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例析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例析

物质的分离是指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分开,而且各物质还要保持原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指将混合物净化除去其杂质,得到混合物中的主体物质,提纯后的杂质不必考虑其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许多种,但根据其分离的本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分离法,另一类就是物理法,物理分离方法的基本技能常融于选择、推断、简答题中,现将常见的物理分离方法列表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例题1】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的提纯知识。HNO3溶液中混有H2SO4时,加入氯化钡使得硝酸中又混入了HCl杂质,应加入硝酸钡溶液过滤,A错;SO2有还原性,可悲高锰酸钾氧化为硫酸除去,B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大,但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一般用结晶或重结晶法分离,C错;乙酸具有酸性其能和氧化钙反应,但乙醇不能,故加足量氧化钙蒸馏可以分离两者,D对。

答案:A

点拨:进行物质的提纯操作时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一是不能将要得到的目标产物除掉,二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像此题中A选项就是引入了新杂质。

【例题2】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解析: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剂,A项错;石蕊变蓝,则肯定为碱性,B项正确。若原溶

--

液中含有SO23,生成BaSO3,再加入HCl,则与溶液的NO 3结合,相当于HNO3,则可以氧

化BaSO3至BaSO4,沉淀不溶解,C项错;加热时,FeCl3会水解,D项错。

答案:B

【例题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解析:CO2可以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而CO不可以,故A项错。盐酸可以将BaCO3反应除去,而不能溶解BaSO4,故B项错;C项,

2FeCl3 + Fe = 3FeCl2,过量的铁过滤,即可除去,正确;Cu和CuO均可以被HNO3溶解,故D项错。

答案:C

【例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用AgNO3溶液便可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B.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C.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

解析:A项,还需要用稀HNO3,看沉淀是否溶解,故错;B项,

冷却速度慢,则易析出晶体,越慢晶体析出越大,正确。C项,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分层,所以无法用分液法分离,故错;D项,未润洗酸式滴定管,相当稀释了盐酸,所用标准HCl体积增大,则计算出的NaOH浓度偏大,故错。

答案:B

【例题5】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常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 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

C. 用量筒取5.00mL 1.00mol·L-1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

mol·L盐酸

D. 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解析:A项,导气管深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去了,这样容易产生倒吸,所以该装置不适合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项,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用的仪器室滴定管,滴定管有两种:酸式和碱式,具体使用范围是: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使塞子无法转动。碱式滴定管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的溶液,如碘、高锰酸钾和硝酸银等。所以量取高锰酸钾溶液用酸式滴定管。C项,有两点错误之处,第一点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二点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内溶解,不允许在容量瓶内溶解。D项,苯的密度比水小,飘在水上面,故有机层应该从上口倒出。

-1

答案:B

【例题6】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C.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

D. 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 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 AgCl的 Ksp比 AgI的 Ksp大

解析:A项,是高中化学必修1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实验——萃取实验;B项的叙述是错误的,在该实验中根本得不到白色沉淀,因为亚硫酸不可能制

取盐酸;C项只能说明Fe2+具有还原性,因为KMnO4具有强氧化性,常做氧化剂。D项,沉淀呈黄色,说明沉淀是AgI,也就意味着 AgCl 的 Ksp 比

AgI的大。

答案:A、D

【例题7】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

施和方法正确的是

解析:废酸与碱中和属于化学法,A项错;Cu2+不可能用SO24沉降,B项错;活性碳无法吸收苯,C项错;

Na2CO3 + Ca(OH)2

答案:D

CaCO3↓+ 2NaOH,是复分解法,属于化学法,D项正确。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例析

物质的分离是指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分开,而且各物质还要保持原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指将混合物净化除去其杂质,得到混合物中的主体物质,提纯后的杂质不必考虑其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许多种,但根据其分离的本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分离法,另一类就是物理法,物理分离方法的基本技能常融于选择、推断、简答题中,现将常见的物理分离方法列表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例题1】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的提纯知识。HNO3溶液中混有H2SO4时,加入氯化钡使得硝酸中又混入了HCl杂质,应加入硝酸钡溶液过滤,A错;SO2有还原性,可悲高锰酸钾氧化为硫酸除去,B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大,但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一般用结晶或重结晶法分离,C错;乙酸具有酸性其能和氧化钙反应,但乙醇不能,故加足量氧化钙蒸馏可以分离两者,D对。

答案:A

点拨:进行物质的提纯操作时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一是不能将要得到的目标产物除掉,二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像此题中A选项就是引入了新杂质。

【例题2】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解析: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剂,A项错;石蕊变蓝,则肯定为碱性,B项正确。若原溶

--

液中含有SO23,生成BaSO3,再加入HCl,则与溶液的NO 3结合,相当于HNO3,则可以氧

化BaSO3至BaSO4,沉淀不溶解,C项错;加热时,FeCl3会水解,D项错。

答案:B

【例题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解析:CO2可以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而CO不可以,故A项错。盐酸可以将BaCO3反应除去,而不能溶解BaSO4,故B项错;C项,

2FeCl3 + Fe = 3FeCl2,过量的铁过滤,即可除去,正确;Cu和CuO均可以被HNO3溶解,故D项错。

答案:C

【例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用AgNO3溶液便可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B.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C.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

解析:A项,还需要用稀HNO3,看沉淀是否溶解,故错;B项,

冷却速度慢,则易析出晶体,越慢晶体析出越大,正确。C项,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分层,所以无法用分液法分离,故错;D项,未润洗酸式滴定管,相当稀释了盐酸,所用标准HCl体积增大,则计算出的NaOH浓度偏大,故错。

答案:B

【例题5】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常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 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

C. 用量筒取5.00mL 1.00mol·L-1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

mol·L盐酸

D. 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解析:A项,导气管深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去了,这样容易产生倒吸,所以该装置不适合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项,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用的仪器室滴定管,滴定管有两种:酸式和碱式,具体使用范围是: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使塞子无法转动。碱式滴定管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的溶液,如碘、高锰酸钾和硝酸银等。所以量取高锰酸钾溶液用酸式滴定管。C项,有两点错误之处,第一点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二点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内溶解,不允许在容量瓶内溶解。D项,苯的密度比水小,飘在水上面,故有机层应该从上口倒出。

-1

答案:B

【例题6】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C.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

D. 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 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 AgCl的 Ksp比 AgI的 Ksp大

解析:A项,是高中化学必修1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实验——萃取实验;B项的叙述是错误的,在该实验中根本得不到白色沉淀,因为亚硫酸不可能制

取盐酸;C项只能说明Fe2+具有还原性,因为KMnO4具有强氧化性,常做氧化剂。D项,沉淀呈黄色,说明沉淀是AgI,也就意味着 AgCl 的 Ksp 比

AgI的大。

答案:A、D

【例题7】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

施和方法正确的是

解析:废酸与碱中和属于化学法,A项错;Cu2+不可能用SO24沉降,B项错;活性碳无法吸收苯,C项错;

Na2CO3 + Ca(OH)2

答案:D

CaCO3↓+ 2NaOH,是复分解法,属于化学法,D项正确。


相关内容

  • 铜和焊锡混合物应用纯物理方法大规模工业化分离成功
  • 发明家王武生教授用纯物理方法大规模工业化分离成功铜和焊锡混合物 以下是专利学术文章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分离铜和焊锡混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铜和焊锡混合物放置在阳极容器里,将阳极容器放入电解槽中,使铜和焊锡混合物与电解电源的正极相连,阴极与电解电源的负极相连,进行铜的电解,使混合物中的铜电解 ...

  • 转 现代分离技术思考题答案
  • 转 现代分离技术思考题答案 转现代分离 技术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截留率:指溶液经超滤处理后被膜截留的溶质量占溶液中该溶质总量的百分率. 水通量:纯水在一定压力温度0.35MPa25℃下试验透过水的速度L/h×img1815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 ...

  • 分离科学思考题答案 2
  • 分离科学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截留率:指溶液经超滤处理后被膜截留的溶质量占溶液中该溶质总量的百分率. 水通量:纯水在一定压力温度0.35MPa25℃下试验透过水的速度 . 浓差极化: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电极表面附近的反应物或产物浓度变化引起的极化. 分配系数:物质在两种不相混的溶剂中平衡时的浓度比 ...

  • 环己醇,苯酚,苯甲酸的分离
  • 设计性实验:三组分混合物(环己醇 苯酚 苯甲酸) 苯酚,苯甲酸 设计性实验:三组分混合物(环己醇,苯酚 苯甲酸)的分离 2010-07-04 15:41:3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实验目的 (1)学会分离三组分混合物(环己醇,苯酚,苯甲酸)的方法; (2).学会根 ...

  •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王素娟 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以达到处理和提纯的目的,其中化学处理往往是为物理处理作准备,最后均要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下面将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总结如下: 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分液(萃取 ...

  • 几种离子的鉴别方法
  •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 ...

  • 举例说明物理化学的理论指导作用
  • No.16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应用化学系物理化学结业论文 2016.4 举例说明物理化学的理论指导作用 摘要: 本文介绍了物理化学在科研与实际中的应用的若干个实例.通过分析这些实例,阐述了物理化学在科研与实际生活中的理论指导作用,并得出几点启示,为今后物理化学的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关 ...

  • 现代仪器分析综述
  • 现代仪器分析综述 (1309011025 韩武) 现代仪器分析为现代分析化学奠定了雄厚的学科理论基础--信息理论, 使现代仪器分析已经成为分析化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仪器分析所采用的分析仪器是化学.光学.电学.磁学.机械及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综合发展的产物,仪器本身就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志.若能充 ...

  • 膜分离技术与现代油水分离技术的简介
  • 膜分离技术与现代油水分离技术的简介 摘要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浓缩技术,分离纯化产品效果较好.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油水分离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膜分离技术和油水分离技术的分离机理.特点.种类进行了综述,并对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方面分离纯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同时指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