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志向是什么

孔子的志向

在《论语》公冶长第五篇中记载,孔子问颜回和子路的志向。子路性格很爽直,说愿意拥有好的车马衣物,与朋友一起分享,用完了也不遗憾。而颜回很谦虚,说愿意拥有好的德行但不夸耀,有功劳低调不宣扬。子路快人快语,老师问问题,他经常回答得比别人快,而且还有个值得赞赏的特点是,他也敢于向老师提问题提意见。所以,等颜回讲完,没等老师进行评价,就直接问老师,想知道孔夫子的志向,也让我们清楚知道了孔子的志向是什么,孔子说,他的志向是想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朋友之间互相信任,年轻人都能得到关怀抚育。这是师徒三人之间很精彩的对话,在论语中并不多见的。可见,师生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子路的胸怀比较实在,侧重于物质层面的富有与分享,颜回则侧重精神层面的富有与进修,他两主要是从个人的修养角度,而孔夫子的胸怀则不是自己的私我,而是胸怀天下苍生了,格局大不一样。

孔子在鲁国从政几年,当上大司寇,还没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由于与鲁国国君道不同,也受到鲁国权臣的排挤,孔子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开始他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活,但始终不得志,到处碰壁,不得列国重用,不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历史转折时代,有人说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复兴周礼,但真的是这样吗?孔子是礼仪大家,也对周礼推崇备至,然而他的政治理想是这样吗? 如果读了《礼记》的《礼运》篇,孔子对子游说的大同与小康,

就知道孔子真正的政治理想是大同世界,而不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退而求其次的现实目标。大同世界是建立在公天下的基础上,即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在政治制度上是禅让制,以德治国,如上古的尧舜时代。小康社会则是建立在家天下的基础上,人人为私,以礼法为社会准则规范,以礼治国,如西周文武时代。孔子的理想显然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这个才符合他老人家的志向。而不是大道既隐的家天下,更不是后来的任何的专制独裁社会!

王阳明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圣人,他开创了儒家心学的思想高峰。他说人人皆可圣贤,即每个人的心本良心,每个人生而人格平等,这与孟子的性本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存良知去私欲,如果大家都能克尽私欲,时时为公,事事为公,那么实现世界大同就自然而然。虽然王阳明没有直接明确提出这样的观点,但是从他的心学理论是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因此,王阳明遵从继承的是孔孟之道,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的大同世界,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形态,而是有实现的先天基础,因为每个人的人心先天是善良的,是良心,只要人人后天不受污染不被蒙蔽,做人做事凭良心,人人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处处为公,文明礼让,那么世界大同又有什么困难呢?因此,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包括未来的子孙后代,大同世界才是最美好的人类社会,也最值得人们梦寐以求!大同世界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也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大同世界不仅是中国梦,更是世界梦。

附《礼运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白云山人2017

孔子的志向

在《论语》公冶长第五篇中记载,孔子问颜回和子路的志向。子路性格很爽直,说愿意拥有好的车马衣物,与朋友一起分享,用完了也不遗憾。而颜回很谦虚,说愿意拥有好的德行但不夸耀,有功劳低调不宣扬。子路快人快语,老师问问题,他经常回答得比别人快,而且还有个值得赞赏的特点是,他也敢于向老师提问题提意见。所以,等颜回讲完,没等老师进行评价,就直接问老师,想知道孔夫子的志向,也让我们清楚知道了孔子的志向是什么,孔子说,他的志向是想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朋友之间互相信任,年轻人都能得到关怀抚育。这是师徒三人之间很精彩的对话,在论语中并不多见的。可见,师生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子路的胸怀比较实在,侧重于物质层面的富有与分享,颜回则侧重精神层面的富有与进修,他两主要是从个人的修养角度,而孔夫子的胸怀则不是自己的私我,而是胸怀天下苍生了,格局大不一样。

孔子在鲁国从政几年,当上大司寇,还没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由于与鲁国国君道不同,也受到鲁国权臣的排挤,孔子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开始他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活,但始终不得志,到处碰壁,不得列国重用,不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历史转折时代,有人说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复兴周礼,但真的是这样吗?孔子是礼仪大家,也对周礼推崇备至,然而他的政治理想是这样吗? 如果读了《礼记》的《礼运》篇,孔子对子游说的大同与小康,

就知道孔子真正的政治理想是大同世界,而不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退而求其次的现实目标。大同世界是建立在公天下的基础上,即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在政治制度上是禅让制,以德治国,如上古的尧舜时代。小康社会则是建立在家天下的基础上,人人为私,以礼法为社会准则规范,以礼治国,如西周文武时代。孔子的理想显然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这个才符合他老人家的志向。而不是大道既隐的家天下,更不是后来的任何的专制独裁社会!

王阳明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圣人,他开创了儒家心学的思想高峰。他说人人皆可圣贤,即每个人的心本良心,每个人生而人格平等,这与孟子的性本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存良知去私欲,如果大家都能克尽私欲,时时为公,事事为公,那么实现世界大同就自然而然。虽然王阳明没有直接明确提出这样的观点,但是从他的心学理论是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因此,王阳明遵从继承的是孔孟之道,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的大同世界,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形态,而是有实现的先天基础,因为每个人的人心先天是善良的,是良心,只要人人后天不受污染不被蒙蔽,做人做事凭良心,人人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处处为公,文明礼让,那么世界大同又有什么困难呢?因此,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包括未来的子孙后代,大同世界才是最美好的人类社会,也最值得人们梦寐以求!大同世界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也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大同世界不仅是中国梦,更是世界梦。

附《礼运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白云山人2017


相关内容

  • 想不出人生志向?看看孔子和弟子的志向吧|每日论语115
  • 今天学习<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五则.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hé)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 ...

  •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实录
  •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体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及语段,感受孔子的语言中"先分述后总述"的论述方式. (三)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体会"孔子论水"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 ...

  • [仁者爱人]
  • <仁者爱人>思考题 一.阅读材料1.6(第一章),然后回答问题. 儒家认为"修身"与"学文"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孔子认为"修身"是"学文"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先要提高品德修养,在此基础上再去学习文化.一个人 ...

  •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1
  • 23.孔子游春(第二课时) 次营中心小学 张早霞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高年级的教学应该集阅读.理解.思维.想像和创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习"论水" ...

  • 孔子游春.doc
  • 第二课时 一.再次感受泗水春景. 1.画面重现.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跟随孔子的脚步,来到了泗水河畔. 2.今天,让我们再次穿越空间,来到两千年前的春天.朗读入情,配乐朗读课文第二小节. 二.重点感悟孔子论水 1. 师引语:泗水河畔的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多媒体展现泗水春景)孔子的心情却很不平静.他凝 ...

  • 孔子的教育思想
  • 1.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 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 系时,总是5: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孔子常和学生们" ...

  • 论语--谈理想
  • 论语--理想 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第九>(课本41) 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将可杀而不可辱.这是因为,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领导人) 虽然只有 ...

  • [孔子游春]说板书设计
  • <孔子游春>说板书设计 曲石乡箐桥完小 2011年4月 <孔子游春>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基本内容: <孔子游春>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描述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循循善诱及师生 ...

  • 孔子游春教案
  •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人:开城中心小学孙友根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领会孔子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感受孔子的师者魅力,初识孔子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