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胡中锋李甜

教育导刊 2009年10期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区域性教育资源的差异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教育资源事实上的不均等,引发了诸如“择校热”等社会现象,各地政府虽然出台了禁止“择校”的政策规定,但无法根本解决城市中小学教育多年来面临的“择校”难题,“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成为人民面临的实际问题。2006年全国“两会”,就有人大代表呼吁“建立学区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扼杀择校风”,认为“只有使各公办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均衡,为群众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才能解决‘择校’问题,真正解除群众的‘择校费’负担”。学区化管理为进一步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教育软硬件的实用效果,增强学校间协作,促进教育公平,解决择校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学区和学区化管理的内涵

  (一)学区

  学区是由不同层次且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若干所学校组成的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及共同发展的协作体,是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线,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建立的,为儿童提供公共教育的区域单位。

  学区有以下几层含义:①学区是一个教育管理单元。学区是最基层的教育行政单位,它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管理区域内的学校。②学区是一个教育资源配置单元。学区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负责辖区内学校的经费预算编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事务,统筹辖区内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对各校的管理。③学区是一个为儿童提供公共教育的区域单元。儿童不论是否属学区中心校所在的乡(镇),都可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学区内的学校入学。④ 学区还是一个教育教研活动的单元。①

  学区的建立是在县(市)域范围内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按人口分布状况、学校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和今后教育规模等因素,将全县(市)划分为若干个学区,每个学区设立一个学区中心校,由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同时相应撤销乡(镇)中心校(总校)。②

  (二)学区化管理

  “学区化管理”是在原有的区域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之间的一种以空间地域范围为界限,以地域内所有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为内容的新教育单元。在层次上,它处于“区”和“校”之间;从内容上,它处于“区内全部教育资源”和“校内单一教育资源”之间;从管理上,它处于“区内条块化管理”和“校内综合化管理”之间。

  “学区化管理”新的含义不同于以往一般化的“中心校式”的学区管理概念,而是更加强调“大教育”体系内部的纵横逻辑联系和结构优化,以获取更大效益为目标,进行一系列的人、财、物资源的调整。其特点是学区管理组织结构呈扁平状态,大量的信息更新、交易、评价、反馈工作通过网络异地实现,学校工作网络并未新建机构,而是整合现有管理资源,大大减少组织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③

  这是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纵向上看,强调在学区内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基层单元,保持从学前、小学、初中到高中、职业教育等教育链条的连贯性,构建提高国民素质的“大素质教育”的整体框架,打破原有各类教育之间的传统壁垒,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横向上看,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优质均衡”和“精品战略”,学区内各级教育机构在教育硬件资源上可以充分共享(体育设施、教育、教学场所),更可以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共享各自的课程资源,使得以往的校本课程真正能够成为学区的课程,从而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④

  二、学区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一是依据G管理理论。G管理模式(general management system)是以多维博弈人性假设、资源动态重组假设、有限目标假设这三大假设为理论基础,以权力(P)、经济力(E)、知识力(K)和文化力(C)四种内在场力分析为线索,沿着“人、制度、创新”基本思想路线,通过构造G当量——管理等级评价体系,使企业同时达到经营最优境界和管理最优境界的原创性极强的前沿管理理论体系和标准化管理实战操作系统。⑤

  二是依据地理学科中区域规划理论,整体分析区域内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相互之间组合的结构特征,找出空间分布和结构分布均衡化的主导因素。⑥

  三是依据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充分认识到区域教育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教育创新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教育人力资源的高效开发与有效管理。⑦

  四是依据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学区化管理的设计更深刻的内涵是对现有区域教育管理中条块分工、系统割裂式的管理组织结构的一种变革,这种变革是根本性的组织变革,但在实施中又是渐进式的。⑧

  五是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TQM的基本要求是“三全一多样”,即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程性和全员性,以及质量管理方法的多样性。TQM是一种在组织内部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方法,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在尊重人的价值的前提下,注重战略规划、全员参与、团队精神、协调工作等。⑨

  三、美国的学区化管理模式介绍

  美国的学区化管理源自于美国宪法的保留条款,“凡是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事务都归地方管理”,教育即是其中之一。

  美国中小学管理各州不一,但基本上都实行学区管理,其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美国学区管理基本架构

  学区是在郡(county)的层次上使用的概念,一个州下面可以有若干个郡,郡下面设学区;一个郡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学区,一个学区由若干个学片组成。以纳什维尔为例,纳什维尔市实际上属于Davidson County,纳什维尔的学区实际上叫Davidson County学区,这个郡只有一个学区,下面分设九个学片,这九个学片分别分布于郡下属的各个城市中,如纳什维尔市等。学生基本上也是在学片范围内就近入学,但是也可以选择不在本学片的学校中就读。

  学区最高管理机构是“校董会”(School Board),校董会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兼职的,由各个学片的代表组成,这些代表不仅是兼职的,而且基本上都是非教育界的人士,主要是社区中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热心教育的民众代表,有时也可能是学生家长。

  校董会对于学区的事务有决策权,决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董事大会表决,董事会开会的时候要向全体民众公开,所有的决策过程都要通过电视向民众现场直播,同时,民众也可以自由到董事会开会现场去旁听。

  校董会下面的执行机构叫做中心办公室(Central Office),其最高领导人叫学监(Superintendent),学监经董事会授权组成内阁(cabinet),内阁成员包括副学监以及各个部门的成员。这个机构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的教育局。学监由校董会聘任,校董会有权聘任和解聘学监。学监有权任命校长,校长直接向学监负责。中心办公室中的各个部门基本上都是服务部门,为学校提供各种服务。学区还设有顾客服务中心,接受家长对学校的投诉。

  美国学区管理体现着美国教育管理的分权和民主。美国人认为教育是事关每一个老百姓的事情,所以必须由老百姓自己来管自己的教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和代表民意。

  当前,在NCLB法案的影响下,美国各州都加强了对教育的管理,给学区管理施加了压力,要求各个学区必须满足教育问责的要求(比如,要求学区内的成绩必须满足年度进步指标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旦被认定不能很好地行使管理教育的职责,便会面临被剥夺教育管理权的命运。

  由于美国的教育经费主要靠财产税来支撑,且各个学区所在的郡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郡之间贫富不一,因此各个学区之间教育的贫富程度也存在着差异。

  四、我国的学区化管理模式

  (一)学区化管理的操作

  为实施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提升和扩大优质资源,推动学区建设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一个完整的、更有活力的和持久的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和谐学区,必须进一步优化整合管理资源,突出管理效能,建立与学区建设相适应的多边协作组织,规划、协调、调度资源共享利用。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包括:①成立学区管理领导小组。由区教育局局长、中教科、小教科、学前科、职成科、校外办、信息中心等单位负责人组成,日常管理工作在信息中心;②成立学区协作组。由学区内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负责人组成,其职责是负责协作组研究制定学区总体建设规划、学区资源年度配置计划,重大问题的协商,统计年报,资源运行评议等。协作组实行轮执主席主持制度,每学年由成员单位负责人推举一位轮执主席,各类教育机构推举一位牵头人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学区工作;③建立学区信息管理平台,负责学区资源调动,提供学区内资源共享的数据,为教育局评议与奖励提供依据。信息中心依据信息管理平台负责各学区资源管理网络设置,信息动态更新,资源利用统计,编制学区每日资源细目状态表,跟踪学区每个资源节点状态,统计资源空置率,协调资源运行工作,编制周报,向学区协作组、教育局提交报告。

  2.实现学区资源的流通。学区资源流通包括三个角色:资源提供方、资源使用方和资源监督管理部门。教育资源共享主要依托学区资源信息平台来实现。

  3.成立学区教研组。在教师研修中心层面,要求各学科教研员在完成区域性学科指导任务的前提下,深入各学区教研组指导备课和教学工作。⑩

  4.成立学区社团组织。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发展是双向互动的,社区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舞台,拓宽了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而学生社会实践也可以服务于社区,促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社区作为学校的周边地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也便于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走向社会。(11)

  (二)学区化管理的实践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地方在推行学区化管理模式。比如,北京的东城区、宁波的江城区、沈阳市、河北的承德市、广州的越秀区等地,均在进行学区化管理的实践,有些地区的学区试验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中,广州市越秀区从2008年9月启动学区模式的试点,也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以越秀区小学第一学区为例进行分析。

  越秀区小学第一学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但不均衡,实行学区化管理的前提基本满足。学区内的十所学校中省一级学校就占50%,每所学校都有自己鲜明突出的办学特色及教育优势。有办学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有全国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市“教育e时代”应用试验校,多所市以上绿色学校、市科技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还有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区以上科研先进单位等;学区拥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队伍,但教师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多数集中在省一级学校,学区内有些学校规模过小,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教师的发展。学区化管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区内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学校间的交流合作与良性竞争。(12)

  图2是广州越秀区第一学区管理“协作联盟模式”框架图及操作说明:

  

  图2 广州越秀区第一学区管理“协作联盟模式”框架图

  1.学区化管理的工作小组。由东山培正小学校长担任学区主任,铁路第一小学校长担任学区副主任,培正小学教师担任学区助理。工作小组成员是(排名不分先后):暑前路小学校长、海印苑小学校长、大沙头小学校长、五羊小学校长、东山实验小学校长、八一实验小学校长、杨箕小学校长、中山二路小学校长。

  2.学区化管理的工作模块。第一模块是邻近学校两两协作,由铁一路第一小学牵头,负责学校文化建设,办学特色优势互补互促。开展的内容有:绿色学校创建、团体心理辅导、体艺科技教育、校园环境文化、班级文化。第二模块是科研课题集群联盟,由培正小学牵头,负责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联盟及学校教育管理研究联盟。开展的内容有:课堂教学绩效评价、信息资源有效应用。第三模块是学科名师辅导交流,由东山实验小学牵头,负责学区学科教研、学区教师培训。开展的内容有:同伴结对、联合培训、开放课堂。

  3.存在的问题。越秀区的学区化管理还是一个新启动的项目,从目前的研究方案看,学区化管理的实施还停留在表面工作上,计划的方案还不够细致,存在如下问题:①研究的目的还不够明确,没有根据学区内情况,对学区需要重点进行哪些方面的提高进行说明;②对学区各校的办学优势、硬件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有待进一步进行统计;③没有深入调查各校的资源稀缺情况,没有具体描述如何根据调查的情况进行资源整合;④各校资源的输出与输入情况还没有制定具体、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案,对实施情况没有制定反馈机制;⑤邻校两两协作的对象还有待明确划出;⑥学区化管理的实施成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证实。

  注释:

  ①② 陈国庆.关于学区制度建设的几个问题[EB/OL].江西省教育厅(2007-05-18).[2009-4-20].http://www.jxedu.gov.cn/bmgz/jyky066/jyjcck/2008/05/11487.html

  ③ 李奕.实行学区化管理 实现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J].中小学管理,2006(2)

  ④ 杨清,詹伟华.构建区域教育管理的“亚单元结构”——北京市东城区新型学区化管理模式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2)

  ⑤ G管理模式[EB/OL].MBA智库百科,(2008-02-22).[2009-4-17]http://wiki.mbalib.com/wiki/G%E7%AE%A1%E7%90%86%E6%A8%A1%E5%BC%8F#

  ⑥⑦⑧ 东城区学区化管理项目组.北京市东城区学区化管理培训教材[R].北京:东城区教育信息中心,2005(11)

  ⑨ 乐毅.标准驱动的学区学校质量管理改革:理论与实践——以美国得克萨斯布拉所斯伯特独立学区(BISD)为例[J].中国质量,2005(2)

  ⑩ 冯洪荣.学区化管理“进行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中小学管理,2007(11)

  (11) 兰广宇.学区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舞台[J].北京教育,2005(2)

  (12) 越秀区教育局.越秀区小学第一学区建设实施及研究方案[R].广州: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2009

作者介绍:胡中锋/李甜,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胡中锋,副院长,博士,教授 广东广州 510631

作者:胡中锋李甜

教育导刊 2009年10期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区域性教育资源的差异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教育资源事实上的不均等,引发了诸如“择校热”等社会现象,各地政府虽然出台了禁止“择校”的政策规定,但无法根本解决城市中小学教育多年来面临的“择校”难题,“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成为人民面临的实际问题。2006年全国“两会”,就有人大代表呼吁“建立学区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扼杀择校风”,认为“只有使各公办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均衡,为群众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才能解决‘择校’问题,真正解除群众的‘择校费’负担”。学区化管理为进一步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教育软硬件的实用效果,增强学校间协作,促进教育公平,解决择校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学区和学区化管理的内涵

  (一)学区

  学区是由不同层次且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若干所学校组成的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及共同发展的协作体,是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线,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建立的,为儿童提供公共教育的区域单位。

  学区有以下几层含义:①学区是一个教育管理单元。学区是最基层的教育行政单位,它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管理区域内的学校。②学区是一个教育资源配置单元。学区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负责辖区内学校的经费预算编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事务,统筹辖区内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对各校的管理。③学区是一个为儿童提供公共教育的区域单元。儿童不论是否属学区中心校所在的乡(镇),都可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学区内的学校入学。④ 学区还是一个教育教研活动的单元。①

  学区的建立是在县(市)域范围内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按人口分布状况、学校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和今后教育规模等因素,将全县(市)划分为若干个学区,每个学区设立一个学区中心校,由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同时相应撤销乡(镇)中心校(总校)。②

  (二)学区化管理

  “学区化管理”是在原有的区域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之间的一种以空间地域范围为界限,以地域内所有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为内容的新教育单元。在层次上,它处于“区”和“校”之间;从内容上,它处于“区内全部教育资源”和“校内单一教育资源”之间;从管理上,它处于“区内条块化管理”和“校内综合化管理”之间。

  “学区化管理”新的含义不同于以往一般化的“中心校式”的学区管理概念,而是更加强调“大教育”体系内部的纵横逻辑联系和结构优化,以获取更大效益为目标,进行一系列的人、财、物资源的调整。其特点是学区管理组织结构呈扁平状态,大量的信息更新、交易、评价、反馈工作通过网络异地实现,学校工作网络并未新建机构,而是整合现有管理资源,大大减少组织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③

  这是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纵向上看,强调在学区内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基层单元,保持从学前、小学、初中到高中、职业教育等教育链条的连贯性,构建提高国民素质的“大素质教育”的整体框架,打破原有各类教育之间的传统壁垒,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横向上看,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优质均衡”和“精品战略”,学区内各级教育机构在教育硬件资源上可以充分共享(体育设施、教育、教学场所),更可以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共享各自的课程资源,使得以往的校本课程真正能够成为学区的课程,从而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④

  二、学区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一是依据G管理理论。G管理模式(general management system)是以多维博弈人性假设、资源动态重组假设、有限目标假设这三大假设为理论基础,以权力(P)、经济力(E)、知识力(K)和文化力(C)四种内在场力分析为线索,沿着“人、制度、创新”基本思想路线,通过构造G当量——管理等级评价体系,使企业同时达到经营最优境界和管理最优境界的原创性极强的前沿管理理论体系和标准化管理实战操作系统。⑤

  二是依据地理学科中区域规划理论,整体分析区域内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相互之间组合的结构特征,找出空间分布和结构分布均衡化的主导因素。⑥

  三是依据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充分认识到区域教育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教育创新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教育人力资源的高效开发与有效管理。⑦

  四是依据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学区化管理的设计更深刻的内涵是对现有区域教育管理中条块分工、系统割裂式的管理组织结构的一种变革,这种变革是根本性的组织变革,但在实施中又是渐进式的。⑧

  五是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TQM的基本要求是“三全一多样”,即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程性和全员性,以及质量管理方法的多样性。TQM是一种在组织内部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方法,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在尊重人的价值的前提下,注重战略规划、全员参与、团队精神、协调工作等。⑨

  三、美国的学区化管理模式介绍

  美国的学区化管理源自于美国宪法的保留条款,“凡是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事务都归地方管理”,教育即是其中之一。

  美国中小学管理各州不一,但基本上都实行学区管理,其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美国学区管理基本架构

  学区是在郡(county)的层次上使用的概念,一个州下面可以有若干个郡,郡下面设学区;一个郡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学区,一个学区由若干个学片组成。以纳什维尔为例,纳什维尔市实际上属于Davidson County,纳什维尔的学区实际上叫Davidson County学区,这个郡只有一个学区,下面分设九个学片,这九个学片分别分布于郡下属的各个城市中,如纳什维尔市等。学生基本上也是在学片范围内就近入学,但是也可以选择不在本学片的学校中就读。

  学区最高管理机构是“校董会”(School Board),校董会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兼职的,由各个学片的代表组成,这些代表不仅是兼职的,而且基本上都是非教育界的人士,主要是社区中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热心教育的民众代表,有时也可能是学生家长。

  校董会对于学区的事务有决策权,决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董事大会表决,董事会开会的时候要向全体民众公开,所有的决策过程都要通过电视向民众现场直播,同时,民众也可以自由到董事会开会现场去旁听。

  校董会下面的执行机构叫做中心办公室(Central Office),其最高领导人叫学监(Superintendent),学监经董事会授权组成内阁(cabinet),内阁成员包括副学监以及各个部门的成员。这个机构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的教育局。学监由校董会聘任,校董会有权聘任和解聘学监。学监有权任命校长,校长直接向学监负责。中心办公室中的各个部门基本上都是服务部门,为学校提供各种服务。学区还设有顾客服务中心,接受家长对学校的投诉。

  美国学区管理体现着美国教育管理的分权和民主。美国人认为教育是事关每一个老百姓的事情,所以必须由老百姓自己来管自己的教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和代表民意。

  当前,在NCLB法案的影响下,美国各州都加强了对教育的管理,给学区管理施加了压力,要求各个学区必须满足教育问责的要求(比如,要求学区内的成绩必须满足年度进步指标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旦被认定不能很好地行使管理教育的职责,便会面临被剥夺教育管理权的命运。

  由于美国的教育经费主要靠财产税来支撑,且各个学区所在的郡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郡之间贫富不一,因此各个学区之间教育的贫富程度也存在着差异。

  四、我国的学区化管理模式

  (一)学区化管理的操作

  为实施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提升和扩大优质资源,推动学区建设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一个完整的、更有活力的和持久的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和谐学区,必须进一步优化整合管理资源,突出管理效能,建立与学区建设相适应的多边协作组织,规划、协调、调度资源共享利用。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包括:①成立学区管理领导小组。由区教育局局长、中教科、小教科、学前科、职成科、校外办、信息中心等单位负责人组成,日常管理工作在信息中心;②成立学区协作组。由学区内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负责人组成,其职责是负责协作组研究制定学区总体建设规划、学区资源年度配置计划,重大问题的协商,统计年报,资源运行评议等。协作组实行轮执主席主持制度,每学年由成员单位负责人推举一位轮执主席,各类教育机构推举一位牵头人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学区工作;③建立学区信息管理平台,负责学区资源调动,提供学区内资源共享的数据,为教育局评议与奖励提供依据。信息中心依据信息管理平台负责各学区资源管理网络设置,信息动态更新,资源利用统计,编制学区每日资源细目状态表,跟踪学区每个资源节点状态,统计资源空置率,协调资源运行工作,编制周报,向学区协作组、教育局提交报告。

  2.实现学区资源的流通。学区资源流通包括三个角色:资源提供方、资源使用方和资源监督管理部门。教育资源共享主要依托学区资源信息平台来实现。

  3.成立学区教研组。在教师研修中心层面,要求各学科教研员在完成区域性学科指导任务的前提下,深入各学区教研组指导备课和教学工作。⑩

  4.成立学区社团组织。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发展是双向互动的,社区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舞台,拓宽了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而学生社会实践也可以服务于社区,促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社区作为学校的周边地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也便于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走向社会。(11)

  (二)学区化管理的实践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地方在推行学区化管理模式。比如,北京的东城区、宁波的江城区、沈阳市、河北的承德市、广州的越秀区等地,均在进行学区化管理的实践,有些地区的学区试验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中,广州市越秀区从2008年9月启动学区模式的试点,也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以越秀区小学第一学区为例进行分析。

  越秀区小学第一学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但不均衡,实行学区化管理的前提基本满足。学区内的十所学校中省一级学校就占50%,每所学校都有自己鲜明突出的办学特色及教育优势。有办学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有全国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市“教育e时代”应用试验校,多所市以上绿色学校、市科技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还有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区以上科研先进单位等;学区拥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队伍,但教师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多数集中在省一级学校,学区内有些学校规模过小,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教师的发展。学区化管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区内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学校间的交流合作与良性竞争。(12)

  图2是广州越秀区第一学区管理“协作联盟模式”框架图及操作说明:

  

  图2 广州越秀区第一学区管理“协作联盟模式”框架图

  1.学区化管理的工作小组。由东山培正小学校长担任学区主任,铁路第一小学校长担任学区副主任,培正小学教师担任学区助理。工作小组成员是(排名不分先后):暑前路小学校长、海印苑小学校长、大沙头小学校长、五羊小学校长、东山实验小学校长、八一实验小学校长、杨箕小学校长、中山二路小学校长。

  2.学区化管理的工作模块。第一模块是邻近学校两两协作,由铁一路第一小学牵头,负责学校文化建设,办学特色优势互补互促。开展的内容有:绿色学校创建、团体心理辅导、体艺科技教育、校园环境文化、班级文化。第二模块是科研课题集群联盟,由培正小学牵头,负责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联盟及学校教育管理研究联盟。开展的内容有:课堂教学绩效评价、信息资源有效应用。第三模块是学科名师辅导交流,由东山实验小学牵头,负责学区学科教研、学区教师培训。开展的内容有:同伴结对、联合培训、开放课堂。

  3.存在的问题。越秀区的学区化管理还是一个新启动的项目,从目前的研究方案看,学区化管理的实施还停留在表面工作上,计划的方案还不够细致,存在如下问题:①研究的目的还不够明确,没有根据学区内情况,对学区需要重点进行哪些方面的提高进行说明;②对学区各校的办学优势、硬件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有待进一步进行统计;③没有深入调查各校的资源稀缺情况,没有具体描述如何根据调查的情况进行资源整合;④各校资源的输出与输入情况还没有制定具体、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案,对实施情况没有制定反馈机制;⑤邻校两两协作的对象还有待明确划出;⑥学区化管理的实施成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证实。

  注释:

  ①② 陈国庆.关于学区制度建设的几个问题[EB/OL].江西省教育厅(2007-05-18).[2009-4-20].http://www.jxedu.gov.cn/bmgz/jyky066/jyjcck/2008/05/11487.html

  ③ 李奕.实行学区化管理 实现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J].中小学管理,2006(2)

  ④ 杨清,詹伟华.构建区域教育管理的“亚单元结构”——北京市东城区新型学区化管理模式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2)

  ⑤ G管理模式[EB/OL].MBA智库百科,(2008-02-22).[2009-4-17]http://wiki.mbalib.com/wiki/G%E7%AE%A1%E7%90%86%E6%A8%A1%E5%BC%8F#

  ⑥⑦⑧ 东城区学区化管理项目组.北京市东城区学区化管理培训教材[R].北京:东城区教育信息中心,2005(11)

  ⑨ 乐毅.标准驱动的学区学校质量管理改革:理论与实践——以美国得克萨斯布拉所斯伯特独立学区(BISD)为例[J].中国质量,2005(2)

  ⑩ 冯洪荣.学区化管理“进行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中小学管理,2007(11)

  (11) 兰广宇.学区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舞台[J].北京教育,2005(2)

  (12) 越秀区教育局.越秀区小学第一学区建设实施及研究方案[R].广州: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2009

作者介绍:胡中锋/李甜,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胡中锋,副院长,博士,教授 广东广州 510631


相关内容

  • 十年课改经验总结
  • 寄情十年课改,追求发展创新 ----------哈拉道口学区十年课改经验总结 自2003年9月,哈拉道口学区中心校,正式进入全面课程改革.自此,教育部2001年8月27日颁布实行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正式成为指导学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我学区的教育教学开始走向不 ...

  • 2014良邑学区党总支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 述 职 述 廉 报 告 良邑学区党总支书记 何海 过去的一年中,我始终坚持紧紧依靠学区领导班子集体和全校教职员工,在自己的职责岗位上,以我所能,为事业.为学区.为教师.为学生尽责任,努力为推进学区的各项工作而贡献出自己一份应有的力量. 一.履行职责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学区的党务 ...

  • 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 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香菜营学区 一年来,香菜营学区以德育工作为首,依法治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以抓好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新时期背景下,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 ...

  •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总结
  • 绍兴中专建工学区在2012年度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学校的正确领导,围绕学校"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结合建筑学区自身的特点,以 "发展专业 ...

  • 学区上半年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对人民负责的教育为宗旨,树立"师强校强"观念,尽最大的努力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师搭建学习.创业和成功的舞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工的工作积极性.借助学区内领导关心,专家引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努力打造一支& ...

  •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及实践案例
  •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及实践案例 近年来,无论是美国政府.商业团体,还是各委员会签发的报告,都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要学好,必须对教师进行持续的.高质量的专业发展,传统专业发展的模式必须改变.教师不再被动地坐在那儿,接受"专家"的新思想或新实践,对专业发 ...

  • 学校工作总结范文
  • 本学期,学校工作继续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党的十五屇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教字[xx]54号文件精神和**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的决定》,坚持科研先导、质量为本,扎实稳步地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深化教育科研,加大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 ...

  • 品德教研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以市教研室与学区工作计划为指导,特制订以下学区教研教研计划 二、工作重点 1、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 ...

  • 青年文明号活动总结
  • 第一篇:青年文明号活动总结范文 数控工段现有职工29名,其中党员5名,团员10名,大专学历19名,高级工22名,物装部专家一名,高级技师一名.是一个勤奋工作.顽强拚搏.文明团结.和谐进步的青年集体.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数控工段始终把建设 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