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节目改革的利与弊

  2011年9月25日,欧阳夏丹和郎永淳作为一对新搭档首次出现在当晚7点整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新鲜面孔的出现标志着《新闻联播》的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新闻联播》的改革,有许多让受众欣喜之处,但欣喜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改革之利    1.语言风格亲民化   语言是广播电视媒体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对不同的节目,播音员和主持人依据节目风格所使用的语言样式也有着或小或大的差别,不同性格特征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有着不同的特色。《新闻联播》节目对语言风格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更加注重与普通民众贴近上,除语气更显亲切自然外,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大胆地使用了俗语。例如2011年9月25日,郎永淳在“农发项目不再‘可汤吃面’”这条新闻的导语中说道:“农发指标提前下达忙坏了村里的齐志宾。而河北省农发办主任老杜则比往年闲了。老杜说,这是因为农开项目不再‘可汤吃面’。啥意思呢?北方话,就是说有多少汤下多少面。”“啥意思”属于北方方言,在《新闻联播》中使用方言的先例并不多见,而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亲切、朴实、自然,完全贴合了新闻内容,也使得导语部分灵活生动,更容易吸引受众收看。   2.节目画面多元化   改版后的《新闻联播》节目画面与以往相比也有比较大的不同之处。例如2011年9月25日,郎永淳在播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力”的短评时,画面设计为播音员图像与评论文字同时出现,而以往在评论播报时,我们只能看到评论内容大篇幅出现在屏幕上,播音员的播报则以配音形式出现。改版后的方式更注重了人性化,在缺乏灵动性的呆板的文字旁配以播音员的出镜画面,赋予了评论播报的灵动感和现场感,增加了新闻评论的可视性,充分体现了电视媒体视听结合的传播特点。   3.播音面孔年轻化   一位整形科的医生曾经对《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面部特征进行过细致的分析,他说:“从整形外科的角度来说,《新闻联播》的主持人都不属于美女俊男型的脸,但更正直、睿智,有亲和力和可信度,都属于‘新闻脸’。新闻脸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很正统、稳重,似乎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具有可信度。”《新闻联播》节目的播音员代表着国家的声音,他们的形象同样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因此节目的播音员阵容一直比较固定,没有过大的变化,少有的几次新鲜血液的补充几乎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继海霞、李梓萌、康辉和郭志坚加入后,欧阳夏丹与郎永淳的加入更使《新闻联播》展现出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朝气。9月25日第一次出境时,欧阳夏丹身着白色西装,西装里面的底衫上饰有许多闪亮的装饰物,这与以往节目中女播音员的服装不着任何修饰的风格有明显不同。这种着装更显女性播音员的特质和播音员本身的个性特征;而郎永淳也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位戴眼镜出镜的新闻播音员,这副眼镜的出现也打破了《新闻联播》节目创办以来的惯例,不仅没有显得多余,反而多了些儒雅之感,与播音员本身的气质特征非常吻合。这两位新加入的播音员相比以往的播音员更加年轻,当他们充满朝气与热情地坐在主播台前播报新闻时,受众对《新闻联播》的印象发生了改变。《新闻联播》不再是老成持重的代名词,它同样可以朝气蓬勃!      改革之弊   1.与其他新闻节目趋同   《新闻联播》自1978年元旦开播之日起,节目定位一直十分清晰,这也是它稳坐中央电视台收视王牌宝座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新闻类节目的改革之声早已响起,地方台新闻节目的改革步伐可谓大刀阔斧,甚至开始使用方言来迎合地方受众的视听习惯。央视的《新闻早报》、《24小时》、《第一时间》等节目已经采用了说新闻的方式进行播报,口语化的播讲语言、轻松亲切的播讲态度、人性化和充满朝气的叙事方式、甚至站立式的播讲姿态,已经成为上述新闻节目的特色。而《新闻联播》节目无论从播讲方式的采用上还是从主持人形象的设计上,一直以权威性、严肃性为标准,这是符合节目宗旨和定位的。口语化的播讲方式的加入虽然符合了贴近受众的要求,但也与其他新闻类节目趋同,改版虽是必要之举,但还应维护节目本身的特色,否则会出现新闻类节目改版前的状态――所有新闻节目千篇一律、无可类分。   2.记者配音非专业化   《新闻联播》节目最近一次改版正值“走转改”活动开展之时,在相关新闻中我们听到,新闻片子的配音不再由专业的播音员来完成,而是直接负责采访的记者将片子的配音工作完成。这种安排体现了记者的参与性,也加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生动感,但随之产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记者大多没有经过播音发声的系统训练,用声、咬字、停顿、重音、语气的运用难免有不规范之处,在有声语言的传播中,不正确不规范的播读方法会损耗信息的传递效率,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受众对信息产生误读。例如在2011年9月27日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新闻“浙江长兴农民的四次转型”的配音是由记者本人完成的,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年挣了钱,不代表今年也能挣钱,让产业持久发展才是长久之计。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当地农民居安思危,在当年盈利的情况下不忘对未来进行思考,因此重音应放在“去年”、“今年”和“也”上面,但记者的配音没有突出对比重音,反而将重音放在了“挣钱”上,几乎违背了这句话所要表现的主旨。   播音员和主持人之所以要进行吐字发声的专业训练,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新闻播报,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采用不规范的播读方式进行新闻的配音,难免与上述初衷无法吻合。虽然电视是视听艺术,丰富的画面可以帮助观众理解配音内容,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受众将电视作为伴随媒体,不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收看电视节目上,这就更要求我们的新闻语言要标准和规范,尽量保证没有观看画面的受众能够将收听的信息损耗降到最低。因此,作为全国推广普通话的标杆栏目,《新闻联播》节目就更应该注意用语的规范、准确、专业。      结 语   《新闻联播》节目在广大受众中有着不可撼动的神圣地位,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一成不变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当然需要适时调整和更新,否则将无法追赶时代的步伐。   新的面孔、新的语言样态、新的画面配置当然都会使节目焕然一新,但这种改变能够产生多少实质性效果?它们是不是《新闻联播》节目改革的必需?这些改变能够平息广大观众对于新闻类节目改革的疾呼吗?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如果《新闻联播》仍旧在内容上保持旧有的结构,节目团队仍旧保持旧有的创作思路,那么,所谓的“改革”也必将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急之方,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在保留政治立场、喉舌地位、权威特质的同时,需要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对《新闻联播》进行改革,使之具有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①张颂:《中国播音学》(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②张颂:《播音创作基础》(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   ③罗莉:《当代电视播音主持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④曾志华:《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2011年9月25日,欧阳夏丹和郎永淳作为一对新搭档首次出现在当晚7点整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新鲜面孔的出现标志着《新闻联播》的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新闻联播》的改革,有许多让受众欣喜之处,但欣喜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改革之利    1.语言风格亲民化   语言是广播电视媒体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对不同的节目,播音员和主持人依据节目风格所使用的语言样式也有着或小或大的差别,不同性格特征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有着不同的特色。《新闻联播》节目对语言风格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更加注重与普通民众贴近上,除语气更显亲切自然外,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大胆地使用了俗语。例如2011年9月25日,郎永淳在“农发项目不再‘可汤吃面’”这条新闻的导语中说道:“农发指标提前下达忙坏了村里的齐志宾。而河北省农发办主任老杜则比往年闲了。老杜说,这是因为农开项目不再‘可汤吃面’。啥意思呢?北方话,就是说有多少汤下多少面。”“啥意思”属于北方方言,在《新闻联播》中使用方言的先例并不多见,而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亲切、朴实、自然,完全贴合了新闻内容,也使得导语部分灵活生动,更容易吸引受众收看。   2.节目画面多元化   改版后的《新闻联播》节目画面与以往相比也有比较大的不同之处。例如2011年9月25日,郎永淳在播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力”的短评时,画面设计为播音员图像与评论文字同时出现,而以往在评论播报时,我们只能看到评论内容大篇幅出现在屏幕上,播音员的播报则以配音形式出现。改版后的方式更注重了人性化,在缺乏灵动性的呆板的文字旁配以播音员的出镜画面,赋予了评论播报的灵动感和现场感,增加了新闻评论的可视性,充分体现了电视媒体视听结合的传播特点。   3.播音面孔年轻化   一位整形科的医生曾经对《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面部特征进行过细致的分析,他说:“从整形外科的角度来说,《新闻联播》的主持人都不属于美女俊男型的脸,但更正直、睿智,有亲和力和可信度,都属于‘新闻脸’。新闻脸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很正统、稳重,似乎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具有可信度。”《新闻联播》节目的播音员代表着国家的声音,他们的形象同样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因此节目的播音员阵容一直比较固定,没有过大的变化,少有的几次新鲜血液的补充几乎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继海霞、李梓萌、康辉和郭志坚加入后,欧阳夏丹与郎永淳的加入更使《新闻联播》展现出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朝气。9月25日第一次出境时,欧阳夏丹身着白色西装,西装里面的底衫上饰有许多闪亮的装饰物,这与以往节目中女播音员的服装不着任何修饰的风格有明显不同。这种着装更显女性播音员的特质和播音员本身的个性特征;而郎永淳也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位戴眼镜出镜的新闻播音员,这副眼镜的出现也打破了《新闻联播》节目创办以来的惯例,不仅没有显得多余,反而多了些儒雅之感,与播音员本身的气质特征非常吻合。这两位新加入的播音员相比以往的播音员更加年轻,当他们充满朝气与热情地坐在主播台前播报新闻时,受众对《新闻联播》的印象发生了改变。《新闻联播》不再是老成持重的代名词,它同样可以朝气蓬勃!      改革之弊   1.与其他新闻节目趋同   《新闻联播》自1978年元旦开播之日起,节目定位一直十分清晰,这也是它稳坐中央电视台收视王牌宝座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新闻类节目的改革之声早已响起,地方台新闻节目的改革步伐可谓大刀阔斧,甚至开始使用方言来迎合地方受众的视听习惯。央视的《新闻早报》、《24小时》、《第一时间》等节目已经采用了说新闻的方式进行播报,口语化的播讲语言、轻松亲切的播讲态度、人性化和充满朝气的叙事方式、甚至站立式的播讲姿态,已经成为上述新闻节目的特色。而《新闻联播》节目无论从播讲方式的采用上还是从主持人形象的设计上,一直以权威性、严肃性为标准,这是符合节目宗旨和定位的。口语化的播讲方式的加入虽然符合了贴近受众的要求,但也与其他新闻类节目趋同,改版虽是必要之举,但还应维护节目本身的特色,否则会出现新闻类节目改版前的状态――所有新闻节目千篇一律、无可类分。   2.记者配音非专业化   《新闻联播》节目最近一次改版正值“走转改”活动开展之时,在相关新闻中我们听到,新闻片子的配音不再由专业的播音员来完成,而是直接负责采访的记者将片子的配音工作完成。这种安排体现了记者的参与性,也加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生动感,但随之产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记者大多没有经过播音发声的系统训练,用声、咬字、停顿、重音、语气的运用难免有不规范之处,在有声语言的传播中,不正确不规范的播读方法会损耗信息的传递效率,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受众对信息产生误读。例如在2011年9月27日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新闻“浙江长兴农民的四次转型”的配音是由记者本人完成的,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年挣了钱,不代表今年也能挣钱,让产业持久发展才是长久之计。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当地农民居安思危,在当年盈利的情况下不忘对未来进行思考,因此重音应放在“去年”、“今年”和“也”上面,但记者的配音没有突出对比重音,反而将重音放在了“挣钱”上,几乎违背了这句话所要表现的主旨。   播音员和主持人之所以要进行吐字发声的专业训练,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新闻播报,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采用不规范的播读方式进行新闻的配音,难免与上述初衷无法吻合。虽然电视是视听艺术,丰富的画面可以帮助观众理解配音内容,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受众将电视作为伴随媒体,不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收看电视节目上,这就更要求我们的新闻语言要标准和规范,尽量保证没有观看画面的受众能够将收听的信息损耗降到最低。因此,作为全国推广普通话的标杆栏目,《新闻联播》节目就更应该注意用语的规范、准确、专业。      结 语   《新闻联播》节目在广大受众中有着不可撼动的神圣地位,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一成不变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当然需要适时调整和更新,否则将无法追赶时代的步伐。   新的面孔、新的语言样态、新的画面配置当然都会使节目焕然一新,但这种改变能够产生多少实质性效果?它们是不是《新闻联播》节目改革的必需?这些改变能够平息广大观众对于新闻类节目改革的疾呼吗?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如果《新闻联播》仍旧在内容上保持旧有的结构,节目团队仍旧保持旧有的创作思路,那么,所谓的“改革”也必将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急之方,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在保留政治立场、喉舌地位、权威特质的同时,需要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对《新闻联播》进行改革,使之具有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①张颂:《中国播音学》(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②张颂:《播音创作基础》(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   ③罗莉:《当代电视播音主持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④曾志华:《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相关内容

  • 中央电视台组织结构
  • 目录 第一章研究综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组织结构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媒体组织结构定义 ........... ...

  • 2013年艺术类专业课考试电视栏目分析焦点访谈
  • 1994年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栏目,创办于1994年4月1日.开办后,它迅速成长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平均每天栏目能收到2300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写信.传真.电子邮件. ...

  • 课件-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
  • ----------------------- 页面 1----------------------- 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 徐培汀 广播电视学≠新闻学. 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研究领域的交叉部分,称为广播电视新闻学,它既是广播电视学的 组成部分,也是新闻学的分支学科. 广播电视新闻学自20 世纪80 年 ...

  • 新闻工作者个人总结
  • 一、推进“双改”,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双改”,即“改革和改版”。改革就是充分利用局人事制度改革有利时机,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改版就是对频道重新定位、对栏目合理设置、对频道重新包装,以崭新的屏幕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向建台20周年献礼。值得欣慰的是人事制度改革在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的关心和支持下, ...

  • 电视台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
  •   本人,现年××岁,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学位,200*年晋升主任记者高级职称。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电视台工作,曾任原××电视台新闻部、专题部主任,电视台副台长,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现任××电视台副台长、主持全台工作。社会兼职有××电视艺 ...

  • 1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
  • 1 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1923年1月23日,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习惯简称奥斯邦电台. 2 中国的广播事业从广播开始的 3 4 1928年7月,国民党建设委员会设立,管辖中国国内及国际间包括广播电 台在内的全部无线电事业. 5 抗战前的民营台广播类型:⑴ 教育类广播电台 ⑵ ...

  • 新闻联播_样本分析浅析新闻联播内容特点
  • [声屏世界] 正是"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新颖的选题,深刻的内涵,既达到了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的目的,又能抓住观众的好奇心,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3.从对比中筛选最佳"切入点" 对比,是记者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别,从而体现出事 ...

  • 消息类新闻节目策划--西京新闻消息
  • 项目教学第一期消息节目 小组成员:易崇礼.张磊.阮航.谭杰展.杨倩.高雅慧 策 划 方 案 西京消息节目策划方案 一.栏目名称:西京新闻消息 二.背景:一.响应学校项目化教学改革 二.用实践检验所学成果 三.宗旨:做出符合定位需求的节目 四.时间长度:10分钟 五.播出频率:一天一期 六.栏目形态: ...

  • 焦点访谈栏目分析
  • 焦点访谈栏目分析 一. 栏目简介: <焦点访谈>于1994年4月1日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创办.自开播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观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多次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栏目平均每天收到数千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