正精神

公正精神就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公平正义与法治有着本质联系,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法治的美好形象。自古以来,人们都把法律看作公平正义的艺术,社会主义法律更应当成为公平正义的艺术。只有贯通公平正义的理念,法律才是受到普遍尊重的良法,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法治的公正精神首先体现为法律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体现为以法律公平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

法治精神就是理性精神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理性是与非理性和超理性相对的,理性精神也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人治需要依赖愚昧、无知、迷信、愚忠等非理性因素来支持,法治则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持。以科学精神审视人性,必然否定至善无瑕的“先知”、“超人”、“圣杰”的存在,人治的主张也就没有任何理论根据。邓小平同志以科学态度深刻地分析了斯大林、毛泽东晚年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失误和错误,揭示了对个人迷信导致人亡政息的规律,并反复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并且是很危险的。搞人治靠不住,还是搞法治靠得住,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法治的科学精神还要求我们用开放的眼光和心境对待外国的和历史的法治经验,继承人类共同的法治文明成果。

法治精神就是和谐精神

法治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法治精神的核心亦不同。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精神凸现为法治精神之核心。将和谐精神作为法治精神的核心,关键是用和谐精神统领法律价值体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最终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超越西方传统法治而走向善治。

总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法治精神”的命题内涵丰富而深刻,我们要认真研究、传播和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之成为民众精神和社会理想,大力促进法治精神从理论和文化形态转化为具体的法律原则、规则、概念和技术,转化为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开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张文显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开栏语》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政法机关,在立法机关、政府部门,在法学界引起热烈反响。这篇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高层次的会议上提出“弘扬法治精神”,也是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后在法治建设上的又一个重要论述。

什么是“法治精神”?

正如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张文显在文中所说的那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是两个内容互相衔接的科学命题。前者之要旨在于强调法治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基本原则,诸如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后者之要旨在于强调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法治的普适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内,“法治精神”是一个融法治的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等为一体的科学命题。

如何“弘扬法治精神”?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陈国庆认为:“弘扬法治精神,就是要把作为普世价值的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既要坚持法治的一般原则和观念,又要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和有效地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论述,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与领会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精神,正确理解与把握“弘扬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面向政法机关,面向立法机关、政府部门,面向法学界开辟《弘扬法治精神三人谈》栏目,定期邀请三位法律专家、学者就“弘扬法治精神”这一论题进行阐述与探讨,为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法治精神”的良好舆论氛围提供理论支持。

最后,我们愿借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云腾的两句话作为本栏目的开栏宣言: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法治建设也是如此。没有精神之法治,犹如没有灵魂之人体。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锻造法治的内在品质,实在比盖大楼、造法条重要得多。

弘扬法治精神

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如此高层次的会议上提出“弘扬法治精神”,也是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后在法治建设上的又一个重要论述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如此高层次的会议上提出“弘扬法治精神”,也是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后在法治建设上的又一个重要论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是两个内容互相衔接的科学命题。前者之要旨在于强调法治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基本原则,诸如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后者之要旨在于强调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法治的普适精神。

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内,“法治精神”是一个融法治的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等为一体的科学命题。

法治精神就是善治精神

善治首先是依法而治。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治理方式,即法治和人治。实行善治就要彻底摒弃人治,实行法治。在当代中国,依法而治要求执政党共产党要依法执政,国家立法机关要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规范体系和法治资源,政府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正确适用法律,广大人民群众要自觉遵守法律,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善治其次是良法之治。法治之“法”应当是“良法”,即准确反映社会、自然以及人的发展规律、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并科学表述的法律,有利于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规范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是善待个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的法律。

法治精神就是民主精神

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世界上没有无民主的法治,也没有无法治的民主。法治的民主精神体现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且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城乡基层自治制度、企业与社团自治制度等;要继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法治精神就是人权精神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的精髓,法治的人权精神植根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用法律语言表述,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法律认真对待人权,另一方面人民认真对待法律。当前,弘扬法治的人权精神要求我们切实关注民生,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民生。

法治精神就是公正精神

公正精神就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公平正义与法治有着本质联系,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法治的美好形象。自古以来,人们都把法律看作公平正义的艺术,社会主义法律更应当成为公平正义的艺术。只有贯通公平正义的理念,法律才是受到普遍尊重的良法,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法治的公正精神首先体现为法律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体现为以法律公平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

法治精神就是理性精神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理性是与非理性和超理性相对的,理性精神也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人治需要依赖愚昧、无知、迷信、愚忠等非理性因素来支持,法治则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持。以科学精神审视人性,必然否定至善无瑕的“先知”、“超人”、“圣杰”的存在,人治的主张也就没有任何理论根据。邓小平同志以科学态度深刻地分析了斯大林、毛泽东晚年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失误和错误,揭示了对个人迷信导致人亡政息的规律,并反复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并且是很危险的。搞人治靠不住,还是搞法治靠得住,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法治的科学精神还要求我们用开放的眼光和心境对待外国的和历史的法治经验,继承人类共同的法治文明成果。

法治精神就是和谐精神

法治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法治精神的核心亦不同。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精神凸现为法治精神之核心。将和谐精神作为法治精神的核心,关键是用和谐精神统领法律价值体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最终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超越西方传统法治而走向善治。

总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法治精神”的命题内涵丰富而深刻,我们要认真研究、传播和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之成为民众精神和社会理想,大力促进法治精神从理论和文化形态转化为具体的法律原则、规则、概念和技术,转化为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开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相关内容

  • 中国离真正的法制社会还有多远???
  • 中国迈向法制社会的步伐该如何跨越 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家治理法治化包括治理体系法制化和治理能力法治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接受专访时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一整套制度构成的,国家治理制度只有上升为宪法和法律,实现法制 ...

  • 法律人必看的十本经典著作
  • 法律人必看的十本经典著作(岳运生) 2008-11-19 08:59 1.<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林达 一本美籍华人写的关于美国社会的故事性书籍,让人感觉在美国,法律就是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日常的存在.在这本书里,作者以独特又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血肉丰满的 ...

  • 法治观念的误区
  • 法治观念的误区 论文作者:张龙 论文类别:法学理论 当代中国,法治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这无疑令人欣喜,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发现:时下流行的许多貌似合理的法治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蜕变为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泥沼和误区.这表现在许多方面,现择其要者略加论述. (一)关于传统 所谓传统"是一种历史上形成并 ...

  • 法理学课程论文
  • 浅谈中国法理学建构 内容摘要:转型期的中国正在面临着许多问题,中国法学何去何从,究竟怎样的法学构建适合中国的发展,成为当下法学家们思考的问题,文章从近年来中国法学界对转型期中国法学发展的讨论出发,试从立法观念的个体性,私法精神的基础性,儒家文化的精神性三个方面浅析中国法理学构建中的问题,旨在表明对转 ...

  •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2010年01月01日 星期五 17:07 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名单(191位) (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法学理论(24人) 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葛洪义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丕祥 江苏 ...

  • 夯实基层基础 提升法学会整体工作水平
  • 发布:2016-05-06 09:21:45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 ] 在湖北省法学会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乐泉 (2016年4月24日) 湖北省法学会工作有比较好的基础,工作有特点.有成效.有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坚持立足自身实际,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充分利用湖北 ...

  • 法理学讲义_张文显(第三版)
  • 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讲义 第七章 法的要素 第二节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释义 (一)概念:有法律意义的概念,是认识法律和表达法律的认识之网上的纽结,即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一般法律概念:适用于整个法领域的概念 部门法律概念:仅适用于某一法领域的 ...

  • 烟台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
  • 烟台大学 一.学校简介: 烟台大学(Yantai University)是山东省一所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门类齐全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位于烟台市高新区(莱山区),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育人.治学的理想场所. 烟台大学创建于1984年7月,是经原国家教委特批,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 ...

  • 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 21 卷第 5 期 2006年10 月 宿 州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of 5uzhou Col lege V ol . 2 1 , N o . 5 Oct . 2 0 0 6 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王 刚 (阜阳师范学院 政法系, 安徽 阜阳 236032)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