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先秦诸子 论文 孔子对周礼的态度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先秦诸子学概论

课程类型:人文社科通识课

开课学期:2016-2017年第一学期 指导老师:秦峰

学生姓名:Kevin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

论文成绩:

教师评语:

孔子对周礼的态度

什么是礼,周礼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见,“礼”的最初之义是祭神求福。而《周礼》作为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记载的礼的体系全面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范,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西周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当时的阶级秩序,在统治阶级内部提倡“德”和“礼”,把周礼作为行动实践的规范。它的名目繁多,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正所谓“礼不下庶人”,周礼是运行于统治阶级内部。这样,周礼便成为了巩固周朝统治的工具。

“礼之名起于事神,引申为凡礼仪之称”,后来,礼成为了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孔子对周礼的态度及其原因

子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风雨春秋,天下礼崩乐坏,诸侯天子之间秩序颠倒。“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他对社会的希望,要求不同等级地位的人,都要安于他们社会地位,不能有非分之想。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能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名”呢?孔子借用了传统的“礼制”,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标准,即守礼则不会越名分。孔子对不守礼而越名分的人是非常厌恶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大夫季氏竟用天子之礼,严重违背了名分,“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秩序颠倒。对于百姓,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 则民易使”,“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理,, 亦可以复畔矣夫”。也就是说,只要君王百姓们都遵从周礼,就可以国泰民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周礼”是支持的态度。 那为什么孔子支持周礼呢?

其一:商朝是一个非常崇尚鬼神的朝代,与鬼神打交道的神职人员——巫、祝、史等就掌握着极高的权力,可以任意剥夺人们的生死。周朝打破了鬼神对人的桎梏,提出了“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的观点,并且用“天德”的概念来替换鬼神。这样使我们的文化从神本文明进入了人本文明,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便可看出孔子是反对鬼神的,其思想其实是与周礼暗合的。

其二:孔子对周礼的赞赏常常成为评价他在政治上或进步或保守的一个主要依据,然而仅仅从政治态度着眼,是远远不能说明孔子赞赏周礼的全部意义的。作为社会文明,礼的变化发展与阶级关系等方面的政治变动相比,显然要缓慢得多,它只能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孔子之于周礼,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它的价值的。 孔子周游列国,征文考献,只得夏时、《坤乾》。是故,子曰:“文献不足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在这里面实际上隐含着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现在之所以要用周礼,要崇尚周礼,就是因为因革损益,夏礼和殷礼“文献不足征”,而周礼是可考的,所以我们要崇尚周礼。

其三:《礼记·明堂位》曰:“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君臣未常相弑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常相变也。天下以为有道之国,是故

天下资礼乐焉。”周公儿子伯禽代理周公做了鲁国的国君,使鲁国成为唯一能用天子礼乐的诸侯国,周礼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在鲁国得到完善的保存和发展。

周公儿子伯禽则代理他做了鲁国的国君。伯禽带来了其他国家所不能得到的天子专用的礼乐、器物、典册,使鲁国成为唯一能用天子礼乐和祭祀天地祖先的诸侯国。他还带来了太史太卜等文化事务的管理者和官吏。伯禽治理鲁国,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变化和改革鲁国原来的风俗、礼乐。在伯禽的多年经营下,周礼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在鲁国得到完善的保存和发展,并影响了鲁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左传》襄公十年说“诸侯宋、鲁,于是观礼。”宋国保留的自是殷礼,鲁国保存的则是典型的周礼,即所谓”周礼尽在鲁矣”。

这样的地域文化环境给了孔子良好的学习周礼的机会。正是对周礼的学习,使孔子认识到周礼是在夏、殷两代礼制的基础上历史演进形成的,更加完备,更加成熟,是理想的社会制度。而孔子一生积极入仕,希望建构完美的理想社会。因此,孔子极为推崇周礼。秦朝末年,“鲁中诸儒尚讲诵育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可见孔子对周礼的推崇影响之大。

周礼的发展 引仁入礼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对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发展,他指出了拘泥于形式的错误,而重要的是人们内心要对礼有一个准则,“人而不仁,如礼何”,也就是说仁才是礼之本。只有仁发于心,则行合于礼,仁心不动,则礼无根,成空文。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

依仁成礼,以礼成仁。仁礼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前一个仁指的是人之为人本诸自然、根之于心的真性情,而后一个仁则指的是经由礼的规范之后,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了的完美人格。两个仁实际上是同一范畴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所具有的两种不同的型态。换言之,仁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有一个从潜在的德性到经由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人格的过程。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依仁成礼和以礼成仁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恰恰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所以,毫无疑问,仁显然超越礼,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孔子对周礼最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礼,百度百科;

2. 《论孔子为何推崇周礼及对周礼的超越》;

3. 孔子对待周礼的态度,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26353345.html;

4. 《周礼与孔子之礼浅说》,尤元梅、赵中华;

5. 《《论语》中礼的执与权变》;

字数:2419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先秦诸子学概论

课程类型:人文社科通识课

开课学期:2016-2017年第一学期 指导老师:秦峰

学生姓名:Kevin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

论文成绩:

教师评语:

孔子对周礼的态度

什么是礼,周礼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见,“礼”的最初之义是祭神求福。而《周礼》作为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记载的礼的体系全面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范,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西周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当时的阶级秩序,在统治阶级内部提倡“德”和“礼”,把周礼作为行动实践的规范。它的名目繁多,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正所谓“礼不下庶人”,周礼是运行于统治阶级内部。这样,周礼便成为了巩固周朝统治的工具。

“礼之名起于事神,引申为凡礼仪之称”,后来,礼成为了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孔子对周礼的态度及其原因

子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风雨春秋,天下礼崩乐坏,诸侯天子之间秩序颠倒。“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他对社会的希望,要求不同等级地位的人,都要安于他们社会地位,不能有非分之想。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能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名”呢?孔子借用了传统的“礼制”,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标准,即守礼则不会越名分。孔子对不守礼而越名分的人是非常厌恶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大夫季氏竟用天子之礼,严重违背了名分,“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秩序颠倒。对于百姓,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 则民易使”,“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理,, 亦可以复畔矣夫”。也就是说,只要君王百姓们都遵从周礼,就可以国泰民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周礼”是支持的态度。 那为什么孔子支持周礼呢?

其一:商朝是一个非常崇尚鬼神的朝代,与鬼神打交道的神职人员——巫、祝、史等就掌握着极高的权力,可以任意剥夺人们的生死。周朝打破了鬼神对人的桎梏,提出了“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的观点,并且用“天德”的概念来替换鬼神。这样使我们的文化从神本文明进入了人本文明,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便可看出孔子是反对鬼神的,其思想其实是与周礼暗合的。

其二:孔子对周礼的赞赏常常成为评价他在政治上或进步或保守的一个主要依据,然而仅仅从政治态度着眼,是远远不能说明孔子赞赏周礼的全部意义的。作为社会文明,礼的变化发展与阶级关系等方面的政治变动相比,显然要缓慢得多,它只能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孔子之于周礼,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它的价值的。 孔子周游列国,征文考献,只得夏时、《坤乾》。是故,子曰:“文献不足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在这里面实际上隐含着的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现在之所以要用周礼,要崇尚周礼,就是因为因革损益,夏礼和殷礼“文献不足征”,而周礼是可考的,所以我们要崇尚周礼。

其三:《礼记·明堂位》曰:“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君臣未常相弑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常相变也。天下以为有道之国,是故

天下资礼乐焉。”周公儿子伯禽代理周公做了鲁国的国君,使鲁国成为唯一能用天子礼乐的诸侯国,周礼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在鲁国得到完善的保存和发展。

周公儿子伯禽则代理他做了鲁国的国君。伯禽带来了其他国家所不能得到的天子专用的礼乐、器物、典册,使鲁国成为唯一能用天子礼乐和祭祀天地祖先的诸侯国。他还带来了太史太卜等文化事务的管理者和官吏。伯禽治理鲁国,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变化和改革鲁国原来的风俗、礼乐。在伯禽的多年经营下,周礼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在鲁国得到完善的保存和发展,并影响了鲁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左传》襄公十年说“诸侯宋、鲁,于是观礼。”宋国保留的自是殷礼,鲁国保存的则是典型的周礼,即所谓”周礼尽在鲁矣”。

这样的地域文化环境给了孔子良好的学习周礼的机会。正是对周礼的学习,使孔子认识到周礼是在夏、殷两代礼制的基础上历史演进形成的,更加完备,更加成熟,是理想的社会制度。而孔子一生积极入仕,希望建构完美的理想社会。因此,孔子极为推崇周礼。秦朝末年,“鲁中诸儒尚讲诵育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可见孔子对周礼的推崇影响之大。

周礼的发展 引仁入礼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对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发展,他指出了拘泥于形式的错误,而重要的是人们内心要对礼有一个准则,“人而不仁,如礼何”,也就是说仁才是礼之本。只有仁发于心,则行合于礼,仁心不动,则礼无根,成空文。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

依仁成礼,以礼成仁。仁礼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前一个仁指的是人之为人本诸自然、根之于心的真性情,而后一个仁则指的是经由礼的规范之后,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了的完美人格。两个仁实际上是同一范畴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所具有的两种不同的型态。换言之,仁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有一个从潜在的德性到经由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人格的过程。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依仁成礼和以礼成仁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恰恰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所以,毫无疑问,仁显然超越礼,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孔子对周礼最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礼,百度百科;

2. 《论孔子为何推崇周礼及对周礼的超越》;

3. 孔子对待周礼的态度,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26353345.html;

4. 《周礼与孔子之礼浅说》,尤元梅、赵中华;

5. 《《论语》中礼的执与权变》;

字数:2419


相关内容

  • 论文 诸子散文的兴起和发展
  • 诸子散文的兴起与发展 摘要:先秦是中国文明史的开端 ,是中国文明从逐步萌生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时代,诸子散文更是先秦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它的发展与繁荣,与早期的国家形态.社会结构.社会性质.社会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诸子散文的发展与繁荣,不仅是研究先秦 ...

  • 先秦诸子2:儒家
  • 先秦诸子讲座 第二讲 儒家(孔子.曾子.子夏)学术讲座 2007-04-27 22:39:20 阅读38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先秦诸子讲座 第二讲 儒家(孔子.曾子.子夏) 1.儒家的创建与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的影响 ①王官与儒. ··· 儒的原始含义是指周代学校里的教师.<周礼·天 ...

  • 论战国时期_百家争鸣_的历史条件_薛国中
  • 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薛国中 摘 要: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发生的历史条件,在于春秋时期为之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两大基础.其产生既是当时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古典文化首次大展现.为后世文化的发展,树立了光辉榜样. 关键词:<六经>:孔子:庠 ...

  • 国学基础知识
  • 国学基础知识 让厚重的国学变得生动,让灿烂的文化变得鲜活 史学·典籍 1.史书是何时才独立成一类的? 是不是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一部分,习惯上也称" 乙部" . 我国很早就有史籍产生,现存最古老的典籍大多具有史的性质,但在汉代以前,史书只是六艺的附庸,直到隋代才独立出来.大 ...

  • 先秦诸子散文教案集
  • 篇一: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教案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3 ...

  • 从_言志_到_吟咏情性_--先秦文化.哲学与诗学观念的演进
  • 理论探索・当代文坛・20 11.3 从"言志"到"吟咏情性 --先秦文化.哲学与诗学观念的演进 赵强 王确 " 摘要:先秦诗学观念发端于歌舞娱神的祭祀活动,最初作为原始巫术文化观念形态而存在:周代 人文精神觉醒使得人们的诗学观念由鬼神.祖宗而转向人间政治和伦理,"诗言志 ...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基 本 知 识 1. 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 ...

  • 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
  • 内容提要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12731.htm 春秋战国之际中国的社会制度出现转型,文化学术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与之相伴,古代文艺思想也发生了第一次重要转折:从王官之学语境的文艺思想转而为诸子之学语境的文艺思想.诸子之学虽然由以"六艺&quo ...

  • 中国哲学史论文正
  • 中国哲学史论文 论 文 题 目: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 姓 名: 郝纳 学 院: 法律与政治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年 级 . 学 号: 12031041 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印制 一.儒家哲学的概述 ........................................... ...