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南京的电影评论

崔卫平: 崔卫平:战争引发的人性思考一 《南京!南京!》采用了一个日本士兵角川的视角。他身为 1937 年底入侵 南京的日本军队一员,目睹大屠杀的残酷之 后感到难以承受,最后放走了两名 被俘的中国人,拔枪自杀。这被解释为他人性的表现。“我们能不能把日本人当 人来看?”导演陆川这样问道。如此处理引发争议 是非常自然的,它不同于此 前影片中对于日本军人的处理。 ( http://www.tecn.cn ) 但是影片本身做得缺少说 服力。在入侵军那样一种疯狂高涨(也有恐惧) 的气氛之中,一个士兵如何做到冷眼旁观?他种种错愕、困惑的表情来自何处? 他不会是刚从军校出来便来到了南 京,他自己此前做过什么?相对于一个人从 环境中抽离,更加困难的,是他如何从自己拔出,是他自己改弦更张。转折的起 点,更应该从角川这个人自身内部去找。 而恰恰影片的笔墨又不在这里,只是 提到一笔他是教会学校出来的,以及他与一个日本妓女之间的微弱关系。显然陆 川处理这样的难题力不从心,然而这样的轻忽却 是灾难性的。 ( http://www.tecn.cn ) 当年的日本侵略军许多行 为,可以说超出了一般所说的战争范围:战争并 不需要虐杀俘虏, 完全无视国际公约那样去做, 应该说是源于某种意识形态 (“中 国人是低等民族”) 同样称之为 “强奸”的行为, 。 也已经超出了一般“强奸” 的性质, 令人发指的种种做法表明, 根本不把中国妇女当人对待。 在这个意义上, 侵华日军在中国大地上所犯下的,与 当年纳粹对待犹太人的行为更加相似,即 属于“种族歧视”与“反人类罪”,而不是一般的战争罪行。这样才可能解释日 本士兵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变态行为。 ( http://www.tecn.cn ) 也许角川是一个例外,不排除这样的个人存在。然而其转变的论证过程,也 就变得更加复杂艰难。他爱上帝也好,爱一个日本妓女也好,不等于他同样也能 够爱上和同情中国人,能一视同仁地对中国人采取平等、尊重的态度。这里不应 该采取一厢情愿的立场。 ( http://www.tecn.cn ) 二 这个话题值得拓展。 “人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们除了要认识这个世界, 还要认识我们自身。而在战争这种人类活动 的极端形式当中,人性也面临非同 寻常的压力与考验、呈现错综复杂多重面貌。然而在这些问题上的认知,在漫长 的历史当中,始终存在着一些现成的模式,有时这 些模式则成了不可逾越的禁 区。不仅是中国,世界上许多民族也是如此。 ( http://www.tecn.cn ) 比如一定要表现战争是伟 大的,气势宏伟的,是为了正义和通往正义的; 战争的年代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面临艰苦条件和死亡,英雄们一定是激情 饱满、慷慨激昂,勇猛无畏,决不后 退,他们身上不仅没有一般人性的弱点, 而且最好也没有对于家庭的眷恋、小儿女之类的情感,这些都被视为干扰性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战争是一个锻炼人和成长 的机会,在战争中人性正好可以得 到淬炼与升华,同时战争的敌对方也一定是凶残无比、毫无人性的。 ( http://www.tecn.cn )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看法? 简单地说有这样两点:一,战争的确是一场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刻,在面对生死存亡,需要动员一切可能动员的力量;第二,能够 书写战争历史的,往往是战争的胜利 者,那些舞文弄墨的人们只能仰仗胜利者 的鼻息,就像卡尔•波普尔曾经说过的历史书写者那样。对于胜利者来说,当然 希望能够给自己的行为多一些合法性,多一 些漂亮的说辞。 ( http://www.tecn.cn ) 类似的模式开始松动和遇 到挑战,仅仅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两次世界范围 之内的大战,将从未有过的战争造成的悲惨景象带到人们面前;更为宽松的言论 环境,使得人们对于战争以及战争中 人性的认识,有了更多不同声音。许多艺 术作品(小说、电影、戏剧、绘画)都涉及了有关重新反思的话题,出现了难以 计数的大量作品,其中许多堪称经典。纵观 起来,在不同的阶段上,反思的方 向、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 http://www.tecn.cn )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开风气 之先的重要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身 为记者的他加入了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曾被炮弹炸伤落下了多处伤痕。他 发表于 1926 年的小说《太阳照常 升起》,并没有涉及战场战斗的状况,所描写 的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年轻人身心创伤,精神上的迷茫困惑。他们不再相信那些 “救世”的神话,同时又无法在唯利是 图的社会中安下身来,陷入了心灰意冷、 无所适从。主人公巴恩斯如作者也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使他丧失了性能力,无 法与相爱的人结合。 海明威因而被命名为“ 迷惘的一代”。 1929 年他发表的 《永 别了,武器》,主人公亨利的遭遇荒谬痛苦——被误认为间谍跳河逃跑,与心上 人结合不久对方难产而死、婴儿窒息身亡, 只剩他一人孤单地留在世界上承受 悲苦,他对战争的厌烦、厌倦达到极点。 ( http://www.tecn.cn ) 如此悲惨的结局,与战争 所需要的胜利、高亢的气氛判然有别。之所以发 展到这一步,在于海明威将战争的基石稍稍移动:第一,对战争目标的怀疑,发 现它并非如战争的鼓动者所说的那样 高尚和富有意义;第二,承受战争的主体, 不再是民族、集体这样一些集合名词,而是个人本身:战争的重负最终要落实到 个人身上,是个人为之付出的身心创伤和 代价,并且这些创伤要伴随终生。 ( http://www.tecn.cn ) 然而,海明威后来又创作了一部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 而鸣》(1940),塑造了一个负有责任感与牺牲精神的人物乔顿,志愿参加反法 西斯战争,为正义的事业而捐躯令他感到光荣自豪。 ( http://www.tecn.cn ) 三 如果说海明威思考的对象主要是战争本身的合理性与否, 以及它对个人所产 生的影响,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涌现 出来的另一批作家、艺术家,则 更多地直接面对人性本身——世界的噩梦变成了人自身的恶梦, 对世界的不可信 任变成了对于人自己的深刻怀疑,英雄主义的神话进 一步剥落。 ( http://www.tecn.cn ) 法国作家萨特当过八个月 德军的俘虏, 他笔下一再出现俘虏题材。 《墙》 小说 (1939)描写了西班牙战争中几位被捕者第二天要被处死,在最后那个晚上,除 了那位西班牙人民军成员感 到可以慷慨赴死之外,其余人都体验了从未有过的 巨大恐惧,小说形容最年轻的那一位:“恐惧与灾难使他面无人色,使他整个面 容都扭曲了。 三天以前, 他还是一 个利落的小伙子, 但是现在他却像个老怪物。 ” 比恐惧更加令人窒息的,是孤独,是在死亡面前体会到的单个生命孤独无援,是那种与这个世界已经变得毫无关系 的、被连根拔起、漂浮和疼痛的感觉。伴随 着呻吟和哭泣的声音,人们在讨论明天行刑时到底是射击一次还是两次,这中间 要不要再装子弹、再瞄准,想象的痛苦比 实际的痛苦还要难以忍受。 ( http://www.tecn.cn ) 类似极端的处境在萨特的 戏剧《死无葬身之地》(1946)中再次出现,这 回是被俘的法国地下抵抗运动成员,除了面对死亡,他们还要面对比死亡更加可 怕的酷刑,这是一次深刻的灵魂 的拷问,人性的拷问。那是每一个人自己必须 设法对付的。于是,来自每个人自身人性的压力就成了最为突出的问题,甚至胜 过来自敌人方面的:“我不知道过一会 儿我能不能认识自己”,说这句话的索 比埃在审讯时跳楼自杀。年长的人们担心最为年轻的弗朗索瓦是否承受得了酷 刑,担心这位孩子无法承受所感到的恐惧和痛 苦,他们自己动手将弗朗索瓦掐 死, 提前让他解脱。 如果这样的行为是“肮脏的”, 那么他们早已经不是“干净” 的了——被捕之前他们接到命令要攻下一个小村 庄, 累及这个村庄最终被血 洗,三百个人无辜死亡。这样的命令是必须和正确的吗?人们苦苦思索着,怀疑 自身的行为是否正当。 ( http://www.tecn.cn ) 在萨特这里,战争中的英 雄们不仅精神上的发条松了,而且几乎整个断掉 了链子:在生命最终的时刻,即便是勇敢与怯懦、平静与瑟缩之间的区别,也变 得意义不大,甚至这个世界上的那些 被珍视的价值都意义不大,人们只是眼睁 睁地看着生命变得无用徒劳:“我承担了一切痛苦;必须让他们把我消灭,连同 一切痛苦都消灭!” 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萨特将他的哲学观点(“个人 是无用的热情”及“选择”)拿到战争条件下中加以放大,但无论如何,是符合 情境的。 ( http://www.tecn.cn ) 当萨特如此近距离地观察 和描绘这些赴死者最后的悲惨痛苦,他把海明威 的那个命题进一步推进了——战争的承受者不仅是个人,而且是孤独的个人;因 为死亡是每个人必须自己面对的,别 人无法替代;被死亡分隔开来的个体,没 有人能够帮助他。因此,在人们所说战争宏大目标的另一端,蹲伏着的是个人的 孤立无援及其痛苦恐惧。萨特的这些表述被 认为是消极的、灰暗的,但是从另 一方面来说,他对于个人及其处境的关怀,则表现得更加具体和贴身,不带任何 虚张的成分。 ( http://www.tecn.cn ) 重新定义战士或者革命者 身上的人性,与萨特同期的作家加缪提供了另一 种变奏。《正义者》这部戏剧取材于 1905 年在莫斯科组织的一次暗杀行动,用 炸弹炸死皇叔塞尔日大公,主人公 卡里亚耶夫先是愉快地接受了刺杀任务,但 是在行刺的最后一刻突然犹豫不前,因为他看见了坐在大公身旁的一对孩子,是 大公的侄儿侄女:“那两张严肃的小脸, 而我手中,就是这可怕的重物(指炸 弹)。是要往他们身上投啊”。“正义”与“爱”发生尖锐冲突,他没有做成。 “人不能仅仅靠正义活着”,还要有做人的“清 白”,“不能为一种不复存在 的正义,再增添活生生的非正义”。与萨特一样,这也是一种“撤退”的立场; 不同的是,在加缪这里,所吁求的是一种伦理道德的声 音,即使是从事正义的 事业,也要避免沾满无辜他人的血。 ( http://www.tecn.cn ) 四 对于战争的反思,还涉及到追究战争的根源。对此,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回 答,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或历史学 家会提供他们研究的答案,而文艺家也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贡献出自己的角度和成果。二战所造成的残暴血腥 局面,令许多人陷入了这样的沉思:为什么在文明建 立延续了这么久的地方, 甚至在以自己的文明骄傲的地方, 还会发生这样可怕的事情?人们为什么在瞬间 倒退到完全是野蛮的状态? ( http://www.tecn.cn )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 《蝇王》,并不是一部直接描写战争的小说,却被 公认为是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典之作。戈尔丁作为当年英国皇家海军之一 员,目睹了战争中带来的种种破坏, 他反复思考的结论是,不应该仅仅从外部 来解释这些灾难,更为深刻的原因来自人自身或人性内部,正是人自身内部被激 发的黑暗,人自身的人性恶,才有可能导致 那样恐怖的现实。作为战争过来人 他写道:“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如果还不了解‘恶’出于人,犹如蜜产于蜂, 那他不是瞎了眼,就是脑子出了毛病。” ( http://www.tecn.cn ) 该小说虚构了在一场未 来的世界大战中,一群英国本土的孩子被疏散到一 个小岛上,惟一的成年人飞行员死了,这些从八九岁至十四五岁不等的男孩必须 在小岛上学习生存。他们先是模仿 成年人搭建窝棚和厕所、开会举手发言、在 海滩上始终燃起一堆火作为救援信号等等。但是在蛮荒的环境中,孩子们身上人 性恶也在慢慢发作,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 遵守规则,更宁愿将打猎而来的野猪 血涂在脸上。同时他们当中流传着一种恐惧,称不知名的野兽就在附近。通过隐 喻的手法(一只爬满苍蝇的猪头),小说道出了 人们恐惧的不是别的,正是他 们自己心中的恶的力量, 让这种恶彻底发作, 会将他们带向不知何方。 小说 1954 年发表之后好评如潮,作者因该书获得 1983 年 诺贝尔文学奖。如今英美许多中 学、大学将该书列为年轻学生的必读书。 ( http://www.tecn.cn )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小说 奠定和代表了战后人们思考有关问题的基本思路 ——那就是战争与人性恶相联系,而不是与人性的善相联系。这不是说战争中没 有人性善的现象,而是说——如果想 要说明战争这种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能够发 生,如果是想为战争准备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那么人性恶的解释则更为沉 着和合理。相反,假如敌对双方都以不同的 方式“救赎”了,就像《南京,南 京》中一样,那么谁为战争造成的破坏和带来的灾难负责呢? ( http://www.tecn.cn ) 我终于有机会向一本小书 尤其是其作者致敬和表达感谢了,那就是 1981 年出版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陈焜先生,该书不 仅介绍了西方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 现象(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给我这样 年轻大学生打开眼界,而且有力地描述了其美学形态:“现代派美学境界不是英 雄主义的,也不是散文气息的,而是梦魇 气息的”,带来新的美学感受。这样 一种美学形态和感受,其总体背景便是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梦魇般的现实,是 与战争所带来的痛苦现实相匹配的。陈先生反复 运用黑格尔所发掘的狄德罗的 那本小书(《拉摩的侄子》)蕴含的思想能量,他指出,对于人性恶的认识,是 与现代社会同步的、是人们对于自身认识的进展;坚持 这种认识,是对于人自 己的一种批判、警醒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迁就自身。那样一种“人性善”的浪 漫主义式的田园抒情,尤其是在经过战争之后,已经变得索然 寡味。这与阿尔 多 诺 所 说 的 —— 奥 斯 威 辛 之 后 , 写 诗 就 是 野 蛮 的 , 都 是 同 样 的 视 野 。 ( http://www.tecn.cn ) 五上世纪 60 年代越战之后,美国出现了一批关于越战的影片——《猎鹿人》 (1977)、《现代启示录》(1979) 《野战排》(1986)、《生于七月四日》 (1989)等,被视作一批著名的反战影片。“反战”的主题与我们这里讨论的战 争与人性有重合的成分,但并不完 全等同。这批影片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在于, 它们贯穿着对于“体制”的批判,即对于战争发动者的批判。经历了街头举行的 大规模群众反战运动之后,在这批影片 中,矛头所指为美国政府、五角大楼和 它们的战争机器。战争对于年轻人身心戕害也是这批影片中经常出现的,他们遇 到了各种各样非人的折磨:《生于七月四日》 的主人公误伤好友、负伤中弹导 致下身瘫痪;《猎鹿人》中被俘的士兵们在轮盘赌面前感到的极度恐惧、精神崩 溃; 《野战排》 中满身血污的“战友们”互相之间扣 动了扳机。 比起“人性恶” 来,这批作品主要处理“人性的伤痛”,借此表达对于战争的谴责。这与他们的 老前辈海明威倒是一脉相承的。 ( http://www.tecn.cn ) 其中,《现代启示录》与 我们的话题更为接近。这部影片根据英国作家约 瑟夫•康拉德出版于 1902 年的一部小说《黑暗的心》而改编,主人公的名字却继 续保留(库尔兹),表明影片愿 意继承康拉德对于人性的思考——称之为“文 明”其实非常脆弱,像一层薄薄的外衣,在它底下,涌动着更为根本和强大的人 性黑暗。小说与电影中的两位库尔兹都 来自文明社会,小说中介绍库尔兹的出 场:“他母亲是半个法国人,父亲是半个英国人,整个欧洲都对库尔兹先生的形 成做出过贡献。”电影中的库尔兹则家中三代 西点军校出身,本人是这个学校 的高才生,“获无数勋章和嘉许”。 ( http://www.tecn.cn ) 可以傲世的文明教育背 景, 并不能保证库尔兹们继续成为一个“文明人”, 他们最终都沦落到了丛林当中,在那里弄出一个小社会,发明一套自己的行事作 风,残忍和独断,公然对抗和挑 衅“文明社会”。比起小说来,拥有现代性思 考背景的影片《现代启示录》,揭示出正是所谓“现代理性”,最终通往了极度 野蛮:武器中所包含的“理性”含量也 好,现代通讯所带来的信息“理性”也 好, 包括士兵所受过的严格的“理性”训练, 所有这些“理性”堆积起来的上方, 是那个叫做“疯狂”的顶点。而这个立意, 在另一部美国影片《金甲部队》中 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其中有一个魔鬼教官, 满脑子严格计算出来的战争生存规律, 企图将它们灌输到新兵头脑和行为中去,最终导 致士兵的疯狂。那些抵达战场 的人们发现,他们面对的超级枪手,原来是一个单薄的越南女孩子,这正是绝大 的讽刺。 ( http://www.tecn.cn ) 我自己十分喜欢的一部与 战争有关的影片,那是德国导演赫尔佐格拍摄于 1967 年的《生命的讯息》,这是纳粹之后的德国人如何看待自己发动战争的过 去。影片描写一群驻扎在希腊小岛 上的德国士兵,远离正面战场,在悠闲生活 的落差中,却感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负伤的主人公甚至与一位医院护士谈起了 恋爱,但是他头脑中的战争景象与眼前格 格不入,强烈的反差让他的头脑陷入 了疯狂,他居然在山坡上、小河边,一次次燃起了用军火库的炸药自制的焰火, 耀眼的焰火释放了他自战争以来的内心不安、伤 痛、黑暗,它们如此难以消化、 难以承受,每时每刻都在毒化他的心灵头脑。“焰火”是一个非凡的道具,内心 的黑暗转化为如此明亮的意象,其中或许也有自我拯 救的含义。 ( http://www.tecn.cn ) 韩国导演金基德有一部影 片叫做《海岸线》,也是一部不错的反思影片。 其中的战争更多是假象性质的,针对北韩随时可能的登陆。主人公康被训练成标 准合格的杀人工具,脸上涂上了油 漆,有点像在《蝇王》中所发生的。当他一感到眼前有活物存在,便抠动了扳机,打死了正在谈恋爱的男青年,他因此获得 一个礼拜的假期,上级为此嘉奖他。然 而,杀死无辜的后果最终由这位康士兵 来承担了,他从此而变得坐卧不宁,心灵煎熬,女朋友离他而去,他一步步陷入 疯狂不能自拔。 ( http://www.tecn.cn ) 该部影片还有力地揭示 了:越是标榜崇高的目标、华丽的理由,也越是容 易在其中藏垢纳污。这支守驻海岸线的部队其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几乎是凌辱性 的,对于士兵的训练是侮辱性的。被 打死男青年的女友眼看男友死在不明枪口 下疯了之后, 士兵们骗她到偏僻处, 将她的肚子弄大, 一共有六人参与这桩犯罪。 为了掩盖丑闻,部队里不懂妇科的军医被 命令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就地实施 流产手术,而这支守卫部队几乎所有人,都加入了在临时搭起手术台旁充当“掩 护”。 ( http://www.tecn.cn ) 迄今我们很少看到经历纳 粹“反人类罪行”所迫害的犹太人所拍摄的有关 影片, 可以数得出来的是两位犹太裔导演的 《辛德勒名单》 (斯皮尔伯格) 《钢 与 琴师》(波兰斯基)。值得推荐几 位幸存者作家的名字,在他们的作品中,始 终坚持一个立场和保持一个姿态,那就是以亡灵作为准则、以亡灵的名义说话, 见证苦难,而远非借机歪曲。他们是—— 威塞尔,1986 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翻译成中文的作品有小说《夜》、随笔集《一个犹太人的记忆》;凯尔泰斯,2002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文翻译作 品若干;诗人保罗•策兰,他的一系列“见 证诗歌”,有力地提升了人类的道德品格和诗歌的艺术水准。 ( http://www.tecn.cn ) 原载《经济观察报》2009 年 5 月 9 日崔卫平: 荒腔走板的《南京南京》 崔卫平: 荒腔走板的《南京南京》《南京南京》是一部离奇古怪的影片。其荒腔走板的程度,超出了我的工作范 围和工作语言。也就是说,它更像是一部电影习作,而不是能够拿到观众面前的 成熟影片。目前更多的讨论停留在这部影片的意识形态方面,还是需要回到影片 本身,看看它自己是怎么提供的。 暂且称它为一部失忆的影片。这不是指它与当时历史的某种关系,而是指 ——在该片本身 135 分钟的长度之内,它再三忘掉了自己曾经说过什么,好像之 前发生的是另外一些事情,显得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 如果说,在一个时间长度之内完成的影片叙事,是一个能量不断积累与不 断释放的过程,积累什么便释放什么,这两方面是互相配合的、前后承接的;那 么,这部影 片所积累起来的东西,与它所释放的东西,主要是南辕北辙的。它 所表达的东西,它所提供的内容,本身是分裂的,无法自圆其说的。 影片开头那一大段, 南京城沦陷, 侵略军尽显凶恶、 残暴, 刘烨等人高喊“中 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被驱赶至滚滚长江(这其中问题先不说) 。这里积累起来的 是对 于日本军队的仇恨愤慨,观众的情绪也被调动进入了高潮,头脑中的惨景 挥之不去。这是影片本身想要告诉人们的。 紧接着进入观众眼帘的,却是另外一批毫不相干的镜头:一些年轻的日本 兵在长江边上休闲娱乐,比赛跳高、互相搓背,想吃妈妈做的山药汤,还跳起了民间舞,再 辅之以悠闲的日本小调,看上去像是一群前来旅游度假的大学生。 当然不排除在战争期间的某些时刻,这些日本兵也可能会是有人性的,但是按照 影片本身刚刚传达 出来的内容和积累起来的能量,这样的衔接,可以说是自打 耳光:刚才那样血腥残暴的屠杀,难道是这些年轻人完成的吗?他们看上去如此 活泼、如此健康可爱,如 此富有人情味。除了自打耳光外,也是自取其辱。 那个姓唐的汉奸为了自保,向日本人告密,引来了难民营的大灾难,更多 的人们被杀,更多的妇女受辱。这么严重的后果,也许姓唐的开始没有想到,但 是它们确确 实实发生了,所造成的破坏之大,可以说他想后悔也无法弥补,想 承担也承担不了,因而是难以抹杀、无法原谅的。尽管他的女儿也因此遭祸,他 的罪过仍然不能因 此而抵消。而影片却处理成他由此走上新生,焕然改头换面。 仿佛那么一场突然的遭袭,结果却是为了成全一个汉奸其灵魂的得救,在这之前 影片所释放的与后面所 承接的能量,如此不对称、不般配。 该片中拉贝先生的形象,基本上是比较难堪的。难民营里惨事不断,日本 军想来就来,又是强奸又是随意搜索开枪。拉贝甚至还参与动员让一百名妇女充 当慰安妇, 影片没有具体说明他如何给人们带来保护。但是,这样一个人,他 走的时候,为什么人们还要拉着他不放、依依不舍?难道是为了让他有理由对着 众人下跪,表示他 自感有罪?不应该设想座椅上的观众,他们人人都知道拉贝 这个历史上的人物,拉贝为何人是需要通过影片的镜头,一点点交代出来的。顺 便地说,该影片对于拉贝 的塑造,尤其是与塑造日本人相比,多少给人恩将仇 报的感觉。 尤其是那场祭祀是为了什么呢?那么长的时间,那么优美的舞蹈?这与影 片其它部分所传达的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内在的还是游离在外的?影片讲 述了太多中国 人的死亡和蒙羞,能量的积蓄、观众的悲愤是在这里;然而经过 一系列中介和转换之后,得到正式祭祀的却是将皮靴踏在别人家园上的侵略军, 他们成了影片中首先 需要抚慰的对象,这是哪儿跟哪儿啊,到底是为了什么? 影片结束时老赵与小豆子走在田野上,绽放出纯朴、憨厚、一点不带保留 的微笑。但其实老赵的处境及自由,远不仅是角川的宽大为怀,更有姜老师在前 面的牺牲。 这位八尺大汉在卡车上一再向姜老师哀求:“救我,救我”,他当然 知道这样做给姜老师带来的危险。 人在危难之际拼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这也可以 理解,不可以的 是,姜老师为你掉入虎口最终送掉了性命,你却转身忘得一干 二净。 你就这么没有记忆力?! 或者仅仅是为了记住日本人的好处, 让你自由了, 你就有理由彻底忘掉 你的同胞此前为你做过和付出的? 所有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都与这部影片最为根本的那个离奇古怪的立场 有关:这个叫做角川的士兵,他在现场的种种错愕与困惑的表情,令他看上去更 像是好莱坞电影中的初出茅庐的美国大兵,或者一个拿着枪的旅游者,这样的处 理与当时整个历史脉络是相悖的。 不是说不能表现一个日本士兵的悔罪或拯救,但是影片花了大量笔墨用来 表现日军的残暴、 残忍, 正面提供了南京沦陷的种种惨景, 而不是侧面或零星的; 角川始终 也没有离开他的部队,没有脱下军装,没有拒绝服从命令或消极怠工, 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他与眼前的这场屠杀可以脱掉干系。这么一个人,为什么 要急于让他的 灵魂反转得救呢? 尤其是在南京、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之后不久,换一个情景也许更加令人相 信一些。 说到底, 一个日本侵略兵灵魂的得救, 难道一定需要中国人亲自插手吗? 这件事情 是不是交给太阳旗之下的人们更加合适?除了对于侵略者如此细微的体贴,生活在我们这片大地上的人们,难道就没有更加要紧一些的事情可以做了 吗? 类似逻辑混乱的做法,在片中比比皆是。刘烨率先从地上站起来的举动, 在具体情景中应该是听从日本人的口令“起立”,去江边赴死;但是影片却将其体 态、表情 处理为如同听到了歌里唱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让人看 得十分困惑,不知所云。难民营里为妓女们剪掉头发,当她们反问“你为什么不 剪?”如 此一来,仇恨的矛头转而针对难民营的管理者,这又有什么理由呢?我 还看到有网友提出这样的疑问,当高圆圆声情并茂动员别人当慰安妇,这件事情 如果真的如此 伟大如此崇高,那么她自己为什么不带头去做呢?这个问题问得 好! 如果今后中国电影中,继续出现拿女性的身体当作国家救赎、民族救赎或 者其他救赎的工具(拯救男性) ,像在《色·戒》中也发生的,觉得那是一个再好 不过的有 效途径,我就决定以某种方式当一回访民,以此表达我对这类影片永 远的抗议。不会是中国的男人们,都更加愿意躲在难民营里,以他们的姐妹们遭 受蹂躏,来换取 自己的安全和口粮吧?这之后再给她们加上一个崇高的美名, 于是便心安理得,同时恢复了其道德外衣。 (参见: 《南京南京》四位女性撑起一座城的希望 南都:你怎么看待该片里的女性? 高圆圆:当时男性往往处于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我们在电影里也隐约能 表现出来导演的一个想法,就是女性拯救男性。 ) 2009 年 5 月 1 日 5 月 3 日补充: 需要进一步问《南京南京》这部影片中,是谁在抵抗?救赎谁? 是那些平民在“抵抗”。对于陆剑雄(刘烨扮演)与妓女小江(江一燕扮演) 这些普通人,观众既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也不知道他们的行为动机,只知道面对 受死与 受辱时,他们需要做到慷慨决绝、义无反顾,不能有一丝一毫人性的软 弱,不能有一丝一毫对于生命与这个世界的留恋,“人性”的空间不是给他们准备 的。 (看来 地震中的范美忠是说对了。 ) 在拿平民作毫无道理的牺牲这一点上,这部影片与过去旧意识形态没有任 何区别,非常僵化和仅仅停留于原地。有人提到影片中的抵抗如同“义和团的抵 抗”,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方面的处理,影片没有一点重新表述的余地,毫不让 步。 它的“开放”在于——给强权者(侵华士兵)和腐败者以人性的空间,提升 他们的人格,让他们获得救赎。这叫做“让一部分人在人性方面先富裕起来”。 对待他们的处理,影片的确比此前有所改变。但是这不过是给罪恶华丽转 身罢了,给为人不齿者披上人性外衣。因此,这部影片的“思想解放”的空间是为 这些人度身订做的,是为特定人群服务的。 这就是这部影片“一边抵抗,一边救赎”的真相。 对平民是一种要求,对强权者是另一种要求,这种双重标准的智慧是从哪 里来的?转载自:www.tecn.cn姚鲁:终极关怀和人性悖谬: 姚鲁:终极关怀和人性悖谬:评《南京!南京》兼与批评陆川者 南京!南京》 们商榷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影片,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 术和哲学两个方面。 一《南京!南京》是大胆的天才的创造 在艺术方面, 《南京!南京!》主要以日军普通军官角川为主要视角结构影片, 展现了日本侵略军内部的一些生活实景和复杂的心灵, 较之以往中国类似题材的 电影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是一次大胆的天才的创造。 当然,我们可以探讨角川这一形象在电影中是否典型,是否符合生活逻辑、 艺术逻辑,甚至是否符合历史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进一步讨论和批评的,但前提 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部影片在叙述角度上,就中国摄制的同类题材影片来说 是绝对独创的,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我看到,有批评者说“《南京!南京! 》是汉奸文化的典型”,“如果不了解陆 川还以为《南京!南京》是日本导演拍摄的中国电影呢”。 其实,这些人正好说反了,应该说《南京!南京! 》更像中国人拍的日本电 那也绝不应该是“汉奸”, 影! 如果非要给导演扣个什么帽子, 安个什么“奸”的话, 而 应该是“日奸”可能更准确些。当然这是玩笑!因为,所谓的什么“奸”,汉奸 也好,日奸也好,美奸等等也好,从正真的文艺作品中是绝对概括不出来的。 什么“汉奸文化”之类,是非艺术领域里人们杜撰的概念,用这种杜撰的概念 或理论去衡量、批评文艺作品,如果是“政治家”,或许还可以理解一些,要是搞 文艺的,也这样无限上纲的话,那是很可笑的!二 战争的本质与人性的本源在哲学方面, 《南京!南京! 》揭示了人类理性的“终极关怀”和人性的悖谬。 和以往中国拍摄的同类题材影片不同, 《南京!南京! 》跳出圈子,摆脱了简 单的二元对立的非理性思维,不仅揭示了战争的罪恶,而且还让人关注和反思战 争的根源以及战争中折射出的人性。 无论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受害最大的永远是妇女、儿童和贫民! 其次是那些被动卷入战争的军官和士兵。战争的本质就是摧残和毁灭!摧残和毁灭是必然的,幸存是偶然的。除了个 别杀人变态狂,我想是谁也不愿意杀人和被杀的。怕死的人是普遍存在的,不怕 死则是罕见的。 那么,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还有人要参加战争去杀人和可能被杀呢? 这就是触及到了战争的根源:是谁挑起了战争和发动战争的? 从人类学的角度讲,挑起战争和发动战争的当然是人。但 人作为客观存在, 是有“主体”和“客体”之别,“个体”和“群体”之分的。而主体和客体之间或个体和 群体之间,从更高的层次或视野来看,又是相对的,混沌 不分的。这就给我们 一个启示,发动战争的是人,而战争一旦爆发就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了。不管 侵略者多么不可一世,最后都逃脱不了正义力量的严厉惩罚!希 特勒如此,墨 索里尼如此,东条英机如此…… 而那些被动卷入战争的军官和士兵,同样被战争那只无形的魔爪所控制:摧 残毁灭人性同时自毁!另外,不管士兵还是军官,还被一种客体或曰群体的意志 所制 约,“个体”无能为力。在《南京!南京! 》中有两场戏可以证明这一点。一 场是,枪毙唐先生,从剧情看,日本军官伊田主观上是不愿意杀唐先生的,但最 后还是 杀了……这为什么呢?个体受某种“客体”或“群体”意志的制约! 另一场是,姜老师救人后被杀。姜老师救人和救人后被日本士兵发现告发至 被杀,这几场戏,我以为把人性贪生怕死、关键时刻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和勇敢无 畏、视死 如归等等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非常精彩。尤其最后一场戏,姜老 师被士兵告发后,带到伊田跟前,伊田认出是姜老师,说道:“这次拉贝先生也 救不了你了”。 从剧情看,伊田也是不希望杀死姜老师的。角川更不希望杀死姜 老师,可在姜老师的要求下却亲手杀死了姜老师!剧情的真实性(主要指角川射 杀姜老师这一细节) 我们可以再深入的探讨,但个体受制于群体意志的这一思 想还是表达得很深刻、很清晰的。 我们知道,文艺作品反映战争、揭露战争的终极目的是使人类认识到战 争的 凶残、暴虐、泯灭人性和使人异化的本质,从而自觉地抵制战争,维护和平。不 是仅从狭隘的阶级立场、视野、情感(情绪)出发,简单的歌颂和暴露,那是无 法让人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本质并从根本上消除战争使人类享受永久的和平的。 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个体”虽然受“群体意志”的制约,但是,我们还要认 识到,群体或曰集团意志是由个体意志集合而成的,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面对一切 反人 类、反社会、反文化的邪恶力量都勇敢地面对和抵制!不做懦夫!不明哲 保身,便自然会形成一股正义的群体力量或意志,那么,个别违反历史、社会和 和平进步的 强权之人,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制约住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任何人类社会浩劫、灾难的产生作为个体的人都负有责任!客体的意志或势力都 是个体自觉或不自 觉参与渗透的结果!另外, 《南京!南京! 》还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或本源 本体论的人性,或曰人性的本源,是三元对立二律背反的。即(一)人 性本 善的, (二)人性本恶的, (三)人性本无的,即人性无所谓善恶。这几组命题之 间,或对立或矛盾(逻辑意义上的) ,但各自又都能被证明是正确的,千百年 来 学人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南京!南京! 》以特定的背景,让我们认识到了人 性的复杂与荒谬。而这或许才是人性的本源或本质:荒谬! 以上是我对电影《南京!南京》艺术与哲学两方面的价值所作的简单剖析, 谬误处请专家们指正。 下面,我对批评电影《南京!南京》的一些专家、学者、教授提点建议或批 评,算是商榷。一 崔卫平教授等批评《南京!南京》有的太“基础”了 在批评电影《南京!南京! 》的一些人中,我发现,有好多是主攻电影的专 家、学者、教授和批评家。但从他们批评《南京!南京! 》的文本来看,有些人 似乎对电 影的理解还处在基础阶段,像个刚入学的大学生,还没有领悟到电影 艺术的深层本质。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他们真实水平的体现,即不知道他们是出于 逆反心理还是别 样的心理写出如此水平的批评文章?如果真是他们真实水平的 体现,那么这样的学者、专家、教授,尤其教授,我是很担心的:他们能教出或 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电 影人才吗?而对于一个从事电影艺术的人来说,培养或 开发创造能力,有时比教一些僵死教条的理论更重要!理论相对于创作来说,永 远是滞后的,认识不到这一 点,拿僵死的教条理论去框套作品,而不是从鲜活 的作品中去研究、发掘出新的理论形态,启迪开发那些从事电影创作的人们,是 很误人子弟的! 举个例子来说,我看到一篇批评《南京!南京! 》的文 章,题目叫《荒腔走 板的》 ,作者叫崔卫平。据百度百科介绍,崔卫平是“北京电影学院教 授。著名学者、文化和思想批评家、翻译家。 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电影和 文学理论、先锋诗歌,包括当代中东欧政治文化及其电影、诗歌。近年来同时从 事思想文化评论写作, 并译有当代中东欧思想及文 学。 著有 《带伤的黎明》 、 《看 不见的声音》《我见过美丽的景象》 、 ,译著有《通往公民社会》《哈维尔文集》 、 、 《布拉格精神》 ,编著有《不死的海子》等 ”。“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 这样一个著名学者、大教授,写出的文章应该高屋建瓴、有独到之处吧。可 是我读完崔教授的文章,总怀疑不是她写的,像一个刚读完几本电影基础理论知 识的书还没有完全“消化”又“尽信书”的初学电影的学生写的。难道电影学院基础 部的教授,都被“基础”了? 我不是说《南京!南京! 》不该批评,它毕竟是一部新生的探索性的影片, 有许多值得研究、探讨和批评的空间,但前提是一定要认识到它的创新性,并在 鉴赏的基础上,给与科学的批评。这样的批评对扶植人才、维护电影、繁荣电影创作才有意义。 崔卫平教授的批评,我说像初学电影的学生写的,主要是因为崔卫平教授的 批评是用传统的电影理念或模式去匡证《南京!南京! 》的情节与结构。这是很 荒谬的! 实际上崔卫平教授批评《南京!南京》“荒腔走板”的地方,可能恰恰 是这部电影推陈出新值得称道的地方! 根本问题在于崔卫平教授用陈旧的电影理 念(思维模 式) ,去衡量和解释“新”的电影创作文本,这是很难令人苟同的。 艺术背离常规思维,有时是完全允许的。可能更接近实际的生活。 二 什么是独立影评人 我在写这篇博文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崔卫平教授和《青年电影手册》主 编程青松搞了个“独立批评沙龙”并签署了一个独立影评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公约,还开了个“小型座谈会”,抱怨电影批评的空间被压缩,呼吁改善电影批评 的环境。 客观地说,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很好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们却忽略了 一个问题,以“沙龙”的形式组织的什么“独立批评”是很令人怀疑这种“批评”的独 立 性的。“沙龙”的本质是屈尊性、帮派性,与真正的“独立批评”是背道而驰的。 纯粹意义上的“独立批评”,批评者不仅保持高度的自律性,摒弃一切世俗的东 西, 而且不与一切批评的目标、 对象往来——交朋友。 当然, 这是一种理想境界, 不易也不可能实现,不过我们为这种理想奋斗,还是应该的,可贵的。 “独立批评”的关键是自我约束!它达到的是自我内心的纯净与清明,我的批 评不管与别人相汇与否,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对得起自己的认知,就算“独 立”的“批评”了。 “公约”本身就是对“独立”、 “自由”的一种约束, 对搞影评的人签署什么“公约”, 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独立呢?对搞艺术的人来说, 搞什么“公约”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情! 另外我发现,崔卫平教授所说的批评空间被压缩,实际上指的是传统的纸 质媒体。这暴露了批评者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媒体的巨大影响和作用,是观 念在作祟。 实际上,现代网络传媒的影响已经远远大于传统的纸质媒 体了。从受众影 响力来说,纸质媒体根本比不上网络媒体,纸质媒体的人几乎都是网络媒体的受 众者,而网民未必都是纸质媒体的阅读者。从文化影响力来说,有好 多重大的 社会、文化事件首先是在网络媒体上传播产生重大影响后才有传统媒体的跟进, 推波助澜,再反作用于网络媒体产生更大更广泛的影响的。可是,由于观念 问 题,一些人却把传统媒体奉若神明、权威,不把网络媒体发表的文章和产生的影 响以为然,过分迷信、迷恋传统的纸质媒体。这种人如果不是对现代网络传媒对 社 会政治制度、文化等巨大影响作用的无知,就是留恋传统媒体上的那几份利 益:在传统媒体上发文章可以得稿费、能评职称、晋级等,而在网络媒体上发文 章是很少 有这些利益的。 所以,批评者与其抱怨批评空间被压缩,不如说是在抱怨既得利益被削弱!想批评完全可以在网上批评吗?影响照样不会小!何必留恋那些虚华世俗的东 西!影响还未必大! 三 推荐一本书 我在结束这篇博文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想推荐一本书,就是作家方军的《我 认识的鬼子兵》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年出版) 。如果说陆川的《南京! 南 京! 是在影视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叙述模式, 》 具有开创价值, 那么, 方军的 《我 认识的鬼子兵》就是在语言类文学方面写日本侵略军题材的具有开创意义的作 品。我 不敢断定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和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 》受到了 《我认识的鬼子兵》的影响或启发,但从时间上看, 《我认识的鬼子兵》确实是 创作出版在 先的。 而且,观众在看完电影《南京!南京》之后,再看看方军的《我认识的鬼子 兵》一书,对理解战争,理解战争中的人性、理解日本军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有 意义的! 但愿那些有开创、探索精神的文学艺术家们能够得到社会上更多的人的理解 和支持! 为了人类远离战争,永享和平!何亮亮: 南京!南京! 《南京 》 何亮亮: 南京!南京! 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 《2009 年 05 月 12 日 10:39 凤凰卫视【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 46 条何亮亮: 《时事亮亮点》今天的第一幕是“传播焦点”,我们来看一看最近在中国 内地和香港上映的电影《南京!南京!。 》 《南京!南京! 》上映引发热议 解说:战争大片《南京!南京! 》先后于 4 月 2 日、5 月 7 日在内地和香港上映, 掀起全亚洲观影热潮。电影 从 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开始,虽有国民党士 兵溃逃出城,但仍有不少士兵奋死挣扎,为光荣而战。刘烨饰演的国民党精锐部 队下级军官陆剑雄便是其中 的一员,抵抗失败后,士兵被推入江中、活埋、砍 头、枪杀,南京城一片死寂。唯独德国商人拉贝先生建立的南京安全区,成了难 民收容所。三位饰演拉贝的助手唐 先生和高圆圆饰演的姜老师,便担负起安全 区的工作,保住 20 万百姓的性命。中泉英雄饰演的日本兵角川是全片的核心人 物。 从一开始进入南京之后就感觉无奈,后来看见无助的贫民枉死,得知心爱的女人 被蹂躏到枪杀高圆圆, 蕴藏在心底的良知一次又一次被冲击, 最终完全陷入崩溃。 结局中角川亲手将两名中国人送出南京城后吞枪自杀,试图救赎自己邪恶的灵 魂,并引证他的遗言“生比死更困难”。 以往的抗日电影多将日军描写成灭绝人性的魔鬼, 陆川导演却大胆的以日本士兵 为视角,尝试从侵略者的角度反思战争的代价。这部影片采用纪录片手法的黑白 影像,所呈现出来的视觉震撼非常强烈,并且不丑化、不夸张,真实逼真的再现 了当时的场景。 《南京!南京!: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 》 何亮亮: 《南京!南京! 》这部电影,由陆川导演,在五一前就在中国内地全面上映,这个上座率相当好,这 个票房也很高,那么从 5 月 7 号开始就在香港上映 了。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在中国内地在海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起了广泛的 注意。我也注意看了一些中国内地 的评论,也包括香港的一些评论,当然我也 看了这部电影,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那么这部电影肯定是一部很重要的电影,那么如何评价这部电影?我想很多观 众,当然观众们会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我想“震撼”这个词是可以用得上的,但是 今天我不是要来分析这部电影是如何震撼观众的, 而是想从这个传播的角度来看 看这部电影。 那么我想援引一位香港的文化人,一位文化观察家的这个观点,因为我觉得在我 看过的评价里面,他的评价是 最精彩的,而且我也同意他的这个看法。因为我 没有办法达到他那样的这个高度,那么这一位文化观察家就是林沛理教授。这位 教授是一位在香港和美国两地从事研 究的这样的一位学者,他每星期都会在香 港的《亚洲周刊》发表一篇文化方面的评论。那么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 ,刊 》这部电影的评论。 登的就是这位林沛理教授对于《南京!南 京! 那么首先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林沛理教授认为《南京!南京! 》是中国电影 工业,他用的电影工业这个跟 中国内地的用法不太一样,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最 高水平。是今年最受,应该是今年最重要的电影,换句话说林教授对于《南京! 南京! 》的这个电影的评价是非常高 的,你看它已经是反映了中国电影的最高水 平了。 那么林教授认为 38 岁的导演陆川和他的这个团队,已经是集中了中国电影业最 精英的人才,而且从这个电影 设置的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现在就在《南京!南 京! 》这部电影里面,所达到的这种电影艺术的成就,跟好莱坞的那些大片相比, 是毫不逊色的。这个林沛理特别把 这部电影跟美国那部很有名的电影就是《拯 救大兵雷恩》香港翻译成这个《雷霆救兵》 。把这些电影还有很有名一部电影叫 做《钢琴家》 《ThePianist》 这部电影,这个香港把它翻成叫做这个《战地钢琴 师》 ,也是一部二战为背景的这个电影。总之把这些脍炙人口的好莱坞的大片, 战争的大片,从电影艺术、电影镜 头的角度来做一个对比,林教授认为《南京! 南京! 》已经达到了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我同意他这个看法。 我看过很多中国电影,包括一些改革开放 30 以来,中国的这个战争的影片,可 以说是越拍越好,比方说前不 久《集结号》不仅在中国大陆广受好评,在台湾 的金马奖当中也是大放异彩。 《集结号》在拍摄战争的场面,或者是通过战争来 探索人性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 是《南京!南京! 》可以说达到了最高的成 就,到目前为止最高的成就。 那么林教授本人对于中国电影的这种相当客观冷静, 他一直是用比较客观冷静的 角度,来看中国的文化现象, 而且因为他本人是专攻这个文化政策和这个文化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方面这个专造,所以他对《南京!南京! 》这部电影的,已 经给予了相当高的这个评价,我想是 反映了海外对于《南京!南京! 》这部电影 在艺术上的这个成就。这方面我想观众自己可以有目共睹,中国内地也有很多评 论。 那么接下来我想就是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有一些相当一部分观众,包括在 香港的一些观众,所不能理 解,甚至是所批评的,就是这部电影里面把侵略者 和被侵略者它是等量齐观的。 我能够理解导演的用心, 就是他试图从历史的高度、 人性的高度,而不仅仅是中国人 仇恨的立场,或者是日本人这种施暴的这个立 场,而是一种高度来探讨,来通过这个电影。电影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个电影他要来表达他对于这样的一场屠杀, 他背 后所反映出来的那一种人性的那种探索。 这方面是不是成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但是我觉得,因为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些感觉,我想很多观众都会 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一方面是 震撼。另一方面就是对于这样一种,因为陆川导 演在这部电影当中,他前所未有的不仅中国导演做不到,日本导演也做不到。就 是在这样一场惨绝人寰的这个大屠杀 为历史背景的,这样的一部电影当中,他 实际上这个电影分成了两个世界,一部分是中国人的世界,一部分是日本人的世 界,这两个人的世界它不断的在碰撞。 “导演做上帝道德失衡” 何亮亮: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林沛理教授所说的,他有这样的一种分 析,这种分析我想更多的是从 这种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熏陶出来的这个学者们 的,华人学者的一种观点。他是这样看的,他说的这个南京大屠杀各在不同的, 就是把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等量齐观, 他这样是一种什么角度呢?这是一种上帝 的角度,这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一个角度。 那么这样的一种角度,上帝当然可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审视这样的历史,或者 审视这个人间问题,导演不是 上帝。当导演试图要来做上帝的时候,他就背离 了这样的一种,与其说是面对这个民族世纪的苦难,还是应该就是这个林教授认 为,在面对这样民族苦难的时候,导 演还是应该更谦卑一些,换句话说导演不 要来做上帝。 那么这也是一个相当深刻的这个批评,就是林教授在充分肯定陆川就是《南京! 南京! 》这部电影所取得这个 成就,在电影艺术方面所取得这个成就。但是对于 导演试图从一种比较高的这个高度,到了上帝的高度,把这个侵略者和被侵略者 等量齐观,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前 提下来探讨、来分析人性的这个问题。或者 想要超越,也可能是要造成一种启蒙,而要发挥这样一种作用的时候,那么导演 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虽然这样对于一个 38 岁的导演来说,也许是过于苛刻了。但是我理解林教授, 绝不是在苛责这位陆川导演, 我本人对导演也绝没有苛责之心,只是我们看完 这个电影之后, 我也有这样的一种想法, 那就是导演不是上帝, 我们也不是上帝, 我们还没有能力从上帝的角度来审 视南京大屠杀,包括对这部电影。 《南京!南京! 》导演:陆川 解说:陆川上世纪 70 年代初生人,1993 年毕业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国语言 文学专业,1998 年 6 月获得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学位,同年 8 月到 中国电影集团艺术创作人员中心任导演,2001 年签约华谊兄弟太和影视投资有 限公司,六年后成立陆川 工作室。陆川不是个多产的导演,2000 年间为电视剧 《黑洞》《情不自禁》编写剧本,2002 年至 2008 七年内自编自导了三部影视作 、 品。2002 年的 处女作《寻枪》描述乡下公安遗失警枪的故事,情节与紧张氛围 的营造,足以显示这位新锐导演说故事的潜力。 2003 年的《可可西里》则是陆川电影中一部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在海拔 4700 英 尺的原始高原可可西里 上,一群可歌可泣寻山员的真实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南京!南京! 》是陆川执导的第三部电影。从筹备到杀青整整经历了四年之久, 为了寻求客观的描述方式, 影片中有四分之一的篇幅采用了一个日本士兵的视 角。陆川认为这种包括了战争双方的完整角度,是唯一一种能够直视整个世界的 角度。他希望全世界能够认识和了 解南京大屠杀,从人道主义上和反战的角度 上,去真正同情中国人遭受的这场灾难,不过陆川将日军侵华暴行变的人性化,惹来外界的争议和抨击。 何亮亮:上星期《南京!南京! 》这部电影在香港公映,导演陆川也来到了香港, 对这部电影做推荐。可惜我 们没有机会跟导演本人做一个面对面的推心置腹的 这样的一个交谈,但是陆川导演已经是在凤凰卫视的其他节目当中出现过。那么 在上星期陆川在香港也是个风云人 物,香港的电影界、媒体,都要争相对他采 访。 新一代导演的超越 何亮亮:我想《南京!南京! 》这部电影是今年最重要的中国电影,应该是没有 疑问的,除非在今年还剩下三 分之二时间,还能够出现,再出现一部更震撼的, 更引起争论的这个电影,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这个电影。但是到目前为止,这 位 38 岁的导演,所推出的这部电 影确实是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效果。 从这里我想到了,就是中国的几代导演,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也没有时间再去回 顾中国前面几代的这个导演。 但是我们以文革以后的,所谓第五代导演,到现 在像这个陆川、王小帅他们为代表的这个第五代之后的新一代导演,我不知道是 第六代还是第几代,就是这批 70 后 的这个导演。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一方面继 承了中国电影的这个传统。 中国电影是从上世纪 20 年代在上海开始发源的, 后来在香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 1949 年之后。那 么现在大中华区,特别是这个内地和香港之间,这个电 影的发展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种同流的这个局势。 因为中国大陆巨大的这个市场和 众多的电影人才,而香港特别 是在七八十年代,它是全世界华语电影的中心, 在电影工业这方面是有很多长处的。 而这种长处在今天的香港, 已经很难发挥了, 但是他们在中国大陆找到了一个市 场。另一方面就是台湾,但是台湾和两岸之 间这种电影的合作,或者是差异,这不是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话题。我是想从这 样的一个背景来看,就是像陆川导演这样 的一代的成长。 陆川本人是出生在文艺世家,那么这样的一种家庭的这个氛围,当然我不是说必 须要是知识分子家庭、文艺世 家出生的导演,才能有这样的一个高度。但是陆 川很明显的,他对于他所拍的这部电影,有一种哲学的思考。那么所以他的片, 拍的这个电影虽然不多,但是每一片 都拍的相当出色,特别是他的这个处女作 《寻枪》这个前几年在中国大陆出现的时候,我也看过这个电影。能够下意识的 就感到,这个导演很有意思,他有些全新的 这个理念。他的电影你可以看到, 他虽然吸收了很多西方电影的这种手段、这种技术,但是他有他自己的本土的思 考。 那么这个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导演,如果他没有这种哲学的思考,一个导演 他也能够拍出这个迎合市场, 能够票房价值很高的电影。但是他拍不出那样震 撼性的电影,拍不出那样里程碑似的电影。“里程碑”这也是我刚才在这个第一幕 里面所引用的林沛理教授的话, 为林沛理教授认为 因 《南京! 南京! 这部电影, 》 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里程碑似的作品。 那么也许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这样的一种评价, 但是既然有这种评价, 就说明 《南 京!南京! 》这部电影和它 这个导演,肯定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是占有很重 要的地位的。那么我想陆川导演他有这样的哲学的思考,他想从超越仇恨,超越 这种文化的这个分歧的这个角 度, 来反映这样的一个巨大的这样一个历史事件。 这样的一种勇气,本身就是非常令人赞赏的。当然一个 38 岁的导演,其实我想 跟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也许一个 28 岁的导演也能拍这样的导演,或者一个 78 岁的导演,他可能有更多的历史的沧桑感。所以 38 岁说年轻不是太年轻,但是肯定不是一个老年的导演,正好是一 种有思想、敢于探索、勇于探索的这样一 个年代。 中日之间有无共同价值观念? 何亮亮:那么陆川拍这个电影,我想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不仅仅是他个人的 问题了。因为这样一位年轻的 中国导演,能够试图从日本人的角度,不是全部 是日本人,因为这部电影它实际上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国人,那些在抵抗 的中国人,中国的军民。另一方面就 是那个日本军人。那么其中就是像角川为 代表的, 有良知的这个日本人。 这样的一种表现的角度, 中国以前的导演做不到, 日本的导演也做不到。那么我自己觉得, 就是(王小帅)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 他受到了四川的樊建川先生,樊建川先生有一个博物馆俱乐,那么其中主要的纪 念馆都是跟抗战有关的。 那么陆川导演在这部电影里面的很多材料,都是樊建川从日本找回来的一个,很 多跟这个二次大战的就是抗战 有关的这个图像资料。 那么我想到这个问题就是, 第一这部电影能不能在日本放映?第二这部电影在日本放映之后, 日本人能不能 从一个年轻的中国导演那里受到启 蒙?能不能有所超越?因为至今为止整个大 和民族,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这样的一场大屠杀。他们没有办法解释,不像欧洲 的学者,或者像德国的学者那样,他们能 够深刻的反省,这个纳粹为什么在这 样的一个优秀的日耳曼民族当中,会出现这样的这个纳粹的帝国。有一句话很有 名的话,叫做“千年易过,纳粹的这个罪恶难消 ”这句话同样可以适用于制造了 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国主义。 但是大和民族也是自诩为亚洲最优秀民族的这个大和民族, 他们当中的一部分这 些军人在南京,突然怎么变成 这样一个兽性大发的这样的一个民族呢?这样的 一个转变是如何造成的呢?当然我们已经不可能用这个要求, 去对待这个陆川导 演了。但是我想陆川导演走了第一 步,今后会有更多的,中国和日本的青年的 这个导演,或者是其他的这个知识分子、知识精英们要来探索这个问题,日本民 族的这个兽性是从何而来?

崔卫平: 崔卫平:战争引发的人性思考一 《南京!南京!》采用了一个日本士兵角川的视角。他身为 1937 年底入侵 南京的日本军队一员,目睹大屠杀的残酷之 后感到难以承受,最后放走了两名 被俘的中国人,拔枪自杀。这被解释为他人性的表现。“我们能不能把日本人当 人来看?”导演陆川这样问道。如此处理引发争议 是非常自然的,它不同于此 前影片中对于日本军人的处理。 ( http://www.tecn.cn ) 但是影片本身做得缺少说 服力。在入侵军那样一种疯狂高涨(也有恐惧) 的气氛之中,一个士兵如何做到冷眼旁观?他种种错愕、困惑的表情来自何处? 他不会是刚从军校出来便来到了南 京,他自己此前做过什么?相对于一个人从 环境中抽离,更加困难的,是他如何从自己拔出,是他自己改弦更张。转折的起 点,更应该从角川这个人自身内部去找。 而恰恰影片的笔墨又不在这里,只是 提到一笔他是教会学校出来的,以及他与一个日本妓女之间的微弱关系。显然陆 川处理这样的难题力不从心,然而这样的轻忽却 是灾难性的。 ( http://www.tecn.cn ) 当年的日本侵略军许多行 为,可以说超出了一般所说的战争范围:战争并 不需要虐杀俘虏, 完全无视国际公约那样去做, 应该说是源于某种意识形态 (“中 国人是低等民族”) 同样称之为 “强奸”的行为, 。 也已经超出了一般“强奸” 的性质, 令人发指的种种做法表明, 根本不把中国妇女当人对待。 在这个意义上, 侵华日军在中国大地上所犯下的,与 当年纳粹对待犹太人的行为更加相似,即 属于“种族歧视”与“反人类罪”,而不是一般的战争罪行。这样才可能解释日 本士兵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变态行为。 ( http://www.tecn.cn ) 也许角川是一个例外,不排除这样的个人存在。然而其转变的论证过程,也 就变得更加复杂艰难。他爱上帝也好,爱一个日本妓女也好,不等于他同样也能 够爱上和同情中国人,能一视同仁地对中国人采取平等、尊重的态度。这里不应 该采取一厢情愿的立场。 ( http://www.tecn.cn ) 二 这个话题值得拓展。 “人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们除了要认识这个世界, 还要认识我们自身。而在战争这种人类活动 的极端形式当中,人性也面临非同 寻常的压力与考验、呈现错综复杂多重面貌。然而在这些问题上的认知,在漫长 的历史当中,始终存在着一些现成的模式,有时这 些模式则成了不可逾越的禁 区。不仅是中国,世界上许多民族也是如此。 ( http://www.tecn.cn ) 比如一定要表现战争是伟 大的,气势宏伟的,是为了正义和通往正义的; 战争的年代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面临艰苦条件和死亡,英雄们一定是激情 饱满、慷慨激昂,勇猛无畏,决不后 退,他们身上不仅没有一般人性的弱点, 而且最好也没有对于家庭的眷恋、小儿女之类的情感,这些都被视为干扰性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战争是一个锻炼人和成长 的机会,在战争中人性正好可以得 到淬炼与升华,同时战争的敌对方也一定是凶残无比、毫无人性的。 ( http://www.tecn.cn )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看法? 简单地说有这样两点:一,战争的确是一场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刻,在面对生死存亡,需要动员一切可能动员的力量;第二,能够 书写战争历史的,往往是战争的胜利 者,那些舞文弄墨的人们只能仰仗胜利者 的鼻息,就像卡尔•波普尔曾经说过的历史书写者那样。对于胜利者来说,当然 希望能够给自己的行为多一些合法性,多一 些漂亮的说辞。 ( http://www.tecn.cn ) 类似的模式开始松动和遇 到挑战,仅仅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两次世界范围 之内的大战,将从未有过的战争造成的悲惨景象带到人们面前;更为宽松的言论 环境,使得人们对于战争以及战争中 人性的认识,有了更多不同声音。许多艺 术作品(小说、电影、戏剧、绘画)都涉及了有关重新反思的话题,出现了难以 计数的大量作品,其中许多堪称经典。纵观 起来,在不同的阶段上,反思的方 向、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 http://www.tecn.cn )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开风气 之先的重要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身 为记者的他加入了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曾被炮弹炸伤落下了多处伤痕。他 发表于 1926 年的小说《太阳照常 升起》,并没有涉及战场战斗的状况,所描写 的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年轻人身心创伤,精神上的迷茫困惑。他们不再相信那些 “救世”的神话,同时又无法在唯利是 图的社会中安下身来,陷入了心灰意冷、 无所适从。主人公巴恩斯如作者也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使他丧失了性能力,无 法与相爱的人结合。 海明威因而被命名为“ 迷惘的一代”。 1929 年他发表的 《永 别了,武器》,主人公亨利的遭遇荒谬痛苦——被误认为间谍跳河逃跑,与心上 人结合不久对方难产而死、婴儿窒息身亡, 只剩他一人孤单地留在世界上承受 悲苦,他对战争的厌烦、厌倦达到极点。 ( http://www.tecn.cn ) 如此悲惨的结局,与战争 所需要的胜利、高亢的气氛判然有别。之所以发 展到这一步,在于海明威将战争的基石稍稍移动:第一,对战争目标的怀疑,发 现它并非如战争的鼓动者所说的那样 高尚和富有意义;第二,承受战争的主体, 不再是民族、集体这样一些集合名词,而是个人本身:战争的重负最终要落实到 个人身上,是个人为之付出的身心创伤和 代价,并且这些创伤要伴随终生。 ( http://www.tecn.cn ) 然而,海明威后来又创作了一部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 而鸣》(1940),塑造了一个负有责任感与牺牲精神的人物乔顿,志愿参加反法 西斯战争,为正义的事业而捐躯令他感到光荣自豪。 ( http://www.tecn.cn ) 三 如果说海明威思考的对象主要是战争本身的合理性与否, 以及它对个人所产 生的影响,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涌现 出来的另一批作家、艺术家,则 更多地直接面对人性本身——世界的噩梦变成了人自身的恶梦, 对世界的不可信 任变成了对于人自己的深刻怀疑,英雄主义的神话进 一步剥落。 ( http://www.tecn.cn ) 法国作家萨特当过八个月 德军的俘虏, 他笔下一再出现俘虏题材。 《墙》 小说 (1939)描写了西班牙战争中几位被捕者第二天要被处死,在最后那个晚上,除 了那位西班牙人民军成员感 到可以慷慨赴死之外,其余人都体验了从未有过的 巨大恐惧,小说形容最年轻的那一位:“恐惧与灾难使他面无人色,使他整个面 容都扭曲了。 三天以前, 他还是一 个利落的小伙子, 但是现在他却像个老怪物。 ” 比恐惧更加令人窒息的,是孤独,是在死亡面前体会到的单个生命孤独无援,是那种与这个世界已经变得毫无关系 的、被连根拔起、漂浮和疼痛的感觉。伴随 着呻吟和哭泣的声音,人们在讨论明天行刑时到底是射击一次还是两次,这中间 要不要再装子弹、再瞄准,想象的痛苦比 实际的痛苦还要难以忍受。 ( http://www.tecn.cn ) 类似极端的处境在萨特的 戏剧《死无葬身之地》(1946)中再次出现,这 回是被俘的法国地下抵抗运动成员,除了面对死亡,他们还要面对比死亡更加可 怕的酷刑,这是一次深刻的灵魂 的拷问,人性的拷问。那是每一个人自己必须 设法对付的。于是,来自每个人自身人性的压力就成了最为突出的问题,甚至胜 过来自敌人方面的:“我不知道过一会 儿我能不能认识自己”,说这句话的索 比埃在审讯时跳楼自杀。年长的人们担心最为年轻的弗朗索瓦是否承受得了酷 刑,担心这位孩子无法承受所感到的恐惧和痛 苦,他们自己动手将弗朗索瓦掐 死, 提前让他解脱。 如果这样的行为是“肮脏的”, 那么他们早已经不是“干净” 的了——被捕之前他们接到命令要攻下一个小村 庄, 累及这个村庄最终被血 洗,三百个人无辜死亡。这样的命令是必须和正确的吗?人们苦苦思索着,怀疑 自身的行为是否正当。 ( http://www.tecn.cn ) 在萨特这里,战争中的英 雄们不仅精神上的发条松了,而且几乎整个断掉 了链子:在生命最终的时刻,即便是勇敢与怯懦、平静与瑟缩之间的区别,也变 得意义不大,甚至这个世界上的那些 被珍视的价值都意义不大,人们只是眼睁 睁地看着生命变得无用徒劳:“我承担了一切痛苦;必须让他们把我消灭,连同 一切痛苦都消灭!” 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萨特将他的哲学观点(“个人 是无用的热情”及“选择”)拿到战争条件下中加以放大,但无论如何,是符合 情境的。 ( http://www.tecn.cn ) 当萨特如此近距离地观察 和描绘这些赴死者最后的悲惨痛苦,他把海明威 的那个命题进一步推进了——战争的承受者不仅是个人,而且是孤独的个人;因 为死亡是每个人必须自己面对的,别 人无法替代;被死亡分隔开来的个体,没 有人能够帮助他。因此,在人们所说战争宏大目标的另一端,蹲伏着的是个人的 孤立无援及其痛苦恐惧。萨特的这些表述被 认为是消极的、灰暗的,但是从另 一方面来说,他对于个人及其处境的关怀,则表现得更加具体和贴身,不带任何 虚张的成分。 ( http://www.tecn.cn ) 重新定义战士或者革命者 身上的人性,与萨特同期的作家加缪提供了另一 种变奏。《正义者》这部戏剧取材于 1905 年在莫斯科组织的一次暗杀行动,用 炸弹炸死皇叔塞尔日大公,主人公 卡里亚耶夫先是愉快地接受了刺杀任务,但 是在行刺的最后一刻突然犹豫不前,因为他看见了坐在大公身旁的一对孩子,是 大公的侄儿侄女:“那两张严肃的小脸, 而我手中,就是这可怕的重物(指炸 弹)。是要往他们身上投啊”。“正义”与“爱”发生尖锐冲突,他没有做成。 “人不能仅仅靠正义活着”,还要有做人的“清 白”,“不能为一种不复存在 的正义,再增添活生生的非正义”。与萨特一样,这也是一种“撤退”的立场; 不同的是,在加缪这里,所吁求的是一种伦理道德的声 音,即使是从事正义的 事业,也要避免沾满无辜他人的血。 ( http://www.tecn.cn ) 四 对于战争的反思,还涉及到追究战争的根源。对此,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回 答,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或历史学 家会提供他们研究的答案,而文艺家也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贡献出自己的角度和成果。二战所造成的残暴血腥 局面,令许多人陷入了这样的沉思:为什么在文明建 立延续了这么久的地方, 甚至在以自己的文明骄傲的地方, 还会发生这样可怕的事情?人们为什么在瞬间 倒退到完全是野蛮的状态? ( http://www.tecn.cn )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 《蝇王》,并不是一部直接描写战争的小说,却被 公认为是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典之作。戈尔丁作为当年英国皇家海军之一 员,目睹了战争中带来的种种破坏, 他反复思考的结论是,不应该仅仅从外部 来解释这些灾难,更为深刻的原因来自人自身或人性内部,正是人自身内部被激 发的黑暗,人自身的人性恶,才有可能导致 那样恐怖的现实。作为战争过来人 他写道:“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如果还不了解‘恶’出于人,犹如蜜产于蜂, 那他不是瞎了眼,就是脑子出了毛病。” ( http://www.tecn.cn ) 该小说虚构了在一场未 来的世界大战中,一群英国本土的孩子被疏散到一 个小岛上,惟一的成年人飞行员死了,这些从八九岁至十四五岁不等的男孩必须 在小岛上学习生存。他们先是模仿 成年人搭建窝棚和厕所、开会举手发言、在 海滩上始终燃起一堆火作为救援信号等等。但是在蛮荒的环境中,孩子们身上人 性恶也在慢慢发作,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 遵守规则,更宁愿将打猎而来的野猪 血涂在脸上。同时他们当中流传着一种恐惧,称不知名的野兽就在附近。通过隐 喻的手法(一只爬满苍蝇的猪头),小说道出了 人们恐惧的不是别的,正是他 们自己心中的恶的力量, 让这种恶彻底发作, 会将他们带向不知何方。 小说 1954 年发表之后好评如潮,作者因该书获得 1983 年 诺贝尔文学奖。如今英美许多中 学、大学将该书列为年轻学生的必读书。 ( http://www.tecn.cn )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小说 奠定和代表了战后人们思考有关问题的基本思路 ——那就是战争与人性恶相联系,而不是与人性的善相联系。这不是说战争中没 有人性善的现象,而是说——如果想 要说明战争这种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能够发 生,如果是想为战争准备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那么人性恶的解释则更为沉 着和合理。相反,假如敌对双方都以不同的 方式“救赎”了,就像《南京,南 京》中一样,那么谁为战争造成的破坏和带来的灾难负责呢? ( http://www.tecn.cn ) 我终于有机会向一本小书 尤其是其作者致敬和表达感谢了,那就是 1981 年出版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陈焜先生,该书不 仅介绍了西方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 现象(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给我这样 年轻大学生打开眼界,而且有力地描述了其美学形态:“现代派美学境界不是英 雄主义的,也不是散文气息的,而是梦魇 气息的”,带来新的美学感受。这样 一种美学形态和感受,其总体背景便是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梦魇般的现实,是 与战争所带来的痛苦现实相匹配的。陈先生反复 运用黑格尔所发掘的狄德罗的 那本小书(《拉摩的侄子》)蕴含的思想能量,他指出,对于人性恶的认识,是 与现代社会同步的、是人们对于自身认识的进展;坚持 这种认识,是对于人自 己的一种批判、警醒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迁就自身。那样一种“人性善”的浪 漫主义式的田园抒情,尤其是在经过战争之后,已经变得索然 寡味。这与阿尔 多 诺 所 说 的 —— 奥 斯 威 辛 之 后 , 写 诗 就 是 野 蛮 的 , 都 是 同 样 的 视 野 。 ( http://www.tecn.cn ) 五上世纪 60 年代越战之后,美国出现了一批关于越战的影片——《猎鹿人》 (1977)、《现代启示录》(1979) 《野战排》(1986)、《生于七月四日》 (1989)等,被视作一批著名的反战影片。“反战”的主题与我们这里讨论的战 争与人性有重合的成分,但并不完 全等同。这批影片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在于, 它们贯穿着对于“体制”的批判,即对于战争发动者的批判。经历了街头举行的 大规模群众反战运动之后,在这批影片 中,矛头所指为美国政府、五角大楼和 它们的战争机器。战争对于年轻人身心戕害也是这批影片中经常出现的,他们遇 到了各种各样非人的折磨:《生于七月四日》 的主人公误伤好友、负伤中弹导 致下身瘫痪;《猎鹿人》中被俘的士兵们在轮盘赌面前感到的极度恐惧、精神崩 溃; 《野战排》 中满身血污的“战友们”互相之间扣 动了扳机。 比起“人性恶” 来,这批作品主要处理“人性的伤痛”,借此表达对于战争的谴责。这与他们的 老前辈海明威倒是一脉相承的。 ( http://www.tecn.cn ) 其中,《现代启示录》与 我们的话题更为接近。这部影片根据英国作家约 瑟夫•康拉德出版于 1902 年的一部小说《黑暗的心》而改编,主人公的名字却继 续保留(库尔兹),表明影片愿 意继承康拉德对于人性的思考——称之为“文 明”其实非常脆弱,像一层薄薄的外衣,在它底下,涌动着更为根本和强大的人 性黑暗。小说与电影中的两位库尔兹都 来自文明社会,小说中介绍库尔兹的出 场:“他母亲是半个法国人,父亲是半个英国人,整个欧洲都对库尔兹先生的形 成做出过贡献。”电影中的库尔兹则家中三代 西点军校出身,本人是这个学校 的高才生,“获无数勋章和嘉许”。 ( http://www.tecn.cn ) 可以傲世的文明教育背 景, 并不能保证库尔兹们继续成为一个“文明人”, 他们最终都沦落到了丛林当中,在那里弄出一个小社会,发明一套自己的行事作 风,残忍和独断,公然对抗和挑 衅“文明社会”。比起小说来,拥有现代性思 考背景的影片《现代启示录》,揭示出正是所谓“现代理性”,最终通往了极度 野蛮:武器中所包含的“理性”含量也 好,现代通讯所带来的信息“理性”也 好, 包括士兵所受过的严格的“理性”训练, 所有这些“理性”堆积起来的上方, 是那个叫做“疯狂”的顶点。而这个立意, 在另一部美国影片《金甲部队》中 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其中有一个魔鬼教官, 满脑子严格计算出来的战争生存规律, 企图将它们灌输到新兵头脑和行为中去,最终导 致士兵的疯狂。那些抵达战场 的人们发现,他们面对的超级枪手,原来是一个单薄的越南女孩子,这正是绝大 的讽刺。 ( http://www.tecn.cn ) 我自己十分喜欢的一部与 战争有关的影片,那是德国导演赫尔佐格拍摄于 1967 年的《生命的讯息》,这是纳粹之后的德国人如何看待自己发动战争的过 去。影片描写一群驻扎在希腊小岛 上的德国士兵,远离正面战场,在悠闲生活 的落差中,却感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负伤的主人公甚至与一位医院护士谈起了 恋爱,但是他头脑中的战争景象与眼前格 格不入,强烈的反差让他的头脑陷入 了疯狂,他居然在山坡上、小河边,一次次燃起了用军火库的炸药自制的焰火, 耀眼的焰火释放了他自战争以来的内心不安、伤 痛、黑暗,它们如此难以消化、 难以承受,每时每刻都在毒化他的心灵头脑。“焰火”是一个非凡的道具,内心 的黑暗转化为如此明亮的意象,其中或许也有自我拯 救的含义。 ( http://www.tecn.cn ) 韩国导演金基德有一部影 片叫做《海岸线》,也是一部不错的反思影片。 其中的战争更多是假象性质的,针对北韩随时可能的登陆。主人公康被训练成标 准合格的杀人工具,脸上涂上了油 漆,有点像在《蝇王》中所发生的。当他一感到眼前有活物存在,便抠动了扳机,打死了正在谈恋爱的男青年,他因此获得 一个礼拜的假期,上级为此嘉奖他。然 而,杀死无辜的后果最终由这位康士兵 来承担了,他从此而变得坐卧不宁,心灵煎熬,女朋友离他而去,他一步步陷入 疯狂不能自拔。 ( http://www.tecn.cn ) 该部影片还有力地揭示 了:越是标榜崇高的目标、华丽的理由,也越是容 易在其中藏垢纳污。这支守驻海岸线的部队其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几乎是凌辱性 的,对于士兵的训练是侮辱性的。被 打死男青年的女友眼看男友死在不明枪口 下疯了之后, 士兵们骗她到偏僻处, 将她的肚子弄大, 一共有六人参与这桩犯罪。 为了掩盖丑闻,部队里不懂妇科的军医被 命令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就地实施 流产手术,而这支守卫部队几乎所有人,都加入了在临时搭起手术台旁充当“掩 护”。 ( http://www.tecn.cn ) 迄今我们很少看到经历纳 粹“反人类罪行”所迫害的犹太人所拍摄的有关 影片, 可以数得出来的是两位犹太裔导演的 《辛德勒名单》 (斯皮尔伯格) 《钢 与 琴师》(波兰斯基)。值得推荐几 位幸存者作家的名字,在他们的作品中,始 终坚持一个立场和保持一个姿态,那就是以亡灵作为准则、以亡灵的名义说话, 见证苦难,而远非借机歪曲。他们是—— 威塞尔,1986 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翻译成中文的作品有小说《夜》、随笔集《一个犹太人的记忆》;凯尔泰斯,2002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文翻译作 品若干;诗人保罗•策兰,他的一系列“见 证诗歌”,有力地提升了人类的道德品格和诗歌的艺术水准。 ( http://www.tecn.cn ) 原载《经济观察报》2009 年 5 月 9 日崔卫平: 荒腔走板的《南京南京》 崔卫平: 荒腔走板的《南京南京》《南京南京》是一部离奇古怪的影片。其荒腔走板的程度,超出了我的工作范 围和工作语言。也就是说,它更像是一部电影习作,而不是能够拿到观众面前的 成熟影片。目前更多的讨论停留在这部影片的意识形态方面,还是需要回到影片 本身,看看它自己是怎么提供的。 暂且称它为一部失忆的影片。这不是指它与当时历史的某种关系,而是指 ——在该片本身 135 分钟的长度之内,它再三忘掉了自己曾经说过什么,好像之 前发生的是另外一些事情,显得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 如果说,在一个时间长度之内完成的影片叙事,是一个能量不断积累与不 断释放的过程,积累什么便释放什么,这两方面是互相配合的、前后承接的;那 么,这部影 片所积累起来的东西,与它所释放的东西,主要是南辕北辙的。它 所表达的东西,它所提供的内容,本身是分裂的,无法自圆其说的。 影片开头那一大段, 南京城沦陷, 侵略军尽显凶恶、 残暴, 刘烨等人高喊“中 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被驱赶至滚滚长江(这其中问题先不说) 。这里积累起来的 是对 于日本军队的仇恨愤慨,观众的情绪也被调动进入了高潮,头脑中的惨景 挥之不去。这是影片本身想要告诉人们的。 紧接着进入观众眼帘的,却是另外一批毫不相干的镜头:一些年轻的日本 兵在长江边上休闲娱乐,比赛跳高、互相搓背,想吃妈妈做的山药汤,还跳起了民间舞,再 辅之以悠闲的日本小调,看上去像是一群前来旅游度假的大学生。 当然不排除在战争期间的某些时刻,这些日本兵也可能会是有人性的,但是按照 影片本身刚刚传达 出来的内容和积累起来的能量,这样的衔接,可以说是自打 耳光:刚才那样血腥残暴的屠杀,难道是这些年轻人完成的吗?他们看上去如此 活泼、如此健康可爱,如 此富有人情味。除了自打耳光外,也是自取其辱。 那个姓唐的汉奸为了自保,向日本人告密,引来了难民营的大灾难,更多 的人们被杀,更多的妇女受辱。这么严重的后果,也许姓唐的开始没有想到,但 是它们确确 实实发生了,所造成的破坏之大,可以说他想后悔也无法弥补,想 承担也承担不了,因而是难以抹杀、无法原谅的。尽管他的女儿也因此遭祸,他 的罪过仍然不能因 此而抵消。而影片却处理成他由此走上新生,焕然改头换面。 仿佛那么一场突然的遭袭,结果却是为了成全一个汉奸其灵魂的得救,在这之前 影片所释放的与后面所 承接的能量,如此不对称、不般配。 该片中拉贝先生的形象,基本上是比较难堪的。难民营里惨事不断,日本 军想来就来,又是强奸又是随意搜索开枪。拉贝甚至还参与动员让一百名妇女充 当慰安妇, 影片没有具体说明他如何给人们带来保护。但是,这样一个人,他 走的时候,为什么人们还要拉着他不放、依依不舍?难道是为了让他有理由对着 众人下跪,表示他 自感有罪?不应该设想座椅上的观众,他们人人都知道拉贝 这个历史上的人物,拉贝为何人是需要通过影片的镜头,一点点交代出来的。顺 便地说,该影片对于拉贝 的塑造,尤其是与塑造日本人相比,多少给人恩将仇 报的感觉。 尤其是那场祭祀是为了什么呢?那么长的时间,那么优美的舞蹈?这与影 片其它部分所传达的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内在的还是游离在外的?影片讲 述了太多中国 人的死亡和蒙羞,能量的积蓄、观众的悲愤是在这里;然而经过 一系列中介和转换之后,得到正式祭祀的却是将皮靴踏在别人家园上的侵略军, 他们成了影片中首先 需要抚慰的对象,这是哪儿跟哪儿啊,到底是为了什么? 影片结束时老赵与小豆子走在田野上,绽放出纯朴、憨厚、一点不带保留 的微笑。但其实老赵的处境及自由,远不仅是角川的宽大为怀,更有姜老师在前 面的牺牲。 这位八尺大汉在卡车上一再向姜老师哀求:“救我,救我”,他当然 知道这样做给姜老师带来的危险。 人在危难之际拼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这也可以 理解,不可以的 是,姜老师为你掉入虎口最终送掉了性命,你却转身忘得一干 二净。 你就这么没有记忆力?! 或者仅仅是为了记住日本人的好处, 让你自由了, 你就有理由彻底忘掉 你的同胞此前为你做过和付出的? 所有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都与这部影片最为根本的那个离奇古怪的立场 有关:这个叫做角川的士兵,他在现场的种种错愕与困惑的表情,令他看上去更 像是好莱坞电影中的初出茅庐的美国大兵,或者一个拿着枪的旅游者,这样的处 理与当时整个历史脉络是相悖的。 不是说不能表现一个日本士兵的悔罪或拯救,但是影片花了大量笔墨用来 表现日军的残暴、 残忍, 正面提供了南京沦陷的种种惨景, 而不是侧面或零星的; 角川始终 也没有离开他的部队,没有脱下军装,没有拒绝服从命令或消极怠工, 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他与眼前的这场屠杀可以脱掉干系。这么一个人,为什么 要急于让他的 灵魂反转得救呢? 尤其是在南京、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之后不久,换一个情景也许更加令人相 信一些。 说到底, 一个日本侵略兵灵魂的得救, 难道一定需要中国人亲自插手吗? 这件事情 是不是交给太阳旗之下的人们更加合适?除了对于侵略者如此细微的体贴,生活在我们这片大地上的人们,难道就没有更加要紧一些的事情可以做了 吗? 类似逻辑混乱的做法,在片中比比皆是。刘烨率先从地上站起来的举动, 在具体情景中应该是听从日本人的口令“起立”,去江边赴死;但是影片却将其体 态、表情 处理为如同听到了歌里唱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让人看 得十分困惑,不知所云。难民营里为妓女们剪掉头发,当她们反问“你为什么不 剪?”如 此一来,仇恨的矛头转而针对难民营的管理者,这又有什么理由呢?我 还看到有网友提出这样的疑问,当高圆圆声情并茂动员别人当慰安妇,这件事情 如果真的如此 伟大如此崇高,那么她自己为什么不带头去做呢?这个问题问得 好! 如果今后中国电影中,继续出现拿女性的身体当作国家救赎、民族救赎或 者其他救赎的工具(拯救男性) ,像在《色·戒》中也发生的,觉得那是一个再好 不过的有 效途径,我就决定以某种方式当一回访民,以此表达我对这类影片永 远的抗议。不会是中国的男人们,都更加愿意躲在难民营里,以他们的姐妹们遭 受蹂躏,来换取 自己的安全和口粮吧?这之后再给她们加上一个崇高的美名, 于是便心安理得,同时恢复了其道德外衣。 (参见: 《南京南京》四位女性撑起一座城的希望 南都:你怎么看待该片里的女性? 高圆圆:当时男性往往处于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我们在电影里也隐约能 表现出来导演的一个想法,就是女性拯救男性。 ) 2009 年 5 月 1 日 5 月 3 日补充: 需要进一步问《南京南京》这部影片中,是谁在抵抗?救赎谁? 是那些平民在“抵抗”。对于陆剑雄(刘烨扮演)与妓女小江(江一燕扮演) 这些普通人,观众既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也不知道他们的行为动机,只知道面对 受死与 受辱时,他们需要做到慷慨决绝、义无反顾,不能有一丝一毫人性的软 弱,不能有一丝一毫对于生命与这个世界的留恋,“人性”的空间不是给他们准备 的。 (看来 地震中的范美忠是说对了。 ) 在拿平民作毫无道理的牺牲这一点上,这部影片与过去旧意识形态没有任 何区别,非常僵化和仅仅停留于原地。有人提到影片中的抵抗如同“义和团的抵 抗”,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方面的处理,影片没有一点重新表述的余地,毫不让 步。 它的“开放”在于——给强权者(侵华士兵)和腐败者以人性的空间,提升 他们的人格,让他们获得救赎。这叫做“让一部分人在人性方面先富裕起来”。 对待他们的处理,影片的确比此前有所改变。但是这不过是给罪恶华丽转 身罢了,给为人不齿者披上人性外衣。因此,这部影片的“思想解放”的空间是为 这些人度身订做的,是为特定人群服务的。 这就是这部影片“一边抵抗,一边救赎”的真相。 对平民是一种要求,对强权者是另一种要求,这种双重标准的智慧是从哪 里来的?转载自:www.tecn.cn姚鲁:终极关怀和人性悖谬: 姚鲁:终极关怀和人性悖谬:评《南京!南京》兼与批评陆川者 南京!南京》 们商榷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影片,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 术和哲学两个方面。 一《南京!南京》是大胆的天才的创造 在艺术方面, 《南京!南京!》主要以日军普通军官角川为主要视角结构影片, 展现了日本侵略军内部的一些生活实景和复杂的心灵, 较之以往中国类似题材的 电影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是一次大胆的天才的创造。 当然,我们可以探讨角川这一形象在电影中是否典型,是否符合生活逻辑、 艺术逻辑,甚至是否符合历史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进一步讨论和批评的,但前提 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部影片在叙述角度上,就中国摄制的同类题材影片来说 是绝对独创的,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我看到,有批评者说“《南京!南京! 》是汉奸文化的典型”,“如果不了解陆 川还以为《南京!南京》是日本导演拍摄的中国电影呢”。 其实,这些人正好说反了,应该说《南京!南京! 》更像中国人拍的日本电 那也绝不应该是“汉奸”, 影! 如果非要给导演扣个什么帽子, 安个什么“奸”的话, 而 应该是“日奸”可能更准确些。当然这是玩笑!因为,所谓的什么“奸”,汉奸 也好,日奸也好,美奸等等也好,从正真的文艺作品中是绝对概括不出来的。 什么“汉奸文化”之类,是非艺术领域里人们杜撰的概念,用这种杜撰的概念 或理论去衡量、批评文艺作品,如果是“政治家”,或许还可以理解一些,要是搞 文艺的,也这样无限上纲的话,那是很可笑的!二 战争的本质与人性的本源在哲学方面, 《南京!南京! 》揭示了人类理性的“终极关怀”和人性的悖谬。 和以往中国拍摄的同类题材影片不同, 《南京!南京! 》跳出圈子,摆脱了简 单的二元对立的非理性思维,不仅揭示了战争的罪恶,而且还让人关注和反思战 争的根源以及战争中折射出的人性。 无论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受害最大的永远是妇女、儿童和贫民! 其次是那些被动卷入战争的军官和士兵。战争的本质就是摧残和毁灭!摧残和毁灭是必然的,幸存是偶然的。除了个 别杀人变态狂,我想是谁也不愿意杀人和被杀的。怕死的人是普遍存在的,不怕 死则是罕见的。 那么,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还有人要参加战争去杀人和可能被杀呢? 这就是触及到了战争的根源:是谁挑起了战争和发动战争的? 从人类学的角度讲,挑起战争和发动战争的当然是人。但 人作为客观存在, 是有“主体”和“客体”之别,“个体”和“群体”之分的。而主体和客体之间或个体和 群体之间,从更高的层次或视野来看,又是相对的,混沌 不分的。这就给我们 一个启示,发动战争的是人,而战争一旦爆发就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了。不管 侵略者多么不可一世,最后都逃脱不了正义力量的严厉惩罚!希 特勒如此,墨 索里尼如此,东条英机如此…… 而那些被动卷入战争的军官和士兵,同样被战争那只无形的魔爪所控制:摧 残毁灭人性同时自毁!另外,不管士兵还是军官,还被一种客体或曰群体的意志 所制 约,“个体”无能为力。在《南京!南京! 》中有两场戏可以证明这一点。一 场是,枪毙唐先生,从剧情看,日本军官伊田主观上是不愿意杀唐先生的,但最 后还是 杀了……这为什么呢?个体受某种“客体”或“群体”意志的制约! 另一场是,姜老师救人后被杀。姜老师救人和救人后被日本士兵发现告发至 被杀,这几场戏,我以为把人性贪生怕死、关键时刻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和勇敢无 畏、视死 如归等等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非常精彩。尤其最后一场戏,姜老 师被士兵告发后,带到伊田跟前,伊田认出是姜老师,说道:“这次拉贝先生也 救不了你了”。 从剧情看,伊田也是不希望杀死姜老师的。角川更不希望杀死姜 老师,可在姜老师的要求下却亲手杀死了姜老师!剧情的真实性(主要指角川射 杀姜老师这一细节) 我们可以再深入的探讨,但个体受制于群体意志的这一思 想还是表达得很深刻、很清晰的。 我们知道,文艺作品反映战争、揭露战争的终极目的是使人类认识到战 争的 凶残、暴虐、泯灭人性和使人异化的本质,从而自觉地抵制战争,维护和平。不 是仅从狭隘的阶级立场、视野、情感(情绪)出发,简单的歌颂和暴露,那是无 法让人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本质并从根本上消除战争使人类享受永久的和平的。 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个体”虽然受“群体意志”的制约,但是,我们还要认 识到,群体或曰集团意志是由个体意志集合而成的,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面对一切 反人 类、反社会、反文化的邪恶力量都勇敢地面对和抵制!不做懦夫!不明哲 保身,便自然会形成一股正义的群体力量或意志,那么,个别违反历史、社会和 和平进步的 强权之人,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制约住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任何人类社会浩劫、灾难的产生作为个体的人都负有责任!客体的意志或势力都 是个体自觉或不自 觉参与渗透的结果!另外, 《南京!南京! 》还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或本源 本体论的人性,或曰人性的本源,是三元对立二律背反的。即(一)人 性本 善的, (二)人性本恶的, (三)人性本无的,即人性无所谓善恶。这几组命题之 间,或对立或矛盾(逻辑意义上的) ,但各自又都能被证明是正确的,千百年 来 学人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南京!南京! 》以特定的背景,让我们认识到了人 性的复杂与荒谬。而这或许才是人性的本源或本质:荒谬! 以上是我对电影《南京!南京》艺术与哲学两方面的价值所作的简单剖析, 谬误处请专家们指正。 下面,我对批评电影《南京!南京》的一些专家、学者、教授提点建议或批 评,算是商榷。一 崔卫平教授等批评《南京!南京》有的太“基础”了 在批评电影《南京!南京! 》的一些人中,我发现,有好多是主攻电影的专 家、学者、教授和批评家。但从他们批评《南京!南京! 》的文本来看,有些人 似乎对电 影的理解还处在基础阶段,像个刚入学的大学生,还没有领悟到电影 艺术的深层本质。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他们真实水平的体现,即不知道他们是出于 逆反心理还是别 样的心理写出如此水平的批评文章?如果真是他们真实水平的 体现,那么这样的学者、专家、教授,尤其教授,我是很担心的:他们能教出或 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电 影人才吗?而对于一个从事电影艺术的人来说,培养或 开发创造能力,有时比教一些僵死教条的理论更重要!理论相对于创作来说,永 远是滞后的,认识不到这一 点,拿僵死的教条理论去框套作品,而不是从鲜活 的作品中去研究、发掘出新的理论形态,启迪开发那些从事电影创作的人们,是 很误人子弟的! 举个例子来说,我看到一篇批评《南京!南京! 》的文 章,题目叫《荒腔走 板的》 ,作者叫崔卫平。据百度百科介绍,崔卫平是“北京电影学院教 授。著名学者、文化和思想批评家、翻译家。 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电影和 文学理论、先锋诗歌,包括当代中东欧政治文化及其电影、诗歌。近年来同时从 事思想文化评论写作, 并译有当代中东欧思想及文 学。 著有 《带伤的黎明》 、 《看 不见的声音》《我见过美丽的景象》 、 ,译著有《通往公民社会》《哈维尔文集》 、 、 《布拉格精神》 ,编著有《不死的海子》等 ”。“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 这样一个著名学者、大教授,写出的文章应该高屋建瓴、有独到之处吧。可 是我读完崔教授的文章,总怀疑不是她写的,像一个刚读完几本电影基础理论知 识的书还没有完全“消化”又“尽信书”的初学电影的学生写的。难道电影学院基础 部的教授,都被“基础”了? 我不是说《南京!南京! 》不该批评,它毕竟是一部新生的探索性的影片, 有许多值得研究、探讨和批评的空间,但前提是一定要认识到它的创新性,并在 鉴赏的基础上,给与科学的批评。这样的批评对扶植人才、维护电影、繁荣电影创作才有意义。 崔卫平教授的批评,我说像初学电影的学生写的,主要是因为崔卫平教授的 批评是用传统的电影理念或模式去匡证《南京!南京! 》的情节与结构。这是很 荒谬的! 实际上崔卫平教授批评《南京!南京》“荒腔走板”的地方,可能恰恰 是这部电影推陈出新值得称道的地方! 根本问题在于崔卫平教授用陈旧的电影理 念(思维模 式) ,去衡量和解释“新”的电影创作文本,这是很难令人苟同的。 艺术背离常规思维,有时是完全允许的。可能更接近实际的生活。 二 什么是独立影评人 我在写这篇博文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崔卫平教授和《青年电影手册》主 编程青松搞了个“独立批评沙龙”并签署了一个独立影评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公约,还开了个“小型座谈会”,抱怨电影批评的空间被压缩,呼吁改善电影批评 的环境。 客观地说,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很好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们却忽略了 一个问题,以“沙龙”的形式组织的什么“独立批评”是很令人怀疑这种“批评”的独 立 性的。“沙龙”的本质是屈尊性、帮派性,与真正的“独立批评”是背道而驰的。 纯粹意义上的“独立批评”,批评者不仅保持高度的自律性,摒弃一切世俗的东 西, 而且不与一切批评的目标、 对象往来——交朋友。 当然, 这是一种理想境界, 不易也不可能实现,不过我们为这种理想奋斗,还是应该的,可贵的。 “独立批评”的关键是自我约束!它达到的是自我内心的纯净与清明,我的批 评不管与别人相汇与否,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对得起自己的认知,就算“独 立”的“批评”了。 “公约”本身就是对“独立”、 “自由”的一种约束, 对搞影评的人签署什么“公约”, 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独立呢?对搞艺术的人来说, 搞什么“公约”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情! 另外我发现,崔卫平教授所说的批评空间被压缩,实际上指的是传统的纸 质媒体。这暴露了批评者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媒体的巨大影响和作用,是观 念在作祟。 实际上,现代网络传媒的影响已经远远大于传统的纸质媒 体了。从受众影 响力来说,纸质媒体根本比不上网络媒体,纸质媒体的人几乎都是网络媒体的受 众者,而网民未必都是纸质媒体的阅读者。从文化影响力来说,有好 多重大的 社会、文化事件首先是在网络媒体上传播产生重大影响后才有传统媒体的跟进, 推波助澜,再反作用于网络媒体产生更大更广泛的影响的。可是,由于观念 问 题,一些人却把传统媒体奉若神明、权威,不把网络媒体发表的文章和产生的影 响以为然,过分迷信、迷恋传统的纸质媒体。这种人如果不是对现代网络传媒对 社 会政治制度、文化等巨大影响作用的无知,就是留恋传统媒体上的那几份利 益:在传统媒体上发文章可以得稿费、能评职称、晋级等,而在网络媒体上发文 章是很少 有这些利益的。 所以,批评者与其抱怨批评空间被压缩,不如说是在抱怨既得利益被削弱!想批评完全可以在网上批评吗?影响照样不会小!何必留恋那些虚华世俗的东 西!影响还未必大! 三 推荐一本书 我在结束这篇博文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想推荐一本书,就是作家方军的《我 认识的鬼子兵》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年出版) 。如果说陆川的《南京! 南 京! 是在影视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叙述模式, 》 具有开创价值, 那么, 方军的 《我 认识的鬼子兵》就是在语言类文学方面写日本侵略军题材的具有开创意义的作 品。我 不敢断定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和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 》受到了 《我认识的鬼子兵》的影响或启发,但从时间上看, 《我认识的鬼子兵》确实是 创作出版在 先的。 而且,观众在看完电影《南京!南京》之后,再看看方军的《我认识的鬼子 兵》一书,对理解战争,理解战争中的人性、理解日本军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有 意义的! 但愿那些有开创、探索精神的文学艺术家们能够得到社会上更多的人的理解 和支持! 为了人类远离战争,永享和平!何亮亮: 南京!南京! 《南京 》 何亮亮: 南京!南京! 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 《2009 年 05 月 12 日 10:39 凤凰卫视【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 46 条何亮亮: 《时事亮亮点》今天的第一幕是“传播焦点”,我们来看一看最近在中国 内地和香港上映的电影《南京!南京!。 》 《南京!南京! 》上映引发热议 解说:战争大片《南京!南京! 》先后于 4 月 2 日、5 月 7 日在内地和香港上映, 掀起全亚洲观影热潮。电影 从 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开始,虽有国民党士 兵溃逃出城,但仍有不少士兵奋死挣扎,为光荣而战。刘烨饰演的国民党精锐部 队下级军官陆剑雄便是其中 的一员,抵抗失败后,士兵被推入江中、活埋、砍 头、枪杀,南京城一片死寂。唯独德国商人拉贝先生建立的南京安全区,成了难 民收容所。三位饰演拉贝的助手唐 先生和高圆圆饰演的姜老师,便担负起安全 区的工作,保住 20 万百姓的性命。中泉英雄饰演的日本兵角川是全片的核心人 物。 从一开始进入南京之后就感觉无奈,后来看见无助的贫民枉死,得知心爱的女人 被蹂躏到枪杀高圆圆, 蕴藏在心底的良知一次又一次被冲击, 最终完全陷入崩溃。 结局中角川亲手将两名中国人送出南京城后吞枪自杀,试图救赎自己邪恶的灵 魂,并引证他的遗言“生比死更困难”。 以往的抗日电影多将日军描写成灭绝人性的魔鬼, 陆川导演却大胆的以日本士兵 为视角,尝试从侵略者的角度反思战争的代价。这部影片采用纪录片手法的黑白 影像,所呈现出来的视觉震撼非常强烈,并且不丑化、不夸张,真实逼真的再现 了当时的场景。 《南京!南京!: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 》 何亮亮: 《南京!南京! 》这部电影,由陆川导演,在五一前就在中国内地全面上映,这个上座率相当好,这 个票房也很高,那么从 5 月 7 号开始就在香港上映 了。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在中国内地在海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起了广泛的 注意。我也注意看了一些中国内地 的评论,也包括香港的一些评论,当然我也 看了这部电影,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那么这部电影肯定是一部很重要的电影,那么如何评价这部电影?我想很多观 众,当然观众们会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我想“震撼”这个词是可以用得上的,但是 今天我不是要来分析这部电影是如何震撼观众的, 而是想从这个传播的角度来看 看这部电影。 那么我想援引一位香港的文化人,一位文化观察家的这个观点,因为我觉得在我 看过的评价里面,他的评价是 最精彩的,而且我也同意他的这个看法。因为我 没有办法达到他那样的这个高度,那么这一位文化观察家就是林沛理教授。这位 教授是一位在香港和美国两地从事研 究的这样的一位学者,他每星期都会在香 港的《亚洲周刊》发表一篇文化方面的评论。那么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 ,刊 》这部电影的评论。 登的就是这位林沛理教授对于《南京!南 京! 那么首先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林沛理教授认为《南京!南京! 》是中国电影 工业,他用的电影工业这个跟 中国内地的用法不太一样,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最 高水平。是今年最受,应该是今年最重要的电影,换句话说林教授对于《南京! 南京! 》的这个电影的评价是非常高 的,你看它已经是反映了中国电影的最高水 平了。 那么林教授认为 38 岁的导演陆川和他的这个团队,已经是集中了中国电影业最 精英的人才,而且从这个电影 设置的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现在就在《南京!南 京! 》这部电影里面,所达到的这种电影艺术的成就,跟好莱坞的那些大片相比, 是毫不逊色的。这个林沛理特别把 这部电影跟美国那部很有名的电影就是《拯 救大兵雷恩》香港翻译成这个《雷霆救兵》 。把这些电影还有很有名一部电影叫 做《钢琴家》 《ThePianist》 这部电影,这个香港把它翻成叫做这个《战地钢琴 师》 ,也是一部二战为背景的这个电影。总之把这些脍炙人口的好莱坞的大片, 战争的大片,从电影艺术、电影镜 头的角度来做一个对比,林教授认为《南京! 南京! 》已经达到了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我同意他这个看法。 我看过很多中国电影,包括一些改革开放 30 以来,中国的这个战争的影片,可 以说是越拍越好,比方说前不 久《集结号》不仅在中国大陆广受好评,在台湾 的金马奖当中也是大放异彩。 《集结号》在拍摄战争的场面,或者是通过战争来 探索人性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 是《南京!南京! 》可以说达到了最高的成 就,到目前为止最高的成就。 那么林教授本人对于中国电影的这种相当客观冷静, 他一直是用比较客观冷静的 角度,来看中国的文化现象, 而且因为他本人是专攻这个文化政策和这个文化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方面这个专造,所以他对《南京!南京! 》这部电影的,已 经给予了相当高的这个评价,我想是 反映了海外对于《南京!南京! 》这部电影 在艺术上的这个成就。这方面我想观众自己可以有目共睹,中国内地也有很多评 论。 那么接下来我想就是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有一些相当一部分观众,包括在 香港的一些观众,所不能理 解,甚至是所批评的,就是这部电影里面把侵略者 和被侵略者它是等量齐观的。 我能够理解导演的用心, 就是他试图从历史的高度、 人性的高度,而不仅仅是中国人 仇恨的立场,或者是日本人这种施暴的这个立 场,而是一种高度来探讨,来通过这个电影。电影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个电影他要来表达他对于这样的一场屠杀, 他背 后所反映出来的那一种人性的那种探索。 这方面是不是成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但是我觉得,因为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些感觉,我想很多观众都会 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一方面是 震撼。另一方面就是对于这样一种,因为陆川导 演在这部电影当中,他前所未有的不仅中国导演做不到,日本导演也做不到。就 是在这样一场惨绝人寰的这个大屠杀 为历史背景的,这样的一部电影当中,他 实际上这个电影分成了两个世界,一部分是中国人的世界,一部分是日本人的世 界,这两个人的世界它不断的在碰撞。 “导演做上帝道德失衡” 何亮亮: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林沛理教授所说的,他有这样的一种分 析,这种分析我想更多的是从 这种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熏陶出来的这个学者们 的,华人学者的一种观点。他是这样看的,他说的这个南京大屠杀各在不同的, 就是把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等量齐观, 他这样是一种什么角度呢?这是一种上帝 的角度,这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一个角度。 那么这样的一种角度,上帝当然可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审视这样的历史,或者 审视这个人间问题,导演不是 上帝。当导演试图要来做上帝的时候,他就背离 了这样的一种,与其说是面对这个民族世纪的苦难,还是应该就是这个林教授认 为,在面对这样民族苦难的时候,导 演还是应该更谦卑一些,换句话说导演不 要来做上帝。 那么这也是一个相当深刻的这个批评,就是林教授在充分肯定陆川就是《南京! 南京! 》这部电影所取得这个 成就,在电影艺术方面所取得这个成就。但是对于 导演试图从一种比较高的这个高度,到了上帝的高度,把这个侵略者和被侵略者 等量齐观,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前 提下来探讨、来分析人性的这个问题。或者 想要超越,也可能是要造成一种启蒙,而要发挥这样一种作用的时候,那么导演 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虽然这样对于一个 38 岁的导演来说,也许是过于苛刻了。但是我理解林教授, 绝不是在苛责这位陆川导演, 我本人对导演也绝没有苛责之心,只是我们看完 这个电影之后, 我也有这样的一种想法, 那就是导演不是上帝, 我们也不是上帝, 我们还没有能力从上帝的角度来审 视南京大屠杀,包括对这部电影。 《南京!南京! 》导演:陆川 解说:陆川上世纪 70 年代初生人,1993 年毕业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国语言 文学专业,1998 年 6 月获得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学位,同年 8 月到 中国电影集团艺术创作人员中心任导演,2001 年签约华谊兄弟太和影视投资有 限公司,六年后成立陆川 工作室。陆川不是个多产的导演,2000 年间为电视剧 《黑洞》《情不自禁》编写剧本,2002 年至 2008 七年内自编自导了三部影视作 、 品。2002 年的 处女作《寻枪》描述乡下公安遗失警枪的故事,情节与紧张氛围 的营造,足以显示这位新锐导演说故事的潜力。 2003 年的《可可西里》则是陆川电影中一部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在海拔 4700 英 尺的原始高原可可西里 上,一群可歌可泣寻山员的真实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南京!南京! 》是陆川执导的第三部电影。从筹备到杀青整整经历了四年之久, 为了寻求客观的描述方式, 影片中有四分之一的篇幅采用了一个日本士兵的视 角。陆川认为这种包括了战争双方的完整角度,是唯一一种能够直视整个世界的 角度。他希望全世界能够认识和了 解南京大屠杀,从人道主义上和反战的角度 上,去真正同情中国人遭受的这场灾难,不过陆川将日军侵华暴行变的人性化,惹来外界的争议和抨击。 何亮亮:上星期《南京!南京! 》这部电影在香港公映,导演陆川也来到了香港, 对这部电影做推荐。可惜我 们没有机会跟导演本人做一个面对面的推心置腹的 这样的一个交谈,但是陆川导演已经是在凤凰卫视的其他节目当中出现过。那么 在上星期陆川在香港也是个风云人 物,香港的电影界、媒体,都要争相对他采 访。 新一代导演的超越 何亮亮:我想《南京!南京! 》这部电影是今年最重要的中国电影,应该是没有 疑问的,除非在今年还剩下三 分之二时间,还能够出现,再出现一部更震撼的, 更引起争论的这个电影,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这个电影。但是到目前为止,这 位 38 岁的导演,所推出的这部电 影确实是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效果。 从这里我想到了,就是中国的几代导演,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也没有时间再去回 顾中国前面几代的这个导演。 但是我们以文革以后的,所谓第五代导演,到现 在像这个陆川、王小帅他们为代表的这个第五代之后的新一代导演,我不知道是 第六代还是第几代,就是这批 70 后 的这个导演。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一方面继 承了中国电影的这个传统。 中国电影是从上世纪 20 年代在上海开始发源的, 后来在香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 1949 年之后。那 么现在大中华区,特别是这个内地和香港之间,这个电 影的发展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种同流的这个局势。 因为中国大陆巨大的这个市场和 众多的电影人才,而香港特别 是在七八十年代,它是全世界华语电影的中心, 在电影工业这方面是有很多长处的。 而这种长处在今天的香港, 已经很难发挥了, 但是他们在中国大陆找到了一个市 场。另一方面就是台湾,但是台湾和两岸之 间这种电影的合作,或者是差异,这不是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话题。我是想从这 样的一个背景来看,就是像陆川导演这样 的一代的成长。 陆川本人是出生在文艺世家,那么这样的一种家庭的这个氛围,当然我不是说必 须要是知识分子家庭、文艺世 家出生的导演,才能有这样的一个高度。但是陆 川很明显的,他对于他所拍的这部电影,有一种哲学的思考。那么所以他的片, 拍的这个电影虽然不多,但是每一片 都拍的相当出色,特别是他的这个处女作 《寻枪》这个前几年在中国大陆出现的时候,我也看过这个电影。能够下意识的 就感到,这个导演很有意思,他有些全新的 这个理念。他的电影你可以看到, 他虽然吸收了很多西方电影的这种手段、这种技术,但是他有他自己的本土的思 考。 那么这个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导演,如果他没有这种哲学的思考,一个导演 他也能够拍出这个迎合市场, 能够票房价值很高的电影。但是他拍不出那样震 撼性的电影,拍不出那样里程碑似的电影。“里程碑”这也是我刚才在这个第一幕 里面所引用的林沛理教授的话, 为林沛理教授认为 因 《南京! 南京! 这部电影, 》 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里程碑似的作品。 那么也许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这样的一种评价, 但是既然有这种评价, 就说明 《南 京!南京! 》这部电影和它 这个导演,肯定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是占有很重 要的地位的。那么我想陆川导演他有这样的哲学的思考,他想从超越仇恨,超越 这种文化的这个分歧的这个角 度, 来反映这样的一个巨大的这样一个历史事件。 这样的一种勇气,本身就是非常令人赞赏的。当然一个 38 岁的导演,其实我想 跟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也许一个 28 岁的导演也能拍这样的导演,或者一个 78 岁的导演,他可能有更多的历史的沧桑感。所以 38 岁说年轻不是太年轻,但是肯定不是一个老年的导演,正好是一 种有思想、敢于探索、勇于探索的这样一 个年代。 中日之间有无共同价值观念? 何亮亮:那么陆川拍这个电影,我想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不仅仅是他个人的 问题了。因为这样一位年轻的 中国导演,能够试图从日本人的角度,不是全部 是日本人,因为这部电影它实际上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国人,那些在抵抗 的中国人,中国的军民。另一方面就 是那个日本军人。那么其中就是像角川为 代表的, 有良知的这个日本人。 这样的一种表现的角度, 中国以前的导演做不到, 日本的导演也做不到。那么我自己觉得, 就是(王小帅)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 他受到了四川的樊建川先生,樊建川先生有一个博物馆俱乐,那么其中主要的纪 念馆都是跟抗战有关的。 那么陆川导演在这部电影里面的很多材料,都是樊建川从日本找回来的一个,很 多跟这个二次大战的就是抗战 有关的这个图像资料。 那么我想到这个问题就是, 第一这部电影能不能在日本放映?第二这部电影在日本放映之后, 日本人能不能 从一个年轻的中国导演那里受到启 蒙?能不能有所超越?因为至今为止整个大 和民族,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这样的一场大屠杀。他们没有办法解释,不像欧洲 的学者,或者像德国的学者那样,他们能 够深刻的反省,这个纳粹为什么在这 样的一个优秀的日耳曼民族当中,会出现这样的这个纳粹的帝国。有一句话很有 名的话,叫做“千年易过,纳粹的这个罪恶难消 ”这句话同样可以适用于制造了 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国主义。 但是大和民族也是自诩为亚洲最优秀民族的这个大和民族, 他们当中的一部分这 些军人在南京,突然怎么变成 这样一个兽性大发的这样的一个民族呢?这样的 一个转变是如何造成的呢?当然我们已经不可能用这个要求, 去对待这个陆川导 演了。但是我想陆川导演走了第一 步,今后会有更多的,中国和日本的青年的 这个导演,或者是其他的这个知识分子、知识精英们要来探索这个问题,日本民 族的这个兽性是从何而来?


相关内容

  • 2015艺考题目
  • 2015年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艺考考题 初试: 一.文艺常识 下面题目任选一个,不低于500字. 1:评析<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 2. <牡丹亭>与<西厢记>爱情的异同. 3:评析<雷雨>繁漪的人物形象. 4. 推荐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说改编成 ...

  • 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历年试题
  • 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历年试题(文学院) 2000年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 一,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0分). 1,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在哪些方面模仿荷马史诗? 2, 简述堂吉坷德与桑丘·潘沙这两个形象之间的关系. 3, 简述魏玛古典主义的基本观点.标志着歌德从"狂飙突进& ...

  • 国家纪念日:不能忘却的故事
  • 国家纪念日:不能忘却的故事 王 一 2015-02-13 13:14:43 来源:(2015年第04期) 发表评论 中国的日历和共和国史册上又要标注四个特殊的日子: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烈士纪念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纪念日承载着一 ...

  • 影像记忆:纪录片中的南京形象
  • 摘要:近几年,关于南京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除了电影<南京,南京!>,还有很多纪录片和纪实性的电视栏目,它们都讲述着南京的过去与现在.在过去,南京这座城经历过华夏乃至世界上最惨痛的记忆,也经历了如今中华民族最为旺盛的辉煌.本文试借助于这些关于南京的纪录片作品,从它们对南京的"城市 ...

  • 影评一般写法
  • 影评一般写法 一.电影基础知识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电影基础知识 一.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二.电 ...

  • 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文科)
  • <华侨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人文社会科学)> 特类刊物 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以及国际顶级刊物(需经校学术委员会认定) 一类A档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管理世界(正文),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历史研究,经济研究, ...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CSSCI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以网络发布为主.来源期刊(2010-2011 年)527 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010-2011 年) 172 种. 学科分类 1 2 3 4 ...

  • 2015编导艺考各校校考真题
  • 2015各校校考真题 2015年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初试笔试题 一:文艺常识 下面题目任选一个,不低于500字. 1:评析<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 2. <牡丹亭>与<西厢记>爱情的异同. 3:评析<雷雨>繁漪的人物形象. 4.推荐自己喜欢的一个 ...

  • 2015年南大核心CSSCI(最新)
  • CSSCI(2014-2015)收录来源期刊目录(1) (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共535种)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535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 管理学(29种) 序号 期刊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