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鬼子来了]观后感

中国近代的屈辱,我们更该三省吾身

观看电影《鬼子来了》有感

当老师在课上推荐我们看这部影片时,一听着名字。我的脑海就浮现出电视上常播的那种以抗日战争为题材,来歌颂解放军展示伟大品格,谴责日本政府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片子,因为这种片子看得实在是太多,而且千篇一律。因此,再看之前内心有点细小的抵触感。但是迫于作业的压力,还是点开《鬼子来了》这部影片。一点开这部影片,就能很强烈的感觉到浓浓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电影的画面只是单调、枯燥的黑白色调(除了影片最后一个被鲜血染红的画面),电影画面的品质没有现在播放的电影那般高清,华丽。于是我就自以为是的认为这应该是拍于七十年代左右的老片子。为了验证自己内心的猜想。我在网上查了下电影开拍上映的时间,是在2000年左右。看到这个时间,出去惊疑,更多地是纳闷。我在想,在2000年左右,彩色电影不是已经盛行了么?姜文导演为什么要用单调得不能再单调的黑白色调,舍弃五彩缤纷的画面。于是,我带着内心的疑惑和回温老电影的念想继续看了下去。

电影时长两小时十九分钟,画面一只只都是黑白的除了最后一抹血色。花了不算长也不算短的两小时,认真地看了整部电影。心情从开始的不怎么情愿,变得有点色调。感觉自己一点一点的,不自觉得被那算不上华丽,甚至有些简陋的画面吸引。电影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期时期,在一个偏僻的村庄中,村民马大三一天晚上遇到了一个不认识的人“我”。 "我"将两个黄色大麻袋放在他家,让马大三好生看着这麻袋里的东西,并声明年三十会取走,否则会让他没了性命。麻袋里装的是一个被俘虏日本鬼子和一个汉奸翻译,厚道的村民马大三根本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两个对他来说无比沉重地负担。于是,在这半年里,马大三缩衣节食,精心照料麻袋里的那两个人同时。又与想逃跑的日本子发生了一系列故事。马大三担惊受怕得过了6个月,而然说要来取人的"我"并没有来。这可急坏了马大三,如何精心看管这两个负担,又防止被鬼子查觉成了马大三的最大最大的难题。于是村民们打算解决了这两个大麻烦,于是用类似抽签的方法,抽人去刨坑埋了两人。马大三不幸被选中。,但是善良马大三却下不了狠手。只能将两人藏在炮台里。但是因为马大三杀了人,村里人渐渐疏远了马大三,包括爱着马大三的女主角鱼儿。马大三承受不住压力,向大家说出了没有杀掉两人的事实。后来却又差点被鬼子发现。马大三承受了来自村民的怒火。后来又发生了找了侩子手借刀杀人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经过一番波折,长时间被精心照顾的鬼子,渐渐对村名消除了敌意,甚至鬼子表示,愿意用几车丰盛粮食来换取人身的自由,因为这样既可以救济

正陷于饥荒中可怜的村民,又可以解决了马大三和村民们的难题。于是善良的村民们相信了这个在村子里住了很多时日的的鬼子。并且在马大三的主张下,经过一番商议,村民接受了鬼子的条件,并且签字订约。大伙儿一并护送两个困扰了大家多时的大麻烦返回宪兵队。到宪兵队后,尽管宪兵队队长感到此事有辱武士道精神,内心十分不满这件事,一众日本官员对花屋又是打又是骂,认为他不应该活着回来,活着回来侮辱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但日军为了伪装自己和善的一面,同意履行那份约定,顺带还奖励四大车粮食,并率部队将粮食送往村子里。粮食运送抵达村内,日军召集了全村老老小小一起来饮酒做欢,共享吃喝。然而,当庆祝刚进行到一半时,酒冢突然向士兵们宣告皇军已经向盟军投降、日本战败的消息。于是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军化身为凶残的杀戮机器,开始杀戮无辜而又可怜的村民,甚至连小孩都没有放过。整个村庄变化成了屠场,鬼子们又纵火将这一小山村烧为灰烬。在这一灭项之灾中,只有马大三和鱼儿幸免于难,当他们摇船回来的时候,冲天的火光映在马大三的眼中只剩下了空洞。。他的邻里乡亲都死在了凶残的日本鬼子手中。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是有多么痛苦,多么悲伤,他的内心充斥着更多的应该是愤怒。不久之后,国民党军队接管了鬼子大批俘虏,屠杀村民的鬼子部队也在其中。在一个雨天,马大三假扮成卖烟的小贩,手拿着一把斧头。冲进日军俘虏营中,见人就砍,鬼子死伤数人。然而他也最终被国民党士兵抓住,并被判处死刑。更戏剧性的是,执行死刑的侩子手正是那个与他们曾经朝夕相处鬼子花屋小三郎,当那个手起刀落的时候恻隐之心无法压抑,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刀下得利索一些。马大三的脑袋在那个鬼子的屠刀下就这么滚落了,脑袋在地上转了九圈半儿,眼珠子冲着鬼子眨了眨,嘴角微微上翘就如刘爷(马大三请来杀人的侩子手)形容自己杀人一样--"含笑九泉"了。

《鬼子来了》这部电影与传统的战争片子相比想表达的东西更加多,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鬼子来了》所呈现的东西也更加真实。比如,在这部片子中村民对对鬼子的态度。在以往的许多片子中中国人不是抗日积极分子就是汉奸,很少提及普通百姓对鬼子的态度。可是仔细一想,在那时普通的百姓真的就有那么明确而有强烈的是非观?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中国的老百姓,向来不惮于反抗的。只要你给他们地种,让他们活,他们就像陷入沼泽的人,只要鼻子还露在外面,能喘气,就不愿意动一动。中国人,只要做稳了奴隶,就知足了。真是万劫不复。"的确,那时的国民麻木者居多。只要给他们一块土地,一口饭吃,能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会苟且偷生,“以和为贵”。不会在乎什么主权领土问题,在他们眼里,这些离他们还是太过于遥远,统治阶级的事。就像电影演的那样,尽管村民们同意杀掉花屋和翻译官,但是到真正动手的时候又相互推诿起来。最后当大家都认为马大三杀了日本子的时

候,又疏远了马大三。或许有人会说,那是村民善良厚道的表现。其实我更想说的是,那就是国民劣根性的体现。中国人都喜欢拣一些好听的,不爱听真话,讳疾忌医,掩耳盗铃。这就不由让人联想到中国近代史的一些悲剧事件。中国近代遭受那么多来自列强的屈辱事件,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正是因为中国人太过于盲目自大了么?就因为清朝政府的自以为是,闭关锁国,不了解世界的政治力量,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当英国打到天津,确仍然不知道英国在哪。这是多么的可悲可笑。仍旧愚蠢的推行陈腐的旧制度,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拒绝改革,然而不改革。这个国家必将被历史的洪流所掩埋。那时的中国人错将肥大当强大,险些将自己置于死地。这不仅发人深思,现在的我们就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屈辱,记住落后就要挨打,时刻提醒自己,要与时俱进,切勿盲目自大。在影片中,花屋的那句"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你们这么长时间打不赢这场战争的原因了。""深深的刺痛了我,然而现实却就是如此,我甚至无法否认。导演姜文用他所认同的真实的历史记忆,警醒我们去直面我们一直在回避也不敢相信的的东西。或许我们真的得深思了。

在这部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情节。一是炮楼里的两个鬼子溜出来想吃鸡,老兵教新兵如何粗暴的对待中国人,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刺刀,并说"对付支那猪就只有用这种办法"; 听着这句话,我内心最多的不是气愤,而是一种莫名的无力感。那时的中国人在日本人眼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是牲畜还是连牲畜都不如?二是村民与日军签署的那份合约,合约是这样写的:"日人花屋小三郎,去年腊月来吾乡。挟风带雪,神色惊惶,衣容不整,兼有枪伤,何人送之,我等不详。六月有余,寒来暑往,我等村民,仁义心肠,鼎力相帮,节衣缩食,悲苦难当,着急上火,没齿不忘。花屋感恩,允我口粮,两大车整,报答有方。我等笑纳,各得所偿。花屋汉臣,归还日方,自此之后,两不相伤。立下此约,中日两方。" 当我看到村子里的老者用着他独有的腔调,读着无比押韵,散发着浓浓古代气息的契约内容。我真的不知道,我应该是笑还是应该哭。村民们用他们的“仁爱之心”与鬼子“以心交心”,中华民族几千年相传的中华美德“仁德”却用在这么一个讽刺的场合。我真当是欲哭无泪。面对凶残的鬼子,村民们却期待着他们的善待可以得到回报,我真的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说他们愚蠢么?还是说他们天真?可是在那么一个压抑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真的可以去怪他们的天真么?

电影的结局更是深深得刺激了我的眼睛,马大三的头就这么被鬼子砍了下来。在地上转了九圈(我认真输了好几遍),整整九圈。马大三的头就那样,以一种诡异的角度呈现在荧屏上。最后马大三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知道是解脱还是勉强的微笑。镜头就定格在这抹微笑中,慢慢的画面被染上了如血一般的红色,晕染的越来越红,越来越艳。就在这一

抹艳红中,电影拉下了帷幕。看到这儿,先前的问题我也似乎能够理解了。导演姜文之所以将整部电影拍成了黑白,唯有结局用那一抹鲜红来点缀,可能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因为导演姜文想用鲜红的的血警示我们,想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铭记这一历史。我能想到第二个原因,是受到了《辛德勒名单》的结局的启发,在《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中,整部片子也是用黑白色调,只有在最后的结尾中,一抹鲜红在小女孩身上蔓延开来。《辛德勒名单》的最后的一片鲜红是留给人们的希望。那么《鬼子来了》最后的结局是不是也是留给我们的一丝希望。因为在最后我发现姜文并没有交代鱼儿和鱼儿的孩子最后的结局,那么而和他的孩子是不是就是一个希望,一个念想,一个传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是我愿意在这里这样美好的想象,因为那个屈辱,不堪,历经万难年代留下了太多痛苦与悲伤,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念想,需要这样一个念想支撑我们勇敢地面对并坦然接受过去自身的不足,我们更需要这样一个念想支撑我们用无比的信心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勇敢前进,努力培养更为智慧更为优秀的民族。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算不上让人看了愉快的电影,或者说电影带着点悲剧的色彩。电影的从头至尾,总有那么几个场景能让人发笑。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黑色幽默吧,鬼才导演姜文之所以会将一部沉重的电影插上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情节,我想应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让整部片子不那么沉重,就像一个人活在世上,正历经着苦难,如果不给他一些盼头,让他怎么活得下去。一点黑色的幽默就像那丝丝的盼头,调节了观众的内心,让人心里总会有那么一些安慰。第二是想用那些幽默的情节引发出我们对中日民族性格冷峻的剖析与思考,或者说是一种对比。用电影内容的沉重与表现形式的轻快不是更好的可以引发人深思,更好的体会导演姜文的良苦用心吗?

朱丹瑶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中国近代的屈辱,我们更该三省吾身

观看电影《鬼子来了》有感

当老师在课上推荐我们看这部影片时,一听着名字。我的脑海就浮现出电视上常播的那种以抗日战争为题材,来歌颂解放军展示伟大品格,谴责日本政府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片子,因为这种片子看得实在是太多,而且千篇一律。因此,再看之前内心有点细小的抵触感。但是迫于作业的压力,还是点开《鬼子来了》这部影片。一点开这部影片,就能很强烈的感觉到浓浓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电影的画面只是单调、枯燥的黑白色调(除了影片最后一个被鲜血染红的画面),电影画面的品质没有现在播放的电影那般高清,华丽。于是我就自以为是的认为这应该是拍于七十年代左右的老片子。为了验证自己内心的猜想。我在网上查了下电影开拍上映的时间,是在2000年左右。看到这个时间,出去惊疑,更多地是纳闷。我在想,在2000年左右,彩色电影不是已经盛行了么?姜文导演为什么要用单调得不能再单调的黑白色调,舍弃五彩缤纷的画面。于是,我带着内心的疑惑和回温老电影的念想继续看了下去。

电影时长两小时十九分钟,画面一只只都是黑白的除了最后一抹血色。花了不算长也不算短的两小时,认真地看了整部电影。心情从开始的不怎么情愿,变得有点色调。感觉自己一点一点的,不自觉得被那算不上华丽,甚至有些简陋的画面吸引。电影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期时期,在一个偏僻的村庄中,村民马大三一天晚上遇到了一个不认识的人“我”。 "我"将两个黄色大麻袋放在他家,让马大三好生看着这麻袋里的东西,并声明年三十会取走,否则会让他没了性命。麻袋里装的是一个被俘虏日本鬼子和一个汉奸翻译,厚道的村民马大三根本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两个对他来说无比沉重地负担。于是,在这半年里,马大三缩衣节食,精心照料麻袋里的那两个人同时。又与想逃跑的日本子发生了一系列故事。马大三担惊受怕得过了6个月,而然说要来取人的"我"并没有来。这可急坏了马大三,如何精心看管这两个负担,又防止被鬼子查觉成了马大三的最大最大的难题。于是村民们打算解决了这两个大麻烦,于是用类似抽签的方法,抽人去刨坑埋了两人。马大三不幸被选中。,但是善良马大三却下不了狠手。只能将两人藏在炮台里。但是因为马大三杀了人,村里人渐渐疏远了马大三,包括爱着马大三的女主角鱼儿。马大三承受不住压力,向大家说出了没有杀掉两人的事实。后来却又差点被鬼子发现。马大三承受了来自村民的怒火。后来又发生了找了侩子手借刀杀人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经过一番波折,长时间被精心照顾的鬼子,渐渐对村名消除了敌意,甚至鬼子表示,愿意用几车丰盛粮食来换取人身的自由,因为这样既可以救济

正陷于饥荒中可怜的村民,又可以解决了马大三和村民们的难题。于是善良的村民们相信了这个在村子里住了很多时日的的鬼子。并且在马大三的主张下,经过一番商议,村民接受了鬼子的条件,并且签字订约。大伙儿一并护送两个困扰了大家多时的大麻烦返回宪兵队。到宪兵队后,尽管宪兵队队长感到此事有辱武士道精神,内心十分不满这件事,一众日本官员对花屋又是打又是骂,认为他不应该活着回来,活着回来侮辱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但日军为了伪装自己和善的一面,同意履行那份约定,顺带还奖励四大车粮食,并率部队将粮食送往村子里。粮食运送抵达村内,日军召集了全村老老小小一起来饮酒做欢,共享吃喝。然而,当庆祝刚进行到一半时,酒冢突然向士兵们宣告皇军已经向盟军投降、日本战败的消息。于是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军化身为凶残的杀戮机器,开始杀戮无辜而又可怜的村民,甚至连小孩都没有放过。整个村庄变化成了屠场,鬼子们又纵火将这一小山村烧为灰烬。在这一灭项之灾中,只有马大三和鱼儿幸免于难,当他们摇船回来的时候,冲天的火光映在马大三的眼中只剩下了空洞。。他的邻里乡亲都死在了凶残的日本鬼子手中。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是有多么痛苦,多么悲伤,他的内心充斥着更多的应该是愤怒。不久之后,国民党军队接管了鬼子大批俘虏,屠杀村民的鬼子部队也在其中。在一个雨天,马大三假扮成卖烟的小贩,手拿着一把斧头。冲进日军俘虏营中,见人就砍,鬼子死伤数人。然而他也最终被国民党士兵抓住,并被判处死刑。更戏剧性的是,执行死刑的侩子手正是那个与他们曾经朝夕相处鬼子花屋小三郎,当那个手起刀落的时候恻隐之心无法压抑,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刀下得利索一些。马大三的脑袋在那个鬼子的屠刀下就这么滚落了,脑袋在地上转了九圈半儿,眼珠子冲着鬼子眨了眨,嘴角微微上翘就如刘爷(马大三请来杀人的侩子手)形容自己杀人一样--"含笑九泉"了。

《鬼子来了》这部电影与传统的战争片子相比想表达的东西更加多,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鬼子来了》所呈现的东西也更加真实。比如,在这部片子中村民对对鬼子的态度。在以往的许多片子中中国人不是抗日积极分子就是汉奸,很少提及普通百姓对鬼子的态度。可是仔细一想,在那时普通的百姓真的就有那么明确而有强烈的是非观?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中国的老百姓,向来不惮于反抗的。只要你给他们地种,让他们活,他们就像陷入沼泽的人,只要鼻子还露在外面,能喘气,就不愿意动一动。中国人,只要做稳了奴隶,就知足了。真是万劫不复。"的确,那时的国民麻木者居多。只要给他们一块土地,一口饭吃,能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会苟且偷生,“以和为贵”。不会在乎什么主权领土问题,在他们眼里,这些离他们还是太过于遥远,统治阶级的事。就像电影演的那样,尽管村民们同意杀掉花屋和翻译官,但是到真正动手的时候又相互推诿起来。最后当大家都认为马大三杀了日本子的时

候,又疏远了马大三。或许有人会说,那是村民善良厚道的表现。其实我更想说的是,那就是国民劣根性的体现。中国人都喜欢拣一些好听的,不爱听真话,讳疾忌医,掩耳盗铃。这就不由让人联想到中国近代史的一些悲剧事件。中国近代遭受那么多来自列强的屈辱事件,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正是因为中国人太过于盲目自大了么?就因为清朝政府的自以为是,闭关锁国,不了解世界的政治力量,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当英国打到天津,确仍然不知道英国在哪。这是多么的可悲可笑。仍旧愚蠢的推行陈腐的旧制度,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拒绝改革,然而不改革。这个国家必将被历史的洪流所掩埋。那时的中国人错将肥大当强大,险些将自己置于死地。这不仅发人深思,现在的我们就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屈辱,记住落后就要挨打,时刻提醒自己,要与时俱进,切勿盲目自大。在影片中,花屋的那句"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你们这么长时间打不赢这场战争的原因了。""深深的刺痛了我,然而现实却就是如此,我甚至无法否认。导演姜文用他所认同的真实的历史记忆,警醒我们去直面我们一直在回避也不敢相信的的东西。或许我们真的得深思了。

在这部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情节。一是炮楼里的两个鬼子溜出来想吃鸡,老兵教新兵如何粗暴的对待中国人,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刺刀,并说"对付支那猪就只有用这种办法"; 听着这句话,我内心最多的不是气愤,而是一种莫名的无力感。那时的中国人在日本人眼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是牲畜还是连牲畜都不如?二是村民与日军签署的那份合约,合约是这样写的:"日人花屋小三郎,去年腊月来吾乡。挟风带雪,神色惊惶,衣容不整,兼有枪伤,何人送之,我等不详。六月有余,寒来暑往,我等村民,仁义心肠,鼎力相帮,节衣缩食,悲苦难当,着急上火,没齿不忘。花屋感恩,允我口粮,两大车整,报答有方。我等笑纳,各得所偿。花屋汉臣,归还日方,自此之后,两不相伤。立下此约,中日两方。" 当我看到村子里的老者用着他独有的腔调,读着无比押韵,散发着浓浓古代气息的契约内容。我真的不知道,我应该是笑还是应该哭。村民们用他们的“仁爱之心”与鬼子“以心交心”,中华民族几千年相传的中华美德“仁德”却用在这么一个讽刺的场合。我真当是欲哭无泪。面对凶残的鬼子,村民们却期待着他们的善待可以得到回报,我真的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说他们愚蠢么?还是说他们天真?可是在那么一个压抑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真的可以去怪他们的天真么?

电影的结局更是深深得刺激了我的眼睛,马大三的头就这么被鬼子砍了下来。在地上转了九圈(我认真输了好几遍),整整九圈。马大三的头就那样,以一种诡异的角度呈现在荧屏上。最后马大三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知道是解脱还是勉强的微笑。镜头就定格在这抹微笑中,慢慢的画面被染上了如血一般的红色,晕染的越来越红,越来越艳。就在这一

抹艳红中,电影拉下了帷幕。看到这儿,先前的问题我也似乎能够理解了。导演姜文之所以将整部电影拍成了黑白,唯有结局用那一抹鲜红来点缀,可能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因为导演姜文想用鲜红的的血警示我们,想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铭记这一历史。我能想到第二个原因,是受到了《辛德勒名单》的结局的启发,在《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中,整部片子也是用黑白色调,只有在最后的结尾中,一抹鲜红在小女孩身上蔓延开来。《辛德勒名单》的最后的一片鲜红是留给人们的希望。那么《鬼子来了》最后的结局是不是也是留给我们的一丝希望。因为在最后我发现姜文并没有交代鱼儿和鱼儿的孩子最后的结局,那么而和他的孩子是不是就是一个希望,一个念想,一个传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是我愿意在这里这样美好的想象,因为那个屈辱,不堪,历经万难年代留下了太多痛苦与悲伤,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念想,需要这样一个念想支撑我们勇敢地面对并坦然接受过去自身的不足,我们更需要这样一个念想支撑我们用无比的信心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勇敢前进,努力培养更为智慧更为优秀的民族。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算不上让人看了愉快的电影,或者说电影带着点悲剧的色彩。电影的从头至尾,总有那么几个场景能让人发笑。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黑色幽默吧,鬼才导演姜文之所以会将一部沉重的电影插上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情节,我想应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让整部片子不那么沉重,就像一个人活在世上,正历经着苦难,如果不给他一些盼头,让他怎么活得下去。一点黑色的幽默就像那丝丝的盼头,调节了观众的内心,让人心里总会有那么一些安慰。第二是想用那些幽默的情节引发出我们对中日民族性格冷峻的剖析与思考,或者说是一种对比。用电影内容的沉重与表现形式的轻快不是更好的可以引发人深思,更好的体会导演姜文的良苦用心吗?

朱丹瑶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相关内容

  • 电影地道战观后感
  • 电影地道战观后感(一) 当你看到<地道战>这个名字时,你一定会想到一条条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地下街道"吧.1942年,日本鬼子经受不起持久战的"折磨",便像一条发了疯的狗似的,扑向了冀中平原.当时日本人对我国人民实行了杀光.烧光和抢光的" ...

  • 电影[地雷战]观后感
  • 电影<地雷战>观后感 这个周末妈妈给我推荐了好多抗日题材的电影,有<小兵张嘎>.<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地雷战>等等,都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看过的,影片讲的都是抗日战争年代涌现出的一批批爱国的老百姓和民兵,在敌后用智慧和鲜血保护祖国的英雄 ...

  • [鸡毛信]观后感作文
  • <鸡毛信>观后感作文(1)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叫海娃的放羊孩子,要把鸡毛信送到张连长手中,在途中与鬼子斗智斗勇,突然想到父亲的叮嘱.于是,他坚持送信.最后终于把鸡毛信送到了张连长手中.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慨万千.先看看他,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靠自己来解决.再来看看我们,只要遇到一丁点 ...

  • [地道战]观后感6篇 (400字范文)
  • <地道战>观后感 (范文) 篇一:地道战观后感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冀中人民团结一心,利用结合了冀中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地道战来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面对日本侵略军"杀光.烧光.抢光&q ...

  • [地道战]观后感(450字)作文
  • 精选作文:<地道战>观后感(450字)作文 地道战,嘿,地道战&&每当这首歌萦绕在我耳旁,便就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使 我不由分说地抬起头,望着屏幕,久久不能释怀.心中涌出一份冲动.一丝缅怀.一抹痛恨. 一缕埋藏于心底的爱国之情.日本给中国带来的伤痛我们是永远难以忘却的,也 ...

  • 地雷战观后感
  • 地雷战观后感 战争的硝烟虽已不在,但爱国的精神却永远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黑白的屏幕已拉开,眼前又一次出现了那些熟悉的人的身影.虽然<地雷战>看了已不止一遍,可当那些充满战争时代气息的歌声再次响在耳畔时,我的心又一次振颤了.从心底里升起一股敬仰与感激,怀的都是一刻尊敬.虔诚的心. 一九三 ...

  • 鬼子来了观后感
  • 鬼子来了还是走了? --<鬼子来了>观后感 最开始接触姜文的电影是从<太阳照样升起>,大量的心里留白在故事中以画面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让我认识到了这个导演的不同之处.之后<让子弹飞>的走红,更是让他的导演才能为更多的观众所熟知.而在他的众多作品当中,艺术成就最 ...

  • 新地雷战神勇小子观后感400字
  • 新地雷战神勇小子观后感400字 新地雷战神勇小子>观后感400字(一) 今天,我看了一部关于抗日的电影,那就是<新地雷战之神勇小子>. 电影是关于在抗日时期,麦家村与鬼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在故事最后,麦米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 王二小观后感400字(共11篇)
  • 篇一:<王二小>观后感 <少年英雄王二小>观后感 六(5)班张维 黄昏时分山坡上几头迷离的牛,不知去向?? 有一次,日军准备侵入邻村,被机智的王二小发现了,他故意冲上山坡,吸引了日军的注意.王二小临危不惧.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我们不敢保证他没有害怕过,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