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

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

大家好!今天的课件名称是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我来自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病种叫做代谢综合症概念比较新,但是它包括下面的指标,第一是高体重和肥胖当我们体重指数 BMI 大于25,第二个指标是高血糖包括我们空腹血糖大于6.1个毫摩尔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7.8个毫摩尔,或者已明确诊断为二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症的第三个指标是高血压,也就是收缩和舒张压大于140/90毫米汞柱,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第四个指标是高脂血也就是我们空腹血三酰甘油大于

1.7个毫摩尔或者高密度脂蛋白小于0.9个毫摩尔,或者女性空腹高密度脂蛋白小于1.0个毫摩尔,或者血液黏度高于正常的患者,最后一个指标呢就是高尿素,当男性高于0.48毫摩尔,女性高于0.32毫摩尔或者诊断为痛风的患者,所以代谢综合症刚才谈到是一个新概念它包括五高症也就是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

痛风我们又称为帝王病或者酒肉病为什么呢?因为它和酒肉的关系非常密切,痛风的原因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持续的血尿酸水平升高,第二是过多的尿酸钠结晶在关节、滑膜、肌腱、肾和结缔组织沉积形成痛风结石,第三是出现发作性的单关节和多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的急性关节炎、肾绞痛、

血尿和肾功能损伤等,所以痛风的主要表现是三个方面。

痛风在欧美和日本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据统计痛风者中50岁以上的比例为63%,在老年痛风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60岁前的发病率仅为7%,但是60岁以后升高到60%。

痛风近年在我们国家的发病率也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80年的发病率1.4%到1998年的10%到最近的13%,所以大家看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原因呢就是由于我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就是尿酸从何处而来?大家知道尿酸是由人体中嘌呤合成的,体内的嘌呤来源途径有三个,第一个是合成途径,自然界以嘌呤碱的形式存在,它含于 DNA 和 RNA 中,他们所含的嘌呤碱主要是腺嘌呤和鸟嘌呤,他们氧化以后形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再经过酶的氧化进一步合成尿酸。

第二个途径是回收途径,也就是腺苷酸所分解的嘌呤可以经过肾脏重新被人体回收和利用,第三个就是我们人所共知的饮食途径,我们人类所含的摄食中食入含有高嘌的食物比如说动物的内脏、海鲜、鱼卵、啤酒、白酒所以人类的嘌呤来源有三个途径。

这张图是尿酸的合成途径也是刚才复习刚才我们的鸟嘌呤、腺嘌呤经过酶合成黄嘌呤、次黄嘌呤再进一步酶的氧化形成尿酸。

第二个呢我们谈一下有关尿酸的性质,大家知道尿酸在

体内是没有任何的生理、药理功能的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无臭无味不溶于冷水,乙醇、乙醚但是它溶于碱性溶液中溶于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醋酸的溶液中,所以这一点特性对我们治疗上有帮助,就是我们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经常要吃一点碱性的食物和碱,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不断地合成尿酸每天维持这个相对的平衡。

体内总量大约是1200毫克。日总流通量也是大约每天1200毫克每日周转量大约是600到900毫克,每日新生的尿酸大约是750毫克,每天排出量由肠道分解100到365毫克,尿液排泄500到1005毫克,所以人体正常情况下尿酸的生成和排泄是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但是人体的相对平衡失去控制,尿酸合成过多或排出过少就会导致尿酸的平衡代谢失调,会导致体内大量的蓄积尿酸,产生高尿血酸甚至痛风。

同时尿酸的性质还和三个因素有关,第一和温度,尿酸与温度形成正比,尿液的温度越低,尿酸的溶液度越低,所以在冬天排尿的时候尿酸很快就会在尿液变成浑浊但是加温以后又会清澈,第二个它与浓度呈反比也就是说尿液中的尿酸浓度越高它的溶液度越低。

第三呢和酸碱度,尿酸和酸度呈反比和碱度呈正比在尿液 PH 小于5的时候它溶液度非常低易于在体内沉积,但是在体液大于 HP 值大于6.5的时候,它的溶液度会变高,所以我们希望高尿酸血症者和痛风患者经常服一点碱,比如说碳酸氢钠来帮助我们碱化尿液,同时患有高尿酸血症同时伴有结石者在冬天要注意饱暖,同时大量饮用白开水碱化尿

液,保持尿液的酸度在6.5以上,这样减少尿酸液的结晶。

大家知道,刚才谈到了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嘌呤的合成和分解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尿酸的生成和排泄也比较恒定,我们正常人的血浆中尿酸的含量大约为120到360微摩尔,也就是2到6个毫克每分升,男性平均为270微摩尔,女性平均为210微摩尔。

但是当我们体内核酸大量分解,比如说我们有疾病白血病、肿瘤或者大量食用含有高嘌呤的食物中,我们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当超过480微摩尔,也就是8毫克每分升时尿酸钠将过饱和而形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等部位而导致关节炎,导致结石和肾疾患则成为痛风。

这张图片就是大家看在痛风结是在指关节所形成的白色结晶产生红肿热痛,并且容易发生感染。

这张是手部的痛风结石大家看指骨肿胀、痛风形成结石,露出的白色的尿酸呢呈黄白色。

这是耳部,耳廓等部位所形成的痛风结石。

第三呢我们谈一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区别,这两个疾病是有区别的,我们所谓的高尿酸血症是指在37度人体血清的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16微摩尔,女性超过360微摩尔,上述浓度是尿酸在血液的饱和浓度当超过这个饱和浓度的时候尿酸就可沉积在相应的组织中造成痛风结石,也形成痛风组织学的改变,所以没有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但是痛风的发病的先决条件是先有高尿酸血症,大约有5%到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

痛风的高危因素包括很多,包括饮食习惯比如说酗酒、摄食高嘌呤的饮食、还有遗传、基因因素和肥胖家族史,同时呢第三个呢是代谢疾病基础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第四个重要原因呢就是部分药品可以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比如说我们噻嗪类利尿剂,它可以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还有其他的药品,比如说像维生素 B1 、胰岛素、青霉素、环孢素阿司匹林等等,第五个原因就是创伤和手术,这些呢都是导致痛风的高危因素。

刚才谈到了很多药品可以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大家要引起警惕包括几类药,第一类是非载体抗炎药比如说我们使用的阿司匹林、贝诺酯都可以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升高,第二个部分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甲氯噻嗪、贝美噻嗪、苄噻嗪,它可以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可导致高尿酸血症。第三个就是部分抗高血压,包括利血平、喷布洛尔、替米沙坦、氯沙坦、二氮嗪也可以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第四个就是我们常用的胰岛素。

第五个就是我们使用的部分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巯嘌呤、麦考酚吗乙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等等。大家还要注意。第六部分就是有些部分的抗生素,包括我们的青霉素、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抗结核的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也可减少尿酸的分泌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其他像维生素 B1 、维生素 C ,奥美拉唑、硝酸甘油这些药也可以引起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所以我们在用药中特别是对高尿酸血

症和痛风的患者。在用刚才谈到这些药的时候要谨慎尽量少用和不用。

这张表是谈到了血尿酸水平升高所导致的危害。第一它可以沉积于关节导致关节变形和痛风型关节炎,出现红肿、热、痛。第二个血尿酸水平过高可以沉积在肾脏它可以导致痛风性 肾病、尿酸结石甚至导致尿毒症,血尿酸还可以刺激血管壁导致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和血栓疾病,同时刺激血管壁诱发和加重糖尿病,所以血尿酸水平升高是一个基础等位病,它可以导致很多严重的代谢和心脏疾病。

动物实验对大鼠通过诱导剂使血尿酸水平在7周内升高

1.6个毫克每分升,发现血压平均可增加2.2个毫米汞柱,但是如果同时给予排酸药动物的血尿酸水平又趋于正常,血压又不再升高。国外对3000多例健康者随访4年,结果发现尿酸是高血压发病和长期血压变化的独立因素,中美两国心血管流通病学的合作研究也证实,我国正常血压的中年人1480人随访4年发现男性尿酸水平每增加1.4毫克每分升,高血压的发病相对危险就增加了1.4个人,所以证实血尿酸水平和血压是呈直接的线性关系。

下面我们想谈一谈痛风的主要症状,包括五点尿酸盐在血浆过饱和,他会沉积于在相对的组织和器官中,所以人身的各个组织除了中枢神经系统以外任何组织都会有尿酸液的存在造成痛风结石。第二痛风的发病非常急就像刮风一样出现的非常快、重,单一关节并非对称尤其以第一跖趾关节

最多见。第三个特点呢就是痛风在数天以内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又可以反复发作,间歇性可以反复发作逐渐影响多个关节。第四个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积液最终可以造成关节畸形和行动不便。

这张图片是一个患者在第一跖趾关节出现了巨大的中风结节。

这张也是双侧跖趾关节出现的结节。

这是小趾关节出现的痛风结石。

这是手指小指关节出现的痛风结石。

痛风对软骨的损伤是非常巨大的,它造成关节软骨边缘破损骨质呈凿蚀样的缺损,在骨髓内形成痛风结石。这张 X 光片大家可以看痛风结石对骨的影响是穿透性的凿蚀样的损伤。

痛风的治疗原则它的诊断标准是符合下面12条标准的其中两项就可以了,比如说痛风关节炎发作,在一天内炎症发展为高峰第三个就是单关节发作,第四就是整个关节呈红色,第五个第一跖趾关节关节痛苦或肿胀,第六就是单一跖趾关节发炎,第七有痛风结石,第八有高尿酸血症,第十 X 片显示非对称的关节肿胀,第十一 X 片骨质囊性变而没有骨侵蚀,最后一项就是发作时关节液生物培养为阴性,所以痛风在诊断时候满足上述12条的6条就可以诊断为痛风。

痛风在治疗上首选非药物治疗也就是行为治疗,包括三点,第一要限制饮食,要采用低嘌呤饮食,嘌呤限制到每天100到150毫克以下,保持理想的体重,限制饮食或减轻体

重都可以改善痛风的病情。第二条就是多喝水,保持日尿液量在2000到3000毫升,同时在睡前和半夜适当的多饮水因为白开水的渗透压有利于溶解体内的各种有害物质,多饮白开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尿酸的排泄促使血尿酸和尿尿酸的水平下降。第三就是增加碱性食物包括我们香蕉、西瓜、南瓜、草莓、苹果、菠菜、莲藕等,同时给予适当的碱,包括每天给3毫碳酸氢钠,这样碱化尿液保持尿液的 PH 值在6.5到6.9之间。

第四就是要忌酒。因为酒可以导致乳酸和酮体的聚集,抑制尿酸的排泄同时酒还可以促进腺嘌呤、鸟苷酸的转化使尿酸合成增加,血尿酸水平增高,同时诱发痛风发作。研究证实每天饮两杯以上啤酒大约一升,痛风发作的危险系数是增加了2.51倍,白酒增加了1.17倍。所以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禁忌用酒精。

同时限制食物中的高嘌呤食物,我们把每一百克所含嘌呤的含量分成四个等级,就是极微级、微量级、高量级、极高量级,所以大家对极高级和高量级的食物包括动物的内脏、肉脯、沙丁鱼、酵母、肉精、干贝、鱼子、凤尾鱼、野鸡、鹅、海鲜、豌豆、鸡汤、肉汤一定要控制和限制饮用。

第六方面呢大家要知道痛风的分期,痛风分期它是分为三期的,第一期呢我们叫做急性期,在急性期中呢尿酸盐的结晶它可以趋化白细胞,吞噬以后呢它会释放炎性因子,比如说细胞坏死因子,同时分泌酶导致细胞坏死释放出更多的炎性因子,引起关节软骨溶解和软骨的损伤,在急性期它发

作非常快,同时它具有三大特点第一是疼痛非常剧烈,第二有炎症和细胞坏死,第三呢就是功能会受限,所以在急性期应该尽快的控制炎症减少细胞坏死同时缓解疼痛。

痛风的第二期是间歇期,间歇期是反复发作的,在没有治疗和治疗不彻底的痛风患者可以表现多关节的受累,尿酸盐会在关节的软骨、滑膜、肌腱等部位沉积而形成痛风结石,在间歇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血尿酸水平非常高,但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间歇期的治疗主要是有效的控制血尿酸浓度,尽快排酸和抑酸防止尿酸盐沉积、保护肾减少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

第三期就是慢性期,慢性期的特点就是血尿水平相应的比较高,慢性应该维持用药尽快的排酸和抑制酸的合成,降低血尿酸水平,所以痛风的分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第七个问题就要谈到,我们不同的期不同的选药,首先谈一下急性期,刚才谈到了痛风的急性期的主要症状第一是有炎症和细胞浸润,第二是剧烈疼痛,第三是关节功能受限,所以我们急性期要尽快的控制关节炎症反应,好,我们首先应该选非载体的抗炎药,镇痛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酚等等,同时应该尽快选用秋水仙碱或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的剂量呢初始剂量可以0.5个毫克每小时,或者一个毫克每两小时给一次,以后每小时分别给予0.5毫克,直到症状缓解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症状停用,最大剂量每天6个毫克,所以大约有75%的患者在用药第一天会出现效果。但是将近一半的患者会有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贫血、抽搐、肌无力,所以秋水仙碱的剂量应该严格控制。

在痛风的急性期严格要禁用抑制尿酸生成药,特别是别嘌醇,因为抑制尿酸生成药不仅在急性期没有抗炎症的作用,相反它会使血尿酸水平过度的下降,这样促使人体产生一个反馈作用,促使关节内的痛风结石表面溶解形成不容易结晶而加重关节的炎性反应,所以在痛风急性期要绝对禁止应用抑酸药别嘌醇,同时也不要应用阿司匹林,因为刚才谈了阿司匹林虽然有镇痛、消炎作用但是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血尿酸水平增高,所以为了镇痛可以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酚但是绝对不能选阿司匹林。

为什么在痛风急性期要禁用抑酸药呢?我们说别嘌醇好,它可以抑制尿酸合成,在痛风急性期应用它可以导致血尿酸水平过度下降,会促进人体的反馈作用,溶解痛风结石的痛苦尿酸溶解造成炎症加重,所以别嘌醇在痛风的急性期最好不用。好,我们提倡痛风别嘌醇在单纯痛风长期治疗时可以用,同时要监测它的肾功能,第二个就是在应用初期,别嘌醇可以发生尿酸转移性痛风发作,所以在初期应用4到8周以内最好配合小剂量的秋水仙碱,避免造成血尿酸水平。

在缓解期或间歇期我们应该尽快用排酸药和抑酸药,因为刚才谈到了痛风的缓解期和间歇期它没有症状,主要是高尿酸血症,所以我们首选促进尿酸排出药,比如说苯溴马隆、丙磺舒、借以排出血尿酸使促使尿酸维持一个正常的合理水平,在炎症控制以后两周开始应用抑酸药别嘌醇,这样持续

的控制尿酸水平。

对于痛风的慢期,慢性痛风期我们可以长期使用抑制尿酸药同时可以联合应用促进尿酸药,因为慢性期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尿酸持续水平升高,关节损伤不重没有炎症和细胞浸润,所以应该长期的应用抑制尿酸药比如说别嘌醇,或促进尿酸药苯溴马隆、丙磺舒来促使血尿酸水平下降,缓解疼痛,预防发作。

第八个问题我们同时要注意各种痛风合并症的选药,第一个就是要注意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选药,刚才谈到了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等危症,所以我们对高尿酸血症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我们应该选用一箭双雕的药品,最好选用洛沙坦每天50毫克,因为洛沙坦兼具降压和降低血尿酸的作用,而且它的安全性良好,适用具有高血压且尿酸水平显著升高的痛风患者或者联合治疗顽固性的血尿酸增高的痛风患者。临床研究证实洛沙坦有良好的三个作用,第一个它可以抑制肾近曲血管对尿酸的重吸收,第二,它有升高尿液的酸碱度减少尿路的尿酸结晶,第二个,第三个洛沙坦代谢物它具有降压活性同时它有尿液和胆汁双通道代谢,对中度和轻度的肾功能不全者不需要调节剂量,所以对高尿酸血症伴有高血压患者我们首选洛沙坦。

第二呢就是对高尿酸血症伴高脂血症患者我们同样可以选一箭双雕的药品,比如说非诺贝特每天200毫克,同时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每天40毫克,特别适合伴有三酰甘油高的痛风患者,或者胆固醇高的痛风患者,也是临床证实他

们有三个作用,第一个就是通过肾脏排路增加嘌呤和尿酸的排泄,第二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临床研究证实服用非诺贝特和阿托伐他汀三周后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19%,8周后降低23%,第三,这个两药,两个药品同时具有抗炎症作用,好,它同时降尿酸的水平时不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

第三个要注意由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所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好,我们对由环孢素或者由抗肿瘤药所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病人,可以选择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或左氨氯地平,每天5到10个毫克,特别适用于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所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钙通道阻滞剂也是三个作用,第一个它可以逆转环孢素所引起的肾血管收缩,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第二它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第三特别降低应用环孢素所诱发的高尿酸血症。

这是英国指南对痛风急性期的治疗原则,跟刚才谈到的一样。

也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不要服别嘌醇,但是在处于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患者可以服用别嘌醇,同时对于急性期关节疼痛、炎症严重的患者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者非载体抗炎药,对于正在服用利尿剂控制血压的高血症应该注意避免应用噻嗪类的利尿剂,因为刚才谈到了噻嗪类的利尿剂可以增加血尿酸水平可以更换其他的降压药。

这张表呢就是显示刚才谈到的痛风不同的发作期它的选药原则。也就是在急性期我们为了抑制粒细胞浸润应该首选秋水仙碱,它的适应症是适用于痛风的急性期,我们的排

酸药包括丙磺舒和苯溴马隆适用于痛风的间歇期或者慢性发作,或者慢性期。大家看抑酸药别嘌醇主要用于痛风的间歇期和慢性发作,或者当尿酸增高或者其他排酸药没有效,我们的非载体抗炎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吲哚美辛适用痛风的急性期,特别是痛风发作,刚才谈的糖皮质激素像泼尼松、甲泼尼松也适用痛风的急性期和急性发作,特别是痛风关节发作剧烈或者是秋水仙应用以后无效的时候,所以抗痛风药的不同应用是非常严格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别。

最后一个呢要注意抗痛风药的禁忌证,各种抗痛风药都有它的禁忌证,比如像秋水仙碱我们对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或者妊娠初期妇女或两岁以下儿童是禁用的,丙磺舒是对磺胺过敏的病人,伴肿瘤的高尿酸血症,肾结石和胃溃疡的患者是禁用的。苯溴马隆是个排酸药,但是它对重度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妊娠初期的妇女是禁用的。别嘌醇对过敏的病人对妊娠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和老人是禁用的,所以大家要掌握各种抗痛风药的禁忌证,注意它的安全性。

谢谢大家!

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

大家好!今天的课件名称是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我来自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病种叫做代谢综合症概念比较新,但是它包括下面的指标,第一是高体重和肥胖当我们体重指数 BMI 大于25,第二个指标是高血糖包括我们空腹血糖大于6.1个毫摩尔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7.8个毫摩尔,或者已明确诊断为二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症的第三个指标是高血压,也就是收缩和舒张压大于140/90毫米汞柱,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第四个指标是高脂血也就是我们空腹血三酰甘油大于

1.7个毫摩尔或者高密度脂蛋白小于0.9个毫摩尔,或者女性空腹高密度脂蛋白小于1.0个毫摩尔,或者血液黏度高于正常的患者,最后一个指标呢就是高尿素,当男性高于0.48毫摩尔,女性高于0.32毫摩尔或者诊断为痛风的患者,所以代谢综合症刚才谈到是一个新概念它包括五高症也就是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

痛风我们又称为帝王病或者酒肉病为什么呢?因为它和酒肉的关系非常密切,痛风的原因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持续的血尿酸水平升高,第二是过多的尿酸钠结晶在关节、滑膜、肌腱、肾和结缔组织沉积形成痛风结石,第三是出现发作性的单关节和多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的急性关节炎、肾绞痛、

血尿和肾功能损伤等,所以痛风的主要表现是三个方面。

痛风在欧美和日本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据统计痛风者中50岁以上的比例为63%,在老年痛风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60岁前的发病率仅为7%,但是60岁以后升高到60%。

痛风近年在我们国家的发病率也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80年的发病率1.4%到1998年的10%到最近的13%,所以大家看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原因呢就是由于我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就是尿酸从何处而来?大家知道尿酸是由人体中嘌呤合成的,体内的嘌呤来源途径有三个,第一个是合成途径,自然界以嘌呤碱的形式存在,它含于 DNA 和 RNA 中,他们所含的嘌呤碱主要是腺嘌呤和鸟嘌呤,他们氧化以后形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再经过酶的氧化进一步合成尿酸。

第二个途径是回收途径,也就是腺苷酸所分解的嘌呤可以经过肾脏重新被人体回收和利用,第三个就是我们人所共知的饮食途径,我们人类所含的摄食中食入含有高嘌的食物比如说动物的内脏、海鲜、鱼卵、啤酒、白酒所以人类的嘌呤来源有三个途径。

这张图是尿酸的合成途径也是刚才复习刚才我们的鸟嘌呤、腺嘌呤经过酶合成黄嘌呤、次黄嘌呤再进一步酶的氧化形成尿酸。

第二个呢我们谈一下有关尿酸的性质,大家知道尿酸在

体内是没有任何的生理、药理功能的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无臭无味不溶于冷水,乙醇、乙醚但是它溶于碱性溶液中溶于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醋酸的溶液中,所以这一点特性对我们治疗上有帮助,就是我们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经常要吃一点碱性的食物和碱,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不断地合成尿酸每天维持这个相对的平衡。

体内总量大约是1200毫克。日总流通量也是大约每天1200毫克每日周转量大约是600到900毫克,每日新生的尿酸大约是750毫克,每天排出量由肠道分解100到365毫克,尿液排泄500到1005毫克,所以人体正常情况下尿酸的生成和排泄是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但是人体的相对平衡失去控制,尿酸合成过多或排出过少就会导致尿酸的平衡代谢失调,会导致体内大量的蓄积尿酸,产生高尿血酸甚至痛风。

同时尿酸的性质还和三个因素有关,第一和温度,尿酸与温度形成正比,尿液的温度越低,尿酸的溶液度越低,所以在冬天排尿的时候尿酸很快就会在尿液变成浑浊但是加温以后又会清澈,第二个它与浓度呈反比也就是说尿液中的尿酸浓度越高它的溶液度越低。

第三呢和酸碱度,尿酸和酸度呈反比和碱度呈正比在尿液 PH 小于5的时候它溶液度非常低易于在体内沉积,但是在体液大于 HP 值大于6.5的时候,它的溶液度会变高,所以我们希望高尿酸血症者和痛风患者经常服一点碱,比如说碳酸氢钠来帮助我们碱化尿液,同时患有高尿酸血症同时伴有结石者在冬天要注意饱暖,同时大量饮用白开水碱化尿

液,保持尿液的酸度在6.5以上,这样减少尿酸液的结晶。

大家知道,刚才谈到了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嘌呤的合成和分解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尿酸的生成和排泄也比较恒定,我们正常人的血浆中尿酸的含量大约为120到360微摩尔,也就是2到6个毫克每分升,男性平均为270微摩尔,女性平均为210微摩尔。

但是当我们体内核酸大量分解,比如说我们有疾病白血病、肿瘤或者大量食用含有高嘌呤的食物中,我们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当超过480微摩尔,也就是8毫克每分升时尿酸钠将过饱和而形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等部位而导致关节炎,导致结石和肾疾患则成为痛风。

这张图片就是大家看在痛风结是在指关节所形成的白色结晶产生红肿热痛,并且容易发生感染。

这张是手部的痛风结石大家看指骨肿胀、痛风形成结石,露出的白色的尿酸呢呈黄白色。

这是耳部,耳廓等部位所形成的痛风结石。

第三呢我们谈一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区别,这两个疾病是有区别的,我们所谓的高尿酸血症是指在37度人体血清的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16微摩尔,女性超过360微摩尔,上述浓度是尿酸在血液的饱和浓度当超过这个饱和浓度的时候尿酸就可沉积在相应的组织中造成痛风结石,也形成痛风组织学的改变,所以没有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但是痛风的发病的先决条件是先有高尿酸血症,大约有5%到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

痛风的高危因素包括很多,包括饮食习惯比如说酗酒、摄食高嘌呤的饮食、还有遗传、基因因素和肥胖家族史,同时呢第三个呢是代谢疾病基础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第四个重要原因呢就是部分药品可以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比如说我们噻嗪类利尿剂,它可以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还有其他的药品,比如说像维生素 B1 、胰岛素、青霉素、环孢素阿司匹林等等,第五个原因就是创伤和手术,这些呢都是导致痛风的高危因素。

刚才谈到了很多药品可以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大家要引起警惕包括几类药,第一类是非载体抗炎药比如说我们使用的阿司匹林、贝诺酯都可以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升高,第二个部分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甲氯噻嗪、贝美噻嗪、苄噻嗪,它可以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可导致高尿酸血症。第三个就是部分抗高血压,包括利血平、喷布洛尔、替米沙坦、氯沙坦、二氮嗪也可以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第四个就是我们常用的胰岛素。

第五个就是我们使用的部分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巯嘌呤、麦考酚吗乙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等等。大家还要注意。第六部分就是有些部分的抗生素,包括我们的青霉素、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抗结核的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也可减少尿酸的分泌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其他像维生素 B1 、维生素 C ,奥美拉唑、硝酸甘油这些药也可以引起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所以我们在用药中特别是对高尿酸血

症和痛风的患者。在用刚才谈到这些药的时候要谨慎尽量少用和不用。

这张表是谈到了血尿酸水平升高所导致的危害。第一它可以沉积于关节导致关节变形和痛风型关节炎,出现红肿、热、痛。第二个血尿酸水平过高可以沉积在肾脏它可以导致痛风性 肾病、尿酸结石甚至导致尿毒症,血尿酸还可以刺激血管壁导致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和血栓疾病,同时刺激血管壁诱发和加重糖尿病,所以血尿酸水平升高是一个基础等位病,它可以导致很多严重的代谢和心脏疾病。

动物实验对大鼠通过诱导剂使血尿酸水平在7周内升高

1.6个毫克每分升,发现血压平均可增加2.2个毫米汞柱,但是如果同时给予排酸药动物的血尿酸水平又趋于正常,血压又不再升高。国外对3000多例健康者随访4年,结果发现尿酸是高血压发病和长期血压变化的独立因素,中美两国心血管流通病学的合作研究也证实,我国正常血压的中年人1480人随访4年发现男性尿酸水平每增加1.4毫克每分升,高血压的发病相对危险就增加了1.4个人,所以证实血尿酸水平和血压是呈直接的线性关系。

下面我们想谈一谈痛风的主要症状,包括五点尿酸盐在血浆过饱和,他会沉积于在相对的组织和器官中,所以人身的各个组织除了中枢神经系统以外任何组织都会有尿酸液的存在造成痛风结石。第二痛风的发病非常急就像刮风一样出现的非常快、重,单一关节并非对称尤其以第一跖趾关节

最多见。第三个特点呢就是痛风在数天以内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又可以反复发作,间歇性可以反复发作逐渐影响多个关节。第四个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积液最终可以造成关节畸形和行动不便。

这张图片是一个患者在第一跖趾关节出现了巨大的中风结节。

这张也是双侧跖趾关节出现的结节。

这是小趾关节出现的痛风结石。

这是手指小指关节出现的痛风结石。

痛风对软骨的损伤是非常巨大的,它造成关节软骨边缘破损骨质呈凿蚀样的缺损,在骨髓内形成痛风结石。这张 X 光片大家可以看痛风结石对骨的影响是穿透性的凿蚀样的损伤。

痛风的治疗原则它的诊断标准是符合下面12条标准的其中两项就可以了,比如说痛风关节炎发作,在一天内炎症发展为高峰第三个就是单关节发作,第四就是整个关节呈红色,第五个第一跖趾关节关节痛苦或肿胀,第六就是单一跖趾关节发炎,第七有痛风结石,第八有高尿酸血症,第十 X 片显示非对称的关节肿胀,第十一 X 片骨质囊性变而没有骨侵蚀,最后一项就是发作时关节液生物培养为阴性,所以痛风在诊断时候满足上述12条的6条就可以诊断为痛风。

痛风在治疗上首选非药物治疗也就是行为治疗,包括三点,第一要限制饮食,要采用低嘌呤饮食,嘌呤限制到每天100到150毫克以下,保持理想的体重,限制饮食或减轻体

重都可以改善痛风的病情。第二条就是多喝水,保持日尿液量在2000到3000毫升,同时在睡前和半夜适当的多饮水因为白开水的渗透压有利于溶解体内的各种有害物质,多饮白开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尿酸的排泄促使血尿酸和尿尿酸的水平下降。第三就是增加碱性食物包括我们香蕉、西瓜、南瓜、草莓、苹果、菠菜、莲藕等,同时给予适当的碱,包括每天给3毫碳酸氢钠,这样碱化尿液保持尿液的 PH 值在6.5到6.9之间。

第四就是要忌酒。因为酒可以导致乳酸和酮体的聚集,抑制尿酸的排泄同时酒还可以促进腺嘌呤、鸟苷酸的转化使尿酸合成增加,血尿酸水平增高,同时诱发痛风发作。研究证实每天饮两杯以上啤酒大约一升,痛风发作的危险系数是增加了2.51倍,白酒增加了1.17倍。所以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禁忌用酒精。

同时限制食物中的高嘌呤食物,我们把每一百克所含嘌呤的含量分成四个等级,就是极微级、微量级、高量级、极高量级,所以大家对极高级和高量级的食物包括动物的内脏、肉脯、沙丁鱼、酵母、肉精、干贝、鱼子、凤尾鱼、野鸡、鹅、海鲜、豌豆、鸡汤、肉汤一定要控制和限制饮用。

第六方面呢大家要知道痛风的分期,痛风分期它是分为三期的,第一期呢我们叫做急性期,在急性期中呢尿酸盐的结晶它可以趋化白细胞,吞噬以后呢它会释放炎性因子,比如说细胞坏死因子,同时分泌酶导致细胞坏死释放出更多的炎性因子,引起关节软骨溶解和软骨的损伤,在急性期它发

作非常快,同时它具有三大特点第一是疼痛非常剧烈,第二有炎症和细胞坏死,第三呢就是功能会受限,所以在急性期应该尽快的控制炎症减少细胞坏死同时缓解疼痛。

痛风的第二期是间歇期,间歇期是反复发作的,在没有治疗和治疗不彻底的痛风患者可以表现多关节的受累,尿酸盐会在关节的软骨、滑膜、肌腱等部位沉积而形成痛风结石,在间歇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血尿酸水平非常高,但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间歇期的治疗主要是有效的控制血尿酸浓度,尽快排酸和抑酸防止尿酸盐沉积、保护肾减少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

第三期就是慢性期,慢性期的特点就是血尿水平相应的比较高,慢性应该维持用药尽快的排酸和抑制酸的合成,降低血尿酸水平,所以痛风的分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第七个问题就要谈到,我们不同的期不同的选药,首先谈一下急性期,刚才谈到了痛风的急性期的主要症状第一是有炎症和细胞浸润,第二是剧烈疼痛,第三是关节功能受限,所以我们急性期要尽快的控制关节炎症反应,好,我们首先应该选非载体的抗炎药,镇痛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酚等等,同时应该尽快选用秋水仙碱或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的剂量呢初始剂量可以0.5个毫克每小时,或者一个毫克每两小时给一次,以后每小时分别给予0.5毫克,直到症状缓解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症状停用,最大剂量每天6个毫克,所以大约有75%的患者在用药第一天会出现效果。但是将近一半的患者会有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贫血、抽搐、肌无力,所以秋水仙碱的剂量应该严格控制。

在痛风的急性期严格要禁用抑制尿酸生成药,特别是别嘌醇,因为抑制尿酸生成药不仅在急性期没有抗炎症的作用,相反它会使血尿酸水平过度的下降,这样促使人体产生一个反馈作用,促使关节内的痛风结石表面溶解形成不容易结晶而加重关节的炎性反应,所以在痛风急性期要绝对禁止应用抑酸药别嘌醇,同时也不要应用阿司匹林,因为刚才谈了阿司匹林虽然有镇痛、消炎作用但是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血尿酸水平增高,所以为了镇痛可以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酚但是绝对不能选阿司匹林。

为什么在痛风急性期要禁用抑酸药呢?我们说别嘌醇好,它可以抑制尿酸合成,在痛风急性期应用它可以导致血尿酸水平过度下降,会促进人体的反馈作用,溶解痛风结石的痛苦尿酸溶解造成炎症加重,所以别嘌醇在痛风的急性期最好不用。好,我们提倡痛风别嘌醇在单纯痛风长期治疗时可以用,同时要监测它的肾功能,第二个就是在应用初期,别嘌醇可以发生尿酸转移性痛风发作,所以在初期应用4到8周以内最好配合小剂量的秋水仙碱,避免造成血尿酸水平。

在缓解期或间歇期我们应该尽快用排酸药和抑酸药,因为刚才谈到了痛风的缓解期和间歇期它没有症状,主要是高尿酸血症,所以我们首选促进尿酸排出药,比如说苯溴马隆、丙磺舒、借以排出血尿酸使促使尿酸维持一个正常的合理水平,在炎症控制以后两周开始应用抑酸药别嘌醇,这样持续

的控制尿酸水平。

对于痛风的慢期,慢性痛风期我们可以长期使用抑制尿酸药同时可以联合应用促进尿酸药,因为慢性期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尿酸持续水平升高,关节损伤不重没有炎症和细胞浸润,所以应该长期的应用抑制尿酸药比如说别嘌醇,或促进尿酸药苯溴马隆、丙磺舒来促使血尿酸水平下降,缓解疼痛,预防发作。

第八个问题我们同时要注意各种痛风合并症的选药,第一个就是要注意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选药,刚才谈到了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等危症,所以我们对高尿酸血症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我们应该选用一箭双雕的药品,最好选用洛沙坦每天50毫克,因为洛沙坦兼具降压和降低血尿酸的作用,而且它的安全性良好,适用具有高血压且尿酸水平显著升高的痛风患者或者联合治疗顽固性的血尿酸增高的痛风患者。临床研究证实洛沙坦有良好的三个作用,第一个它可以抑制肾近曲血管对尿酸的重吸收,第二,它有升高尿液的酸碱度减少尿路的尿酸结晶,第二个,第三个洛沙坦代谢物它具有降压活性同时它有尿液和胆汁双通道代谢,对中度和轻度的肾功能不全者不需要调节剂量,所以对高尿酸血症伴有高血压患者我们首选洛沙坦。

第二呢就是对高尿酸血症伴高脂血症患者我们同样可以选一箭双雕的药品,比如说非诺贝特每天200毫克,同时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每天40毫克,特别适合伴有三酰甘油高的痛风患者,或者胆固醇高的痛风患者,也是临床证实他

们有三个作用,第一个就是通过肾脏排路增加嘌呤和尿酸的排泄,第二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临床研究证实服用非诺贝特和阿托伐他汀三周后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19%,8周后降低23%,第三,这个两药,两个药品同时具有抗炎症作用,好,它同时降尿酸的水平时不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

第三个要注意由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所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好,我们对由环孢素或者由抗肿瘤药所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病人,可以选择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或左氨氯地平,每天5到10个毫克,特别适用于肾移植后抗排异治疗所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钙通道阻滞剂也是三个作用,第一个它可以逆转环孢素所引起的肾血管收缩,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第二它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第三特别降低应用环孢素所诱发的高尿酸血症。

这是英国指南对痛风急性期的治疗原则,跟刚才谈到的一样。

也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不要服别嘌醇,但是在处于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患者可以服用别嘌醇,同时对于急性期关节疼痛、炎症严重的患者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者非载体抗炎药,对于正在服用利尿剂控制血压的高血症应该注意避免应用噻嗪类的利尿剂,因为刚才谈到了噻嗪类的利尿剂可以增加血尿酸水平可以更换其他的降压药。

这张表呢就是显示刚才谈到的痛风不同的发作期它的选药原则。也就是在急性期我们为了抑制粒细胞浸润应该首选秋水仙碱,它的适应症是适用于痛风的急性期,我们的排

酸药包括丙磺舒和苯溴马隆适用于痛风的间歇期或者慢性发作,或者慢性期。大家看抑酸药别嘌醇主要用于痛风的间歇期和慢性发作,或者当尿酸增高或者其他排酸药没有效,我们的非载体抗炎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吲哚美辛适用痛风的急性期,特别是痛风发作,刚才谈的糖皮质激素像泼尼松、甲泼尼松也适用痛风的急性期和急性发作,特别是痛风关节发作剧烈或者是秋水仙应用以后无效的时候,所以抗痛风药的不同应用是非常严格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别。

最后一个呢要注意抗痛风药的禁忌证,各种抗痛风药都有它的禁忌证,比如像秋水仙碱我们对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或者妊娠初期妇女或两岁以下儿童是禁用的,丙磺舒是对磺胺过敏的病人,伴肿瘤的高尿酸血症,肾结石和胃溃疡的患者是禁用的。苯溴马隆是个排酸药,但是它对重度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妊娠初期的妇女是禁用的。别嘌醇对过敏的病人对妊娠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和老人是禁用的,所以大家要掌握各种抗痛风药的禁忌证,注意它的安全性。

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 痛风注意事项 1. 警惕高尿酸血症的人群:肥胖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长期使用以下药物:维生素B 12.胰岛素.青霉素.利尿药.糖皮质激素.抗结核药.环孢素A 等:大量饮酒及酗酒者:常吃高嘌呤(海鲜.河鲜及动物内脏等)饮食者:生活水平较好的中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 2. 痛 ...

  • 痛风患者的用药教育
  • 痛风患者的用药和饮食指导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而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和因尿酸盐结晶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 ...

  • 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
  • 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 一.尿酸的形成 1. 嘌呤摄入过多:尿酸高含量与食物内嘌呤含量成正比.摄入的食物内RNA的50%,DNA的25%都要在尿中以尿酸的形式排泄,严格限制嘌呤摄入量可使血清尿酸含量降至60umol/L(1.0mg/dL),而尿内尿酸的分泌降至1.2mmol/d(200mg/d). 2. ...

  • 第13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 第13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一.最佳选择题 1.关于甲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亢按病因不同可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B .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女性最多见 C .20岁左右居多,男女比例为1:2 D .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E .继发性甲亢较少见,由结节性甲状腺肿转变而来 ...

  • 关节炎患者健康指导
  • 关节炎患者健康指导 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临床常见的关节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银屑病等疾病也可以关节炎症为表现.我国的关节炎患者有1亿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临床表现为关节 ...

  • 治疗痛风控制尿酸最好的药品非布司他片
  • 全球安全有效的抗痛风类药物非布司他 一.概况: 1.名称:非布司他片 2. 品牌:风定宁 3.规格:80.40mg/片 4.用量:80/40/天 5.适应症:临床用于痛风.痛风性肾病.对促尿酸排泄的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本品有效. 1.痛风的发病趋势: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 ...

  •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应用考试试题答案(2014)
  •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应用考试试题答案(2014) 选择题 1.( )的适应证是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A A. 秋水仙碱 B. 别嘌醇 C. 吲哚美辛 D. 双氯芬酸钠 2.胃食管反流病初始治疗首选( ) B A.多潘立酮 B.奥美拉唑 C.甲氧氯普胺 D.复方氢氧化铝 ...

  • 武汉各医院擅长领域(一)
  • 武汉各医院擅长领域(一) 1.武汉惠康医院,地址:武汉市江岸区惠济二路12号,主治医师:郑昌才,推荐专项:痛风.关节炎.脊柱炎.腰间盘突出等. A. 针刀除腋臭 郑昌才指出,腋臭虽然不对身体造成直接损害,但患者很痛苦,心理压力巨大,严重影响其社交.工作和生活.如果采用非手术疗法难以根治,复发率高,但 ...

  • 社区常见病用药原则
  • 1.1 脑血管病及其用药 1.1.1 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用药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特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不仅要追求急性期的安全.有效.及时,同时还要重视危险因素的干预,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工作.现重点介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