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 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家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读书的古诗——观书有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五步法吗?

3.首先,我们来知诗人,【出示朱熹图片】这就是朱熹, 你对朱熹了解多少?

4.接下来,谁能把诗题解释一下?

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这节课只要同学们认真读,用心思考,积极发言,相信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大。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走进古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 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任务,初步自学这首诗.

【任务一】

1)反复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 所描绘的画面.

4)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

2.学生诵读,自主学习。

3. 展示交流

1).检查诵读

(1) 同学们,朱熹说过: "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 "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 "徘 徊" ,再指名读】

(2) 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

(3)这首古诗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

(4)小结:同学们,基本上做到读通读顺,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相信大家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2). 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方塘就是指?多大的方塘?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 "鉴"是个生字,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 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 "半亩方塘一鉴开" ,短短 7 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 ,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 “徘徊”什么意思?换成“晃动”行不行?这句什么意思?这里也包含着一种修辞手法?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池塘优美的景色,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 再指名读——女生齐读— —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 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家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读书的古诗——观书有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五步法吗?

3.首先,我们来知诗人,【出示朱熹图片】这就是朱熹, 你对朱熹了解多少?

4.接下来,谁能把诗题解释一下?

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这节课只要同学们认真读,用心思考,积极发言,相信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大。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走进古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 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任务,初步自学这首诗.

【任务一】

1)反复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

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 所描绘的画面.

4)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

2.学生诵读,自主学习。

3. 展示交流

1).检查诵读

(1) 同学们,朱熹说过: "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 "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 "徘 徊" ,再指名读】

(2) 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

(3)这首古诗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

(4)小结:同学们,基本上做到读通读顺,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相信大家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2). 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方塘就是指?多大的方塘?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 "鉴"是个生字,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 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 "半亩方塘一鉴开" ,短短 7 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 ,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 “徘徊”什么意思?换成“晃动”行不行?这句什么意思?这里也包含着一种修辞手法?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池塘优美的景色,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 再指名读——女生齐读— —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相关内容

  • 读[绿光芒]有感
  • 来源:www.fanwendq.com 读<绿光芒>有感 <绿光芒>是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的杰作,全书共有五十个故事.通过阅读,我发现我很喜欢作者创作风格,我喜欢他随感而发的文采,虽然表面看上去文字中看不出描写,但却是这样简介的文字,让我们深深的去思考,那文字背后深层的意思, ...

  • 语文重难点
  •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

  •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
  • <语文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 3. 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 ...

  • 刘胡兰教案
  • 南大岳小学教案 课题名称:<刘胡兰> 班级:2(1) 科目:语文 姓名:安晓庆 <刘胡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第一段,能有感情朗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大意,能有感情 ...

  •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分 ...

  • 二年级传统文化
  • 山东省地方课程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 ...

  • 二年级单元目标
  •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3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8个偏旁. 2.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理解词语. 3.了解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培养识字能力.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5.能在特定的时间,给特定对象写一句祝贺的话. 6.激发学习 ...

  • 小学语文如何进行有效朗读指导
  • 小学语文如何进行有效朗读指导 郝集小学 刘慎恒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阅读教学 ...

  •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 ...

  •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 语 文 全册教案 栗江镇檀市完小附中 谢才华 本册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安全稳定为全题,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