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贡献

河南工程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

专业论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贡献

学生姓名:彭世东([1**********]7) 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543班 专业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陈冬仿

2016年10月26日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贡献

摘要: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有着历史的内在联系:新文化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各种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从而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关键词: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新思想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和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的原因与背景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丧失主权独立,逐渐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这种沉沦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于这种压迫,他们要救亡图存。

五四运动的爆发,从国际上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道路,使中国人民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此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支点。从国内方面看: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人数达到200万,工人罢工斗争不断发生,这构成五四运动发生的阶级条件。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这是五四运动发生的思想条件。

二、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为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1]

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之中,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三、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这是以前的中国革命中所没有的。在指导思想上,五四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以前指导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相比,是全新的,是最具革命性的,是最科学的。在群方面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参加的有学生、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为革命力量的团结作了一次成功的准备和预演。在历史时代上由于它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也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旅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与各种敌对的社会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地开辟着自己前进的道路。建党前后,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与马克斯主义的思潮进行过三次有名的论战:一次是与胡适派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论战,一次是同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一次是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这三次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国人民的觉醒,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开拓了前进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四、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曲折中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斗争更加激烈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方面是帝国主义的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反对和攻击。反动派意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说学说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必将成为从根本上威胁他们统治地位的巨大力量,因此他们把马克思主义思潮看作洪水猛兽,把它说成成“滔天祸水,决尽藩篱”,甚至向全国发出镇压的通告,说陈独秀等人“惑言诱民,凶于兵乱,独夫不去,四维不张”。仅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就明令[2]

查扣马列主义和有关新思潮的书刊83种,像《资本论》、《国家与革命》以及《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都先后被查禁。至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更是猖狂一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打着基尔特社会主义旗号的张苏荪、梁启超等,分别有名噪一时的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罗素坐后台,他们拉大旗,鼓作虎皮,先后邀请杜·罗到中国来讲学。密锣紧鼓、招摇过市、不可一世。胡适首先抛出一篇挑战性的文章,题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要让外来主义指明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用处,而且很危险,辱骂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是阿猫、阿狗和懒汉。总之,反动派的压迫反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攻击,造成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

(二)五四运动中产生一些的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面对险恶的形势,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人数不多,条件困难,甚至连翻译过来的马列主义著作也没有多少本,但他们能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从容对敌,表现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信念。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坚信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旗帜必将插遍全球,他针对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篇文章,发表致胡适的公开信。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为拥护民主和科学这两面旗帜,曾说过“就算断头流血,都不推迟”的誓言[3]。十月革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思虑,终于认识到十月革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大关键。为了持续探求真理,他在五四运动中,被捕前写了《研究室与监狱》一文,表示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入狱后,他毅然投入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至于当时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工作,宣传组织工作,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周恩来在1920年4月被捕以后,在狱中仍坚持继续讲述马克思主义学说。毛泽东说过,在这个时期,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他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蔡和森则公开声明自己是极端马克思派。对于这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此坚持无谓的革命精神,任何向往和追求的共产主义人都会肃然起敬。

正是由于五四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了上述基本原则,才使中国共产党建立,而且几十年来始终坚持这些基本原则,保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沿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轨道前进。 [4]

参考文献:

[1]王子华. 陈独秀民主思想研究.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2.10.

[2]商勇. 从晚清到民国. 江苏:南京艺术学院,2003.03.

[3]孙建娥. 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历史经验研究.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7.09.

[4]吕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国家统一思想研究.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05.

河南工程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课

专业论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贡献

学生姓名:彭世东([1**********]7) 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543班 专业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陈冬仿

2016年10月26日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贡献

摘要: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有着历史的内在联系:新文化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各种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从而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关键词: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新思想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和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的原因与背景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丧失主权独立,逐渐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这种沉沦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于这种压迫,他们要救亡图存。

五四运动的爆发,从国际上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道路,使中国人民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此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支点。从国内方面看: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人数达到200万,工人罢工斗争不断发生,这构成五四运动发生的阶级条件。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这是五四运动发生的思想条件。

二、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为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1]

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之中,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三、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这是以前的中国革命中所没有的。在指导思想上,五四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以前指导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相比,是全新的,是最具革命性的,是最科学的。在群方面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参加的有学生、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为革命力量的团结作了一次成功的准备和预演。在历史时代上由于它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也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旅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与各种敌对的社会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地开辟着自己前进的道路。建党前后,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与马克斯主义的思潮进行过三次有名的论战:一次是与胡适派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论战,一次是同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一次是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这三次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国人民的觉醒,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开拓了前进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四、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曲折中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斗争更加激烈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方面是帝国主义的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反对和攻击。反动派意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说学说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必将成为从根本上威胁他们统治地位的巨大力量,因此他们把马克思主义思潮看作洪水猛兽,把它说成成“滔天祸水,决尽藩篱”,甚至向全国发出镇压的通告,说陈独秀等人“惑言诱民,凶于兵乱,独夫不去,四维不张”。仅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就明令[2]

查扣马列主义和有关新思潮的书刊83种,像《资本论》、《国家与革命》以及《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都先后被查禁。至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更是猖狂一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打着基尔特社会主义旗号的张苏荪、梁启超等,分别有名噪一时的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罗素坐后台,他们拉大旗,鼓作虎皮,先后邀请杜·罗到中国来讲学。密锣紧鼓、招摇过市、不可一世。胡适首先抛出一篇挑战性的文章,题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要让外来主义指明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用处,而且很危险,辱骂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是阿猫、阿狗和懒汉。总之,反动派的压迫反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攻击,造成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

(二)五四运动中产生一些的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面对险恶的形势,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人数不多,条件困难,甚至连翻译过来的马列主义著作也没有多少本,但他们能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从容对敌,表现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信念。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坚信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旗帜必将插遍全球,他针对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篇文章,发表致胡适的公开信。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为拥护民主和科学这两面旗帜,曾说过“就算断头流血,都不推迟”的誓言[3]。十月革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思虑,终于认识到十月革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大关键。为了持续探求真理,他在五四运动中,被捕前写了《研究室与监狱》一文,表示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入狱后,他毅然投入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至于当时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工作,宣传组织工作,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周恩来在1920年4月被捕以后,在狱中仍坚持继续讲述马克思主义学说。毛泽东说过,在这个时期,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他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蔡和森则公开声明自己是极端马克思派。对于这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此坚持无谓的革命精神,任何向往和追求的共产主义人都会肃然起敬。

正是由于五四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了上述基本原则,才使中国共产党建立,而且几十年来始终坚持这些基本原则,保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沿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轨道前进。 [4]

参考文献:

[1]王子华. 陈独秀民主思想研究.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2.10.

[2]商勇. 从晚清到民国. 江苏:南京艺术学院,2003.03.

[3]孙建娥. 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历史经验研究.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7.09.

[4]吕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国家统一思想研究.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05.


相关内容

  •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及其重要意义
  •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全面认识党的历史贡献及其重要意义,有助于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领导中华 ...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统一战线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贡献
  • 民主革命时期,党在上海的统战工作先后摆脱了"不要斗争,只要联合"和"不要联合,只要斗争"的错误干扰,重新回到统一战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践原点,创造出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 ...

  • 历史读后感
  • 历史读后感 <刘少奇> 背景:解放前夕,受中央委托刘少奇到天津和开滦等地为恢复经济,尽快发展生产,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内容:<刘少奇故事>是主要从四个部分,描写了刘少奇同志在不同时期的感人故事. 1957年,根据毛主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指示,刘少奇同志带调查组南下,实 ...

  • 宗亲联谊会贺信
  • 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致江西宗亲年会的贺信 中华燕氏网 2011年2月21日 燕飞 江西分会燕氏宗亲:大家新年好! 喜闻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江西分会新年年会在南昌县幽兰镇古塘燕村隆重举行,我 们十分高兴.在此,对年会的胜利举行,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江西省的燕氏宗亲致 以亲切的问候! 2008年10月 ...

  • 浅析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_张政和
  • Cultural history 文化史论 浅析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 张政和 (六盘水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科学系,贵州 六盘水 553000)[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华夏大地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广大中华民族正在遭受外来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残酷统治.此时新兴的反帝反封建的号角正在中国 ...

  • 张国焘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贡献
  • T 特稿专递 egaozhuandi 张国焘 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 历史贡献 笕余伯流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离不开一批创始人的策划和运作.中共"一大"的精神领袖是"南陈北李",实际操作是一张(张国焘)二李(李达.李汉俊).陈独秀.李大钊无疑是中共的主要创始人,但地 ...

  • 辛亥革命2
  • 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 1.辛亥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既不是由于: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镇压下夭折. 这三个方面的斗争,都是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虽然这些斗争都作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但总体来说都还只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因为它们都只是在个别方面打击了 ...

  • 共青团在党的成立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 思想汇报 (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的这节课对于我来说是一堂极其有意义的课程,博学多识的老师就共青团在党成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作出细致的讲解,从中我既了解到共青团的历史及共青团在党诞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了解到我们青年知识分子所要担当的历史使命.现将我的所学所 ...

  • 陈望道对建党工作的历史贡献考略
  • [摘要]陈望道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而且积极传播进步思想.首译<共产党宣言>.参与组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长期从事各种革命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陈望道:建党工作:历史贡献 陈望道(1891―1977),原名参一,字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