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

《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

武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钟秀珍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面积的概念,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认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3.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并理解它们的意义。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

多媒体,米尺1把,一张长方形卡纸,一张正方形卡纸,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卡片。

学具:

橡皮擦一块,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张。

教学过程:

片段一:面积的引入

出示两面大小不同的墙,喜羊羊和费羊羊进行粉刷比赛。

师:同学们,今天羊村可热闹啦,原来它们正在进行一场比赛呢。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

师:比赛结束了,老师宣布这场比赛喜羊羊获胜,你们觉得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

生:因为墙的面不是一样大的。喜羊羊刷的墙大,沸羊羊刷的墙小。 师:你说的可真准确。是啊,墙面有大有小,这样的比赛不公平。 片段二:面积单位的引入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教材中的两个平面图形,知道图形(2)比图形

(1)的面积大,大多少呢?

生:不知道!

师:如果把它们划分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方格,能看出来吗?(如下图。)

(学生用学具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生:图形(1)有14个正方形方格,图形(2)有15个正方形方格,图形(2)比图形(1)多1个正方形方格的面积。

师:说得非常好!这里还有两个平面图形(出示下图),先各自仔细观察,再与同桌同学交流,说一说哪个图形面积大。

生1:因为图形(1)有12个“方格”,图形(2)有9个方格,所以图

(1)的面积大。

生2:不对!两个图形的“方格”大小不同。

生3:两个图形一样大,只是分的“方格”不同。

师: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图(1)划分成的是“方格”吗?这说明了什么?

生:在同样大的纸上画的格数不同,格子不一样大,图(2)画的是方格,图(1)画的不是方格。

师:那么,要比较面积的大小,应该怎样做?

生:应该用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方格去度量,才能进行比较。

师:对!一样大的方格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面积单位”。(板书)

片段三:面积单位的教学

1.自学课本73-74页。

师: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用什么样的图形作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73-74页。

2.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谁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书)

3.认识面积单位

师:(出示一张1平方分米大的纸片)同学们,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请你们也拿出1平方分米的纸片。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么大的面?

生1:跟我的小闹钟的面差不多大。

生2:跟我爸爸的手掌差不多大。

师:下面我们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应该怎样测量?(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刚才测量了课桌面的面积,老师想拿这张纸去测量教室的面积,愿意帮老师测量的同学请到前面来。

(学生情绪高昂,纷纷参与测量。不多一会儿,有的学生就停止测量,跑回座位上,有几个学生还在继续测量。)

师:刚才我注意到有几个同学测量了不多一会儿,就停止测量了,这是怎么回事?

生:纸片太小,教室太大,这样测量太累人了。

师:谁愿意继续测量下去?(有两位同学举手。)

师:好!那你们就继续测量吧!什么时候不愿意了,就回到座位上。 生:应该找更大一点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师:有了平方分米,你们猜猜还会有什么更大的面积单位? 生:平方米。

师:为什么?

生:比分米长的单位是米,有了平方分米就应该有平方米。

师:你真会想问题!比平方分米大的面积单位叫做平方米。1米有多长?1平方米有多大呢?(1米:出示1米长的绳子;1平方米:将4米长的绳子打上结,围成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觉。)

师:喔!原来1平方米有这么大(以手形示意)。请同学们猜猜看,这1平方米里面能站下几个人?(学生显得很高兴,分别猜8个、10个、15个……然后有序地站进1平方米方框里。)

师:哇!连老师站上去刚好能站15个人呀!如果要测量小一点的面积该怎么办呢?

(教师组织学生对面积与周长、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进行比较练习。)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我认为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时,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是学生个

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反思以上案例,我有以下体会。

1. 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比如,在:“面积的引入”中,我利用了“小羊刷墙比赛”动画,充分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做”数学。数学学习是“知”和“做”的统一。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教学时应尽量将抽象的知识还原为具体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学”。“面积单位”的知识不仅抽象,而且容易混淆,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人人动手,先制成“1平方分米”的纸片,再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形成“1平方分米”的表象。再通过全员参与测量课桌面的面积、教室面积,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通过比划、站人等活动,让学生深刻领会“面积单位”的含义,使“做”数学真正成为了师生互动的纽带。

2. 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教师不断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用的、富有挑战性的阅读活动,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知识形成过程。例如,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创设阅读的情境,从而让学生有了充分阅读的空间,并使使学生产生困惑,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并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面积”和“单位面积”的实际意义,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

武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钟秀珍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面积的概念,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认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3.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并理解它们的意义。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

多媒体,米尺1把,一张长方形卡纸,一张正方形卡纸,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卡片。

学具:

橡皮擦一块,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张。

教学过程:

片段一:面积的引入

出示两面大小不同的墙,喜羊羊和费羊羊进行粉刷比赛。

师:同学们,今天羊村可热闹啦,原来它们正在进行一场比赛呢。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

师:比赛结束了,老师宣布这场比赛喜羊羊获胜,你们觉得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

生:因为墙的面不是一样大的。喜羊羊刷的墙大,沸羊羊刷的墙小。 师:你说的可真准确。是啊,墙面有大有小,这样的比赛不公平。 片段二:面积单位的引入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教材中的两个平面图形,知道图形(2)比图形

(1)的面积大,大多少呢?

生:不知道!

师:如果把它们划分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方格,能看出来吗?(如下图。)

(学生用学具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生:图形(1)有14个正方形方格,图形(2)有15个正方形方格,图形(2)比图形(1)多1个正方形方格的面积。

师:说得非常好!这里还有两个平面图形(出示下图),先各自仔细观察,再与同桌同学交流,说一说哪个图形面积大。

生1:因为图形(1)有12个“方格”,图形(2)有9个方格,所以图

(1)的面积大。

生2:不对!两个图形的“方格”大小不同。

生3:两个图形一样大,只是分的“方格”不同。

师: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图(1)划分成的是“方格”吗?这说明了什么?

生:在同样大的纸上画的格数不同,格子不一样大,图(2)画的是方格,图(1)画的不是方格。

师:那么,要比较面积的大小,应该怎样做?

生:应该用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方格去度量,才能进行比较。

师:对!一样大的方格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面积单位”。(板书)

片段三:面积单位的教学

1.自学课本73-74页。

师: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用什么样的图形作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73-74页。

2.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谁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书)

3.认识面积单位

师:(出示一张1平方分米大的纸片)同学们,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请你们也拿出1平方分米的纸片。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么大的面?

生1:跟我的小闹钟的面差不多大。

生2:跟我爸爸的手掌差不多大。

师:下面我们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应该怎样测量?(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刚才测量了课桌面的面积,老师想拿这张纸去测量教室的面积,愿意帮老师测量的同学请到前面来。

(学生情绪高昂,纷纷参与测量。不多一会儿,有的学生就停止测量,跑回座位上,有几个学生还在继续测量。)

师:刚才我注意到有几个同学测量了不多一会儿,就停止测量了,这是怎么回事?

生:纸片太小,教室太大,这样测量太累人了。

师:谁愿意继续测量下去?(有两位同学举手。)

师:好!那你们就继续测量吧!什么时候不愿意了,就回到座位上。 生:应该找更大一点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师:有了平方分米,你们猜猜还会有什么更大的面积单位? 生:平方米。

师:为什么?

生:比分米长的单位是米,有了平方分米就应该有平方米。

师:你真会想问题!比平方分米大的面积单位叫做平方米。1米有多长?1平方米有多大呢?(1米:出示1米长的绳子;1平方米:将4米长的绳子打上结,围成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觉。)

师:喔!原来1平方米有这么大(以手形示意)。请同学们猜猜看,这1平方米里面能站下几个人?(学生显得很高兴,分别猜8个、10个、15个……然后有序地站进1平方米方框里。)

师:哇!连老师站上去刚好能站15个人呀!如果要测量小一点的面积该怎么办呢?

(教师组织学生对面积与周长、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进行比较练习。)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我认为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时,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是学生个

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反思以上案例,我有以下体会。

1. 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比如,在:“面积的引入”中,我利用了“小羊刷墙比赛”动画,充分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做”数学。数学学习是“知”和“做”的统一。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教学时应尽量将抽象的知识还原为具体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学”。“面积单位”的知识不仅抽象,而且容易混淆,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人人动手,先制成“1平方分米”的纸片,再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形成“1平方分米”的表象。再通过全员参与测量课桌面的面积、教室面积,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通过比划、站人等活动,让学生深刻领会“面积单位”的含义,使“做”数学真正成为了师生互动的纽带。

2. 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教师不断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用的、富有挑战性的阅读活动,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知识形成过程。例如,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创设阅读的情境,从而让学生有了充分阅读的空间,并使使学生产生困惑,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并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面积”和“单位面积”的实际意义,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关内容

  • 结算常见问题汇编2013(土建)
  • 结算常见问题汇编(2013) 一.施工界面问题. 这类常见错误原因①竣工图示有,现场实际没做,②竣工图示有,现场也已施工,但施工单位非结算单位.如结算中出现这类问题,一般导致的多算金额均较大. 案例1:楼栋间伸缩缝处一般是用镀锌铁皮盖缝,但计算工程量时有出现将缝宽处计算了抹灰及贴纸皮砖.如47-49 ...

  • "图形与几何"的核心内容与教学策略
  • 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 --"图形与几何"的核心内容与教学策略 一.整体把握"图形与几何"的教育价值和核心概念 "图形与几何"的教育价值 ⏹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 有助于学生发展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形成创新意识 . ⏹ ...

  • 2013年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汇总
  • www.TopSage.com 大家网 1 / 10 2013年公路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汇总 1.案例: ╳╳高速公路路基土.石方工程,有一段挖土方计普通土3000000m3,平均运距50m,采用推土机推土施工.该工程地处山重区.机械土方其他直接费综合费率为1.25%,现场经费综合费率为9.27% ...

  • 消防工程师案例习题及答案
  • 第一篇 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某大型购物中心地上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24m,耐火等级一级.该购物中心地下一层的主要使用功能为设备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和商店营业厅:其中,设备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区域建筑面积为2000m²:商店营业厅区域建筑面积为22000m².该购物中心地上一层至地上六层每层的使用功能 ...

  • 小学数学经典案例的分析反思
  • 小学数学经典案例的分析反思 关于案例的好处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 ...

  • 福利建筑三项目工程造价指标分析
  • 福利建筑三项目工程 造价指标分析 文档简介:案例包括建筑面积.层高.结构.单位价值等工程概况及特征项,并提供单方造价指标.实物量/工程量指标.专业工程指标(建筑.燃气.给排水.消防.电梯设备等).工料机消耗指标等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文档标签:造价分析,福利建筑工程,指标案例文档来源:百度文库公众号 ...

  • 土地增值税清算计税成本确定原则
  • http://www.ck100.com 土地增值税清算计税成本确定原则 在当前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中,由于其清算规定的复杂性和房地产行业的特 殊性,实际清算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操作问题,主要问题之一是已售开发产品计税成本与未销开发产品计税成本的分摊计算.笔者根据实际工作实践设计了以下案例,通过案例探讨房 ...

  • 购房中如何应对开发商的隐藏陷阱
  • 购房中如何应对开发商的隐藏陷阱 摘要:作为普通的购房者购买房产,一般的购房流程可能是先看了广告宣传,然后再去售楼部听销售人员进行楼盘的介绍,观看楼盘模型,阅读楼书介绍,再然后查看一下楼盘实地环境,满意的情况下一般就下单购买了.这一流程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殊不知道,开发商在宣传和推销的环节有可能会 ...

  • 拆迁安置中钉子户信访典型案例
  • 摘要:近年来,每个城市在房屋拆迁安置中出现钉子户不断进行缠访.闹访.越级访.无理访现象,钉子户发展而来的信访户或信访户发展成为的钉子户,边缘化的至富心态策略和手段,要求之高,手段近乎敲诈,并在信访活动中不断呈专业化.特定化.组织化.技巧化发展.在每年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党代会或省市人大政协会议.省市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