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

农五师小学 马美洁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感知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多种感官参与,帮学生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的形成过程。

2、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1分=60秒”。

3、经历观察、实践活动等探索新知的过程,发展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08年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的场景,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2、通过观看生活中的1秒发生的事情,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时间概念。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钟、各种类型的钟表。

学习者分析:

通过以前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已对1分、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时、分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

往感觉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秒的意义。

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趣法、实践探索法、合作交流法、体验感悟法等方法,配合现在代化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索问题的积极的状态。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等,感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的教学内容《秒的认识》。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学生能感受到时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了“学看钟表”,知道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快到几时”、在本册“时分的认识”中已经知道了1时=60分。在这个基础上来学习时间单位“秒”和“1分=60秒”,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看似简单,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刻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利用小闹钟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秒针;通过倾听、亲身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对“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逐步建立表象,最后达到在学生的头脑中“秒”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是与自己的某一动作相联系的,在多次体验中,最终使学生能够脱离钟表,准确地判断几秒、十几秒,甚至1分钟的长短,使秒的概念真正内化。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吗? 生:记得。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课件出示“奥运会开幕式”前壮观场面)。

师生一起看课件:10、9、8、7、6(一起数)5、4、3、2、1。 师:刚才我们一起数10、9、8、7、表示的是什么?

生:表示的是奥运会还有几秒就开始了。

师:表示的是秒对吗?

生:对。

师:秒是用来表示什么的单位?

生:时间单位。

师:为什么我们不用时间单位时、分来表示呢?

生:时间太长了。

师:等的时间太长了。计量比分更小的时间用时间单位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生活中,秒的使用最多、最广泛的地方就是在倒计时中的使用,以“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为情景引入新课,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使学生直观了解生活中“秒”的存在,初步感知秒的长短,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为认识“秒”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钟表,认识秒针和1秒。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闹钟或手表,仔细观察钟面,它是怎么表示秒的?

(1)电子钟表:你拿的是电子钟表,电子钟表上有秒,找到了吗?说一说你的表是怎么表示秒的?老师这里有块大的,你能读出现在的时刻吗?第二块钟表的时间大家一起读。

(2)钟表:电子表上有秒,钟表上也有秒,谁来说一说,你的钟表是怎么表示秒的?

生:用秒针。

师:哪一根针是秒针?

生:最长的,最细的,红色的,走的最快的……

师:对,钟面上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针就是秒针。(引导学生观察三根针,并认识秒针的特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

师:大家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新知识,那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多长时间?(课件演示嗒)再来一次(嗒),你听到了什么?谁来学一学?

生:指明几个学生学:嗒、嗒、嗒。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嗒、嗒、嗒。你发现了什么?

生:时钟嗒的一声秒针走了一小格,这一小格就是1秒。

师:对,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自己带来的钟表。在原由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有关“秒”的认识。用秒针走动和嘀答声加深对秒的印象,体会“1秒”的长短。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2、认识几秒。

师:那秒针走一大格是多少时间呢?

生:是5秒。

师:好,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课件)请看,秒针指向哪?我们让秒针开始走动,你发现了什么?

生:秒针走了5个小格也就是一个大格,是5秒。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段时间又是多少呢?(15秒)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不能运用到我们的乘法口诀?好方法学会了吗?

师:谁来说一说秒针走过了多少秒?(32秒)说说你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也来拨拨钟吧,看,像老师这样,秒针从5走到了7,是10秒。先别急,听清要求,每个同学拨一次,其余的同学认真观察,秒针从哪走到了哪,是几秒?

【设计意图:秒针走1格是1秒,走5格就是5秒,让学生经历5秒是由5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运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几秒的方法,再让学生亲生体验拨钟,巩固算秒的方法。】

3、体验1秒。

师:(出示课件)看,秒针跑得可高兴了,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节奏感。我们跟着秒针的节奏拍一拍。师示范一次,学生跟着拍。

师:节奏感真不错,我们拍一下就是1秒。

师:1秒钟还能干什么?请在1秒钟内做你喜欢的事情,你想做什么?准备好了吗?开始!

【设计意图:用秒针走动和嘀答声加深孩子们对秒的印象,本环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进行多层次体验,如听一听秒针的声音、学一学秒针走动的节奏、做一做1秒的动作,亲身体验1秒,体会“1秒”的长短,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4、体验10秒:

师:大家真了不起,数的真有节奏感,小闹钟也想和你们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10秒小闹钟,先介绍一下游戏规则:闭上眼睛,当我说开始时,秒针开始走动,当你感觉10秒到了,就举手示意我,看谁是个合格的小闹钟?来,闭上眼睛,准备,开始!

真好,虽然是第一次当小闹钟,但很多同学都能做个称职的小闹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还想再来一次吗?15秒小闹铃,准备,开始!

这次称职的小闹钟更多了!

【设计意图:在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把握秒针走动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小闹钟的游戏,验证自己的方法对秒针走动的节奏是不是把握的很到位。】

5、揭示“分”和“秒”的关系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观察力,(出示课件),请看大屏,注意了:秒针在哪里?它又细又长跑得快,咱们1、3、5、7组的同学把它盯紧了,看秒针走了多少小格。同时,剩下的同学看到分针了吗?哦,它们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的任务就是观察分针有什么变化。开始!

生汇报交流,师讲解并板书:

同时 分针走1小格 秒针走1圈

1分 60秒

【设计意图:1分=60秒是本课的难题。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通过演示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60小格。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的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

6、体验1分钟

师:1秒嗒的一声就过去了,我们只能拍拍肩、跺跺脚、打一个响指,那1分钟我们能干什么,想体验吗?(想)想想你要做什么?(播放1分钟的音乐,生做自己喜欢的事)。

音乐停,生汇报自己在1分钟做了什么?

师:1分钟还能做什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放松休息的同时亲身体验一分钟,使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在做中感受并体验“1分”的长短,感受一分钟的价值。】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师:像这样有关时间的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看,你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吗?

2、找生活中的秒

师: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用到了秒?(生说生活中用到秒的地方)

3、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看,赛跑的成绩也是用秒来计量的。(出示课件)(强调跑的越快用的时间越短)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做练习,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秒的认识》,认识了时间单位秒,知道了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1分=60秒,并且我们感受到了1秒钟真的很短,短的我们只能在1秒钟拍一拍肩、跺一跺脚、打一个响指……但是,如果我们能好好地珍惜每一秒,它将能创造出想象不到的价值……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梳理所学的新知识。】

五、欣赏、感悟

师:同学们,你们都在为1秒而感叹吧,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有限啊,让我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吧。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平台,向学生展示1秒钟内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既可以促进学生加深秒的认识,又便于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突出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感悟中说出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六、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分针走1小格

1分 同时 秒针走1圈 60秒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

农五师小学 马美洁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感知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多种感官参与,帮学生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的形成过程。

2、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1分=60秒”。

3、经历观察、实践活动等探索新知的过程,发展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08年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的场景,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2、通过观看生活中的1秒发生的事情,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时间概念。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钟、各种类型的钟表。

学习者分析:

通过以前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已对1分、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时、分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

往感觉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秒的意义。

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趣法、实践探索法、合作交流法、体验感悟法等方法,配合现在代化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索问题的积极的状态。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等,感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的教学内容《秒的认识》。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学生能感受到时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了“学看钟表”,知道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快到几时”、在本册“时分的认识”中已经知道了1时=60分。在这个基础上来学习时间单位“秒”和“1分=60秒”,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看似简单,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刻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利用小闹钟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秒针;通过倾听、亲身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对“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逐步建立表象,最后达到在学生的头脑中“秒”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是与自己的某一动作相联系的,在多次体验中,最终使学生能够脱离钟表,准确地判断几秒、十几秒,甚至1分钟的长短,使秒的概念真正内化。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吗? 生:记得。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课件出示“奥运会开幕式”前壮观场面)。

师生一起看课件:10、9、8、7、6(一起数)5、4、3、2、1。 师:刚才我们一起数10、9、8、7、表示的是什么?

生:表示的是奥运会还有几秒就开始了。

师:表示的是秒对吗?

生:对。

师:秒是用来表示什么的单位?

生:时间单位。

师:为什么我们不用时间单位时、分来表示呢?

生:时间太长了。

师:等的时间太长了。计量比分更小的时间用时间单位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生活中,秒的使用最多、最广泛的地方就是在倒计时中的使用,以“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为情景引入新课,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使学生直观了解生活中“秒”的存在,初步感知秒的长短,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为认识“秒”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钟表,认识秒针和1秒。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闹钟或手表,仔细观察钟面,它是怎么表示秒的?

(1)电子钟表:你拿的是电子钟表,电子钟表上有秒,找到了吗?说一说你的表是怎么表示秒的?老师这里有块大的,你能读出现在的时刻吗?第二块钟表的时间大家一起读。

(2)钟表:电子表上有秒,钟表上也有秒,谁来说一说,你的钟表是怎么表示秒的?

生:用秒针。

师:哪一根针是秒针?

生:最长的,最细的,红色的,走的最快的……

师:对,钟面上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针就是秒针。(引导学生观察三根针,并认识秒针的特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

师:大家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新知识,那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多长时间?(课件演示嗒)再来一次(嗒),你听到了什么?谁来学一学?

生:指明几个学生学:嗒、嗒、嗒。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嗒、嗒、嗒。你发现了什么?

生:时钟嗒的一声秒针走了一小格,这一小格就是1秒。

师:对,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自己带来的钟表。在原由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有关“秒”的认识。用秒针走动和嘀答声加深对秒的印象,体会“1秒”的长短。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2、认识几秒。

师:那秒针走一大格是多少时间呢?

生:是5秒。

师:好,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课件)请看,秒针指向哪?我们让秒针开始走动,你发现了什么?

生:秒针走了5个小格也就是一个大格,是5秒。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段时间又是多少呢?(15秒)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不能运用到我们的乘法口诀?好方法学会了吗?

师:谁来说一说秒针走过了多少秒?(32秒)说说你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也来拨拨钟吧,看,像老师这样,秒针从5走到了7,是10秒。先别急,听清要求,每个同学拨一次,其余的同学认真观察,秒针从哪走到了哪,是几秒?

【设计意图:秒针走1格是1秒,走5格就是5秒,让学生经历5秒是由5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运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几秒的方法,再让学生亲生体验拨钟,巩固算秒的方法。】

3、体验1秒。

师:(出示课件)看,秒针跑得可高兴了,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节奏感。我们跟着秒针的节奏拍一拍。师示范一次,学生跟着拍。

师:节奏感真不错,我们拍一下就是1秒。

师:1秒钟还能干什么?请在1秒钟内做你喜欢的事情,你想做什么?准备好了吗?开始!

【设计意图:用秒针走动和嘀答声加深孩子们对秒的印象,本环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进行多层次体验,如听一听秒针的声音、学一学秒针走动的节奏、做一做1秒的动作,亲身体验1秒,体会“1秒”的长短,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4、体验10秒:

师:大家真了不起,数的真有节奏感,小闹钟也想和你们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10秒小闹钟,先介绍一下游戏规则:闭上眼睛,当我说开始时,秒针开始走动,当你感觉10秒到了,就举手示意我,看谁是个合格的小闹钟?来,闭上眼睛,准备,开始!

真好,虽然是第一次当小闹钟,但很多同学都能做个称职的小闹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还想再来一次吗?15秒小闹铃,准备,开始!

这次称职的小闹钟更多了!

【设计意图:在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把握秒针走动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小闹钟的游戏,验证自己的方法对秒针走动的节奏是不是把握的很到位。】

5、揭示“分”和“秒”的关系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观察力,(出示课件),请看大屏,注意了:秒针在哪里?它又细又长跑得快,咱们1、3、5、7组的同学把它盯紧了,看秒针走了多少小格。同时,剩下的同学看到分针了吗?哦,它们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的任务就是观察分针有什么变化。开始!

生汇报交流,师讲解并板书:

同时 分针走1小格 秒针走1圈

1分 60秒

【设计意图:1分=60秒是本课的难题。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通过演示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60小格。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的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

6、体验1分钟

师:1秒嗒的一声就过去了,我们只能拍拍肩、跺跺脚、打一个响指,那1分钟我们能干什么,想体验吗?(想)想想你要做什么?(播放1分钟的音乐,生做自己喜欢的事)。

音乐停,生汇报自己在1分钟做了什么?

师:1分钟还能做什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放松休息的同时亲身体验一分钟,使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在做中感受并体验“1分”的长短,感受一分钟的价值。】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师:像这样有关时间的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看,你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吗?

2、找生活中的秒

师: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用到了秒?(生说生活中用到秒的地方)

3、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看,赛跑的成绩也是用秒来计量的。(出示课件)(强调跑的越快用的时间越短)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做练习,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秒的认识》,认识了时间单位秒,知道了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1分=60秒,并且我们感受到了1秒钟真的很短,短的我们只能在1秒钟拍一拍肩、跺一跺脚、打一个响指……但是,如果我们能好好地珍惜每一秒,它将能创造出想象不到的价值……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梳理所学的新知识。】

五、欣赏、感悟

师:同学们,你们都在为1秒而感叹吧,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有限啊,让我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吧。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平台,向学生展示1秒钟内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既可以促进学生加深秒的认识,又便于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突出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感悟中说出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六、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分针走1小格

1分 同时 秒针走1圈 60秒


相关内容

  • 小学1--6年级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 小学1-6年级汉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一年级汉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正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字母和音节. (2)认识常用汉字800个左右,学会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3)会写汉字 ...

  • 生活中的读与写教案
  • 第一单元 应用识字 1.有趣的汉字(一)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学习组词,建议认生字时学生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有些图就成了最早的文字-----象形字. 二.认 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三.写 在田字格中书写"人.口.手.足 ...

  • 教学法教学大纲
  • <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说明:本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将来如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教育的方法,完成数学教育的任务.数学是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每个人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向学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的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向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 ...

  •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
  •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实施性课程标准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名称:幼儿计算教学法 开设学期:一学期 开设年级:一年级上 编撰人员:XXX 绵阳广播电视大学XX 分校 二0一四年 五 月 <幼儿计算教学法>实施性课程标准 目 录 一.教材基本信息-------------- ...

  •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生活化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从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和学生过的教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活动理解教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结构. 2.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 学习数学唯一正 ...

  • 认识角教学设计意图
  • 认识角教学设计意图 <认识角>是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这是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备课前,我们应先了解认识图形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以便于如何结合前后知识点来设计本课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首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直 ...

  • 安溪完小送教上门教案
  • 罗坪乡安溪完小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案 教学内容:学会a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 1.a.o.e的音.形教学. 2.掌握o的发音,学 ...

  • 认识角说课稿
  • <认识角>说课 亲爱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角>.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 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说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认识角>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它作为小学数学&qu ...

  • [生活与哲学]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 滕海波 招远一中 电话:[1**********]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课标要求: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实践的含义. ...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说课稿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泰州市大冯中心小学 戴前杰 一.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应促进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他提出"最近发展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