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士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摘要: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瑰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粮食,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在中国古代,士人阶层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从春秋时期开始,便盛行“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士在中国古代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大致这样说,士人尤指读书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分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那么,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理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士又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有何关系?

关键词:士; 士文化; 知识分子; 社会责任

一、士的概念以及士文化

中国古代,按士、农、工、商来划分阶层。中国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这个阶层非常广袤,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处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士人”尤指古代的读书人。“士大夫”则泛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和官僚阶层。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其中之一的儒教对中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而其最重要的就是孔子开以德行鉴别君子和小人的先河,彻底唤醒士一阶层的人格;以“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不在是贵族的特权,扩大了

士一阶层的来源。使士这一民族脊梁最终成型及壮大。自战国开始,中国进入“士的社会”。

从古到今,士的社会特征就是不当官,不掌权。一旦当官就叫“步入仕途”或“入仕”。按这个特征来界定,如今仍然存在着“士”这个阶层。教授、专家、学者、作家、企业家、记者、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它各型的知识分子,凡“学而不仕者”,皆属士的范畴。也就是说,如今的知识分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古代的“士”。

那么,何谓“士文化”?查阅了很多资料,并未找到准确的定义,个人认为,士文化即捍卫国家和名族利益的具有浩荡之气的文化,士文化讲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将之称为“八德”。这八德也是士人观人律已的标准。古人崇尚的“士”,指的是有傲骨,气节和操守的读书人,而不是那些虽也读书作文,却厚颜无耻,阿谀献媚的文人,这种人古人称之为“士林败类”。 上古时代所谓的“士”,并非完全等同于现代观念中的读书人,“士”的原本意义,是指专志道业而真正有学问的人。所以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当今,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不可将士文化同“士林败类”相混淆,以至对士文化产生误解,进而摒弃士文化。

二、士人与现代知识分子

南开大学教授孙立群先生这样说:什么是中国古代士人?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知识分子。古代的读书人叫儒生、儒士,读书人做官,就叫做士大夫。知识分子必须是正直的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热心于对社会作出贡献,这已经成

为一种共识。书读得多,却用于做坏事,那就不是知识分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士人以及知识分子都应当是在某一领域有所了解、有所建树的正直人士,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士人的特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也就是一种主人翁意识。历史上,那些被后人记住的人都是关注社会的。尤其是社会大动乱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期士人们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考虑自身,更考虑国家的何去何从。他们都有“主人翁精神”,敢于接受挑战。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是一种大气魄、更是一种大丈夫的作为。中国古代士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不但要思考,更要实践,并且把国事放在了首位。

虽然,大家对士人有了相对准确的定位,但对于知识分子,却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从起源上看,知识分子这一名词起源于俄国19世纪,专指某一特定阶层,范围狭小。在“知识分子宣言”发表后,知识分子的范围扩大:指那些不仅有专业知识而且更有独立精神、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批判精神的人。但按照这个标准,当今,许多自称或者是被称为知识分子的人,他们到底是不是知识分子,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知识分子的本质在于“知识”,知识分子无非是一些掌握并运用人类已有的精神文化成果从事精神生产的人。所以,我们应该科学的看待知识分子这一概念。更要学会正确区分士与知识分子。

三、如何看待士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士的社会特征及属性,决定了无官无爵的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孙子、韩子等奠定传统文化基石的先秦诸子、以及其后历代发微抒义的经

学大师,连鲁迅在内,全都是士。他们创造及发展的文化内容,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无一不与国家民族有关,这一点我认为可以以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来进行总结。可以这样说,士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士气的高涨不落,造就了绵延不断的中华灿烂文化。而近代,由于士气不张以及士文化的衰落、士人的近乎完全消失,造成了中国近百年的落后挨打局面。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承担和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知识分子也是如此。但由于知识分子是社会成员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思想意识较强的群体,所以他们的活动对社会生活有着更加重要的影响,因而也就相应地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如此大,当然对他们的要求也就相应的更多。所以,这时候就更需要我们从中国传统士文化中寻求一条出路,以士的自由的身份、独立的人格来思考问题,让知识分子有相对自由的环境来服务社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的、健康的、稳定的力量。既然是积极、健康、稳定的力量,那就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具有士的风骨,不为五斗米折腰。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的实现都是很困难的。

综上所述,士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在当代主要体现在:

一、战略谋划,由知识梳理转向思想原创。知识分子的价值和使命,主要是以其所拥有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知识分子主要是以脑力劳动的形式从事各项工作和事业,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这个群体,主要是由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精神生产和文化传播、社会管理的人们所构成。社会大环境造成了人人为私的普遍现象,知识分子也难摆脱其影响,这时,就更需要知

识分子学习士文化,力求人格的独立、思想的自由。由思想上的原创带动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的创新性计划转变。

二、担当社会责任,由社会良知转向社会引擎。知识分子在思想的先进性方面起着带头的作用知识分子要有点精神,不能像为富不仁那样,为学问不仁。如今,已经步入现代化的中华民族更需要弘扬士文化精神,尤其是当代知识分子,理应进一步反思,为何当代中国,“士”风日下,不少知识分子能够毫无羞色大摇大摆地进入了腐败圈,很难想象,这样的人居然能够被称作“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本应该是创造、传承文化的精英,而当他们都根叶腐败时,说明社会的腐败己经深入脊髓,这个社会该怎样进行自救便成为重中之重、也成为一个前途渺茫的未知数了。尽管士文化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它并不是落后的封建文化,而是饱含善良文化基因、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和充满了人性和理性的智慧型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人文思想中的硕果,理应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具有深远的价值。这就使得,现代知识分子必须要学习“士”,有正确的信仰和追求,否则,知识腐败就是国家和社会的大祸害。另一方面,知识分子需明白,自己一人有社会良知并不是众人全都有社会良知,所以要将自己所学所思让人民大众了解,进而服务于社会。

三、融入社会,从优秀走向卓越。 当今的“知识分子”正在向精英化和大众化两个维度延伸发展,需要既能立足于专业,又可自由地跨出专业的边界;既要有世界眼光,又要有战略性思维;既有敏锐、超前的见解,乐于引领时代潮流,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启迪和助推社会进步。要时刻记住,中国古代士所学、所思所想、所作为不仅仅只是追求一个优秀而已更多的是求“卓越”,当然,几千年的人尚且有此觉悟,何况今人乎?

四、站在国际的高度看待问题、确定目标。不可否认,多元化的经济,需要多元化的文化。民主政治的建设,经济全球化更需提高人文素质。在全球化联系日益紧密、不可分离的今天,如果,当代知识分子能将传统士文化同知识分子的责任相联系,积极发挥士的傲骨、气节、操守,密切关注国家、社会现状,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与完善,少一点名利之心,多一点社会责任,那么,在今后的国际相处中,世界会更多的了解到中国的人文魅力,同中国的联系也会更加密切。

士文化推崇“道”与“德”。“道”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德”则指个人的内涵。中国的“硬件”能亦步亦趋地赶上发达国家,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特征及前景,不靠“硬件”来界定,而是由文化“软件”决定的。所以,知识分子应该积极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士的精神要求自身,将之与自身特质巧妙融合,刻苦专研,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总之,“士文化”正是历史长河中汉文化精粹的富集点。现今,将士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看,是现代知识分子进行自我反思、也是民族文化进步的一大方法。

参考文献: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孙适民、蒋玉兰《中国古代士文化与知识分子现代化》

士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摘要: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瑰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粮食,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在中国古代,士人阶层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从春秋时期开始,便盛行“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士在中国古代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大致这样说,士人尤指读书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分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那么,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理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士又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有何关系?

关键词:士; 士文化; 知识分子; 社会责任

一、士的概念以及士文化

中国古代,按士、农、工、商来划分阶层。中国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这个阶层非常广袤,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处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士人”尤指古代的读书人。“士大夫”则泛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和官僚阶层。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其中之一的儒教对中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而其最重要的就是孔子开以德行鉴别君子和小人的先河,彻底唤醒士一阶层的人格;以“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不在是贵族的特权,扩大了

士一阶层的来源。使士这一民族脊梁最终成型及壮大。自战国开始,中国进入“士的社会”。

从古到今,士的社会特征就是不当官,不掌权。一旦当官就叫“步入仕途”或“入仕”。按这个特征来界定,如今仍然存在着“士”这个阶层。教授、专家、学者、作家、企业家、记者、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它各型的知识分子,凡“学而不仕者”,皆属士的范畴。也就是说,如今的知识分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古代的“士”。

那么,何谓“士文化”?查阅了很多资料,并未找到准确的定义,个人认为,士文化即捍卫国家和名族利益的具有浩荡之气的文化,士文化讲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将之称为“八德”。这八德也是士人观人律已的标准。古人崇尚的“士”,指的是有傲骨,气节和操守的读书人,而不是那些虽也读书作文,却厚颜无耻,阿谀献媚的文人,这种人古人称之为“士林败类”。 上古时代所谓的“士”,并非完全等同于现代观念中的读书人,“士”的原本意义,是指专志道业而真正有学问的人。所以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当今,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不可将士文化同“士林败类”相混淆,以至对士文化产生误解,进而摒弃士文化。

二、士人与现代知识分子

南开大学教授孙立群先生这样说:什么是中国古代士人?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知识分子。古代的读书人叫儒生、儒士,读书人做官,就叫做士大夫。知识分子必须是正直的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热心于对社会作出贡献,这已经成

为一种共识。书读得多,却用于做坏事,那就不是知识分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士人以及知识分子都应当是在某一领域有所了解、有所建树的正直人士,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士人的特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也就是一种主人翁意识。历史上,那些被后人记住的人都是关注社会的。尤其是社会大动乱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期士人们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考虑自身,更考虑国家的何去何从。他们都有“主人翁精神”,敢于接受挑战。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是一种大气魄、更是一种大丈夫的作为。中国古代士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不但要思考,更要实践,并且把国事放在了首位。

虽然,大家对士人有了相对准确的定位,但对于知识分子,却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从起源上看,知识分子这一名词起源于俄国19世纪,专指某一特定阶层,范围狭小。在“知识分子宣言”发表后,知识分子的范围扩大:指那些不仅有专业知识而且更有独立精神、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批判精神的人。但按照这个标准,当今,许多自称或者是被称为知识分子的人,他们到底是不是知识分子,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知识分子的本质在于“知识”,知识分子无非是一些掌握并运用人类已有的精神文化成果从事精神生产的人。所以,我们应该科学的看待知识分子这一概念。更要学会正确区分士与知识分子。

三、如何看待士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士的社会特征及属性,决定了无官无爵的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孙子、韩子等奠定传统文化基石的先秦诸子、以及其后历代发微抒义的经

学大师,连鲁迅在内,全都是士。他们创造及发展的文化内容,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无一不与国家民族有关,这一点我认为可以以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来进行总结。可以这样说,士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士气的高涨不落,造就了绵延不断的中华灿烂文化。而近代,由于士气不张以及士文化的衰落、士人的近乎完全消失,造成了中国近百年的落后挨打局面。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承担和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知识分子也是如此。但由于知识分子是社会成员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思想意识较强的群体,所以他们的活动对社会生活有着更加重要的影响,因而也就相应地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如此大,当然对他们的要求也就相应的更多。所以,这时候就更需要我们从中国传统士文化中寻求一条出路,以士的自由的身份、独立的人格来思考问题,让知识分子有相对自由的环境来服务社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的、健康的、稳定的力量。既然是积极、健康、稳定的力量,那就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具有士的风骨,不为五斗米折腰。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的实现都是很困难的。

综上所述,士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在当代主要体现在:

一、战略谋划,由知识梳理转向思想原创。知识分子的价值和使命,主要是以其所拥有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知识分子主要是以脑力劳动的形式从事各项工作和事业,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这个群体,主要是由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精神生产和文化传播、社会管理的人们所构成。社会大环境造成了人人为私的普遍现象,知识分子也难摆脱其影响,这时,就更需要知

识分子学习士文化,力求人格的独立、思想的自由。由思想上的原创带动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的创新性计划转变。

二、担当社会责任,由社会良知转向社会引擎。知识分子在思想的先进性方面起着带头的作用知识分子要有点精神,不能像为富不仁那样,为学问不仁。如今,已经步入现代化的中华民族更需要弘扬士文化精神,尤其是当代知识分子,理应进一步反思,为何当代中国,“士”风日下,不少知识分子能够毫无羞色大摇大摆地进入了腐败圈,很难想象,这样的人居然能够被称作“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本应该是创造、传承文化的精英,而当他们都根叶腐败时,说明社会的腐败己经深入脊髓,这个社会该怎样进行自救便成为重中之重、也成为一个前途渺茫的未知数了。尽管士文化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它并不是落后的封建文化,而是饱含善良文化基因、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和充满了人性和理性的智慧型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人文思想中的硕果,理应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具有深远的价值。这就使得,现代知识分子必须要学习“士”,有正确的信仰和追求,否则,知识腐败就是国家和社会的大祸害。另一方面,知识分子需明白,自己一人有社会良知并不是众人全都有社会良知,所以要将自己所学所思让人民大众了解,进而服务于社会。

三、融入社会,从优秀走向卓越。 当今的“知识分子”正在向精英化和大众化两个维度延伸发展,需要既能立足于专业,又可自由地跨出专业的边界;既要有世界眼光,又要有战略性思维;既有敏锐、超前的见解,乐于引领时代潮流,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启迪和助推社会进步。要时刻记住,中国古代士所学、所思所想、所作为不仅仅只是追求一个优秀而已更多的是求“卓越”,当然,几千年的人尚且有此觉悟,何况今人乎?

四、站在国际的高度看待问题、确定目标。不可否认,多元化的经济,需要多元化的文化。民主政治的建设,经济全球化更需提高人文素质。在全球化联系日益紧密、不可分离的今天,如果,当代知识分子能将传统士文化同知识分子的责任相联系,积极发挥士的傲骨、气节、操守,密切关注国家、社会现状,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与完善,少一点名利之心,多一点社会责任,那么,在今后的国际相处中,世界会更多的了解到中国的人文魅力,同中国的联系也会更加密切。

士文化推崇“道”与“德”。“道”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德”则指个人的内涵。中国的“硬件”能亦步亦趋地赶上发达国家,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特征及前景,不靠“硬件”来界定,而是由文化“软件”决定的。所以,知识分子应该积极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士的精神要求自身,将之与自身特质巧妙融合,刻苦专研,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总之,“士文化”正是历史长河中汉文化精粹的富集点。现今,将士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看,是现代知识分子进行自我反思、也是民族文化进步的一大方法。

参考文献: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孙适民、蒋玉兰《中国古代士文化与知识分子现代化》


相关内容

  • 现代性中的_儿童话语_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谈起
  • 2010年第01期 (总第181期)学前教育研究StudiesinPreschoolEducationNo.01,2010SerialNo.181 现代性中的"儿童话语"* -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谈起-- 杜传坤**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济南 [摘250014)要]新时期 ...

  • 启蒙与革命的双重变奏
  • 作者:贺照田 摘要八十年代那些认为自己已率先"现代"的知识分子,即使完全没有从政的经验,也极其自信自己知道什么是当时中国应有的政治感.应该走的政治方向.而正是这种自信,在平时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热烈投入地呼唤改革.宣传改革.支持改革,想让中国航船重回他们选定的航道. 我相信很 ...

  • 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 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冼吉昌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以现代教育科学及其相近学科理论为指导,以服务国家现代化为目标,是以促进教育主体---人的现代化和全面素质发展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历史变革过程. 教育现代化的误区 自1983年邓小平视察北京景山学校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 ...

  • 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 2008年05月31日 星期六 上午 09:57 从我们现在社会的现实问题上来说,我国现在最缺少的就是高级技工,这就是专才吧,资料有很多一会会府上2002年的辩论内容,最主要的是你自己一定要从心里说服自己专才比通才强,因为现在有很多学校提通才,复合的教育,其实他们是错的. 基本上来说,社会的发展带来 ...

  • 追寻现代士人精神--"士以天下为己任"刍议
  • 2015年1月 第16卷第1期上海行政学院学报TheJournalofShanghaiAdministrationInstituteJan.,2015Vol.16,No.1中图分类号:B22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76(2015)01-020-(7) 追寻"现代士人精 ...

  • 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_两个维度_四项指标_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为例_高宝立
  • 2008年第9期(总第344期 ) EDUCATIONAL RESEARCH No.9,2008General,No.344 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两个维度.四项指标 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为例 高宝立 刘小强 * [摘 要] 高等教育研究热点既是一个高等教育学意义上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 ...

  • 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现代化(历史轨迹)
  • 把握概念沿革.理论演变.现实状况 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现代化(历史轨迹) 何传启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17日   05 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把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现 ...

  •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No.7,2005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 3 一个基本考察 刘永涛 [内容提要]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泛指一批思想和一类情感.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场新的知识运动.后现代主义具有几个基本特点,.关怀几个基本术语如"解构".& ...

  • 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标准研究
  • 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标准研究 摘 要 基础教育现代化,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从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出发,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较高专业水准,敬业爱生.开拓创新.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师资,是教育现代化的最重要组 ...

  • 文献综述---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文献综述
  • 题 目: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文献综述 引 言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服务业获得了快速的增长,如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通讯(电信) 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利与许可及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知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