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版)

一、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发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多急骤,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状,小婴儿常伴拒奶、呕吐、腹泻等;

2.肺部体征:早期或小婴儿可不明显,后期可闻及中、细湿罗音;重症病儿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快超过40次/min;可出现点头呼吸、三凹征,口周、指甲青紫。叩诊可呈浊音。听诊两肺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若有病灶融合扩大,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3.合并心衰时患儿脸色苍白或发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呼吸频率超过60次/min(除外体温因素)或出项奔马律及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4.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2)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5.胸部X线摄片或透视见肺纹理增粗,有点状、斑片状阴影或大片融合病灶。若病程较长大于2周、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肺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 一般治疗:患儿宜减少活动,室内空气清新,饮食宜清淡。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输血浆或新鲜全血等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

2. 病原治疗:初始治疗是经验性的,不能因等待病原学检测而延误治疗。根据病情或病原学检查结果,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选择最佳给药方案,及时、足量、必要时联合应用;

3. 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疗,雾化治疗,防治水、电解质失衡;

4. 重症患儿宜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酚妥拉明,酌情加用阿拉明或多巴胺。严重肺炎,喘憋不能缓解者,可短期

应用皮质激素;

5. 防治并发症及合并症:及时纠正心衰、呼衰、•胃肠功能衰竭、脓胸及脓气胸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8.001支气管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尿常规、粪常规; (2)胸片;

(3)细菌病原学检查; (4)血支原体、衣原体测定; (5)血气分析;

(6)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7)心电图。 2.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七)入院后3-5天。

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血气分析检查;

(3)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 (4)细菌病原学复查; (5)肺CT。

2.必要的告知: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现,及时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八)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九)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CRP、肝肾功能; 2.胸片。

(十)出院标准。

1.咳嗽明显减轻,一般状况良好; 2.连续3天腋温<37.5℃; 3.X线胸片显示炎症吸收好转。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难治性肺炎:即对常规抗感染治疗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不退、肺炎体征没有明显缓解,需要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2)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需要加用其他治疗方案;

(3)肺炎吸收不明显。

2.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2000—3000元。

二、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0–14天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版)

一、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发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多急骤,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状,小婴儿常伴拒奶、呕吐、腹泻等;

2.肺部体征:早期或小婴儿可不明显,后期可闻及中、细湿罗音;重症病儿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快超过40次/min;可出现点头呼吸、三凹征,口周、指甲青紫。叩诊可呈浊音。听诊两肺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若有病灶融合扩大,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3.合并心衰时患儿脸色苍白或发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呼吸频率超过60次/min(除外体温因素)或出项奔马律及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4.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2)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5.胸部X线摄片或透视见肺纹理增粗,有点状、斑片状阴影或大片融合病灶。若病程较长大于2周、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肺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 一般治疗:患儿宜减少活动,室内空气清新,饮食宜清淡。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输血浆或新鲜全血等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抵抗力;

2. 病原治疗:初始治疗是经验性的,不能因等待病原学检测而延误治疗。根据病情或病原学检查结果,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选择最佳给药方案,及时、足量、必要时联合应用;

3. 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疗,雾化治疗,防治水、电解质失衡;

4. 重症患儿宜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酚妥拉明,酌情加用阿拉明或多巴胺。严重肺炎,喘憋不能缓解者,可短期

应用皮质激素;

5. 防治并发症及合并症:及时纠正心衰、呼衰、•胃肠功能衰竭、脓胸及脓气胸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8.001支气管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尿常规、粪常规; (2)胸片;

(3)细菌病原学检查; (4)血支原体、衣原体测定; (5)血气分析;

(6)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7)心电图。 2.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七)入院后3-5天。

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血气分析检查;

(3)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 (4)细菌病原学复查; (5)肺CT。

2.必要的告知: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现,及时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八)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九)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CRP、肝肾功能; 2.胸片。

(十)出院标准。

1.咳嗽明显减轻,一般状况良好; 2.连续3天腋温<37.5℃; 3.X线胸片显示炎症吸收好转。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难治性肺炎:即对常规抗感染治疗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不退、肺炎体征没有明显缓解,需要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2)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需要加用其他治疗方案;

(3)肺炎吸收不明显。

2.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2000—3000元。

二、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0–14天


相关内容

  • 临床路径儿科(4个)
  •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ICD-10:A08.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 ...

  • 新生儿肺炎临床路径
  • 新生儿肺炎临床路径 一.新生儿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肺炎(ICD-10:P23.9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新生儿吸入 ...

  • 临床路径季度分析报告
  • 2014年第一季度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统计分析 2014年,我院不断深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 ...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 (试行)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ICD-10:J06.9)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1. 诊断 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 ...

  • 2015年临床路径总结
  • 2015年单病种及临床路径实施工作总结 自2010年我院开展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我院共开 展选择急性心梗.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缺血性脑梗死4个单 病种质量控制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肾结石行经 皮肾镜碎石术.腹股沟疝.输卵管妊娠.计划性剖宫产.股骨干骨折. 凹陷性颅骨骨 ...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流程 (2015年版)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 –10:J18.0). (二)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 及ECHO 病毒. ...

  • 药讯内容医院抗菌药医嘱点评汇总
  • 2012年三季度处方点评小结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处方点评制度,本着促进本院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适度之目的,对处方实行综合评价.现将各门诊2011年第三季度的处方点评小结如下: 一. 资料 从2012年7-9 ...

  • 2013年修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2013年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的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 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 临床 ...

  • 继续教育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答案
  • 我国哪种细菌引起的痢疾为常见 D. 福氏志贺菌 人类幼年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生水痘,病毒愈后潜伏当免疫低下时发 A 最早应用于临床的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是 C. 青霉素G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最常见的骨感染类型,经常发生于:A 特异性骨与关节感染主要是 C . 以下属于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的是 A 流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