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党中央机关报评论写作经验的力作

  既从具体案例切入,又上升到学理层面,是此书的一大特色。作者笔下的文字给读者的印象便是:案例解剖之余,闪射出了理论的火花。      党的十四大政治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经济上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步入了新阶段。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的新闻论述,对国内外大事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评说,其思想性、指导性及写作水准,都跃入了新的境界和层次。而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教授王武录主编的《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研究》,则是一部传播党中央机关报评论写作经验的力作。该书是中国传媒大学共建单位――国家广电总局的社科项目之一。作者首先探讨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的特点;接着考察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与社会舆论、与先进文化的关系;最后论述党的喉舌与新闻评论规律,结构严谨且新意。如将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的特点归纳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的统一;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再如,明确提出:在构成新闻评论规律的诸元素中应包括“新闻评论来自社会舆论,又作用于社会舆论”,“新闻评论寓教育读者于服务读者之中”。这些,都是言他人所未言,在开拓、创新之列。   既从具体案例切入,又上升到学理层面,是此书的一大特色。从学科分类看,探讨党中央机关报评论写作,属新闻业务研究范畴。它需要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解剖来阐释观点。但若仅停留于此,那又失之于浅。换言之,唯有把案例解剖和学理阐述结合起来,才能深浅相宜,虚实相生。此书作者充分估计到了这一点。譬如,书中提到1992年11月至1993年5月,人民日报经济版开辟“换脑筋话题”专栏刊发署名评论,切磋推进改革开放的新观点。作者在对有关个案展开分析后,写道:“从新闻评论如何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的角度看,‘贴近感’、‘亲近感’、‘亲切感’、‘平视感’均为题中应有之义。而较为轻便的署名评论,具有形式上的贴近感;评论话题来自普通人生活的实际困惑,具有题材上的亲近感;评论语言活泼、口语化,具有表达上的亲切感;评论从老百姓的角度观察、关注、分析问题,论述切入口小,在不长的篇幅内进行说理,简短明快,很容易被读者理解接受,具有视角上的平视感。所以是一种有效引导舆论的好形式。”   显然,这样行文,作者笔下的文字给读者的印象便是:案例解剖之余,闪射出了理论的火花。   注重破题,而不停留在平面开掘,是此书的又一大特色。“论如析薪,贵在破理”。为文者都深谙此道。但是,要把一个大题目化成若干个紧密相连的小题目,进而引导论述步步深入,而不只在同一个层面周旋,又非易事。此书作者知难而进,恰恰在这方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论述每一个问题,都力求有纵深感、立体感。譬如,在论述“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引导先进文化建设的若干侧面”时,作者将其分为五点展开论述,即:“(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思想保证;(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精神动力;(三)激励全社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使中国先进文化有高尚的道德支撑;(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智力支持;(五)激励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繁荣先进文化探索道路”。   显然,这样行文,就丰满而不干瘪了,有深度而非浅层了。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2006级硕士生)

  既从具体案例切入,又上升到学理层面,是此书的一大特色。作者笔下的文字给读者的印象便是:案例解剖之余,闪射出了理论的火花。      党的十四大政治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经济上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步入了新阶段。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的新闻论述,对国内外大事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评说,其思想性、指导性及写作水准,都跃入了新的境界和层次。而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教授王武录主编的《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研究》,则是一部传播党中央机关报评论写作经验的力作。该书是中国传媒大学共建单位――国家广电总局的社科项目之一。作者首先探讨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的特点;接着考察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与社会舆论、与先进文化的关系;最后论述党的喉舌与新闻评论规律,结构严谨且新意。如将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的特点归纳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的统一;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再如,明确提出:在构成新闻评论规律的诸元素中应包括“新闻评论来自社会舆论,又作用于社会舆论”,“新闻评论寓教育读者于服务读者之中”。这些,都是言他人所未言,在开拓、创新之列。   既从具体案例切入,又上升到学理层面,是此书的一大特色。从学科分类看,探讨党中央机关报评论写作,属新闻业务研究范畴。它需要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解剖来阐释观点。但若仅停留于此,那又失之于浅。换言之,唯有把案例解剖和学理阐述结合起来,才能深浅相宜,虚实相生。此书作者充分估计到了这一点。譬如,书中提到1992年11月至1993年5月,人民日报经济版开辟“换脑筋话题”专栏刊发署名评论,切磋推进改革开放的新观点。作者在对有关个案展开分析后,写道:“从新闻评论如何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的角度看,‘贴近感’、‘亲近感’、‘亲切感’、‘平视感’均为题中应有之义。而较为轻便的署名评论,具有形式上的贴近感;评论话题来自普通人生活的实际困惑,具有题材上的亲近感;评论语言活泼、口语化,具有表达上的亲切感;评论从老百姓的角度观察、关注、分析问题,论述切入口小,在不长的篇幅内进行说理,简短明快,很容易被读者理解接受,具有视角上的平视感。所以是一种有效引导舆论的好形式。”   显然,这样行文,作者笔下的文字给读者的印象便是:案例解剖之余,闪射出了理论的火花。   注重破题,而不停留在平面开掘,是此书的又一大特色。“论如析薪,贵在破理”。为文者都深谙此道。但是,要把一个大题目化成若干个紧密相连的小题目,进而引导论述步步深入,而不只在同一个层面周旋,又非易事。此书作者知难而进,恰恰在这方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论述每一个问题,都力求有纵深感、立体感。譬如,在论述“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引导先进文化建设的若干侧面”时,作者将其分为五点展开论述,即:“(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思想保证;(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精神动力;(三)激励全社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使中国先进文化有高尚的道德支撑;(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智力支持;(五)激励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繁荣先进文化探索道路”。   显然,这样行文,就丰满而不干瘪了,有深度而非浅层了。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2006级硕士生)


相关内容

  • 新闻传播学书单
  • 本科生阅读书目(200种) A.专业类(100种) 一.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新华出版社,1985. 2.<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杨春华.星华编译,新华出版社,1983. 3.<斯大林论报刊>,李清芳编,新华出版社,198 ...

  • 课件-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
  • ----------------------- 页面 1----------------------- 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 徐培汀 广播电视学≠新闻学. 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研究领域的交叉部分,称为广播电视新闻学,它既是广播电视学的 组成部分,也是新闻学的分支学科. 广播电视新闻学自20 世纪80 年 ...

  • 中国新闻事业史-报刊知识点总结
  • 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汇集 第一章 古代报纸 1.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它是进行宣传鼓励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它直接面向大众,能取得现场实效.汉代及其以后的封建王朝更多地将其用于发布军事捷报,把最新消息写在木板或丝帛上,高高 ...

  • 中外新闻传播史简答题
  • 中外新闻传播史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非文字载体: (1)口头传播(2)旗鼓(3)烽火 (4)木铎 文字载体: (1)甲骨 (2)青铜器(3)刻石(4)竹简和帛(5)露布 2.促使唐代出现早期报纸的条件有哪些? (1)交通发达,驿传空前发展,制度完备,有专人掌管. ...

  • 新闻史复习题答案整理
  • 新闻史复习题答案整理 1.开元杂报 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找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 ...

  •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2015年10月3日)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20日 02 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如下意见. 一.做好文艺工作的重大意义 ...

  • 工作简报的写作技巧
  • "工作简报"的写作技巧 一.什么是简报 简报是各行政机关之间用来下情上报.上情下达和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一个文种,是信息类公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它是一种机关文书. 二.简报的作用 1.反映情况.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及时反映. 2.交流经验. ...

  • 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1.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建立与新闻统治 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同时建立起为这一政权服务的新闻事业网,加紧对新闻事业的统治.设在首都南京的 <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宣传机构,是国民党新闻事业的中心.中央通 ...

  •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
  •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新闻和新闻事业 一.新闻的起源与本源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 (辨析题: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要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防止主观主义.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