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

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文学知识。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二、能力培养目标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难点: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

1915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1) 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

第二层次:(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第三层次:(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全文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说到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把建筑的“风格和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有何共同点?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电脑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中外著名建筑图片)观察图片,选择属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谈一谈为何这样选择,通过图片对比,说说中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最好用所学的成语描述。

明确:从颜色上,中国建筑以鲜艳的红、绿、黄 为主色调,从装饰来看,雕刻、绘画、塑像融合其中,其他。(成语:如雕栏玉砌、金碧辉煌、美轮美奂,鳞次栉比、登堂入室,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 )

中国的建筑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见识了一鳞半爪,下面让我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特征。

(过渡)先了解我们的作者梁思成

二、简介作者:(展示图片)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梁思成是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负责人。

(过渡语)筑专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 解题:中国建筑——研究对象;特征(主关键词)——研究方向

2.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快速扫描课文,“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九点”,

(分组合作:一、二大组的同学梳理一至五的特征。

三、四大组的同学梳理六至九的特征。

请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

第二部分:中国建筑九个基本特征

一: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投影:人民大会堂图片)

二:在平面布置上,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 “有户外空间”。(插图为典型四合院的平面图及实物图)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三:中国建筑的以木材结构为主。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投影:“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插图为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立体图)

四:“斗拱”是由一些斗形方木块和弓形短木构成的,它可以“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斗拱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投影:“斗拱的组成”图,武汉归元寺的斗拱图)

五:举折,举架的使用可以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投影:举架图例及斜面屋顶)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六:屋顶有巨大的装饰性,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投影:武汉归元寺“华武玄门”的屋顶)

七:在使用朱红和彩绘等色彩装饰上,中国建筑是最大胆的。(投影:朱红与彩绘建筑图片)

八:建筑构件经过各种形状的加工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投影:“霸王拳”“三福云”“脊吻”“瓦当”“门环”图片。)

九:在建筑材料上,有色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都有很强的装饰性。(投影:木刻、彩漆、浮雕、琉璃图片)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提问: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我们一个明晰的印象。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特征的?

学生思考。

(投影:九大基本特征关键词——“个别建筑的构成”“群体建筑的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举架”“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

提问:请大家再次观察关于九大特征的关键词,明确写作顺序。

明确:作者从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投影,写作顺序)

(过渡)展示韩国仁政殿的图片,提问:通过学习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后,大家来判断这是不是中国的建筑呢?

明确:学生很可能会误认为中国的建筑。其实这是韩国的建筑。为什么韩国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会有如此惊人的相似呢?好,我们来看第一二自然段。看中国建筑还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找关键词:“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表时间的词“公元前15世纪”“3500年来”讲的是历史的发展。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浏览文章 “14——20”自然段,点击关键词。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3.根据各部分找到的关键词,共同写出本课的提纲(小组合作,写出提纲。)

(投影:结构提纲)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

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展示:文章框架结构示意图)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投影)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投影、图片)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合作探究

1、什么是“斗拱”“举架”?

2、为什么你能很准确的找到斗拱和举架?本文文体是科学小论文。

科学小论文的特点: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

3、本文除了以上的特点之外还有的特点就是语言准确,比喻形象,深入浅出。结合课后练习二分析本文运用比喻的妙处。

补充: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本文的语言特点

六、问题探讨

(Ppt展示材料)北京解放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梁思成先生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毛泽东下令围城部队一定要对城内射击目标逐一精确计算,力求勿使炮弹损毁文化古迹。

一个月后,1949年1月,傅作义召集北平的学者名流开会。著名画家徐悲鸿说:“北平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城,这里有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希望傅作义将军顾全大局,服从民意,使北平免于炮火摧毁。”

康有为先生年逾花甲的女儿康同璧慷慨陈辞:“北平有人类最珍贵的文物古迹,这是无价之宝,绝不能毁于兵燹。”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新建筑越来越多,全国到处高楼林立。像梁思成先生描述般的建筑越老越少见了,北京旧城改造,把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合院拆了,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

图片:中国目前的建筑(受西方的影响)

少数回归民族传统的建筑(如北京西站)

如果梁思成活到今天,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大家谈谈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命运?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3、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 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 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 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 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 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作家: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大学,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预习检测

1、注音。

帷幕( ) 屋脊( ) 接榫( ) 穹窿( )

埋怨( ) 埋葬( ) 翘起( ) 翘首以盼( )

点缀( ) 辍学( ) 厦门( ) 高楼大厦( )

角色( ) 凤毛麟角( ) 门槛( ) 直栏横槛( )

哺育( )

2、分辨词义

独特•独到 发掘•发现

独特:独有的、特别的。 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

独到: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 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宫殿庙宇 直言不违 和颜悦色 随声附和

B.如鸟斯革 回廊抱厦 额枋梁架 宣宾夺主

C.砖石墁地 繁文缛节 高潮迭起 叠床架屋

D.招摇装骗 梳妆打扮 世外桃源 桃园结义

4、下列有关建筑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抱厦: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

厢:厢房,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

耳:耳房,跟正房相连的两侧的小房屋,也指厢房两旁的小屋。

B.替木:联系檩与斗拱的短木枋。

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斜撑或杠杆作用。

额枋:檐柱之间的联系梁,用以承托其上的斗拱。

C.戗兽:垂脊上的兽形装饰构件。

墁:用砖、石等铺的地面。

瓦当:铜瓦的头部,上面多有装饰性的文字、图案。

D.垂脊:从正脊沿屋面下垂的脊。

正吻:正脊上的鸟兽形装饰构件。

正脊:屋顶前后两斜坡相交而成的脊,位于屋顶最高处。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脉络,理清线索:

第一层( 至 )

第二层( 至 )

第三层( 至 )

第四层( 至 )

二、合作探究

(1)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探究

阅读下一段材料,思考问题

良心与勇气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

解放后,在教课的同时,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被邀请参加北京城的建设规划。

梁思成曾以诗一样的语言向周总理描述北京古城四周雄壮的城墙,城门上巍峨高大的城楼,紫禁城的黄瓦红墙以及美丽的街市牌楼„„他不遗余力地建议保护北京城墙。他是那么钟情于它们。关于它们,他有那么美妙的构想:城墙上可以绿化,供市民游乐;壮丽宽广的城门楼可以改造成图书馆;护城河可以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

然而,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浪漫梦想而已。随之而来的一切现实却非他所愿,北海团城被拆了,天安门东西两侧三座门被拆了,古城墙被拆了„„

如今残留也是仅存的一段城墙,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角,而绵延数百里的北京古城的老城墙都被拆光了。对于深谙其文物价值的梁思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痛苦迷惑的了。

当北京古都已然消失之后,曾经竭力想保留其历史原貌特征的梁思成,就注定要成为人们不断提及、不断感叹的人物。

思考:当你觉得不合理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时,你能像梁思成那样站出来说话吗?你觉得怎么样做才是最合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____________的建筑体系。

(2)考古学家所___________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3)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建筑,围绕着一个__________若干个庭院______天井建造而成。

A.独特 发掘 或 或 B.独到 发现 和 和

C.独到 发现 或 或 D.独特 发掘 和 和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

B.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

C.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D.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B.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同仇敌忾,立即奔赴抗击“非典”“禽流感”的第一线。

C.汉语有些字的构词能力强,认识了常用字便认识了许多词,但其中许多词仍不可以望文生义。

D.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选做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年安徽卷)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做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做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 )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学习反思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

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文学知识。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二、能力培养目标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

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难点:

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见过不少楼台阁宇。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

1915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二部分: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1) 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

第二层次:(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

第三层次:(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全文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说到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把建筑的“风格和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有何共同点?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电脑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中外著名建筑图片)观察图片,选择属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谈一谈为何这样选择,通过图片对比,说说中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最好用所学的成语描述。

明确:从颜色上,中国建筑以鲜艳的红、绿、黄 为主色调,从装饰来看,雕刻、绘画、塑像融合其中,其他。(成语:如雕栏玉砌、金碧辉煌、美轮美奂,鳞次栉比、登堂入室,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 )

中国的建筑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见识了一鳞半爪,下面让我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特征。

(过渡)先了解我们的作者梁思成

二、简介作者:(展示图片)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梁思成是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负责人。

(过渡语)筑专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 解题:中国建筑——研究对象;特征(主关键词)——研究方向

2.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快速扫描课文,“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九点”,

(分组合作:一、二大组的同学梳理一至五的特征。

三、四大组的同学梳理六至九的特征。

请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

第二部分:中国建筑九个基本特征

一: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投影:人民大会堂图片)

二:在平面布置上,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 “有户外空间”。(插图为典型四合院的平面图及实物图)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三:中国建筑的以木材结构为主。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投影:“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插图为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立体图)

四:“斗拱”是由一些斗形方木块和弓形短木构成的,它可以“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斗拱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投影:“斗拱的组成”图,武汉归元寺的斗拱图)

五:举折,举架的使用可以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投影:举架图例及斜面屋顶)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六:屋顶有巨大的装饰性,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投影:武汉归元寺“华武玄门”的屋顶)

七:在使用朱红和彩绘等色彩装饰上,中国建筑是最大胆的。(投影:朱红与彩绘建筑图片)

八:建筑构件经过各种形状的加工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投影:“霸王拳”“三福云”“脊吻”“瓦当”“门环”图片。)

九:在建筑材料上,有色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都有很强的装饰性。(投影:木刻、彩漆、浮雕、琉璃图片)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提问: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我们一个明晰的印象。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特征的?

学生思考。

(投影:九大基本特征关键词——“个别建筑的构成”“群体建筑的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举架”“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

提问:请大家再次观察关于九大特征的关键词,明确写作顺序。

明确:作者从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投影,写作顺序)

(过渡)展示韩国仁政殿的图片,提问:通过学习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后,大家来判断这是不是中国的建筑呢?

明确:学生很可能会误认为中国的建筑。其实这是韩国的建筑。为什么韩国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会有如此惊人的相似呢?好,我们来看第一二自然段。看中国建筑还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找关键词:“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表时间的词“公元前15世纪”“3500年来”讲的是历史的发展。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浏览文章 “14——20”自然段,点击关键词。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

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3.根据各部分找到的关键词,共同写出本课的提纲(小组合作,写出提纲。)

(投影:结构提纲)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

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展示:文章框架结构示意图)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投影)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投影、图片)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合作探究

1、什么是“斗拱”“举架”?

2、为什么你能很准确的找到斗拱和举架?本文文体是科学小论文。

科学小论文的特点: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

3、本文除了以上的特点之外还有的特点就是语言准确,比喻形象,深入浅出。结合课后练习二分析本文运用比喻的妙处。

补充: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本文的语言特点

六、问题探讨

(Ppt展示材料)北京解放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梁思成先生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毛泽东下令围城部队一定要对城内射击目标逐一精确计算,力求勿使炮弹损毁文化古迹。

一个月后,1949年1月,傅作义召集北平的学者名流开会。著名画家徐悲鸿说:“北平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城,这里有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希望傅作义将军顾全大局,服从民意,使北平免于炮火摧毁。”

康有为先生年逾花甲的女儿康同璧慷慨陈辞:“北平有人类最珍贵的文物古迹,这是无价之宝,绝不能毁于兵燹。”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新建筑越来越多,全国到处高楼林立。像梁思成先生描述般的建筑越老越少见了,北京旧城改造,把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合院拆了,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

图片:中国目前的建筑(受西方的影响)

少数回归民族传统的建筑(如北京西站)

如果梁思成活到今天,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大家谈谈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命运?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3、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 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 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 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 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 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作家: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大学,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预习检测

1、注音。

帷幕( ) 屋脊( ) 接榫( ) 穹窿( )

埋怨( ) 埋葬( ) 翘起( ) 翘首以盼( )

点缀( ) 辍学( ) 厦门( ) 高楼大厦( )

角色( ) 凤毛麟角( ) 门槛( ) 直栏横槛( )

哺育( )

2、分辨词义

独特•独到 发掘•发现

独特:独有的、特别的。 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

独到: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 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宫殿庙宇 直言不违 和颜悦色 随声附和

B.如鸟斯革 回廊抱厦 额枋梁架 宣宾夺主

C.砖石墁地 繁文缛节 高潮迭起 叠床架屋

D.招摇装骗 梳妆打扮 世外桃源 桃园结义

4、下列有关建筑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抱厦: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

厢:厢房,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

耳:耳房,跟正房相连的两侧的小房屋,也指厢房两旁的小屋。

B.替木:联系檩与斗拱的短木枋。

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斜撑或杠杆作用。

额枋:檐柱之间的联系梁,用以承托其上的斗拱。

C.戗兽:垂脊上的兽形装饰构件。

墁:用砖、石等铺的地面。

瓦当:铜瓦的头部,上面多有装饰性的文字、图案。

D.垂脊:从正脊沿屋面下垂的脊。

正吻:正脊上的鸟兽形装饰构件。

正脊:屋顶前后两斜坡相交而成的脊,位于屋顶最高处。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脉络,理清线索:

第一层( 至 )

第二层( 至 )

第三层( 至 )

第四层( 至 )

二、合作探究

(1)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探究

阅读下一段材料,思考问题

良心与勇气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

解放后,在教课的同时,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被邀请参加北京城的建设规划。

梁思成曾以诗一样的语言向周总理描述北京古城四周雄壮的城墙,城门上巍峨高大的城楼,紫禁城的黄瓦红墙以及美丽的街市牌楼„„他不遗余力地建议保护北京城墙。他是那么钟情于它们。关于它们,他有那么美妙的构想:城墙上可以绿化,供市民游乐;壮丽宽广的城门楼可以改造成图书馆;护城河可以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

然而,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浪漫梦想而已。随之而来的一切现实却非他所愿,北海团城被拆了,天安门东西两侧三座门被拆了,古城墙被拆了„„

如今残留也是仅存的一段城墙,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角,而绵延数百里的北京古城的老城墙都被拆光了。对于深谙其文物价值的梁思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痛苦迷惑的了。

当北京古都已然消失之后,曾经竭力想保留其历史原貌特征的梁思成,就注定要成为人们不断提及、不断感叹的人物。

思考:当你觉得不合理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时,你能像梁思成那样站出来说话吗?你觉得怎么样做才是最合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____________的建筑体系。

(2)考古学家所___________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3)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建筑,围绕着一个__________若干个庭院______天井建造而成。

A.独特 发掘 或 或 B.独到 发现 和 和

C.独到 发现 或 或 D.独特 发掘 和 和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

B.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

C.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D.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B.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同仇敌忾,立即奔赴抗击“非典”“禽流感”的第一线。

C.汉语有些字的构词能力强,认识了常用字便认识了许多词,但其中许多词仍不可以望文生义。

D.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选做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年安徽卷)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做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做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 )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学习反思


相关内容

  •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 ...

  • G0x002.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教学大纲 (全校任选课) 学时:32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建筑的历史演变过程,讲授中国古代的各种建筑类型及其发展,包括城市.宗庙.宫殿.陵墓.园林.住宅等,重点剖析宋.清两代木构建筑技术的特点及异同比较.增加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以历史眼光观察问题,分 ...

  • 中国古典建筑特征浅析
  • 摘要:中国古典建筑具有结构.装饰.自然和数象等理性特征.其体系以木结构为主,以官式建筑为典型,建筑布局讲究群体环境观念和数象的象征意韵,建筑形式综合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内涵和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建筑 建筑艺术 建筑象征 中国文化 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7个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其中 ...

  • 基于传统文化的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色彩分析研究
  • 74 建筑装潢 基于传统文化的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色彩分析研究 文/杨扬 王逢瑚 岳大然 哈尔滨是一座被欧洲文化所浸染的城市,整体风貌吸收了俄罗斯.法国等西方建筑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因此,欧域遗风特征奠定了哈尔滨城市色彩的基础,即以米黄.灰白构成基本色:以浅粉.桔黄.淡绿.浅灰构成辅助色:在一 ...

  • 中国建筑的特征原文
  • 中国建筑之特征 原文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 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 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 ...

  •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特征
  •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特征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摘要] 中国传统建筑在于讲究建筑个体与群体组合的风水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地面上热衷于建筑群体的全面铺排,象征严肃而有序的人间伦理,鲜明地体现了中华古民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Abstract] Pay attention to tradit ...

  • 桩基承载力评定
  • 桩基承载力评定 7-2-10-1 按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的承载力 1.一般直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 Q uk =Q sk +Q pk =U Σq sik l i +q pk A p (7-36) 式中 Q sk --单桩总极限侧阻力特征值: Q pk - ...

  •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
  • 第33寒第2靳2007年1月 SHA肿ⅡARaⅢTECn皿 山 西建筑 V0f 33№2 ・35・ J柚2007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02-0035-02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 乔景顺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的多样性.主流.环境.木构架特色等方面分 ...

  •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美学特征
  •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美学特征 姓名:刘清怡 班级:08建筑学二班 学号:0810010224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仅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耐人寻味,还具有超然飘逸的体态,使它越显秀丽多姿,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建筑与其他造景要素交相辉映,或主或辅,构成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