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三中语文试题有答案

线 证 考 准 订名 姓 级 班 装 校 学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练兵试题

D .新疆的胡杨,甘肃的火炬树,黑龙江的暴马丁香,西藏的高山松,广东的大王椰„„真可谓四海奇树、五洲绝品都汇聚在世博园内。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6、古诗文默写(5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 。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2)《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互相映A .裨益(bì) 啜泣(chuò) 麾下(huī) 喟然长叹(kuì) 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镌刻(juān) 粳稻(jīng) 迥然(jiǒng) 参差不齐(cī) C .蹊跷(qiāo) 木讷(nè) 回溯(sù) 否极泰来(pǐ) (4)《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诗句是D .憎恨(zèng) 狭隘(ài) 鳜鱼(guì) 未雨绸缪(mó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在田字格中订正。( 4分) (5)《游山西村》这首律诗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锐不可挡 脍炙人口 根深谛固 泾渭分明 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瞠目结舌 如愿以尝 维妙维肖 鳞次栉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2分) 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A .日本福岛核泄漏给人们带来了不可名状的恐惧。

出他身上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2分)

B .雷锋传人郭明义,坚持20年无偿献血,个人捐款10多万无。他的先进事迹,家喻精神: 户晓,广为流传。

C .森林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举例:

D .随着2010年微博的异军突起,权威人士对这项新事物的美妙与危险众说纷纭,莫8、班级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6分) 衷一是。

(1)“青春的烦恼”。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24、下列句子均有一处语病,请改正过来。(2分)

分)

(1)据新华社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了第五十一届世乒赛五个单项小刚: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痘,怎么办? 的冠亚军。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2)名著是对贤名士的智慧精华,是文化的精髓。阅读名著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提小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高了学生的写作。

我说: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2)“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你阅读B .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下面几则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2分)

C .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达到了与艺术家的“心有灵犀一点材料一:《晋书》有言:“有人不及,可以情恕。”

通”。

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初三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材料三: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古高山雄伟壮观。(佚名)

材料四: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加点的词(2分)

溯:_____ 绝:______ 13.翻译句子(2分)

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春的赞歌”。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充满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写几句话予以赞美。(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2分)

二:阅读(45分) (一)诗词鉴赏(6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①瑞脑:即“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香料。 9. 本词押什么韵? “黄花”指什么花?(2分)

10. 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烘托了佳节思亲的情感?(2分)

11. 赏析“人比黄花瘦”之妙。(2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15.发挥你的想象,请将“清荣俊茂”的景色描绘下来。50字以上。(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选自《 战国策》 )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16、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苏秦之楚

A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18、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初三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

(四)说明文阅读(10分)

宣 纸

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

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 ③那么,宣纸有哪些特性呢?

④宣纸有润墨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普通纸发涸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而宣纸发涸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妙味。

⑤宣纸有耐久性。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

⑥宣纸的耐久性与它的pH 值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 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⑦宣纸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

19.(2分) 宣纸的性能与一般纸不一样,是由于 。 20.(3分) 宣纸有哪些特性?

21.(2分) 指出下面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

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 )( )

22.(3分) 为什么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

那一抹金黄色

李洪敏

①一场秋雨,零零星星地飘洒在了睡梦里。晨起时,坐在床上穿衣,习惯性地向窗外一瞥,心里一震,昨晚还是苍翠的那一树的法国梧桐树叶,经过了一场秋雨的淋沥,一夜之间,竟多数换了容颜——黄了,金灿灿地掩映在另一半的绿叶里。黄绿相间,煞是好看。不知怎的,这些黄叶一下触到了我心底的柔软,有泪溢出,却说不清因为什么。

②这以后,我总是有意无意地浏览起身边的颜色。才发现,每日行色匆匆的我们不知季节的变换早已无声无息地开始了。秋的画笔已涂抹掉了夏的浓绿,浅黄、鹅黄、绿黄、深黄、黑黄、金黄、枯黄„„处处皆是,世界仿佛置身于了黄色的海洋里。

③晚饭过后,围着小区散步,蓦然发现小城里秋的最美的颜色原来驻在马路两侧那一株株银杏树上。这儿绿意早已退场,退得找不到一丝绿的痕迹。金黄色开始上演,演得酣畅,演得浓烈。整株整株的银杏树,换上了金灿灿的艳装,仿佛哪个调皮的顽童打翻了黄色的染料桶泼溅而成,黄得纯净,黄得匀称,黄得透亮,不掺一点杂色。扇形的叶子一团团,一簇簇,如同成千上万的黄蝴蝶聚在一起开着盛会,大的,小的,攒着、挤着、闹着,颇有“秋意闹枝头”的阵势。

④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每晚,我都会在晚饭过后,溜达到这儿。一个人,悄悄地,静静的,散步在树与树之间。用手抚摸抚摸它那粗糙的枝干,扬扬头伫望一下它的容颜。橘黄色的路灯斜照过来,一半亮亮的,一半暗暗的,夜色下的银杏没有了白日里阳光下的靓丽,却多了一份朦胧迷离的美。我站在树下,望着那些金黄的、繁多的扇形小叶,只觉得满眼的美丽,满心的欣喜,却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辞藻来描绘。我想我要是画家,我会用手中的画笔绘出这份美丽;我要是作家,我会用键盘敲打出最美的文字;我要是摄影师,我会用摄像机留住这份秋韵的别致„„可惜,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很质朴地、拙笨地把抹金黄色收藏在心底。

⑤远处有乐声悠扬,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行人穿过树下,不时闪过的车灯打在它的身上,一明一灭,马路上轰鸣的车声接二连三,周围是喧闹的。不知怎的,我却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充满禅机的世界里。

初三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6 页

⑥起风了,有几只困了、累了的“黄蝴蝶”,一不小心被风儿吹落,无奈地随着风、打着旋,恋恋不舍地,幽幽地飞离了母体,然后卧在了树的脚下,乖巧的、安详的,如同在外面疯玩了一天的顽童回家后依恋在母亲身边。

⑦我俯身拾起几片,放在鼻尖嗅一嗅,分明闻到了一股曾经的生命的青涩。放到手里,细细地摸索着它的纹理,分明感觉它一息尚存的心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何尝不是这样呢?

⑧有生的繁衍,必有物的衰微,一荣一枯,才会生生不息。世间万物,莫不如此。 ⑨人常叹“自古逢秋悲寂寥”,奇怪,如今我心里已没有了先前看见看见落叶时伤感的情绪了。

⑩只是心中留驻了这秋的一抹金黄色。

27、 结合你的人生经历和体验,谈谈你对文章第八段的理解。(3分)

三:作文(50分) 题目:暖流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3、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24、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不知怎的,这些黄叶一下触到了我心底的柔软,有泪溢出,却说不清因为什么? ..

(2)卧在了树的脚下,乖巧的、安详的,如同在外面疯玩了一天的顽童回家后依恋在.母亲身边。

2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如今我心里已没有了先前看见落叶时伤感的情绪了”。(4分)

26、 请具体分析文中第四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请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初三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6 页

线 号 证 考 准 订 姓 级 班 装 学

初三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6 页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D 2、当 蒂 偿 惟 3、C 4、(1)去掉“刚刚”或者“最新”(2)在“写作”后面加上“水平”或“能力”。5、C

6、(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答案示例:精神: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举例:孙悟空大闹天宫。他被骗到天庭,屡遭羞辱,大搅蟠桃会,偷御酒,吃仙丹,勇斗神兵,虽败犹荣。

8、(1)有称呼,能正面劝导;语言得体。

(2)胸怀博大者,方能目光高远;宽容他人者,更能成就大业。(紧扣“胸怀博大”“宽容”,大意相同即可)

(3)示例:青春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是一把竖琴,是快乐;青春是一个书架,是智慧。

9. 答案:ou 菊花

10. 答案示例:通过描写浓云薄雾、白日难耐、凉风初起和黄花飘零,烘托了孤独寂寞的氛

围,表达了愁苦相思之情。

11. 答案示例:“瘦”本为写人形体的词,用在写花,突出了花经风沐雨,零落不堪的情状。诗人又把人与花比,更凸显了人之消瘦不可胜衣的样貌,情长愁更长。 12.逆流而上 停止

13.即使乘着快马驾着风也不认为快。

14.引用悲凉的渔歌借以表现三峡秋日的萧瑟和凄清的特点 15.(这里)江水清澈的可以看见降低的砂石,鱼儿在石间嬉戏。岸上的树木枝繁叶茂,浓荫成片。群山险峻挺拔,气势高昂。野草翠绿,郁郁葱葱,为山川填上了秀色。 16、B

17、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见我。

18、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19.(2分) 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 20.(3分) 宣纸有润墨性、耐久性和变形性。 21.(2分) 作比较 列数字

22.(3分) 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23、第一段开篇点题;点出触发作者思考的金黄色;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4、(1)柔软,本义为软和,不坚硬,在这里指作者看到黄叶而引发的伤感情绪。 (2)“卧”字,本义有躺、趴的意思,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落叶在树下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落叶虽留恋却甘愿落去、积德奉献自己的精神状态。

25、 作者原先伤感的情绪缘于叶的枯黄所引发的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感伤,而落叶安详的状态、奉献自己的精神,则让他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和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此时的他已经可以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了,所以他没有了先前看见落叶时的伤感情绪了。

26、作者用三个赞美金黄色秋景的句子构成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抹秋的金黄色的喜爱和欣喜之情。

27. 、示例:树叶由苍翠到金黄直至凋落,整个过程就像是人的生命历程,一个生命历程的终结也就是新的生命历程的开始,我们没有必要为逝去年华而感伤,坦然面对,生命就会更加有意义。

初三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6 页

线 证 考 准 订名 姓 级 班 装 校 学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练兵试题

D .新疆的胡杨,甘肃的火炬树,黑龙江的暴马丁香,西藏的高山松,广东的大王椰„„真可谓四海奇树、五洲绝品都汇聚在世博园内。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6、古诗文默写(5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 。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2)《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互相映A .裨益(bì) 啜泣(chuò) 麾下(huī) 喟然长叹(kuì) 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镌刻(juān) 粳稻(jīng) 迥然(jiǒng) 参差不齐(cī) C .蹊跷(qiāo) 木讷(nè) 回溯(sù) 否极泰来(pǐ) (4)《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诗句是D .憎恨(zèng) 狭隘(ài) 鳜鱼(guì) 未雨绸缪(mó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在田字格中订正。( 4分) (5)《游山西村》这首律诗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锐不可挡 脍炙人口 根深谛固 泾渭分明 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瞠目结舌 如愿以尝 维妙维肖 鳞次栉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2分) 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A .日本福岛核泄漏给人们带来了不可名状的恐惧。

出他身上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2分)

B .雷锋传人郭明义,坚持20年无偿献血,个人捐款10多万无。他的先进事迹,家喻精神: 户晓,广为流传。

C .森林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举例:

D .随着2010年微博的异军突起,权威人士对这项新事物的美妙与危险众说纷纭,莫8、班级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6分) 衷一是。

(1)“青春的烦恼”。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24、下列句子均有一处语病,请改正过来。(2分)

分)

(1)据新华社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了第五十一届世乒赛五个单项小刚: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痘,怎么办? 的冠亚军。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2)名著是对贤名士的智慧精华,是文化的精髓。阅读名著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提小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高了学生的写作。

我说: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2)“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你阅读B .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下面几则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2分)

C .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达到了与艺术家的“心有灵犀一点材料一:《晋书》有言:“有人不及,可以情恕。”

通”。

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初三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材料三: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古高山雄伟壮观。(佚名)

材料四: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加点的词(2分)

溯:_____ 绝:______ 13.翻译句子(2分)

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春的赞歌”。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充满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写几句话予以赞美。(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2分)

二:阅读(45分) (一)诗词鉴赏(6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①瑞脑:即“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香料。 9. 本词押什么韵? “黄花”指什么花?(2分)

10. 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烘托了佳节思亲的情感?(2分)

11. 赏析“人比黄花瘦”之妙。(2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15.发挥你的想象,请将“清荣俊茂”的景色描绘下来。50字以上。(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选自《 战国策》 )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16、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苏秦之楚

A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18、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初三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

(四)说明文阅读(10分)

宣 纸

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

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 ③那么,宣纸有哪些特性呢?

④宣纸有润墨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普通纸发涸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而宣纸发涸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妙味。

⑤宣纸有耐久性。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

⑥宣纸的耐久性与它的pH 值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 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⑦宣纸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

19.(2分) 宣纸的性能与一般纸不一样,是由于 。 20.(3分) 宣纸有哪些特性?

21.(2分) 指出下面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

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 )( )

22.(3分) 为什么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

那一抹金黄色

李洪敏

①一场秋雨,零零星星地飘洒在了睡梦里。晨起时,坐在床上穿衣,习惯性地向窗外一瞥,心里一震,昨晚还是苍翠的那一树的法国梧桐树叶,经过了一场秋雨的淋沥,一夜之间,竟多数换了容颜——黄了,金灿灿地掩映在另一半的绿叶里。黄绿相间,煞是好看。不知怎的,这些黄叶一下触到了我心底的柔软,有泪溢出,却说不清因为什么。

②这以后,我总是有意无意地浏览起身边的颜色。才发现,每日行色匆匆的我们不知季节的变换早已无声无息地开始了。秋的画笔已涂抹掉了夏的浓绿,浅黄、鹅黄、绿黄、深黄、黑黄、金黄、枯黄„„处处皆是,世界仿佛置身于了黄色的海洋里。

③晚饭过后,围着小区散步,蓦然发现小城里秋的最美的颜色原来驻在马路两侧那一株株银杏树上。这儿绿意早已退场,退得找不到一丝绿的痕迹。金黄色开始上演,演得酣畅,演得浓烈。整株整株的银杏树,换上了金灿灿的艳装,仿佛哪个调皮的顽童打翻了黄色的染料桶泼溅而成,黄得纯净,黄得匀称,黄得透亮,不掺一点杂色。扇形的叶子一团团,一簇簇,如同成千上万的黄蝴蝶聚在一起开着盛会,大的,小的,攒着、挤着、闹着,颇有“秋意闹枝头”的阵势。

④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每晚,我都会在晚饭过后,溜达到这儿。一个人,悄悄地,静静的,散步在树与树之间。用手抚摸抚摸它那粗糙的枝干,扬扬头伫望一下它的容颜。橘黄色的路灯斜照过来,一半亮亮的,一半暗暗的,夜色下的银杏没有了白日里阳光下的靓丽,却多了一份朦胧迷离的美。我站在树下,望着那些金黄的、繁多的扇形小叶,只觉得满眼的美丽,满心的欣喜,却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辞藻来描绘。我想我要是画家,我会用手中的画笔绘出这份美丽;我要是作家,我会用键盘敲打出最美的文字;我要是摄影师,我会用摄像机留住这份秋韵的别致„„可惜,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很质朴地、拙笨地把抹金黄色收藏在心底。

⑤远处有乐声悠扬,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行人穿过树下,不时闪过的车灯打在它的身上,一明一灭,马路上轰鸣的车声接二连三,周围是喧闹的。不知怎的,我却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充满禅机的世界里。

初三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6 页

⑥起风了,有几只困了、累了的“黄蝴蝶”,一不小心被风儿吹落,无奈地随着风、打着旋,恋恋不舍地,幽幽地飞离了母体,然后卧在了树的脚下,乖巧的、安详的,如同在外面疯玩了一天的顽童回家后依恋在母亲身边。

⑦我俯身拾起几片,放在鼻尖嗅一嗅,分明闻到了一股曾经的生命的青涩。放到手里,细细地摸索着它的纹理,分明感觉它一息尚存的心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何尝不是这样呢?

⑧有生的繁衍,必有物的衰微,一荣一枯,才会生生不息。世间万物,莫不如此。 ⑨人常叹“自古逢秋悲寂寥”,奇怪,如今我心里已没有了先前看见看见落叶时伤感的情绪了。

⑩只是心中留驻了这秋的一抹金黄色。

27、 结合你的人生经历和体验,谈谈你对文章第八段的理解。(3分)

三:作文(50分) 题目:暖流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3、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24、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不知怎的,这些黄叶一下触到了我心底的柔软,有泪溢出,却说不清因为什么? ..

(2)卧在了树的脚下,乖巧的、安详的,如同在外面疯玩了一天的顽童回家后依恋在.母亲身边。

2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如今我心里已没有了先前看见落叶时伤感的情绪了”。(4分)

26、 请具体分析文中第四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请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初三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6 页

线 号 证 考 准 订 姓 级 班 装 学

初三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6 页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D 2、当 蒂 偿 惟 3、C 4、(1)去掉“刚刚”或者“最新”(2)在“写作”后面加上“水平”或“能力”。5、C

6、(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答案示例:精神: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举例:孙悟空大闹天宫。他被骗到天庭,屡遭羞辱,大搅蟠桃会,偷御酒,吃仙丹,勇斗神兵,虽败犹荣。

8、(1)有称呼,能正面劝导;语言得体。

(2)胸怀博大者,方能目光高远;宽容他人者,更能成就大业。(紧扣“胸怀博大”“宽容”,大意相同即可)

(3)示例:青春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是一把竖琴,是快乐;青春是一个书架,是智慧。

9. 答案:ou 菊花

10. 答案示例:通过描写浓云薄雾、白日难耐、凉风初起和黄花飘零,烘托了孤独寂寞的氛

围,表达了愁苦相思之情。

11. 答案示例:“瘦”本为写人形体的词,用在写花,突出了花经风沐雨,零落不堪的情状。诗人又把人与花比,更凸显了人之消瘦不可胜衣的样貌,情长愁更长。 12.逆流而上 停止

13.即使乘着快马驾着风也不认为快。

14.引用悲凉的渔歌借以表现三峡秋日的萧瑟和凄清的特点 15.(这里)江水清澈的可以看见降低的砂石,鱼儿在石间嬉戏。岸上的树木枝繁叶茂,浓荫成片。群山险峻挺拔,气势高昂。野草翠绿,郁郁葱葱,为山川填上了秀色。 16、B

17、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见我。

18、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19.(2分) 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 20.(3分) 宣纸有润墨性、耐久性和变形性。 21.(2分) 作比较 列数字

22.(3分) 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23、第一段开篇点题;点出触发作者思考的金黄色;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4、(1)柔软,本义为软和,不坚硬,在这里指作者看到黄叶而引发的伤感情绪。 (2)“卧”字,本义有躺、趴的意思,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落叶在树下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落叶虽留恋却甘愿落去、积德奉献自己的精神状态。

25、 作者原先伤感的情绪缘于叶的枯黄所引发的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感伤,而落叶安详的状态、奉献自己的精神,则让他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和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此时的他已经可以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了,所以他没有了先前看见落叶时的伤感情绪了。

26、作者用三个赞美金黄色秋景的句子构成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抹秋的金黄色的喜爱和欣喜之情。

27. 、示例:树叶由苍翠到金黄直至凋落,整个过程就像是人的生命历程,一个生命历程的终结也就是新的生命历程的开始,我们没有必要为逝去年华而感伤,坦然面对,生命就会更加有意义。

初三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6 页


相关内容

  • 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三语文教学与初一、初二有明显不同,他所有的指向都较势利,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学导向旨在引导学生应对及操作中考试题的策略和方法上。 一、 知识点的梳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学生到了初三,相应的知识点也到了一个可以归纳总结的时候,很多的阅读文题目其实也都是在以各种形式在考知识 ...

  • 初三语文总复习计划与策略
  • 背景:教育部关于〈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我省近年的中考语文考试试题为了贯彻考试改革的精神,首先在内容上做了调整,考试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突破了"以本(课本基本篇目)为本"的命题范围,阅读部分选 ...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期考典测--他山之石 1.(河南省长垣县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口语交际. 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书店门口遇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故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被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 ...

  • [一模汇总]2014上海中考一模各区试题汇总
  • 上海各区2014学年中考一模(即期末)试题汇总 浦东区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黄浦区 上海市 ...

  • 三年级语文教学心得
  •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在三年级"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 语文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 ...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集锦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我用一套六轮中考复习法来帮你.这个计划是很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 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第一轮: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时间:一至一个半 1 月 15 日-2 月 15 日前)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 把 ...

  • 如何进行考试质量分析
  • 如何进行考试质量分析 2010年12月26日 15:12:35 来源:北流市平政镇初级中学 访问量:17次发布人:何永 生 考试,是一种复杂的活动,经过设计.命题.施考.评卷等多个环节的运作,得到了它的结果.那么这个结果的质量如何,就必须要进行考试质量的分析. 进行考试质量的分析,通常运用分析试卷的 ...

  • 初三冲刺学习方法
  • 初三冲刺学习方法 教导副校长:乜朝义 在这一个月里,全面细致时间不够了,在原有复习的的基础上,我用一套中考复习法来帮你.这个计划是很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 第一: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 ...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方法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方法 新建中学 程壮莉 一年一度的语文中考即将来临,每一位初三教师又面对着如何搞好初三语文复习这个话题.初三语文复习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缺乏新鲜感等特点.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中考中能考出好成绩,我校初三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经过仔细磋商,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