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校办)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纺织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十二五”时期是武汉纺织大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内涵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学校进一步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改善办学条件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增强办学实力,培育办学特色,创建本科教育品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阶段。

目前,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战略转型期,分析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处于关键时期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颁布和实施对于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世纪头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必须根据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我校应该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 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为发展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的目标,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是我校勇于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本科教育品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动力。

一、指导思想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是我校在“十二五”期间,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教学工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

工作中心的行动指南。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树立人人成才、全面发展、系统培养的观念,立足我校学科优势与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创建本科教育品牌。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根据区域经济和纺织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实施教学“4125”工程计划(4大工程、12项计划、5个保障机制),着力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到2015年,在校本科生规模稳定在18000人左右,专业布局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形成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打造“重品格,牢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武汉纺织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初步形成“一专业一特色、一学院一品牌”的人才培养格局,把武汉纺织大学建设成办学方向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二、目标任务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科学多样的成才评价标准,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积极改革以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树立“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人才发展观,将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实施阳光素质拓展计划,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人人成才,多元发展”的人才质量观,实施个性化培养计划,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设立以卓越工程师、卓越设计师等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与区域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联系紧密的人才,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训练、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试点,实施个性化培养,在师资配备、实践教学、教学经费等方面给予保证。

2.学科专业结构合理。配合地区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科学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保持纺织类相关特色专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加强

专业建设;健全和完善专业评估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专业数控制在60个左右,本科生规模稳定在18000人左右。形成以纺织类优势专业为核心,理工、艺术、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干,相关学科专业共同支撑的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建设一批与区域产业联系密切,布局结构合理,产学研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

3.课程体系完善。探索并形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课程建设,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层次、多模块课程体系,形成注重品格养成和能力培养并举,密切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形成适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加强以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为主体的多样化、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十二五”期间, 50%的公共基础和专业骨干课程参与教学模式改革。

4.教学管理现代化。建立有利于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水平,健全科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全面推行多种形式的本科生导师制和教师兼任班主任制,大力推进教学管理重心的下移,强化二级院(部)的教学管理功能。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和全方位、立体化管理,形成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有利于学生能力与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

5.标志性成果显著。到2015年,力争获批国家重点建设专业项目1~2个,成为专业建设综合试点改革的单位;获批国家“卓越计划”专业建设点,获批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左右;力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升级项目4项,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1项;力争获批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单位。

三、具体内容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的核心是实施“教学4125工程”,它由四大工程共12项计划,5个保障机制构成,是实现“十二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

个性化培养计划 阳光素质拓展计划

阳光教育工程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数字化教学资源计划

品牌专业建设计划

精品课程建设计划

教育质量工程精品教材计划

品牌基地计划

研究性教学改革计划

教学4125工程

教学质量监控e计划

教学管理e工程教学质量评价e计划

两级管理三级保障机制 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机制 人才培养保障工程教学激励机制

重大教研专项招标机制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一) 大力实施“阳光教育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个性化培养计划。阳光教育工程的重点在于改革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将采取放开专业选修课、增加专业选择机会等措施,统筹好基本培养规格与个性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基本实践能力训练和创新教育的关系,建设集学生选课、创新教育项目、素质学分登记、家长跟踪、社会评价、交互指导与博客等交流功能于一体的本科生个性化培养方案管理平台。二是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湖北省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和“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育计划”的要

求,集校内外优质资源,开设“卓越人才培养试点班”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试点班”,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2.阳光素质拓展计划。将素质学分纳入学分体系,注重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开发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着力点,通过构建素质学分超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创建素质教育活动品牌。

建立人文艺术选修课招标制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材建设入手,重点建设50门人文、艺术、纺织科技基础类选修课,促进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协调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按照“时间上要留有余地,空间上要有足够场所,机制上要有充分自由度”的原则,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园为平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精神,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人才成长氛围。加大以兴趣驱动、自主实践为特征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资助力度,学校每年投入30万资金重点资助200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学校每年投入70万元用于资助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同时,建立创新教育项目管理平台,实施精细化项目过程管理。

4.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促进教师培训制度化、常态化,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加强教师基本教学能力建设,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能,有计划地推进教师队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实行青年教师上岗前学习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帮扶指导制度、教学水平测试、专项听课制度,推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计划,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实施中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教师交叉培养计划等措施,加大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力度,学校将每年派30名左右教师到企业合作研究或生产实践,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加大课程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力度,为教师开展课程建设提供保障条件。建立现代化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师教学信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改革“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选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优秀奖

获奖课程的课酬,逐步推行优课优酬,鼓励教师出精品课程、特色课程。

5.数字化教学资源计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学校将重点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强化教学资源和课程的整合,营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建设大学英语、大学数学等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字化专业课程资源库,着力打造集教学、自学、答疑、辅导、练习、考试于一体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课程服务平台。同时优化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评价体系,推动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的创新,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基础上,实行教学评价公开公示制度。

阳光教育工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性计划,学校计划每年投入200万元,五年共投入1000万元,确保该计划的实施。

(二) 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创建本科教育品牌

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学校继续实施“教育质量工程”,推进教育品牌战略,其目标是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培育重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孵化重大教学成果,初步形成一专业一特色,一学院一品牌的人才培养格局,建设具有武汉纺织大学特色的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品牌教师、品牌基地、品牌文化、品牌学生。

1.品牌专业建设计划。按照“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定位,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以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为学科专业建设导向,强化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通过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品牌、特色专业,带动学校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按照国家特色专业立项建设点的要求,做好艺术设计、纺织工程、轻化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验收。2~3个专业进入国家重点建设专业,10个左右专业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积极稳妥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及学校的学科基础与学科优势,在材料、经贸、信息、文化艺术等国家与地方经济振兴与重点发展产业相关方面增设新专业或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内涵,凸现专业特色,增加专业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建立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负责专业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设立专业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对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新

专业建设的投入;建立校内专业评估制度,开展校内专业评估试点工作,为参与教育部或行业专业评估做好准备;建立校内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对学科水平低、办学条件差、教学管理不善及招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减少招生或停止招生;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推进工程教育改革,逐步探索我校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改造、提升专科专业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专科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造。

“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专业结构基本合理,品牌特色专业优势明显,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深化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新格局。

2.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按照“全面建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保证质量”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全部开设课程达标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基础条件好、学生受益面广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必修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建设一批示范性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强化优势,凝练特色,继续实施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尝试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凸显纺织、服装的课程特色,借助媒体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打造数字化课程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加强课程的常规性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设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负责对该门课程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健全和完善课程检查与评估制度,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过程性管理;加强研究型、课题型、探讨型、实践型、自主学习型等课程的建设,丰富选修课程资源。改革公共课程和重点课程管理模式,实行课程教学团队负责制,教学团队全面负责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十二五”期间,建设100门左右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的特色鲜明的优质课程。其中,建设80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左右省级精品课程,建设10门左右的校级网络视频公开课程,力争1门进入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

3.精品教材建设计划。深化教材建设与管理改革,抓好重点规划,实施精品战略。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及精品课程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出版一批代表学校学术水平的精品特色教材,提高教材建设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

加大对教材建设的投入,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用于规划教材的编写、出版及评奖;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及精品课程建设,着重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教材建设,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印刷、出版自编讲义和教材,优先选用优秀教材和教师主编、参编教材;大力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完善教材评审、评价与选用机制,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和教师自编教材的评审管理制度,培育优秀教材。

“十二五”期间,建立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学校特色,以国家规划教材为重点的教材体系。建成校级、省部级规划教材50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

4.品牌基地建设计划。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大力建设学校公共实验基地、学院专业实验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园区三类实践教学基地,着力打造创新实践基地的创新课程平台、科研训练项目平台、学科竞赛平台三个层次的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层次清晰、形式多样、管理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品牌。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实验教学管理体制,鼓励二级院部构建有特色的独立实验教学体系,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配合课程改革计划,加大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更新实验内容,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实验项目,保证实验开出率100%,实验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建立实验室效益评价制度。在考察实验室硬件条件的同时,注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验教学队伍、规章制度、人文环境、开放程度、受益群体等个方面的软件建设,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建立集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设备管理三位一体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全程管理机制,把有较长建设周期的实验室建设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项目规划与申报、项目论证与审批、项目实施与建设、项目运行与管理)与实验教学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以实验室运行管理信息平台

为载体,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基于多校区办学模式下的实验室运行全程管理的解决方案,实现多校区实验室建设整体性的目标, 统一管理实验室资源,提高资源共享和使用效益。

依托科技“一市一项目”计划,拓宽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渠道,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长期稳定”的原则,重点建设100个左右示范性的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5~10个在国内有影响的集实习、见习、就业、产学研合作于一体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5.研究性教学改革计划。改革“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创新实践的探究性和学术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互动研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大力开展各种教学研究学术活动,开设教学培训课程,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教改研讨会等活动,引导师生对研究性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立项,鼓励和资助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业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作、社会实践和创业活动,加大对学生研究性、创新性学习的支持力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进行研究性学习。倡导和试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让优秀学生尽早参与教师课题研究。

“十二五”期间,初步构建起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使课堂教学的学术性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显著增强,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改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教育质量工程”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性计划,学校每年投入800万元,重点建设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持续改善教学条件,五年投入4000万元,保证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 实施教学管理e工程,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管理e工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指标为导向,以质量保障与监控 “五评”体系为重点,构建我校的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管理e工程通过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教学过程规范化管

理,营造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之中,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下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控、国际合作评估等)做好准备。

1.教学质量监控e计划。为保证良好的本科教学秩序,保障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实施教学目标管理,必须对教学过程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监控,构建完善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包括校、院两级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与督导组职能、教学基层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控职能;健全包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及教学保障在内的质量目标责任制;完善对教学目标的前馈监控、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对教学信息的反馈监控;完善各级教学督导制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制度、教学信息收集和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异常情况报告制度等教学监控措施。

实施教学质量监控e计划,就是构建网络化信息采集和绩效监控教学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教学过程,获取相关教学信息、所有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信息、制度落实情况,并利用网络化教学信息平台展现信息,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而有效的监控。

“十二五”期间,形成包括教学目标监控体系、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教学信息监控体系三部分的一个完整闭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初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和全程监控。

2.教学质量评价e计划。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机构,创新教学质量评价的政策机制,落实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措施,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专项评价和社会用人单位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加强教学评价制度建设,建立质、量结合的教师和院部教学考评机制,加强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管理;建立科学、完整、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定期采集和公布本科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和数据;加大对教学评价结果的奖惩力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同行专家和校、院两级领导听课评价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专项评估制度、课堂教学网上评教制度、课堂教学评奖制度、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等,确保教学

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学质量评价e计划,就是在网络化教学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化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教学质量评价,展现各种教学评价数据、制度落实情况,都可以在这个网络化教学质量评价平台上展现出来,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而有效的评价,从而实现“五评”体系中的评教、评学、评管理,进而实现评课程、评专业。

“十二五”期间,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机制、政策机制和操作机制,建成以学生网上评价为主体的包括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在内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管理e工程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性计划,信息系统的网络平台建设、软件开发和规范化运行是关键,学校计划五年投入300万元建成此系统,并有效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行。

(四)实施人才培养保障工程,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保障机制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仅是教师和教学人员的工作,而且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任务。因此,全校上下都要积极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具体而言着重建立四个机制:

1.建立两级管理三级保障机制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确立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主导地位和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学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三级保障就是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要明确三级保障的权责关系。各学院党政一把手要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切实把主要精力真正聚焦到教学工作上来,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学校将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评价各学院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工作和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

2.建立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机制

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逐年增加教学业务和教学改革的经费投入。加大对教学实验室、图书资料、学生文化及体育活动设施等的投入,不断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改善教学运行环境。完善以开课数量、学生人数、师资结构和资源使用效率为主要依据的教学经费分配机制。“十二五”期间,学校每年投入1000

万元以上,用于实施“阳光教育工程”、“质量工程”和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3.建立教学激励机制

落实教学团队负责人与学科方向带头人、教学研究项目与科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成果与科学研究成果“三个一视同仁”,引导广大教师倾心人才培养,着力提高质量。打通教学科研工作量,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有关部门要加快探索制订教学“质”和“量”相结合的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和分配激励办法,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标准和条件中,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业绩的比重。

4.建立重大教研专项招标机制

重大教学研究专项主要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质量保障、培养模式、重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实际问题,通过对各主要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实践,力争在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用3至4年的时间,产生一批改革力度大、具有创新特点的、有实质性重大突破的教学改革成果,使我校的教学工作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使我校的教改项目立项和研究工作有一定的计划性,更切合我校教学改革需要,学校将改革重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管理体制,由原来的教师自行申报、学校研究确定的立项管理体制,改为由教务处在广泛征集意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布重大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然后通过招标确定项目承担者,同时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和中期评审。

5.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自觉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优先考虑提升质量的建设措施,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投入教学、学科支撑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氛围。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学校努力构建“五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动评教、评学、评课程、评专业、评管理工作,形成教学工作齐抓共管立体化、多层次的运转机制。

“五评”体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指标为导向,以信息化推动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下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控、国际合作评估等)做好准备。“五评”体系的核心是网络化教学信息平台,集各种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过程管理数据、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信息于一体,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质量形成客观有效的监控,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

 评教:目的就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监控与评价。通过网络评教和集中评教相结合,学生评教、督导跟踪评教、同行与领导评教相结合,形成评教结果分析、反馈与公示、教学质量奖励等系统化的常规运行制度。

 评学:目的就是探索推进学习过程和考试成绩有机结合的学生评价机制。通过对全校各个班级的学风、学习效果和素质提高程度进行评价,如主要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探索、是否兴趣浓厚、是否独立思考、是否善于合作,监控学生素质拓展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 评课程:旨在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课程建设水平。通过课程标准的研讨制定,推动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学内容和手段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基本规范建设、教师基本教学能力提高等,以确保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任教都达到规定的基本标准并努力创优。

 评专业:就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标准》对各二级学

院的所有专业进行达标评估,旨在通过评价引导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全面掌握学校各专业教学态势和数据,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

 评管理:目的就是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评价,强化服务意识,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科学、规范、高效运行。通过评估,全面贯彻和落实“服务至上、教学优先”的管理理念,对教学管理过程实行全过程监督。

“五评”的核心是评价学校的教风、学风、管理工作作风,旨在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努力推进“五评”工作,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与监控,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本科教学质量成稳步提高的态势。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纺织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十二五”时期是武汉纺织大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内涵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学校进一步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改善办学条件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增强办学实力,培育办学特色,创建本科教育品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阶段。

目前,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战略转型期,分析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处于关键时期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颁布和实施对于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世纪头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必须根据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我校应该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 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为发展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的目标,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是我校勇于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本科教育品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动力。

一、指导思想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是我校在“十二五”期间,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教学工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

工作中心的行动指南。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树立人人成才、全面发展、系统培养的观念,立足我校学科优势与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创建本科教育品牌。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根据区域经济和纺织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实施教学“4125”工程计划(4大工程、12项计划、5个保障机制),着力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到2015年,在校本科生规模稳定在18000人左右,专业布局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形成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打造“重品格,牢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武汉纺织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初步形成“一专业一特色、一学院一品牌”的人才培养格局,把武汉纺织大学建设成办学方向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二、目标任务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科学多样的成才评价标准,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积极改革以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树立“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人才发展观,将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实施阳光素质拓展计划,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人人成才,多元发展”的人才质量观,实施个性化培养计划,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设立以卓越工程师、卓越设计师等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与区域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联系紧密的人才,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训练、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试点,实施个性化培养,在师资配备、实践教学、教学经费等方面给予保证。

2.学科专业结构合理。配合地区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科学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保持纺织类相关特色专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加强

专业建设;健全和完善专业评估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专业数控制在60个左右,本科生规模稳定在18000人左右。形成以纺织类优势专业为核心,理工、艺术、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干,相关学科专业共同支撑的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建设一批与区域产业联系密切,布局结构合理,产学研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

3.课程体系完善。探索并形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课程建设,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层次、多模块课程体系,形成注重品格养成和能力培养并举,密切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形成适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加强以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为主体的多样化、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十二五”期间, 50%的公共基础和专业骨干课程参与教学模式改革。

4.教学管理现代化。建立有利于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水平,健全科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全面推行多种形式的本科生导师制和教师兼任班主任制,大力推进教学管理重心的下移,强化二级院(部)的教学管理功能。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和全方位、立体化管理,形成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有利于学生能力与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

5.标志性成果显著。到2015年,力争获批国家重点建设专业项目1~2个,成为专业建设综合试点改革的单位;获批国家“卓越计划”专业建设点,获批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左右;力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升级项目4项,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1项;力争获批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单位。

三、具体内容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的核心是实施“教学4125工程”,它由四大工程共12项计划,5个保障机制构成,是实现“十二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

个性化培养计划 阳光素质拓展计划

阳光教育工程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数字化教学资源计划

品牌专业建设计划

精品课程建设计划

教育质量工程精品教材计划

品牌基地计划

研究性教学改革计划

教学4125工程

教学质量监控e计划

教学管理e工程教学质量评价e计划

两级管理三级保障机制 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机制 人才培养保障工程教学激励机制

重大教研专项招标机制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一) 大力实施“阳光教育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个性化培养计划。阳光教育工程的重点在于改革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将采取放开专业选修课、增加专业选择机会等措施,统筹好基本培养规格与个性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基本实践能力训练和创新教育的关系,建设集学生选课、创新教育项目、素质学分登记、家长跟踪、社会评价、交互指导与博客等交流功能于一体的本科生个性化培养方案管理平台。二是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湖北省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和“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育计划”的要

求,集校内外优质资源,开设“卓越人才培养试点班”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试点班”,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2.阳光素质拓展计划。将素质学分纳入学分体系,注重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开发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着力点,通过构建素质学分超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创建素质教育活动品牌。

建立人文艺术选修课招标制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材建设入手,重点建设50门人文、艺术、纺织科技基础类选修课,促进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协调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按照“时间上要留有余地,空间上要有足够场所,机制上要有充分自由度”的原则,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园为平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精神,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人才成长氛围。加大以兴趣驱动、自主实践为特征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资助力度,学校每年投入30万资金重点资助200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学校每年投入70万元用于资助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同时,建立创新教育项目管理平台,实施精细化项目过程管理。

4.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促进教师培训制度化、常态化,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加强教师基本教学能力建设,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能,有计划地推进教师队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实行青年教师上岗前学习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帮扶指导制度、教学水平测试、专项听课制度,推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计划,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实施中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教师交叉培养计划等措施,加大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力度,学校将每年派30名左右教师到企业合作研究或生产实践,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加大课程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力度,为教师开展课程建设提供保障条件。建立现代化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师教学信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改革“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选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优秀奖

获奖课程的课酬,逐步推行优课优酬,鼓励教师出精品课程、特色课程。

5.数字化教学资源计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学校将重点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强化教学资源和课程的整合,营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建设大学英语、大学数学等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字化专业课程资源库,着力打造集教学、自学、答疑、辅导、练习、考试于一体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课程服务平台。同时优化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评价体系,推动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的创新,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基础上,实行教学评价公开公示制度。

阳光教育工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性计划,学校计划每年投入200万元,五年共投入1000万元,确保该计划的实施。

(二) 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创建本科教育品牌

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学校继续实施“教育质量工程”,推进教育品牌战略,其目标是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培育重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孵化重大教学成果,初步形成一专业一特色,一学院一品牌的人才培养格局,建设具有武汉纺织大学特色的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品牌教师、品牌基地、品牌文化、品牌学生。

1.品牌专业建设计划。按照“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定位,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以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为学科专业建设导向,强化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通过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品牌、特色专业,带动学校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按照国家特色专业立项建设点的要求,做好艺术设计、纺织工程、轻化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验收。2~3个专业进入国家重点建设专业,10个左右专业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积极稳妥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及学校的学科基础与学科优势,在材料、经贸、信息、文化艺术等国家与地方经济振兴与重点发展产业相关方面增设新专业或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内涵,凸现专业特色,增加专业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建立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负责专业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设立专业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对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新

专业建设的投入;建立校内专业评估制度,开展校内专业评估试点工作,为参与教育部或行业专业评估做好准备;建立校内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对学科水平低、办学条件差、教学管理不善及招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减少招生或停止招生;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推进工程教育改革,逐步探索我校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改造、提升专科专业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专科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造。

“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专业结构基本合理,品牌特色专业优势明显,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深化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新格局。

2.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按照“全面建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保证质量”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全部开设课程达标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基础条件好、学生受益面广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必修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建设一批示范性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强化优势,凝练特色,继续实施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尝试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凸显纺织、服装的课程特色,借助媒体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打造数字化课程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加强课程的常规性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设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负责对该门课程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健全和完善课程检查与评估制度,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过程性管理;加强研究型、课题型、探讨型、实践型、自主学习型等课程的建设,丰富选修课程资源。改革公共课程和重点课程管理模式,实行课程教学团队负责制,教学团队全面负责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十二五”期间,建设100门左右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的特色鲜明的优质课程。其中,建设80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左右省级精品课程,建设10门左右的校级网络视频公开课程,力争1门进入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

3.精品教材建设计划。深化教材建设与管理改革,抓好重点规划,实施精品战略。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及精品课程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出版一批代表学校学术水平的精品特色教材,提高教材建设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

加大对教材建设的投入,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用于规划教材的编写、出版及评奖;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及精品课程建设,着重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教材建设,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印刷、出版自编讲义和教材,优先选用优秀教材和教师主编、参编教材;大力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完善教材评审、评价与选用机制,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和教师自编教材的评审管理制度,培育优秀教材。

“十二五”期间,建立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学校特色,以国家规划教材为重点的教材体系。建成校级、省部级规划教材50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

4.品牌基地建设计划。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大力建设学校公共实验基地、学院专业实验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园区三类实践教学基地,着力打造创新实践基地的创新课程平台、科研训练项目平台、学科竞赛平台三个层次的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层次清晰、形式多样、管理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品牌。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实验教学管理体制,鼓励二级院部构建有特色的独立实验教学体系,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配合课程改革计划,加大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更新实验内容,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实验项目,保证实验开出率100%,实验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建立实验室效益评价制度。在考察实验室硬件条件的同时,注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验教学队伍、规章制度、人文环境、开放程度、受益群体等个方面的软件建设,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建立集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设备管理三位一体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全程管理机制,把有较长建设周期的实验室建设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项目规划与申报、项目论证与审批、项目实施与建设、项目运行与管理)与实验教学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以实验室运行管理信息平台

为载体,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基于多校区办学模式下的实验室运行全程管理的解决方案,实现多校区实验室建设整体性的目标, 统一管理实验室资源,提高资源共享和使用效益。

依托科技“一市一项目”计划,拓宽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渠道,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长期稳定”的原则,重点建设100个左右示范性的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5~10个在国内有影响的集实习、见习、就业、产学研合作于一体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5.研究性教学改革计划。改革“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创新实践的探究性和学术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互动研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大力开展各种教学研究学术活动,开设教学培训课程,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教改研讨会等活动,引导师生对研究性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立项,鼓励和资助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业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作、社会实践和创业活动,加大对学生研究性、创新性学习的支持力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进行研究性学习。倡导和试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让优秀学生尽早参与教师课题研究。

“十二五”期间,初步构建起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使课堂教学的学术性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显著增强,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改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教育质量工程”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性计划,学校每年投入800万元,重点建设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持续改善教学条件,五年投入4000万元,保证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 实施教学管理e工程,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管理e工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指标为导向,以质量保障与监控 “五评”体系为重点,构建我校的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管理e工程通过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教学过程规范化管

理,营造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之中,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下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控、国际合作评估等)做好准备。

1.教学质量监控e计划。为保证良好的本科教学秩序,保障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实施教学目标管理,必须对教学过程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监控,构建完善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包括校、院两级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与督导组职能、教学基层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控职能;健全包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及教学保障在内的质量目标责任制;完善对教学目标的前馈监控、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对教学信息的反馈监控;完善各级教学督导制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制度、教学信息收集和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异常情况报告制度等教学监控措施。

实施教学质量监控e计划,就是构建网络化信息采集和绩效监控教学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教学过程,获取相关教学信息、所有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信息、制度落实情况,并利用网络化教学信息平台展现信息,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而有效的监控。

“十二五”期间,形成包括教学目标监控体系、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教学信息监控体系三部分的一个完整闭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初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和全程监控。

2.教学质量评价e计划。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机构,创新教学质量评价的政策机制,落实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措施,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专项评价和社会用人单位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加强教学评价制度建设,建立质、量结合的教师和院部教学考评机制,加强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管理;建立科学、完整、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定期采集和公布本科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和数据;加大对教学评价结果的奖惩力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同行专家和校、院两级领导听课评价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专项评估制度、课堂教学网上评教制度、课堂教学评奖制度、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等,确保教学

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学质量评价e计划,就是在网络化教学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化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教学质量评价,展现各种教学评价数据、制度落实情况,都可以在这个网络化教学质量评价平台上展现出来,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而有效的评价,从而实现“五评”体系中的评教、评学、评管理,进而实现评课程、评专业。

“十二五”期间,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机制、政策机制和操作机制,建成以学生网上评价为主体的包括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在内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管理e工程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性计划,信息系统的网络平台建设、软件开发和规范化运行是关键,学校计划五年投入300万元建成此系统,并有效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行。

(四)实施人才培养保障工程,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保障机制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仅是教师和教学人员的工作,而且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任务。因此,全校上下都要积极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具体而言着重建立四个机制:

1.建立两级管理三级保障机制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确立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主导地位和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学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三级保障就是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要明确三级保障的权责关系。各学院党政一把手要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切实把主要精力真正聚焦到教学工作上来,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学校将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评价各学院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工作和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

2.建立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机制

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逐年增加教学业务和教学改革的经费投入。加大对教学实验室、图书资料、学生文化及体育活动设施等的投入,不断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改善教学运行环境。完善以开课数量、学生人数、师资结构和资源使用效率为主要依据的教学经费分配机制。“十二五”期间,学校每年投入1000

万元以上,用于实施“阳光教育工程”、“质量工程”和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3.建立教学激励机制

落实教学团队负责人与学科方向带头人、教学研究项目与科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成果与科学研究成果“三个一视同仁”,引导广大教师倾心人才培养,着力提高质量。打通教学科研工作量,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有关部门要加快探索制订教学“质”和“量”相结合的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和分配激励办法,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标准和条件中,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业绩的比重。

4.建立重大教研专项招标机制

重大教学研究专项主要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质量保障、培养模式、重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实际问题,通过对各主要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实践,力争在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用3至4年的时间,产生一批改革力度大、具有创新特点的、有实质性重大突破的教学改革成果,使我校的教学工作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使我校的教改项目立项和研究工作有一定的计划性,更切合我校教学改革需要,学校将改革重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管理体制,由原来的教师自行申报、学校研究确定的立项管理体制,改为由教务处在广泛征集意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布重大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然后通过招标确定项目承担者,同时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和中期评审。

5.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自觉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优先考虑提升质量的建设措施,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投入教学、学科支撑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氛围。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学校努力构建“五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动评教、评学、评课程、评专业、评管理工作,形成教学工作齐抓共管立体化、多层次的运转机制。

“五评”体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指标为导向,以信息化推动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下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控、国际合作评估等)做好准备。“五评”体系的核心是网络化教学信息平台,集各种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过程管理数据、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信息于一体,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质量形成客观有效的监控,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

 评教:目的就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监控与评价。通过网络评教和集中评教相结合,学生评教、督导跟踪评教、同行与领导评教相结合,形成评教结果分析、反馈与公示、教学质量奖励等系统化的常规运行制度。

 评学:目的就是探索推进学习过程和考试成绩有机结合的学生评价机制。通过对全校各个班级的学风、学习效果和素质提高程度进行评价,如主要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探索、是否兴趣浓厚、是否独立思考、是否善于合作,监控学生素质拓展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 评课程:旨在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课程建设水平。通过课程标准的研讨制定,推动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学内容和手段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基本规范建设、教师基本教学能力提高等,以确保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任教都达到规定的基本标准并努力创优。

 评专业:就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标准》对各二级学

院的所有专业进行达标评估,旨在通过评价引导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全面掌握学校各专业教学态势和数据,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

 评管理:目的就是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评价,强化服务意识,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科学、规范、高效运行。通过评估,全面贯彻和落实“服务至上、教学优先”的管理理念,对教学管理过程实行全过程监督。

“五评”的核心是评价学校的教风、学风、管理工作作风,旨在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努力推进“五评”工作,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与监控,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本科教学质量成稳步提高的态势。


相关内容

  • 2013-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分析及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中国产业洞察网 第一: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员对市场调查报告的解读 第二: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才是合格的? 第三: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对高等教育行业有价值? 第四:高等教育市场调查报告目录结构 第五:高等教育市场调查报告常见问题有哪些? 第六:高等教育市场调查报告特点 第七:市场调查报告撰写的五要素是什 ...

  • 青岛理工大学综合改革方案
  • 青岛理工大学综合改革方案 为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学科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根据山东省<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

  • 2010年上半年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重点,以搞好服务为保障,坚持“稳定中求发展,常规中抓细节,规范中创特色,开拓中铸品牌”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扎实推进学校各项重点工作的具体落实。 工作目标: 强化一个中心 ...

  • 学校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
  •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的xx年,公路技校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务实创新、艰苦奋斗、谋求发展。在学校发展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立志攻坚,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工作及实绩在技校发展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公路技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办学指 ...

  •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工作简报 2013年第8期 (总第 44期)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科 研 处 海 峡 创 业 育 成 中 心 海峡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编 2013年6月3日 本期导读 ※ 科技推广与服务 *我校闽侯白沙科教基地现代高新农业示范园建设初见成效 *陈荣凯副省长对我校科技示范推广工作 ...

  • 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 我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是保证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先后在绿色食品.制药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中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在培养特色高职人才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形成了"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实训就业相关联.岗位就业零距离"的人才培 ...

  • 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情况汇报
  • 农科教结合 产学研互动 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专业建 我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是保证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先后在绿色食品.制药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中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在培养特色高职人才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形成了"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 ...

  • 科技艺术节活动方案
  • 为了落实“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养,注重学生的学习与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的结合,用我们的知识使我们的家园更美好,使我们的生命更灿烂,全面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实际行动迎接示范性高中复审,我校定于2012年11月举 ...

  • 集团开业庆4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员工同志们: 当举国深入学习实践"xxxx"重要思想,欢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二周年之际,在全市认真落实市委建设"两个率先"先导区与示范区指示精神,掀起"两个率先"主题教育活动高潮的时候,我们威孚公司也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